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
滿額折

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50 元
優惠價
9040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5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教會如何實踐道成肉身的信仰?
————教會的身體在哪裡,教會的心也在那裡————

如果我們是耶穌當時代鄰近地方上的人士,能不能認出耶穌是神的兒子呢?或許機率是很大的。因為我們有可能正是那位病了三十幾年的血漏婦人,擠在人群中伸手摸到耶穌衣服的布邊,被祂的能力穿過虛弱的病體,未曾說出的信心從此被祂肯認;也或許我們是那位需要為行蹤保密的尼哥德慕,考慮到自身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必須弄清楚耶穌到底是哪一號人物,就在徹夜晤談後終究逃不過耶穌穿透人心的眼神,因而對祂算是徹底折服了……。

因著耶穌是一位活生生的人,行走在街道上,讓我們可以接近,見聞祂的一言一行,我們會在不知不覺想要下跪拜祂,認出祂是神的兒子。本書作者邁克.福斯特認為這是耶穌所示範惟 一的方法,讓人可以認識上帝的國度;祂完全順服成為肉身,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融入世人的生活;而教會作為基督的身體,也要像祂一樣,有血有肉地在土地上扎根。

因著道成肉身是如此重要,作者很著急地提醒,面對我們今日所置身的處境,網路世界與真實世界產生了越來越劇烈的脫節,連教會也同樣越來越疏離,我們陷溺在感覺良好的敬拜氣氛裡,嚴重時甚至製造信徒與非信徒的敵我對峙。健全的教會不能置身於社會之外,邁克.福斯特從多年的服事實戰經驗中提出,這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當教會的身體在哪裡,教會的心也在那裡;讓我們盡力讓教會走入鄰舍的生活,讓作者透過本書重新打開我們的眼界,用更整全的角度看見教會所領受的呼召,盡心、盡性、盡力、盡意來跟隨耶穌成為肉身。

「這本書融合了敏銳的評論與明確的批判,碰觸的面向豐富而廣泛、深刻而有力。福斯特在這本書中不變的中心主旨:一方面沉重地慨歎我們與日俱增的脫離肉身的生活方式;另一反面則以堅定、充滿救贖的呼召來平衡,並呼籲我們重新發掘,奪回深具猶太與基督教傳統的產業,成為『有靈性的身體』。」
菲莉絲.緹克(Phyllis Tickle),《靈魂的世代》(The Age of the Spirit)作者

「對尋求跟隨耶穌、進而透過愛鄰舍來愛上帝的信仰群體而言,一定要讀本書。」
懷特.腓力森(Dwight J. Friesen),西雅圖神學與心理學院,《新教區》(The New Parish)作者

作者簡介

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

澳洲莫林神學院廷思立研究所(The Tinsley Institute)創辦人,委身於宣教、教學、神學思考、文化觀察,著有多本作品,包含Exiles、The Shaping of Things to Come等。本書是中文世界第一次引介他的作品,可看見福斯特牧師思辨及詩意的書寫風格,引領讀者理解疏離數位時代中的宣教使命;他大聲疾呼,不要忘記認真看待信仰的實踐之路,在教會中找回成為肉身的謙卑踏實。

在福斯特牧師的社群媒體上,可看見他抱著孫兒的慈祥微笑,其所分享的攝影照片及藝術作品,散發出他對美的嚮往及對真的叩問。在講台上,他熱切把會眾的眼光導向基督國度。他不怕走上街頭,也不怕為受欺負的人發聲。福斯特牧師與妻子卡洛琳是最佳旅伴,無論是在現實世界裡或身心上的意義皆是。

更多認識邁克.福斯特牧師,請見個人網站:https://mikefrost.net/

 

