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卓越(簡體書)
滿額折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卓越(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79 元
定  價:NT$ 474 元
優惠價:87412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面對教育,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惑:為了孩子的教育傾盡所有,甚至犧牲自己的生活;孩子犧牲快樂,花十幾年時間苦讀,但教育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為什麼會如此?

事實上,重視教育不等於會教育。教育自有其規律,不會因為你心急或增加投入就發生改變。

本書作者吳軍博士曾在清華大學任教,兩個女兒均就讀於世界名校。他在系統研究了教育經典理論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經驗和對教育熱點問題的思考,為家長開出了解決焦慮的良方。

在書中,他從教育的意義、內容、方式、節奏和道路等多方面入手,帶領家長掌握教育的底層邏輯和發展趨勢,避開教育誤區,讓家長不焦慮、不盲從,讓孩子不走彎路。

作者簡介

吳軍:

硅谷投資人,計算機科學家,人工智能、語音識別和互聯網搜索專家。現任豐元資本創始合伙人、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董事等職。

得到App課程主理人,開設有“硅谷來信”“數學通識50講”“科技史綱60講”等專欄和課程。

暢銷書作家,著有《吳軍閱讀與寫作講義》《吳軍數學通識講義》《浪潮之巔》《數學之美》《文明之光》《硅谷之謎》《見識》《格局》《態度》等十余部暢銷書,作品多次獲得包括文津圖書獎、中國好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在內的圖書大獎。

名人/編輯推薦

硅谷投資人、文津圖書獎得主吳軍博士多年教育思想的總結

曾在清華大學任教,兩個女兒均就讀於世界名校。他在寫作暢銷書《大學之路》的過程中,對美國的教育現狀有了比較系統的認識;近些年更深入研究了經典教育理論,《卓越》是他多年教育思想的總結,既全面又系統。

真正讀懂教育的底層邏輯,面對教育亂象不迷茫

本書從教育的意義、內容、方式、節奏和道路入手,立足全球視野,理論結合案例,讓你全面讀懂教育規律和教育的發展趨勢,讓家長不焦慮、不盲從。

實用性超強,解決日常教育難題

在教育經典理論的基礎上,吳軍博士結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經驗,對當下的教育難點和熱點問題都給出了實用性很強的建議,讓你即學即用,讓孩子不走彎路。

脫胎於數萬人受益的精品課程,觀點內容再升級!

得到app課程“硅谷來信3”內容中關於教育的整理集結,吳軍老師重新梳理了結構,並修訂升級了大部分內容,收藏或初次閱讀都不容錯過。

從《大學之路》到《卓越》

教育是一個亙古常青的話題,自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人們就非常重視教育,東西方都是如此。今天,教育恐怕是中國家庭最為重視也最為頭疼的問題。學生們花十幾年時間接受教育,甚至為此失去了很多快樂;家長們則為了孩子的教育,動用大量或全部可支配的財富,甚至為此犧牲自己的生活,十幾年乃至幾十年後教育的成果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在國家和社會層面,各種進步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歸為教育的結果,各種社會問題也都和上一代的教育有關。因此,怎樣重視教育都不為過。不過,重視教育不等於能進行良好的教育,多投入時間和金錢也未必能取得好的教育結果。教育自有其規律,不會因為我們心急或者增加投入就發生改變。

2015 年,我的大女兒進入大學。之後,我花了些時間回顧我和她走過的不同的求學之路,總結了我在這個過程中接觸到的教育工作者的建議,以及學習到的各種教育理論,寫了《大學之路》一書。令我非常高興的是,我在書中總結或者提出的一些觀點,比如終身教育、通識教育、從同學那裡獲得教育等,已經被很多讀者和家長接受。今天,很多年輕人通過各種平臺接受通識教育,很多職場人也在想盡辦法對自己進行終身教育。受到這種氛圍的鼓舞,在過去七年裡,我認真研究了古往今來有影響力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會學家們關於教育的理論,也跟很多年輕人進行了交流,對教育有了更新、更深入的思考,特別是在教育的意義和目標、教育即生活、個性化教育,以及教育的節奏等方面。2020—2021 年,我把其中一些想法分享在了得到 App 的專欄“硅谷來信 3”中。2022 年春夏之際,我的小女兒完成了大學申請,從高中畢業。於是,我有了較多的時間把過去關於教育的想法總結出來,形成了《卓越》這本書。

