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滿額折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逆向回顧、拆解過去、預想未來,從當下決定人生的精采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7928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1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人生開局低迷、工作沒有成就感,

常常欣羨別人身上的美好故事,

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意義?

 

如果你覺得現在過得很慘,

其實更有機會翻身,

因為每個好故事,都來自挫折和絕望的堆疊與反彈!

 

紀錄片導演黃瑞仁集結課程及實務精華

將「故事力」套用於個人的自我成長課!

 

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受過去的回憶而苦,也為未來而擔憂,

多數人都會給自己的人生寫下悲慘的註解,稱羨別人的美好故事,

但好故事的背後,其實也充滿了困頓與失敗的時刻,像是──

 

.賈伯斯在成功推出iPhone前,曾經一度被共同創立的蘋果踢出公司,失去工作

.李安在開啟導演生涯前,經歷長達六年的沉潛日子,不受賞識……

 

從工程師到攝影師,花費十年才找到熱情所在

本書作者黃瑞仁是一名紀錄片導演、Podcast主持人。

他在專科畢業後曾轉服志願役,歷經三年軍旅後決定回頭念書,

經歷艱辛重考,考上材料研究所,成為半導體工程師。

 

終於進到人人稱羨的產業龍頭台積電上班,原以為這是人生的巔峰,

沒想到數年後,他斷然放棄百萬年薪的工作,

跌破眾人眼鏡,投身影音文創業,開始拍片說故事。

 

創業獨立的過程並不如預期中順遂,開公司當導演乍看之下意氣風發,

實際上,卻要到處打電話,求人給自己工作機會。

 

用三幕劇視角,改變人生觀點

職涯彎來繞去,看似白走了很多路,才找到心之所向,

但回顧自己的生命經歷,黃瑞仁發現,人生就像一齣連戲劇,

他所經歷的轉折,符合「三幕劇」結構,是打造好故事的基本元素──

 

▶鋪陳:服志願役、當工程師的歷練並非沒有意義,而是轉換跑道成為導演之後的素材

▶衝突:創業的壓力、不被諒解,都是人生中的痛苦衝突,卻是整段故事最精采的部分

▶解決:不同人生階段,累積許多小成就,例:組成家庭、榮獲創新獎、得到客戶肯定

 

 

只要理解自己正處於三幕劇的結構中,

便能坦然回顧過往,接受生活中必然的高低起伏,

甚至可以預測未來還會經歷哪些鋪陳和衝突:

 

.如果沒有當初的你,就不會有現在的你

.人生不只是一場電影,更像是一齣連續劇

開場越是悲慘,結局就相對精采

 

本書還會教你運用「七大故事力」和「故事鉛筆盒」,

只要明白自己在職場上扮演的角色、人生中的定位,

未來無論遭遇任何挫折或失敗,也不會輕易感到害怕或迷惘,

每個人都有能力,活出令人稱羨、自己滿意的好故事。

 

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tvauE5B9oM

作者簡介

黃瑞仁(故事超人

 

導演、編劇、行銷企劃、地方經營、策展人、講師、企業顧問,做所有事的初衷都是說好故事、做好更多事。台科大材料工程碩士、台大事業經營碩士。曾在台積電擔任資深研發工程師。2008年他毅然決然離開穩定的工作,踏上追尋夢想的道路,開始接觸拍片、接案、教學,現任嚮起應用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暨故事策略長。經營Podcast節目《指北針》,分享台灣各角落的知識或故事,希望透過他人的人生故事,幫助聽眾找到屬於自己的好故事。

 

聆聽Podcast《指北針》或聯絡作者:https://compass.pse.is/compass

名人/編輯推薦

專文推薦──

郝旭烈|知名財務專家、作家、企業顧問

陳詩慧|《闖出人生好業績》作者、「陳詩慧波段旅程」YouTube頻道創作者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廖咸興|國立台灣大學財金系特聘教授

 

有感推薦──

瓦基|「閱讀前哨站」站長

江季芸|理財作家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周筵川|boven雜誌圖書館創辦人

 

推薦序

跟對了人,就有機會寫出好的故事

──郝旭烈,知名財務專家、作家、企業顧問

 

從小我就非常喜歡看故事書,也很喜歡聽長輩說各式各樣的故事,因為那種感覺就像是影片快轉,在很短的時間內,看透生命起伏;也像是站在高山頂端,俯瞰腳下一覽無遺的視野,有種綜觀全局的快意。

畢竟,人生如白駒過隙,在庸庸碌碌的生活當中,如果接觸到的人事物只有周遭的圈子,見識的邊界也未免受限。但是透過不同故事,可以跨越時間、空間限制,讓我們打開不同的視野,看見更多人生智慧,這種喜悅是領略故事的魅力之後,讓人念念不忘的。

記得研究所畢業的時候,有一位學長給我的畢業贈言是:「三百六十行,到底哪一行最好?事實上,是『跟對人』這行最好。」

學長後來告訴我,因為如果「跟對人」,你可以在他身上聽到很多為人處事的故事,你可以每天跟著他,看著他怎麼譜寫他自己的故事。耳濡目染後,你也會漸漸地透過學習,寫出屬於自己的故事。

