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正念創作,心癒寫作:工作室三部曲
滿額折

正念創作,心癒寫作:工作室三部曲

商品資訊

定價
:NT$ 620 元
優惠價
95589
促銷優惠
新書特惠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65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1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正念創作,心癒寫作》這本書的內容,主要是採用Pat Allen博士所發展出來的「工作室三部曲」模式─意圖寫作、正念創作、見證寫作與朗讀,在「自助」、「助人」和「社會倡議」三個層面進行實務運用和變化應用,由12位作者共同撰寫,記錄下各自的實際經驗與現身說法,意圖在推廣和傳遞「正念創作,心癒寫作」的力量,從我與自己、我與他人,擴展到我與社會、我與靈性,為個體和群體尋覓「安適之地」,提供一個可能的途徑。每位作者以淺顯易懂又不失其核心內涵的文字與圖像,讓自身的體悟見證,成為讀者的視覺見證。
「工作室三部曲」著重在引導個人如何於創作歷程中,正念地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參與者被鼓勵自由地運用簡單或多元的媒材,依循個人獨有的步調和風格來創作圖像,讓圖像成為創作者的嚮導;然而,創作者以文字書寫取代口語對話,不針對作品做任何有關圖像內容的口頭詮釋,只是靜觀地欣賞和聆聽「畫中之話」。
結合藝術創作和寫作的「工作室三部曲」,可以是助人工作者用來服務多元個案族群和團體,以及檢視個人身、心、靈狀態,進而自我關照的一種理情兼具的模式,也能成為一般人自我探索、成長與療癒的方式之一。創作者運用自由書寫讓外在圖像和內在聲音對話,並藉由個體心理動能和團體心理動力的運作及催化,創造出一個能量匯集與流動的空間,促使參與者受到激勵和鼓舞,從而獲得滋養與賦能。

作者簡介

吳明富
現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專任副教授暨副主任
經歷: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藝術治療組專任副教授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副教授
美國紐約希望之門青少年中心藝術治療師與亞裔青少年事務主任
美國紐約大學藝術治療督導
學歷:
美國聯合大學跨域整合研究—藝術治療博士
美國路易維爾大學表達性治療碩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初等教育學士

李巧度
現職:
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兒少據點藝術療癒師
土城祖田里長照關懷據點藝術療癒團體帶領人
夢的藝術療遇社團團體帶領人
「與夢共舞」線上讀書會導讀人
經歷:
蕭中正醫院失智長照據點藝術療癒團體帶領人
長庚樂齡大學藝術療癒帶領人
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人文講座講師
小小書房夢的藝術療癒團體帶領人
世界宗教博物館教育推廣館員
學歷:
天主教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藝術治療組碩士
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

李佳汶
現職:
臺北市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專任專業輔導人員
經歷:
臺北市立松山高中代理輔導教師
更生少年關懷協會臺北少年觀護所義務輔導志工
新北地方法院少年假日輔導講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全職實習心理師/實習藝術治療師
臺北市大安區龍安國小兼職實習心理師/實習藝術治療師
學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在職碩士班就讀中
臺北市立大學藝術治療碩士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學士

李宜潔
現職:
新北市立新北高工輔導教師
經歷:
亞東醫院藝術治療兼職實習
桃園縣立國中兼任輔導教師
學歷: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系藝術治療組碩士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士

張淑芬
現職:
明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經歷:
明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國文教學研究會召集人
明志科技大學進修推廣處教務組組長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實習藝術治療師
明志工專共同科講師
誠品傢飾業務
學歷: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藝術治療組碩士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莊馥嫣
現職:
李政洋身心診所藝術治療師
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藝術治療師
臺灣夢想城鄉協會藝術治療師
經歷:
北縣康樂欣精神障礙家資中心團體帶領者
八里療養院精神病人長照中心團體帶領者
重修舊好無家者友善空間團體帶領者
潭馨園無家者宿舍團體帶領者
圓通居遊民收容所團體帶領者
學歷: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藝術治療組碩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劇本創作組學士