說到教育,我們必須先搞清楚教育的目的、意義和目標。無論什麼時候,無論對什麼人來講,教育的目的都應該是讓人明理,讓人從蒙昧狀態進入文明開化的狀態,從依靠自身經驗謀生的狀態進入利用知識開拓事業的狀態。用古希臘先哲柏拉圖的話講,就是完成一種“轉向”,把人的靈魂從誤解、謬誤和偏見引向真理。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需要全方位地接受通識教育,了解各種知識,鍛煉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這個目的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樣的。但是,不同的人應該為自己設置不同的教育目標。

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標是兩回事。理解了教育的目的,還需要有具體的目標。比如,對一個來自中下層家庭的孩子來說,掌握有效的、能夠發揮自己專長的謀生手段應該是教育的第一個目標。在達成這個目標之後,通過進一步的學習和實踐增加自己的影響力,實現人生價值,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可以作為第二個目標。如果一個孩子或者他的家長設置了不切實際的目標,他們就無法達到最終的教育目的,因而感到迷茫,甚至懷疑教育的目的和意義。

每個人的教育目標可以非常個性化,它不僅受限於自身的條件,也和其生活環境及社會需求有關。在過去的兩年裡,很多人向我詢問過一件事——當一個國家或者社會需要讓一半年輕人被分流到職業教育的軌道上,而不是鼓勵所有人都讀普通大學時,作為個體應該怎麼辦?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但很顯然,不是所有人都應該把進入普通大學作為自己的目標。

今天在談到教育的時候,大家經常會提到“內卷”這個詞,這意味著在中小學,甚至在大學,學生們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了。於是,很多家長,甚至一些老師,會自然而然地想到讓學生提前學,或者讓他們在課後多學點。根據我的觀察,這種做法在短期內確實有效,但效果不會持久。從長期來看,這種做法甚至是有害的。如果看看在全世界範圍內亞裔學生在大學之前的表現和他們後來在科學、工程和藝術領域的貢獻,你就會發現,早期的那一點點優勢在進入大學後蕩然無存,甚至很多人在進入高中後就後勁不足了。亞裔占了美國各頂級大學錄取人數的20% 以上,但是畢業後在精英人數中的占比卻沒那麼多。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把握好教育的節奏。

早在 18 世紀,著名思想家盧梭就提出,對不同階段的孩子要用不同的培養方法,教授不同的內容。在《愛彌兒》一書中,盧梭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設計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這些教育內容和今天全世界中小學的教學大綱基本一致。這並非巧合。20 世紀,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經過研究發現,人從嬰兒到幼兒,再到少年和青年,心智是逐漸成熟的。他認為,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應該教授與孩子心智發育一致的內容。如果過早教授大腦難以接受的內容,就會事倍功半。比如,在 12 歲之前,青少年雖然有簡單的歸納推理能力,但演繹推理能力還沒有建立起來。這時,教他們幾何學,讓他們做幾何證明題,他們就會感到非常吃力。12 歲以後的青少年只需半個小時就能學會的幾何學內容,10 歲的孩子可能要花兩三個小時才能學會。我自己也有過這樣的體會。高中時,我花一周時間才能搞懂的微積分內容,到大學時一天就能學會了。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成績,就讓他們提前學一些知識,可結果呢?孩子多花了好幾倍時間,積攢的一點點先發優勢用不了多久就會被別人趕上。同時,由於沒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孩子的一些天賦反而會被埋沒。

我一直認為,培養一個好的孩子,在智力教育方面,最重要的是保護孩子與生俱來的善和好奇心。善的意義自不必說,每個家長都希望擁有一個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友善的孩子,而不是一個聰明的“逆子”。一個與人為善的人,在社會上會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最終過好一生。但是好奇心的重要性,卻被很多家長忽視了。事實上,人類幾乎全部的文明成就都和好奇心有關,失去了好奇心,人就變成了機器。如果一個年輕人有對世界的好奇心,他就會主動學習。反之,如果一直被逼迫著學習,他就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就算按照老師和父母的意願學習了,也是在被動學習,效果要比主動學習差很多。

