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滿額折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讀一遍就記得的唐詩課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50 元
優惠價
9040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5元
庫存:4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堂點閱破百萬的唐詩課視頻
學生譽為「夢想中的國文老師」
十二種人生意境主題,全新沉浸式唐詩課體驗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高詩佳|暢銷作家、「高詩佳故事學堂」Podcast主持人
許榮哲|華語首席故事教練
陳怡嘉|作家、教師、講師
――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吳曉東盛讚:
「在創造了一個獨屬於作者的唐詩藝術世界的同時,也更新了關於唐詩的想像力,繼而重構了中古時代中國人的心靈世界。」

2021年秋冬,一位高中國文老師的唐詩課視頻引爆了bilibili,聽過他講課的人都有種「如果以前國文老師這樣教唐詩就好了!」的感慨。

他談詩:
★讀詩不是把詩歌翻譯成散文。
★詩意來自於哪裡呢?詩意來自於物是人非,來自於對無常的感慨,來自於遺憾和缺失。
★詩是語言的藝術。讀詩,其實就是在詞語的空隙之間行走。
★讀唐詩,認識李白、理解杜甫當然重要,但閱讀始終是和我們自己有關的事,更重要的可能是我們在詩裡讀到了怎樣的自己。
★我希望這些詩可以成為我們的安慰,在人生這場孤獨旅途中的安慰。
★有時候讀詩,不懂也沒關係。重要的是獲得一種美的感覺。

談詩人:
★對於李商隱式的詩人來說,他們承受的失落是雙倍的,一次發生在「當時」,一次發生在「此刻」。
★很多人說杜甫是個很偉大的詩人,有各種各樣的詞來形容他。我不知道怎麼形容他。對我來說,他可能只是個很好的人。
★杜甫嫺熟的技巧背後,是很真摯、淳厚的感情。他關心這個世界,關心這個世界裡的人。他是熱的,他寫的詩也是熱的。他很深情。
★我們會發現,李白每次寫到月亮的時候,他其實毫無愧色,他和月亮是一個很平等的狀態,甚至他在月亮面前是很狂傲的。

作者高盛元提取了詩人下筆的那一刻,以十二種人生意境為劃分,帶領讀者沉浸式地走進了唐詩:

★〈當時與此刻〉談人生中的物是人非
★〈繁華與荒蕪〉從個人的物是人非談到歷史的滄海桑田
★〈沙場與閨房〉、〈等待與歎息〉說邊塞詩和閨怨詩、宮怨詩為什麼要一起看
★〈愛與被愛的〉、〈離別與重逢〉走進詩人隱晦的愛情與友誼離散
★〈旅途與故鄉〉是當詩人一個人,在路上
★〈黃昏與月光〉、〈落花與秋風〉、〈夜雨與風雪〉一次看懂詩裡的時間與空間過度
★〈叩問與迴響〉傾訴著天地四時間,人的疑惑與自然的回答
★〈孤獨與永恆〉講有情之人,才能成就這無情的宇宙

這是讀完一遍,就無法忘記的唐詩課。

作者簡介

高盛元
北京大學中文碩士。曾任中學語文教師,因授課風格幽默,深得學生喜愛。
曾開設《汪曾祺作品導讀》、《紅樓夢導讀》、《唐詩導讀》等多門選修課程。
2021年因上傳到嗶哩嗶哩(bilibili)的課程視頻而爆紅網路,被網友譽為「夢想中的國文老師」。
其文字風格簡潔流暢,有個人公眾號「一望書房」。