曾惟靈
現職:
唯靈社會工作師事務所所長
經歷:
新竹市精神健康協會理事
性侵加害人身心治療輔導教育處遇團體講師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桃竹苗分署新竹就業中心職涯諮詢師
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仁慈醫院社會工作室組長
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藝術治療組碩士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英國文學系學士

葉欣怡
現職:
竹見好轉心理諮商所特約心理師
經歷:
萬華社區大學/永和社區大學藝術治療課程講師
德霖科大/龍華科大/實踐大學/長榮大學諮商心理師
桃園市政府教育局學生輔導中心駐校心理師
學歷: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藝術創作碩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士

賴加麗
現職:
社團法人中華培愛全人關懷協會專員
財團法人基督教台灣信義會龜山真理堂師母
經歷:
輔仁大學進修推廣部179、180期〈玩心〉授課教師
Playback Theatre〈為愛而演〉年度巡演活動演員
台北浸信會仁愛堂青年團契外聘講師
師大小大師暑期特殊兒童美術營助教
臺北市立美術館教育推廣組實習生
學歷: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藝術治療組碩士
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學士

謝宥玄
現職:
行動藝術治療師
經歷:
國防醫學院教務處專員
新北市穀保家商代理輔導教師
金寶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實習心靈關懷員
國防醫學院心輔社、新北市穀保家商輔導室、桃園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等藝術療癒工作坊合作
學歷: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藝術治療組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教育學系學士

鍾淑華
現職:
臺大兒童醫院兼任藝術治療師
暖心全人諮商中心合作藝術治療師
臺灣表達-創造性藝術治療學會理事
經歷:
藝術治療體驗工作坊帶領人:暖心全人諮商中心、依懷心理諮商所、耕莘護校
藝術職涯探索團體帶領人:景文科大、萬能科大
薩提爾小組導師:台灣薩提爾成長模式推展協會、旭立文教基金會
薩提爾工作坊帶領人:親子關係、自我增能
學歷: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所藝術治療組碩士
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所碩士

簡毓宏
現職:
社區行動藝術治療師
經歷:
新北市立明志國民中學綜合活動(輔導)兼課教師
黎明技術學院資源教室課程講師
失智症關懷據點、樂齡、日間照顧中心、社區復健中心表達暨創造性藝術活動課程講師
學歷:
臺北市立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班藝術治療組碩士

主編序

The collective energy flows in the room and inspires unspoken felt senses that I can find a sense of belonging, excitement, peace, and creativity within. That energy inspires me to continue to do the work and connect with myself and the community we build.

(Pat Allen, 2022)

工作室三部曲督導

2004年當我開始構思自己於美國聯合大學的藝術治療博士研究時,就設定了一個意圖(intention),就是要把美術館(art museum)與工作室三部曲(Open Studio Process,簡稱OSP)整合起來成為論文的主軸。當時我對如何運用紐約豐富的美術館資源於青少年藝術治療臨床實務中充滿興趣,而OSP的正念創作和自由書寫,為年輕的團體參與者提供了一個能藉由參觀美術館不同藝術家和其作品的視覺刺激,以回應式創作來反觀自鏡,並透過創意寫作梳理和應對當下所面臨的生活困境與生命議題,進而催化出身心療癒的模式。
2007年回到台灣在大學任教後,持續地於學校課堂和社區工作坊中推廣OSP,尤其是我在培訓台灣本土藝術治療師的碩士課程架構中,特別加入了一門選修課「工作室藝術治療」(studio art therapy)。目的除了在介紹藝術本位治療取向的「開放畫室」(Open Studio)、「工作室三部曲」和「正念本位藝術治療」(mindfulness-based art therapy)模式外,也試圖提醒學生們,藝術創作是藝術治療的靈魂,是讓藝術治療有別於一般心理治療或在諮商輔導中運用藝術媒材之方式,最本質、核心、關鍵上不同之處。
我在本書第一章「工作室三部曲進行方程式」裡提及,OSP的開創元老Pat Allen是我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也是畢業後陪伴我十幾年來的藝術治療督導員和心靈導師。我們在加州奧海(Ojai)和柏克萊(Berkeley)實體的督導歷程,利用OSP探索與整理彼地那時(there and then)不同狀態下的我。Pat Allen和我會在督導前簡短核對(check-in),寫下彼此希望在督導中探討些什麼的意圖,隨後各自進行1小時左右的「正念創作」,接著花10-15分鐘從事「見證寫作」,最後朗讀出自己願意分享的文字內容。督導結束前,Pat Allen會預留足夠時間,帶我回顧和統整於督導中所觸及的議題和引發的情緒與思緒。
若是線上督導,我偶爾會將自己的意圖、創作、見證等文字和圖像在督導前先寄給Pat,然後在督導歷程用口語對話的方式,與Pat針對我的書寫和作品所反映出來的臨床和教學議題進行討論。構成藝術治療督導的三要素或能產生的三個主要作用:行政協助、教育學習和情感支持(吳明富等譯,2023)。我個人覺得將工作室三部曲的寫作和創作整合入藝療督導中,在教育和支持這兩個面向中的幫助最大,尤其是情感支持層面:提升自我覺察和自我反思的技能;減少工作相關的壓力;減輕對臨床和教學事務的情緒壓力反應(如:耗竭、同理疲乏),並且辨識和執行實務相關之壓力的應對策略,以促進對臨床和教學工作上的自我照顧(吳明富等譯,2023)。