在成長的每個階段,除了需要接受智力上的教育,孩子還需要了解這個階段應該知道的為人處世的常識。因為大腦的發育問題,7 歲前的孩子只會以自我為中心來看待世界,很難體會別人的感受,因此可能會成為我們常說的“熊孩子”。這時,簡單粗暴的批評不會取得太好的效果。相反,我們需要引導他們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培養他們的同理心。7—12 歲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關鍵時期,培養得好,孩子就會很懂事;培養得不好,他們將來就可能會有認知缺陷。在這個階段,如果一味地逼著孩子去刷題、上補習班,就可能會錯過對他們心智的培養。近年來,我越來越能體會到教育家約翰·杜威說的“教育即成長”這句話的意義——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在年齡增長的同時,完成自身全面的成長。

在孩子 18 歲之前,父母的陪伴非常重要。我有幸從兩個女兒小時候一直陪伴到她們 18 歲離開家。在她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和太太都盡可能地為她們提供適合她們年齡和發育階段的各種教育。教育使她們變得成熟,有責任感,有同理心,沒有產生青春期的逆反行為。對此,我感到非常欣慰。雖然我和太太並沒有逼她們考高分,更沒有送她們去上補習班、參加各種競賽,但她們最終都考上了美國頂級的私立大學——大女兒上的是麻省理工學院,小女兒上的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我希望她們能接受全方位的教育,為將來面對社會做好心理上、身體上和品德上的準備。

教育的方法是多元的,沒有一定之規。但是,好的教育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使受教育者終身受益;而壞的教育也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讓孩子將來花一輩子的時間修復年輕時受到的創傷。在《卓越》一書中,我會從教育的意義、內容、方式、節奏和道路入手,分享我在教育問題上的思考,以及我和我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希望我的思考和我們成功抑或失敗的經驗、教訓對你有所啟發,也歡迎你一起來討論教育的話題。

吳軍

2023 年 8 月於硅谷

目次

前言

從《大學之路》到《卓越》

1教育的意義

自由: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成長:過程和結果哪個更重要

退化:如何看待教育內卷

超越:要求孩子超過自己合理嗎

2教育的內容

分類:如何甄別有用的知識

差異:不同階段的教育有何區別

潛力:課外活動有何必要性

側重:課程難度和廣度哪個更重要

3教育的方式

規範:文理工分校的德國式教育有何特點

個性:“另類學校”給我們什麼啟示

兼容:教育的方法如何與社會環境匹配

方法:教育的關鍵是什麼

4教育的節奏

天性:什麼是“自然教育”

節奏:如何把孩子當作孩子

認知:孩子聽不懂道理,是因為笨嗎

過程:孩子的思維方式是如何形成的

多元:如何開發孩子的智力

發展:終身教育有何必要性

5教育的道路

資源:如何理解教育不公平

趨勢: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該如何選擇

前途:文科專業和理工科專業該如何選擇

平衡: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哪個更重要

環境:如何看待“懷才不遇”

5教育的道路

資源:如何理解教育不公平

趨勢: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該如何選擇

前途:文科專業和理工科專業該如何選擇

平衡: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哪個更重要

環境:如何看待“懷才不遇”

6我的教育和孩子的教育

選擇:不同學校的教育有何差距

交流:家長的陪伴有何意義

成本:該不該讓孩子上輔導班

上進:如何看待孩子的同伴壓力

補充:如何找到合適的課外活動

後記

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工學院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書摘/試閱

關於教育的意義,很多教育家、政治家和哲學家都有深刻的論述。其中,柏拉圖的觀點可能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

在《理想國》一書中,柏拉圖借蘇格拉底之口講了一個洞穴寓言,並借此告訴我們教育的意義。故事是這樣的:

在地下一個很長的洞穴中,有一條寬闊的道路通向洞穴之外。洞穴裡住著一群被鎖鏈固定著的囚犯,他們的臉只能朝前看到洞穴的墻壁,而不能轉頭或者回頭看。因此,他們看不到洞穴的出口,也根本不知道有出口。在他們身後,遠處是燃燒

著的篝火,在被火光照亮的墻壁上,他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因此,他們所理解的人就是影子的樣子。在這些囚犯和篝火之間,有一條路,路上車水馬龍,有人在做各種活動,這些活動的影像都被篝火投射到洞穴中的墻壁上,看上去很真實。當然,路上行人的說話聲,走路聲以及搬運貨物的聲音,囚犯也都聽得見。對他們來說,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因此,他們認為自己看到了世界的真相,試圖從各種人事物的出場和動作中找出一系列規律,並由此預告將要發生的事情。

