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素書(精)(簡體書)
滿額折

素書(精)(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部《素書》定乾坤。據史料記載,沒有威儀、武功的張良能夠成為“王者師”,正是憑黃石公所傳的《素書》屢施奇計,幫助劉邦定下漢朝的江山。《素書》為語錄體,僅6章,132句,1336字,辭短意深,字字珠璣。它以道、德、仁、義、禮為洞察人性、立身、治國的根本,直至今天,仍不乏啟迪作用。這次收入三全本系列,約請專家審慎校訂原文,以題解、原文、注釋、譯文、解讀的形式,進行全面闡釋,讓這一千古奇書的閱讀之旅輕鬆有趣。

作者簡介

1.原著者:

黃石公(?—前195),下邳(今江蘇邳縣)人。秦漢時期著名隱士,別稱圯上老人、下邳神人,被道士列入道教神譜。早年為躲避戰亂隱居下邳。三試張良,授予《太公兵法》,助其輔佐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著作後世流傳有《素書》和《黃石公三略》。

2.譯注者:

張景,哲學博士,副教授。已出版《孫子兵法(譯注與解析)》《論語譯注與解析》《韓非子譯注》《抱樸子外篇》《道德經》(三全本)等多部專著。

張松輝,哲學博士,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思想史、文學史教學科研工作。已出版《老子研究》《莊子研究》《莊子疑義考辨》《莊子考辨》《儒釋道與文人》《抱樸子外篇》《道德經》(三全本)等多部學術專著。

名人/編輯推薦

字字珠璣,1336字濃縮治國、修身大智能

深刻影響了漢初三杰之一張良的命運

注釋精當,譯文曉暢,解讀趣味橫生

附張良、黃石公傳,讀其書知其人

《素書》又稱《黃石公素書》,相傳作者是秦末漢初著名謀略家張良的老師黃石公。本書不僅以精煉的格言總結了前人修身、治國的世間智能,而且從作者生平到傳承過程,都充滿了濃郁的世外神秘色彩。切實可行的世間智能與云籠霧罩的神秘色彩相融合這一特點,極大地提高了人們對本書內容的膜拜程度,北宋宰相張商英就對全書的思想給予了至高無上的評價,認為即便是古今聖賢,其思想也沒能超越《素書》。

