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洛克希德事件:秘密檔案中的美日安保黑幕
75折
洛克希德事件:秘密檔案中的美日安保黑幕
洛克希德事件:秘密檔案中的美日安保黑幕
洛克希德事件:秘密檔案中的美日安保黑幕
洛克希德事件:秘密檔案中的美日安保黑幕
洛克希德事件:秘密檔案中的美日安保黑幕
洛克希德事件:秘密檔案中的美日安保黑幕
洛克希德事件:秘密檔案中的美日安保黑幕
洛克希德事件:秘密檔案中的美日安保黑幕
洛克希德事件:秘密檔案中的美日安保黑幕

洛克希德事件:秘密檔案中的美日安保黑幕

商品資訊

定價
:NT$ 720 元
優惠價
75540
促銷優惠
特殊書展B1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95折,單本省下27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首相犯罪x金權掛勾x購機弊案x外交謀略

◇直探美日安保深層黑幕的事件報告書◇
頂尖調查記者的終極挑戰,重寫日本政治史的巔峰傑作

★上市後火速熱銷萬冊,《朝日新聞》《日經新聞》《讀賣新聞》《每日新聞》《東京新聞》《共同通信》等爭相報導
★日本戰後四大醜聞之一「洛克希德事件」完全調查
★調查記者耗費十五年追查,揭露美日外交不為人知的黑暗面
★評論家保阪正康、出口治明推薦必讀
★榮獲石橋湛山記念早稻田新聞大賞之作


▍針對洛克希德事件最完整的調查報告
本書作者春名幹男自2005年起耗費十多年時間,研究美日政府陸續公開的機密檔案及文件,遍訪相關人士,挑戰揭開洛克希德事件真相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日本史上第一件牽涉總理大臣的跨國弊案
1972年,美國航空製造商「洛克希德」為爭取全日空客機訂單,竟向日本政界展開高達五億圓的賄賂行動,行賄對象甚至包括當時甫接掌政權的田中角榮。

4年後,美國參議院丘奇小組委員會披露此樁惡行,震撼國際。時任首相的三木武夫直言不惜動搖國本也要究明真相,東京地檢特搜部立即展開大規模搜查,劍指政壇大老、前首相田中角榮。此案在檢方逮捕、起訴田中之際達到最高潮,更因牽涉「首相犯罪」而被寫入史冊。

▍搞垮台前的田中角榮,卻縱放幕後的魑魅魍魎?
把握住敗戰後的混亂時局,沒有家世及學歷的田中角榮藉著親民作風及高超政治手腕,迅速累積龐大金脈與人脈,不僅成為派系領袖,更登上權力顛峰,被稱為「最強的首相」。他任內大刀闊斧,對內打算「改造列島」,對外則憑「自主外交」推動日中建交,聲勢如日中天,但最後卻因他慣用的「金權政治」而結束短暫的執政生涯。

田中下台後仍以「地下將軍」之姿操縱政局,未料竟因洛克希德一案,淪為史上首位被起訴的前首相,更葬送了東山再起的機會。半世紀過去,各種陰謀論圍繞這件首相犯罪案而生,有人認定田中是絕無僅有的「巨惡」,卻也有人相信他是陰謀下的代罪羔羊。

本書試圖指出究竟是何方神聖擊潰田中角榮,透過細心檢驗有關此案的陰謀論,從檔案中揭開田中被捕的真正原因,甚至大膽推測,搞垮最強首相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掩蓋美日安保體制背後盤根錯節的「惡行」!

