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女子人際學:受男性欣賞,女性喜愛,人際關係瞬間提升的100個生存守則【輕鬆相處升級版】
滿額折
女子人際學:受男性欣賞,女性喜愛,人際關係瞬間提升的100個生存守則【輕鬆相處升級版】
女子人際學:受男性欣賞,女性喜愛,人際關係瞬間提升的100個生存守則【輕鬆相處升級版】
女子人際學:受男性欣賞,女性喜愛,人際關係瞬間提升的100個生存守則【輕鬆相處升級版】

女子人際學:受男性欣賞,女性喜愛,人際關係瞬間提升的100個生存守則【輕鬆相處升級版】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50 元
優惠價
79355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9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女性的煩惱,有九成來自人際關係的不順遂。

善用女性柔韌的性格優勢,可以幫你突破人際困境,

找到能自在社交,也不勉強自己的方式。

 

「每次我問女性朋友現在有什麼煩惱,得到的答案通常是:「有很討人厭的同事」、「整天被主管找麻煩」、「跟父母關係不太好」、「男友(先生)根本不了解我」等,她們最先想到的總是與人際關係有關的問題。」

——有川真由美

 

女性的溫柔和感性,讓他們對人際關係特別敏感,渴望與人建立良好的友誼。

或許你不會特別喜歡那些超受男生歡迎的女生,但一定會佩服在男性跟女性之間都極有人緣的女孩──畢竟可能你自己也很喜歡她。

這些女生究竟有什麼讓每個人都按讚的秘訣?在人際相處中,又該如何做個不慣性討好,也不四面樹敵的人?

本書精選女性善用智慧與溫柔的特質,就能聰明化解衝突的100種生存守則。你可以依照各種社交困境,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痛苦的人際關係瞬間就能變輕鬆。

 

——真誠對待別人,真實面對自己的人際關係守則——

l總是想改變別人?是你的「看不下去」讓你感到痛苦。

l比起競爭」,女性更需要靠「互助」來生存

l面對惡意中傷,你的不在乎,就是最好的回擊。

l道不同可以不相為謀,但不必「為敵」。

l對女性而言,「讚美」就類似握手,是一種溝通方式。

l你可以展現自我,但不能表現自私。

 

真誠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BlaireChen心靈保養YouTuber

王雅涵諮商心理師

周品均唯品風尚集團執行長

洪培芸臨床心理師、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溝通表達講師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有川真由美

 

出生於日本鹿兒島縣始良市。台灣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碩士。作家、攝影家。曾任化妝品公司行政人員、補習班老師、科學館導覽、服飾店店長、和服穿著講師、婚禮顧問、報社編輯等,工作範圍廣泛。運用多數轉職經驗,在書籍、雜誌上給予粉領族各項建議。

 

著有《練習不生氣》、《說出職場好人緣》、《讓對方覺得超溫暖的相處練習》、《練習不焦慮》、《練習不糾結》、《練習好心情》、《五十花正開》等。

 

譯者簡介

 

葉韋利

現為專職主婦譯者,熱愛翻譯工作。

FB專頁「譯者葉韋利工作筆記」:www.facebook.com/licaworks

譯者葉韋利工作筆記部落格:licawork.blogspot.com/ 

目次

前言 

 

第1章 做個不慣性討好,也不四面樹敵的人 

01 遇到衝突,「柔性溝通」比「爭輸贏」更重要

02 總是想改變別人?是你的「看不下去」讓你感到痛苦

03 不多言,不爭辯,就可擁有召喚好運的能力

04 女力,就是溫柔的韌性

05 有些話聽聽就好别往心裡去

06 保持適度的親密與距離

07 情緒失控前先暫離現場

08 巧妙閃躲對方的攻擊

09 從令人疲憊的人際關係中釋放自己

10 迷失在別人的話語裡,會找不到自己

11 讓你避之唯恐不及的人,究竟哪裡可怕?

12 別人是別人,我是我

13 心口不一又何妨?

