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圖書分類法 / 社會科學類 / 各國政治 / 亞洲政治

140筆商品,1/7頁
菲律賓與古巴的美國情結: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古巴(普立茲獎)(2冊套書)
75折
作者:江懷哲; 艾達.費瑞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4/05/13 裝訂:平裝
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從殖民統治到強人杜特蒂,群島國追求獨立、發展與民主的艱難路》怎樣的歷史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塑造了現代菲律賓?本書梳理菲律賓政治發展的過去與現在,翻新一般人對菲律賓歷史的刻板印象。「不知如何回首來時路的人,永遠不會抵達目的地。」――「菲律賓國族英雄」荷西.黎剎(José Rizal) 2016年,菲律賓人民選出民粹強人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為他們的總統,震撼了全世界。我們該如何理解杜特蒂所帶來的諸多爭議現象,其起源與發展過程又是如何?究竟是怎樣的歷史與政治、經濟、社會結構,塑造了現代菲律賓,並提供了杜特蒂當選且民調持續居高不下的條件? 以上的提問正是本書寫作的目標。多年來,本書作者對於菲律賓的追蹤熱情轉換成書寫群島國的動力,透過梳理菲律賓政治發展的過去與現在,不但翻新了過去一般人對菲律賓歷史的刻板印象,也鋪陳了我們對理解杜特蒂所必備的脈絡。 本書敘述菲律賓自殖民時期以降的政治發展,從西班牙時期、美國時期談到獨立後的菲律賓共和國,觀察其波折多舛的命運,及民主化後的各樣新舊挑戰,最後總結於杜特蒂時期的尾聲。書以三個部分構成,包含了製造菲律賓(菲律賓之所以是菲律賓的歷史淵源)、打造共和國(菲國歷經威權政治與民主化的糅合與掙扎)、煉成杜特蒂(刻劃強人與後強人時代的菲律賓),深入淺出地呈現菲律賓的前世、今生與來世。 菲律賓從殖民時期開始逐步確立「強地方、弱中央」的政治結構,因其助長治理弊病並妨礙重要的變革,而成為菲律賓民眾時而心向民粹或威權政治的根源。所謂「強地方、弱中央」,是指在不同省份、城市擁有顯赫影響力和財富源頭可能來自土地或實業,而政治權力可能源自殖民者拔擢或亂世戰功的各個豪強菁英家族,他們不但壟斷該地地方政府的重要政治職位,還藉由選舉進入菲律賓國會來影響全國政策走向,而導致無論誰想當總統,都需要適度攏絡他們來確保選票。無論誰成為總統,為維持執政穩固,也不容易推動有損各地豪強菁英利益的政策和法案。 正因為如此,菲律賓選民因厭倦豪強菁英政治人物怠慢於變革、甚至助長社會經濟僵局,而在一個個時代中,陸續擁戴美國殖民時期的國族主義強人奎松(Manuel Quezon)、獨立初期的出身平民、強硬反共麥格賽賽(Ramon Magsaysay)、厲行戒嚴統治的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民主化後著名的民粹政治人物埃
定價:1110 元, 優惠價:75 832
庫存:8
The New Politics of Beijing-Hong Kong Relations: Ideological Conflicts and Factionalism
滿額折
作者:Sonny Shiu-Hing Lo  出版社:香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5/01 裝訂:精裝
In The New Politics of Beijing–Hong Kong Relations, Sonny Shiu-Hing Lo looks at the diverging changes to the ideologies from both Beijing and Hong Kong, and the ideological conflicts as taken in the form of factional political struggles between 2012 and the present. This book examines the paternalistic authoritarianism that can be seen