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教學策略(簡體書)
滿額折

教學策略(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8 元
定價
:NT$ 468 元
優惠價
87407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所謂“學習”,就是兒童的經驗重建、自我更新。尤其是他們所屬的共同體走向期許方向的變化,我們把它叫做“成長”。就是說,“教育“是支援兒童邁向幸福的自我變革的活動(交互作用),而激活這種學習的種種工夫與智慧,就是“教學策略”。本書探討新世紀課堂轉型背景下教學策略的理論基礎、挑戰性課題,以及教學策略研究的展望,旨在為我國教學策略的理論研究提供思想武器,同時也為我國中小學的教師提供可借鑒的新鮮經驗。

作者簡介

鐘啟泉,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名譽所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學部委員(兼教育部教育學與心理學部召集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教師教育專家委員會委員,《全球教育展望》雜誌主編。著有《深度學習》《教學設計》《解碼教育》《讀懂課堂》《課程的邏輯》《學校的變革》《教學心理十講》(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現代課程論》(上海教育出版社、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臺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等。譯著《現代教育學基礎》(上海教育出版社),《教學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課程與教師》《學習的快樂》(教育科學出版社)等。參編《世界教育方法的改革》《教育方法》(佐藤三郎主編叢書,日本東信堂)等。

名人/編輯推薦

卓越的教師不是天生的,是靠後天不懈的努力而成長起來的。每一個教師的成長旅程並不一樣,但尋求有效的教學策略、實現課堂轉型的目標,卻是共同的。教學策略研究的出發點與歸宿就在於,喚醒學生沉睡的思維、培育他們成為“探究的學習者”。

目次

目 錄
引 言 教學策略:教育技術與藝術的合金 /001
一、啟發式教育/001
二、探究型學習/003
三、高階化與自律性/005
第一編 教學策略的理論視野
第一章 課堂轉型的指針——索耶(R.K. Sawyer)的“創意課堂” /010
一、從“灌輸教學”走向“創意課堂”/010
二、以“即興”與“框架”實現“深度知識”的教學/016
三、創意課堂:超越“覆蓋陷阱”與“教學悖論”/022
第二章 “教育即腦育”:腦科學的論斷 /029
一、“理想學習”與腦科學的兒童發展觀/029
二、影響腦的十二種惡習/035
三、兒童多元智能的發展:願景與挑戰/043
第三章 境脈認知研究與問題解決學習 /049
一、知識特質與境脈認知研究/049
二、“項目學習”(PBL):原理與策略/059
三、“課題中心型教學”(TCI):原理與策略/068
第四章 基於境脈認知的教學策略 /077
一、兩股學習研究潮流/077
二、境脈認知與教學策略/080
三、“學習境脈”的創造與元教學/087
第二編 教學策略的挑戰性課題
第五章 提問,喚醒學生沉睡的思維——漢密爾頓(C. Hamilton)的“提問攻略” /100
一、質疑與提問/100
二、教師的提問設計/107
三、提供挑戰的安全環境/114
第六章 對話,錘煉高階思維的實踐——茲維爾斯(J. Zwiers)的“課堂對話” /127
一、課堂與課堂對話/127
二、課堂對話的技能/137
三、課堂對話的文化/146
第七章 挫折與抗挫教育——以“挫折臨界點”為中心 /161
一、“失敗”“無聊”與“不悅”的效用/161
二、挫折:成長的煩惱/167
三、“挫折臨界點”與挫折/172
四、抗挫教育的策略/179
第八章 課外作業何去何從——傾聽實證研究的忠告 /187
一、課外作業的神話與真實/187
二、課外作業的政策性課題/197
第九章 學習評價的演進與課題——尋求兒童學習與學力的可視化 /208
一、“學習”的進步與學習觀/208
二、從“評價什麼”看評價策略的演進/212
三、從“為什麼評價”看評價策略的演進/219
四、從“怎樣評價”看評價策略的演進/225
五、走向“學習評價”的新範式/230
第三編 教學策略的文化支撐
第十章 教師:教學策略的創生者 /236
一、教師成長與教師的學習/236
二、教師的教學能力與課例分析/241
三、革新者心態與開放型文化/248
第十一章 教學策略創生的現代課題 /256
一、尋求信息技術的支撐:以“信息通信技術”(ICT)的活用為例/256
二、尋求認知科學的支撐:以“認知心理學”的活用為例/263
附錄 教育思潮與教學策略 /273
一、對話方式與教育學的興起/273
二、民眾教育思想的演進及其影響/275
三、“新教育運動”的發展/278
四、戰後的教學範式論/279
結語 教師形象與教學策略——國際“教師教育學”的視角 /284
一、教師形象的重建:從“技術熟練者”轉向“反思性實踐家”/284
二、教學範式的轉型:從“一個故事”的教學轉向“多個故事交響”的教學/287
三、教師研修的進化:從關注“教師個人”的成長轉向關注“教師團隊”的成長/291
謝辭 /29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0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