14 在女性小團體中的生存之道

 

第2章 無往不利的人際潛規則 

15 從簡單的問候開始建立關係

16 贏得好人緣的有效讚美法

17 擺脫邊緣人生,從建立一對一的人際關係開始

18 「稱呼名字」與「表達謝意」,就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19 不需「原諒」,而是「包容」

20 「傳達.整理.討論.確認」 的溝通要訣

21 「會傾聽」比「會說話」更受歡迎

22 被請客必須「道謝兩次」

23 不善於社交的內向人,也能打造好人脈

24 保持微笑的神奇魔力

25 利用小善意與小禮物建立交情

26 同性不相斥!女性也喜歡的女生特質

27 想要「人見人愛」,請養成開朗幽默的好人緣體質

28 成為「到哪都受歡迎」的積極人

29 不著痕跡的體貼,人際關係變A+

30 心存尊敬,讓你成為受資深女同事喜愛的後進晚輩

31 面對討厭的人,請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

32 我們都是藉由外表,引導別人如何看待及對待我們

 

第3章 跟看不順眼的人也能和平相處 

33 女性在男性面前做作,其實是誠實的表現

34 認輸不是沒個性,而是沒必要爭輸贏

35 對於別人的批評指教,成熟的大人這樣回應

36 面對被排擠的社交冷暴力,請這樣做

37 永遠不要讓人貶低你

38 八面玲瓏的個性,未必人見人愛

39 面對愛找藉口的人,也要顧全對方的面子

40 別想太多!對別人稱讚你的善意心存感激就好

41 女人善變?請「以不變應萬變」

42 該不該說?該跟誰說?關於「祕密」的祕密

43 你可以展現自我,但不能表現自私

44 聰明應對薪水小偷

45 善用職場嫉妒心,你會更進步

46 完美擺脫「聊不停」的人

47 道不同可以不相為謀,但不必「為敵」

48 把別人的批評,轉化為有效的回饋

 

第4章 如何在人際關係上不吃虧 

49 讓自己活得更好,勝過說別人不好

50 停止用「否定自己」來追求肯定

51 拒發「好人卡」,不再當濫好人

52 認同他人的優點,就會看到自己的強項

53 90%的煩惱是自己想出來的

54 逞一時口舌之快,贏了又如何?

55 不要強迫別人接受你認為對的事情

56 衝突後,重修舊好的練習

57 內向害羞者的刻意練習

58 高敏感族群要建立剛剛好的人際界線

59 令人討厭的女性特質,源於無法改變自我的「定型心態」

60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還有灰色地帶

 

第5章 從對立到對話,化解衝突 

61 懂得表達情緒和想法,別人才能懂你

62 說出不傷人的真心話

63 觀點不同,不代表無法融洽相處

64 「可是」、「但是」、「反正」,讓人反感度爆表的三個詞彙

65 這樣表達,對方更容易聽進去

66 達成「能解決問題」的共識,比追求「最好的解法」重要

67 和人溝通的重點是:「別把自己想得太重要」

68 先說重點,再說觀點的精準說話術

69 理解情緒,才是真傾聽

70 如何面對一時語塞的冏狀態?

71 遠離假合群,勇敢做自己

72 改善關係從「說話」開始,你不說就沒人懂

73 不想選派系,又怕被孤立——左右為難時的因應之道

74 擁有「好好拜託」的本事

75 說「NO」還是能有好人緣

76 逆耳的話,也有順耳的說法

 

第6章 不隨別人的情緒起舞 

77 在女性階級制度中生存的訣竅

78 用「成長模式」,而非「階級模式」對待自己

79 被惡意攻擊時,換個角度想,心就寬了

80 「智慧」與「溫柔」,是聰明化解衝突的方法

81 看到霸氣御姐的另一面

82 不被激怒的人際生存術

83 不受他人情緒左右的練習

84 壓力也需要洩洪,請好好照顧自己

85 面對年輕女性,請發揮鈍感力

86 小主管與大前輩也能好好相處

87 與同學聚會,保持舒服的相處距離

88 因為看輕,所以快樂;因為看淡,所以幸福

89 存好心,就能說好話

 

