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荷爾德林傳: 來吧,朋友!到廣闊天地中去!(簡體書)
滿額折

荷爾德林傳: 來吧,朋友!到廣闊天地中去!(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弗裡德裡希·荷爾德林(1770―1843),一個哲學、宗教和詩歌力量相互作用下的天才,一個在生活中找不到立足點的孤獨者。作為詩人、翻譯家、哲學家、家庭教師、革命者,荷爾德林的一生都活在個人的和政治的緊張氛圍中。在各種壓力下,他最終精神崩潰,在圖賓根的一座塔樓裡度過了後半生。直到20世紀,經過後世哲學家和詩人對其思想的重新闡發,他的生命和哲學的真正含義才被發現,他也由此成為德國思想界的一個神話。

德國著名傳記作家薩弗蘭斯基,用細膩的筆觸再現了這位孤獨詩人的一生。他從大量的歷史資料和記錄中透視出詩人生命中的困厄,用通俗、曉暢、才華橫溢的傳記寫作手法引領讀者接近這個世界文學和哲學經典中的未知之謎。

作者簡介

呂迪格爾·薩弗蘭斯基,德國當代著名思想史作家、傳記作家。曾在法蘭克福大學師從阿多諾學習哲學,並在柏林自由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自1987年開始自由撰稿,因所著叔本華、海德格爾、尼采、席勒等德國重要思想家的傳記,名噪文壇。他的作品已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並獲獎無數,包括2005年萊比錫書展非虛構圖書獎、2005年世界文學獎、2009年克林納國際圖書獎之終身成就獎等。已出版的中文版作品有:《來自德國的大師》《尼采思想傳記》《海德格爾傳》《叔本華及哲學的狂野年代》《歌德與席勒》《榮耀與丑聞》等。

