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前四史解讀(簡體書)
滿額折

前四史解讀(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價
:NT$ 468 元
優惠價
8740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歷史文獻中,被稱為“二十四史”的紀傳體史書為重要,號稱“正史”,而其中的前四部《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受後人推崇,被稱為“前四史”。“前四史”是紀傳體史書的卓越代表,也是史學家研究先秦、兩漢至三國時期歷史的重要史料依據。本書就是對“前四史”的解讀,主要內容包括作者介紹、成書過程、體例特點、內容特徵、注釋評價、文獻價值、流傳過程等,為準確、全面研究前四史提供了幫助。

作者簡介

王保頂,歷史學博士,長期從事編輯出版工作,策劃、編輯的圖書多次獲得國家大獎以及“中國好書”等榮譽稱號,在海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出版《漢代士人與政治》。

名人/編輯推薦

“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書,即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範曄的《後漢書》、陳壽的《三國志》,因其價值突出、地位重要,史稱“前四史”。本書的解讀,包括這四部史書的作者介紹、寫作過程、內容結構、流傳脈絡、價值特點等,既是閱讀經驗的分享,更是對前賢偉大作品的膜拜與致敬。全書考證嚴謹審慎,語言通暢易懂,既可為史學工作者的研究提供助益,又可以作為一般讀者閱讀前四史、品讀優秀傳統文化的案頭參考讀物。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史記》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人類文化的共同財富,其影響早就跨越國界,成為東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一頁。

世界各國中,與中國文化關係為密切的莫過於東亞的朝鮮與日本。據《北史·高麗傳》及《舊唐書·高麗傳》載,魏晉南北朝時《史記》與《五經》一同流傳至高麗。唐代與日本關係密切,日本屢派遣唐使來唐學習中國文化,據考證,《史記》在公元 600—604年由日本聖德太子派出的批遣唐使帶入日本,並立即對日本文化產生重大影響。

其一,政治方面。公元604年,聖德太子頒布《憲法十九條》,汲取了《史記》封建大一統思想及其他儒學義理,為次年的大化改新準備了理論基礎。不僅如此,聖德太子以《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天皇”名號代替日本國君“大王”稱號,天皇制度 對日本歷史影響至為深刻。據日本史籍記載,歷代天皇都有習 讀《史記》的習慣,明治天皇即規定每周二、七為讀《史記》日,皇室也常將《史記》賞賜文武百官,鼓勵他們習讀。

其二,史學方面。《史記》對日本史學的影響既深且巨。 《史記》傳入之前,日本尚無自己的國史與史學,產生於712年的 部國史《古事記》及720年完成的第二部國史《日本書紀》都 直接受《史記》的影響,不僅書名相似,《日本書紀》由紀、傳、世 家、志、表五部分組成,體例與《史記》相同。內容上二部國史皆為神話開篇,也與《史記·五帝本紀》十分相似。

其三,教育方面。明治以前,《史記》是宮廷教育和藩校的 教學科目,明治以後在大中學校推廣普及。至奈良(710—794 年)、平安(794—1192年)時代,《史記》不僅是宮廷教育的必修 課,而且是“紀傳儒”的bi讀書。室町、江戶時代,培養武士的足利學校和幕府所屬各藩校都把《史記》等書定為必修科目。《史記》的影響深入社會各階層,如醫家皆讀《扁鵲倉公列傳》,從中汲取醫學知識;僧侶習讀《史記》成風,產生了桃源瑞仙這樣精 悉《史記》的高僧。他於文明年間(1464—1486年)著成《史記桃 源抄》十九卷,為日本早的“國字解”《史記》。

其四,文學方面。《史記》的傳入,促使日本傳記文學的產 生,傳記文學成為日本古典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事記》與《日本書紀》就是兩部代表作。此外,日本著名的古典文學著作 《源氏物語》與《史記》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此書成於11世紀, 作者紫式部自幼受到良好的漢文化熏陶,《源氏物語》中不僅大量引用《史記》的文辭典故,還從《史記》戚夫人的形象受到啟 發,塑造了與之相似的桐壺皇后。需要一提的是,《史記》在日本漢詩領域影響甚大。日本漢詩指用漢字寫成的律詩,其詠史 詩大量取材於《史記》及司馬遷經歷之中。

《史記》研究在日本素來受到重視,成果豐碩,據統計歷代治《史記》名家不下一百五十人,重要著作達二百余種。產生於 20世紀上半葉瀧川資言的《史記會注考證》及水澤利忠的《史記 會注考證校補》,是研究《史記》的重要參考文獻。

《史記》對歐洲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其中的人文精神為啟蒙思想家所看重,被用作啟蒙的理論工具,取材於《史記·趙世家》的雜劇《趙氏孤兒》在法、英等國的影響頗具代表性。《趙世家》所記情節是這樣的:趙氏世為晉重臣,景公時大夫屠岸賈誅 滅趙氏,趙朔妻為晉成公姊,恰入宮中幸免於難,有遺腹子,後 產一男嬰。屠岸賈得此消息欲斬草除根,入宮搜索。趙朔有二 賓客程嬰和公孫杵臼,公孫杵臼攜程嬰子藏匿山中,程嬰向屠岸賈謬稱知公孫杵臼及趙氏孤兒去處,帶屠岸賈入山中斬殺之。調開屠岸賈後,程嬰托人將真正的趙氏孤兒帶出城外,然後含辛茹苦撫養成人,終於復仇。這是一個充滿節義、感人至深的悲劇故事,後人依此編成雜劇,名《趙氏孤兒》。