【各界推薦】
△重磅推薦
──李拓梓(專欄作家)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林齊晧(《udn global轉角國際》主編)

△專文推薦
──野島剛(資深媒體人、知名作家)

△日本名家好評
「一本讓人閱讀後改變歷史認知,並且深受震撼的著作」──保阪正康(日本作家/評論家/現代史研究者)

「苦心孤詣之作」──出口治明(日本作家/現任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校長)

作者簡介

作者/春名幹男(Haruna, Mikio)
國際記者,1946年生於京都市。畢業於大阪外國語大學(現大阪大學),後進入共同通信社,歷任紐約特派員、華盛頓特派員與分局長、特別編輯委員等職,駐美報導12年。曾獲頒1994年度波恩.上田紀念國際記者賞、2004年度日本記者俱樂部賞。曾於名古屋大學、早稻田大學研究所擔任教授,也曾擔任日本外務省「關於所謂的『密約』問題之有識之士委員會」委員。專長為美日關係、情報、核武問題,著有《美中冷戰與日本》(PHP研究所)、《假面的日本同盟》(文春新書)等諸多作品。

譯者/黃耀進
翻譯工作者。單譯有《牡丹社事件 靈魂的去向》、《歧視:統合與排他的日本近現代史》、《軌道:福知山線出軌事故,改變JR西日本的奮鬥》、《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等;共譯有陳舜臣《半路上》、《他們的日本語:日本人如何看待我們臺灣人的日語》、《東京審判》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 推薦文 >
《洛克希德事件》的意義,新聞界終止陰謀論的決心
──野島剛(資深媒體人、知名作家)

