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母親節暖心加碼,點我領取「限時加碼券」
中國經濟2023:基本盤與新動力。解讀新舊動能轉換,看中國經濟增長機遇,“6+1”經濟新動力,重啟中國經濟,修復世界格局(簡體書)
79折

中國經濟2023:基本盤與新動力。解讀新舊動能轉換,看中國經濟增長機遇,“6+1”經濟新動力,重啟中國經濟,修復世界格局(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79274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中國經濟2023:基本盤與新動力》在剖析世界和中國經濟形勢的基礎上,梳理未來經濟動向與發展新亮點、新機遇。
全球經濟面臨衰退,中國經濟也迎來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刻。福卡智庫早在20世紀末便指出支撐中國經濟“起飛”的“5 1”動力——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房地產、資本金融 改革開放;如今中國經濟迎來新舊動能轉換,“5 1”升級為“6 1”——大基建、後工業、新能源、新三農、數字化、綠色化 世界經濟安全島地位,這些將支撐中國經濟再“飛”30年。
本書實證豐富,分析透徹,以風趣直白的文字向讀者介紹今後支撐中國經濟“再起飛”的“6 1”新動力,適合對中國經濟發展感興趣的大眾讀者閱讀,也可供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王德培,福卡智庫首席經濟學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原副會長。任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常年為全國各級政府、各大高校、著名EMBA學院、央企、大型集團企業開設宏觀經濟形勢、國家地方戰略布局、頂層設計規劃等方面的前瞻性課程,領銜完成國家、省(自治區、直轄市)、央企、園區等層級的多項重大課題。
著有《中國經濟2016》《中國經濟2017》《中國經濟2018》《中國經濟2019》《中國經濟2020》《中國經濟2021》《中國經濟2022》《金融原罪與金融文明》《第四次金融大爆炸》《人民幣的未來》《再平衡——中國的優勢與美國的強勢》等備受關注的預測專著。

福卡智庫
福卡智庫(FORECAST THINKTANK)成立於20世紀90年代初,“福卡”取自英文forecast,意為“預測,預言”。憑借“經濟預測、破解複雜、發展戰略、可行方案”四位一體、相互促進的綜合優勢,成為業內的知名品牌,致力於打造中國原創智庫。2020年入選上海市重點培育智庫名單。

名人/編輯推薦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是中國之變,也是世界之變,更是時代之變!
世界經濟面臨多重挑戰:能源供應緊張,氣候變化加劇,經濟增長乏力,金融風險上升,逆全球化浪潮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重重壓力之下,世界經濟恐將衰退。
中國經濟也面臨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過去“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房地產、資本金融 改革開放”的“5 1”動力亟須升級,特別是在土地財政日漸乏力、房地產行業進入“黑鐵時代”的今天,迫切需要向“大基建、後工業、新能源、新三農、數字化、綠色化 世界經濟安全島地位”的“6 1”新動力轉變。
隨著新舊動能的轉換,國內國外雙循環的打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也將得到修復,屆時不僅中國經濟將重新煥發活力,日漸失序的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也有望在“中國力量”的幫助下重回正軌。