所以說,跟對了人,就有機會寫出好的故事,才是這句贈言最大的意義。

進入職場後,我的第一位老闆不僅很會用故事來啟發員工,更重要的是他非常鼓勵我們閱讀各種書籍,尤其是名人傳記。他說,成功雖然不能複製,但是可以參考和學習。

觀看別人的故事,並不是期待別人成功的結果能同樣發生在自己身上,而是透過觀看整個過程,了解這個故事主角是如何地「對待」人事物,而這個對待是故事學習最重要的「思維」。

每個人一生的故事,都是從思維開始,透過思維改變行為,藉由行為建立習慣,最後習慣決定了我們一生到底是誰。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後來在經營Podcast節目《郝聲音》的時候,特別珍惜每一位來賓的訪問、他們分享的人生閱歷。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故事、一本書,一本具有獨特價值、又完全跟別人不同的好書,一個由自己創作、又必須跟好多人合作的精彩故事。

而所有的故事,是因為有了「自己」,才讓故事真正有了意義。所以聽別人的故事,也讓自己對人生故事的撰寫,有更多劇情的選擇。

《把自己活成好故事》就是這麼一本書,讓我們可以好好咀嚼、好好品味、好好練習,看看過去、想想當下、望望未來,接著讓我們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寫出自己想要的故事。

本書作者黃瑞仁不僅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師,更是一位願意突破框架,尋找自我,走出人生特殊價值道路的榜樣和典範。相信閱讀這本書,會像是「跟對人」一般,讓我們對於撰寫自己的故事有更多幸福和智慧的啟發。誠摯推薦給您,這本值得擁有的好書。

 

推薦序

經歷不同腳本的人生,將綻放最美的光芒

──陳詩慧,《闖出人生好業績》作者

 

「找到方向,就找到人生,找到屬於你的故事人生。」

這是Podcast節目《指北針》的簡介,也是本書作者黃瑞仁開啟這個節目的初衷。記得初次認識瑞仁時,他徹底顛覆了我對導演的想像,從台積電工程師到導演,這樣的人生道路大轉換會有多辛苦?隨著認識越久、聊得越多,我漸漸被他的故事所感動,也許他會走上這條路,同時也是在找自己的人生吧!

瑞仁有一點和一般人非常不同,他開啟一天的順序不是先做自己的事,也不是先做會賺錢的事,而是優先做他人的事。

他幫助地方小農拍片做紀錄,或是幫手作藝術職人上架課程,做過很多與他關聯不大的事,因為對他來說,一個人更重要的是為所愛事物付出的用心,所以他想盡可能地幫助他人,讓動人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見。

在這個講求效率的時代,優先將他人擺在自己之前,怎麼會有如此不計較的人?而且都優先忙別人的事,那他自己的事呢?然而這點疑慮在我第一次上《指北針》時隨即打破。

二○二二年三月,我第一次以來賓的身分上《指北針》接受訪談,當時的美好體驗至今仍歷歷在目。我一坐上位子、戴上耳機,感受頭頂撒下的美麗燈光,當我一開口,聽到自己的聲音時,不敢相信這真的是我的聲音嗎?當時我才知道,原來透過好的設備,聲音可以如此有穿透力。我上過很多Podcast節目,但很少看到像《指北針》這樣如此講究設備的工作室,這個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的空間,完全將創作者的用心展露無遺。

節目上架後獲得熱烈迴響,讓我們信心大增,我主動提議可以嘗試雙人主持,讓節目更有趣,流量就有可能大增、前進排行榜,達到他的夢想!於是我從第七十一集開始加入,故事超人與詩小慧的組合,到現在已經錄到第一百九十集了。

因為每週都要上架一集節目,這樣的快節奏更顯得事前準備的重要。每次採訪前,瑞仁總是提早來準備,無論是何種類型的採訪,從沒有馬虎過,不僅會先擬好大綱給受訪者,也會事先和我討論,讓主持更有默契。

瑞仁親切有禮的作風,令合作過的受訪者讚不絕口,也讓我介紹越來越多優秀朋友來節目,從建築師、會計師、藝術家到餐飲業者,當我們觸及的職人領域越來越廣,節目的流量也節節上升,我們在自我成長類的節目排名已來到前二十名。

除了製作節目的能力是自己一步一腳印踏實累積而來,瑞仁用文字傳達故事核心的功力也非常厲害,每一個受訪人物在他的妙筆下,鮮明獨特的靈魂總是能跳脫框架重現,讓人看到節目名稱,就忍不住點下去聆聽。

在作家愛瑞克的一場講座上,我們聽到了消防員林政良的分享,瑞仁馬上興起想進一步了解他的動機。一位曾經處理過重大火車車禍的消防員,同時也是有一雙巧手的花藝師,創作的作品在在傳遞愛與和平的訊息。這樣一個出生入死的消防員,為什麼會有如此衝突的斜槓職業?於是後來我們邀請政良錄製節目,節目播出後也創下了極高的收聽率。這次經驗讓我體會到瑞仁對好故事的敏銳度,是我們不斷促成好節目的原因。

這就是我眼裡認識的黃瑞仁導演,在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他的勇氣,也可以再次相信人性本善,與對心之所向的執著與熱忱。這本書將帶你用另一個角度看世界,只要好好整理原本的人生經歷,就能看見生命是如此的珍貴與獨特,你也可以是自己人生電影裡的主角。

我們一起經歷過很多事,過程艱辛無比,然而瑞仁從來不喊苦、不怕失敗,做一切事情總是先全心全力付出,即便最後結局是一場空,他也只是嘆口氣,馬上再重新開始,並在過程中充實自己,等待新機會的來臨。