in Beijing’s policy toward Hong Kong since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 in late June 2020. Lo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shift from liberal nationalism to conservative nationalism in mainland China, which has taken place since late 2012. The increasingly radical localism in Hong Kong after 2014 transformed Beijing–Hong Kong relations into a conflict-ridden situation characterized by factional struggles. While the imposition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law into Hong Kong since late June 2020 has stabilized the city politically, Beijing’s policy toward Hong Kong is now guided by the principles of protecting its national security and m
新書特惠
定價:3160 元, 優惠價:79 249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東南亞政治變遷下的華人社群
滿額折
作者:陳鴻瑜  出版社:蘭臺  出版日:2024/03/01 裝訂:平裝
作者出版《東南亞政治變遷下的華人社群》一書,深入探討東南亞各國華人社群在政治變革中的角色和地位。作者從政治參與的視角出發,對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對華人政策的演變以及華人在政治上的參與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作者在書中介紹了華人在東南亞地區的歷史背景,從古代至近代,華人遷移至東南亞並在商業、勞動等領域貢獻良多。然而,華人在東南亞地區也面臨著排斥和歧視,許多國家曾發生過排華事件,尤其是印尼在後蘇哈托時期發生的排華運動更是殘酷血腥。本書在分析各國華人政治參與情況時,提到不同國家的政策和態度。印尼在後蘇哈托時期放寬了對華人的限制,使華人得以享有平等的國民地位;泰國華人雖然被同化入泰國社會,但政治動盪對族群關係產生了影響;越南則限制華人的政治參與,而馬來西亞則持續實行馬來人優先的政策。此外,書中還強調華人在當地政治參與的重要性。唯有積極參與政治,華人才能真正發聲,爭取自身權益和地位。本書為對東南亞地區政治和族群議題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了獨特的視角,讓人更好地了解該地區的政治現狀和華人社群的地位。對於華人社群成員及其後裔來說,本書是一必讀之作。它更好地了解自己所處的政治環境,並激勵他們積極參與政治,爭取自己的權益和地位。《東南亞政治變遷下的華人社群》通過深入的分析和洞察,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東南亞地區政治和華人社群的視角,是一本具有重要價值的研究著作。
定價:880 元, 優惠價:9 79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限量特別版)
作者:張惠菁; 吳錦勳; 李桐豪  出版社:鏡文學  出版日:2023/12/15 裝訂:平裝
