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母親節暖心加碼,點我領取「限時加碼券」
物理學之“道”:近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簡體書)
滿額折

物理學之“道”:近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28 元
定價
:NT$ 768 元
優惠價
8766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首次將亞原子物理學的神秘主義闡釋帶入公眾視野,並通過古代神秘主義傳統和20世紀物理學發現之間的平行比較,很大程度上挑戰了過去物理學研究中的的保守思想,並為探討量子力學同佛教、印度教和道教思想之間關聯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礎。本書於1975年首次出版,憑借其廣闊的視野、生動的論述與鮮明的主張已然成為國際暢銷書。時至今日,本書已有43個版本問世,涵蓋23種語言,享譽全球,可以說是作者完成的一個意義非凡的項目。

作者簡介

卡普拉(Fritjof Capra),美國科學家、教育家、活動家及暢銷書作家,維也納大學理論物理學博士,在多所歐美大學開展過高能物理學的相關研究。其著作大多涉及科學領域的概念性變化同人類社會中的世界觀和價值取向更為宏觀的轉變之間的關聯性。其學術著作包括《物理學之“道”》《轉折點》等。

名人/編輯推薦

東方神秘主義和近代物理學之間是否存在相似性?
古老的東方哲學對人們關於近代物理學的認知又有何啟示?
研究方法各不相同,物理學和神秘主義之間為何存在觀念上的相似性?
這一相似性擴展到其他學科,又會給新物理學的未來帶來哪些可能性?

相信讀者在瞥見本書書名時,必然會好奇古老的東方神秘主義哲學同近代社會孕育出的,晚近誕生,因而看似比它更為發達、明晰、精確的近代物理學之間能存在何種關聯性甚至相似性?但設若讀者們親手翻閱過此書,便不難發現這兩樣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背後,實則隱含著自洽性、聯繫性、對立統一等諸多互通之處。誠然,物理學同神秘主義哲學立論基礎不同、研究範圍有所區分,研究方法亦各有所長,但透過此書的論述,我們依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這兩者在對世界的描述上驚人的一致性。這並不意味著古代智能可以替代現代文明,本書作者也不建議物理學家們拋棄科學研究方法而轉向沉思——本書希望傳遞的乃是以下精神:科學與神秘主義是人類精神互作補充的兩種表現,一為理性的天賦,一為直覺的天賦。或許,科學不需要神秘主義解釋,神秘主義也不需要科學實證,但是對於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的人類而言,如我們倚重一端而顧此失彼,那無論是對於這兩樣事物本身,還是對於亙古以來從未放棄認識世界的嘗試的我們,都將是一種難以言說的遺憾。—— 劉玉坤(本書特約編輯)

“具有真正價值和廣泛影響力的開拓性讀物。”——《華盛頓郵報》
“精美絕倫的暢銷書……清晰地分析了印度教、佛教和道教的原則,展示出它們同近代物理學的新發現之間所存在相似性。”——《紐約》雜志
“在《物理學之“道”》中,卡普拉尋求近代物理學的數學世界觀與佛陀和奎師那的神秘主義視野的融合。當其他人在努力結合這些看似不同的世界觀時面臨悲慘失敗時,卡普拉,這位高能物理學理論家取得了令人欽羨的成功。我要把這本書強烈推薦給科學家和非專業人士。”——V. N. 曼斯菲爾德《今日物理學》
“我在閱讀此書時始終抱以驚奇感和濃厚的興趣,我要把它推薦給我所遇到的每個人,還要盡可能多地把它推薦給參加我的講座的每個人。我認為(卡普拉已經)是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一份極其重要的工作。”——約瑟夫·坎貝爾

第四版序言

 

這本書在25年前初版,它來源於我在版序言中描述的一種感受,那一感受距今已有30年了。因此,我似乎應當對新版的讀者們談一談這些年來發生的許多事,談一談關於本書,關於物理學和關於我自己的一些事情。

 

早有跡象表明,物理學家與神秘主義者的宇宙觀之間存在著相似性,但從未被深究過。發現這一相似性時,我強烈地感到我只是揭示了一些本就相當明顯,今後將成為常識的事情。在寫作《物理學之“道”》這本書時,有時我甚至覺得它只是通過我,而不是由我寫出來的,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情進一步肯定了這種感覺。這本書在英國和美國受到熱烈的歡迎。雖然只做了很少的宣傳和廣告,它還是迅速地口頭傳播開來。目前在全世界已經發行二十多種版本。