就像本書的核心概念所寫的:「如果你覺得現在過得很慘,其實更有機會翻身,因為每個好故事,都來自挫折和絕望的堆疊與反彈。」失敗的過程是鋪陳,經歷過不同腳本的人生,將綻放出更美的光芒。

 

推薦序

用人生三幕劇,每天活出最精采動人的故事

──愛瑞克,《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我曾為一百多本新書撰寫過推薦文,這一篇則是我耗費最多時間完成的一次,不是我手腳變慢,而是這本書的故事實在太好看!不僅是作者自身的故事,還有他所訴說的每一則故事,都引人入勝、令人沉浸其中,不知不覺時光飛逝。

例如,書中提到彰化一所小學的真實故事。他跟著幾位師生去尋找濁水溪的源頭,登上合歡山東峰,後來剪輯成五十分鐘的紀錄片《逆流,順風》,當作禮物送給他們,並放上學校畢業典禮的大銀幕(也有放上YouTube),讓許多觀影的家長與來賓眼眶都溼潤了。拜讀此書初稿時,我也到YouTube把整部紀錄片看完,果然眼眶也溼潤了!

原來,我們人生中的每一個片段,都可以是精采動人的故事,端看你如何詮釋。此書以相當具有系統、有步驟的方式指導讀者們,如何在人生歷程中記錄下某些重要的小事、成為「素材」;如何以編劇的角度來重新安排「三幕劇」,串起一連串的小事,成為一段又一段撼動人心的好故事。

然而,這本書不僅僅是教你如何編排出人生的好故事而已。作者透過「三幕劇」的形式,將他的人生哲學及洞見,巧妙地嵌入了全書主軸之中,在你讀這些故事的同時,也獲得了人生經驗,以及思維、眼界上的啟蒙與擴充。

例如書中說:「你有沒有發現,人的一生,一直在『被定義』?有時候,『被定義』是幸福的,因為你不用花太多時間思考,你就拿到一個角色了;但有時候,『定義自己』是必要的,因為,這將會影響你在未來人生劇場拿到什麼角色,別忘了,角色會決定劇情,劇情會決定結局。」作者以自己軍旅生涯的例子,透過主動定義自己,因而實現了一連串的美好境遇。當我們給自己的定義不同,便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和行為,經過一連串的發展,最後產生截然不同的結局──原來,人生就從定義自己開始

這一段也讓我深感共鳴:「寫自己的人生故事,最棒的一件事是可以回顧當初自己曾經種下什麼樣的因,讓你成為現在的自己。換個方向想,我們希望自己擁有什麼樣的未來?現在,就該種下什麼樣的因。」原來,我們的過去,就是自己未來的導師!只要我們用心探索過去,找出智慧的結晶,它們將是開啟未來機會之門的鑰匙。

最後,作者不僅是一位善於說故事的高手,也是重點整理的高手。每一章最後都有「故事鉛筆盒」及「活出好故事」的重點歸納,將每一章所要傳達的關鍵思維,以「智慧結晶」的方式送給你,同時也補充了不少實用的小技巧,例如「曼陀羅思考法」、「故事原型樣板」的練習,增添了更多的實用性。

作者以他的專業背景加上半生見聞,交織成為此書的三幕劇,處處可見智慧結晶。這一本書的每一段故事都令我深深有感、有思索、有收穫──縱然不是驚天動地的國家大事,而是我們生活中都可能交錯而過的真實故事,這更加呼應了作者的核心理念:「每個人都有能力,活出令人稱羨、自己滿意的好故事。」

這是一本既令我感動又實用的好書,誠摯推薦給您!

推薦序

走在屬於自己的美好故事線上

──廖咸興,台灣大學財金系特聘教授

 

從故事的角度出發,看待過去、規劃未來,這是作者黃瑞仁對於故事結構運用於人生的一種見解,以及規劃人生的依據。

在這本書出版之前,作者曾經以《以故事三幕劇結構探討企業成長路徑》為題撰述論文,探討故事結構與企業成長的關聯性。整理出企業成長路徑,與故事結構的異曲同工之妙,運用故事觀點,進而探討企業的過去,推敲未來發展的可能。

作者透過這本書,把故事和人生進行觀察與整理,運用故事的結構,幫助讀者整理過去,透過系統化的結構梳理,鋪陳人生新故事的可能。透過這本書,讓我們了解到,當人生處於低潮時,不用害怕,因為故事的啟發會告訴你,這是衝突的起點;而當人生到達高峰時,不要忘了,這只是一個暫時的結果,人生的下一齣戲碼,正準備上演,人生的另一條曲線,也正在發展。

我在財金領域多年,看的是公司企業的財務數字和金融商品。數字會起起伏伏,帳面上的數字起伏,其實不是數字本身的跳動,而是企業整體的營運及管理結果。營運數字呈現的是一個量化的結果,代表企業本身的內在努力,和經營環境的變化,隨著時間的延伸,讓企業有不同的故事可以述說。回到人的生活中,如同作者所提到的「內在系統」、「環境系統」與「時間系統」的交錯一樣,交織之後,會產生不同結局的故事。

如果可以把人生規劃、事業經營,都運用故事結構來進行比對,或是延伸規劃,那我們對於人生、對於企業的未來,就會有更具體的想像,對於你我的未來規劃,也會更有邏輯和依據。

這是一本對於回顧人生、仰望未來非常有幫助的書,它讓你更輕鬆地整理自己的過去,鋪陳自己的未來,期待讀者都可以走在屬於自己的美好故事線上,擁有精彩的人生。

 

作者序

運用故事,活出屬於你的好人生

 

你有沒有想過,你的人生怎麼開始?怎麼結束?