前言 人類經驗大解體

在一本談論「成為肉身」(incarnation)的書中,竟引用它的反義詞—「脫離肉身」(excarnation)—作為開始,聽起來可能很怪。但稍安勿躁,且聽我說。為了明白今日的世界,對於「道成肉身」生活方式的需求,究竟有多迫切,我們必須先對當代生活「脫離肉身」的本質,進行一些了解。從字義上來講,「脫離肉身」意指從死者身上剝除肌肉與摘取器官、最後只剩下骨頭的一種古老行徑,也有人稱之為「除肉解體」(defleshing)。有些文化傳統,會用自然法則達成脫離肉身,譬如將死屍曝露於大地,讓動物來清理。其他傳統習俗甚至刻意讓人徒手將死去的屍體「除肉解體」,以致在屍骨上留下刮痕,這也成了考古學家研究解謎的重要證據。
脫離肉身的除肉解體行徑,在英國新石器時代晚期,是極為普遍的傳統,一般由自然法則來完成。位於蘇格蘭奧克尼島(Orkney)的伊斯比斯特古墓(Isbister Tomb)中,埋了三百四十個人體骷髏。這些骷髏的關節脫落而不完整,骨頭顏色泛白,嚴重風化,種種跡象顯示這些骷髏在埋葬入土之前,極可能被放置於露天的停屍臺上,是各種動物與鳥類獵食的屍體。伊斯比斯特古墓也被稱為「鷹之古墓」,因為在發現人類骸骨之處,同時發現海鷹的爪子和骸骨。人類學家由此推測,這些海鷹極有可能被當時的人視為一種代表飛翔與旅行的圖騰,這個推測也大膽地認為海鷹和死後的旅程有關。
另一方面,人為徒手除肉解體的傳統,在中世紀的歐洲也時有所聞,見怪不怪。尤其當時的君王與軍事將領在異地陣亡後,為了確保其屍體能乾淨地從遠處運回故土,他們都要被除肉解體,只剩骨頭。這樣的做法,最初從日耳曼地區開始實施,被稱為「條頓葬」(mos Teutonicus,就字面直譯,即「日耳曼人的習俗」),而傳入基督宗教之後,則變成敬奉國王與聖徒的零碎骸骨。
再往前追溯,夏威夷原住民在早年還未接觸其他文化前,曾經遵循傳統習俗,把位高權重的貴族(al‘i)屍體,進行解體,先把骨頭裝進「聖骨匣」再埋葬,日後要冊封死者為聖人時,可以方便處理。其中最有名的例子是英國著名探險家庫克(Cook)船長。一七七九年,當庫克船長第三次探險航行於太平洋時,與夏威夷的原住民發生衝突,客死他鄉。這位英勇的船長死後,被夏威夷人率先封聖為「羅諾之神」(Lono)。
我列舉這些歷史事蹟,並非只為了突顯古老的傳統習俗,而是要藉此指出:當去除屍體的肉身這種行為已不再流行,我們卻發現自己正置身於歷史時空中,見證另一場活生生的解體行徑—就存在狀態而言,我們一步步被這個世界說服,要去擁抱一種日益加劇「無肉身」的存在(disembodied presence)。這種肉身的脫離,根據的是「靈肉二元論」(body-spirit dualism),認為身體的價值與影響相對薄弱,靈魂的重要性則高於一切。我們對肉體的重視遠遠不如我們的靈魂;這樣的思想與主張充斥在西方社會,其中柏拉圖式的基督宗教更加劇了這樣的影響。
從歷史的角度而言,脫離肉身是一種對死者表達敬意的途徑:塵歸塵、土歸土,人死後的屍首回歸大自然,由其他生物支解;或以合乎清潔的運送方式,將軍事將領的骸骨運回故鄉,進行妥善的哀悼;抑或對夏威夷皇親貴族的解體儀式,這些都是出於謹慎選擇的行為,也是一種具有聖禮意義的場合,從中帶出對死亡的意義與思索,並反映生活中的文化價值。相較於我們今天的處境下所觀察的「解體」現象—對肉身形體的忽視、對老化與死亡的否認,對虛擬戰役中的對手,設法要將對方「剝除肉身」。
原來只是對死者表達敬意的種種途徑,曾幾何時,成了生活中一種無意識的習慣。對亡者施行解體,是一種賦予生命意義的行徑;但對生者施行解體,則是對生命進行毀滅、暴力相向,並且帶來死亡。
厄普頓‧辛克萊(Upton Sinclair)在一九○六年發表了一本極具爭議性的小說《魔鬼的叢林》(The Jungle),敘述芝加哥一處屠宰場肉類加工業者的寫實生活。辛克萊透露,這群肉類加工業者開創了第一條工業型流水作業線,比亨利‧福特(Henry Ford)所引進的自動生產線還要更早。辛克萊小說中描述的流水作業線,更貼切地說,或許應該被稱為「拆解線」(disassembly line),從動物屠宰到肉類處理、出售等程序,這份任務要求至少八十項不同的工作才能完成。一群「屠殺幫」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包括「敲擊者」、「撕裂者」、「砍腿者」、「清理內臟者」等。
那些動物的屍體被掛在吊鉤上,持續地往前移動,一直到這些完整的屍體被分解,製成鮮肉、燻肉、鹹肉、醃肉與罐頭肉。牠們的器官、骨頭、肥脂以及其他不堪用的碎肉,最終仍物盡其用,成為豬油、肥皂和肥料。辛克萊藉由書中屠宰工人的口,諷刺肉類加工廠與業主,說他們:「除了尖叫聲以外,動物身上的一切該用的都用了。」
我們將從這本書的幾個不同面向,來探討現代社會如何對人類的經驗進行大解體,把人視為物品或概念,把人的血肉之軀抽離。一如辛克萊所描繪的拆解線上,現代生活把我們帶往更深更深的解體過程,環顧四周,看看電視辯論放送的無情與粗暴的觀念之爭,或者使用部落格、臉書、推特與其他社群媒介來攻擊對手,甚至進行更糟糕的圍剿。我們將進一步發掘道德上的「去肉身」狀態,其中包括色情文化的影響、線上遊戲、殭屍與吸血鬼電影等等。藉由這方面的探討,有助於我們檢視許多投入其中的人們,經常與其所置身之處產生強烈的疏離感,而這樣的結果,就像社會學家彼得‧伯格(Peter Berger)形容的,導致靈性上的無家可歸。擁有這種特質的現代人,以四海為家,卻毫無歸屬。

