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春秋車戰(簡體書)
滿額折

春秋車戰(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9 元
定價
:NT$ 414 元
優惠價
87360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春秋時代,諸侯力政,戰亂頻仍。這也是駟馬戰車的黃金年代,車兵成為軍.隊主體,造成了上千輛兵車互相衝擊的戰場奇觀。

戰車的構造和功能是怎樣的?

車上三名武士有何分工?

戰車是西方傳來的,還是本土孕育的?

風馳電掣的戰車,怎樣影響了中國歷史?

曾經制霸戰場的戰車,又為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本書結合海量圖文資料,基於扎實的考據辨析,從軍事、歷史、考古、文學多維度俯瞰春秋軍事,細致展現戰車發展的脈絡,以及具體技術細節。從繻葛之戰到笠澤之戰,梳理春秋時期的重大戰役,重現古代戰爭的真實場景;從平王東遷到勾踐滅吳,還原霸業轉移全過程,復盤列國興衰的歷史教訓。

作者簡介

趙長征,北京大學古代文學博士,北京大學副教授。湖南湘潭人,生於1973年。點校朱熹《詩集傳》。安徽衛視《詩·中國》的常駐嘉賓,《百家講壇》主講人。

名人/編輯推薦

“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

這是禮崩樂壞的時代,也是車戰的黃金時代

北大學者趙長征潛心十五年之作,一部填補學術空白的軍事史作品

軍事史家黃樸民、得到熊逸、考古學家許宏 誠摯推薦

 

★馬和車輪如何塑造了中.華文明?追跡列國紛爭三百年,疾馳在軸心時代的中國大地上

華.夏文明裂變新生的年代,戰車是戰場的主角。鄭莊公以“魚麗之陣”大敗周天子、曹劌論戰、齊桓公險被管仲射死、晉文公“退避三舍”……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典故都與車戰有關。春秋時代的霸主們,正是依靠車戰奪取號令天下的霸權。本書以《左傳》《史記》等經典史料為綱,系統梳理了戰車的發展史和春秋時期的戰爭史,覽車兵興衰全過程,隨華.夏命運共沉浮。

★十五年磨一劍,嚴謹、扎實、有深度,唯細微處見真功夫

駕馭一匹馬需要兩根轡,然則駕馭四匹馬需要八根轡嗎?兩車相遇,怎樣才能在保證不相撞的前提下互相拼sha?從獨特的技術視角解剖春秋軍事,細說戰車的形制、車上人員的戰鬥模式,詳解車戰的陣型與戰術,逐一分析典型戰例。注重軍事細節的考據,將面目模糊的歷史講得細致生動。

“改變冷兵.器時代軍事細節研究長期滯後的現狀,填補了學術上的重大空白。”——黃樸民

★盡顯春秋戰爭藝術之風流,感受“軍禮”文化傳統的永恒魅力

為什麼有人占盡先機卻不射箭,寧可被對方射死?當時有資格乘車作戰的,都必須是貴.族,戰爭不但是生死相搏,也是展現君子風範的舞臺,具有一種莊嚴的儀式感。中世紀歐洲有所謂“騎士精神”,中國春秋時代的貴.族車兵,亦自有其令人神往的翩翩風度。

★彩圖與文字交相輝映,勾勒壯闊的歷史圖景

正面四色印刷,彩圖栩栩如生。匯集豐富圖片資料,以出土文物與歷史文獻互證。特別收錄上海戲劇學院劉永華教授專為本書繪製的精美戰車圖,呈現古典軍容威儀。

目次

引子

上編

先秦戰車總論

一、先秦戰車的源流和形制

二、車左:遠程打擊

三、御者:六轡在手

四、車右:赳赳武夫

五、指揮與戰術

下編

春秋車戰簡史

一、車戰黃金時代的到來

二、早的霸主:齊桓公與宋襄公

三、楚國的興起

四、城濮之戰:晉楚爭霸的開始

五、秦晉爭鋒

六、晉楚邲之戰

七、晉齊鞍之戰

八、晉楚鄢陵之戰

九、齊國反晉

十、長驅入郢

十一、攻城勇士

十二、步兵復興

後記

參考書目

書摘/試閱

引子

春秋時期,公元前 521 年,宋國發生內亂,權臣華氏、向氏起兵對抗國君宋元公。雙方的軍隊展開大戰。忠於宋元公的軍隊裡有一個將領,叫作公子城。而華氏那一邊呢,也有一員勇將,叫作華豹。這兩個人的兵車相遇了。

公子城掉轉車頭往回走,他的對手華豹在後面喊他的名:“城也!”我們的古人,有名有字,字是比較親切的,生活中互相稱呼,都用字。名是比較嚴肅的,一般用於很正式的場合,比如會盟、考試、上書,寫在文件上,或者自稱。稱呼別人,一般不能直呼其名,這是不禮貌的。比如劉備,字玄德,所以他平輩的那些人一般都叫他“玄德”。你要是直接叫他“劉備”,那他會很生氣,因為這是對他不禮貌、不尊重。