每個人的人生,都從一個自己無法決定的家庭開始,並且結束於一個我們自己決定的家庭。當我們出生,有些事情是注定好的,例如你有沒有含著金湯匙,還是必須追著金湯匙跑?你擁有一個溫馨的家庭,還是羨慕別人溫馨的家庭?起點從來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但之後的路程要怎麼走,我們可以選擇

於是我們探索、學習、一步步長大,面對外在環境(例如學校、職場),不斷地修正自己,最後,有些人擁有了自己期待的家庭或人生;有些人對於自己擁有的事物依然感到不滿足,拚命想要找到更好的。無論你是一個人生活,還是跟很多人一起生活,都是你在人生這段過程中做出各種抉擇的結果。所以,結束人生的那一刻,你無法怨天尤人,是你決定了自己的人生。

你有沒有想過你的人生,是走在自己設計的故事線上,還是別人期待的故事線裡?

影響我們人生方向的有三大系統,分別是:「內在系統」、「環境系統」及「時間系統」。每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經歷的各種淬鍊就是「內在系統」,包含擁有的資源、身體的茁壯、心智的成熟、心靈的強化及技能的增長。而「內在系統」之外的條件,都歸屬於「環境系統」,包含家庭、學校、社會、工作、社群等。最後一個「時間系統」,動態串連每個人的每個靜止時刻,當下「內在系統」跟「環境系統」的組合,是過去的累積,讓你在當下成為「誰」的重要路徑。

例如,你含著金湯匙出生,你的「環境系統」是優渥的家庭,在沒有戰爭的和平世界裡,你會被定義為「人生勝利組」;但若你出生在經濟狀況不佳的家庭,又逢社會局勢不安,你會被定義成「人生落難組」;當然,也可能是「環境系統」普通,但「內在系統」呈現大幅成長的「人生努力組」。

這些「內在系統」與「環境系統」的不同組合,在當下都是一種靜態的呈現,但別忘了,還有一個一直在動態串連的人生系統──「時間系統」。時間系統較為單純,因為它只呈現規律線性的前進狀態,讓「內在」和「環境」系統在不同的時間點,產生了化學變化。伴隨著「時間」,堆疊出「內在」和「環境」變化,我們稱之為「故事」,沿著時間軸往前,會堆疊出一條一條的故事線。

「內在」可以學習和訓練,「環境」可以打造和改變,所以,藉由各種學習、工具的應用、外在環境的配合,我們慢慢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可是,這世界不會永遠照著我們的期待走,面對內在的極限挑戰及環境的變化莫測,每一個人的故事都很不一樣,有些人很幸運、很認真,完成了自己想要的故事;有些人運氣不好或不夠努力,沒有活在自己想像的故事裡,甚至,只活在別人期待的故事裡。

評估自己到底活在哪個故事裡之前,我們可以先學會「怎麼說自己的故事」。

我跟很多人一樣,平凡的出身,該念書就念書,時候到了就當兵,退伍了就找個穩定的工作,也跟大家一樣受到家人、朋友的期待,嚮往成為人生勝利組。離開台積電的工作之前,我過著和大家類似的人生,走在以為是自己規劃、卻參雜著周遭眼光的人生故事線上。那時候,我還沒當上導演,沒有學會執導自己的故事,人生路途不算太坎坷,每個月領到該領的薪水,也沒有太大的挫折,但是,我也不曾感受到哪個人生時刻如煙火般燦爛,那時候的笑容,絕大多數是「禮貌性微笑」。

在我研究所畢業、開始工作前,倒是有個小片段,可能跟大家稍微不一樣:我當過志願役軍官,查緝過全國帶槍通緝要犯。

當時,我不確定這個人生的轉折,會給我帶來什麼變化,但我知道,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自己決定未來,至少,是決定三年半的未來。一個二十歲的畢業生為自己做一個決定,其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光是回家要「家長同意書」,自己「加量」延長役期,就跟家人周旋了很久。當時,我說服了家人,拿下一次自己決定命運的機會。當下,我不知道的是,在軍中的一切造就後來一段神奇的工程師之旅。

進入科學園區工作一年半後,我獲得一個機會到台積電的研發部門面試,部門祕書幫我約了部門主管下午四點面試,我進去台積電總部大樓,是即將夕陽西下的時候,面試完踏出台積電大門的時候,卻已經月色照耀大地,前後歷經大約四小時。

這四個小時,我和部門主管竟然沒有談論到TaN(氮化鉭,一種半導體材料),也沒有談到之後我要負責的銅製程(半導體元件的導線製程),甚至連有沒有談到半導體製程我都很懷疑。主管只跟我爭辯一個議題:「你為什麼要轉服志願役?當兵很浪費時間,你為什麼還去浪費三年半的時間?」