接受Pat Allen長期督導下來,我從她身上深刻學習到「意圖」的重要性。當我嘗試做一件事之前,總是提醒自己正念地捫心自問:「我做這件事的意圖是什麼?」當我能釐清自己此地今時(here and now)的意圖為何時,彷彿自然會吸引到能促成此事的力量,讓我義無反顧的往前走,完成「意內」之事。當然,有意內,就有「意外」。我是帶著想要推廣OSP,盡可能詳述原始的概念與實務操作,以向Pat Allen致敬的意圖來策劃和編輯此書。不過,意外的是,與我合作撰寫這本書的作者群,每一個人都用了各自獨特的視角和方式來呈現他們所感知和體驗到的工作室三部曲在自我關照、關照他人或社會倡議上的應用及歷程。

包括我自己亦是如此,採取累加/拼組的「歷程性創作」來介紹OSP,而不傾向單單平鋪直敘地闡述何謂「工作室三部曲」。這樣的經驗,說明了「意圖」也許像張地圖,讓你在旅程中不至於失去方向,但伴隨而來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能牽引你在踏上旅途後嘗試冒險和面對未知,儘管可能會多花一點時間和精力調適,但最終仍會到達目的地。從終點回顧一路走來,那些「意外」,反成為最有價值和最值得珍惜的片斷與時刻。

我在2010出版的第一本著作⟪走進希望之門:從藝術治療到藝術育療⟫中,簡介了「工作室三部曲」;十幾年之後,終於花了近三年的時程催生出一本能仔細介紹這個以人本為精神、以正念為本位、以藝術為核心之取向的書籍,其間經歷了疫情階段,中斷了flow,甚至因為期許過高而差點放棄。好在有Pat Allen的支持與鼓勵,她總是對我說:「聆聽你靈魂的聲音(listen to what your soul tells you),跟隨你的心(follow your heart),然後一切都會好好的(then everything will be fine.)。」雖然這句話有點老生常談,但總會在自己感到困惑或遇到瓶頸時,發揮了提醒和鼓舞的作用。

目次

目錄
第一部分:序論
第一章 「工作室三部曲」進行方程式(吳明富) 
第二部分:自我關照
第二章 那裡盡是暗湧、碎浪、暖潮(李佳汶) 
第三章 重啟(李宜潔) 
第四章 走一段正念工作室三部曲的實踐之旅:身與心的連結(簡毓宏)
第五章 此處.彼處.與之間(謝宥玄) 
第六章 以創作練習說再見(張淑芬) 
第七章 抗拒之牆什麼樣?找回真實自我的大冒險(賴加麗) 
第八章 面對失落悲傷:以藝術陪伴攝護腺癌末的父親(鍾淑華) 
第三部分:關照他人
第九章 大學生自我成長團體和工作室三部曲創作的相遇(葉欣怡) 
第十章 中年危機婦女的心癒處方—「夢工作室三部曲」(李巧度)
第十一章 夢想前方的夢想—「夢工作室三部曲」團體帶領經驗(李巧度) 
第四部分:社會倡議
第十二章 憂鬱信件:來自黑洞的字畫(莊馥嫣) 
第十三章 關懷精神障礙者幻覺世界與自我意象之創作歷程(曾惟靈)
附錄 Pat Allen 和Adina Allen 與藝術治療學生們的線上Q & A 對話