1732—1733年間,在華傳教的耶穌會士馬若瑟將《趙氏孤兒》傳入法國,緊接著著名思想家伏爾泰將其改編為《中國孤 兒》。文化的傳播有其內在規律,伏爾泰也遵奉“拿來主義”的 原則將一個諸侯國內部“文武不和”的悲劇改為兩個民族的文野之爭,時間由春秋時期後移至一千七八百年後的元代,整個情節也從二十年縮至一晝夜。劇情被改換成這樣:成吉思汗征服了中國,搜求前朝遺孤,將藏匿孤兒的遺臣盛締抓了起來,盛締也同程嬰一樣,獻出自己兒子以代,但盛締妻奚氏割舍不住母愛,道出實情。據說成吉思汗多年前避難中國時曾向奚氏求 愛,雖時隔多年仍舊情未忘,於是提出條件,如果奚氏離異改嫁於他,他將不予追究。但奚氏愛自己兒子,也深深眷戀丈夫,誓 死不從。成吉思汗本以為武力可征服一切,面對這樣一個既堅 貞又慈愛的女人,心裡感動了,改變主意,不但赦免遺孤,還允 諾將其撫養成人。奚氏問他為何改變了主意,他答道,“是你們 的道德”。劇中有戰爭,有愛情,但主要是道德,伏爾泰著意塑 造盛締這個角色,說:“盛締應當像孔子的後裔,他的儀表應當 跟孔子一個模樣。”因此又將此五幕劇名之為《孔子之道五幕》。可見,伏爾泰從東方文明中汲取理性、智能、道德等人文 主義因素,作為對中世紀神學進行斗爭的武器。伏爾泰的《中國孤兒》於1755年在巴黎上演,引起轟動。

《趙氏孤兒》傳入法國後,迅速波及歐洲大陸,並越過英吉利海峽,影響英倫三島。馬若瑟的譯本刊出不久,倫敦出現了搶譯現象,一個是以印刷精美而著稱的出版家瓦茨,另一個是以《君子雜志》而著名的出版家凱夫,他們都雇了譯員日夜兼程翻譯。瓦茨的翻譯是刪節本,進度較快,於1736年出版,五年內再版三次;凱夫的翻譯是一個全譯本,進程較慢,於1738—1741 年間分期出版。結果在出版期間兩個出版家互相指摘,進行爭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一段佳話。

中國是一個具有古老文明的國度,不僅以“四大發明”為代 表的物質文化深刻地影響了世界,包括《史記》在內的精神文化 也對世界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史記》是人類文化的共同成果。法國漢學家沙畹將《史記》從《五帝本紀》至《孔子世家》譯成法 文,並加注釋,在法國影響甚廣。1956年,司馬遷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為使《史記》更好地走向世界,外文出版社於1979年出版了英文版《史記》,以讓世界人民更好地欣賞這一人類文明的瑰寶。

總之,司馬遷的《史記》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深刻的、多方面的。它離我們很近,《史記》中的許多典故、成語仍廣泛用於 我們生活當中;由《史記》的人物故事演繹、改編而成的戲劇、小說等文藝形式仍為人們喜聞樂見,《史記》中的人物形象仍清晰地留在人們意識之中;《史記》的許多精彩篇章仍是我們欣賞、學習的典範;《史記》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擔任過重要角色,今天仍是西方世界了解中國文化的重要中介。我們完全有理由為《史記》感到驕傲和自豪。

目次

《史記》解讀 
一、作者及成書過程 /003 
(一)源遠流長的世系 /003 
(二)壯遊、奉使與扈從 /006 
(三)“李陵之禍”與發憤著史 /015 
(四)《史記》的注釋及版本 /021 
二、《史記》的概況 /028 
(一)體例及結構 /028 
(二)《史記》的寫作目的 /036 
(三)《史記》的思想 /045 
(四)《史記》的文學成就 /066 
三、《史記》的影響 /088 


《漢書》解讀 
一、作者及成書過程 /099 
(一)任俠與尚儒的家風 /099 
(二)由私撰到官修 /104 
(三)白虎觀會議、大漠從軍及竇氏之獄 /107 
(四)《漢書》的注釋及版本 /114前四史解讀 
二、《漢書》的概況 /118 
(一)《漢書》的體例 /118 
(二)《漢書》的內容 /124 
(三)理性、民本思想與正統觀念 /142 
(四)不朽文章骨,長垂山水清 /154 
三、《漢書》的影響 /167 

《後漢書》解讀 
一、作者及成書情況 /175 
(一)世代為官 /175 
(二)恃才傲物與宣城之貶 /177 
(三)謀逆之誅 /181 
(四)《後漢書》的補作、注釋及版本 /184 
二、《後漢書》的概況 /188 
(一)《後漢書》的結構及體例特點 /188 
(二)正一代之得失 /205 
(三)貴德義與薄公卿 /229 
(四)以意為主,以文傳意 /248 
三、《後漢書》在中國史學史上的地位 /260 

《三國志》解讀 
一、作者及成書過程 /267 
(一)陳壽與《三國志》的著述 /267 
(二)《三國志》的注釋及版本 /272 
二、《三國志》內容及裴松之的《三國志注》 /275 
(一)體例及結構 /275
(二)《三國志》的思想 /287 
(三)《三國志》的文筆 /291 
(四)別具一格的裴松之《三國志注》 /297 
(五)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 /318 
三、《三國志》的評價 /326 

附錄 /331 
論董仲舒與司馬遷《史記》著述之關係 /333 
後漢風謠、清議與士人品格 /347 
以史證經:章學誠“六經皆史”意義新詮 /358 

後記 /373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