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廉價日本(簡體書)
滿額折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廉價日本(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8 元
定價
:NT$ 299 元
優惠價
8726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曾經以“高質量”與“高價格”為標籤的日本,正逐漸成為物價和工資都“便宜”的國家,也讓“日本的工資在近30年間完全沒有增長”成為不容忽視的現實。

日經記者中藤玲從物價、人才、房地產等各個方面進行了采訪,從采訪和調查中傳達日本現狀,並針對企業對低價的成因、影響的看法,學者提出的見解,消費者遭遇的兩難困境,進行深入且詳實的探究。

便宜當然好。若便宜還有好貨,那就更好了!但當企業唯一的促銷手段只剩下降價,是否也在促使整個社會陷入惡性循環呢?打工人、消費者,甚至日本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困境呢?

作者簡介

(日)中藤玲

生於1987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留學於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2010年進入愛媛新聞社編輯局社會部工作。2013年進入日本經濟新聞社,在編輯局企業新聞部等部門工作至今,先後負責食品、電機、汽車、通信行業,以及並購、工作方式等領域的新聞報道。

名人/編輯推薦

1.當“廉價”席卷日本的各個行業,日本民眾的生活會變得更好嗎?聚焦日本經濟衰退背後的暗流涌動!

2.上市6個月加印10次,銷量突破80000冊!引爆日本民眾輿論的反思之書!

3.收錄藏壽司社長田中邦彥、領英公司日本代表村上臣、日本工會總聯合會會長等資深人士專訪,多角度解讀廉價日本的產生與影響。

4.連續一年穩居日本亞馬遜“經濟入門”類榜單前三,好評率超過90%!

5.日本亞馬遜網站“泡沫經濟概述”暢銷榜第4位,金石堂“社會議題”暢銷榜第3位!

6.日本什麼都漲的時代,為什麼只有薪資不漲?廉價,真的好嗎?

目次

第1章 物價低廉的國度:迪士尼與大創的價格皆處於全球最低水平?

1 全球價格最低的“夢之國”

2 只有日本“一律100”

3 回轉壽司也數日本最便宜

4 泡沫世代的黃昏

5 為何如此廉價

6 超市裡的價格下跌

7 讀者心目中的廉價日本

8訪談許斐潤

9訪談渡邊努

10訪談田中邦彥

第2章 人才廉價的國度:年收入1400萬日元是低收入?

1 舊金山VS東京港區

2 勞動生產率墊底了嗎

3 因人手不足而崩潰的年功序列制

4 應屆畢業生的起薪與IT人才的薪資

5 在印度招不到人才

6 勢均力敵的加薪談判

7 “不發聲”的日本人

8 定崗型雇傭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

9訪談中村天江

10訪談村上臣

11訪談神津裡季生

第3章“被買走”的國度——外國人如何買下日本?

1 被買走的新雪谷

2 被買走的技術

3 衰退中的日本特色產業——動漫

4 奈飛公司的製作費是日本廣播協會的5倍

5 “外國人聚居區”的最新動向

第4章 廉價日本的未來——後疫情時代,世界會怎樣發展?

1 入境遊泡沫過後

2 從酒店看“雙重價格”

3 日本手機資費的降價壓力

4 水產企業的未來

5 廉價引發的弊端

6 後疫情時代,日本的廉價是否會改變

7 國家、企業、個人應該做些什麼?

8訪談池見賢

9訪談伊藤隆敏

10訪談永濱利廣

11訪談八代尚宏

12訪談河野龍太郎

後記

書摘/試閱

泡沫世代的黃昏

《廉價日本》在《日本經濟新聞》連載期間,我們收到了讀者對“日本的廉價”的大量留言:

“大概只有在日本能用一個硬幣(500日元)吃到令人滿意的午餐了。”

“以前去亞洲其他地方旅遊時,我都覺得當地的物價便宜得驚人,但現在反而是日本的更便宜,所以中國、泰國的中產階級都跑來日本旅遊。我感覺我們在這20年裡被他們反超了。”

“現在的電視節目裡,全國各地都在連聲稱讚‘性價比真高’‘這麼便宜’,但我認為還是擺脫‘便宜即是好’的想法為好,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在賤賣自己的勞動成果。”