本書具有其歷史意義。那就是為在洛克希德事件周邊流傳的「陰謀論」,劃上一個休止符。
前共同通信社華盛頓分局長春名,花費十五年時間,透過收集與分析美國官方解禁的外交文書、訪問日美兩方關鍵人物,寫出這本厚達六百頁的大作,幾乎揭開了事件的謎團。
洛克希德事件對日本帶來了雙重意義上的負面效應。其一,是由於身居權力之巔的「首相」醜聞曝光,使社會大眾意識到日本政治的腐敗,加深了民眾對政治的不信任。這對後來的日本政治產生了很大影響。政治不值得信任,政治人物都很腐敗,這類印象至今仍留在人們心中,也成為年輕人不關心政治、投票率持續低迷的一個因素。
這是因為田中在那之後依然坐在權力寶座之上,直到他去世為止;他在幕後繼續操縱日本政局,人們更以他住家所在的東京目白區之名,為他冠上「目白的地下將軍」等稱號。而對這種「金權政治」的批判,也在日後成為自民黨的「阿基里斯之腱」,導致該黨在一九九一年失去政權。從那時起,自民黨要花費將近二十年時間,直到第二次安倍晉三政權誕生的二○一一年時,才稱得上全面復興。
另一個負面影響則是,明明前首相都被逮捕了,但事件「真相」仍未完全解開。洛克希德事件被認為是圍繞著美國航空企業的飛機銷售作業,以巨款賄賂日本政府高官的政治醜聞,但即便是時過四十年以上的今日,其中仍有不明之處。美國為何會提供日本檢方足以判定前首相田中角榮有罪的證據?事件中存在著被認為居於田中前首相之上的「重大惡行」,美方為何沒有提供相關資料?
解開這類謎團是新聞界的使命,但由於事件起源於美國,於情報收集上有著高牆般的障礙。如果這起事件是在日本發生,日本記者們就能對相關人士進行全面的深入採訪,盡可能揭開真相;然後,也能給出一個「結論」了吧。
然而事件發生在美國,日本的調查人員也只能從美國政府手上獲得有限情報;儘管最後檢調起訴了田中並將他定罪,但結束此案偵查時,距離查明事件真相還是十分遙遠。美國雖是日本的盟友,但兩國關係卻不能說是完全對等,實際上美國有著如同「宗主國」的一面,而這也為事件蒙上了更深的陰影,那就是陰謀論的蔓延。
根據作者於書中所言,至今為止流傳的陰謀論有如下幾種。
(一)「誤送說」=洛克希德公司的文件誤送至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跨國企業小組委員會的辦公室,導致事件曝光;(二)「尼克森的陰謀」=美國總統尼克森於美日峰會上,要求田中購買洛克希德公司製的三星客機,對同意此事的田中設下陷阱;(三)「三木的陰謀」=三木武夫首相強行把事件追究到政敵田中角榮頭上;(四)「資源外交說」=日本為確保自身的資源供給管道,田中展開積極的「資源外交」,卻因此踩了美國的老虎尾巴;(五)「季辛吉的陰謀」=美國政府因為不滿田中的外交政策,而容許事件曝光。
在這五種主要的陰謀論之中,春名否定了(一)~(四)的說法,並得出結論,認為剩下的「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的陰謀」大致正確。他更依採訪所得,推敲美國政府判斷田中角榮遭起訴也無妨的理由,並分析美方明知證據文件中寫有「Tanaka(田中)」字樣,卻依然從多達六千頁的洛克希德公司對日秘密檔案中,取出兩千八百六十頁資料交給日本特搜部的動機,這都是本書非常特殊之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發現的文件中,有季辛吉針對日中建交等田中前首相的外交政策,以歧視用語表達不滿的紀錄。有鑒於此,書中說明,將寫有田中前首相姓名的證據交給日本檢方一事,是經過季辛吉認可的。美國政府所害怕的是「若反美政權出現,將危及日美安保體制,也會使得駐日美軍基地的存續更加艱難」。而尼克森與季辛吉因為不滿田中對中國、對蘇聯、以及親阿拉伯的外交路線,連田中此人也一併厭惡。也因此,田中被捲入這起事件,也是經過美國認可的結果。
另一方面,在洛克希德事件中,那些極其敏感、與美國國家利益直接相關的文件並未被公開。安倍晉三之祖父岸信介、中曾根康弘、右翼大人物兒玉譽士夫等中情局幫手的相關資料,仍舊隱藏在黑暗之中,我們至今依然不清楚他們是如何在美日之間周旋。但由於美國規定涉及情報機構的機密不予公開,相關資料未來也將繼續被封印吧。
書中推測,美國政府比起田中此人,更想保護的是日美安保體制本身。由於巨額資金中有一部分作為賄賂,被右翼的兒玉譽士夫或政治家收入囊中,若出現了足以證明此事的罪證,那麼「國務院所擔心的日美安保體制將面臨危機,可能會發生」。
確實,美日安保條約中,有關於美國、美軍在日本建立美軍基地,被視為治外法權的部分。這與二戰後的台灣或許也有些雷同,因為台灣是受美國影響,才得以從中國共產黨的「解放台灣」計畫中保全自身。而對於美國來說,特別是在外交、國防議題上都有不可侵犯的部分,一旦涉及這些問題,恐怕會招來「殺身之禍」。
但若因此產生「美國全盤操控日本政治」的想法,也不切實際。「日本或台灣不過是美國的棋子」,像這種中國的「大國史觀」,不過是種錯覺。這是筆者我長年採訪日本外交議題或自民黨所得到的感受,想來作者也有一樣的體悟吧。為此,作者藉由第一手資料與在美國的採訪所得,將這些陰謀論一一破解。這個過程是一場賭上記者尊嚴的持久戰。春名鍥而不捨,才終於完成了打破陰謀論的目標。因此,對新聞從業人員與有志於新聞工作的年輕人而言,本書都是必讀的一本作品!

前言

「關於洛克希德事件,比起審判中被揭發的犯行,因相關人士的沉默導致被永遠藏匿於黑暗中的部分更為龐大。」
──(立花隆《地下將軍 田中角榮的謀策 洛克希德審判旁聽記2》)