華豹一喊公子城的名,“城也!”公子城就被激怒了,他不走了,掉轉車頭,就來和華豹對陣。但是公子城剛剛把箭搭在弓上,那邊華豹已經把弓拉滿瞄準了。只聽得“嗖”的一聲,華豹的箭已經射過來了,但是準頭差了一點,沒射中,從公子城和他的御者之間穿過去了。

公子城虛驚一場,他再次搭箭,但那邊華豹又已經把弓拉滿了。這速度真是快啊!有道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公子城的支箭還沒射出去,華豹的第二支箭又要射出來了。

公子城技不如人,眼看就要糟,他急中生智,大喊一聲:“不狎,鄙!”(《左傳 · 昭公二十一年》)翻譯過來就是,你這個人太不講競賽規則了,一人一箭啊,你射完一箭又一箭,不讓人家還手,太卑鄙了!

華豹一聽,有點慚愧,於是就把箭從弓上抽下來了。公子城倒也不客氣,穩穩當當射了一箭過去,正中目標,把華豹射死了。

華豹的車上還有兩個人,其中一個是車右,叫作張匄。他抽出殳,一種長桿兵器,從車上跳下來,直奔公子城而來。公子城一箭射過去,把張匄的大腿射骨折了。張匄倒在地上,他非常頑強,一路爬過去,用殳猛擊公子城的戰車,把車廂底部的橫木(軫,zhěn)打斷了,這力氣也不小。但是沒打著人。公子城又補了一箭,把張匄射死了。

現在華豹的車上就剩下一個活人了,就是駕車的御者,幹犨(chōu)。幹犨一看,兩位戰友都死了,於是就對公子城說:“請你也給我一箭吧,把我一起射死得了。”

公子城說:“別啊,我幫你去向國君求情,或許可以免你一死呢。”

幹犨說:“不和戰友同死,是犯了軍中的刑法的。我犯了法而跟隨你,國君肯定會看不起我,又怎麼會用我呢?少啰嗦,快射,給我個痛快吧!”

於是公子城滿足了幹犨的心願,把他也射死了。本來死定了的公子城,居然利用對手的君子之仁翻了盤,大獲全勝。

這個故事讓我們不勝唏噓,也讓我們得以管中窺豹,了解了春秋時代戰爭的基本形態。具體來說,我們可以看到春秋戰爭的三個特點:

,崇尚禮義、講究規則的古典精神。春秋時代的戰爭,雖然在戰場上也是生死之爭,但在生死之外,還有著一種崇尚道義,講究禮法的精神,這也是一種貴族精神。命可以不要,但這種禮義要講,在戰爭的血腥氣之外,體現了一種超越生死的崇高感。華豹在明明已經把對方的性命攥在自己手裡的情況下,放棄了第二次射箭的機會,而讓對方也射自己一箭,結果使自己丟掉了性命,還害得同車的兩位戰友也丟掉了性命,更害得己方輸掉了這場戰爭。春秋之後,當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斗爭越來越殘酷的時候,這種謙謙君子、光明正大的作戰方式就退出了歷史舞臺。

第二,元氣豐沛的慷慨從容。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種深深的戰友情誼和視死如歸的勇敢精神。華豹一方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們同車戰友之間那種生死與共的情誼,讓人動容。御者幹犨、車右張匄在主將已死,己方明顯不利的情況下,並沒有選擇逃走,而是留下來繼續戰鬥。車右張匄跳下車撲向敵人,中箭,斷了一條腿後仍然堅持進攻,爬也要爬過去,戰鬥到了後一息,給敵人造成了強烈的心理震撼。而御者幹犨,也不願意獨活,不願意投降去獲取榮華富貴,而是主動請死,後與他的兩位戰友一起殞命沙場。這種同生共死的袍澤情誼,這種勇敢和血性,千載之後,依然讓人感佩。

第三,以車戰為基本的作戰方式。當時戰車是軍隊的主力,就相當於現代的坦克,對於裝備簡陋的步兵來說,在高度、速度、衝擊力、打擊力、防護力等各方面都具有極大的優勢。雙方戰車在平原上對決,是基本的作戰形式。

春秋時期的戰車,是單轅、兩輪、四馬的。前面一根很長的車轅,又叫“辀”。車轅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匹馬,一共四匹,牽引著馬車前進。車轅連著後面一根車軸,兩者垂直相交。車軸兩頭各有一只輪子。車軸上面有一個車廂,車上乘三個人。中間的為御者,負責駕車,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司機。開頭故事裡的幹犨,就是幹這個工作的。站在車左邊的人稱為“車左”,負責射箭,他的地位也,是指揮官,公子城、華豹就在這個位置。而站在車右邊的人稱為“車右”,負責近距離格斗。那位勇敢的張匄,就是車右。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60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