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79折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至味人生:三千年飲食文化與人物風流(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  價:NT$ 408 元
優惠價:79322
簡體新到貨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食色與性情息息相關,古人早已領悟到這一點。他們深諳吃的藝術與哲學,將自己的精神氣質與文化追求融入食材、廚藝、風味之中,發微人生理趣,將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描繪為一幅至味人生的歷史畫卷。

本書不僅僅是美食的歷史,更是由人物貫穿而起的文化史和精神史。伊尹的調和之道,孔子的樂天知命,屈原的愛國情懷,劉徹的進取氣象,劉安的黃老之貌,曹操的治世雄心,杜甫的心系蒼生,玄宗的兼蓄包容,蘇軾的通透達觀,徽宗的排場品味,張岱的遺民之淚,李漁的閑情平淡,板橋的耿介坦蕩,袁枚的知音知味。每位歷史人物都有不同的處世哲學和人生境遇。歷史淘洗而下的,不只有大理論,還有具體的人生。在飲食中發現人,在共情中理解人,才能體味歷史的永恒魅力:古今一理,我不孤獨。

作者簡介

李凱,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史。出版有《先秦巡狩研究》等著作。

名人/編輯推薦

★北京師範大學“會講評書和相聲的寶藏老師”李凱,講述3000年飲食文化
★央視百家講壇人氣節目“舌尖上的歷史”,一本輕鬆好讀的文化散文
★14位食客的本命美食、精神氣質與傳奇人生,以飲食寫就的文化人生
★圖文並茂,印刷精美,一本愛不釋手的文化史小書
★在飲食中共情古人,在閱讀中理解古人,體味歷史的魅力
★附送李凱老師手書“至味人生”書法帖(印刷品),供讀者欣賞

★十四位熟悉的千古名士,十四種尋常的飲撰美味,以飲食寫就的文化人生
選取伊尹、孔子、屈原、杜甫、蘇軾、鄭板橋等14位耳熟能詳的名士,講述他們心中獨具意義的尋常飲食。在名士與飲食的淵源中,探尋人文典故,品味其中蘊含的民族氣質與精神。

★洗手作羹湯,感受美食與文化的碰撞
對於尋常人來說,食物重要的是物美價廉和時節物候;對於名士來說,食物還內化了一定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內涵。食物不僅要滿足口腹之欲,還要滿足精神需求,體現卓然不群的處世哲學和人生境遇。

★一部承載著民族共同回憶和情感的美食文化史
歷經時代變遷,在名士手中,簡單的食材生發出無數種佳肴,不僅承載著名士個人的審美品味,也暗合了時代精神與民族命運,成為一部內涵深厚的美食文化史。閱讀歷史的價值,是在食色中發現人,在共情中理解人,體味歷史的魅力:古今一理,我不孤獨。

★北師大會講評書和相聲的寶藏老師
李凱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副教授,他的課堂詼諧幽默、博古通今,深受同學們喜愛。李凱曾在百家講壇主講多個欄目,其解說風格幽默風趣,有較好的觀眾口碑。