名人/編輯推薦

1.紀念荷爾德林逝世180周年
2.媲美茨威格的傳記大師新近作品
3.走近世界文學和哲學經典中的未知之謎

前 言

“神的火苗也在催促,在白晝與黑夜,/ 讓我們啟程。來吧!讓我們觀望那開顯者”,這幾句詩來自荷爾德林的《面餅與葡萄酒》——那是德語中最優美而又最強勁的哀歌。
假如我們不能敏銳地感知“神的火苗”的話,那麼無論給它賦予何種意義,都幾無可能靠近荷爾德林。
在荷爾德林的生活和詩歌中燃燒的火,到底是什麼?這就是本書所要探討的問題。
荷爾德林後來每次回顧其生活的時候,都會覺得自己一直都在作詩。詩句對他來說,就好像空氣之於呼吸。在詩中,他完全為自己而存在,同時也與一個整體兩心相依,處於一個想象的共同體中。此處再次援引《面餅與葡萄酒》中的詩句:天父以太!就這樣眾口呼喚相傳/ 千萬次,無人可以獨自承受生命;這財富令人喜悅,與陌生人分享和交換,/ 它變成歡聲一片……
詩對荷爾德林而言就是食糧,最高意義上的食糧,不管他煢然孤獨還是親密相依。母親不理解這一點,想讓他成為一名牧師。年輕的荷爾德林起初順從地走上了通向這一職業的道路,在維滕堡經歷了如下人生驛站:在鄧肯多夫的修道院學校就讀,然後到毛爾布隆繼續求學,最後進入圖賓根神學院。
在圖賓根求學期間,一直以詩人自居的荷爾德林詩興勃發,並且也對當時引發了覺醒潮流的哲學產生了濃厚興趣。黑格爾、謝林與荷爾德林在神學院裡組建了一個友盟,把它稱作他們的“看不見的教會”。這對德意志觀念論的創生可不是一段無足輕重的插曲。
1796 年,在記錄集體哲思的傳奇文本(後來被稱作《德意志觀念論最古老的體系綱領》)中,三位友人大膽無畏、年少氣盛地寫道:“我們必須擁有一個新神話。”這隨後成為友盟中的每個成員將用自己的方式付諸實現的承諾,而不滿足於僅對這一神話展開哲學思考的,是荷爾德林。他投入畢生精力,將該神話用詩的形式創造出來。不過,為此他不得不一開始就從給予自己莫大鼓舞的哲學中抽身而出。作為詩人的他,超越了哲學。在靈感迸發的最佳時刻,他寫下了這樣的詩句:但持存者,詩人創立。
荷爾德林與黑格爾、謝林組成的友盟解散了。但荷爾德林並不是孤身一人,這個相貌堂堂的年輕男子總是被那些靠近他的人簇擁著。女士們迷戀上他,男士們也是如此。多段感情的頂點是與法蘭克福的蘇賽特·貢塔德之間的戀愛故事,以及與伊薩克·封·辛克萊之間的友誼。
蘇賽特與荷爾德林相逢,卻無法相守。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蘇賽特在荷爾德林唯一一部長篇小說《許珀裡翁》中的狄奧提瑪這一形象上得以神化。辛克萊也在《許珀裡翁》中有所映射,他吸引荷爾德林這位熱情高漲的共和主義者參與自己的革命活動。由此,荷爾德林也受到國家監管機構的密切注意。這肯定加速了他最終的精神崩潰。
逃避牧師一職的荷爾德林靠擔任家庭教師維持生計,並不得不一再央求母親提供經濟援助,因為她掌管著他從父親那裡繼承的數目可觀的財產。假如她悉數支付給兒子的話,荷爾德林的生活進程肯定是另外一番模樣。內心的獨立總歸必須努力獲得,但更多外在的獨立原本可以讓他免遭某些屈辱。
終其一生,荷爾德林都是一個身揣秘笈而又懷才不遇的詩人。席勒曾試圖提攜他,歌德也曾向他施恩——僅此而已。在荷爾德林1802 年初動身前往波爾多之前,他在給友人的書信中寫道:他們可能並不需要我。
謎團重重地從波爾多返回半年以後,荷爾德林逐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他還是成功地創作了天才般的詩歌,直到他在1806 年秋被人從霍姆堡送往圖賓根的精神病院。一年後,圖賓根的木匠師傅齊默爾收留他寄居家中。他在木匠家裡度過了下半生,整整36 個年頭;他住在塔樓上的房間裡,可以眺望他早年曾為之賦詩一首的內卡河的美麗風光。
頭些年,荷爾德林還會爆發狂躁的症狀。後來他就安靜了下來,清醒著,不再遲鈍,不斷地自言自語;如果遇到他覺得自然而親切的人,他也樂於交談。他保留著自己的倨傲。他非常確切地知道自己是荷爾德林,即便偶爾用別的代號自稱。不過,有時他也會悲傷。這時候他就會作詩,站在書桌旁邊,左手擊打著節拍:這世上的舒適我已享用/ 青年時光,多麼漫長,多麼漫長,業已消逝,/ 四月、五月和七月,漸行漸遠/ 我再無價值,再也不願活下去!
荷爾德林就這樣活著,直到1843 年。
他無法親歷自己的聲名鵲起,那要到1900 年前後才開始。自那以後,荷爾德林就被載入文化記憶的史冊,永志不忘。但他同樣也是作為“經典作家”被人銘記,或者被當作近乎神秘的人物。不過,無論如何都是一個迢遠的過客。
因此,本書嘗試著小心翼翼地走近他。來吧,朋友!到廣闊天地中去!