此外,在海外生活過的人們,似乎特別能夠體會到“日本的廉價”。

一名60歲的男性公司職員說:“30年前我曾被外派到美國波士頓,當時覺得外出用餐特別便宜。妻子和朋友們出去吃飯時,甚至都不看價格直接刷信用卡付款。但現在反過來了,我們去美國旅遊時,在外面用餐的時候總是過於在意昂貴的價格,以至於無法把精力集中到美食上。”

一名40多歲的家庭主婦說:“我帶著孩子生活在歐洲,那裡的幼兒園費用和雇用保姆的費用每年都在上漲,讓人難以承受。但時隔數年回到日本,我發現幼兒園和保姆的費用居然還是跟以前一樣,真是令人吃驚。”

從“爆買”看購買力的變遷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留言,來自一位在泡沫經濟時期曾是公司普通職員的女性(52歲)。據她所說,她以前為了購物,會利用雙休日飛去中國香港做短途旅行,年底則飛往巴黎、夏威夷,而且住的是五星級酒店。她還曾到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巴黎總店的門口排隊買包,是典型的“泡沫經濟時期的日本人”。

如今,她卻和女兒一起逛起了GU,享受被稱為“便宜實惠”的低價搭配。最近,她還在二手物品買賣軟件“煤爐上,賣掉了自己年輕時購買的一件“Mademoiselle NONNON”(不不小姐)的毛衣。這當然不是因為生活窘迫,這位女士表示:“哪怕只是多賣100日元,我也會小小地開心一下。”她認為,相比當年像著了魔似的滿世界搜羅名牌的生活,她更喜歡現在這種無須愛慕虛榮的生活方式。

只是,她偶爾會感到悲涼。

“有時路過銀座的百貨店,看到停在店門口的中國旅遊團的巴士,我不禁會想:啊,自己也曾和他們一樣。”

現在,出國旅遊對她而言成了另一種奢侈,是幾年才能體驗一次的珍貴享受。

為何如此廉價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日本的商品為何會變得如此廉價。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先生指出:“一言以蔽之,這是因為日本長期處於通貨緊縮的狀態,企業的成本轉嫁機制遭到了破壞。”

也就是說,日本陷入了這樣一個惡性循環:企業的產品無法漲價,導致企業無法盈利,進而導致勞動者的薪資無法上漲,這樣勞動者的消費需求便無法提升,最終導致物價無法上漲。日本的購買力,正是在這一惡性循環中逐漸被削弱的。

在其他國家無法維持經營的超低價快餐店和理發店,比如“300日元牛肉蓋飯”和“1000日元剪發”等,之所以能在日本站住腳,便是通貨緊縮持續的結果,甚至可以說它們正是通貨緊縮造就的商業模式。由於企業無法上調價格,所以即使人手持續短缺,企業也無力通過提高員工的待遇招募新人。“新興國家全都以日本為反面教材,以避免陷入這樣的窘境。”永濱先生說道。

國外的“巨無霸”讓人覺得貴的原因

英國經濟專刊《經濟學人》每年發表的“巨無霸指數”,可以作為日本物價與海外物價的比較標準。

這一指數的理論基礎是:假設美國麥當勞的漢堡“巨無霸”在全球以同樣的質量銷售,那麼通過其價格的差異便可比較各國的購買力,看出各國的匯率水平。理論上講,同樣質量的商品無論在何處銷售,其價格都應該一致。但實際上,商品的價格取決於各國的原材料價格、員工的薪資等多重因素,因此同一商品在每個國家的售價便會有所不同。按照這一理論,通過比較麥當勞的漢堡價格,便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綜合購買力。

根據《經濟學人》的統計,截至2021年1月,在日本售價為390日元的巨無霸,在美國的售價是5.66美元。如果“在全球任何地方,同一商品的價格均相同”的假設成立,那麼1美元應該兌68.90日元。

然而在實際的外匯市場上,美元兌日元的匯率一直徘徊在104日元左右,日元被低估了約34%。

換言之,以日元為主要貨幣的人會覺得以美元出售的“巨無霸”比較貴。

不過,日本的迪士尼樂園、大創等服務與商品的實際價格,與海外的價格差有的甚至超過了2倍,遠超貨幣被低估的各類推算結果,因此其中應該還有僅用匯率無法解釋的因素。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的永濱先生強調:“目前日本與海外的價格差異情況,無法用匯率來解釋。”

他還表示:“長期的通貨緊縮帶來的物價停滯,以及增長衰退帶來的國民收入的持續低迷,導致日本的相對購買力下降,個別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之低,即使從全球範圍來看也是十分突出的。”