一、神秘的作者與神秘的傳承
按照一些史書以及北宋宰相張商英《素書序》的記載,《素書》的傳授者是秦漢之交極具神秘色彩的黃石公。關於黃石公的生平,《史記·留侯世家》有一個簡單的介紹:
良嘗閑從容步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
父去裡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子房始所見下邳圯上老父與《太公書》者,後十三年從高帝過濟北,果見穀城山下黃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並葬黃石(冢)。每上冢伏臘,祠黃石。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張良為了替自己的韓國報仇,便與力士埋伏在博浪沙(又名博狼沙,在今河南原陽東南)襲擊出巡的秦始皇。襲擊失敗後,張良逃亡到了下邳(今江蘇邳州)。有一天,張良在下邳的一座橋上漫步,有一位老人,穿著粗布衣服,走到張良身邊,故意把自己的鞋子弄掉到橋下,然後對張良說:“小子,你下去把鞋子給我撿上來!”貴公子出身的張良聽後十分驚訝,很想揍他一頓,因為見他年紀實在太大,就勉強忍下怒氣,下去把鞋子撿了上來。老人說:“你給我把鞋子穿上!”張良已經替他把鞋子撿了上來,於是就跪著又替他穿上鞋子。老人把腳伸出來讓張良為他穿好鞋子,然後笑著走了。張良非常吃驚,就目送著離去的老人。
老人走了大約一裡路左右,又返了回來,說:“你這個孩子值得教導啊。五天以後天亮時,與我在這裡見面。”張良覺得這件事很奇怪,就跪下說:“好的。”五天以後天剛亮,張良就到了那裡。老人已經先在那裡等著,生氣地說:“跟老人約會,反而遲到,為什麼呢?”老人走了,臨走時說:“五天以後早點來見面。”五天以後雞剛叫,張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裡等著,又一次生氣地說:“你又遲到了,這是為什麼呢?”老人走了,臨走時又說:“五天後再早一點兒來。”五天以後,張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過了一會兒,老人也來了,高興地說:“應當像這個樣子。”老人拿出一本書,說:“讀了這本書,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師了。十年以後你就可以出去幹一番大事業了。十三年以後,你小子可以在濟北(今山東泰安一帶)見到我,穀城山(今山東平陰西南)下的那塊黃石頭就是我。”說完就走了,沒有再講別的話,從此再也沒有見到這位老人。天亮後,張良翻看了老人送的這本書,原來是《太公兵法》(張商英等人認為《太公兵法》就是這本《素書》)。張良因此覺得這本書非同尋常,於是就經常學習、研讀它。
張良與老人分別十三年以後,當他跟隨漢高祖劉邦經過濟北的時候,果然看到穀城山下的那塊黃石,於是就把它取回來,很好地保護起來並祭祀它。張良去世後,就讓人把黃石與自己安葬在一起。此後人們每逢掃墓以及伏日、臘日祭祀張良的時候,也同時祭祀黃石。
按照《史記》的記載,這位老人為黃石所化,所以被稱為“黃石公”;又因為是張良在圯上遇到的,所以又被稱為“圯上老人”。黃石變為老人,不僅在今人看來,似乎是天方夜譚,就連兩千多年前的司馬遷也感到不可思議:“太史公曰:學者多言無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見老父予書,亦可怪矣。”(《史記·留侯世家》)這裡說的“物”指各種精怪。信者存信,疑者存疑,司馬遷記載了這一傳說,其來源只有兩個,一是黃石公本人,一是張良。
黃石公的身世本來就被《史記》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再經一些好奇喜怪者的添油加醋,這一傳說就變得越來越離奇:
《詩緯》云:“風後,黃帝師,又化為老子,以書授張良。”亦異說。(《史記索隱》)
《詩緯》是漢代人偽托孔子所寫、與《詩經》相配的一部緯書。風後是傳說中黃帝的老師、宰相。《詩緯》說,是風後化身為老子,把這部書送給了張良。意思是,黃石公就是老子。這種說法自然更不可信,然而這些神話傳說的不斷疊加,使黃石公的身份變得越來越神秘。再到後來,甚至有人假借黃石公的名義去改朝換代:
會稽剡縣有山,名刻石。父老相傳云:“山雖名刻石,而不知文字所在。”升明末,縣人兒襲祖行獵,忽見石上有文字,凡三處,苔生其上,字不可識,乃去苔視之,其大石文曰:“此齊者,黃石公之化氣也。”立石文曰:“黃天星,姓蕭,字道成,得賢帥,天下太平。”(《南史·齊本紀上》)
在這裡,黃石公竟然又化身為南朝齊的開國皇帝蕭道成。另外,不僅《素書》作者很神秘,這本書的流傳也很神秘。據《史記》記載,黃石公傳給張良的書是《太公兵法》,又稱《太公書》。《隋書·經籍志三》則認為黃石公傳授給張良的是《三略》:“《黃石公三略》三卷:下邳神人撰,成氏注。梁又有《黃石公記》三卷,《黃石公略注》三卷。”到了北宋時期,宰相張商英則言之鑿鑿地認定黃石公傳授給張良的是《素書》:
黃石公《素書》六篇。按《前漢》列傳,黃石公圯橋所授子房《素書》,世人多以《三略》為是,蓋傳之者誤也。晉亂,有盜發子房冢,於玉枕中獲此書,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許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嗚呼!其慎重如此。(《素書序》)
張商英的這段話告訴我們三個信息:第一,黃石公傳授給張良的書,既不是《太公兵法》,也不是《三略》,而是《素書》。第二,張商英介紹了這本書的來歷,是晉代盜墓人在張良的墓中挖掘出來的。如果這一信息是真實的,我們也可以認定黃石公傳授給張良的是這本《素書》。第三,書上寫有傳授秘戒:“不許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傳,亦受其殃。”如何傳授這本《素書》,似乎還有神靈在暗中監視,這就使本書又增添了一層濃厚的宗教色彩。
關於《素書》是否真為黃石公所撰,古人已經有所懷疑,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就認為《素書》是一部依托之作,甚至懷疑就是張商英本人所撰。這一說法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但我們認為,說《素書》是張商英偽作,證據是不充分的。理由如下:
第一,羅陵博士在他的《〈素書〉非張商英偽撰考述》(《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 年第5 期)一文中考證,在張商英之前,已經有人引述過《素書》中的內容。
第二,我們難以尋到張商英作偽的動機。偽造典籍,無非是為了名利,張商英二十一歲中進士,後來逐步升任宰相。作為一代宰相,他似乎沒有必要為了名利而在這樣的事情上作偽,因為作偽的事情一旦暴露,將會極大地損害張商英的聲譽與形象。
第三,張商英夫婦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張商英號“無盡居士”,還寫了為佛教辯護的《護法論》。而“不妄語”是佛教的大戒之一,作為一名虔誠的佛教信徒,他不會、也沒有必要去如此辛苦地編造一個謊言。
第四,比張商英更早的《太平廣記》卷六已經明確記載黃石公授予張良的是《素書》:“子房佐漢,封留侯……赤眉之亂,人發其墓,但見黃石枕,化而飛去,若流星焉。不見其尸形衣冠,得《素書》一篇及兵略數章。”《太平廣記》的主編李昉的生卒年是925—996 年,張商英的生卒年是1043—1121 年,李昉比張商英早一百年左右,再考慮李昉是轉述前人的記載,可見黃石公授《素書》一事早在社會上流傳。雖然這一傳說帶有神話性質,但至少可以證明張商英的《素書序》是有些許依據的。
第五,王安石、蘇東坡也認定黃石公授予張良的是《素書》。王安石在《張良》一詩中說:“《素書》一卷天與之,穀城黃石非吾師。”蘇東坡在《回先生過湖州……》一詩中也說:“但知白酒留佳客,不問黃公覓《素書》。”由此可見,握有廣泛信息資源的兩位北宋宰相王安石、張商英,以及博學的蘇東坡都認為《素書》不是偽書。王、蘇二人應該有自己的史料依據,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為比自己年輕的張商英背書。
《素書》問世在當時應該是一件學術大事,張商英不太可能、也沒有必要憑空捏造出一本《素書》。當然,我們的這些推論,僅供讀者參考。至於《素書》究竟是否黃石公所撰寫與傳授,還有待學界繼續探討。