自 序
吃出來的人生——美食·食家·文化中國
兩千年前,和孟子辯論的告子說“食色,性也”,夠直白。
他怎麼和孟子爭論仁義的,我們不管;這裡說的是,人有自然性,誰也不能否認。清歐陽厚均《易鑒》說:“口之於味,有同嗜焉。目之於色,有同美焉。食與色,人之所不能去者也。”有意思的是,古人看到了這一點,創作了六十四卦之一的“噬嗑”(び),它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十一卦,下“震”上“離”,樣子是一個大嘴巴,跟古文字中的“齒”( )字似的,很象形,上下顎咬合,裡面還有個咀嚼物(其實咀嚼物是離卦下面的陽爻“”),描繪的是古人咀嚼的狀態。這個大嘴還有不少哲理,上面的“離”為陰卦,下面的“震”為陽卦,《周易》講究陰陽交合、剛柔相濟,這樣才能不停地嚼呀嚼,才能太平。陰陽不交、剛柔不濟,沒辦法咀嚼,也就不太平了。《周易·系辭下》說:“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這是個比喻,做買賣也和吃東西一樣,有進有出,取我所需。足見古人把吃看得很重,還有很高的理論高度,不僅有吃的藝術,還有吃的哲理——什麼都要有個度,適可而止。“聖人於噬嗑之卦以為食也,蓋頤中有物,有齒牙咀嚼之義。有物則內開而口用其噬,物消則內合而口用其嗑。起於有味,終於無味。不味之味,有余味焉。奈何饕餮者流縱口腹之欲,貪於飲食,而不知甘脆肥醲,腐腸之藥,厚味滋毒,適以自戕其生,可不戒哉?”(清歐陽厚均《易鑒》卷三十八《雜卦傳》)吃大發了,戕害性命,就壞事了。
中央電視臺十多年前推出的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紅遍大江南北,至今不衰。人們之所以喜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打破了原先的模式,不是烹飪大師的工序,也不是“廚藝選秀”,這些老百姓參不透玄機。食材、廚藝和人們的心得,也有魅力,千百年來如此,“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把它拿出來,是藝術工作者的智能。
歷史工作者進了一步。歷史學表達的,也許不是大理論,而是生動具體的過程情節。在歷史敘述中突出人,突出人物在特定歷史環境下的思考,而不是抽象的歷史符號與條條框框,才有魅力,能教化人心。司馬遷說:“余聞董生曰:‘……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記·太史公自序》)這個做派,素為古人所重。說美食,不是歷史工作者的目的,因為說不過廚師;講美食的前世今生,也不是最終目的,因為說著說著聽眾就睡了。最終目的是敘述人,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敘述完了,現代人體會到了什麼,似乎古今一理,我不孤獨。孔子投奔齊國,齊景公表示我廟小,孔子悻悻而歸。他怕人加害,據說淘好的米還沒漉幹,就一溜煙兒跑了,您說狼不狼狽?孔子在陳蔡,飯菜全無,睡覺解餓。顏回討米、做飯,顏回抓鍋裡的煤灰吃,還被孔子誤會成沒規矩,您說委不委屈?屈原被流放,飲木蘭的墜露,吃秋菊的花瓣,精神充盈,但形銷骨立,您說難不難受?蘇軾一輩子被貶啊貶,也沒停了吃啊吃,到了黃州鼓搗東坡肉,到了惠州鼓搗羊蝎子,到了儋州鼓搗生蠔,您說心氣兒大不大?宋徽宗被擄到北國,和手下對著包茴香的紙號啕大哭,還眼巴巴地指望宋高宗把他接回去,您說瞎不瞎心?鄭板橋官也不當了,賣字畫糊口,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寒冬臘月抱著碗熱粥,蜷縮著慢慢喝下去,還覺得周身俱暖,您說苦不苦?古人也是人,和現代人活在同一片天空下,總有共同的話題。這是共情(Empathy,也有歷史老師叫神入法),共了情,也許就被古人指了一條明路。
伊尹是廚師鼻祖,闡述調和之道,背後是“治大國,若烹小鮮”(《道德經》)的思路。他還是殷商重臣,戰國策士借他講出一堆君王南面之術,其中也有臣子規勸諷諫的智能。
孔子是儒家聖人,他“疏食飲水”(《論語·述而》),歷盡坎坷,但明德守禮、樂天知命。內聖外王,經世致用,儒者要提升精神境界和執政水準。天理、人倫、聖言、掌故捆綁在一起。今世行之,後世以為楷,他的做派影響千秋萬代。
