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筋針療法(第2版)(簡體書)
滿額折

筋針療法(第2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29 元
定價
:NT$ 774 元
優惠價
87673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共分4章和附篇進行論述。第一章介紹筋針療法的由來、筋針命名的含義。第二章詳述經筋的生理特性,經筋病的病因病機、病候特徵、辨證分型、診查方法、治療法則等。第三章介紹筋針療法的特點、作用機制、取穴原則、取穴方法、操作方法等。第四章介紹64種筋病的筋針治療方案。附篇闡述“調形針法、調氣針法、調神針法”“衛氣學說”“衛皮學說”“衛蹺學說”等,提出“蹺為筋海”的學術觀點。書末附有16幅十二經筋彩圖。

作者簡介

劉農虞:筋針療法研創者,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繼承人,國際筋針學會會長,中國針灸學會經筋診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劉恒志:筋針針具研發者,博士;陳小磚: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深圳市優秀中醫,深圳市第五批名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工作指導老師

名人/編輯推薦

筋針療法具有取穴簡捷、無痛無感、速效高效、經濟安全、簡便易學等特點,可謂“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和典範。本次修訂增補了新的學術觀點、新的診療技術、190余幅彩圖、17種筋針適用病種、16幅十二經筋彩圖(附於書末)、9個筋針相關二維碼視頻。全書內容豐富,圖文並茂,以實用為宗旨,理、法、穴、術俱備,既傳承古訓,又開拓創新;對於針灸醫師、醫學院校師生來說,是一部厚重翔實、見解獨到、回味無窮的臨床讀物。

《筋針療法》自2016 年6 月出版,至今7 年了。
人民衛生出版社編輯早就通知我,《筋針療法》可以再版了。確實我也有此打算,因為在這7 年中,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針灸學會領導、專家的熱情關懷下,在江蘇省中醫藥管理局、江蘇省針灸學會,尤其是南京中醫藥大學及其針灸推拿學院·養生康復學院領導的大力扶持下,在國內外中醫針灸專家們的鼓勵幫助下,以及筋針同道們的鼎力支持下,“筋針療法”這一源自《黃帝內經》的經典針法重獲新生。
《筋針療法》出版的7 年中,因筋針的無感速效、經濟安全、易學易用、依從性好等特色而深受醫師的喜愛,銷量達1.6 萬冊。我們在筋針的教學、普及推廣過程中,熱心的同道反映了在學習筋針過程中,沒有圖像等給學習帶來的不便;加之,我們在筋針的深入研究中,尤其是與各中醫藥大學專家的交流中,重新領悟了筋針,提出了許多新的學術觀點,如筋脈系統假說、衛筋學說、調氣分營衛、調衛氣針法、筋(肌)急則痛、蹺為筋海等;對筋針的診療技術也有新的突破,如皮紋網眼無痛進針法、經筋六向評估、動筋激衛、建子針法、百刻針法等。為此,通過再版可以更新學術觀點,介紹新的診療針法,補充圖像資料,繪製經筋彩圖(正側背三幅總圖、十二經筋分圖)等,完善針灸理論與方法,更好地滿足學習筋針同道的需求。“筋針療法”屬於《黃帝內經》調衛氣針法,衛氣與經筋、皮部、蹺脈等密切相關,為此提出了衛筋學說、衛皮學說、衛蹺學說,拓展了筋針的適用範圍。再版的《筋針療法》中,著重介紹了在衛筋學說指導下筋針調衛診治筋病的內容,如筋性痹病、筋性腔病、筋性竅病,對在衛皮學說、衛蹺學說指導下筋針調衛診治皮部病、蹺脈病進行了臨床觀察,介紹了部分病例,以此拋磚引玉。
2022 年9 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印發《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 年)》《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管理辦法》。在本輪學科專業目錄修訂中,針灸正式被列為一級專業學位類別,可授予碩士專業學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張伯禮對針灸被列為一級專業學位類別表示祝賀。他表示,這是“國家中醫藥改革創新的成果體現”“必將引領針灸學專業的未來發展,為健康中國作出積極貢獻”。我們借此東風,再版《筋針療法》,為健康中國,乃至健康世界做些工作。
在《筋針療法》再版過程中,感謝南京中醫藥大學尤其是恩師楊兆民教授的栽培,中國中醫科學院趙京生教授的指導,以及筋針同道們的熱情支持與臨床經驗分享,給了我智能和巨大的動力,完成了再版《筋針療法》的編寫。本書中引用了多位專家、學者的學術思想,尤其是分享了部分筋針同道的臨床經驗,對他們的無私奉獻感恩!學生許沈娟也協助做了許多工作。同時要感謝人民衛生出版社編輯的鼎力相助,使《筋針療法》順利再版。
南京中醫藥大學 劉農虞
癸卯年秋