2023經濟動力切換
“看似尋常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回顧2022年,世界經濟猶如一艘航行在汪洋大海中的巨輪,在大風大浪中浮浮沉沉,世界銀行在一年之中四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前所未有。對中國經濟而言,2022年可以說是抗疫三年來艱難的一年。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2年國民經濟頂住重重壓力,全年GDP躍上120萬億元新臺階,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其中,、第二、第三產業年增長率分別為4.1%、3.8%和2.3%。這一年,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勁的韌性和穩定性,體現出“保供”“融資”和“開放”三大年度關鍵詞。進入2023年,各地經濟增速目標及重點工作任務陸續出爐,多省紛紛上調GDP增速目標,其中海南設定的GDP增長目標為9.5%,排名全國,31省(自治區、直轄市)GDP目標增速的加權平均值為5.64%。如果說2022年是“經濟復蘇年”“數據修復年”和“政策消化年”,那麼2023年有望在新的增長引擎拉動下進入“經濟啟動年”。
2022年我國經濟受外界衝擊明顯,但根本上還是原有經濟引擎“失靈”、新經濟動力不足所致,不僅傳統的“三駕馬車”集體失速、人口紅利和房地產紅利逐漸失效,而且新經濟動力系統也有待彌合。外部擾動暴露出我國原有經濟動力的不足,但也開辟了2023年我國經濟動力切換的窗口期、機遇期,原因有兩點。
,引起全球經濟動蕩的部分擾動因素趨於消退。疫情管控方面,持續三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逐漸緩和,疫苗和藥物相繼推廣,群體免疫效應有所體現,包括中國在內的大部分國家生產和生活趨向正常化。地緣政治方面,俄烏衝突在延宕一年後,其帶來的市場面衝擊波開始趨小。貨幣政策調控方面,2023年2月2日美聯儲宣布年內首次加息,幅度收緊至25個基點,盡管通脹仍處於高位,但美聯儲超大規模加息潮正在進入尾聲。全球流動性的緩解,將有利於提振人民幣匯率,對我國資本市場形成較強的支撐。
第二,國家政策打出了一套刺激經濟的“組合拳”。首先,針對房地產市場的“金融十六條”提出用保交樓促進購房者信心恢復、用企業債務展期 支持融資穩定市場主體、用個人購房信貸帶動市場恢復。緊接著,優化疫情防控的“新十條”限度服務經濟復蘇,為企業出海創造好機會。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23年經濟恢復定下基調。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在2023年或將有更多支持政策出臺。由此,市場對經濟的信心和預期不斷提高。《經濟藍皮書:2023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預計,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5.1%左右,呈現明顯復蘇態勢,經濟運行將整體好轉。
由此觀之,從失序到有序,從修復到增長,2023年或將成為中國經濟新舊動力切換的關鍵節點,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戰略藍圖將隨之出現。經濟新動能通過結構性改革等新舉措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來培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力。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隨著我國傳統的經濟增長模式失效,福卡智庫重新提出了未來30年中國新經濟增長的“6 1”動力因子,即“大基建、後工業、數字化、新能源、綠色化、新三農”六大增長引擎,疊加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安全島”的特殊地位。當下“6 1”動力因子已隆隆作響、開足馬力。
首先,從工業賦能到科技賦能,以創新驅動引領中國經濟進入跨越式發展新階段。在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科技文明時代,信息化、智能化作為杠桿培育新動能,激發出傳統產業轉型的活力。工業時代實現了標準化的大規模生產,而在科技時代,機器不僅進階為可以實時監控、質量追溯的無人生產和智能生產,而且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掀起前所未有的內容生產力變革,如AI繪畫和寫作,更有望代替人類腦力,創造出更高的社會價值。
其次,動力因子從單打獨斗到深度融合,彌合經濟動力的碎片化,實現產業優勢的聯動。過去,動力因子往往單點爆發,而今,動力因子之間全方位滲透,多學科、多領域、多技術的融合成為科技升級突破的內在支撐。例如,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綠色化 數字化 新三農的有效融合成為我國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一方面,農產品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農產品網絡零售大幅增長,鞏固脫貧攻堅效果顯著,2022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5313.8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比2021年提升7.3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在綠色鄉村的建設中,可以通過生態檢測系統建立精準的數字化環境監管機制,以此打造獨具魅力的生態鄉村。
後,我國“世界經濟安全島”的權重持續上升,促進全球高端要素資源集聚,打通國際國內“雙輪驅動”。一方面,“增持”成為肯定中國“世界經濟安全島”地位直觀的表達,2023年1月,北向資金在滬深交易所累計凈買入1412.9億元人民幣,凈買入量超過了2022年全年規模。另一方面,在“十四五”利用外資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支持外商投資企業研發中心參與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目前在華外資60%多流向高附加值服務業,30%多流入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製造業,如三星對華投資不再是生產手機、組裝電視,而是生產閃存芯片。據上海市商務委的統計數據,2022年,上海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0家、外資研發中心25家,累計設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891家、外資研發中心531家。外資外企的涌入將促進全球高端要素資源集聚中國市場,進而推動產業鏈、創新鏈高速發展。
進一步而言,我國在2023年啟動經濟動力系統切換,作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該舉措也將彌合世界經濟運作系統的裂痕。一方面,打通“雙循環”模式的中國將促進生產要素在全球市場的流通。當逆全球化、疫情等撕裂全球經濟系統,打通“雙循環”模式的中國憑借工業體系齊全、經濟結構多層、產業鏈開放,將產生強大的引力,與各經濟體進行橫向和縱向的“三鏈”(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合作。尤其是當下,借助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的加速發展,不僅工業產品,中國大量基建項目也走出國門,也加速了技術、人才等要素在國際市場的流通。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戰略在全球的率先調整,發展本就是一種能量釋放,從中提煉的智能、經驗將解開世界經濟模式死結。目前全球自由市場的弊端已顯現,華爾街“錢生錢”的金融模式難以在科技經濟時代提供創新的樂土,一向自詡“自由市場”的歐美如今深陷經濟下行的泥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於2023年1月31日的報告指出,以G7(七國集團)為代表的發達國家2023年增長預期都不高,尤其是英國極有可能成為經濟負增長的發達國家,2023年經濟預計收縮0.6%。而中國從計劃經濟的半道拐彎到市場經濟,在市場與政府的“二人轉”把握上具有特殊優勢。要知道,政府與市場各自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核心是在不彼此替代的前提下進一步驅動政府與市場各自發揮作用、相互融合,制度、模式也一直處於動態演變之中,為對衝自由市場提供了一定借鑒。換言之,政府通過系統性的制度安排引導信心,讓市場在此框架下充分釋放活力、發揮主體作用。
“後活下來的不是強大的,也不是聰明的,而是快適應環境的。”幾十年前的發展模式顯然無法延續百年。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動能切換並非一蹴而就,難免會經歷“騰籠換鳥”的陣痛期。2023年是中國正式啟動經濟動能切換的元年。中國的製造業邁向高端,中國的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時間的沉澱。況且,轉型要成功如同脫胎換骨,是一個艱辛的過程,需要付出巨大代價。而且,舊矛盾疊加新問題,未來俄烏衝突、能源危機以及全球經濟衰退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給我國的經濟轉型設置了重重障礙。同時,新舊動能也並非此消彼長的關係,而是需要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找到二者的平衡點,才能“涅槃重生”。發展新動能並非要摒棄舊動能,而是隨著創造性力量正在顛覆和淘汰阻礙發展的不利因素,如此,經濟發展將通過結構性改革實現新的動態平衡。如在新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傳統化石燃料的依存度依然高達70%,一味追求新經濟轉型只會捉襟見肘、自顧不暇,在新舊動能中間取得發展的平衡點才能實現轉型的良性過渡。

