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國學常識(修訂版)(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國學常識(修訂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9 元
定價
:NT$ 354 元
優惠價
8730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國學大家曹伯韓為國人所寫的一本國學入門書,本書第一章先概述了一下國學以及國學的研究方法,接下來用十二章分別講述了中國古代的語言文字、古物、書籍、經學、史地、諸子、佛學、理學、詩詞曲賦、散文駢文、戲曲小說、科學藝術等學術的演變,並評述了各學術派別及其代表性人物。全書文字通俗流暢,條理清晰,處處皆是知識點,是民國以來的國學入門經典之作。

作者簡介

曹伯韓,湖南長沙人,當代國學大師、語言學家。曾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員、第二研究室(負責漢字簡化研究)主任,《中國語文》編委等職。著有《通俗文化與語文》《中國文字的演變》《中國文法初階》等六部語言學專著、二十餘部人文社會科學普及讀物。

名人/編輯推薦

1、國學大師經典之作:國學是中國文化的靈魂,不懂國學,就無法真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本書是國學大師曹伯韓暢銷70多年的國學啟蒙之作,堪稱經典。

 

2、一本國學知識大全: 12大國學門類,142個國學知識點,這是一本貫通各個時代,兼涉各學科的國學知識大全,深入淺出的寫作手法,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快速掌握這些國學常識。

 

3、口碑極佳:學術泰斗周有光推崇的國學簡明讀本,與章太炎《國學概論》、王力《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三足鼎立的文化經典。

 

4、新增10幅彩插:挑選了與國學常識有關的10幅經典傳世名畫,使讀者加深對國學常識的印象,也使本書更加精美雅緻。

目次

第一章概說

所謂國學 002

國學在清代 004

國學的分科 007

國學的派別 009

進步的方法與貧乏的內容 012

歐美學術的影響 014

“五四”以後的國故整理 015

國學與世界學術 017

專門研究與基本知識 019

研究的態度及準備工作 020

 

第二章語文

研讀古籍的階梯 024

所謂小學 025

六書 026

字形的演變 029

字義的演變 031

訓詁學 033

文法學的先驅及其發展 035

方言學 037

字音的變遷 038

語言和文字的分離 040

雙聲疊韻 042

反切 044

四聲 046

音韻學 047

字母 050

韻部 052

古音之推定 054

第三章古物

金石之學 058

殷墟發掘 060

甲骨之學 062

古物與社會學 064

無文字的古物 066

古物與考證學 068

古物與古書 069

第四章書籍

傳寫本與刻本 074

版本之學 077

校讎之學 078

章句之學 080

目錄之學 082

圖書分類法 084

輯佚及辨偽 087

類書及叢書 089

考證學與讀書法 092

第五章經學

五經、十三經、四書 094

《易經》 096

《書經》 098

《詩經》 100

三禮 102

《春秋》 104

《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106

經之傳授 108

今文經學與讖緯 111

古今文學派的鬥爭 113

漢以後的經學 115

清代的經學 117

經學的揚棄 119

第六章史地

所謂正史 122

正史的內容 125

編年史 127

紀事本末 128

別史 129

政書 131

雜史傳記及其他 133

學術史 135

史評 137

地理 139

歷史哲學 140

新史學的產生 142

新史學的業績 144

第七章諸子

諸子的學術派別 148

儒家 151

道家 154

墨家 157

別墨及名家 159

法家 161

兵家及其他 163

王充之學 165

魏晉時代的玄學 167

子學之興起與消沉 169

第八章佛學

初期的佛教 174

佛教的中國化 176

流傳中國諸宗派 179

小乘諸宗 181

傳自印度的大乘諸宗 183

中國獨創的大乘諸宗 185

佛學與儒學 187

因明學 189

唯識論中的心理學 191

現時佛學的趨勢 194

第九章理學

宋明理學的產生 196

周敦頤與邵雍 198

張載及二程 200

集宋學大成的朱熹 203

陸象山與楊慈湖 206

浙東學派 208

宋末至明初之理學 209

王陽明之學 210

清初各大師對於理學的批判 213

理學批判的發展 216

宋明理學的沒落與新理學的產生 219

第十章詩賦詞曲

文學的範圍與類別 222

早的詩總集 224

楚辭 226

賦 228

樂府 230

五言詩 232

陶淵明與南北朝詩 234

唐詩 236

李白、杜甫 238

唐以後的重要詩人 239

詞 241

重要詞人 243

散曲 245

第十一章散文和駢文

散文和駢文的分別 248

散文與駢文的分合 250

周秦漢的散文 252

六朝文 254

唐宋八大古文家 256

明清兩代的古文家 258

所謂古文義法 260

駢文的標準化及其支流 262

八股文及對聯 264

文藝論評 266

文體解放和文學觀念的變動 268

第十二章新被重視的文學

戲曲的搖籃期 272

戲曲的成長期 274

唐以前的小說 277

宋元明的小說 279

清代的小說 281

寶卷、彈詞、鼓詞 283

中國文學與東方諸民族的相互影響 285

中國文學與西洋文學的關係 287

第十三章科學及藝術

自然科學在國學中的地位 290

天文學和曆法 292

數學 294

物理學及化學 296

醫學 298

應用技術 300

科學與迷信 301

藝術 302

繪畫及書法篆刻 303

音樂 307

 