目次

第一章 概述/ 1
一、 筋針療法的由來/ 1
二、 筋針命名的含義/ 5
第二章 經筋理論/ 8
一、 《靈樞·經筋》原文/ 8
二、 經筋的生理特性/ 10
(一) 經筋的概念/ 10
(二) 經筋的循布特點/ 11
(三) 衛筋學說(上)/ 16
(四) 經筋之“體陰用陽”/ 18
(五) 筋脈系統假說/ 20
附:調氣分營衛/ 34
(六) 經筋與臟腑的關係/ 38
(七) 經筋與肌肉、筋膜/ 39
三、 經筋病的病因病機/ 43
(一) 經筋病的病因/ 44
(二) 經筋病的病機探析/ 45
附:筋(肌)急則痛/ 47
四、 經筋痹病/ 48
(一) 經筋痹病命名/ 48
(二) 筋痹與五體痹/ 51
(三) 以筋為中心的五體辨痹思維模式/ 55
(四) 建立符合針灸特點的辨證思維模式/ 56
五、 經筋病候/ 56
(一) 經筋病候特徵/ 57
(二) 經筋病候分類/ 57
(三) 經筋病候解析/ 59
六、 筋病辨證/ 60
(一) 經筋辨證/ 60
(二) 痛腫辨證/ 61
(三) 竅腔辨證/ 62
(四) 骨脈辨證/ 63
七、 筋病的診查/ 63
(一) 筋病的四診/ 63
(二) 筋病的檢查方法/ 65
八、 筋病治則剖析/ 69
(一) “以痛為輸”是筋病取穴主法/ 69
(二) “燔針劫刺”是筋病施術法則/ 71
(三) “以知為數”是筋病取效準則/ 73
九、 經筋療法與筋針療法/ 74
(一) 經筋療法/ 74
(二) 經筋針法/ 76
(三) 筋針療法/ 77
第三章 筋針療法/ 79
一、 筋針療法的特點/ 79
(一) 取穴簡捷/ 79
(二) 無痛無感/ 79
(三) 速效高效/ 80
(四) 經濟安全/ 80
(五) 簡便易學/ 80
二、 筋針對軟組織損傷即刻鎮痛效果的臨床觀察/ 80
三、 筋針的作用機制探析/ 83
(一) 得氣與氣至的關係/ 83
(二) 淺刺無感針法的臨床文獻研究/ 86
(三) 衛筋學說(下)/ 87
(四) 淺刺無感針法的研究/ 90
四、 經筋六向評估/ 91
五、 筋穴的取穴原則與方法/ 93
(一) 取穴原則/ 93
(二) 取穴方法/ 94
六、 筋針的操作方法/ 96
(一) 針具選擇/ 96
(二) 筋針體位/ 96
(三) 消毒/ 98
(四) 進針方法/ 98
附:皮紋網眼無痛進針法/ 98
(五) 筋針刺法/ 101
(六) 動筋激衛/ 103
(七) 皮下留針/ 104
(八) 出針/ 104
七、 筋針常見意外的處理與預防/ 104
(一) 皮下出血/ 104
(二) 筋針脫落/ 105
(三) 暈針/ 105
八、 建子針法與百刻針法/ 105
(一) 衛氣行/ 106
(二) 建子針法/ 108
(三) 百刻針法/ 114
九、 其他輔助療法/ 117
(一) 電針療法/ 117
(二) 腕踝針療法/ 117
(三) 皮內針療法/ 118
(四) 艾灸療法/ 118
(五) 拔罐療法/ 118
(六) 經絡整脊療法/ 118
(七) 膠布療法/ 118
(八) 制動療法/ 118
(九) 膏油療法/ 118
十、 筋針療法的適應證——經筋病證/ 119
第四章 筋針臨床應用/ 121
第一節 筋性痹病/ 121
一、 頭面部經筋病/ 121
頭痛(偏頭痛)/ 121
面癱/ 125
三叉神經痛/ 130
面肌痙攣/ 134
中風(維筋病)/ 136
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征/ 143
二、 頸項部經筋病/ 146
落枕/ 146
頸椎病/ 148
胸廓出口綜合征/ 158
三、 胸背部經筋病/ 160
背肌筋膜炎/ 160
胸椎後小關節紊亂/ 163
胸壁扭挫傷/ 165
肋間神經痛/ 167
四、 上肢部經筋病/ 170
肩關節周圍炎/ 170
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 175
岡上肌腱炎/ 178
肱骨外上髁炎/ 181
肱骨內上髁炎/ 183
肱三頭肌腱損傷/ 185
腕關節扭傷/ 187
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 189
指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 192
腱鞘囊腫/ 194
腕管綜合征/ 196
五、 腰骶部經筋病/ 198
慢性腰肌勞損/ 198
急性腰扭傷/ 201
腰臀部筋膜炎/ 204
梨狀肌綜合征/ 207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 209
腰椎間盤突出症/ 211
肥大性脊柱炎/ 222
六、 下肢部經筋病/ 225
股四頭肌損傷/ 225
股內收肌群損傷/ 227
闊筋膜張肌損傷/ 229
腘繩肌損傷/ 231
膝側副韌帶損傷/ 233
髕腱炎/ 237
髕前、下滑膜囊炎/ 239
髕骨軟化症/ 241
髕下脂肪墊肥厚/ 243
腓腸肌群損傷/ 245
踝關節損傷/ 247
跟腱炎/ 250
跟腱滑囊炎/ 252
踝管綜合征/ 253
足掌痛/ 255
足跟痛/ 256
第二節 筋性腔病/ 258
胸痹/ 258
心悸/ 261
胃痛/ 263
呃逆/ 265
便秘/ 267
癃閉/ 269
痛經/ 271
閉經/ 273
第三節 筋性竅病/ 276
眩暈/ 276
耳鳴(耳聾)/ 279
近視/ 284
鼻鼽/ 288
牙痛/ 291
聲音嘶啞/ 292
陰癢/ 294
產後漏尿/ 296
第四節 其他病證/ 298
蛇丹/ 298
附篇/ 303
調形針法、調氣針法、調神針法/ 303
衛氣學說/ 308
衛皮學說/ 310
衛蹺學說/ 321
筋針歷程/ 332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73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