目次

前言 人類經驗大解體 009

第一章 無根、疏離與螢幕成癮 017
第二章 思覺失調的自我意識 037
第三章 漫無目標徘徊於道德險境 057
第四章 這世代的道德模糊性 075
第五章 宗教作為一種成為肉身的經驗 093
第六章 向大師學習成為肉身 111
第七章 欲望、偶像與門徒訓練 127
第八章 我們是靈性的身體 143
第九章 在脫離肉身的世代宣教 165
第十章 拒絕「教會—世界」二元論 185
第十一章 安置的人 207
第十二章 採取道成肉身的姿態 225
第十三章 站在終止絕望的首頁 247
第十四章 達到目標 265

後記 基督在我們裡面,我們在基督裡面 287
附註 319

書摘/試閱

第一章
無根、疏離與螢幕成癮

基督信仰的核心概念,是道成肉身:上帝取了肉身的形像,住在我們中間。對其他宗教而言,這樣的信仰概念不只怪異,簡直不可思議,甚至會被解讀成褻瀆。只是,當我們堅持道成肉身的信念,卻又落入了嚴重的危險,與這重要的概念漸行漸遠。耶穌基督是上帝之道的肉身,祂的教會也蒙召要活出道成肉身的生命特質,但曾幾何時,我們今天不斷轉向脫離肉身—成為一種解體去肉身化的信仰。我們正在經歷「去肉身」的過程,這過程使我們感到無根又疏離,越來越習慣以螢幕接觸外在的世界,而不是面對面與人互動。
文化評論者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聲稱,如果要以一個最主要的建築概念,象徵現代生活的面貌,那麼,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是機場的候機大廳。這個生動的象徵,為我們解開許多具有脫離肉身特質的事情。候機大廳的人群,從不對那個地方有歸屬感;在那裡,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流於稍縱即逝、漫不經心、瑣瑣碎碎。機場的候機大廳,是高度去人性化的空間。就連那些經常搭飛機外出的人,也不容易分辨每一個候機大廳的差別。這是個乏味的閾限(liminal)空間,缺乏特殊性的地方,令候機的人渴望飛往一個真正屬於他們的目的地。從來沒有人會對候機大廳有歸屬感。拜最近革新之賜,機場提供免費的無線網路(就連機場也不希望你們對候機大廳有歸屬感),大部分的人可以透過手機、電腦等行動裝置上網,來打發這段難熬的候機時間。旅客各自低頭埋首於平板電腦或手機,瀏覽信件或社群媒體、聽音樂、觀賞影片或電視節目。
在候機大廳裡,有另一種約定俗成的不成文規矩。在這個地方,就算旅客對航班服務不滿意,你也不會聽見有人扯開嗓門、大呼小叫,甚至連大聲說話都很少。一旦置身這個環境中,大家不約而同地遵守秩序,保持安靜。這樣的言行舉止,自然而然,絲毫不必藉由像是「請勿大聲說話」、「請勿搬動椅子」或「請勿占用超過一張椅子」的標語來提醒和維持。事實上,這是一種暗藏玄機的設計,利用特殊的環境裝置,操控與引導某種期待中的行為舉止發生。候機大廳的座椅安排,往往只讓人能近距離與緊靠身邊的人講話,沒有人會在那個空間內大叫或喧譁。於是,我們透過艱鉅費力的登機「流水作業線」過程、行李安檢、自動平面扶梯與機場內的航廈電車,把候機大廳變成了與世隔絕、缺乏個人選擇的異化世界,那裡只有無止盡的流動。