 

可以想見,科學界的反應一直是比較謹慎的;但是即使在科學界,對於20世紀物理學更廣泛內涵的興趣也在增長。現代的科學家們難以承認他們與神秘主義者在概念上的相似性,這不足為奇,因為神秘主義一貫被十分錯誤地與那些模糊、神秘和極不科學的事物相聯繫,至少在西方是如此。所幸現在這種態度正在改變,東方的思想已經開始使相當多的人感興趣,靜坐沉思不再遭到嘲笑或懷疑,即使在科學界,神秘主義也正在受到認真對待。

 

《物理學之“道”》一書的成功,使我的生活受到了強烈的衝擊。我的事業從物理學家(從事粒子物理的理論研究)擴展到系統理論、科學哲學和寫作。在過去25年裡,我曾經到處旅行,為有專業知識的和一般的聽眾做報告,探討當代科學的哲學和社會意義。同時,我一直在探索同一主題:世紀末在科學和社會領域世界觀的根本性變革——那是一種關於現實的新見解所展現的變革——這一文化轉變對於下一世紀的社會意義。

 

我已經出版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些書是與同事和朋友們合作出版的。在《轉折點》 ( The Turning Point, 1982)一書中,我從物理學拓展到其他科學領域,說明現代物理學革命如何預示了生物學、醫藥、心理學、經濟學領域即將到來的革命以及我們世界觀和價值觀的轉變。 兩年後,斯普萊特納克和我出版了《綠色政治》(Gree Politics,1984) 一書,分析了德國綠黨的起源和發展。

 

《非凡的智能》(In Uncommon Wisdom, 1988 ) 一書描述了我同形成《轉折點》一書觀點的一些主要思想家的接觸和對話;《屬於宇宙》 (Belonging to the Universe, 1991 )是同 David Steindl-Rast 合著的,探索了科學新思想與基督教之間的相似性。

 

《生態管理》(Ecomanagement, 1993 )同 Ernest Callenbach 和其他同事合著,宣傳生態意識管理和可持續商業。《將商業導向可持續性》 (Steering Business toward Sustainability, 1995 )是我和 Gunter Pauli 共同編輯的,那是商界人士、經濟學家和生態學家的作品集,它勾勒出了在商業和社會中,包括在媒體和教育領域中,走向生態可持續性的實踐步驟。

 

在我的著作《生命之網》(The Web of Life, 1996)中,我重新回歸了自然科學。從我在《轉折點》一書中提出的概念架構開始,該書是對生命科學前沿領域發現的綜述,包括混沌和複雜理論。我希望這一綜合將變成有關生命系統“自恰”的新理論,並作為現實生態觀的概念基礎。

 

 

25年來,我常常被問及對系統科學的研究如何影響了我對物理學和神秘主義的看法,未來工作的潛力在何處。我已經在為本版專作的後記“新物理學的未來”中盡量回答這些問題。另外,這裡我願意就科學與精神間關係的廣泛內容說幾句。

 

當我寫《物理學之“道”》時,我相信新物理學將成為其他科學及社會的普遍範式,就如同舊的牛頓物理學一樣,幾個世紀以來就是其他科學和社會組織的範式。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完全改變了,我意識到我們在環境中遇到的大多是活生生的事物。當涉及我們的同類、我們周圍的自然界、人類組織和經濟的時候,我們總是在應對活的系統,物理學對這些系統罕能言及。它能提供有關物質結構、能量和熵等知識,但生命的根本性質卻在物理學之外。

 

這樣,我開始相信生態學正是新興現實新見解的總框架。生態學有多種表現形式,從生態系統科學一直到生態的生活方式、價值體系、商業戰略、政治,後是哲學。

 

後者是一個特殊的哲學學派,就是通常所說的深生態學(deep ecology),它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由挪威哲學家阿恩•納斯(Arne Naess)創立。深生態學不是把這個世界看作獨立物體的集合,而是從根本上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現象網絡。它承認所有生命的內在價值, 僅把人類(用西雅圖酋長著名的話說)視為生命網絡的特殊一環,這一哲學引發了深深的關聯、友誼和歸屬感。在這個深層次上,生態學與 精神同現,因為同大自然的一切相聯繫的經驗和屬於宇宙的經驗是靈性的精髓。在另一端,生態學在科學上植根於生命系統的理論。於是問題來了,對於靈性,正在興起的有關生命系統的科學理論能告訴我們什麼?