採訪三十位幕僚、政務官、社會運動者等政策相關人士從九大議題看八年來臺灣的改變從執行者、幕僚的訪談中得知重要政策溝通與執行的關鍵時刻八年來,世界經歷了動盪與巨變臺灣也經歷著體質的改變與成長我們是否在這個時代,寫下了屬於自己的敘事?遍訪三十多位政治幕僚、政務官與各界人士呈現這段轉型期中的人物與故事「她最大的優點是,和所有人都不一樣」法國資深記者筆下的「非典型政治人物」,幕僚口中的「政策控」。二〇〇九年夏天,她啟動《十年政綱》的討論,涵蓋經濟轉型、年金改革、長照、衛福、新農業、國防及外交,直至二〇一六年,有二百多位學者專家貢獻過想法,六、七十位學者積極參與白皮書撰寫。當時的臺灣面臨著低薪結構、產業轉型困境、社會高齡化、年金面臨破產、城鄉基礎設施亟待平衡以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影響等問題。政黨輪替後,所有人都在關注,這樣一位總統要將臺灣帶往何處?解嚴以來臺灣蓬勃的社會力,又是否有機會塑造理想的國家?年金改革、前瞻建設、能源轉型、婚姻平權、潛艦國造……每個變革都像在艱困戰區解任務般,一步步開啟副本、執行出成果,臺灣更在肆虐整個世界數年的疫情之下,交出了經濟成長的成績......「你注意到了嗎?她說話的主詞是什麼?是『我們』。」八年即將過去,臺灣發生了許多轉變。但這本書與其說是她的成績單,不如說是許多人共同促成的改變,與這些改變背後的故事——就像是走進她的執政的幕後,看到事件背後的動態,並且在更大的世界舞臺與時代背景中,理解這些轉變。風雲變幻的世界,這個島嶼上,我們共同經歷的八年故事。這八年,是民主臺灣的「大規劃時代」學者、政務官、幕僚、社運人士、大法官……還有看著這段文案的你我們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共同參與了未來《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採訪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尤美女,王法權,史哲,江春男,呂欣潔,李拓梓,李俊俋,李厚慶,李懷仁,沈榮津,林全,林萬億,林鶴明,吳也民,吳釗燮,花敬群,施克和,孫友聯,陳吉仲,陳時中,陳俊麟,黃重諺,黃麗群,張振亞,張景森,張勝涵,潘文忠,劉建忻,鄭亦麟,鄭麗君,蕭美琴,謝長廷,鍾如郁,瞿欣怡,羅融,龔明鑫
缺貨無法訂購
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
70折
作者:張惠菁; 李桐豪; 吳錦勳  出版社:鏡文學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平裝
採訪三十位幕僚、政務官、社會運動者等政策相關人士從九大議題看八年來臺灣的改變從執行者、幕僚的訪談中得知重要政策溝通與執行的關鍵時刻八年來,世界經歷了動盪與巨變臺灣也經歷著體質的改變與成長我們是否在這個時代,寫下了屬於自己的敘事?遍訪三十多位政治幕僚、政務官與各界人士呈現這段轉型期中的人物與故事「她最大的優點是,和所有人都不一樣」法國資深記者筆下的「非典型政治人物」,幕僚口中的「政策控」。二〇〇九年夏天,她啟動《十年政綱》的討論,涵蓋經濟轉型、年金改革、長照、衛福、新農業、國防及外交,直至二〇一六年,有二百多位學者專家貢獻過想法,六、七十位學者積極參與白皮書撰寫。當時的臺灣面臨著低薪結構、產業轉型困境、社會高齡化、年金面臨破產、城鄉基礎設施亟待平衡以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影響等問題。政黨輪替後,所有人都在關注,這樣一位總統要將臺灣帶往何處?解嚴以來臺灣蓬勃的社會力,又是否有機會塑造理想的國家?年金改革、前瞻建設、能源轉型、婚姻平權、潛艦國造……每個變革都像在艱困戰區解任務般,一步步開啟副本、執行出成果,臺灣更在肆虐整個世界數年的疫情之下,交出了經濟成長的成績......「你注意到了嗎?她說話的主詞是什麼?是『我們』。」八年即將過去,臺灣發生了許多轉變。但這本書與其說是她的成績單,不如說是許多人共同促成的改變,與這些改變背後的故事——就像是走進她的執政的幕後,看到事件背後的動態,並且在更大的世界舞臺與時代背景中,理解這些轉變。風雲變幻的世界,這個島嶼上,我們共同經歷的八年故事。這八年,是民主臺灣的「大規劃時代」學者、政務官、幕僚、社運人士、大法官……還有看著這段文案的你我們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共同參與了未來《時代如何轉了彎:蔡英文與臺灣轉型八年》採訪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尤美女,王法權,史哲,江春男,呂欣潔,李拓梓,李俊俋,李厚慶,李懷仁,沈榮津,林全,林萬億,林鶴明,吳也民,吳釗燮,花敬群,施克和,孫友聯,陳吉仲,陳時中,陳俊麟,黃重諺,黃麗群,張振亞,張景森,張勝涵,潘文忠,劉建忻,鄭亦麟,鄭麗君,蕭美琴,謝長廷,鍾如郁,瞿欣怡,羅融,龔明鑫
