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滿額折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寫下來,痛苦就會過去(全二冊)(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領券後再享91折起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弗吉尼亞·伍爾夫二十四年間寫就的日記,五百多個夜與日的私人絮語。
“也許我不會變得‘著名’或‘偉大’,可我要繼續冒險,繼續改變,開闊眼界,拒絕被人踐踏,拒絕墨守成規。重要的是釋放自我,不受限地找到自己的空間。”
本書是由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丈夫倫納德·伍爾夫所編選的日記選,收錄了 1918 年至 1941 年這二十四年間屬於伍爾夫的珍貴日記。我們可以看到她如何踏過荊棘,身為女性作家的她其創作幾乎受到了與稱讚分量相當的詆毀,一邊是“我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另一邊是“搜腸刮肚地在文章和評論中尋找自己的名字”;她會“毒舌”評論名家之作,跟隨她的日記我們幾乎能夠獲得一份絕妙的閱讀清單;她在日記中也記錄了陷入抑鬱症和精神崩潰的歷程,坦陳自己在黑暗中的掙扎與求索……

作者簡介

[英] 弗吉尼亞·伍爾夫 Virginia Woolf(1882—1941)
著名作家、文學理論家和批評家,被譽為 20 世紀現代主義和女性主義文學的先驅。代表作有《雅各的房間》《達洛維夫人》《到燈塔去》《奧蘭多》《幕間》,以及批評文集《普通讀者》等。 [英] 倫納德·伍爾夫 Leonard Woolf(1880—1969)
文學家、出版人和記者,他和妻子弗吉尼亞·伍爾夫,於 1917 年創立了霍加斯出版社。他們敏銳的洞察力對 T. S. 艾略特和 E. M. 福斯特等作家產生過重要影響。

名人/編輯推薦

一、由伍爾夫的丈夫倫納德所編選的珍貴日記集,收錄伍爾夫於1918年至1941年之間共24年的珍貴日記500多篇。在真實的生活片段、艱難的寫作經歷,以及作為女性創作者的掙扎中,我們得以窺見伍爾夫的思想碎片。

“設想一下,老弗吉尼亞女士戴上老花鏡,要開始讀這篇 1920 年 3 月的日記,那她一定希望我繼續寫下去吧。 你好啊,我親愛的過去!”,是的,如今是我們在看她的這些過去。那些在打字機前飛快趕稿的時刻,那些面對批評時的憤怒與恐懼、面對榮譽時的片刻歡喜,那些在經歷精神疾病的折磨,無法好好生活瀕臨崩潰的時刻,丈夫倫納德給予她無私的關懷與理解,等等。她在日記中以直接、真實的方式揭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我們有機會更加深入地了解這位才女獨特而複雜的內心世界。無論是她對於個人創作困擾的抒發,還是對社會現象的犀利評論,都顯示出她思考的敏銳和深度。

二、作為女性主義的先驅,在伍爾夫的身上,我們能夠看到一位女性想成要成為自己,需要經歷怎樣的批評以及需要多麼堅定的信念。伍爾夫的日記,給予我們每一個想成為自己的女性以非凡的勇氣。

雖飽受評判,但在自我懷疑、不斷自省、對“差評”既痛苦又不屑的複雜心理下,伍爾夫仍選擇相信和堅持自己。“看來一個人並不需要什麼社會名氣(就像我以為自己將要獲得的那種),才能成為我們時代公認的杰出女作家。當然,我仍需要私下征求一些評論家的意見,
這才是真正的考驗。只有經受住這個考驗,我才有權說自己到底是否仍有吸引力。”“……。她們聰明、熱切,但經濟窘迫,將來注定要一批批地成為女教師。我輕描淡寫地告訴她們,女人要喝些紅酒,而且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

三、系統性地接近伍爾夫的創作日常,我們可以看到她的那些著作的幕後故事與其生活的羈絆,看到哪些作家、作品和思想影響了她,也能看到這位“毒舌評論家”的一份長長的閱讀清單。

