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金門合院圖鑑:面的構成
滿額折

金門合院圖鑑:面的構成

商品資訊

定價
:NT$ 1200 元
優惠價
95114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125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3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金門合院圖鑑:面的構成》,相較2013年出版的第一冊內容更深入到細部樣式,本冊以構成金門閩南建築重要的牆面為主體,依據建造位置進行分類,讓有興趣的讀者能夠更仔細、詳實地閱讀閩南傳統合院建築。

圖鑑基本上是工具書,初衷是希望建置具代表性的金門閩南合院建築構造圖冊,以測繪圖為主,搭配照片進行對應解說,務求淺顯易懂。它幫助讀者更加直觀、具體地理解金門合院的類型、細部立面的構成、歷史與樣式特徵變異關係,更適用於設計者與營建人的第一手實測資料。

作者簡介

李秀秀

里埕設計工坊負責人
金門技術學院閩南文化研究所碩士
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造型學部環境空間組學士

回國後一直從事景觀設計和日式建築修復等工作,對具在地化的設計相當關注,卻常因缺乏相關設計資料及實際案例而困擾著。十多年前遷居金門島,驚艷此處保存有完整的閩南傳統聚落,開始醞釀進行細部測繪的構想。希望由本書作為開端,未來將帶領學子們繼續耕耘。

陳書毅

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村復號商店共同創辦人
成功大學建築系博士班結業
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設計組碩士

2005年移居金門後,從地方研究和景觀規劃著手,持續參與規劃和設計實踐。現階段投注建築教育的特色課程,如傳統建築測繪、聚落保存。近年除了帶領學生一同投入閩南民居的保存、活化和現代閩風設計,並與夥伴創設村復號商店,跨足地方創生與產業振興的新事業。

作者自序

若問起本書的寫作動機,那得要回溯到剛自東京留學回國後,那一段在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任職的八年光陰吧!因為主持人郭中端老師的專長和經歷背景,以及她長期關注臺灣環境的角度下,中冶公司歷來做了許多景觀和文化地區規劃及再造設計;但當年本土文化意識剛抬頭,我在心裡總有一份空缺,時常會和同事們探討起「什麼是屬於臺灣的文化景觀設計」?

上世纪臺灣景觀建築設計因缺乏本土基礎研究和參考資料,多克難地採用日式庭園佈局而生疏地穿上閩南式樣的外衣,風格混雜且難以精準,認真者亦僅能去幾處私家花園和古蹟學習吧。又試想,如果有朝一日臺灣的文化出版豐碩,有許多在地性景觀和建築經典作品圖鑑可參考,未來的人們將會更有門路做學習和延續、提升自我文化的設計作品。以上的嘟嚷,經常是和同事何其昌先生的對談。

2005年決定遷居金門島,在那個兒時記憶裡的閩南原鄉聚落就出現在身旁,隨處可見的一群一群閩式傳統建築,初來乍到甚為戚動。幾年之問輾轉住過后湖、珠山,居住了一陣子便進開始有些想像─此地是難能可貴的地景之島,加上自身是美術系國畫組畢業、環境空間及景觀設計師、閩南文化研究所的多重資歷,要來完成金門閩南傳統建築測繪和精美圖鑑一事,應該是非我們莫屬。第一步的實踐在2013年冬天開展,我和外子陳書毅老師共同出版了《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合院》,獲得許多兩岸同好的回響。卻因其屬於公部門年度計畫的支持關係,該出版內容並無法完全依照自身意志。不過,我們實在受到上天眷顧,在隔年金門的家「里院」落成了。一書和一房的階段實踐,讓兩人有了落戶的歸屬感。

我們認真地將這類圖鑑出版當作是在金門的首要志業!但羞愧的是對於第二冊的內容,竟延宕了五年才重拾調査進度。我們在2017年自主啟動第二波的調査計畫,同樣以「宅第類型的金門閩南傳统建築」為調査記錄對象,深人到細部 「面的構成」。為了盡可能網羅適合的對象物、進行樣式分類,首先將屬於金門縣文化資產的民居建築全部納入,對象物就超過百餘棟;篩選、新發現、納人增補工作複雜,非常耗時。這過程究竟是不受年度時程限制的極大優點,只是兩側口袋會比較通風罷了。

我們希望這樣的工作可以有更多後進可以參與,工作室在2018年即發出公告招募大學生於暑期進行密集的田野調查及測繪。金門的夏季氣候炎熱難擋,濕度與氣溫都很高,小隊伍多人前去各住家打擾,不一定受到屋主歡迎;聚落的狗兒很兇,測繪的地方總難是有人居住或是安全的環境。