屈原是愛國詩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他沉浸在浪漫氣質濃厚的楚文化中,即便是巫風鬼雨,也折射出楚人的生活。“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史記·項羽本紀》)劉邦、項羽都是楚人,文化比行政有滲透力。
劉徹是威加四海的帝王,人們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附會給他。他加強皇權、開拓西域、打擊分裂、推尊孔氏,營建了恢宏的漢家氣象。社會上洋溢著進取向上的風氣,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形成氣候。
劉安是半人半仙式的人物,淮南王做豆腐與此相關。他崇尚黃老道家,無思無慮,法乎陰陽,“乘云陵霄,與造化者俱”(《淮南子·原道訓》),服食導引、丹砂石膏他最熟悉不過。但這位淮南王並沒怎麼消停,把黃老之學當成障眼的“法術”,而最終身敗名裂。
曹操是一代梟雄,確是治世之能臣。橫槊賦詩,詩人的氣質不影響他政治家的雄心。他自己釀酒,還給漢獻帝獻酒。他想當周公,希冀天下歸心,在亂世中可謂少見。“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短歌行》),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杜甫是詩聖,他的詩是詩史。“氣傲皆因經歷少,心平只為折磨多。”(啟公聯)艱難苦恨成就了他的老辣蒼勁,他分外珍惜一粥一飯和片刻安寧。“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他不過是想給蒼生一個衣食無憂的清平世界。
唐玄宗是盛世之君。胡食在大唐王朝司空見慣,上到皇室,下到平民,對異域美食來者不拒,期望胡漢一家。他目睹了物阜民豐,真相信野無遺賢、萬邦咸寧,甚至天寶三載改“年”為“載”,以為臻於郅治。哪想到漁陽鼙鼓、塵囂直上。他於太極宮臨崩之時,孑然一身,又對昔日的自負作何感想?
蘇軾不僅是大文豪,還是大吃貨。他少年得志,名滿天下,但沒有幾人像他那樣處處坎坷。他是千古風流人物,視人生如逆旅,天地一瞬和物我無窮,不過是人的一念之間。政敵不是要看我的慘相嗎?偏不讓!黃州、惠州、儋州,走到哪,吃到哪,樂到哪。“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莊子·讓王》)
宋徽宗是咎由自取的亡國之君。當藝術家多好,非得當皇帝。他深信“豐亨豫大”的理論,大講吃喝排場,玩出品位,弄出一堆奸臣,留下了一個爛攤子。但也有學者認為,他花了很多力氣來扮演好皇帝角色,銳意新法,擴大教育與福利,招徠建築、美術、音樂、醫學領域的人才,熱衷宗教禮儀,夢想收復燕云故土。然而國家早已千瘡百孔,架不住折騰。既不知時,又不自知。
張岱是紈绔子弟,但也是明朝的遺民。明末社會發生了巨變,明清易代,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變化,“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李贄《焚書·答鄧石陽》)的呼聲越來越高。張岱的人生以明亡為界,此前是茶淫橘虐、書蠹詩魔,此後是山河破碎、亡國之痛,前後判若兩人。
李漁是士大夫休閑生活的代表,也是百科全書式的藝術家。他曾設家戲班,在戲曲、飲食、營造、園藝、養生上無不精通。他主張吃出品位,儉約中追求精美,平淡中獲得樂趣。蔬食、清淡、潔凈、原汁原味是美食的高境界。擺脫羈絆,才能“事在耳目之內,思出風云之表”(《閑情偶寄·余懷序》)。
鄭板橋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也是性情中人。他不堪宦情,“難得糊塗”,以為民請賑忤逆上司,掛冠而去。鄭板橋顛沛一生,為人耿介,不向惡勢力低頭,魚米、熱粥、酒皆知來之不易,粗茶淡飯,香甜可口,心懷坦蕩,令人肅然起敬。
袁枚是久負盛名的文學理論家,也是精致的美食家。他主張“口餐”,反對“耳餐”,提出知己難,知味尤難。他對廚師王小余的要求很嚴,兩人堪稱知味。王小余死後袁枚專門為他寫《廚者王小余傳》,這是古代難得的死後有傳的廚師,傳為佳話。
美食、食家、文化中國,水乳交融。既是歷史,也是現實。