書摘/試閱

Pat Allen是我在美國聯合大學(Union Institute & University)攻讀藝術治療博士時的指導教授之一,也是我相當敬重的藝術治療師和督導。她在1995年完成了《療癒,從創作開始》(Art is a way of knowing)(江孟蓉譯,2013)這本經典之作,儘管距今已近三十年,此書的影響力仍無遠弗屆。Allen透過自身的創作經驗,走過生命的幽谷,進而將「藝術即療癒」的信念、精神和作法,深入淺出且真實詳盡地記錄在這本「藝術自療」書籍中。我欣賞Allen將一個極為重要的藝術療癒精神強調在她的英文著作原名上:Art is a Way of Knowing(藝術是一種知道的方法)。她與自己創作間的對話,以及沉浸於藝術心流後的領悟,藉由圖像和文字由內而外真誠的表達出來,強化了「正念創作,心癒寫作」的力量。
創作可以是一把解開心鎖的鑰匙;可以是在生命旅程中迷路時找回正軌的羅盤;亦可以是一種「去知道」或「求知」的行動歷程:去知道「已知」,去探尋「未知」,但最終是正念地去求知我們內心真實相信的是什麼。透過視覺的外化和與圖像有聲/無聲的對話,將意識上的已知、潛意識下的未知,以及藝術求知過程中引發的深感(felt sense),理性地消化、感性地內化。
寫作可以是一種導瀉式(cathartic)的情感表達方法,將壓抑於心中難以言說的情緒和不知所措的經驗,透過書寫的過程,以明喻、暗喻、借喻或平鋪直敘地直接/間接地呈現於外,進而獲得對某些充溢情緒和深感經驗的掌控;寫作亦可以是催化自省、強化想像和梳理思緒的工具,於文字編撰中練習減壓(debriefing)、深化認知並學習換念思考,探索另類觀點,進而洞悉問題,產生新的領悟和見解。
「正念創作、心癒寫作」這本書的內容,主要是採用Pat Allen博士所發展出來的「工作室三部曲」模式—意圖寫作、正念創作、見證寫作與朗讀,在「自我關照」、「關照他人」和「社會倡議」等三個層面進行實務運用和變化應用,由12位作者共同撰寫,記錄下各自的實際經驗與現身說法,意圖將此模式以淺顯易懂又不失其核心內涵的文字與圖像,讓每位作者的體悟見證,成為讀者的視覺見證。身為主編的我,提供了以下的書寫架構給作者群參考,同時允許每位作者依個人想法與風格彈性調整:
1. 初心—意圖寫作:與「工作室三部曲」相遇,進而深入認識和持續練習的緣由。
2. 行動—正念創作:分享應用「工作室三部曲」於自己或他人(服務對象)和社會倡議時的歷程記錄。
3. 慶祝—見證寫作:回顧實務應用「工作室三部曲」之經驗,進行反思,並做出結論。
4. 反饋—梳理整體經驗,並提出建議和注意事項。
一、工作室三部曲簡介
結合藝術創作和寫作的「工作室三部曲」(Open Studio Process,以下簡稱OSP),可以是助人工作者用來服務多元個案族群和團體,以及檢視個人身、心、靈狀態,進而自我關照的一種理情兼具的模式,也能成為一般人自我探索、成長與療癒的方式之一。「工作室三部曲」顧名思義是在工作室或「類工作室」(如書房、教室、團體諮商室……等)環境中進行三階段的藝術創作和文字寫作(吳明富、周大為譯,2017)。創作者運用自由書寫讓外在圖像和內在聲音對話,並藉由個體心理動能和團體心理動力的運作及催化,創造出一個能量匯集與流動的空間,促使參與者受到激勵和鼓舞,從而獲得滋養與賦能。