本書不僅僅是記錄一個天才作家平凡生活和創作歷程的紀實文本,更是一部展示其內心世界、思想斗爭及社會洞察力等多方面內容並給予讀者靈感啟示之著作。寫作的內耗與疲憊:“我不知是否有人像我寫作《歲月》這樣,在一本書上遭過這麼多罪。一旦完成,我就不想再多看它一眼,它像一個漫長的分娩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她對塞萬提斯、狄更斯、喬叟、雪萊等作家的作品有何見解和思考,她的讀書和思考方式,也在啟迪我們這些“普通讀者”。

四、全新插畫詮釋伍爾夫重要作品,套裝上冊和下冊裝幀,值得珍藏。
邀請新銳插畫師繪製封面插畫,裝幀採用套裝軟精裝形式,護封內含上冊和下冊,130mm*203mm開本,文藝典雅,方便閱讀。

目次

總目
上冊
序言 vii
人名與地名簡表 xiii
1918 001
1919 011
1920 033
1921 046
1922 065
1923 085
1924 096
1925 109
1926 130
1927 157
1928 186
1929 214
1930 231
1931 250
1932 269
下冊
1933 291
1934 326
1935 360
1936 401
1937 420
1938 441
1939 475
1940 495
1941 555
弗吉尼亞·伍爾夫著作編年表 563
譯後記 565