第7章 真誠對待別人,真實面對自己 

90 勇敢踏上屬於自己的花路

91 與其在意「別人怎麼想」,不如關心「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92 擺脫被人生綁架的「受害者情結」

93 經營自在的人際關係

94 說好話,力量大

95 想停止自我否定,請先讚美自己

96 遠離虛擬世界的真實壓力

97 用正念跳脫心理疲累的循環

98 成為獨立而幸福的女性,才是真正的孝順

99 在生命中只留下對的人

100 「獨處」和「與人共處」都很重要

書摘/試閱

【以自我為中心的情緒巨嬰】

你可以展現自我,但不能表現自私

 

能坦率表達意見的女性,會比因為過度在意他人的感受而選擇什麼都不說的女性更容易相處。但如果自我主張過於強烈,就很難搞了。

例如,自己的意見未被採納就不高興、談論任何話題都會把焦點轉到自己身上、獨攬功勞、老愛自誇、一定要成為眾人的目光焦點……等。

為什麼對方會如此自負呢?想必是在什麼地方獲得信心吧。他們認為自己說的絕對不會錯,也覺得展現強勢就代表獲勝。這類人可能是向來成績優異、備受尊敬的「理所當然的自以為是型」;也可能是原本很自卑,但根據過往經驗,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強勢一點沒關係」,反而自大過頭,屬於「會錯意的自我感覺良好型」。

表達自己的意見,或是堅持自己的立場,這些並沒什麼問題。但全不在乎他人的感受,缺乏同理心,這才是其行為不可取的重點所在。

能明確表達自身觀點,也能傾聽別人想法的人,會讓人覺得「他人真好」,或者「他真是個友善又好相處的人」。

過於強調自我的人,無法掌握「自己跟對方都覺得OK」的平衡點,在潛意識裡認為自己的意見才最重要。他們會批評別人的言論,對於其他人會如何看待自己則漠不關心。尤有甚者,還會過度自我膨脹,試圖操控對方。

遺憾的是,這種過分強調自我的女性無藥可醫。即使曉以大義,勸告他「要多聽聽別人的意見」,他的個性也不會改變,與之爭辯也沒用,因為具有強烈主觀意識的女性,最討厭被否定。基本上,他們會拒絕接受針對自己的批評,為了更強調自身的立場,你講一句他就會頂十句,個性很急又強勢。

話說回來,對於這種人也不需要刻意迎合或奉承。最好與之保持距離,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態度互動。當彼此意見相左時,可以先肯定對方的意見,比如說:「我能理解你的想法,這樣想也不錯。」然後再提出自己的觀點:「我自己是覺得~比較好。」

強調自我主張的女性,有時候可能會對不符合他們期望的反應予以強烈回擊。這時候,就是展現你是成熟大人的時刻,你可以在心裡想著:「他就像小孩,隨他去吧。」不要跟對方計較。

 

【如何對付公司裡的懶同事?】

聰明應對薪水小偷

 

如果你問四十歲左右的女性:「工作中最令你討厭的是哪種人?」絕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不做事的人」。

很認真但能力不足的女生,可能還有改善的空間,但那些做事不積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成天偷懶,只想讓自己過得輕鬆一點的「懶女人」,格外令人火大。與這種人共事的同事會說:「他們連試都不想試,就說自己做不到,真令人頭痛。要不然就是裝忙,也不幫忙接電話,把雜事都推給別人,還愛講人閒話。最後,連我們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跟氛圍都被他們的懶散影響了!」

這樣的怨言多半出自工作能力較強的女性,但從那些被視為「懶女人」的角度來看,或許會認為:「她們的要求真高耶,煩死了」、「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工作不是很好嗎?」

據說,螞蟻群無論怎麼調整,都是有二〇%的螞蟻會努力工作、六〇%的螞蟻工作程度一般,還有二〇%的螞蟻是懶惰的。因此,在職場上會有愛偷懶打混的女性,也是正常的吧!她們會認為:「有其他人去做就好了嘛!」