時代如何轉了彎書展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 315
庫存 > 10
柯文哲為什麼背骨?
滿額折
作者:胡嚴  出版社:白象文化  出版日:2023/10/01 裝訂:平裝
◎本書收錄作者近年來所發表的「政論」。身為「民主的主人」,人民對要求給予政治權力的政治人物,應該有的正確認識,因為政客們會影響人民的生計,甚至未來命運。◎本書也包含其他哲學性的論述,如歷史定命論、個體的自由意志、科學主義等等,幫助讀者對於形上政治本體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有個專攻人格特質、精神分析的朋友是這樣說,他以為柯爺真的有亞斯伯格症。其症的特徵是:取法乎上,寧貴毋賤,寧可「怪」毋寧「庸」,甚而堅持之,何況柯爺IQ高於157,自信非常人所及。以柯爺成長的環境而論,他的政治「取法」顯然不會是敗逃的國民黨或是《臺灣人四百年史》所能提供的,必須另有所宗。在他具157 IQ亞斯伯格症的驅使下,他本體性的選擇(Ontological Adoption)必須是夠偉大、夠激烈,能滿足他浪漫的情懷和想像,伊怎麼能像常態的臺灣人在多方牽扯的條件下順其命而作個「小市民」?柯P由「白」向「紅」邁進,「背骨」已成,稱其為兩岸新興的紅色人物也無不可。因此小國民們應適如其分,稱其為「柯紅」。不忌諱以此新名號稱呼,為的是太多小國民們若一時不查,以為流行的必然是好的,而自陷險境,必須時時互相提醒。某名嘴公開挑戰柯紅自稱的「正直和坦誠」,小國民們真的需睜大眼睛,看看柯紅私下到底在幹些什麼?◎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0979.pdf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庫存:1
護國四年:會做事的團隊,盼台灣成為幸福之地
滿額折
作者:蘇貞昌 feat. 行政團隊-口述; 謝其濬-採訪撰文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2023/09/27 裝訂:平裝
第一本完整公開蘇貞昌2019-2023重要施政與幕後專書/從婚姻平權、班班有冷氣、前鎮漁港、屏鵝公路、挺過百年大疫到應對百年大旱/10件影響台灣未來的施政大事紀,看見蘇貞昌的實學智慧 / 【蔡英文總統專文推薦】 【特別收錄】蘇內閣任內重要施政大事紀與實施前後比較 從婚姻平權、班班有冷氣、前鎮漁港、屏鵝公路、挺過百年大疫到應對百年大旱 行政院長是全國最高行政首長,要為所有施政成敗負責,這個職位「國泰民安時沒人記得,天災人禍要率先扛責」。因此,台灣在總統民選後的16任行政院長,平均任期只有517天。 民選總統後任期最長的行政院長 以「衝衝衝」的執行力和決斷形象深植人心的蘇貞昌,在第二次出任行政院長的任內,遭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百年來最嚴重的旱象,還面對美中貿易戰與俄烏戰爭的衝擊,每一件大事都衝擊民生經濟,每一次危機都深遠影響台灣命運。蘇貞昌卻能與昔日競爭對手蔡英文總統,在狂瀾中齊心掌舵,最後任期更長達四年,成為總統民選後任期最長的行政院長。 十項重要施政,成果輝煌 本書實際訪談包括蘇貞昌本人、多位部會首長、核心幕僚以及關鍵人物,並搜集每個事件發生當下第一手的寶貴資訊,還原蘇內閣推動「婚姻平權」、「向山海致敬」,催生「前鎮漁港」、防堵「非洲豬瘟」、逆轉「四大公投」的過程,也收錄蘇貞昌行政團隊在全球「百年大疫」中做到防疫前段班、力抗「百年大旱」拯救全球半導體,以及高效率完成全國中小學「班班有冷氣」、「屏鵝公路全線電線電纜地下化」的真實故事與歷程。 在全球經濟深受疫情與戰爭衝擊,面臨大幅度經濟衰退之際,台灣還以二十年來最穩健的財政,投入史上最高的預算來挹注各項育兒、長照與居住補貼等社會福利。 護國四年,成為亞洲第一的民主國家 如同本書書名《護國四年》,透過本書綜覽蘇貞昌和他的行政團隊,集結眾人的智慧、對價值的堅持,陪伴台灣在2019到2023這至關重要的四年期間,度過重重難關,成為全世界矚目的民主國家典範。 這本書,不是只寫「蘇貞昌」一個人,而是在寫「一個團隊」,一個做事的團隊。透過這些故事,窺見第一線的基層同仁與行政團隊,那些不為人知為台灣付出的辛苦過程,更看見無數人的努力與無私,期許一個更進步的台灣。 獨家收錄──蘇貞昌的態度‧堅持 l 歷史往往就是需要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有人願意站出來,奮力向前推動! l 山是大家的,山是台灣的。只要方向對,腳步不停,一定會爬到山上。希望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4