OSP是由三位美國藝術治療師於1995年,經過多年親身體驗與持續練習後共同發展出來。它是一種以藝術為本位(art-based)、以人本為精神的創作+寫作療癒模式,相信個體本身就具有自我療癒的潛能。Pat Allen從1991年以來,與Dayna Block和Deborah Gadiel兩位藝療師一起長期在芝加哥的社區型工作室中創作。在臨床醫療環境工作多年之後,Allen發現用藝術與患者互動,無形中獲得許多啟發,但在傳統主流心理治療的約束下,醫病關係的界線分明,體制固著僵化,反而使藝術治療的應用變得欠缺彈性,甚至提出「臨床化症候群」(Clinification Syndrome)這個名詞。她認為如果藝術治療師只準備少量的美術材料,提供有限的時間去讓個案使用這些媒材,並僅僅專注或過度關注在藝術作品分析、討論和詮釋的時候,這樣的併發症就會出現(吳明富,2010)。Allen有感於個人的創作動力隨之逐漸磨損,同時意識到藝術治療師在療程中「話說得太多」,以致喪失對藝術這個非語言和超語言力量的信仰,於是開始質問自己:「藝術治療師如何能透過持續的藝術創作來自我照護,同時為他人提供服務?」
OSP著重在引導個人如何於創作歷程中,正念地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投入OSP的參與者被鼓勵自由地運用簡單或多元的媒材,依循個人獨有的步調和風格來創作圖像,讓圖像成為創作者的嚮導;然而,創作者以文字書寫取代口語對話,不針對作品做任何有關圖像內容的口頭詮釋,只是安安靜靜地欣賞和聆聽「畫中之話」。OSP在本質上以自由創作的開放畫室(Open Studio)為基礎,加入一個具結構和層次的三歷程(Process)架構,將創造性寫作融入視覺藝術表達裡,幫助參與者更明確地去呈現個人的內在經驗與洞察。OSP主要分為三個步驟:(1)意圖寫作、(2)正念創作、(3)見證寫作與朗讀。
二、工作室三部曲步驟一:意圖寫作(Intention Writing)
當有人想完成一件事、欲達到一目標,卻失敗了,我們常會安慰或鼓勵他/她說,過程比結果重要,希望他/她能看重過程中的學習,看開失敗的結果。這樣的安慰或鼓勵或許出自好意(good intention),但對方不見得能領受或釋懷,有時還會讓人感到不舒服或被冒犯,畢竟在許多人眼裡,結果和過程同等重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若我們試著往前溯源,「想」完成一件事、「欲」達到一目標,才是導致過程和結果的源頭,即「意圖」之所在,這樣的「起心動念」往往是造成行動的後果,以及過度期待後「失落」的主因。
療癒,若要從創作開始,必須在創作前釐清意圖(內在意念),才不致陷入可能的「藝術失落」。釐清內在意念指的是創作者是否具備實驗的勇氣,或是希冀了解當下自身議題的渴望。Allen認為藝術創作是一種思考的方式,教我們去注意內在問題。面臨困難時我們通常會逃避,影像創作能讓你停留在那個時刻,藉著使用媒材的喜悅,讓情緒和困頓變得比較可以忍受(江孟蓉譯,2013;吳明富,2010)。個人創作意念、動機和意圖的「澄心」,搭配適切的空間、媒材和時間,才能催化出藝術自療中美的歷程。
長期在Allen的督導下學習,我在創作意圖上的體會格外深刻。有位學生曾在研討會上對Allen提問:「為什麼創作要有『意圖』?像我平常作畫,很多時候只是順手拿起畫筆,不需任何意圖就可以開始進行藝術創作。」Allen給了相當有意思的回應,她說:「你作畫時『不想』有意圖,其實就是你的意圖。」「意圖」如種子,可有可無、可好可壞,最終成就出結了的果。正如《祕密》這本書所提及的「吸引力法則」:當你帶著良善的意圖去做一件事,自然會吸引良善的力量,讓你往那個方向前進,即使最終差強人意,未能如願,沿途走過的路、看過的景、遭遇的人、經歷的事,也會成為下一段旅程的滋養。當然,反之亦然。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589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