後來,有一名囚犯掙脫了鎖鏈,沿著身後的道路跑出了洞穴,來到了真實的世界。他聽到鳥語,聞到花香,在湖水中看到自己的樣子,發現原來人不是黑色的。於是,他趕快跑回洞穴把這個情況告訴大家。當他從光亮處再次進入黑暗的洞穴,他什麼都看不清,只能大聲喊出自己看到的一切。但是沒有人相信他,甚至有很多人嘲笑他,因為對洞穴裡的人來說,他們看到的影像就是最鮮活、最真實的,這個從洞穴外回來的人說的一切反而都是幻象。

柏拉圖的這個寓言和莊子井底之蛙的寓言乍一看有些相似之處,但它們其實講的是兩回事。井底之蛙看到的是真實的世界,只是因為它的活動範圍很小,見識有局限性。但由於它看到過真實的世界,是有理解真實世界的能力的,因此它一旦走出那口井,就會“望洋興嘆”。但是洞穴裡的囚徒們則不同,他們一直把扭曲的光影聲像當作真實的世界,把自己主觀錯誤的感官當作現實,因此即便有人告訴他們真相他們依然拒絕接受真實的世界。因此,他們哪怕接受了很多信息,但是按照錯誤的方式解讀,得出的結論都是謬誤。其中的差異,就在於有沒有受過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以人工智能為例,今天大部分非專業人士對人工智能的理解都是錯誤的。很多人要麼迷戀人工智能,要麼擔心被人工智能控制,他們不知道哪些問題人工智能解決不了,哪些問題人工智能可以做得更好。這並不是因為那些人不夠聰明,而是因為他們缺乏相應的教育。當然,大部分人不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了解得多一點或者少一點並不影響他們的生活和工作。但是,有些人不懂人工智能,卻試圖做這方面的工作,結果就是把洞穴裡看到的世界當做真實世界,當然無論如何努力都不會有結果。

再比如,在投資領域,很多人沒有接受過真正的投資教育,看到的不過是一些幻象,但他們當真了,其結果也和洞穴裡的人差不多。很多人靠省吃儉用攢下一年的工資,但投資時糊裡糊塗虧掉同樣的錢卻是分分鐘的事。他們中的不少人學歷並不低,但他們是否接受了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或者說他們是否理解了教育的意義,是要打個問號的。

那麼,柏拉圖是如何通過洞穴寓言解釋教育的意義的呢?柏拉圖認為,物質世界的各種現象背後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那些囚徒能看到人的影子,是因為有人的存在。那些影子是黑色的,是因為洞穴是黑暗的。人到了洞穴之外,在陽光之下,一切就不再是原來那個樣子了——這就如同接受過教育後,人會對世界產生新的思考。沒有接受過教育的人會把看到的影像當作真實,甚至會找出一堆看似自洽的原始理念來解釋自己看到的現象。這些解釋當然是不對的。柏拉圖指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在於掌握基本的判斷力,讓我們能夠找出現象背後真正的原因。而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接受外力的幫助,通過教育學會理智地行事。

很多人問我,做投資是否有捷徑。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真的想做投資,捷徑就是認認真真地學幾門相關課程,或者讀兩三本相關教科書,而不是看幾檔財經節目或者看幾本財經雜志。為什麼這麼說呢?柏拉圖所說的洞穴是人體感官所能及的世界的化身,它代表了人類的處境。看財經節目和財經雜志雖然不用動腦筋,但這和坐在洞穴中看世界的影子、聽周圍人談論沒什麼區別。走出洞穴並看見太陽的意義在於,我們的認知可以從可視的世界提升到“理念的世界”,或者說提升到只有理性才能領會到的世界。

在講完這則寓言後,柏拉圖再次借蘇格拉底之口指出了哲學教育的意義。柏拉圖所說的哲學是指所有學問,而非今天狹義上的哲學。他說,哲學教育是一種“轉向”的技藝,它的目的是把靈魂從誤解、謬誤和偏見引向真理——他用洞穴的黑暗指代謬誤,用洞穴外的光明指代真理。此外,哲學教育還可以讓我們從片面的表象轉向全面而完整的存在。這是一個人境界升華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只能通過孜孜不倦的哲學學習和實踐來實現。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12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