這四個小時,我只有做一件事:捍衛我的理念跟故事。我嘗試說服主管,擔任志願役軍官並不會浪費人生的時間,我在過程中接觸了哪些人事物、學會了哪些技能,我跟主管說:「服志願役,讓我在別人還只是初入社會、懵懵懂懂時,已經像個成熟的大人,可以獨當一面。」

現在說起這些過去的故事,我可以會心一笑,這些都是當導演、編劇時,會寫進去的故事梗,但當年的我一點都不知道,原來呀,我已經認真地在演我自己,我的決定、我在軍中遇到的事、主管問我的問題,現在看起來都很符合故事軸線。我明確地感受到,能夠說好自己的故事,是多重要的一件事,因為,你會看清楚自己在哪條故事軸線上,你的人生有哪些鋪陳,你會知道很多衝突都是應該發生的,甚至,你會預知自己將遇上哪些衝突,因此你會更能接受自己每個時期的人生結局,或是運用說故事的架構手法,夢想未來新的結局

說好自己的故事,就可以過好未來的日子,這不是很棒嗎?因為,這條故事軸線是由你規劃的,或許加上一點家人朋友的期待,但沒關係,這一次,你是你自己人生的故事編劇,或許途中有些壞事,也參雜一些好事,但是,那都是你可以「預見」的,或是知道要「遇見」的。

 

預想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生腳本

我的隨身筆電裡,根目錄始終只有三大資料夾:說書、寫書、教書。

離開科學園區之後,隨著創業、在職進修,人生故事軸線的規劃權再次回到我手裡,有一度我是混亂的。創業幾年之後,我把發散的創業計畫收斂回來,我弄懂「少,但是更好」的道理,我不再讓自己的人生,處於漫無目的的開發,三種「書」的形式,是我在創業初期後,要聚焦面對的事。

「說書」,是我的主要工作,我運用影音,把故事說給大家聽,靠著本業混口飯吃。「寫書」,是我的整理與記錄,不論是否以「書」的面貌出現,書寫會跟著我一生,我曾完成一本一○八課綱的教科書《音像藝術展演實務》,我把實務經驗都寫在裡面,傳承給學子。而現在你看到的這本書,當然也是在實踐寫書的規劃。「教書」是我的分享,包含大學兼任、各種演講、線上課程,都是我教書的一種形式。

幫自己訂下這三種「書」的形式,因為我知道,我寫過劇本、拍過片、學過管理,我的人生下半場,就是運用這三條「書」的路徑,來展開我的故事線。我的人生不需要再去闖蕩尋找各種可能,因為,我已經可以預想自己的人生結局,當我確定了一個結局,就可以回溯我在人生每一階段應該做的事,或者說應該發生的事。

這聽起來像是「預測自己的人生」,是的,人生如果可以寫好一個故事腳本,按照腳本演完,那該有多好,因為結局是你設計的,你應該會喜歡吧?

這本書分成三幕,第一幕是關於故事的力量,先讓你感受故事可以帶給你什麼。第二幕,我分享說好故事的方法,讓你跟故事正面衝突,好好地理解說故事這整件事。第三幕,我分享在說好自己的故事之後,還有沒有其他超越自己的方法。書中每個故事都在解決衝突,產生屬於自己的結局。

透過本書,你會開始解構自己的人生,為什麼會是現在這個樣子,你也可以學會當個算命師,預測自己的未來。你會看懂人生每一個階段的酸甜苦辣,尤其是低潮時,你會知道這些挫折在故事裡到底是哪一場戲,接著你就會知道該怎麼演,故事才會轉折向上,往高潮邁進。最後,看懂自己的故事,讓你可以站在你喜歡的故事線上,做好更多事。

你想過怎麼樣的人生?你現在正做著什麼樣的工作?未來該何去何從,你是不是有些卡住了?一想到過去,你是不是也有一些感到後悔的糗事?你喜歡現在的生活嗎?

接下來,邀請你拿我的故事當範本,學會拆解人生的結構,接著,運用技巧開始組裝人設、素材、劇情,寫好未來的結局,把自己活成一個好故事。

 

 

目次

推薦序 跟對了人,就有機會寫出好的故事/郝旭烈

推薦序 經歷不同腳本的人生,將綻放最美的光芒/陳詩慧

推薦序 用人生三幕劇,每天活出最精采動人的故事/愛瑞克

推薦序 走在屬於自己的美好故事線上/廖咸興

作者序 運用故事,活出屬於你的好人生

幕拉起之前

 

第1幕 好故事的力量

1. 開始:對自己說的第一個故事

2. 發覺:藏在心中微小角落的偉大故事

3. 轉變:預先幫自己的人生鋪梗

4. 難關:低潮來臨時的內心故事

5. 劇本:看懂三幕劇,就懂如何編人生的劇

6. 改編:讓過往人生的劇情更有意義

7. 揣摩:強大的故事力量,帶領你繼續前進

 

第2幕 賦予自己故事力

8. 人設:人物設定,定義自己

9. 素材:故事,總是從素材開始

10. 劇情:細節的累積,小事的堆積

11. 關聯:前因後果,時空交錯

12. 原型:故事有原型,你的人生原型是?

13. 結構:故事有三幕,人生也是

14. 頭尾:怎麼開始?怎麼結束?