20位國際大師遠見連線 透視全球變局
滿額折
作者:王力行-總策畫; 吳佩穎-主編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2023/06/28 裝訂:平裝
向大師學習,與國際連線為台灣尋找世界版圖上的嶄新定位及方向Global Views是《遠見》雜誌的英文名字,同時也是三十八年前創辦之初的宗旨:「傳播國際知識,透過採訪不同領域、主題及人物,建立全球視野」。回顧一九八六年創刊之際,台灣當時面臨兩岸與國際大時代變局,我們有擺脫「知識貧窮」「國際孤立」的迫切感,更需要提升「知識富裕」「融入世界」的積極力,為每一位讀者建立理解國際社會的世界觀。二○二○年初,新冠疫情加劇,為杜絕病毒的傳染,全世界陷入封城困境,從交通、貿易、製造到教育、文化交流等,全面斷鏈,這是人類有始以來的巨大危機。《遠見》是從台灣社會的改變浪潮而起,「與世界接軌」是她的宗旨。COVID19期間,《遠見》即刻啟動的「國際大師遠見連線」方式,不間斷地向國際大師請益,三年防疫不出國,卻仍能連結世界;這段期間,國際大師們的「台灣觀點」,深化我們對世界的了解,彌足珍貴。為提供讀者更具系統的閱讀經驗,天下文化將《遠見》雜誌發表的二十位國際大師採訪專文,收錄成書,以〈全球化與地緣政治〉、〈疫後新局〉、〈人文視野〉、〈企管精粹〉、〈華人之光〉五大篇章,集合卜睿哲(Richard C. Bush)、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傅高義(Ezra Feivel Vogel)、漢尼斯(John L. Hennessy)、麥晉桁(John J. Mack)、羅斯(Alec Ross)、渥克(Michele Wucker)、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麥爾荀伯格(Viktor Mayer-Schönberger)、奈伊(Joseph S. Nye)、蕯克斯(Jeffrey D. Sachs)、塞拉芬(George Serafeim)、錢煦、張忠謀、鄭崇華、高希均、何大一、拉詹(Raghuram Rajan)、珍古德(Dame Jane Goodall)、李開復等專訪,感謝他們分享精闢的觀點與智慧之語。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1
檢驗公共知識分子:蕭新煌教授時論集-政局.兩岸.新南向
滿額折
作者:蕭新煌  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出版日:2023/05/22 裝訂:平裝
過去10年經歷台灣第三次政黨輪替、展開新南向區域對話、中國習近平接班……。作者身為公共知識份子,對當下時局有興奮、喜悅、不滿和擔憂。回首檢視,印證在在都是影響台灣運命的觀察與預見。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暨總統府資政的蕭新煌教授,繼2005年《蕭新煌的台灣觀察筆記》後,又一鉅作!本書收錄58篇分別在評論政局、解析兩岸和倡議新南向的評論,同時呈現作者做為一個公共知識份子對時局的興奮、喜悅、不滿和擔憂。這不是情感用事,而是願就事論事應有的負責任態度。下筆的輕重、文字的褒貶,其實都是在表達作者評論時事的立場。政局:台灣政黨發展的定位與消長;台灣社會的公民力量在台灣政局的觀察裡,作者認為國民黨長期以來就沒有所謂真正的本土改革派。雖然在李登輝掌權年代,國民黨內部的一些本土派曾經有出現過改革契機,但終而禁不起權力的誘惑而走上腐化而敗。因此論斷國民黨內的本土派恐怕只是奪權的「台灣派系」,而非改革的力量。在「後李登輝時代」的國民黨,更讓人目睹台灣本土派系,不但沒能認同台灣主權,經營台灣前途,反而與外省統派抗瀣一氣,反本土棄自主而沾上中共同路人的氣味。作者對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三位總統的歷史定位,也有心去探討。