目次

作者序 通常我是不會讀序的

第一講 當時與此刻
詩把生活釀成酒
未完成的愛
在追憶中重逢
情感的失重
缺席的他者
四分之一個世紀的長度
昨日之我與今日之我
因為「無端」,所以「惘然」

第二講 繁華與荒蕪
夕陽是時間的顏色
燕子去了又來
草木有情或者無情
舊時月,照著秦淮河
有煙火處有人家

第三講 沙場與閨房
明月何時照我還
春風吹不到的地方
忽然被擊中
君莫笑,君也莫流淚
戰爭與「她們」有關

第四講 等待與歎息
三個女人的故事
壓在心底的「怨」
透明的夜晚
流螢與星光
生活無聊而無望
棄婦與逐臣:性別的置換

第五講 愛與被愛的
相逢在水上
不能說的祕密
冷漠面具
誓言不堪一擊
死亡的濾鏡

第六講 離別與重逢
重複的聲音
已覺是兩鄉,何曾是兩鄉
預先支取的思念
望到望不見為止
延緩的分別
這個世界下雨了
雕刻時光
在夢和現實交界的地方
你好,再見

第七講 旅途與故鄉
也許是個錯誤
充滿未知的旅途
他們也在想我吧
被推進春天的人
與平凡和解
那一晚的鐘聲
刻在DNA上的鄉愁
還有幾句未完的話
熬成故鄉的他鄉
客,從何處來

第八講 黃昏與月光
牛和羊已經回家了
青春融化在夕陽裡
時間不會等你
在消失前駐足
月光是一座橋

第九講 落花與秋風
二手寫作
悲傷的迷宮
美與缺憾並存
平庸的惆悵
兩個杜甫
遠方與我有關

第十講 夜雨與風雪
想像一個溫暖的夜晚
回不去的夢
在人間投宿
一張便條
可以隨時停止的寫作
雪落滿漁船

第十一講 叩問與迴響
徒勞無功的尋訪
天誠實地藍著
光落在青苔上
生命是一場空嗎
兩個打魚的故事
自然的回答

第十二講 孤獨與永恆
江水流向大海
如果孤獨是必然
我願意化作月光
春天要結束了
一個人的獨角戲
愛是永不止息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內文試閱】
當時與此刻
這本書和唐詩有關。
我想詩是語言的藝術。讀詩,其實就是在詞語的空隙之間行走。我沒有什麼特殊的方法,只能和大家盡可能在詞語那裡多停頓一些時間。
我選的都是大家熟悉的詩。但我想多停頓的那幾分鐘、幾秒鐘也許會磨礪我們對語言的敏感,會讓我們發現一些不同的東西。
我們今天使用語言的方式比較粗糙,讀詩也許會淨化我們自己的語言系統吧。
另外,讀唐詩,認識李白、理解杜甫當然重要,但閱讀始終是和我們自己有關的事,更重要的可能是我們在詩裡讀到了怎樣的自己。
唐代看起來離我們很遠,但人性中總有共通的東西。時間並沒有讓那些基本的人類情感發生多大變化。
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這些詩可以成為我們的安慰,在人生這場孤獨旅途中的安慰。

︱詩把生活釀成酒︱
我們先從一首簡單的詩看起,崔護的《題都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如果翻譯一下的話,就是這樣:我去年的今天來到這個地方,一位姑娘站在那裡。她旁邊盛開著桃花,她和桃花一樣漂亮。等到我今年再來,桃花還是那樣的桃花,它仍然盛開在春風裡,但是從前的那個姑娘已經不知道去哪裡了。
把這首詩放在第一首,其實是希望通過它,來談論一些讀詩的話題。
讀詩不是把詩歌翻譯成散文。我把這首詩翻譯完了,但這對於我們理解這首詩其實沒什麼幫助。
清代的吳喬在《圍爐詩話》中說:

……意喻之米,飯與酒所同出。文喻之炊而為飯,詩喻之釀而為酒。文之措詞必副乎意,猶飯之不變米形,啖之則飽也。詩之措辭不必副乎意,猶酒之變盡米形,飲之則醉也。

吳喬的這個比喻很精采。詩人的「意」就像是米一樣。這個「意」是詩人創作的基礎,是創作的原材料。文章是什麼呢?文章是把米變成了飯。詩歌是什麼呢?是把米變成了酒。
米變成飯,蒸熟就可以了,簡單加工,形態不發生變化。但是米釀成酒,程序很複雜,最後形態完全不一樣了。按照吳喬的說法,讀文章,只能「飽」。但是讀詩像喝酒,會「醉」。我們現在如果把詩翻譯成散文,相當於把酒變成了飯。
(部分節錄)