 

第3幕 用故事力,超越自己

15. 行動:開始說,就順了

16. 願景:看見月亮,爬上山頭

17. 成長:修煉「內在系統」

18. 場景:檢視「環境系統」

19. 超越:掌控「時間系統」

20. 格局:內在與環境交錯在時間軸上

21. 成就:找到適合自己的故事結局

 

落幕 從過去的故事,再次定義自己

 

同場加映

A. 小資女大翻轉的陳詩慧

B. 帶給露營人快樂,自己卻煎熬的卓大叔

C. 專注夢想、堅持微笑的張念慈

書摘/試閱

7. 揣摩:強大的故事力量,帶領你繼續前進

 

「黃導,你有沒有覺得我們這部紀錄片,還缺點什麼?」

「如果你覺得沒有缺,就是沒有缺。如果你覺得可能有缺,那就真的有缺。」我自認為很有哲理地回答。

這段對話後沒多久,我就跟著彰化縣一所國小的兩位老師及八位畢業生,一日往返合歡山東峰。這所國小製作的紀錄片,就缺這一步。

為什麼小學老師要帶著畢業生爬合歡東峰?不是為了訓練孩子爬山,也不是因為同學要畢業,這段旅程對國小的孩子們,有個重要的意義。

這所國小位於濁水溪流域周邊,兩位老師帶領一個團隊,對這條他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溪流進行了一場調查,這場調查名為「濁水溪滾滾流」,包含空拍整條濁水溪流域、採集濁水溪流域的植物生態,將收集到的資訊整合成教材,再到濁水溪周邊二十幾所學校舉辦科學營,並為這件事拍一部紀錄片,而且這些事全部都是由小學生自己動手,大人只有指導,不去插手。

二○二○年,我因為拍攝一部由企業籌拍的微紀錄片,認識了這所國小的老師。微紀錄片拍完後隔年,老師來電找我,希望我能夠協助他們的新計畫,教國小孩子拍攝紀錄片,記錄整個「濁水溪滾滾流」的活動。我當時沒想太多,更沒體認到濁水溪是全台灣最長的一條溪,小學所在地只是溪水的尾巴,而溪水的源頭當然是在山上──合歡山東峰。畢業之前,兩位老師已經登過了合歡山東峰,但因為各種原因,孩子們還沒有親身走上這段旅程。

所以,你現在知道了,老師覺得,孩子們如果沒有爬上這座標高三千四百二十一公尺的高峰,這整個計畫就有了遺憾。

爬高山是累人的,即使是百岳中比較初階的山,過程中,依然有孩子因為先天健康狀況的限制,最終無法攻頂。高山稀薄的氧氣也讓國小的孩子在爬坡時特別吃力,但最終,他們都登頂了,完成空拍並拍下合照。看見在高山的鐵黃色水窪裡,號稱濁水溪上游最高點的那灘水,他們笑了,老師也放心了,這延續一年半的計畫,總算劃下句號。

 

從別人的故事,想像自己的好故事

爬合歡山東峰,在整個一年半的計畫裡,相對來說根本是一塊小蛋糕。因為濁水溪流域分布很廣,說是上山下海也不為過,荒野協會的老師帶著小學老師跟同學,走遍濁水溪上、中、下游,整個過程不是一星期、不是一個月,而是超過一年半的時間。我好奇地問老師:

「你們不怕這樣帶孩子出門有風險嗎?學校一直在教孩子空拍、走踏濁水溪、拍片、剪片和辦科學營,會不會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啊?」

我問的是平凡人看待教育的問題,而真正的教育,給了這樣的回應:

「同學們每次上山空拍、到溪裡走踏、到學校巡迴分享,這些過程對他們來說,所吸收到的科普知識、自然社會領域知識,甚至包含品格教育、體能鍛鍊,都遠超過在學校教室裡的學習。」

是的,我每次跟著學校老師上山、田野調查,我看見台灣的教育,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過程:老師們破除框架,毫不畏懼地帶領學生圓夢;學生們運用連大人都沒有的勇氣,接受一切挑戰,他們把所有的成果當作畢業的目標。每個孩子都是空拍高手,每個孩子都能夠辨識溪流特性跟野生生態,每個孩子都可以扛上跟我一樣的攝影設備,走上登山小徑,往百岳的高度爬行,也能溯溪,踩在清澈的水裡,找尋溪水的源頭。

有一回,我們在南投的空域空拍,一架空拍機墜落山中。剛開始,大家束手無策,後來,老師們決定機會教育,讓同學們想辦法取回空拍機,找回珍貴的空拍資料,同時也不讓這個巨大垃圾留在山中。他們上網找別人的經驗,找山路去尋找空拍機,現場找竹子製作竹桿,想辦法拯救卡在樹上的空拍機。

事後,我問了操作那台空拍機的同學,當下會不會很緊張或害怕?她回答:「會,怕救不回來會賠錢。」

這位同學在「空難」發生的當下,那種無助的眼神,我用鏡頭記錄了下來。在整個計畫一年半的過程當中,我陸續參加了幾次的行程,也都透過鏡頭記錄了下來。學校畢業典禮的當天,我把這部五十分鐘的紀錄片《逆流,順風》,當作禮物送給他們,放上YouTube,也放上學校的大銀幕,很多來觀影的家長、來賓,眼眶都溼潤了。對於一個小學、一群小學生,這是何等珍貴的畢業禮物,老師們給畢業生的不只是一張畢業證書,而是證明他們日後遇到困難,可以不畏艱難往前行的「勇氣證書」。

這就是一個中部學校,「不山不市」小學校的小故事。這不是我的工作業務,但我樂於跟這些老師孩子相處。整個過程讓我有著很深的體會,人生,真的沒有無法度過的難關,小學老師可以勇敢地講出夢想、實踐夢想,小學生可以無懼地想像空中飛行、走踏整條濁水溪,這麼大的一個圓夢計畫,兩位老師加上八位學生靠著他們微小的力量完成了,而你我,到底在懼怕什麼?