書摘/試閱

序言
弗吉尼亞·伍爾夫自 1915 年起開始有規律地記日記,一直堅持到1941年。她的最後一則日記寫於她訣別人世的四天前。但她並非每天都記,有時接連記上幾天,更多的是幾天寫一則,有時甚至間隔一兩周。這些日記終究連貫地記錄了她在這二十七年裡做過的事、見過的人,尤其是她對這些人,對她自己,對人生,以及對她當時正在寫或打算寫的書的想法。她把這些日記寫在一些老式的大四開的空白紙張上。起初這些紙張被裝在活頁夾裡,後來被裝訂成冊。我們過去常用硬封皮紙給她裝訂日記,霍加斯出版社印行詩集也用這種封皮紙,她很喜歡這種印有彩色圖案的義大利硬紙。我們也經常買些白紙訂成本子給她用,所以這些本子既被用來寫小說,又被用來寫日記。她身後留下的二十六卷日記,都是用這種本子寫就的。
這本日記牽涉過多私人信息,所以當論及的許多人仍在世時,不便將它完整發表。誠然,我以為,以摘錄的形式出版日記或者書信總不太可靠,尤其是要顧及和保護生者的感受與名聲,必須有所刪減。然而被刪掉的東西幾乎總是歪曲或掩蓋了日記作者或來信人的真性情,其結果就像拍證件照,把人的皺紋、疣、眉頭和細紋全給抹掉了。所以,即便是最好、最完整的日記選,對作者的描述也可能是歪曲或片面的,一如弗吉尼亞·伍爾夫的某篇日記所言,人們慣於記錄一種特別的感受,比如惱怒或痛苦,而沒有這種感受時,則不願動筆。因此,日記對作者的呈現從一開始就不全面,如果作者在記錄時故意隱去某種性格特徵,那所呈現之物難免會淪為一幅漫畫而已。
即便如此,此書仍是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一本日記選集。弗吉尼亞寫日記,部分是為了記錄她的日常瑣事以及她對周圍的人事、生活和整個世界的思考,即在通常意義上寫日記。此外,她的日記更是她作為作家和藝術家的獨特自我表達方式。她在日記裡潛心思考她正在創作或準備創作的作品,其中討論最多的就是小說的情節、形式、人物和表現方式,這些問題貫穿了她的每一部作品,也是被她反復思考、嘗試解決並一再修改的內容。她作為藝術家的地位和她創造的藝術價值仍然有爭議,畢竟任何一個審慎之人都無法明確斷定像她這樣的當代作家在文學“萬神殿”中處在何等位置。她晚期的小說激怒了某些批評家,而且使得一些不諳世事的讀者大惑不解。可誰也不能否認弗吉尼亞·伍爾夫是一位嚴肅的藝術家,並且很多人讚同伯納德·布萊克斯通教授對她的評價:“她是一位杰出藝術家”,“她嘗試了其他人未曾做的事情並取得了極大成功”,她的“藝術世界就如晶瑩剔透的水晶,即使遭受亂石碾壓,仍熠熠生輝並永世長存"。這一點也是我在這篇序言裡必須強調的:哪怕是那些不理解、不喜歡,甚或嘲笑弗吉尼亞小說的人,大多數也不得不承認她在《普通讀者》和其他作品中體現的非凡的文學批評才能。
我仔細閱讀了這二十六卷日記,然後摘錄並編訂了這本日記選。它幾乎涵蓋了所有與弗吉尼亞的寫作相關的內容,還包括其他三類日記內容。在第一類中,她明顯將日記當作一種練筆或實踐寫作藝術的方式。第二類篇幅較短,且與她的創作沒有多大聯繫,但我有意將其選入,為的是向讀者展示她的精神世界受到了何人與何物的直接影響,比如她藝術創作素材的出處。第三類是我選定的一些批評文章,她在其中記述了她對所閱讀書籍的評論。
這本日記選向讀者闡明了弗吉尼亞·伍爾夫身為作家的創作意圖、關注物件,以及她所採用的寫作方式。同時,它展現出作家的內心世界,提供了一幅非同尋常的創作心理圖景。當然,它的價值和趣味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弗吉尼亞的藝術創作本身。如果不是讚同布萊克斯通教授的觀點,我也不會編輯或出版這本書。我認為弗吉尼亞是一位嚴肅藝術家,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嚴肅藝術品。這些日記至少表明了她非凡的創作精力、孜孜不倦的努力、堅定的藝術信念,以及她幾十年如一日對作品認真負責的態度,無論是寫、重寫還是再重寫。在我看來,《海浪》是一部藝術杰作,其成就遠遠超出她的其他作品;《到燈塔去》和《幕間》各有千秋,其他作品則稍顯遜色。但正如我前面所言,它們都是“嚴肅的”藝術作品,而且永遠值得閱讀和研究。我提出的這些看法本身或許沒有價值,卻是出版此書的重要緣由。
在選編過程中,我曾考慮是否對刪減內容做簡要說明,但最終還是決定按常規行事,不做說明。對讀者而言,那麼多刪除的片段和省略號或許真是一種折磨。因此,我需要重申前面提及的一點。讀者務必牢記,這本書僅僅選編了弗吉尼亞所有日記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且所選錄的內容嵌在大量與她的寫作無關的材料中。只有時刻牢記這一點,讀者才能避免誤讀弗吉尼亞·伍爾夫的生活經歷和性格特點。
弗吉尼亞·伍爾夫並不總在日記中標注記錄時間和地點,但這不會特別影響讀者的閱讀和理解。不過,下面的事實或許會有助於消除讀者對某些篇章的疑問。從1915年至1924年3月,我們住在裡士滿的霍加斯住宅(在日記中常簡稱為“霍加斯”)。同一時期,我們也租下了阿什漢姆別墅(日記裡簡稱為“阿什漢姆”),它位於薩塞克斯,靠近劉易斯。我們通常只在周末和節日才去那兒。1919年,阿什漢姆租期屆滿後,我們又買下了蒙克屋,它位於劉易斯附近的羅德梅爾。同年9月我們遷入新居。1924年,我們將霍加斯住宅變賣,租下了位於倫敦西一區的塔維斯托克廣場52號(日記裡簡稱為“塔維斯托克”),並於同年3月遷入。1939年8月遷居梅克倫堡廣場37號之前,我們一直住在那裡。1940 年梅克倫堡的住所遭到飛機轟炸,全部家具被毀,我們只好移居蒙克屋,次年弗吉尼亞去世。
此序言附有一張人名與地名簡表,希望可以幫助讀者了解某些篇章論及的人物和地點。
倫納德·伍爾夫
1953 年 1 月 1 日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