︱未完成的愛︱
我們拋開散文化的翻譯,拋開背景,重新來讀這首詩。這首詩在講什麼呢?它其實是截取了人生的一個斷面,描述了一次偶然的相遇,展示了人生的一種常態――缺失和遺憾。
我在無意中邂逅了你,我在無意中錯過了你。我以為我們也許有機會重逢,可是當我再來到這個地方,我發現已經再也見不到你了。
我們讀這首詩,會發現裡面有一種朦朧的期待。這種期待在詩裡表現得很隱晦。崔護使用了桃花這個意象。你可以說這是實寫。但如果我們聯繫到中國古典詩歌的文化背景,你會發現桃花是有文化含義的。
《詩經》裡有一首詩叫作《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這是一首談婚姻的詩。桃花開得這麼茂盛,女子要出嫁了,她會給她嫁入的家庭帶來幸福和喜樂。桃花其實是和婚姻聯繫在一起的。
桃花這個意象也許有崔護的一些無意識,有他對婚姻的期待。
可是這個期待最終是落空的。
崔護寫到了人生最常見的一種悲哀――物是人非。但這也是人生最沉重的情感。物是人非的背後,是人生的無常。人生總是有一種不確定性,我們對很多事情沒有辦法確定地把握。
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不變是變化,唯一的常態是無常,唯一的已知是未知。
可是感受到這種不確定性,恰恰是詩歌發生的時刻。詩意來自於哪裡呢?詩意來自於物是人非,來自於對無常的感慨,來自於遺憾和缺失。
東山魁夷說:「……無論何時,偶遇美景只會有一次……如果櫻花常開,我們的生命常在,那麼兩相邂逅就不會動人情懷了。」(《一片樹葉》)
如果說故地重遊,詩人和從前那個女孩子在桃樹下又一次相遇,可能就沒有這首詩了。
(部分節錄)

︱情感的失重︱
我們來看一首和《題都城南莊》類似的詩,獨孤及的《和贈遠》:

憶得去年春風至,中庭桃李映瑣窗。
美人挾瑟對芳樹,玉顏亭亭與花雙。
今年新花如舊時,去年美人不在茲。
借問離居恨深淺,只應獨有庭花知。

去年美人在這裡,今年美人不在了,花還是這樣盛放。他寫的和《題都城南莊》是一回事,但是用了雙倍的字數,顯得很囉唆。同樣的情感在這首律詩裡被稀釋了。
唐詩裡情感濃度最高的體裁是什麼呢?我想是絕句。絕句雖然短小,但是裡面的情感往往能在瞬間發生變化。
絕句一般在第三句的時候發生轉折。楊載在《詩法家數》中說:「……至如宛轉變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於此轉變得好,則第四句如順流之舟矣。」也有一些絕句是在第四句的時候轉折。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詩人把我們的情緒帶進回憶裡,一個非常美好的畫面。但是第三句開始轉折,讓我們從對美好的期待當中脫離出來。詩人的期待,是桃花現在還在這裡,這個女孩子現在也還在這裡,而他們將會有一段美滿的婚姻,就像孟棨的故事裡講的那樣。但是詩人的情緒在這裡發生了變化,他說「人面只今何處去」,這就形成了落差。
我們坐過山車的時候會有失重的感覺,它在一瞬間把我們升高,又在一瞬間讓我們落下去。而詩歌也是這樣。一首好詩,它裡面會有情感的落差,它會讓讀者產生失重的感覺。絕句往往能在很短的篇幅裡形成這樣的落差,造成讀者情感上的失重。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5
庫存: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