作者觀察是,李登輝的歷史定位是建構民主體制,陳水扁的歷史定位是打造新國家認同,至於蔡英文總統則是落實轉型正義。兩岸:台灣與和中國互不代表,互不隸屬;兩岸關係的對話前提必須民主、對等、安全、透明在兩岸關係的分析上,作者一直對國內統派和國際鴿派老是說不要去踩中國的底線很不為然。作者也反對台灣必須遵中國的遊戲規則去處理兩岸關係。作者主張台灣也要光明正大地提出台灣的底線,譬如:台灣(中華民國)和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代表,互不隸屬;台灣前途由台灣二千四百萬人民決定;台灣民主不容被打折、被犧牲;維持現狀就是不接受統一為唯一選項的「一中」、「一國」架構;兩岸未來關係的對話,必須在民主、對等、安全、透明四原則之下進行。作者也認為目前兩岸情勢下只有「反統一」才能維持現狀;也只有「反統戰」才能有國家安全。作者也深以為雖然曾有「九二」會談,但毫無「共識」;兩岸既非「一國」,又何來「兩制」?在近十年習近平專制獨裁統治中國以來,台灣與中國之間的和平假象(如國民黨所主張的一中各表騙術)早已拆穿,台灣唯一該做的就剩下堅強地保護自己的主權和民主生活方式,別無他途。新南向:全方位建構與東南亞
定價:370 元, 優惠價:9 333
庫存:4
南亞頑疾:喀什米爾衝突之謎(1947―1974)
滿額折
作者:習罡華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3/01/17 裝訂:平裝
本書分析的是一個印巴衝突火藥庫的政治演變, 所闡釋的是一個南亞心臟從地理到政治的過程。 ◎喀什米爾問題因查謨和喀什米爾土邦而起, 它雖產生於1947年,但與喀什米爾此前一百多年的歷史緊密相連。 ◎喀什米爾問題是英國結束對印度殖民統治的一項副產品, 沒有印巴分治就根本沒有喀什米爾問題! ◎喀什米爾問題產生後沒能及時解決,反被捲入國際政治鬥爭之中, 直到1971年孟加拉戰爭爆發…… 第一章 英印帝國裡的喀什米爾(1822―1947) 本章主要敘述在地緣政治的作用下,查謨和喀什米爾土邦是如何建立和定型及其對喀什米爾問題的影響。然後再概述查謨和喀什米爾土邦在英印帝國中的法律地位,分析喀什米爾問題產生的法律背景。 第二章 南亞博弈中的喀什米爾(1947―1949) 本章主要闡釋喀什米爾如何由一個潛在的問題變為現實的衝突,以及喀什米爾問題為何被提交聯合國調解。 第三章 冷戰陰影下的喀什米爾(1949―1966) 喀什米爾問題提交聯合國之後,很快捲入並成為世界冷戰的一部分。本章主要闡明1949-1966年間全球尤其是亞洲地緣政治形勢的巨變如何影響了喀什米爾問題的發展。 第四章 孟加拉戰爭與喀什米爾(1966―1974) 1971年的孟加拉戰爭是第二次喀什米爾戰爭的延續。本章主要闡明孟加拉戰爭對南亞地緣政治的衝擊,以及由此對喀什米爾問題造成的影響。 喀什米爾處在國際地緣政治的策略要衝,在前現代時期形成了特殊的民族版圖和政治結構,在當地地緣政治的作用下,喀什米爾問題在1947年產生,並在1974年之後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本書特色:關於喀什米爾問題的產生和發展有多種解釋路徑。人們固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闡釋喀什米爾問題,但對其來龍去脈進行詳細考查之後可以發現,它之所以產生和發展,無不受亞洲地緣政治的影響,本書所欲證明的是喀什米爾如何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產生問題,隨後又如何在地緣政治作用下而發展演變。
定價:375 元, 優惠價:79 29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總編時間
滿額折
作者:郭清江  出版社:(馬)大將出版  出版日:2022/12/16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本書收集了郭清江從2015至2021年間刊登於《星洲日報》“總編時間”專欄裡的文章。在逾30年的媒體生涯中,他見證了許多國內與國際重大事件,也參加新加坡和德國新聞從業員訪問計畫,並數次隨同時任首相敦馬哈迪到中國、日本、俄羅斯採訪。此外,他也多次專訪國際知名人士並參與報導多場歷史上重要的會談和論壇,其中包括1993年在新加坡舉行的“汪辜會談”、1997年進入內戰後的柬埔寨專訪時任第二首相洪森、2005年到瑞士採訪世界經濟論壇等。郭清江接任《星洲日報》總編輯後,致力於促進國民團結工作,首推有溫度的“我們”與“暖勢力”專版,盡其微薄之力推廣正面的社會觀。同時也開創“求真”專版,嘗試在假新聞亂象的世道裡,為社會提供一些較為客觀和可靠的資訊來源。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庫存:2
