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鐵砧與剪刀:一部美國文化史(簡體書)
滿額折

鐵砧與剪刀:一部美國文化史(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一部討論手工藝在美國國家建立及發展至今的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的歷史著作,全書正文共九章。

根據傳統觀點,美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核心是工業和技術,而手工工匠和手工制品則被邊緣化。作為長期研究手工藝的歷史學家,格倫·亞當森 (Glenn Adamson) 在本書中顛覆了這種傳統敘述,他認為在美國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手工藝都是重要的、代表性的因素,是個人主義的典型表現。不同於已有的對手工藝的分散研究,亞當森將五光十色的手工藝著述整合成統一的敘事,從而透過手工藝工匠的視角去講述美國的故事。

亞當森借助對大量史料的收集和使用,帶領讀者重回歷史現場。早在獨立戰爭期間,工匠的身份就與反抗暴政的事業緊密相連——將茶葉扔進波士頓港的就是鐵匠和木匠。19 世紀,手工藝也被視為受壓迫者的盾牌、非裔美國人提高教育水平的工具,以及更廣泛的社會改革的手段。20世紀,盡管因受到大規模機器生產的影響,曾經作為社會支柱的手工藝工匠階層崩潰了,但其並未完全從社會生活中隱退,依然與很多人的生活產生了聯繫。當代,隨著3D打印機(家庭工作坊)等新技術及數字化生產的發展,手工藝再次獲得了極大的經濟發展空間;同時手工藝還將在美國生活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在人們的生產和消費之間實現更好的平衡,減少對不可持續發展的商品鏈的依賴,有能力生產滿足個人生活需要的產品。

在美國歷史的大框架之下,亞當森對手工藝進行了長時段的、宏觀的研究,擺脫了“就手工藝談手工藝”的狹窄視野,突出了手工藝對美國的國家形象和精神的形塑作用;同時,在這部手工藝“大歷史”中,亞當森描繪了眾多人物肖像——北美民兵銀匠保羅·裡維爾、工會組織者瓊斯夫人、鉚工羅茜(二戰時期鼓勵女性投入工廠工作的時代符號)、第一面美國國旗製造者貝茜·羅斯、女裁縫、黑人民權行動主義者羅莎·帕克斯——講述了與手工藝有關的蕓蕓眾生的生動故事。

作者簡介

[美]格倫·亞當森Glenn Adamson,耶魯大學英國藝術中心高級學者、倫敦維多利亞和艾爾伯特博物館研究主管,曾任紐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館長,致力於手工藝、設計與當代藝術的交叉學科研究。

譯者簡介:

楊盛翔,唐塔上觀風的長安客,史海裡鉤沉的手藝人。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著有《文明的世界》(合著),譯有《無敵艦隊》《漫長的周末》。

名人/編輯推薦

?一部獻給歷史學者和歷史愛好者的優雅、翔實、深刻的歷史著作。

?鐵匠、陶工、裁縫……看似被機器生產邊緣化的工匠們,塑造了今日之美國。

?散文般的文字 典範的史學研究方法=極佳的閱讀體驗。

目次

序言

第一章 工匠共和國

第二章 白手起家的國家

第三章 要麼學手藝,要麼死

第四章 一個日趨完美的聯盟

第五章 美式工藝

第六章 製造戰爭

第七章 獨立宣言

第八章 剪切加粘貼

第九章 手工藝能拯救美國嗎?