釐清美國厭惡田中角榮的真實理由

田中角榮在日本人的心中留下了強烈的記憶。他在洛克希德事件中遭逮捕、起訴,於一審與二審中被處以徒刑並因此結束了政治生命,之後病倒、離世。
但,此事件仍舊留下懸而未決的重大疑點。
當時幾乎所有日本人都認為田中竟然在首相任內犯下此等罪行,實屬惡行重大。但他最大的罪惡並非此事,且該罪行一直未曾被問罪。
對田中提起公訴的直接相關證據,由美國司法部轉交東京地檢特搜部,讓他接受了法律的制裁,然而美方卻未能提供證明他重大罪行的證據。恐怕美方終究隱匿了該筆證據。
此事件乃二戰之後情況最糟的國際性收賄疑案。從昭和到平成、甚至到今日的令和時代,仍舊無法究明真相,筆者切身感受到或許事實將被永久埋藏於歷史中。
田中角榮被逮捕四十年後的二○一六年,有關田中的書籍、報導或電視節目仍不絕如縷,形成一股田中風潮。包括他過往政敵之一的石原慎太郎所撰寫之小說《天才》(幻冬社),或NHK的特別紀錄片等,此事也成了各種紀錄型節目的話題。
其中,朝日新聞編輯委員奧山俊宏撰寫的《解密 洛克希德事件》(岩波書店),嘗試重新採訪與資料蒐集,系統性地審視美國公開的檔案 。
該書出版之際讓我備感惶恐。
奧山發掘出洛克希德事件的美國相關機密檔案,自二○一○年起於朝日新聞上數度撰寫獨家報導,也集結整理出與該書相同標題的特別報導專題。
老實說在他的前導之下,我也自二○○五年起,針對相同主題展開採訪與資料蒐集,取得了大量的相關文件,其中也包含了由奧山先行報導的一些文檔,然而我的採訪尚未全部完成,若他先行出版,則我至今為止長年的追蹤勢將功虧一簣,故而感到惶恐。
而一如預料,他的書還是率先出版了。他也親切地贈書予我,然而在慌忙閱讀後,我意外地發現自己之前的憂慮僅是杞人憂天。
他蒐羅美國公文檔案的意義非常重大,但針對許多未解謎團依舊沒有給出解答。該書副標題的設問「美國為何厭惡田中角榮」,仍未被闡明,徒留疑問。
奧山寫道:「季辛吉並非因為政策的緣故,而是從人格上認定田中宛如蛇蠍令人厭惡,從這層意義來看,可以說田中踩了美國這頭『老虎的尾巴』 。」然而真相並非如此。
美國厭惡田中的理由,將由本書率先揭露。
洛克希德事件由兩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是田中任職首相時的美日關係,第二階段是事件爆發後從蒐證至審判的經過。至今為止,並無任何著作詳盡闡明此二階段間的重大因果關係。透過釐清此間的因果,方能首次窺見事件的原委。
本書將採取倒敘的方式,在第一部中詳細說明事件的經過,第二部中釐清田中首相與美國的關係,第三部則詳述他的「重大罪行」。透過這樣的書寫將事件如歷史故事般建構起來,並引用大量的新證據。

逐一追查「田中檔案」(Tanaka文書)的內容
相較於漸次出版的類似書籍,本書的付梓可謂大幅落後,即便如此仍舊堅持出版拙著,其理由在於筆者相信能為洛克希德事件刻劃出新的歷史解讀。
解析本事件的最大障礙在於此事乃「肇因於美國」。追查此事件者必須面對一個現實困境,那便是如果不能從美國政府取得搜查資料,便無法推動對事件的理解。
所謂的搜查資料,指的是全數超過五萬二千頁、由洛克希德公司保管的機密文件 。最終能取得者,僅是東京地檢特搜部持有的其中二千八百六十頁而已 。
本書採取的手法是,細心且逐一地追查該些文件歷經何種複雜的管道與權力連動,藉此釐清真相。決定田中命運的這些文件,究竟透過何種過程才送抵東京地檢特搜部?
文件之中確實有部分文書記有「Tanaka」甚至「PM」(Prime Minister,即首相之英文略記)字樣。領導特搜部搜查的堀田力也承認這點 。
而這些文件也被活用於逮捕、起訴與審判田中本人、丸紅及全日空二公司的首腦。