台灣人的心頭話:《民報》評論選集(一)
滿額折
作者:劉志聰; 陳永興-主編  出版社:獨立作家  出版日:2022/11/29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民報》,一個反映民間疾苦、在地關懷的媒體平台,編選一本吐露台灣民眾心聲的政論集,理性探討X充分討論X多元分析!★本書收錄《民報》專業作家群針對台灣、兩岸、國際的政經、社會、文化重要議題,深度剖析,凝聚社會共識,追求共同未來。序【主編序】作時代見證,為台灣發聲/陳永興(前民報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籌辦民報發起人共同聲明 「我們醞釀著一個夢想…… 我們希望台灣能有一份新的報紙誕生。 我們知道你可能和許多人或朋友一樣,乍聽之下的反應是:你們瘋了吧?你們是有錢沒地方花嗎?台灣媒體還不夠多、不夠亂啊……? 我們完全理解這些疑惑和善意的擔憂。 我們當然知道,在網際網路和電子媒體高度發展下,全世界許多曾經叱吒一時的報社都已逐漸結束他們的紙本新聞,至於台灣更從來沒有一個階段像現在這樣,媒體氾濫、萬眾爭鳴、百花齊放。 在這樣的潮流和環境下,我們無數次地問過自己:真的有一份新報紙存在的必要嗎?它存在的意義又在哪裡? 媒體開放曾經是無數人用意志、熱血甚至不惜賠上身家性命所奮鬥的目標,然而今天我們看到的卻是與原先的期待背離甚遠的結果。 多數的媒體為了搶奪有限的生存資源,利益的考量早已大於基本的信念,輕薄短小、色腥誇張、譁眾取寵似乎已經成為新聞的主流。 加上長久以來的政黨惡鬥,媒體背後的投資者各擁其主,各自為各自的意識型態和各自的擁護者服務。 近年來,我們無法否認,從某個角度來看,媒體在台灣似乎已經淪落成為一種生財以及類似的宣傳工具而已。 一位為台灣民主運動付出一生的前輩對台灣的媒體和公眾言論的現狀曾經這樣的感嘆,他說:「這是最喧囂的時代,卻也是最沉默的時代。」事實正是如此。 於是,不分晝夜,台灣處處喧嘩,但我們卻聽不到一點厚實有力的聲音。 媒體彷彿無所不在,但很多人卻找不到可以說真話、講道理的地方。 於是,台灣慢慢變冷了。冷的不是天氣,而是熱情、志氣;冷的是對這塊土地真心的關懷和愛,以及對她的未來曾經那麼殷切而且充滿自信的期待。 有些人甚至連心都冷了,冷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冷到無感、無言。 於是,我們逐漸看不清事物的真實面貌,聽不到可以心悅誠服的啟示,找不到可以共同尊敬的人,甚至看不到可以義無反顧、一心向前的願景。 因此,我們決定結合對台灣前途仍然有向上提昇力量、盼望的人。我們相信,在台灣社會仍然有許多熱心、熱情,以正面心態在看待台灣社會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1
台灣人的心頭話:《民報》評論選集(二)
滿額折
作者:劉志聰; 陳永興-主編  出版社:獨立作家  出版日:2022/11/29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民報》,一個反映民間疾苦、在地關懷的媒體平台,編選一本吐露台灣民眾心聲的政論集,理性探討X充分討論X多元分析!★本書收錄《民報》專業作家群針對台灣、兩岸、國際的政經、社會、文化重要議題,深度剖析,凝聚社會共識,追求共同未來。序【主編序】作時代見證,為台灣發聲/陳永興(前民報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籌辦民報發起人共同聲明 「我們醞釀著一個夢想…… 我們希望台灣能有一份新的報紙誕生。 我們知道你可能和許多人或朋友一樣,乍聽之下的反應是:你們瘋了吧?你們是有錢沒地方花嗎?台灣媒體還不夠多、不夠亂啊……? 我們完全理解這些疑惑和善意的擔憂。 我們當然知道,在網際網路和電子媒體高度發展下,全世界許多曾經叱吒一時的報社都已逐漸結束他們的紙本新聞,至於台灣更從來沒有一個階段像現在這樣,媒體氾濫、萬眾爭鳴、百花齊放。 在這樣的潮流和環境下,我們無數次地問過自己:真的有一份新報紙存在的必要嗎?