目次

目 錄

前言................................................................................................1
第一章..............................................................................................1
出身。體面者。荷爾德林自尊自愛。生父和繼父亡故,母親孀居。童年的諸神。跟母親的關係。科斯特林家族。神童謝林。
第二章..............................................................................................15
鄧肯多夫。修道院日常生活。致克斯特林的書信。虔敬主義的靈魂考驗。一個抗拒“塵世”的靈魂的自我宣言。
對自我迷失的畏懼。自由主義的毛爾布隆。初戀史。品達的飛翔和克洛普施托克的偉大。以詩人身份降生。
第三章..............................................................................................33
圖賓根神學院。學習的興趣。荷爾德林研習康德和斯賓諾莎。理智,以及心的根基。愛的宗教。友盟和“神的王國”。
黑格爾。謝林。神學院裡的革命熱情。“勇氣守護神”。
第四章..............................................................................................50
創造性想象力的哲學加冕。自我授權。詩人同盟。馬格瑙。諾伊弗。施托伊特林。早期頌歌,過於莊嚴。文學與生活。
荷爾德林不是浪漫派詩人。古希臘崇拜狂。席勒的《希臘諸神》與荷爾德林的古希臘。諸神的回歸?《許珀裡翁》創作的開始。
第五章.............................................................................................. 67
神學院時光落幕。政治動蕩不安。倫茨。寧願做家庭教師,而不是牧師。夏洛特·封·卡爾布。
荷爾德林在路德維希斯堡拜訪席勒。埃莉澤·萊布雷特。告別以及動身前往瓦爾特斯豪森。
第六章............................................................................................... 81
瓦爾特斯豪森。從遠方更新友誼。無足輕重的愛情故事。瑪麗安娜·基爾姆斯。《許珀裡翁》。第一部斷片。
希臘“狂熱”出現,長篇小說興起。荷爾德林在讀者中間尋找成功。《許珀裡翁》的前言。乖僻性情和原罪。尋找業已實現的存在。
心醉神迷的多個瞬間,但都不長久。
第七章................................................................................................100
席勒出版《許珀裡翁殘篇》。與學生相處困難。自慰的問題。與卡爾布一家告別。耶拿。席勒所言“最喜歡的施瓦本人”。
與歌德不成功的相遇。費希特的“自我”與荷爾德林對存在的追尋。《判斷與存在》。在哲學的影響下修訂《許珀裡翁》。
第八章................................................................................................121
突然動身離開耶拿。尋找對席勒的親近,復又逃離。卷入哲學。折磨人的矛盾。自由哲學與青年謝林。哲學或詩歌。
《德意志觀念論最古老的體系綱領》。一個新神話的創立及美好。
第九章................................................................................................ 138
《致自然》。遭到席勒拒絕。與蘇賽特的戀情開始。巴德—德瑞堡的田園風光。色情作家威廉·海因澤擔任看護人。
《阿爾丁赫羅和蒙福的諸島》。法國的進軍。政治失望以及對德意志文化民族的過度希望。自我斷言的夢。被席勒接受的《橡樹林》。
第十章................................................................................................156
《許珀裡翁》——終稿版。附加的內容。政治斗爭,失望之情。阿拉班達和辛克萊。狄奧提瑪和蘇賽特。新的自信。
對德意志人的斥責演講。神性。荷爾德林癲狂的頂端。《許珀裡翁》——一部關乎詩人誕生的小說。歌德與席勒討論荷爾德林。
貢塔德府上的危機。荷爾德林的離開。
第十一章...............................................................................................178
與辛克萊同赴拉施塔特。朋友們。革命的期望。《恩培多克勒》。在政治和個人前途方面孤注一擲。融合的神話,以及政治。
戲劇形式消失,政治契機也是如此。《恩培多克勒》中的自身。雜志計劃宣告失敗。與蘇賽特的秘密通信。了無指望。
第十二章...............................................................................................199
荷爾德林保持隱蔽的生活狀態。他的創作卻洞門大開。在斯圖加特的蘭道爾一家度過1800 年的那個天賜的夏日。
來吧,朋友!到廣闊天地中去!思想遼闊的頌歌和哀歌。《鄉間行》。《美儂哀訴狄奧提瑪》。《愛琴海》。《面餅與葡萄酒》。
第十三章...............................................................................................226
尋常的喜樂。《向晚遐思》。豪普特維爾。父國所指者。篤信革命的荷爾德林。《呂納維爾和約》。時代的轉折,與末世相關者。
《和平慶典》。從另一首詩中誕生的詩。《猶如在節日裡……》與《生命之半》。歸鄉。對席勒的求助呼告。“他們可能並不需要我。” 
第十四章................................................................................................247
去往波爾多的冬季旅行。當地的魅力。神秘的啟程。各種推測。被阿波羅擊中。蘇賽特之死。抵達斯圖加特和尼爾廷根,迷惘,墮落。
狂躁。與母親作對。與辛克萊一起去雷根斯堡。頌歌《拔摩島》。《思憶》。
第十五章.................................................................................................265
翻山越嶺,去穆爾哈特拜訪謝林。荷爾德林的《索福克勒斯》翻譯。陌生之物變得愈發陌生。遷居霍姆堡。
斯圖加特數場危險重重的宴會。布蘭肯施泰因的告發。辛克萊被捕。叛國罪審判。荷爾德林成為眾矢之的。
“我不願成為雅各賓派的一員!”荷爾德林搗毀了鋼琴。荷爾德林被轉運就醫。
第十六章.................................................................................................278
在奧滕裡特精神病院。寄居木匠師傅齊默爾家。住在塔樓上可以觀景的房間裡。仍然還是個美男子。給母親的信。在鋼琴旁唱歌。
即席賦詩。癲狂的程度如何?主要材料來源:瓦恩哈根·封·恩澤、威廉·魏布林格和克裡斯托夫·施瓦布。
當幻想以理智為代價變得更加豐富。荷爾德林的安詳辭世。
第十七章..................................................................................................297
浪漫派發現荷爾德林。貝蒂娜和阿希姆·封·阿尼姆。布倫塔諾,格雷斯。忠誠的施瓦本人,青年德意志派。第一批作品版本。
青年尼采閱讀荷爾德林。黑林拉特和斯特凡·格奧爾格發現了荷爾德林。突破。濫用。海德格爾閱讀荷爾德林。
1945 年後:充滿無窮無盡的闡釋可能性!
參考文獻.................................................................................................. 322
荷爾德林年表...............................................................................................329
譯後記..................................................................................................... 357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