以下就是跟懶惰同事相處的三種訣竅。

 

一、不要與懶同事比較或對他抱有期待,專注在自己的職責上。

如果計較自己或同事誰做的工作比較多,或是對別人抱有期待,就容易感到煩躁,讓自己困在這種不耐煩的情緒裡最浪費時間。

若是打混偷懶的同事不至於加重你的工作份量,就別因為他們而讓自己分心,也別執著於公不公平的問題。想想「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別為別人的課題所困擾,也不要因為他們偷懶而影響自己的工作態度,保持自己的步調就好。

 

二、抱持「因為有偷懶的同事,自己才能獲得好評與成長」的想法。

對於偷懶裝忙或擺爛的人,其實主管和其他同事都看在眼裡。但也多虧有這樣的薪水小偷,能讓他人對認真工作的你有更高的評價,知道你是「很努力的人」、「工作能力很強」。如果你身邊都是能力出眾、表現優異的人,他們的鋒芒就會蓋過你,即使你再努力也很難被注意到。

此外,當你看到同事做事粗心大意,大錯小錯不斷時,你會自我提醒不要跟他犯一樣的錯,要將工作再仔細檢查過;或者對方工作效率很低,老是在摸魚打混,你就要引以為戒,透過反思來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不斷追求進步。

 

三、和同事明確分工,直接提出你的要求。

當自己的工作受影響時,不要責怪「有人偷懶」,而要與對方劃分清楚工作範圍。此外,也可以訂定截止日期,像是「這件事麻煩務必在星期五前完成」。

另一個方式,是讓責任分配與工作進度「可視化」,也就是確保團隊成員能瞭解彼此擔任的角色,並定期分享各自的工作情況。如果工作分配勞逸不均,最好與主管或可信賴的同事一起解決。

 

不論對方的懶惰是出於「安靜離職」或「躺平」的心態,最好的做法就是跟對方保持距離,千萬別被他的懶惰「傳染」了!

 

【有人扯後腿,該如何應付?】

善用職場嫉妒心,你會更進步

 

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女性一旦進入社會,幾乎都會遇到「被扯後腿」的情況。所謂「棒打出頭鳥」,是女性身處沒有明顯等級差別的同級群體中的自保生存法則。

至於被扯後腿的原因則形形色色,例如:因為工作能力太強、老闆格外偏袒、氣焰過於囂張……等。甚至我還聽過有女性升遷至管理職位後,不是與部屬攜手合作,而是明爭暗鬥,最後搞得整個辦公室烏煙瘴氣。尤其是女性主管,不僅容易被其他女同事厭惡,也會激起男同事不想輸給女人的競爭心。

如果遇到故意在背後放冷箭、扯後腿的女性,千萬別理會對方。就算真的遭到惡意打擊,要是與對方起爭執、和稀泥沒完沒了,是不會有任何好處的。

女性會被扯後腿有很多種原因,以下就分別說明因應之道。

 

一、出於嫉妒→裝作沒發現,並謙虛應對。

會扯人後腿的原因,幾乎都是出自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的嫉妒心作祟。

而被扯後腿的人多半會不甘示弱,予以反擊,例如以嘲諷、毀謗、打小報告、批評、漠視、不合作等方式自保。

如果是正義感強的人,更會忍不住回嗆,或試圖糾正對方。不過,這麼做只會導致雙方關係更加緊張,甚至相互敵對。

不如假裝沒發現對方的妒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算了(但如果對方對你誤解太深,還是需要澄清)。展現出「我也有不足之處,請協助我」的謙遜態度,對方的攻擊力道就會減弱。

儘管碰到心機小人搞破壞會令人沮喪,但不用心急,逐步而堅定地朝你設定的目標前進吧!