所幸大家始終能懷抱熱情、齊心協力地去突破外部問題。尤其是遇到精彩的民居建築之時,可以發現大伙兒的眼睛個個發亮;歷經三個多月實地測繪、八到九個月修圖、十來個人把基礎圖面逐步完成。自費做調査總歸要花費不少銀兩,會希望爭取一些補助金。過程之中本來有機會搭上某些文化補助案,但當進人審査階段之後,接受到的卻是曠日廢時的合約修改。於是我們吃了秤陀鐵了心,並決定咬緊牙關來自費出版。

感謝接受我們幾次訪査的慷慨住戶們、幾期參加工作隊的夥伴們、幫忙悉心校正專用術語的金門傳統建築大木匠師陳榮文先生。衷心希望這本書能提供當今閩南傳統建築修護、再利用事業,以及對於未來的閩風現代設計上有所助益。

李秀秀、陳書毅 謹誌
2022年秋 於後浦民族路43號辦公室

推薦序之一

秀秀要出書了,希望我寫一篇推薦文。我很高興地並不假思索立刻答應,但是才發現不知道她究竟在金門寫了什麼新書,回頭趕緊跟作者聯繫理解。原來一切的脈絡,從生活涉略、研究調查到設計態度,都是有故事的痕跡。

秀秀自東京回國來到中冶環境造形,待了八年,是我最喜歡的同事之一。早期與中冶合作過的日本大師們,她都認識,也受到他們的親炙指導。像是中冶做台東卑南文化公園遊客中心設計時候與已故國際結構設計大師渡邊邦夫丶室內設計大師坂本和正,以及協助中冶完成八田與一紀念園區等木造宿舍的知野伸一建築師,還有日本國寶級造園大師小囗基實等人。這些與大師合作的現場經驗應該都成為她獨立之後的設計養分。

千禧年之初,中冶開始在規劃台南關仔嶺碧雲寺的地景時,這是少數具有閩式傳統庭園與建築的新嚐試。當時的我正好從敦煌回來,親眼所見那石窟大岩壁上懸空的木構造給我很大的震撼,我試想在碧雲寺十七米高差的水泥牆上做銜接木梯,當下決定把這重任交给秀秀。一來因為她有國畫的美術底子,二來她從小住在臺灣傳统的閩南式合院裡,相信她有出眾的靈性將這看來多重的經驗融合為一體。幾年後她也不負眾望地把這個新地方設計完成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宜蘭仁山植物園的中式園林和亭台等地景設計,也是她的傑作。

可惜的是秀秀離開中冶後,再沒有第二人能像她這樣,可以把中式和閩式的風格融入新台式的設計,非常遺憾!雖然她遷居到金門的決定,讓我至今還耿耿於懷,但是知道她和書毅陸續地做了使我非常欣慰的一件事,就是把金門的閩式傳統合院建築,做了徹底的實際測繪。這是不得了的志業,需要經年的調查研究為基礎,以及極大的意念和耐心!

在修老房子時,除了文資收集,建築圖面的收集也非常重要。但是當遇到日式老宿舍之時,也許有機會找到興建時的舊圖,而對於民間的住宅方面是幾乎不可能有這些資料。這本書的出版在閩式建築的研究上,無疑是十多年來她們立基於金門島上更深入的努力,對未來的金門傳統民宅修復工作真是一劑強心針!現在我能相信秀秀和書毅的合作著述是一樁上天巧妙的安排。

郭中端/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推薦序之二

2005年遷居金門島的秀秀和書毅夫妻倆,透過極大的耐心與願力,多年田野的行動,完成了這本當代金門實存空間的田野紀錄,體現台灣當代閩南建築實存空間的多元真實存在,其再現於圖紙空間之中,除作為學術研究的基礎,讓大眾透過圖說栩栩的詮釋說明,更深一層地透過金門合院閩南傳統建築,認識金門的景觀環境與風土人文。視為大眾理解傳統建築的賦權行動,讀者將會感受到作者在每個田野現場測繪的汗水,滴落在金門島這塊土地的聲音。

打開此書,會發現作者細膩地在圖紙空間描繪了一筆筆金門合院閩南傳統建築的樣貌,標註了金門傳統建築術語詞說明,並由紅磚的民居文化、就地取材的地域風土景觀的敘事開展,時時迴盪著「什麼是屬於台灣的文化景觀設計」的大哉問。

秀秀於兒時住在台灣傳統閩南合院的空間經驗,這份空間意識的養分,深層轉化探討家的意向性或為家園的場所精靈。本書中揭示,民居建築不僅對於使用需求的滿足,也是氣候風土的適應。主人家的意念與眾多匠師職人的技藝創造、宗族文化與血源凝聚力的神聖場域,極具空間的社會性特徵。而民居建築在當代的演進,著實體現於秀秀與書毅在金門自家宅院「里院」建構過程中,更在生活日常的經驗中實踐。