書摘/試閱

所謂國學

“國學”這個名詞產生於清末,但不知究竟是誰所創造。有人說,章炳麟(太炎)在日本組織“國學講習會”,劉師培(申叔)也是“國學保存會”的發起人之一,大概他們就是“國學”這兩個字的初使用者。這是不是正確不得而知。

我們知道的是,“國學”這個名詞是因為歐美學術輸入才產生的。它的範圍是把西學輸入以前中國原有的全部學術都包括進去的。

和“國學”相當的名詞,還有“國粹”和“國故”。“國粹”二字,似乎有點誇大中國學術乃完全精粹物的意思,又似乎有點選擇精粹部分而拋棄其他部分的意思,所以人們覺得不甚妥當,改稱“國故”。“國故”,就是本國文獻的意思。不論精粹不精粹,過去的文獻總是可寶貴的史料,都可包括在“國故”範圍裡面,這樣看起來,“國故”這個名詞總算是公平而完備了。但它也有它的缺點,就是只能夠代表研究的對象,而不能代表研究這種對象的學問,因此大家又想起用“國故學”的名稱來代替它,後又簡化而稱為“國學”。

可是這個名稱還不是十分合理的,因為學術沒有國界,當代各國都沒有特殊的國學,而我們所謂國學,從內容上看,也就是哲學、文學、史學等等的東西,都是可以作為世界學術的一部分的,而且事實上外國也已經有研究我國古代文化的人了,我們為什麼不採取世界公用的名稱,如中國史、中國文化史、中國哲學史、中國文學史等類的名詞呢?而且對於具有種種內容的學術,為什麼不加以個別的名稱而必須採用籠統的總名稱呢?這都是值得考慮的。

但我們為了依從習慣,並且因為中國各科學術還沒有整理清楚,沒有和世界學術融合為一,故只得仍舊採用國學這個名稱。

 

國學在清代

中國學術,以周秦諸子時代為發達,當時諸子百家,各有專長,不相剿襲。自漢代表彰六經,儒家定於一尊,諸子之學衰落,而經學成為的學術。兩千年來,除解釋經書外無學問。

但到了清朝,似乎從解經之中有開闢一條新路的趨勢。過去漢儒解經,注重字句的解釋和製度的考證,但宋儒反對漢儒的方法,主張依經義而修養心性。清初學者黃梨洲、顧亭林、王船山等因宋明諸儒無補時艱,於是起而批評宋明心性之學的流弊,提倡經世致用的實學。然而他們所謂實學,仍然以通經致用為中心,因此即便是非常留心當世之務的顧亭林,也不敢稍為懈怠他的經學研究,並由經學而奠立了清代考證學的初基。

顏習齋(元)、李恕谷(塨)繼起,提倡實踐,反對空言,無論性理考據,都在排擊之列,但由於他們要實行三代政治,後也不得不歸於考古。

其後戴東原(震)出來,一方面以新理學姿態批評宋明思想,另一方面繼承顧亭林的考證學而加以發展。同時惠定宇(棟)亦標榜漢學。

惠、戴以後,繼起有人,考證學派於是佔了學術界的支配地位。但正統的考證學派繼承東漢經師為學而學的精神,埋頭研究,不談現實政治。

到道光、咸豐以後,內憂外患交逼而來,不容許士大夫脫離現實,於是正統漢學又逐漸衰落了。代之而興的有繼承西漢學者經世致用精神的公羊學派。

公羊學派中的康(有為)、梁(啟超),後亦不嚴格地遵守西漢經說,而直接以己意解釋孔孟,以作維新運動的根據。

清代思想如再進一步,就有解脫孔孟束縛的可能。本來正統派中著名的學者如王念孫、王引之、俞樾、孫詒讓以及後的章炳麟,都是對孔孟以外的諸子有精深研究的,他們開始的時候只是“以子證經”,拿子學做經學的工具,其結果便使擱置了幾千年的諸子學說也為之昌明。又,康梁派之譚嗣同,更主張“衝決一切網羅”(見《仁學》)。這種發展的趨勢,非至推倒孔孟偶像不止,是顯然的。

因此梁啟超曾說清代很像是中國的文藝復興時代,但是有一個問題,歐洲的文藝復興,是研究希臘羅馬的古學,解放中世紀的思想鐐銬,其結果引起了近代科學的勃興;中國的文藝復興,是闡揚周秦時代的古學,解放秦漢以來儒家思想的束縛,其結果應當也引起科學的發達。可是我國的科學為什麼沒有發達起來呢?這是清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停滯及反動政治的妨害所致。

如上所說,清代考證學派本來是因糾正性理學派的缺點而起,性理學派的缺點是空疏而不切實用,考證學派以客觀態度研究經書,就解經而言,誠然不空疏,但是流於瑣碎支離,解經也終於不得要領,至於國計民生之現實問題,更是他們所不了解的,他們學問的不切實用,仍然同性理學派一樣。

晚清諸學者因為受了列強入侵的刺激,及外來思想的影響,大家對於現實問題有所主張,如康有為的倡導維新,章炳麟的參加革命,他們各自代表考證學派的一個分支,成為兩千年來經學的光榮的殿軍者。

辛亥革命以後,儒家的地位,至少在一般學者的眼裡,已經回復到與諸子同等的地位,國學不應當再以解釋經書為任務,已是當然之理,而自己創立的學說,尤其不必假託古人的招牌來傳布,也是毋庸多說的。

不過前代學術的源流和得失,可供我們藉鑑的地方很不少,而且他們整理古代典籍的成果,很可以供我們利用,所以我們不能忽視。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8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