在參與「濁水溪滾滾流」的計畫之前,我沒有登上高山的經歷,因為這個故事,我踏上了合歡東峰,抵達了人生中的第一座百岳。

這就是故事的力量,這也是我喜歡的生活,別人的故事帶給我力量,我乘著這股力量,不斷地在我喜歡的生活裡前進,又不斷地發現新的力量,不斷地前進。

我們,都需要這種力量,故事的力量。

 

故事鉛筆盒

在學會寫自己的故事之前,先學會感受別人的故事力量。

有感受,你就會有感動,也會「敢動」,任何的開始,一定都是從動機出發,我因為想要持續觀察這所學校師生的勇敢追夢計畫,排除萬難,縱使爬高山、渡溪水,也未曾有過一絲一毫的遲疑,「好奇這個故事」,給了我動機。

故事,給了我力量上山下海,我不只記錄了別人的故事,這一切也成為了我的故事,更成就了我喜歡的生活。

 

 

8. 人設:人物設定,定義自己

人生最難的並不是到達,而是開始。什麼樣的開始,會決定什麼樣的結束。一個故事的開場不同,就會引導向不同的結局。

作家寫一個故事,通常不是直接下筆、憑空揮舞,而是會先想像故事的整個輪廓,接著產生主角、配角,每一個角色會有各自的故事軸線,一個故事就由這些軸線交織而成。至於軸線怎麼發展,關鍵在於「角色」,每一個角色都會有自己的外貌、習慣、興趣、個性。如果是虛構的角色,作者就要先定義好這些角色的特性,因為,故事軸線在進行時,每一個事件的發展,都會根據這些角色的特質,產生不同的劇情變化。

若跟「過去」相較,「未來」之於我們的人生,不也是「虛構」嗎?

對我們來說,未來在當下就是虛構。那麼,如果要走向未來,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先定義好角色,也就是我們即將要在未來扮演的角色?

小時候,我們被定義是學生,大人都說要用功念書才有出息。長大一點,成了大學生,被定義要修完三學分「課業、社團、愛情」,才像個大學生。學業都完成後,我們成為社會新鮮人,被定義要認真工作、努力向上,早日當上主管,多賺點錢。結婚後,我們被定義為夫妻,生了小孩又被定義為父母,我就不講到被定義為阿公阿媽那段了。

你有沒有發現,人的一生,一直在「被定義」?

有時候,「被定義」是幸福的,因為你不用花太多時間思考,你就拿到一個角色了;但有時候,「定義自己」是必要的,因為,這將會影響你在未來人生劇場拿到什麼角色,別忘了,角色會決定劇情,劇情會決定結局。

我小時候被定義成一個要幫忙家裡做事的孩子,我沒得選,不只我沒得選,你也沒得選,我們從來就沒有選擇出生在哪個家庭的權利。童年時期,其實是父母定義了我們的角色,因為懵懂無知的我們尚未成年,有許多事需要父母代勞。這時候,你確實很難這樣說:「我不要這個角色啦!」所以大多數人都是乖乖遵從父母師長的指示,如果你是生長在一個擁有許多資源的家庭,這樣沒什麼不好,你可以安安全全地長大。

但如果你生長在一個資源並不優渥,甚至是別人眼中有些悲慘的家庭,我也要恭喜你,你人生的故事提早開始了!你開場的氣勢就跟普通人家不一樣,這樣不是很酷嗎?其實,所有的「悲慘」也是自己定義出來的,當你覺得自己悲慘,那就是真的悲慘;如果你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或磨練,你就會很珍惜,至少,你獲得的是一段無法抹滅的回憶。

 

即使被人定義,你也能定義自己

在「被定義」的日子裡,你仍然擁有一個定義自己的權利,就是去定義什麼是幸福,什麼是悲慘。

當我服役時,就曾發生一個「被定義但也定義自己」的故事。

我當兵時轉服志願役預官,下到部隊就是一個菜鳥區隊長,又菜又慘,你能想像一個不是軍事學校出身,身材胖胖的軍官怎麼帶部隊嗎?尤其是我擔任少尉區隊長那一年,遇到的都是陸軍官校正期生的隊長,像我這種普通專科學校出身的,軍事本職學能較弱,想要在隊長面前建功超難,不要說建功,不要黑掉就很不錯了。

我的部隊是在花東一帶的海岸巡防。有一回,我帶著兩個槍兵、一隻軍犬,正在海岸線執行步巡任務,無線電突然傳來呼叫:「排仔排仔,隊長叫你馬上跑步帶殺聲回到哨所。」

我心想,完了,又有事了,不曉得哨所哪個天兵又給我搞花樣了。奔回哨所,向隊長立正敬禮,接下來,我們足足站了半小時聽訓,不管是我這個陸軍兵工少尉,還是最旁邊的菜鳥二兵都站得直挺挺,只有軍犬悠哉地趴著打瞌睡。而這一切,只是因為一個內部管理的疏失:哨所微波爐裡出現一顆包子。

