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芸齋瑣談(簡體書)
滿額折

芸齋瑣談(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5 元
定價
:NT$ 390 元
優惠價
8733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蕓齋”是孫犁晚年的齋號,在他晚年的文字中,多以“蕓齋小說” “蕓齋瑣談”“蕓齋書簡”“蕓齋斷簡”“蕓齋短簡”等冠名。

《蕓齋瑣談》包括“蕓齋瑣談”“小說雜談”“文林談屑”“文事瑣記”四輯,是孫犁談論文學與人生文字的結集。包括對人情世態的感悟,對小說創作的見解,對散文、通俗文學、報告文學、兒童文學、遊記、傳記文學等不同文學體裁的寫作心得,對自身所經歷的文壇風雨的描述等。這些文字,長短不拘,自由灑脫,文筆穩健而不乏犀利,體現了孫犁嚴肅對待文學、敢於直面現實、無情揭露丑惡的一貫主張,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

《蕓齋漫憶》是孫犁文壇隨感錄、創作經驗談。

作者簡介

孫犁(1913-2002),原名孫樹勛,曾用筆名蕓夫,河北省安平縣孫遙城村人。早年畢業於保定育德中學,曾在北平短期謀生,後任安新縣同口鎮小學教師。抗日戰爭爆發後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任職於華北聯大、《晉察冀日報》,從事文學創作和抗日宣傳工作。1944年到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擔任教員。1945年在《解放日報》發表短篇小說《荷花澱》《蘆花蕩》等,受到文壇矚目,並被譽為“荷花澱派”的創始人。新中國成立後在《天津日報》社工作直至離休。其早期創作清新、明凈、亮麗,代表作有《白洋澱紀事》《鐵木前傳》《風云初記》;晚年作品則平淡、深沉、雋永,結集為“耕堂劫後十種”。200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1卷本《孫犁全集》。

目次

蕓齋談屑

談美003

談妒011

談才015

談名017

談諛020

談諒022

談慎025

談忘029

談迂032

談書035

談稿費038

談師041

談友045

談文學與理想048

談改稿053

談讀書055

談修辭058

談評論060

談愛書063

愛書續談069

我和古書072

我中學時課外閱讀的情況076

談“打”079

改稿舉例082

實事求是與短文085

談簡要087

談“印象記”089

文學與鄉土092

談贈書094

談通俗文學097

談鼓吹102

官浮於文104

詩外功夫107

聽朗誦110

談死113

談“補遺”116

談照相119

照相續談122

談自裁125

談頭條128

談理解131

談閑情134

庸廬閑話

關於我的瑣談——給鐵凝的信139

關於編輯工作的通信142

關於編輯和投稿151

編輯151

投稿155

談校對工作159

文林談屑164

文林談屑之二172

電報約稿172

小說名目173

自然生態174

文字疏忽176

刊物面目177

文章題目178

評論家的妙語179

“複雜的性格”論181

名山事業182

賓館文學184

運動文學與揣摩小說185

庸廬閑話189

我的起步189

我的戒條190

我的自我宣傳190

我最佩服的人191

我與官場192

我的仗義194

文事瑣記

風燭庵雜記199

風燭庵文學雜記203

風燭庵文學雜記續抄207

風燭庵文學雜記三抄213

文過——文事瑣談之一218

文慮——文事瑣談之二221

老年文字——文事瑣談之三224

文宗——文事瑣談之四227

“病句”的糾纏230

當代文事小記234

我和青年作家——《文場親歷記》摘抄238

我觀文學獎241

反嘲笑244

書摘/試閱

談忘

記得抗日期間,在山裡工作的時候,與一位同志閑談,不知談論的是何題何事,他說:“人能忘,和能記,是人的兩大本能。人不能記,固然不能生存;如不能忘,也是活不下去的。”

當時,我正在青年,從事爭戰,不知他說這種話,是什麼意思,從心裡不以為然。心想:他可能是有什麼不幸吧,有什麼不愉快的事,壓在他的心頭吧。不然,他為什麼強調一個忘字呢?

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經驗的增加,隨著喜怒哀樂、情六欲的交織於心,有時就想起他這句話來,並開始有些贊成了。

魯迅的名文:《為了忘卻的記念》,不就是要人忘記嗎?但又一轉念:他雖說是叫人忘記,人們讀了他的文章,不是越發記得清楚深刻了嗎?思想就又有些糊塗起來了。

有些人,動不動就批評別人有“糊塗思想”。我很羨慕這種不知道是天生來,還是吃了什麼靈丹妙藥,一生到頭,保持著清水明鏡一般頭腦,保持著正確、透明的思想的人。想去向他求教,又恐怕遭到斥責、棒喝,就又中止了。

說實話,青年時,我也是富於幻想,富於追求,富於回憶的。我可以坐在道邊,坐在樹下,坐在山頭,坐在河邊,追思往事,醉心於甜蜜之境,忘記時間,忘記冷暖,忘記陰晴。

但是,這些年來,或者把時間明確一下,即十年動亂以後,我不願再回憶往事,而在忘字上下功夫了。

每逢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在我的記憶中出現時,我就會心浮氣動,六神失據,忽忽不知所歸,去南反而向北。我想:此非養身立命之道也。身歷其境時,沒有死去,以求解脫。活過來了,反以回憶傷生廢業,非智者之所當為。要學會善忘。

漸漸有些效果,不只在思想意識上,在日常生活上,也達觀得多了。比如街道之上,垃圾阻塞,則改路而行之;庭院之內,流氓滋事,則關門以避之。至於更細小的事,比如食品衛生不好,吃飯時米裡有砂子,菜裡有蟲子,則合眉閉眼,囫圇而吞之。這在嫉惡如仇並有些潔癖的青年時代,是絕對做不到的,目前我是“修養”到家了。

當然,這種近似麻木不仁的處世哲學,是不能向他人推行的。我這樣做,也不過是為了排除一些干擾,集中一點精力,利用余生,做一些自己認為有用的工作。

記憶對人生來說,還是最主要的,是積極向上的力量。記憶就是在前進的時候,時常回過頭去看看,總結一下經驗。

從我在革命根據地工作,學習作文時,就學會了一個口訣:經、教、優、缺、模。經、教就是經驗教訓。無論寫通訊,寫報告,寫總結,經驗教訓,總是要寫上一筆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因為能及時總結經驗,取得教訓,使工作避免了很多錯誤。但也有那麼一段時間,就談不上什麼總結經驗教訓了,一變而成了任意而為或一意孤行,釀成了一場浩劫。

中國人最重經驗教訓。雖然有時只是掛在口頭上。格言有: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前車之覆,後車之鑒。書籍有《唐鑒》、《通鑒》……所以說,不能一味地忘。

一九八二年七月十四日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39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