 

 

是的,系統科學對靈性鮮有提及。有趣的是,它能對人類精神的本質獻言。生命系統新理論的一部分是對意識和思想本質上的新理解,我在《生命之網》中做了深入討論。簡單說,新理論主張認知(知道的過程)是與生命系統所有層次的生命進程同一的。按照這一理論(即認知的聖地亞哥理論,Santiago theory),思想不是一種東西,而是一個過程,是認知的過程,也是生命的過程,意識是這一過程的升華。

 

在我看來,聖地亞哥理論提出了徹底克服笛卡爾哲學思想與物質分裂的個完整科學架構,思想和物質不再顯現為兩個分立的範疇,而是被看作代表生命現象互補的方面:過程方面與結構方面。思想是生命的過程,認知的過程。大腦(實際上是整個身體)是過程得以顯現自我的結構。

 

這是一個深刻的新見解,有趣的是,它也是十分古老的認識。當我們談到東西方古老文化及其哲學精神傳統時,我們看到,傳統的區分不在身體與思想之間,而是在身體和靈魂(或精神)之間。

 

當我們考察“靈魂”和“精神”的古老語匯時,梵文atman,拉丁語 animat 和 spiritus,希臘語psyche 和pneuma,希伯來語ruach——我們看到它們有相同意思,都意為“呼吸”。生命古老的本能意識到精神是生命的呼吸。

 

這令我著迷。在科學新體系將思想的認知視為生命過程的時候,古代傳統視精神為生命的呼吸,一個用科學術語,一個用精神的詩性和隱喻的語言,它們的確表達了同一認知。精神是生命的呼吸,我們的精神之境即我們感到活躍的時刻。這時我們也完整地意識到自己的環境, 我們感到自己與屬於整體的深邃感覺同在。

 

本書的這一版已將亞原子物理學的研究成果包括在內。為此, 我對某些章節稍做改動,使它們與新的研究結果更一致,並在書末增補一章,題目是“再談新物理學”,較詳細地描述了亞原子物理學一些重要的新發展。令我感到高興的是,所有近的發展都不與我在25年前寫下的任何論點相悖。實際上,在初版中就已經預見到了其中的大部分。這就更加堅定了我寫這本書的強烈信念——我借以對物理學和神秘主義進行比較的基本論點非但不會被未來的研究成果所否定,而且將進一步被肯定。

 

另外,如我在本版後記中所述,我現在感到,我的論題建立在了更加堅實的基礎之上,因為與東方神秘主義的相似性不僅顯現在物理學領域,也顯現於生物學、心理學和其他科學之中。越發清楚的是,神秘主義,有時被稱為“長青哲學”(perennial philosophy),為我們時代的科學理論提供了協調的哲學背景。

 

卡普拉於伯克利

 

1999年5月

 

目次

譯者序…………1

第四版序言…………1

版序言…………1

篇 物理學的道路…………1

章 近代物理學——一條具有情感的道路?…………2

第二章 知與觀…………14

第三章 超越語言…………38

第四章 新物理學…………47

第二篇 東方神秘主義的道路…………87

第五章 印度教…………89

第六章 佛教…………99

第七章 中國的思想…………108

第八章 道家…………120

第九章 禪宗…………127

第三篇 相似性……135

第十章 一切事物的統一性…………136

第十一章 超越對立物的世界…………154

第十二章 空間與時間…………175

第十三章 動態的宇宙…………210

第十四章 空與形…………231

第十五章 宇宙之舞…………253

第十六章 夸克對稱性——一則新公案?…………279

第十七章 變化的模式…………295

第十八章 相互滲透…………325

後記…………349

再談新物理學——再版後記…………356

新物理學的未來——第四版後記…………373

名詞注釋…………399

原著參考文獻…………48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6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