 

二、因為遷怒→不用理會,保持距離。

有句話說:「別人的痛苦,就是我的快樂。」的確有些人喜歡幸災樂禍,用別人的失敗,來證明自己的成功。

碰到這種倒楣事,就像受到無妄之災波及。然而隨對方的壞心眼起舞只是浪費時間,最好的做法就是在心中與對方劃清界線,保持距離。

 

三、因為不服輸→將之轉換為成長的能量。

對方因為害怕別人比自己占優勢,就會找藉口挑剔他人,為了阻止對方成功,可能還會故意搞破壞。

你可以告訴自己:「原來我已經厲害到成為別人眼中的對手了呢!」「不過,我一定會堅持到對方失去攻擊的意願!」只要增強你的專業能力,就能獲得別人的尊重與認可,不怕有人來扯後腿了。

有本事的人,才會被議論;沒本事的人,只會議論別人。

 

【為冗長的談話畫下句點】

完美擺脫「聊不停」的人

 

基本上,女性都很喜歡天南地北地閒聊,不一定要有特定的話題。而且如果對方是談得來的人,聊上好幾個小時也不成問題。

但若只是聽對方單方面地抱怨或炫耀,或每次都是講同樣的事,跟這種人相處也很辛苦。這種現象經常出現在自認為「地位高」的女性身上,他們愛跟「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聊一些對方不擅長的專業領域,或是時事話題、年輕時期的豐功偉業等,話題不虞匱乏。此外,如果是發牢騷,也會因為覺得對方和自己「處於同等地位」或是「位階比自己低」,不會有所顧忌,因而喋喋不休地抱怨個不停。

跟這種人互動千萬別太認真,或是試圖幫他解決那些抱怨的問題。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想要解決問題,而只是想要有人聽他說話。

雖然本書已經多次提及傾聽的重要性,但如果一個人展現出「無論你講多久我都願意聽」的好人氣場,就很容易淪為對方為了滿足自身需求的「犧牲品」。此時,最重要的是要即時喊「卡」,迅速逃離現場。

下面就介紹如何適時中斷冗長談話的方法。關鍵是要找到對方可以接受的理由,然後從容離開。

 

一、「我待會兒還有事。」

如果覺得交談時間可能會變長時,就用「待會還有事」做藉口,並表現出心懷愧疚的模樣中斷話題,是個不錯的方法。比如,以「我得趕○○分的電車」、「我要在宅配五點送東西來前到家」……等理由脫身。

 

二、「我今天比較忙,只有一小時的空檔。」

面對每次都講個不停的人,可以在談話開始前就先提出時限。比如在心裡先設定一個小時,等時間到了就說:「哇!時間過得真快,下次再聽你說。」運用這類的小技巧,不失禮地結束對話。

 

三、「我去一下洗手間……」

不管是在辦公室或其他場合,當遇到話多的鄰座女性時,可以利用上廁所、打電話為藉口,或說:「我要去另一個部門幫個忙」,然後離開現場。

 

四、表達你毫不關心的態度是殺手鐧。

如果當下無法使用以上的方法,或是使用後無效,可以表現出「請不要跟我說話」的態度,像是裝忙、心不在焉、回答時語帶敷衍、不要面露笑容等。送出「離場」訊號後,對方就會終止與你的互動,或是做好畫下談話句號的準備。

 

【在彼此的價值觀中「求同存異」】

道不同可以不相為謀,但不必「為敵」

 

我有位女性朋友想把孩子送去托兒所,然後重返職場工作。但住在遠方的婆婆卻責備他:「你居然因為自己想工作就把孩子給別人帶,真是失格的媽媽!」當朋友向其他的媽媽友訴苦時,沒想到對方卻冷回:「妳婆婆說的其實也沒錯。」這位朋友憤憤不平地心想:「你們的想法怎麼都這麼落伍?為什麼我就得當全職媽媽?」被惹火的她有好長一段時間都和婆婆及這位媽媽友斷絕聯繫。

當他人的看法或做法自己不同時,我們可能會因為彼此價值觀的相左而有負面的反應,下意識切換到自我防衛的狀態來捍衛自己,甚至會有「意見被反對=自己被否定的消極思維,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

但在這裡我要先強調,對方否定的並不是「你」這個人,而是「你做的事」。我們之所以這麼不喜歡被否定,是因為無法客觀將「我」和「我做的事、我的想法」加以區分。如果能把「我是個差勁的人」跟「我某件事情做得很糟」這兩件事情分開,對於「被否定」就不會再那麼抗拒或反感了。