目次

前言2023經濟動力切換

章回顧中國經濟“起飛期”
1999: 福卡智庫首提“5 1”動力
2003:“經濟起飛”的時代基礎
2003:“經濟起飛”的系列“變數”
2006:“起飛期”表達式之變
2012: 經濟運行“著陸與起飛並存”

第二章中國經濟“再起飛”
中美經濟“峰值論”之爭
從“起飛期”到“再起飛”的內在邏輯
中國經濟動力系統引擎切換
中國經濟“護城河”

第三章大基建迭代升級
大基建: 化解衰退的根本之道
超級工程: 現代強國的表達式
大基建帶動各行各業
預警大基建與大安全

第四章邁入後工業時代
全球製造業格局重塑
中美製造業真實態勢
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躍遷
中國製造業戰略轉移趨勢

第五章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由配角變主角
數字化賦能實體經濟
數字化轉型的“火山”與“暗礁”
“平行世界”的通吃與失衡

第六章綠色經濟前景
“雙碳”: 理想、現實與可行性
“雙碳”倒逼產業變革底線
綠色經濟,從“製造者”到引領者
破局“雙碳”產業的困難與抓手

第七章新能源革命
歐洲能源危機與中國能源變革
第四次能源革命打開中國產業窗口
中國靠新能源彎道超車
如何破解能源地理格局?

第八章“新三農”空間
糧食安全的“三條紅線”
農業真革命: 土地變工廠
“三農”被多重文明“格式化”
“新三農”的改造空間
附錄: 世界五大農業模式

第九章中國成為經濟安全島
中國經濟安全島權重上升
中國金融安全島正在崛起

第十章房地產進入“黑鐵時代”
房價全球普跌,內在機理異同
風中凌亂的房價
“黑鐵時代”與房產交易
“停貸”“斷供”倒逼新模式
疫情開啟物業時代

第十一章匯率“亂花漸欲迷人眼”
匯率邏輯由淺變深
匯市折轉何方?
2029美元大崩盤?
全球脫鉤美元,貨幣掛鉤資源
人民幣國際化“竹子定律”

第十二章商業消費大變局
消費的“平行世界”
傳統商業變革重生
新商業場景: 虛擬人來到線下
商業被時尚美學“格式化”
從互聯網商業到社區商業
從經營產品到經營用戶

第十三章尋找產業新賽道
誰在顛覆產業: 外行殺死內行
360行,終剩下哪幾行?
憑什麼撐起未來產業新賽道?
產業引導基金的異化與回歸

第十四章地方變局與破局
商在哪?資在哪?招在哪?
從大項目到產業生態
海外招商與綜合成本
園區的底層邏輯變了
縣域經濟專業個性化發展
欠發達地區如何破局?

第十五章企業穿越經濟周期
企業困於“增收不增利”
企業有無“救世主”?
企業後出海時代已至
大中小企業的人才之路
穿越周期的企業鑄魂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74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