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一對一心理劇治療:應用與技巧(簡體書)
滿額折

一對一心理劇治療:應用與技巧(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8 元
定價
:NT$ 288 元
優惠價
8725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心理劇治療是一種有效的團體心理諮詢與治療模式,從1921年創立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心理劇的絕大多數理論技術是可以遷移應用在個別諮詢的,不管心理諮詢師本身是什麼理論取向都沒有問題,結合心理劇行動式的技術,往往能提升效率、增強效果。 本書源于倫敦心理劇中心的一對一心理劇訓練課程的培訓教材和實務工作經驗。第一部分介紹了心理劇的哲學思想、基本理論和豐富方法,尤其是倫敦心理劇中心的角色分析、成癮羅盤、小天地等實操性很強的獨創方法,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和實用價值。本書的第二部分,通過案例介紹了心理劇治療師在一對一治療中所採用的心理劇方法,案例涵蓋了對焦慮、喪親、羞恥感、進食障礙、分離性身份障礙和兒童所進行的心理劇干預,以及在企業環境內的短程干預,不僅拓展了心理劇的工作領域,而且為實務工作者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作者簡介

安娜·切斯納 (Anna Chesner),文學碩士,倫敦心理劇團體和個人心理治療中心聯合主任,英國心理治療委員會註冊心理劇治療師和督導師,在倫敦的私人診所 工作。她熱衷於督導和培訓,在倫敦心理劇中心開設的跨專業創意督導培訓課程得 到人性與整合心理治療學院的認可。她在心理劇、行動方法、戲劇治療和督導領域 發表了很多文章。

名人/編輯推薦

每個人在人生的舞臺上,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也是導演。在一對一心理劇中,我們有機會可以重新演出自己的生命故事,看到自己的過去,尋求新的成長力量和可能性,走向自己的未來。來訪者演出的每一個故事,就是實際生活的真實寫照。生命不能重來,但演出可以重來。

推薦序一

心理劇治療最先由心理學家雅各布·列維·莫雷諾(Jacob Levy Moreno 1889—1974)于1921年創立,他對即興劇場的探究標誌著心理劇的誕生。中國接觸心理劇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紀40年代中國醫學心理學家丁瓚先生對莫雷諾的參訪(丁瓚,大公報,1948);1974年,中國臺灣地區的精神病學家陳珠璋等人在臺灣大學精神科成立了第一個心理劇學習團體(Moreno,1934);20世紀80年代,心理劇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方法被介紹到中國大陸(Blatner,1997);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後,一批國外的心理劇工作者先後來到中國,進一步傳播和推廣心理劇實務訓練;2014年,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團體心理輔導與治療專業委員會成立“心理劇學組”(桑志芹,2018)。
莫雷諾把心理劇定義為用戲劇的方法探索“真實”的一門科學,它處理的是人際關係及其隱秘世界(Dan,2011)。他受戲劇舞臺表演形式的啟發,逐步創立併發展出心理劇治療的技術。心理劇的技術在1936—1940年逐漸發展出來,之後不斷地發展完善,成為團體心理治療技術的先驅和雛形,並應用於婚姻治療、家庭治療、藝術治療等多個心理治療領域(Sacks,2000)。同時,心理劇技術不僅可以應用於團體治療,也可以用於一對一的諮詢與治療之中。
心理劇治療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心理劇治療的設置為個體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提供了充分自由而安全的環境(賴念華,2013)。心理劇利用戲劇舞臺式佈景重現了與個體的問題情境類似的時空背景,因此可以幫助個體回到最初的問題情境中,而且不受現實的時空限制,這是其他療法所不具備的特點(李鳴,1995)。在中國,心理劇越來越多地應用到校園、社區、企事業的心理健康工作中,特別是發展出來的心理情景劇,在社會心理健康領域裡廣泛應用。中國傳統觀念中的“家醜不可外揚” “克己”“不喜形於色”等,可能會影響潛在主角全身心地投入團體心理劇治療中。而心理劇是通過暖身、佈景、對白等慢慢地讓來訪者允許自己開放心態,表達情緒,傾聽自我的心聲,繼而演出生命故事。
《一對一心理劇治療:應用與技巧》這本書根據英國心理劇中心的培訓教材編撰而成,將理論介紹和案例解讀相結合,具有較強的實操性。理論部分重點介紹了適用於一對一諮詢的角色理論和角色分析、具象化技術,其中具象化技術豐富多樣,比如具象小天地、成癮羅盤、代際行動家譜圖等。案例解讀部分則是從具體的案例入手,呈現了工作片斷,在諮詢師和來訪者的對話中可以看到心理劇方法在一對一諮詢中的具體運用。
目前,心理劇在中國已進入穩步發展的階段,中國已經有美國心理劇考核委員會(American Board of Examiners Psychodrama, Sociometry and Group Psychotherapy ,ABEPSGP)認證的導演(CP)34人,心理劇訓練師(TEP)11人,此外也有學者獲得英國心理劇協會的證書。這些足以證明,中國的心理劇專業人員已經達到了國際標準。這本書的翻譯和出版,無疑為心理劇在中國的發展提供了專業支持。
心理劇傳入中國以來,因為其強調和關注人際群體性、動力系統性、自我隱喻性等,所以被廣泛運用于各類心理諮詢與治療、心理健康教學以及商業性的團體凝聚力與人際行為訓練等多元場域中,並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Buchanan,2016)。心理劇由於其本身文化適應的優越性,在中國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同時,規範化的心理劇技術培訓與督導的專業性也逐漸被重視,我們也期待更多的心理劇書籍被翻譯、出版,培養更多的心理劇專業人才,更好地服務於中國的臨床實踐工作。
正如1948年莫雷諾在紐約與丁瓚會談時曾預言的那樣:“……我馬利諾(莫雷諾)的這一套心理治療和社會治療的辦法,也許將在東方的中國首先被實現呢!”。終有一天,我們也許可以實現莫雷諾當年對心理劇在中國發展的期待——“心理劇會在遙遠的東方迎來輝煌”(丁瓚,1948)。