目次

自序:吃出來的人生——美食·食家·文化中國
第一章 湯·伊尹·策士
第二章 疏食·孔子·儒者
第三章 肉·屈原·楚俗
第四章 螃蟹·漢武帝·漢風
第五章 豆腐·劉安·神仙家
第六章 酒·曹操·梟雄
第七章 瓜·杜甫·詩聖
第八章 胡食·唐玄宗·盛世
第九章 蠔·蘇軾·文臣
第十章 盛宴·宋徽宗·皇權
第十一章 茶淫橘虐·張岱·遺民
第十二章 飲饌·李漁·閑情
第十三章 魚米·鄭板橋·州縣吏
第十四章 口餐·袁枚·隨園
後記

書摘/試閱

第一章
湯·伊尹·策士
人們追求口腹之欲,也考慮成本,煲湯就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古人食用美食的方法,一是水煮,二是火烤,油煎成本要大很多,遠不如前兩者便捷可行。而水煮更為原汁原味,比其他方式清淡,更重要的是還能提供給人們一鍋好湯。

煲湯歷史很悠久
“湯”在古漢語裡很多時候指的不是今天說的湯汁,而是熱水。漢朝的《說文解字》載:“湯,熱水也。從水、昜聲。”有人解釋,右邊的部分“昜”,是旭日東升普照大地的樣子,充滿陽氣的水就是熱水。湯不過是熱水,到很晚才指湯汁,今天也有人把清湯叫湯,濃湯叫羹。
羹的歷史很悠久。羹的古文字字形為 ,由羔和鬲組成 ,“羹”的本義指的是以鮮嫩羊肉做成的肉湯,後來引申指各種用肉或蔬菜做成的含有湯汁的食品。漢魏以後,人們也稱濃稠的湯為羹,漢樂府《十五從軍征》裡的羹,則是野菜湯。偽古文《尚書·說命下》講商朝武丁王求賢若渴,跟賢臣傅說講,好比做羹湯,你就是鹽和梅。 古人用鹽和梅子調節羹湯的咸度和酸度。在此鹽和梅指的是國家所需的賢才。
古時候有一本叫《笑林》的書,講了一個故事。有個人調一鍋湯,先盛出一勺試著嘗了一口,覺得味淡,往鍋裡又加了一些鹽,然後仍去嘗勺裡的湯,仍覺味淡,便說:“鹽不夠!”就這樣幾次,增加了一升左右的鹽,還是不咸,因此覺得這事很奇怪。 這個笑話是說這個人蠢,他往鍋裡加鹽,嘗的是盛在勺裡的湯,往鍋裡加再多鹽,早已盛在勺裡的湯也不會變咸。梅子經常用來調節酸味,在醋出現之前人們就用它,後來還衍生出可口的酸梅湯。
考古中居然發現有湯。古代很多青銅器中都有動物骨骼。神奇的是,2010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的考古工地中,兩千多年前的骨頭湯竟然還在青銅器中。考古工作者驚奇地發現,該墓的小龕中有兩件保存完好的青銅器,不僅銅鼎密封完好,內有骨頭湯,而且銅鐘內有約1000毫升的酒。考古工作者從墓的形制和出土器物分析,這應該是戰國時秦國士一級的墓葬,給距離該墓約300米的秦王陵作陪葬。兩件青銅器從墓中取出時,考古工作者當時就覺得容器裡面好似有液體,就帶回實驗室了。盛骨頭湯的鼎,素面無奇,20厘米高。工作人員揭開銅鼎蓋,鼎內液體占據了二分之一的空間,很渾濁,似乎還漂浮著什麼東西。他們小心翼翼地用鑷子將漂浮物取出來,發現是細小的動物骨頭,可能有足骨、脊椎骨和肋骨,經歷兩千多年已呈現銅綠色,數了數在10根以上。經鑒定,這是狗肉湯。鼎是煮肉的容器,因此考古工作者初步判定這些湯應該為陪葬時放到墓中的骨頭湯。古人“事死如事生”,用骨頭湯陪葬應是當時生活的反映,活著愛喝湯,死了也如此。裝有動物骨頭的青銅器曾多有發現,但帶湯的實物還是第一次發現。這是個奇跡,墓葬沒被盜,且具備良好的密閉性,值得注意的是該墓道全部用夯土夯實,青銅器還被放置在壁龕裡,比墓底更乾燥。陰差陽錯,兩千多年後我們還能見到它,真是神奇!

