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郭象《莊子注》與魏晉美學思潮(簡體書)
滿額折

郭象《莊子注》與魏晉美學思潮(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9 元
定價
:NT$ 474 元
優惠價
874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郭象《莊子注》作為玄學理論的集大成者,在魏晉時代具有"思想熔爐""課題聚焦""思維經緯"的理論地位。郭象《莊子注》把莊子思想現實化、具體化為一種人生實踐與處世精神,對中國美學和藝術新變影響深刻。《莊子注》一書,堪稱魏晉諸多美學形貌的理論寫照、哲學根據。本書以郭象《莊子注》為核心文本,在具體闡釋郭象哲學思想的基礎上,提煉了其內在的美學意蘊。在一種前後美學語境的轉換歷程中,本書細致而具體地架構了郭象哲學與魏晉美學思潮之間的深度關聯,以確立郭象及《莊子注》在中國美學史上的歷史地位。

作者簡介

余開亮,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美學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致力於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出版《六朝園林美學》《藝術哲學導論》《先秦儒道心性論美學》等著作。

目次

緒論

章郭象哲學體系及其美學關聯
節郭象哲學圖景
第二節郭象哲學與美學的關聯

第二章郭象“自生獨化”說與自然山水之美的獨立
節郭象之前的自然山水觀模式
第二節郭象“自生獨化”說與新自然觀的確立
第三節郭象玄學與東晉自然山水之美的獨立

第三章郭象情物關係與寓目美學觀的生成
節寓目美學觀的興起與理論溯源
第二節魏晉玄學“有情無情論”辯題中的情物關係
第三節郭象情物關係新義及其美學意蘊
第四節寓目美學觀在晉宋山水審美中的實踐
第五節寓目美學觀的歷史走向

第四章郭象人性論哲學與魏晉個體生命意識的自覺
節漢魏才性論與魏晉個體生命意識
第二節郭象本性論對魏晉個體生命意識的發展
第三節魏晉名士對生命個體本性的自覺


第五章郭象性情論與魏晉風流
節郭象的性情關係論
第二節魏晉名士性情周旋的生命風流

第六章郭象“遊外冥內”觀與東晉士人心態
節郭象“遊外冥內”辨義
第二節東晉士人心態的調適

第七章郭象哲學的理論盲點與玄學美學的轉遷
節適性逍遙論的理論困境與心性哲學/美學的轉向
第二節相因玄冥論的化與哲學/美學道體的恢復
第三節郭象哲學與中古美學的發展