桑志芹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心理學系)
推薦序二
心理劇是我的至愛,能為此書寫推薦序,感到至高無上的喜悅。“喜”的是,有一本好書出版,可以讓更多的心理劇愛好者通過閱讀與文本會心、對話,進而將其“咀嚼”成自己的知識。“悅”的是,書中案例循序漸進地描寫,讓心理劇愛好者可以在心中構思治療的地圖,帶來訪者走出困境、尋回人生。
心理劇是莫雷諾(J. L. Moreno)所創的,眾所周知它是團體心理治療的一種,以行動體驗的方式來進行,更特別的是將來訪者生活的實境空間,帶入治療室來“設景”。誠如哲卡(Zerka T. Moreno)所言,“它是一種可以讓你練習怎麼過人生,但不會因犯錯被懲罰的方法”,讓人們著迷。
如此特別的治療形式,如何轉化至個體治療中,或許對大多數心理劇導演而言,並不熟悉。其實早在1914年,莫雷諾就將心理劇的基本形式嘗試運用在個別治療中。我在個體治療中使用心理劇是受到治療師梅(May)的啟發。1980年梅在期刊上發表了《雙人心理劇》(Psychodrama a deux)一文,讓我茅塞頓開,於是也在個體治療中啟用心理劇,效果果然不同凡響。之後,我又閱讀了斯坦和卡拉漢(Stein & Callahan,1982)的文章《在個體治療中心理劇的運用》(The use of psychodrama in individual therapy),以及退休的美國心理劇考核委員會執行秘書戴爾·理查德·布坎南(Dale Richard Buchanan)和社會劇大師安東尼娜·加西亞(Antonina Garcia)共同撰寫的文章《個體治療中的心理劇:雙人心理劇》(Psychodrama in individual therapy: psychodrama a deux),馬文(Marvin,2009)所撰寫的《諮商和戲劇:雙人心理劇》(Counseling and drama : Psychodrama a deux)一書。直到2020年閱讀到本書《一對一心理劇治療:應用與技巧》,真的是讓人眼前一亮,欣聞王琪想翻譯本書更加興奮,確實可造福更多華人心理劇學子。
本書精彩可期,主要有幾個特色:
理論與案例並存:作者都是第一線各有專精的臨床實務治療師,他們也做臨床培訓,具有很強的對案例的後設分析能力。書中有最重要的心理劇理論,穿插在案例對話中,再給予分析說明,清晰易懂,讓閱讀者易於學習。
藝術與行動同行:書中圖文並存,可以通過圖片來瞭解治療室中的設置,更細膩地看見心理劇設景、替身、鏡觀、角色交換等技術的運用。書中介紹的各種表達性藝術的治療形式(布巾、沙盤等),在治療中具象化人際互動的關係,彌補了個別治療中少了輔角的團體動力,此外,以外化技巧來創造與對角的生動對話,讓整個治療更加豐富與多元。治療師引領來訪者在治療中佐以行動換位,讓治療情境更鮮活,也讓來訪者自動帶出不同的視角。藝術與行動並存,讓個別治療立體且鮮活地進行。
案例與角色分析並列:本書將倫敦心理劇中心的臨床工作架構貫穿全書。該中心將角色理論作為治療工作的框架,看重治療目標的選定,以避免治療師迷航失焦,同時會以具體問題建構出治療的互動歷程與場景,具象化地呈現在治療室中,幫助來訪者一目了然。書中第二部分的案例,都會配以角色分析,依照背景(context)、行為(behavior)、感受(affect)、信念系統(belief system)、結果(consequences)等向度,結構化地做案例描述,以評估來訪者與他人在特定相關情境中的樣態。更重要的是通過角色分析,避免來訪者重蹈覆轍,也幫助讀者理解每個來訪者的治療脈絡,這是該中心治療模式的精華。
聚焦常見案例帶入華人文化:書中案例豐富且聚焦治療中最常見的主題,包括焦慮、羞恥、哀傷失落、進食障礙、親密,最後還帶出與企業組織的工作方式。由中國香港地區的治療師撰寫的“處理哀傷與喪失”一章,從華人文化的視角提出治療的框架,會讓中國讀者有更強的情感共鳴。
走筆至此,鼓勵讀者先一睹為快,閱讀過程中嘗試帶著上述視角前進,可協助你更理解心理劇在個體治療中的豐富與奧秘。

賴念華寫於2023年10月12日

目次

目錄
作者簡介 1
致謝 5
前 言 7
第一部分

場景設置
第一章 創造力概略 16
第二章 角色理論與角色分析:一對一心理劇工作的基石 26
第三章 具象化和視角轉換 35
第四章 運用角色工作 51
第五章 成癮治療:成癮羅盤和代際行動家譜圖 65
第六章 心理劇夢工作 75
第二部分
案例研究:演出中的方法
第七章 理解孩子的心聲:一對一心理劇的系統觀 83
第八章 最深的痛:個體心理劇療法對羞恥的處理 92
第九章 處理哀傷與喪失 102
第十章 用心理劇處理焦慮 111
第十一章 對進食障礙的一對一心理劇治療 119
第十二章 露西和她秘密的內心世界 130
第十三章 短程一對一諮詢:角色分析及角色理論在企業中的應用 140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