重大惡行的真身
然而,對比於此,美國卻阻止公開田中相關文件中「重大惡行」的部分。
但即便逃脫「重大惡行」的起訴,在三年後爆發的「道格拉斯-格拉曼醜聞」(Douglas-Grumman Scandal)等事件的追查中,仍使真相浮出水面。
真相中牽扯到的究竟有哪些人?
日本方面,一群令人厭惡的人開始浮現。那就是在二戰前、二戰中竭力推動軍國主義,戰爭一結束即以「戰犯嫌疑人」的身分,被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簡稱GHQ)逮捕、關進巢鴨拘留所,但卻免於被起訴並獲得釋放的「紳士們」。
在美國背後,有一群暗中操控,讓他們得以生還並再度登上社會舞台的「白手套」(fixer)。他們背後的勢力則控制著由美國國防部與軍事工業形成的軍事工業複合體(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因為東西冷戰白熱化,美國將日本視為「反共堡壘」,並且為了促成日本經濟繁榮,而讓這些原戰犯嫌疑人重新在社會上活躍。
另外又為了強化美日安全保障體制,美國從一九五○年代以後便促使自衛隊購入高價的的美製武器、裝備,而讓這種美日「利益」地下分配網絡曝光的,正是道格拉斯-格拉曼醜聞、洛克希德事件。
事件的主角就是盤據在日美安保關係骨幹中的一票人脈,若認定他們罪大惡極並進行起訴,等於就是在搖撼整個安保體制。
使事件曝光的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跨國企業小組委員會(Subcommittee o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 Senat,丘奇小組委員會)首席顧問傑羅姆.李文森(Jerome I. Levinson),曾告訴筆者:「因為牽扯到情報局的範疇,丘奇小組委員會的調查也因而告終。」這段證詞完全說明了調查為何無力切入美日安保關係的機密部分。
「重大惡行」集團除了美國的軍事工業複合體外,也包含了中央情報局(CIA,簡稱中情局);日本早先的戰犯嫌疑人們成為中情局的幫手,於暗地裡活躍。

陰謀論的真偽
本書的出版絕非為了介紹新的陰謀論,而是要嘗試記錄圍繞著洛克希德事件的整體美日關係歷史。只是,今日更具影響力的仍是陰謀論,畢竟此事件仍遺留著重大的疑點,因此很容易遭陰謀論滲透。
為此,本書也徹底調查了至今為止仍在流傳的陰謀假說並究其真偽,透過舉出實際證據以釐清事實。
主要的陰謀論有如下五種:
▲陰謀論1 「誤送說」:洛克希德公司的文件因為配送錯誤,送到最初曝光此事的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跨國企業小組委員會的辦公室手中,因此導致事件爆發。
▲陰謀論2 「尼克森的陰謀」:美國總統尼克森要求田中購買洛克希德製客機L-1011三星(TriStar),田中則中計上鉤。
▲陰謀論3 「三木的陰謀」:三木武夫首相強行把事件追究到政敵田中角榮前首相頭上。
▲陰謀論4 「資源外交說」:日本為了確保自身的資源供給管道,田中展開積極的「資源外交」,卻因此踩了美國的老虎尾巴。
▲陰謀論5 「季辛吉的陰謀」:田中角榮的親信前國土廳長官石井一,基於傳聞寫於自己的著作中 。

其中陰謀1與陰謀4流傳最廣,接受度最高。
日本最先報導陰謀論1的就是每日新聞 。在二○一二年以文庫本出版的《每日新聞社會部》(河出書房新社)中,該報前社會新聞部長寫道,「洛克希德事件中似乎充斥著美國的謀略,不可能是普通的收賄案件」,強調難以查清「謀略」的真相 。
陰謀論4則是由田原總一朗的著作《踩踏美國虎尾的田中角榮》 (中央公論社,一九七六年七月號)引燃謠言,政治學者新川敏光更主張,無論哪個陰謀論,皆起源於「田原總一朗的《踩踏美國虎尾的田中角榮》一書」 。
無論哪個陰謀論,乍看之下都頗具說服力,問題出在任何一個假說都無法舉證確認「陰謀的首謀者」如何涉足調查,最終致使田中遭到逮捕。
關於陰謀論的真偽,將在正文中依次闡明。