伊尹出場了
伊尹登場了。有人可能會好奇,這名字真古怪。其實上古時期,人們的姓氏是分離的,姓是大的部落集團,氏比它要小,每個人的私名,又是另外一回事。據說伊尹是己姓,伊氏 ,名摯,尹是他後來的官名 ,此人很有才幹。有記載說他是空桑 人,也有說他是有莘國 人。他出生於伊水,洛陽有伊川一地,可能和他的出生地有關。 他是商朝元勛、千古名臣,號“阿衡”。他擔任成湯的右相,輔佐商湯打敗夏桀,歷事成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還曾經把不成材的太甲流放到“桐宮”這個地方,後來太甲悔過自新,伊尹又把大權給了他。 伊尹在殷墟卜辭中與商先王一樣享受著後代非常隆重的祭祀。 《楚辭·天問》說成湯在東方巡狩時娶有莘氏之女,於是有莘氏派遣小臣伊尹作為媵臣到商部族結盟。 此事又見於《呂氏春秋·本味》 ,商部族急需吸收其他方國的人才來壯大自己,其他方國也希求以政治聯姻的方式,拉攏勢力較強的商部族。足見商湯東巡的根本目的,就在於借助政治聯姻得到伊尹的輔助,鞏固商部族與有莘氏的聯盟關係。這些說明有莘氏是商湯依賴的重要力量。說沒伊尹就沒有商湯的豐功偉績,應不為過吧。
司馬遷在《史記·殷本紀》裡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商代的名臣伊尹求見商湯王,“以滋味說湯”,用飲食滋味來說明道理。司馬遷說伊尹名叫阿衡,這可能是他貧賤時的名字。阿衡想求見成湯而苦於沒有門路,於是就去給一個叫有莘氏的部落做陪嫁的男仆,也就是媵臣。據說伊尹背著飯鍋砧板來見成湯,借著談論烹調滋味的機會向成湯進言 ,勸說他實行王道。《後漢書·馬援列傳》說東漢初年,名將馬援名震京華,保著光武帝、明帝兩代皇帝,用自己的謀略遊說主上,“將懷負鼎之願,蓋為千載之遇”, 用的就是這個典故。

用鼎煮湯的故事
古人用鼎煮湯,始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在二裡頭文化中已經出現了銅鼎。伊尹拿著鼎遊說商湯,是可能的。鼎使用方便,受熱面積大,受到人們歡迎,經常用來煮湯。關於鼎煮湯,還有一個著名的典故。《左傳·宣公四年》記載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楚國人獻給鄭靈公一只“黿”(yuán),這是一種珍異的龜類動物。正趕上公子宋(字子公)和子家進宮見鄭靈公,子公的食指忽然跳動起來,子公給子家看,說:“平時如果我的食指忽然跳動,一定能吃到珍異的美味。”當他倆進宮時正巧碰上負責烹調的宰夫在殺“黿”,於是兩人相視而笑。鄭靈公問他們為什麼笑,子家如實告訴了鄭靈公。當“黿”做好開席時,鄭靈公故意召見子公但不給他吃。子公覺得自己被戲弄,大怒,把手指放進盛“黿”的鼎中,嘗之而出。鄭靈公認為子公冒犯了自己,也勃然大怒,打算殺掉子公。子公知道事情不妙,先和子家密謀除掉鄭靈公。子家不同意,勸子公說:“畜生老了尚且怕被殺,何況是鄭國的君主呢?”沒想到子公反而造謠說子家要謀反。子家害怕了,只好與子公合謀,這年夏天,二人殺死了鄭靈公。這就是“食指大動”“染指”的出處。《春秋經》記載為“鄭公子歸生弒其君夷”,既稱子家之名歸生,又稱鄭靈公名夷,本來子家為弒鄭靈公的從犯,卻被列為主謀,是因為子家最初勸說子公,但是懼怕子公誣陷自己而參與了弒君。我們能看出古人對這一班君臣的指責。