不曉得是誰半夜肚子餓,爬起來找東西要熱來吃,結果剛好隊長夜巡督導,那人怕被逮到,趕快躲回被窩,包子也來不及放回去,就這樣被逮著了。你可能會問這樣很嚴重嗎?在部隊裡,紀律就是紀律,每樣東西都有自己的位置,亂了,就是我這個少尉區隊長沒做好管理。

被罰站的當下,臉上當然無光,不要說跟二兵一起被處罰,我就連那隻趴在地上的軍犬都不如。這只是其中一件小事,諸如此類被呼叫、跑步帶殺聲去見隊長的鳥事,多得數不清。那時我會想,是我這胖胖的身材惹怒了學長,還是我真的做得很差?還是當隊長的就是必須這麼機車?

我被定義成菜鳥區隊長,但我從來沒有覺得我比官校正期生差,我好歹也念了五年專科學校、當過學生會祕書長、辦過演唱會,我連在學校校務會議裡都可以跟校長平起平坐,我是哪裡差了?體能是差了點,但管理這件事,我自認為做得比其他區隊長好。

當時,我放下所有的怨念,將這一切定義成對我的一種磨練。大家都聽過的那句老話──「合理的要求是訓練,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練」,我真的相信了,而且深信不疑。

當少尉一年後,我被定義成中尉了,我升官了。是那位機車的上尉中隊長親自幫我授階,授階完,他找我進隊長室。平常我們進隊長室,是五指貼於褲縫,立正聽訓,這一天進了隊長室,上尉中隊長說:「黃副,坐吧!現在開始,我們都是中隊級軍官了,不要太拘束。」

我一時無法適應中隊長的態度轉變,還是恭恭敬敬的。中隊長跟我說,我升中尉了,很快地,大隊部就會發布人事命令,我會被調去其他中隊接任副中隊長,我在他的中隊表現很好,希望我繼續好好表現。

縱然這件事已經過了將近三十年,想起這段回憶,我的眼眶還是忍不住溼了。我相信的「磨練」沒有白費,我定義的「磨練」,讓我在被定義成菜鳥軍官的日子裡,找到人生很重要的價值。

菜鳥軍官第一年的磨練,持續影響著我後來幾年的軍旅生涯。在我擔任第一線海岸巡防的副主官時,正巧遇上了白曉燕命案,大隊長放心地讓我帶著四五手槍、幾個槍兵、軍犬,每天巡查海岸空屋,與警察協同開設攔截點,抓走私偷渡。退伍的前一年,我被大隊長叫去辦公室,他說:「副中,海巡第一線任務很重,一般部隊不會推薦預官去擔任中隊長,但你表現很好,我向司令舉薦你擔任蘇花公路那個轄區的中隊長。」

後來,我擔任了半年的中隊長,那一年,我二十三歲。

任何故事的劇情和結局,你看,是不是都跟「定義角色」有關?在前面的故事裡,我雖然被定義成菜鳥軍官,但我重新定義自己扮演的角色為「一個需要被磨練的軍官」。當我這樣定義了角色,怨念會轉念,我才有機會成為中隊長,接著,再次定義自己成為成熟的中隊軍官,真正承接管理職。

 

主動設定人生角色

另外一種定義,是主動權在你手上,你可以決定你要成為什麼角色。前面說的「被定義」,通常都是發生在我們年紀還小,或是處於一個新開始的故事裡,你必須摸清楚這個故事的局,這時候資訊不足,你無法掌握脈絡。但如果你長大了,或者在一個新的故事裡,你擁有更多的資訊了,你就可以更近一步,定義自己是什麼角色。

例如,你可以選擇當老師或當公務員,或是去企業上班,你在職涯上就會有不同的角色。你可以選擇結婚,也可以不婚,就可以決定你要不要擔任夫妻或爸媽的角色。在職場裡,你可以選擇奮發向上,也可以轉換跑道,對你的人生,都會產生不一樣的劇情發展。

二○○○年,我定義自己,退伍了還是需要進修,於是我考上台科大的材料所。接著我捨棄台積電的職缺,選擇進入當時的力晶半導體,被我的指導教授念得要死,只因我定義自己,要進入最先進的十二吋晶圓廠,擔任製程整合工程師,而不是去當時台積電給我的八吋廠工程師職缺。兩年後,我再度重新定義自己,我覺得身為一名工程師,不能沒有經歷過工程師業界的地獄考驗,所以順著一個機會,進入了台積電先進模組的研發團隊。即使周遭都是留學歐美的博士、台清交成畢業的高材生,我還是依循自己的定義,在這個工程師的試煉場裡活了好幾年。

在試煉場待了五年,我感受到被定義成工程師的日子必須有所轉換,我應該用過去所有的歷練,來成就自己人生新的曲線,我再一次定義自己,該是個創業者了。於是,我從基層攝影師做起,重新替自己鋪陳一條路,往新事業前進。

這一切過程,除了定義自己每一個時期的角色,還有一個始終不變的定義:我是一個「喜於追求探索」的角色。因著這個角色的特性,我在我的故事裡會轉變很多個角色身分,來滿足每一時期的探索和挑戰。

你定義好自己的角色了嗎?這個角色有什麼個性、特質、習慣呢?故事的開始,將從這個角色開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84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