目次

推薦序──《洛克希德事件》的意義,新聞界終止陰謀論的決心

前言

第一部 四面楚歌的田中角榮
【序章】

【第一章】真相曝光
前言/1.源自銀行委員會聽證會的最初情資/2.現場沒有日本記者/3.發表陰謀論的美國記者/4.疑雲日增

【第二章】三木的怨念與執著
前言/1.怨念的對決/2.擔心田中名字被隱蔽的三木 /3.忍耐下台鬥爭的三木 /4.被三木與美國「整了」 /5.三木評價好轉

【第三章】洛克希德事件為何浮上檯面
前言/1.美國最大的武器商 /2.「在日本一定要取得勝利」 /3.拚了命的銷售工作/4.對抗不法的丘奇小委 /5.CIA的祕密行動也遭揭露/6.丘奇小組委員會與證監會聯手 /7.諾斯洛普董事長揭密 /8.丘奇歷史性的宿命

【第四章】季辛吉的「祕密武器」
前言/1.「刪除外國政府高官姓名」 /2.事件內幕的內幕 /3.發展成外交問題 /4.圍繞政府高官的審判 /5.美國的外交安保至上 /6.季辛吉取得國務院的裁決 /7.聯邦地檢署的最終判決

【第五章】決定田中角榮命運的日子
前言/1.日本沒注意到美國務院的裁決 /2.東京地檢特搜部展開行動 /3.必須逮捕大人物 /4.在諜報大戰中取得文件 /5.對「Tanaka」文件感到驚喜的檢方高層 /6.為何出現田中的名字

【第六章】L資料的祕密
前言/1.逮捕田中──決定偵蒐方針 /2.丸紅幹部自白 /3.五億圓巨額賄賂的理由 /4.缺乏物證的金錢收受 /5.另案中成為灰色高官的田中角榮 /6.美國是否對日方偵查提供方便


第二部 為何葬送了田中角榮
【序章】

【第一章】美國對日中恢復邦交感到困擾
前言/1.美日在對中關係上的認知分歧 /2.福田在對中政策上與美國立場一致 /3.稱讚田中「率直」 /4.託真紀子之福 /5.田中外交,迅速的執行能力 /6.對中邦交正常化的美日折衝 /7.中國態度突然軟化 /8.美國隱藏了真實想法 /9.史上最奇妙的美日高峰會談

【第二章】美蘇於北方領土締結密約
前言/1.荒腔走板的美日高峰會談 /2.日本不讓步 美蘇締結密約 /3.田中角榮拒絕美國的戰略 /4.季辛吉樂見田中辭職 /5.「美國的老虎尾巴」並不存在

【第三章】提供田中檔案的真正意圖
前言/1.季辛吉與三木的衝突 /2.超乎預期的奇蹟般結果 /3.季辛吉的「意圖」 /4.季辛吉的種種機密諜報工作 /5.田中是季辛吉戰略中的阻礙


第三部 重大惡行的真身
【序章】

【第一章】藏身於龐大暗影中的兒玉
前言/1.巨資挹注兒玉/2.CIA與世界三大幕後黑手之一的兒玉/3. 兒玉反轉政府決定的手腕/4.兒玉與黑社會的紳士們 /5.洛克希德的大功臣是中曾根嗎 /6.無法串起兒玉的行動與金錢流向

【第二章】撼動美日安保體制
前言/1.P3C行動無法立案起訴/2.兒玉懷中都是國民的稅金 /3.遭隱蔽的金錢輸送管道 /4.CIA監視網阻撓調查 /5.是為了防止日本左傾的補助金嗎 /6.中曾根亦遭CIA懷疑 /7.全身而退走完人生的岸信介

