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遠古藝術家:追溯人類最原始的藝術(簡體書)
滿額折

遠古藝術家:追溯人類最原始的藝術(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領券後再享88折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哪裡能找到世界上最古老的藝術?人類又是在什麼時候,出於什麼目的,開始試驗不同的材料、樣式和顏色?我們曾經的“表親”——尼安德特人是否也能夠創作藝術作品?數十年來,史前學家一直在追問這些關於祖先的疑問,但直到近年,才隨著尖端科學和考古技術的發展,拼湊出遠古藝術傳奇的朦朧雛形。

本書作者米歇爾·羅爾布朗謝和保羅·巴恩顛覆傳統的歐州中心主義觀點,將考察範圍拓寬到全世界,品評了各類早期藝術的發現、歷史以及重要性。從而得出:我們的祖先,絕不是過去以為的一群創造力匱乏、只會茹毛飲血的野蠻人;歐洲也絕不是人類藝術的唯一“搖籃”。無論人類去往何方,藝術的衝動一直在他們的大腦中澎湃著。

作者簡介

米歇爾·羅爾布朗謝( Michel Lorblanchet)

舊石器時代藝術研究領域的重要專家。曾擔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研究負責人、澳大利亞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研究所研究顧問。他開創了復制遠古藝術的實驗性方法及測定藝術年代的科學方法。

 

保羅·巴恩 (Paul Bahn)

英國考古學家,研究方向為原始藝術。主要著作有:入選牛津通識讀本的《考古學的過去與未來》(Archaeology: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被視為巖畫藝術入門B讀的《冰河時代的圖像》(Images of the Ice Age)等。同時與他人合著了多部廣受歡迎的考古學書籍,其中《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Archaeology:Theories, Methods and Practice)是極具影響力的暢銷教材。

名人/編輯推薦

1.舊石器時代藝術領域的扛鼎之作

  1. 有關人類藝術原初萌動的全球性研究,文字生動有趣

3.英國著名動物學家和人類行為學家、《裸猿》作者德斯蒙德·莫裡斯推薦,法國著名畫家、雕刻家、雕塑家皮埃爾·蘇拉熱作序,德國著名藝術史家羅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撰寫總序。叢書顧問羅泰、李零

目次

引 言 什麼是“藝術”? 1

第1章 理論、黑猩猩和孩童:解決問題的先期嘗試

初始理論 5

目前的闡釋:更新世藝術的生物學基礎 21

目前的闡釋:更新世藝術的社會經濟基礎 37

藝術進化的理論 46

第2章 在大自然中尋找藝術:審美意識的第一次激蕩

收集製造工具的原材料 60

舊石器時代早中期的顏料使用 69

第3章 
我們能在最早的工具上發現藝術嗎?多面體石核、石球和手斧

多面體石核和小石球 91

手斧 100

第4章 
遠古人類只工作不娛樂?看看骨骼和石頭上的痕跡吧!

最早的痕跡:骨骼上的痕跡 108

石頭上的條紋和切口 154

第5章 尋蹤探形:天然石像與原始雕刻

最初的雕像? 171

第6章 鈴鐺和手鐲:音樂和身體裝飾的起源

穿孔骨頭和牙齒 181

音樂的起源 198

第7章 景觀中的藝術開端:點與線

印度杯狀凹坑 210

非洲杯狀凹坑 221

澳大利亞杯狀凹坑 224

歐洲杯狀凹坑 226

從點到線 238

結語:杯狀凹坑傳統的發展 243

第8章 洞壁上的書寫:最早的洞穴藝術

動物標記和人類標記 249

噴繪 254

手指標記 264

技術的多樣化 266

第9章 全球現象:世界各地出現的巖畫藝術

新大陸 268

非洲 275

亞洲 280

澳大利亞 283

早期巖畫藝術的分布 291

 

結 論 293

參考書目 307

致 謝 352

圖片來源 354

索 引 357

書摘/試閱

遠古人類只工作不娛樂?看看骨骼和石頭上的痕跡吧!

並非所有骨骼和石頭上的標記都是人為的,但與人有關的標記中,我們又如何確定是否是有意為之的呢?如果是,留下痕跡的人是出於審美需要還是象徵意義?

最早的痕跡:骨骼上的痕跡

第三紀人類?

早在1860年,法國古生物學家愛德華·拉爾泰就對人類最初在動物骨骼上留下的標記產生了興趣,這些標記產生的原因,要麼是刮肉,要麼是為了敲骨吸髓,還有的是因為被做成了工具。他對巴黎學界宣稱:“這些標記為人類的遠古遺存及同時代但滅絕已久的物種,提供最直接、最毋庸置疑的證據。”幾年後,其他研究人員使用相同的證據和相同的論點,試圖將人類起源的時間前推至第三紀,甚至比更新世的冰川作用還要早得多。法國盧瓦爾盆地、中央高原和義大利的礦床和采砂場發現的大象、犀牛、河馬、馬以及海洋動物的骨骼上的切口,被他們當作證據。