從地景的視野去理解,作者以國畫美術的底子,探索牆面的構成(面的構成)深入到紅磚大厝的多層立面與細部樣式。如同書中所述,構成一幅幅閩南大地的卷軸,也是家園的書寫。本書談及地處金門島季節性的乾濕差異甚多的氣候因素,紅磚大厝的配置與社會性的作用,到裝飾樣式的人文風景;在多層建築立面的構築方法、地域材料的磚石土木瓦的互生關係、構成樣式風格流變的梳理間,也見證閩南生活的時代變遷。

田野測繪的意義是身體的家園書寫,更是空間賦權的具體行動,透過這套精美的圖集分類與詮釋文化景觀的本能建築探索,除了作為文化資產保存的賦權行動,尊重多元化的建築環境,回歸人與環境的關懷,亦是台灣當代民居建築設計的重要參考。

何黛雯/台灣女建築家學會發起人

目次

金門傳統合院宅邸說明圖
金門傳統宅邸建築術語詞解
合院建築類型圖
作者序、推薦序

前言
導論
壹 門口埕、前落
一、牆規樓
二、塌岫牆、向埕牆
三、向寮牆

貳 側立面
四、巷頭門、向寮門
五、山牆
六、女兒牆

參 主落
七、鏡面牆
八、壽屏
九、中擋壁

肆 深井攑頭
十、攑頭牆堵

參考書目、版權頁

書摘/試閱

前言
 
《金門合院圖鑑:面的構成》,相較2013年出版的內容更加深入到細部樣式,本冊以構成金門閩南建築重要的牆面為主體,依據建造位置進行分類,讓有興趣的讀者能夠更仔細、詳實地閱讀閩南傳統合院。
 
圖鑑基本上是工具書,初衷是希望建置具代表性的金門閩南合院建築構造圖冊,以測繪圖為主搭配照片進行解說,務求淺顯易懂,除了幫助讀者更加直觀、具體地理解金門合院的類型、細部面的構成、歷史與樣式特徵變異關係,更適用於設計者與營建人的第一手實測資料。
 
為方便讀者閱讀,頁首四張依舊排放金門合院「立體說明圖」,由合院外側到內部的次序說明,包含空間組成圖、正立面構件圖、側立面構件圖、縱剖面構件圖,作為理解傳統合院空間與構件之間的相對應關係,同時補正前冊之不足。
 
正文第一部份「導論」:概要論述本書研究紀錄主題及內容相對位置。第二部份「分類架構」:依據傳統宅邸建築的構件分為牆街樓、塌岫(入口)、女兒牆、巷頭門、山牆、向寮牆、鏡面牆、壽屏、中檔壁、深井攑頭牆等十大類型;再分別依據構成元素特色,進行各自的樣示分類。
 
第三部份「合院建築年代比對」:本書主要調查對象以列入文化資產對象為主,因此對於所屬建築建造年代的樣式可以進行比對,整理出建築年代特色。鑒於樣式變化與時代有相對關係,希望藉此,得以探究金門傳統宅邸的樣式轉變及建築年代參考。
 
導論
 
—、紅磚民居文化
 
在福建廣擘的大地上,數量眾多的鄉土建築文化遺產歷來種類多元,由於自然地理、人文歷史與時代經濟、材料取得與工匠技術等不同因素的影響,而形成各自獨立的建築風格體系。金門、廈門、泉州、漳州地區,如今可謂閩南地區的文化保存代表,其承載著豐富多彩的傳統聚落、建築歷史和類型。閩南文化中尤其以紅磚建築為其中最顯著的特色,紅磚建築主要分布在福清、莆田、仙遊區域,閩南沿海的廈門、漳州、泉州一帶連接至廣東潮汕,以及金門島和臺灣。根據考古資料,最遲在宋代以降,紅磚紅瓦為主要閩南建築特徵的應用,在泉州一帶已經得到一定程度地營造實踐。

民居建築不僅是單純對居住型態的滿足,是氣候與材料的磨合,更是主人家的意念,它集合與眾多匠人之構思和技藝的創造,更是群體文化的依託,傳世而成為家族間的記憶;於有土斯有財的觀念下,閩南村落裡通常包含祠堂、宮廟和民居建築(大型村落有集市或商店街廓的樣態),形成又是宗族文化和血緣凝聚力的作用場域。民居作為人類重要的社會物質與精神象徵的建築之一,其本身有著多重因子下即時修正、進化的一面,但是不同時期的建築體系,也具有相對獨立之完整性。
 