後記──追查謎團的十五年
洛克希德事件年表
主要參考文獻一覽

書摘/試閱

【第一部】四面楚歌的田中角榮

【序章】
伏魔殿
美國首府華盛頓中心一座名為「國會山莊」(Capitol Hill)的小丘上,矗立著美國國會大廈。此處乃民主主義的「殿堂」,但同時也上演著骯髒的權力鬥爭,被人們揶揄為「伏魔殿」。小丘的標高加上建築物圓頂的「自由女神」(Statue of Freedom,與紐約的自由女神〔Statue of Liberty〕不同)後,讓此立法機構成為美國首都的最高建築物。
這座體現民主尊嚴的巍峨議會,除了西側正面外,周圍還排列著國會議員辦公室,面向東方可以見到左手邊遠處三棟參議院議員辦公室。位於中央的是參議院德克森辦公大樓(Dirksen Senate Office Building),其四樓的四二二一號室,便是洛克希德事件爆發的舞台。
一九七六年二月四日,這個大房間中舉行了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跨國企業小組委員會(丘奇小組委員會)的公聽會。法蘭克.丘奇(Frank F. Church III)主席敲下議事槌後,公聽會開始。
這天,在此房間內,揭發了洛克希德公司於日本銷售業務的國際事件,接連爆發出令人驚異的事實。
幾乎當時所有活著的日本人都共享著這個「記憶中的洛克希德事件」,同時本書為了讓年輕的讀者也理解事件的大概,此處將以「回顧」方式展開說明。

「花生」收據
丘奇小組委員會從第一天開始就給人們留下「驚訝」的記憶。
首先,洛克希德公司用於對日銷售行動的資金實在太過龐大。該公司的「祕密代理人」兒玉譽士夫收到大約七百萬美元(依當時匯率換算約二十一億圓 ),而「代理店」的大企業「丸紅」,則收取約三百二十萬美元(約九億六千萬圓)的行動經費。當時由亞瑟.楊會計師事務所(Arthur Young & CO)擔任洛克希德公司的會計監察,該事務所的威廉.芬利(William G. Findley)公開上述數據,合計高達約三十億圓。
這筆金額被視為用來行賄與從事機密行動,動用如此高額的金錢,可說在已揭發的貪污事件中不僅前無古人,也後無來者。
兒玉個人領取了超過其中三分之二並加以運用,然而當被問及兒玉收取後資金的流向時,芬利竟回答「不知道」 。而且,至今依然不清楚兒玉取得的龐大款項究竟流至何方。
其次,讓許多日本人不解的是由丘奇小組委員會公開的,所謂領取「花生」(peanuts)的詭異收據。實際上花生是個「暗號」,意指金錢,一個花生代表一百萬圓,上頭有丸紅專務伊藤宏的簽名。根據最初公開的收據,丸紅方面從洛克希德公司收取了「一百個花生」,也就是拿到了一億圓。
洛克希德公司在對日工作中尚使用其他許多暗號。兩天後的公聽會上,又公開了三份同樣由伊藤宏署名領取「零部件」(pieces)的收據,一張收據是一百個零部件,亦即一億圓,將花生與零部件合計後金額高達五億圓。伊藤在記者會上也苦澀地承認自己確實有在收據上簽名。

立即開始湮滅證據
事件浮上檯面後全日本都感到震驚,而最為緊張的莫過於與本事件直接相關的人士。
二月五日早晨六時許,丸紅公司包括祕書課長中居篤也在內的五位祕書課職員急忙趕往公司,在伊藤宏的指示下開始銷毀與竄改文件。伊藤專務同時也是祕書室長。
中居於一九七八年一月二十五日的第三十五次公審上承認:銷毀文件為社長檜山廣(當時)的「活動日程表」與「董事行程表」;竄改文件為記錄董事經費支出的一部分「經費帳本」。另外,他還承認「花生」與「零部件」收據,也是由他所繕打的 。
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三日的第二十三次公審中,負責將伊藤載往收取五億圓現金現場的司機松岡克浩,亦承認竄改了當日的駕駛日記。法庭上,他承認在伊藤的指示下,他一個人待在會議室花了三、四天竄改了駕駛日記 。
祕書課長與司機二人因湮滅證據嫌疑遭到逮捕,最終未遭起訴。
事件浮上檯面時,檢調也展開偵蒐準備。
然而,收取五億圓這方的田中宅邸司機笠原政則,卻在接受東京地檢特搜部調查後死亡。他於一九七六年八月一日第二度接受調查後的晚間不知去向。
當時,非虛構作家豬瀨直樹曾寫道:「提起笠原司機的『自殺』時,只有謀殺說才屬合理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5 54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