在巴黎、布魯塞爾、裡斯本和布達佩斯等地舉行的人類學和史前考古學國際大會,以及1870—1880年在巴黎舉行的科學院報告,都針對骨骼上的標記進行了激烈的辯論。當時學界的重量級人物——拉爾泰、卡爾達伊拉(Cartailhac)、德莫爾蒂耶(de Mortillet)、埃文斯(Evans)、賴爾(Lyell)和沃爾塞(Worsaae)紛紛參與其中。到19世紀末,骨骼上人為的標記類型學已經發展起來:研究物件包括鋸痕、凹缺、切割痕、切口、印痕、刮痕,每一種都有精確的定義,研究者必須努力地將它們與骨骼上動物和其他自然原因產生的條紋、切口、凹缺和去除明確區分開。加布裡埃爾·德·莫爾蒂耶於1885年評論道,骨骼上非人類留下的標記“要謹慎進行研究,因為它們使許多觀察者誤入歧途,包括一些佼佼者”(圖18)。從一開始,史前學家便面臨著闡釋滅絕動物骨骼上觀察到的標記的微妙難題。

除了切開的骨頭外,還有明顯“修理成形”的骨頭,再加上據說在早期地質地層(中新世或上新世,距今2?300萬—260萬年)中發現了“剝片”燧石和“用火”的痕跡,並且還與某一極其古老的動物區系有關。專家們在這個問題上意見不一,但在一些“聰明大腦”的證據支持下,“第三紀人類”的說法到底流傳了一段時間,直到更詳細的研究和史前史的普遍進展,證明了所謂的燧石工具是自然產生的,用火的痕跡可能是植被自燃的結果,至於那些骨骼的斷裂,也是因為自然作用,上面時有出現的條紋,可能是由於沉積物內部的機械現象,特別是滑坡(泥流)過程中的摩擦。此外,石頭和燧石本身也帶有同樣令人迷惑的痕跡。這也可能是食肉動物頜骨咬合或嚙齒動物啃食留下的,而海洋動物骨骼上的切口是第三紀大鯊魚的切齒造成的。

即使最富學識的專家也會做出錯誤判斷,這是真理,因此,對同一現象進行重復解讀時,我們更應該警惕不要對前人觀點全盤接受。時至今日,骨頭上的標記仍然引發著同樣熱烈的辯論,即使當代最杰出的學者,在闡釋時依然會不可避免地繼續誤入歧途。今天,這些神秘的標記很少被援引用來證明人類的遠古存在,但它們在另一個領域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有人認為它們是有意識的刻劃,是藝術和象徵思維早期起源的證據。

關於骨骼標記的最初科學研究

19世紀60年代,一些史前學先驅嘗試建立區分骨骼上自然痕跡和人類痕跡的標準。拉爾泰用金屬鋸切割現代骨頭,觀察得到的痕跡與遠古骨骼上的有何不同。他發現金屬產生的效果完全不同,不過燧石刀的砍痕與骨骼遺存上的痕跡高度匹配。在比利時,愛德華·杜邦(édouard Dupont)研究了骨骼上食肉動物的啃咬與人為劈砍、折斷的差異。1863年,英國地質學家查爾斯·賴爾(Charles Lyell)試圖將骨頭上的砍痕與豪豬的咬痕區分開來(Bahn 1996a:118,122)!

亨利·馬丁博士憑借敏銳的觀察力和一流的縝密、謹慎,率先找出一套真正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史前骨骼上的人為加工痕跡。1906—1936年,他在發掘著名的拉基納遺址(位於法國夏朗德省)過程中,發現了大量馬、野牛、馴鹿等的骨頭,它們與人類骨骼以及一個舊石器時代中期和晚期早段的豐富石器工業有關(圖19)。研究過程中,馬丁耐心地檢查了數千塊骨頭遺存,努力破譯它們攜帶的標記,了解它們所經歷的自然和人類作用。

通過記錄刮肉時燧石刀在骨頭上產生的最輕微的切口——即將肉從骨頭上剝離留下的“屠宰條紋”,他看到了五萬多年前採用的基本屠宰技術。他不僅觀察到燧石刀刮骨骼產生的特定細條紋,還有在骨頭凸出部分兩側、垂直於骨頭中軸的分散條紋。他指出,骨骺上最深的刮痕是切割肌肉和肌腱造成的,而骨幹上肉眼可見的斷裂一定是因為砸骨取髓。

循著對標記類型的研究,他劃分出尼安德特人的臨時骨器工具——手鎬、尖狀器和平滑器,然後細致地記錄了上面不太明顯的使用磨損痕跡。其中有些骨頭,特別是野牛肱骨和馬、鹿的趾骨被用作“槌”,而另一些被用作“砧”(“用這些骨器擊打或被擊打”),還有一些被用作燧石剝片的“修理工具”或“按壓工具”。此外,他也研究了肉食動物和嚙齒動物的啃咬在骨頭上留下的自然痕跡。

在無數骨骼上或因為被人類使用,或純粹自然因素留下的痕跡中,亨利·馬丁博士驚訝地發現了似乎訴說著人類對另一不同秩序的痕跡。有些遺存上帶有間隔規律的凹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根推測有“裝飾”作用的馬脛骨,還有一塊牛肩胛骨上的切口有規律地排開。1910年,馬丁提起過這塊牛骨:“骨頭兩面帶有非常精細的線條……基本平行,並且明顯很筆直。然而,有些線條在形成後又出現了不少變化……這是我第一次在拉基納的骨頭上看見如此精確的標記;這些又長又細的切割痕和去肉條紋並不匹配,後者兩頭尖,幾乎總是伴有刮擦的痕跡。線條的平行、規律和精細表明了這是有目的的行為,而不是因為反衝力和燧石工具脫手。這件遺存與之前同一遺址發現的其他三件一樣,帶有雖然難以解釋原因但可以歸類為人類有意為之的標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