以滋味說湯
伊尹“以滋味說湯”,這是司馬遷寫的。說伊尹為了遊說商湯費盡心機,拿煲湯來說事兒,且說得有鼻子有眼。但司馬遷話鋒一轉,說也有人認為,伊尹本是個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隱士,“五反然後肯往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成湯曾派人去聘迎他,前後去了五趟,他才答應前來歸從,向成湯講述了遠古帝王及九類君主的所作所為。成湯於是委派他管理國政。兩個版本誰是誰非,司馬遷也說不清,所以都擺在這裡。
伊尹曾經離開商湯到夏桀那裡,因為看到夏桀無道,十分憎惡,所以又回到了商都亳。司馬遷說伊尹從北門進城時,遇見了商湯的賢臣女鳩和女房,於是寫下《女鳩》《女房》,述說他離開夏桀重回商都時的心情。按今天的話說,就是向商提供情報,這是在瓦解夏的陣線。大軍事家孫武說伊摯(應就是伊尹)就是間諜。 今天我們看到的清華簡中,也有伊尹給商湯做間諜的內容。伊尹從夏往商亳,半夜才到達湯的所在。湯說,你來了,你有堅定的意志。伊尹說,我從夏費了十天才趕到這兒。我在夏,看到他們的百官都不堅定和好,他們的國君喪失了好好治國的志向,只寵愛琬、琰兩個美女,不體恤他的臣民,人民都說:我和你一起滅亡吧!夏桀卻更加地殘虐無德、舉動兇暴、不守典常。夏於是就看到了災祥,在西在東,明顯地出現在天上。他們的人民都說:這表示我們就要招致災禍了吧?湯說:你告訴我,夏的隱情確實是這樣嗎?伊尹說:確實是這樣。湯於是和伊尹舉行了盟誓,安定了天下的動亂不安。湯征討不歸附的邦國,伊尹幫忙謀劃,秉德無差失,湯從西邊攻打西邑,打敗夏軍。 足見伊尹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的地位不低。
《呂氏春秋·本味》說得仔細,記載了伊尹以“至味”說湯的故事。它的本義是說探究“味”的道理,引申到任用賢才,推行仁義之道可得天下,從而享用人間所有美味佳肴。這一說法有些牽強,但在其中卻保存了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烹飪理論,提出了一份內容很廣的食單,是研究我國古代烹飪史的一份很重要的資料。
這篇文章一上來就講哲理。若尋求事物的根本,十天就可以找到;若尋求它的枝末,即使花費很長時間也不會有收獲。立功名的根本,在於得到賢人。傳說有莘氏部落的一個女子去采桑,在空心的桑樹中拾到一個嬰兒,她把嬰兒獻給了她的君王,君王叫廚師養育這個嬰兒,並弄明白這是怎麼回事。臣下弄明白後,對君王說:“他的母親住在伊水的上遊,有了身孕,夢見神人對她說:‘如果你看見舂米的臼從水中浮出來,你就往東跑,千萬不要回頭。’第二天,她真的看見臼浮出水面,她告訴了她的鄰居後就往東跑了十裡。她回頭再看村莊時,村莊已經被水淹沒了,她自己也變作了空心桑樹。”所以,君王給這個孩子起名叫伊尹,是因為他生於伊水。