附錄一鐘情與無情的周旋:論魏晉風度的內在矛盾性

附錄二劉勰對山水詩的創造性誤讀與中古詩學的轉向

主要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中國文化發展到魏晉,圍繞著《老子》《周易》《莊子》三書而展開的各種義理闡釋之學深入人心。由此,玄學漸趨取代統治兩漢數百年之久的經學傳統而成為時代主流思潮。以玄學為主要依托,魏晉士人構建了一套表征自身獨特地位的精神文化體系並鑄造了在中國美學史上影響深遠的熔生命美學、自然美學、生活美學、文藝美學為一爐的士人美學體系。其中,個體感性生命的覺醒、山水自然之美的發現、魏晉名士的生命風流以及士人文化藝術體系的建構和趣味等都屬於與魏晉玄學緊密關聯的美學新思潮。
然而,對魏晉美學思潮的理解,除了去勾連其與玄學的密切關係外,還應看到魏晉思想世界所具有的多元複雜性特徵。除了儒家經學、漢代元氣論哲學、老莊哲學的傳統影響,道教、佛教等宗教哲學也深入地浸染了人心,再加上新興的主流玄學也存在著“本無”“崇有”“獨化”“玄佛合流”等不同旨趣,這使得魏晉思想世界呈現為多元文化的衝突與交融。這種多元文化、不同思想旨趣的碰撞、交織、融通也深刻地影響了魏晉美學,從而造就了魏晉美學複雜多維的理論面相與實踐方式。
從魏晉名士的生命形態來看,多元思想的滲透影響著魏晉士人內在深層的精神世界,從而造就了他們矛盾衝突的生命世界:時而遺棄世事,時而利欲熏心(如山濤);時而疾惡如仇,時而又誡子寡言慎備(如嵇康);時而簡要清通,時而貪財鄙吝(如王戎);時而坦蕩曠達,時而夜起彷徨(如阮籍);時而操節守義,時而放蕩淫逸(如周);時而任誕風流,時而高德雅量(如謝安);時而才情高遠,時而誕縱穢行(如孫綽);時而暢敘幽情俯仰自得,時而興懷感嘆痛悼死生(如王羲之);時而兄弟情深不能順命,時而無情適性隨遇而安(如王徽之);時而攀條執枝泫然淚下,時而廢主立威殺人逞欲(如桓溫)……此正如顏之推在《顏氏家訓?勉學》中所寫:“而平叔以黨曹爽見誅,觸死權之網也;輔嗣以多笑人被疾,陷好勝之阱也;山巨源以蓄積取譏,背多藏厚亡之文也;夏侯玄以才望被戮,無支離臃腫之鑒也;荀奉倩喪妻,神傷而卒,非鼓缶之情也;王夷甫悼子,悲不自勝,異東門之達也;嵇叔夜排俗取禍,豈和光同塵之流也;郭子玄以傾動專勢,寧後身外己之風也;阮嗣宗沉酒荒迷,乖畏途相誡之譬也;謝幼輿贓賄黜削,違棄其余魚之旨也:彼諸人者,並其領袖,玄宗所歸。其余桎梏塵滓之中,顛仆名利之下者,豈可備言乎!”檀作文譯注:《顏氏家訓》,中華書局,2007,第116117頁。
這些看似矛盾的生命表現都真實地發生在魏晉名士身上,構成了魏晉風流的多重糾結面相。這裡,生命形態展示出來的不再是完美之道德人格的高尚或超然之精神境界的高邁,而只是具體生命偏執卻又真實的獨特個性。
不但生命形態如此,魏晉的其他美學思潮內部也蘊含著多元的氣質走向。魏晉個體感性生命的覺醒實際上既源於漢魏以來的元氣論與才性論傳統,又源於玄學本性論哲學的推動。魏晉對山水自然的審美經驗就有著感物緣情、以玄對山水、以佛對山水、情景交融等形態流變。在魏晉士人文化藝術的審美追求上,也有著雕繢滿眼的重形之美與清水芙蓉的重神之美的不同偏好。對於魏晉美學的這種多元氣質,研究者不能囫圇吞棗式地統而論之,需要將之置於漢學、玄學、佛學等多元思潮的交替與辨析中方能有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具體把握。以玄學為核心,並保持與漢學、佛學的內在張力,更為細膩、立體地闡釋魏晉美學新思潮得以出現的思想語境是本書研究的一個緣起。
對於魏晉興起的美學思潮,學界多有人從經濟、政治、哲學、宗教、藝術等角度來進行闡釋,很好地推動了對魏晉美學的理解。可以說,魏晉美學與藝術的新變是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重因素塑造的。其中,以世界觀、人生觀、方法論等為主要反思內容的哲學當起著重要的作用。
從哲學層面上來說,學界亦在經學、老莊、佛學、玄學等方面多有論述。在諸多哲學理論研究成果基礎上,如果要對魏晉美學研究有進一步突破的話,尚需要引入更為細致的理論辨析意識在研究過程中,筆者既感受到了細致的理論辨析意識對於研究中國文化的重要性,同時又產生了頗多困惑。由於中國哲學、中國美學概念的模糊性與交叉性,要徹底明確地辨析一些概念與思想之間的差別往往是很難做到的。本書中所涉及的諸如“氣化”與“玄化”、“物感”與“物色”、“本性”與“心性”、“內在超越式精神境界”與“客觀本然的生命境界(客觀實存的生命精神)”等概念有時也會有難以截然分別之處。即便如此,本書仍盡可能以邊緣可以模糊但中心必須清晰的原則來運用這些概念並指出其間的思想差異。。這種更為細致的“辯名析理”意識要求不能簡單、籠統地去談何種哲學如何影響了魏晉美學,而應該對哲學內部差異以及魏晉美學的內在細節差異進行具體呈現,建立起具體哲學理論與具體美學理論之間的勾連機制、中介環節,並繼而去看看其間是否存在著一些可以把握的演進規律。拿玄學與魏晉美學的關係來說,由於魏晉美學是多元形態的(有時這種多元形態會在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