二、《素書》書名的含義
關於“素書”二字的含義,《素書》本書沒有做任何解釋,張商英在為《素書》作注時,也沒有解釋。我們依據“素書”二字,可以做兩種理解。
第一,“素書”指寫在白色絲絹上的書。
素,指沒有染色的白色絲綢。“素書”一詞出現很早,《古詩源》卷一說:“《靈寶要略》:吳王闔閭出遊包山,見一人,自言姓山名隱居。闔閭扣之,乃入洞庭,取素書一卷呈闔閭。其文不可識,令人赍之問孔子,孔子曰‘丘聞童謠’云云。”按照這一說法,早在孔子時代,人們就把寫在白絲綢上的書叫“素書”。但這一記載帶有傳說性質。到了漢代,有一首題為蔡邕所撰的《飲馬長城窟行》寫道:“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由於語言習慣,紙張出現之後,人們仍然把寫在紙上的書信稱為“素書”:“不見故人十年余,不道故人無素書。”(杜甫《寄岑嘉州》)
西漢時期,人們用來寫作的主要工具依然是竹簡或木簡,《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東方朔寫給漢武帝的奏章“凡用三千奏牘,公車令兩人共持舉其書,僅然能勝之”。那麼寫有一千多字、可以藏於玉枕之中的《素書》就不可能是寫在竹簡上,而只能是寫在絲絹上。因為絲絹是白色的,所以就按照習慣,稱之為“素書”。換言之,《素書》的書名是依據其制書形態而命名的。
依據制書形態命名,史有先例。比如先秦的《竹刑》就是如此:“鄭駟歂殺鄧析,而用其《竹刑》。”(《左傳·定公九年》)春秋時期鄭國人鄧析私自修訂了一部法律,因為這部法律是寫在竹簡之上,故稱“竹刑”。既然寫在竹簡上的刑法可以稱之為“竹刑”,那麼寫在白色絲綢上的書籍自然也可以稱之為“素書”。
第二,“素書”是指論述基本原則的書。
素,在古代還有基本、根本的意思,那麼“素書”的含義就是“論述基本原則的書”。《黃帝四經·經法·道法》說:“能至素至精,悎彌無刑,然後可以為天下正。”意思是:“聖人能夠明白萬物的本質,懂得精微的道理,心胸寬廣而不固執於一端,然後就可以成為天下的領導者。”《論語·八佾》記載:“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意思是:“子夏問道:‘“美好的笑容真是漂亮啊,美麗的眼睛黑白分明啊,潔白的皮膚上還加上了絢麗的裝飾啊。”這幾句詩歌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要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後再在上面進行彩繪。’子夏問:‘禮樂應該放在仁義之後嗎?’孔子說:‘能夠啟發我的是你子夏啊!現在可以和你討論《詩經》了。’”這裡雖然只是個比喻,但孔子與子夏師生同樣把“素”視為做事的根本。因此,把“素書”理解為“論述基本原則的書”也是完全合理的。
其實,以上兩種解釋並不矛盾,完全可以把這兩種解釋結合起來去理解《素書》書名的含義。除了以上兩種解釋外,也有人把“素書”二字理解為“簡單樸素的書”,意思是說,《素書》這本書講的道理都很簡單樸素,很容易理解。