伊尹長大後很賢明,湯知道後就派人到有莘氏處請他。有莘氏的人不同意。伊尹也很想歸附湯。於是湯就向有莘氏的女子求婚,有莘氏的人很高興,讓伊尹做陪嫁的人。所以說,商湯為了尋求有道之士用盡方法。伊尹為尋求賢明君王,也無所不用。明王賢臣相互默契,都很快樂。得到了伊尹,商湯在宗廟為他除災祈福,布置了朝堂,行禮而接見他。伊尹為湯論說最美的味道。湯說:“您說的好吃的可以做嗎?”伊尹回答說,您的國家太小了,不足以備置這些東西,要您成了天子才可以。動物裡,水中的腥,肉食的臊,食草的膻,臭的、惡的、調味的蕕草、甘草都有用處。所有味道的根本,水是第一位的。火候是關鍵,或快或慢,減去腥味,去掉臊味,除掉膻味。味道調和的事,一定要用酸、甜、苦、辣、咸,誰先誰後、誰多誰少,那很精妙,卻都從這裡產生。鼎中的味道變化是很精妙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如同射箭駕馬的精妙,陰陽的變化,四季的規律。 所以,時間雖久卻不會壞弊,熟了卻不爛。甜、酸、咸、辣,味道正合適。文章裡還列舉了一堆古代的美食,很多名字今天已經不知道指的是什麼了。其中有肉、菜、魚、和(調料)、水、果之美者 ,令人目不暇接。因為先秦時期能夠填飽肚子已經不容易,很多時候一般人只能吃糠咽菜,不少菜在先秦是菜,在後世就是草,《本草綱目》即如是觀。故而這裡說這是天子的排場啊!只有先成了天子,才有可能完全領略這些美味。天子不是可以強取的,而必須先知道大道。道存在於自身卻施於天下萬物,修養自身獲得大道,也就成了天子,成了天子,那所有的美味也就齊備了。 所以說,審察近處的就可以了解遠處的,成就了自身也就成就了他人。聖人的道簡約,哪裡用得著去做費大力但見效少的事呢!
老子《道德經》中有句話:“治大國,若烹小鮮。”說的是治理大國應該要像燒菜一樣精心,要注意作料的搭配,掌握火候,不能瞎折騰 。伊尹會做湯而成為宰相,“以鼎調羹”,拿“調和五味”的理論來治理天下,也就是後來老子所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有意思的是,伊尹知道植物的五味,更善於調和五味,在被稱作“廚神”“中華廚祖”的同時,由於他提倡藥食同源,也被醫學家所重視。醫家以君臣佐使配伍,以寒熱溫涼調性,把以前的單味藥治病,發展到多味藥的方劑治病,把“藥學的祖師爺”這個稱號也加到了伊尹頭上。有一本書叫《伊尹湯液經》,這對中醫藥太重要了。
《呂氏春秋·本味》的伊尹說湯,有著漢賦的特色。漢賦要鋪陳語匯,文采華麗,表現皇家的氣象,還能起到對統治者規勸諷諫的作用。比如漢代大辭賦家枚乘的代表作《七發》,洋洋灑灑,是一篇諷諫性作品。枚乘的這篇文字,假托吳客這個人物,勸楚太子接受“要言妙道”,實質是諫阻吳王劉濞。所謂“七發”,就是七次感發。賦中說楚太子病了,吳客前來問候。吳客認為太子的病在心理而不在生理,非針藥所能治癒,只能“以要言妙道說而去之”。 於是兩人展開七番問答。吳客不厭其煩地用大量華麗的詞藻形容了音樂、美食、車馬、遊宴、打獵、觀濤等種種享樂,太子都無精打采,提不起精神。最後吳客終於說到許多大哲大賢的“要言妙道”,太子出了一身汗就好了。 吳客具體說了什麼道理,我們無從得知,因此給我們留下了遐想的空間。關於飲食,半人半仙的吳客說,煮熟小牛腹部的肥肉,用竹筍和香蒲來拌。用肥狗肉熬的湯來調和,再鋪上石耳菜。用楚苗山的稻米做飯,加上菰米(中國古代六谷之一),這種米飯摶在一塊就不會散開,入口即化。於是讓伊尹負責烹飪,讓易牙調和味道。種種食物是天下最好的美味了,太子能勉強起身來品嘗嗎?太子說我病了,沒心思,不吃。 這裡仍舊把伊尹當作廚師的鼻祖。