當我們隨著歪七扭八的隊伍緩緩前進,每到一站,我們的歸屬感、對地方與文化的扎根與踏實,就一次又一次被剝奪。某種程度來說,機場的候機大廳彷彿成了我們「拆解線」的終點站。尤其當我們經過安檢時,一再被要求脫下身上各種配備、衣物、腕錶,與筆記型電腦時,這樣的象徵意涵格外貼切與突顯。當我們好不容易終於抵達登機門,對於自己所置身的空間,越發抽離與浮動。當然,我這裡指的不全然針對飛航的旅客。理查‧桑內特把登機前的空間視為當代生活的符碼與縮影。這個論點,正好與波蘭社會學家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不謀而合;鮑曼把「觀光」視為現代生活的基本隱喻。一如觀光客,西方人崇尚自由的生活,始終標記著流動性、不確定性,以及人與人、人與地方之間似有若無的微弱連結。對此,鮑曼稱之為「放牧行為」,現代人藉由無止盡的篩選經驗,來逃避對任何形式、意識型態,或信仰給予堅定的承諾。
在一個強調脫離肉身的世界裡,很明顯缺乏對任何世界觀的忠誠。舉例來說,看看那些從印度度假回國的觀光客,是不是都學印度女性在眉心點上紅點,再穿上沾著啤酒汙漬、印有「孟買好萊塢星球」的T恤?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機場裡充滿了類似美國家喻戶曉的「布巴甘蝦」、墨西哥「邊界酒吧」等人造式的地區性餐廳?我們都清楚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在什麼海灣河口,也不是在墨西哥大城蒂華納,但是,一如大部分的觀光客,我們非常樂意在一種無所適從、無所歸屬的環境中,讓自己淺嘗那些超真實的美食。下一次,你不妨試試看,當你坐在機場內的「星期五美式餐廳」的仿彎木椅上,在紅白線條的遮陽蓬下,你被餐廳特有的黃銅欄杆與仿製彩繪玻璃所環繞,眼前的食物被仿蒂芬妮燈照得一片暈黃,身邊來去穿梭的服務人員身穿紅白條紋的足球T恤,請你提醒自己,你當下其實並不在任何地方。你的身體或許在機場的候機大廳,但你的心早已飄到其他地方—社群媒體、線上遊戲、觀賞機場螢幕上播放的福斯新聞,或夢想著其他地方。你應該已經明白,你在當代社會中最基礎的狀態,是以「去肉身」的方式存在,自由漫遊、自由晃蕩、自由自在,是的,自由且免費。
上面描述的這一切,都在電影《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中,以充滿機智、溫暖與人性的詮釋方式,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部二○○九年上映的美國電影,劇本改編自美國作家沃爾特‧柯恩(Walter Kirn)在二○○一年出版的同名小說,由傑森‧瑞特曼(Jason Reitman)執導,並與雪爾頓‧特納(Sheldon Turner)一同擔任編劇。影片中由喬治‧克隆尼(George Clooney)飾演的男主角萊恩‧賓漢(Ryan Bingham),他的工作是專替縮減人事的公司資遣員工,為了任務而在美國境內奔走,他將辦公室設於聖路易、底特律、奧馬哈、拉斯維加斯與邁阿密,機場則成了他往返來去的另一個主要工作場所。事實上,為了堅持自己扭曲的人生哲學,賓漢合理化自己的封閉生活,甚至以此為樂。導演兼編劇的瑞特曼,緊扣著美國當代社會所面對的焦慮,深刻觸及了全美大規模的失業潮、文化異化,與過度仰賴科技的問題。整體而言,影片的角色所呈現的文化向度,生動鮮明,可以與一九六○年轟動一時、比利‧ 懷德(Billy Wilder)的成名電影《公寓春光》(The Apartment)相提並論。從當代社會經濟學的角度來檢視,《公寓春光》是一部近乎殘忍、荒謬、充分突顯存在主義的影片;簡直就像是由鮑曼所撰所導的內容,貼切又準確地闡釋了他所主張,當代文化中的「思想放牧」現象。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5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