三、《素書》的主要內容
《素書》全書僅一千三百三十六個字,大部分是由格言式的文字構成,文字雖然簡單樸實,而含義卻深邃奧妙,且涉及面較廣。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第一,哲學思想。
《素書》開篇就說:“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惠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原始章》,以下引《素書》僅注篇名)道與德是道家最為重視的概念,道是宇宙間所有規律、真理的總稱,德是每個人從道那裡所獲取的天性與學識;仁、義、禮則是儒家特別重視的概念,是治理國家、處理人際關係的最基本原則。《素書》把道、德、仁、義、禮這五者綜合在一起,實際也就是把道、儒兩家的思想融為一體,作為自己思想體系中的基本概念。《素書》把哲學性的道、德與倫理性的仁、義、禮融而為一,為道、德這兩個較為虛化的哲學概念找到了落實之處,反過來,也為仁、義、禮這些倫理原則找到了自己的哲學依據。作者的這一融合是非常成功的,在讓懸浮的道、德觀念落到實處的同時,也為仁、義、禮的實施找到了它們的合法性。
第二,治國原則。
《素書》討論哲學思想的文字不多,其主要關注點在治國、處世方面,這也是張良之所以能夠以本書為依據而輔佐劉邦平定全國的原因所在。
1. 以德為主、以法為輔的治國理念。《素書》主張要在道、德的指導下,運用仁、義、禮治理國家,這實際就是把自己的哲學思想具體運用到了現實政治生活中去。在《正道章》中,作者要求君子、特別是做君主的,一定要做到品德高尚,一定要以仁義為基本國策:“德足以懷遠。”《求人之志章》也說:“親仁友直,所以扶顛。”作者重視仁、義、禮,相對較為輕視刑罰:“牧人以德者集,繩人以刑者散。”(《遵義章》)但又並非完全排斥刑罰,他說:“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原始章》)“怒而無威者犯。”(《遵義章》)刑罰、威嚴還是需要的。作者這一以德為主、以法為輔的治國主張明顯是秉承了道、儒兩家的治國理念。
2. 重用賢人。古人很早就意識到得人則昌、失士則亡這一亙古不變的現象,所以特別重視人才,為後人留下了武丁夜夢聖人傅說、周文王渭陽訪求太公望、周公“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史記·魯周公世家》)等許多禮賢下士的美談。《素書》也特別重視人才,同樣認為“安在得人,危在失士”,提出“愛人深者求賢急,樂得賢者養人厚”(《安禮章》)的主張,認為愛民深切的君主一定會急切求賢以治理百姓,樂於得到賢人的君主給予賢人的待遇一定會非常豐厚。
3. 重視農業。重視農耕是中國古代社會的老傳統,因為“一農不耕,民有為之饑者;一女不織,民有為之寒者。”(《管子·揆度》)《素書》同樣強調農耕的重要性,《安禮章》說:“饑在賤農,寒在惰織。”作者認為人們挨餓的原因,就在於不重視農業生產;人們受凍的原因,就在於不努力養蠶織布。可以說,重視農業是自先秦至近代所有王朝的基本國策,直到今天,這一基本國策依然行之有效。
4. 治國者要以身作則。《安禮章》說:“釋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逆者難從,順者易行;難從則亂,易行則理。詳體而行,理身、理家、理國,可也!”作為一個國家領導者,放縱自我而去教育別人,別人肯定不會聽從這些教育。因此君主必須先端正自我,然後再去教化別人,這樣別人才會服從這些教化。作者認為,這種方法可以運用到修養身心、管理家庭、治理國家等各個方面。這與老子說的“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道德經》五十七章)以及孔子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完全一致。想讓一個極端自私、無惡不作的君主把民眾引導到公而忘私、積德行善的道路上去,無異於天方夜譚。
5. 主張保持國策的穩定性與持續性。《道德經》六十章提出了千古名言:“治大國若烹小鮮。”意思是治理大國就像烹調小魚一樣,不能反反復復地折騰它,否則就會導致國家衰敗乃至滅亡。王莽就是一個因為折騰而導致國破家亡的典型案例。《素書》繼承這一治國理念:“上無常躁,下無疑心。”(《安禮章》)君主的行為不要變化無常,那麼臣下就不會產生猜疑之心。強調“後令繆前者毀”(《遵義章》),政令不能保持其穩定性與持續性,朝令夕改,前後不一,一定會導致治國失敗。
...

目次

前言 ……………………………………………… 1

原始章 …………………………………………… 1

正道章 ………………………………………… 14

求人之志章 …………………………………… 28

本德宗道章 …………………………………… 50

遵義章 ………………………………………… 67

安禮章 ………………………………………… 91

附錄一四庫全書本《素書》原文

(附宋·張商英注) ……………………… 129

附錄二 《史記·留侯世家》 ……(漢)司馬遷 151

附錄三 《高士傳·黃石公》 ……(晉)皇甫謐 201

附錄四 《素書序》 ………………(宋)張商英 207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