簡而言之,當前企業的員工薪資上漲緩慢,勞動者的消費欲望得不到提升,導致物價持續低迷,經濟亦無力復蘇,繼而影響員工的工資上漲。正是這樣的“惡性循環”致使日本的購買力持續下降。

僅用匯率無法解釋的長期通貨緊縮

一說到“日本的商品和服務比海外便宜”,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其“主要原因是匯率”。但研究通貨膨脹目標制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伊藤隆敏教授卻指出:“主張匯率是主要原因的想法,純粹是被誤導了。”日本的物價相比海外是高還是低,主要取決於國內物價、海外物價以及名義匯率之間的差異。

在此,我想介紹一下伊藤教授的理論。

假設國內物價與海外物價分別上漲2%,但國內價格卻比海外更便宜,這可以歸咎於“日元貶值”。然而實際的情況是,日元對美元的匯率,無論是2000年2月底還是20年後的2020年2月底,差不多都是1美元兌110日元。

在這20年間,日本的物價幾乎沒有變化,平均通貨膨脹率為零。另外,美國的物價則幾乎以每年2%的速度在上升。據悉,美國2020年的物價水平,相比2000年上漲了近五成。

因此,當日本人時隔20年再去美國時,自然會感覺“物價貴了五成”。反之,當美國人時隔20年再來日本時,則會感覺比過去便宜了許多。這也是近幾年入境遊客大增的原因。對此本書將在第4章進行說明。

所以,造成“日本購買力”下降的原因並不是匯率貶值(日元貶值),而是這20年的通貨緊縮。

歸根結底,“日本的購買力”之所以不斷下降,是因為日本消費者對通貨膨脹有抵觸心理,以至於企業只要稍微漲價,他們的產品便賣不出去。究其原因,是消費者的收入沒有得到提高。

在美國,盡管物價每年都上漲2%,但勞動者的薪資每年也會同步上漲3%。

有一個經濟指標叫作“實際有效匯率”,它涵蓋了國內物價、海外物價、名義匯率的變動,可用於比較日本與美國以及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購買力,能夠最為準確地反映出日元作為一種貨幣的購買力。

縱觀日元的實際有效匯率,其在2020年11月的數值不到1995年4月匯率峰值的一半,相比20年前(2000年11月)下降了40%。僅看這一項,我們就可以斷言,在這25年間日本的購買力下降了五成,即使與20年前相比,日本的購買力也下降了40%。

伊藤教授這樣總結道:“日本購買力的下降,也可稱之為沒落。”

日本的購買力不到美國的七成

這裡所說的“購買力”,是指能夠購買到各類商品、服務的能力。

從全球來看,國家購買力表示該國的單位貨幣可購買到的商品數量,個人的購買力則可以用實際薪資水平來衡量。在新興國家,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就業率和薪酬水平不斷提升,中等收入群體不斷增加。這些國家的個人消費支出旺盛,個人購買力不斷攀升。

有一個與購買力相關的經濟指標叫作“購買力平價”,它是一個基於“一價定律法則”,即“同一商品的價格在全球任何地方應皆相同”,而計算出的經濟指標。它可以像“巨無霸指數”那樣以漢堡等商品的價格計算出來,或者也可以使用消費者物價等指數來表示。倘若某種商品在日本賣120日元,在美國賣1美元,只要1美元等於120日元,則購買力平價理論就成立。

簡單來說,購買力平價是指以匯率的形式,表示各國貨幣在考慮物價水平後的實際購買力。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數據,美元兌日元的購買力平價在2019年為1美元等於100.64日元。

在進行各國的購買力比較時,也會使用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出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表示該國的生活水平。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1990年日本的人均GDP約為1.96萬美元(約278萬日元),略低於約2.39萬美元(約339萬日元)的美國。然而到了2019年,日本的人均GDP約為4.32萬美元,遠遠落後於美國約6.53萬美元(約709萬日元)的數值。日本在這近30年間僅增長到了1990年的2.2倍,而美國卻增長到了1990年的2.7倍,而泰國更是增長到了1990年的4.5倍,發展速度驚人。

如果日本也像美國那樣,個人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即使迪士尼樂園的門票上漲,日本人也不會覺得難以承受。

大創在泰國的價格策略之所以能夠成立,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假如泰國人的收入依舊很低,那麼高於200日元的雜貨是賣不出去的。但在過去的20年間,泰國人的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泰國願意花210日元購買大創商品的中產階級消費市場正在迅速擴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