策士的文化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兩次巨變,一次在春秋戰國時期,一次在近代。這兩次變革都發端於經濟領域,結果牽一發而動全身,給整個時代的思想、文化、體制、社會結構帶來了摧枯拉朽式的衝擊。春秋戰國時期士階層日益壯大,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原先是下等貴族,賴以生存的井田制 瓦解了,只能以出賣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為生。於是他們想辦法找靠山,找到之後就為了他們的主公及其所代表的統治集團的利益四處奔走,施展渾身解數,以口舌為雄,於是策士應運而生——他們是戰國時代遊說諸侯國君的縱橫之士,即出計策、獻智謀、巧舌如簧的人。到了戰國中期以後,各諸侯國的爭霸過程日益白熱化,這讓策士們從中認識到:國力與軍事固然是諸侯王的支撐,但政治斗爭與外交策略也不能忽略,而後者往往決定於諸侯國王的一念之間。尤其在以商鞅變法為代表的列國變法運動發生之後,各國之間朝秦暮楚,邦無定交:秦國從西戎一躍而起,國力漸強,日益成為山東六國的心腹之患。六國多次“合縱”抗秦,而秦國巧妙地利用六國間的矛盾,你搭臺我拆臺,在範雎的建議之下“遠交近攻”,逐漸地分化瓦解對手;六國之間也爾虞我詐,各懷鬼胎,壓根兒不是鐵板一塊。歷史的演進並不是十分理性的,千萬人的性命取決於統治者個人的好惡。這樣在長達百余年的“合縱”“連橫”斗爭大戲中,《史記》《戰國策》以及大批諸子文獻表明,策士把天下玩弄於股掌之中,分分鐘可以決定將士的生死。看準了這一因素,士階層中大量的以舌辯為雄的策士,縱橫捭闔、上躥下跳,只要嘴巴裡的舌頭還在,就會活躍在歷史舞臺上。 錯綜複雜的政治、軍事、外交斗爭是策士的溫床,伶牙俐齒使他們大顯身手。
他們不僅有一定的政治主張,而且在價值觀上非常現實,只有利益。個人的功名利祿是最終出發點,張儀、蘇秦、陳軫等人就是典型代表。為了遊說統治者,他們可以見風使舵、曲意逢迎,更可以為了現實利益改寫歷史,誰名氣大說誰,誰有衝擊力說誰。伊尹這樣的大人物自然是免不了被收拾一番的,其身世真真假假,有幾分是古,有幾分是今,戰國策士比我們要清楚吧?
顧頡剛先生的理論很有啟迪性。20世紀,著名古史學者顧頡剛先生,在學生時代看戲時,就注意到一個現象:同一出戲,隨著歷史的演變,劇情往往隨著時代變化而不斷被修改。他從戲曲觀察逐漸擴展到歷史研究,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理論。1922年,顧頡剛為商務印書館編寫中學歷史課本,打算把《詩經》《尚書》等古書中的上古史傳說整理出來。他發現很多耐人尋味的現象,萌生了“層累地造成中國古史”的觀點:古史傳說有很多內容是後代人編的,添枝加葉、移花接木不算,就是完全杜撰也是可能的。在著名的《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一文中,他曾經說“時代愈後,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大”。 他舉例,關於舜,舜被孔子時代的人們看成是無為而治的聖君,到《堯典》裡就成了全方位積極有為的聖人,到孟子時代增加了“模範孝子”的內容。顧先生認為,一堆人都是編古史的好手,尤其是儒家學者。這樣看,的確有一大堆歷史故事完成於戰國人之手。他們會依據這樣或者那樣的初衷改造古史,添油加醋、移花接木都是家常便飯,憑空杜撰也不是不可能——戰國就是個紛亂複雜的時代。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22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