民居建築隨自然條件、社會狀況和文化傳統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在各類鄉土建築中,民居對這些情況的反應是最靈敏的,因為它與生活關係最為貼身並密切。存在於多樣的閩南民居空間中,主要以磚、石、土、木、瓦為材料,並且從金門民居建築的身上,我們可以清楚理解到結構即涵容有裝飾,裝飾內兼有其實用和美感考慮,亦即結構部分、構造與裝飾等三個部分,事實上是一直處於共存與演進的。不似現代空間操作上分別為結構和室裝兩個部分。因此,每當我們走人閩南建築內,往往會受其建築形式之多樣性、構材接合的巧意,與人文和材料藝術科學和歷史訊息的豐富度所震攝,不得不讓人驚嘆。
 
二、金門閩南合院牆面構成
 
金門島地處華南大陸季風型氣候,它承受著劇烈的天氣變化,乾濕度差異甚多:春雨多霧、夏秋之際充滿烈陽和颱風的到來,並接著燥襖風起,經常是望天無滴水的半年乾旱,接著開始刮起冷冽大風,直到臘冬而至春寒料峭後稍歇。
 
紅磚大厝除了遮風避雨的功能,其形式受古代宗法與階級意識所影響,以及分家支派與戶內分家習俗影響。因此,綜合地形成南北稍長的矩形院落式平面,聚落內常見建築群有梳式佈局的規則排列。民居建築當然有其結構與構造考量,在硬山擱檁的結構立面上,順應南方穿鬪式的木架構其柱子的間距較短,沿著房屋進深方向立柱,柱承接桁與楹,在縱向入口由塌岫、向寮、鏡面牆、中擋壁與壽屏等近室內立面,以花崗石、紅磚(煙炙磚)、福杉木(板堵),分層別次地如同一扇一扇的書扉,將形式、材料構造組合轉化為一道道的日常立面,在分隔空間內外之用途中,也透過圖樣和故事呈現,寓意於吉祥祝禱或寄託情感於美好形象。

文化現象需要經濟支持,閩南建築煥發而華美,乃集石雕、木雕、磚雕、剪貼、彩畫、書法等藝術於一身。金門閩南紅磚大厝乃隨著明末科舉階級流動、清初遷界令下的動盪、清末民初僑匯經濟的導人下有大型轉變,由簡樸到繁盛,進一步則發揮於美感與裝飾方面。紅磚大厝順應其在空間安排序列上,由屋外、半公共到神聖,最後到私密領域,形成住居空間的敘事場所。而金門的「閩南紅磚建築」是極其獨特的人文風景,它充分表現了閩南的生活史,也真實地成為記錄時代文化的見證。
 
三、建築立面測繪紀錄
 
以紅磚大厝為主要表現的閩南建築,不管是在聚落和城鎮裡,均為數量最多、變化豐富的,但由於洋樓與碉樓、商店街騎樓、土堡右堡等已多有閩臺古建硏究者發表,一方面也思考團隊能力限制。因故,我們決定承接第一本《金門閩南傳統建築圖鑑:合院》的未盡之語,在第二本圖鑑中以「閩南傳統紅磚大厝面的構成」作為主題。本圖鑑著重在該類建築多層立面、年代遞嬗與形式關係和構築方法上的呈現,總結地為金門閩南紅磚大厝記錄下可參考的系列圖面。
 
在圖樣的比較下,可以清晰地展現金門島於明末清初、清中葉、清代末期至民國初年的樣式的差異,逐漸可見其風格與流變(除不同流派造成的明顯差異外),也因此,《 金門合院圖鑑:面的構成》之紀錄確有其必要性。本書內容概要地分為三個大部分,共計金門合院建築牆體十處的樣式記錄:牆規樓、塌岫(入口)、向寮牆、女兒牆、巷頭門、規尾窗、鏡面牆、壽屏丶中檔壁、深井撣頭牆等類型。
 
四、人造中的自然書寫
 
金門閩南合院民居的各處立面和整體空間,由多種顏色構成綜合相貌,大面積的使用花崗岩和紅磚形成鮮明的視覺衝擊,辨識性強具有濃烈地方色彩。依據原鄉的建築實踐,進一步修正並傳遞到他處,原則上按照大牆、框架、填充體和隔扇的內外組合要素,和物理耐久度進行連續排列,打散和重組。不同材質的組合碰撞,異質規格的自然材料卻協調在一起,在大厝中有花崗岩作為基座,紅磚砌於其之上,順應力學和物理特徵。最終形成新的秩序美,像萬花筒多端變化又受到制约。

透過測繪工作而縱覽比較,《金門合院圖鑑:面的構成》,它不僅成為一幅一幅的閩南大地的風景卷軸,粗略地包羅了一部閩南建築藝術的地區集合。我們在此探究著人造中的自然書寫,透過親身的記錄和評析,銘記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114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