當你發現自己的價值觀和別人不同時,如果沉溺在生氣或不安情緒中難以釋懷,不妨就當作是跟外國人進行跨文化的交流吧!世上有各式各樣的人,價值觀會不同也是很正常的。抱持開放的態度、好奇的反應,就能冷靜地思考:「哦?原來也有這種想法啊?雖然這跟我想的不一樣。」「好特別喔,他居然是這樣認為的!我也來仔細理解,好好學習。」

基於上述的基礎,再試試下面這些「不再在乎價值觀差異」的方法。

 

一、對於彼此觀念不同之處,無須過度在意。

在彼此價值觀的差異上鑽牛角尖,就會不斷反芻各種負面情緒,「為什麼這個人那麼沒禮貌?」「為什麼他講話會這麼大聲?」但大部分的問題都能用「或許他也有他的理由吧!」來解釋。

此外,你還可以虛心思考:「說不定我這樣做也讓別人覺得很討厭。」

只要想到「不同的人總會有差異性」,就會對人更加寬容,也能化解衝突的危機。

 

二、對價值觀的差異要相互包容。

很多痛苦的產生,在於人們執著想改變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但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控制另一個人對待我們的態度。

一直堅持「自己才是對的」,並沒有任何好處,更無法改變別人的價值觀。因為對方也會覺得「為什麼你會這樣想」。

 

三、以另一種態度和不同文化的人相處。

認為「孩子就應該由媽媽自己帶」的人談論托兒所的事,是無法獲得共鳴的。也許你不贊同他的行為,但你無須以鄙視、瞧不起的態度相待。只要在尊重對方也有表達自身想法的前提下,巧妙改變話題。

尊重對方的價值觀,才能維持連結感。

 

四、著重在彼此合得來之處。

若只因為彼此價值觀不同就不往來,未免也太可惜了。可能你們擁有相同的目標,或是同樣的喜好,能交流並分享訊息。事實上,正因為有不同的價值觀,我們才能互相學習。

只要把重點放在彼此「合得來的地方」,雙方的差異性就不會讓你那麼焦慮。

 

【如何心平氣和地接受批評】

把別人的批評,轉化為有效的回饋

 

為人際關係感到苦惱,更容易被他人的言行所傷(又或是已經受傷),進而覺得自己被否定或惹人厭。

當你遇到被提醒、批評、嘲諷、惡言相向、忽視、鄙視等令人惱怒的行為,大多數情況都不是針對「你」這個人。說穿了,這就跟在路上有人不小心撞到你的狀況差不多。

雖然偶爾會遇到真正的仇視,但如果我們將對方的情緒與言行都視為「對方的課題」,就能立刻將其行為和自己區分開來。

每個人會說出什麼樣的話,展現什麼樣的態度,都取決於對方的個性、人品,以及溝通能力等諸多因素。但這世上並沒有完美的聖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可能因為有個人問題或困難之處,而給周遭的人帶來困擾或不愉快。

不過,這些都是「對方的問題」,與我們無關。責任是在對方身上,而不是你。

若我們把別人的言行舉止視為「惡意」,就會很生氣。但如果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來看待對方的品格等特質這些屬於「對方的課題」,就會覺得「這是身而為人無法避免的事」了。

如果被利刃所刺,一定會身受重傷,但如果換成是惡劣的言語或態度,只要自己接受的方式得當,就可以充耳不聞,毫髮無傷。

如果被批評,你只要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接受有助於自己的「建議」,將其做為自我改進的參考,而不要把重點放在對方說話的語氣和態度上。其他與事情本質無關的枝微末節,就別往心裡去。這樣,你才能正確面對「批評」這件事。

即使對方真的心懷惡意,你因此而覺得受傷,那就更愚蠢了,因為這樣不就讓對方達到目的了嗎?自己的情緒是「自己的問題」,請保護好自己,千萬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55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