致謝

注釋

書摘/試閱

第三章 要麼學手藝,要麼死

一位非裔美國工匠在遠離前線的白宮客廳裡,親身經歷了這場戰爭。她就是伊麗莎白· “莉齊” ·凱克利(Elizabeth “Lizzie” Keckley),一位女裁縫,她的故事在自傳《幕後》 (Behind the Scenes)中有詳細的描述。 “我的人生恰逢多事之秋,” 她在開篇處寫道,“我生來就是一個奴隸———我是奴隸的孩子———因此我雖然懷著上帝的信念, 自由地來到這個世界上, 卻被束縛了行動。” 她於 1818 年出生在弗吉尼亞州, 是一個白人種植園主和一個名叫艾格尼絲 (Agnes) 的識字家奴的女兒。她的成長經歷是典型的奴隸女性的經歷: 家人分離,毒打,持續了四年之久的強迫的性關係。在這段時間裡, 她一直在做針線活兒,這既是為了養家糊口,也是為了多掙些錢。最後,凱克利被帶到了聖路易斯,在那裡,擁有她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用我的針,” 她自豪地回憶道,“我給 17 個人提供了麵包。” 1855 年,她借助一群白人贊助人的支持,最終成功地贖回了自由,她是在做定制裁縫工作期間,與這些人建立關係的。

獲得自由後,凱克利搬回東部,成為華盛頓當地圈子裡一位技藝出眾的女裁縫。 1860 年, 戰爭爆發迫在眉睫之際, 她擔任了時任密西西比州參議員杰斐遜·戴維斯 ( Jefferson Davis) 的妻子———瓦莉娜·戴維斯 (Varina Davis) ———的私人女裝裁縫。 據凱克利回憶, 她正忙著做試穿服裝的那會兒, 南方的政客們經常來來往往, 在她面前無所顧忌地討論 “戰爭的前景”, 就好像她不存在一樣。 那年的聖誕節, 當午夜鐘聲敲響時, 她完成了一件用 “閃光綢” 裁成的灰褐色睡袍, 這是參議員的妻子準備送給丈夫的禮物。 “我毫不懷疑,” 凱克利在自傳中寫道, “在日後的那些風雨飄搖的日子裡, 出任南方聯盟總統的戴維斯先生正穿著它。” 在那段時期, 瓦莉娜·戴維斯也會穿著凱克利製作的時裝出場。 另一位客戶瑪麗·安娜·卡斯蒂斯·李 (Mary Anna Custis Lee) 也是如此。 她是瑪莎·華盛頓 (Martha Washington) 的直系後裔, 是羅伯特·E. 李將軍 (Robert E. Lee) 的妻子。 也就是說, 整個南北戰爭期間, 這兩位南方邦聯的女主角都穿著由一位曾經被奴役的非裔美國女性製作的長袍。

這一幕因為凱克利與瑪麗·托德·林肯 (Mary Todd Lincoln) 的親密關係而變得更加與眾不同。 在 1868 年首次出版後, 《幕後》 之所以引發了公眾的興趣, 不是因為它揭曉了一個黑人女手藝人的故事, 而是因為它提供了對白宮, 尤其是對林肯夫人的近距離觀察。 在戰爭年代, 凱克利不僅製作了總統夫人的舞會禮服———其中的一套華麗的紫絲絨白緞禮服, 至今仍然作為藏品, 保存在史密森博物館———還是總統夫人的私人助理和密友。 在回憶錄中, 凱克利聲稱, 總統遇刺後, 瑪麗·托德·林肯想見的只有她一個人。 事後, 瑪麗·托德·林肯送給了她一些林肯的遺物: 凱克利為林肯 “刷掉身上的胡子茬兒” 的梳子、 手套, 甚至

是林肯去福特劇院時, 身穿的那件沾著血的斗篷。 她將其中的大部分捐贈給了威爾伯福斯學院 (Wilberforce College), 這座學院剛剛在俄亥俄州成立, 旨在為非裔美國人的教育服務。 凱克利一直活到了將近 90 歲, 始終靠針線活兒維持生計。 出自她手的一床被子被保存在肯特州立大學 (Kent State University), 據說是在此事過後的最初幾年裡縫好的, 甚至可能用到了瑪麗·托德·林肯的衣櫥裡的零碎面料。 被子中心有一個方格, 上面展示了一只飛翔的雄鷹, 它的翅膀下繡著七個字母:LIBERTY(自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