它存在的意義又在哪裡? 媒體開放曾經是無數人用意志、熱血甚至不惜賠上身家性命所奮鬥的目標,然而今天我們看到的卻是與原先的期待背離甚遠的結果。 多數的媒體為了搶奪有限的生存資源,利益的考量早已大於基本的信念,輕薄短小、色腥誇張、譁眾取寵似乎已經成為新聞的主流。 加上長久以來的政黨惡鬥,媒體背後的投資者各擁其主,各自為各自的意識型態和各自的擁護者服務。 近年來,我們無法否認,從某個角度來看,媒體在台灣似乎已經淪落成為一種生財以及類似的宣傳工具而已。 一位為台灣民主運動付出一生的前輩對台灣的媒體和公眾言論的現狀曾經這樣的感嘆,他說:「這是最喧囂的時代,卻也是最沉默的時代。」事實正是如此。 於是,不分晝夜,台灣處處喧嘩,但我們卻聽不到一點厚實有力的聲音。 媒體彷彿無所不在,但很多人卻找不到可以說真話、講道理的地方。 於是,台灣慢慢變冷了。冷的不是天氣,而是熱情、志氣;冷的是對這塊土地真心的關懷和愛,以及對她的未來曾經那麼殷切而且充滿自信的期待。 有些人甚至連心都冷了,冷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冷到無感、無言。 於是,我們逐漸看不清事物的真實面貌,聽不到可以心悅誠服的啟示,找不到可以共同尊敬的人,甚至看不到可以義無反顧、一心向前的願景。 因此,我們決定結合對台灣前途仍然有向上提昇力量、盼望的人。我們相信,在台灣社會仍然有許多熱心、熱情,以正面心態在看待台灣社會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1
白衣人: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執政史套書(共二冊)
滿額折
作者:葉添博(Sonny Yap); 林耀輝(Richard Lim); 梁榮錦(Leong Weng Kam)  出版社:季風帶  出版日:2022/11/23 裝訂:平裝
★ 由新加坡《海峽時報》資深報人所撰,以橫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香港、中國乃至新加坡國家檔案館逾數百訪談為重要史料,各界推薦,暢銷一時的新加坡執政黨成立與治國史★ 李光燿(新加坡建國總理)﹑李顯龍(新加坡現任總理)﹑奧斯曼渥(Othman Wok,新加坡國父之一)﹑方永雙(前左派工會領袖與人民行動黨創黨人之一)﹑林清如(前左派活躍份子與林清祥之弟)、劉坡得 (一九六一年脫離人民行動黨的前社會主義陣線成員之一)等人共同推薦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成立於一九五四年,從一九五九年起,執政至今,已逾六十年。雖為一黨獨大,但在新加坡國內外,人民行動黨仍然享負盛名,其治國成就仍受肯定,其政治模式仍受各界重視與學習。《白衣人: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執政史》分上下兩卷,共三部份,書內梳理人民行動黨執政的各個重要時刻,例如其內部意識形態分歧之成因與結果,其在新加坡建國前夕處於十字路口時之應對,以及其在建國後整頓黨內管理、匯整治國原則、處理世代交接之經過,為新加坡政治模式的源起與發展提供了重要脈絡。《白衣人》由新加坡《海峽時報》 (The Straits Times) 資深報人所撰。三位作者在撰寫之時,於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香港、中國各地進行了約三百次訪談,亦参考了新加坡國家檔案館館內數百訪問錄音,其內容相當全面。是以在成書之時,書中的重要歷史人物都能放下昔日歧見,共同推薦本書。這是研究新加坡政治模式不容錯過之作。
定價:690 元, 優惠價:9 621
庫存:9
頑固的民主派:邱垂亮民報評論集
滿額折
作者:邱垂亮  出版社:獨立作家  出版日:2022/11/15 裝訂:平裝
★邱垂亮教授一生心繫台灣民主,為維護台灣主權發聲,為台灣的民主自由呼號。★本書收錄邱垂亮教授47篇刊載於《民報》的政論文章,充滿春蠶吐絲般對台灣的關愛,亦是對民主維護的最後心聲。「信仰是民主。」「我是頑固的民主,不是頑固的台獨。」──邱垂亮(1938-2021)邱垂亮教授是台灣出身,旅居澳洲布里斯本的國際知名政治學者、政論家,在海外長期替台灣發聲,為澳洲與台灣關係鋪路牽線;一生筆耕不輟,心繫美麗寶島,為維護台灣主權發聲,為台灣的民主自由呼號;在民主運動路上,他昂首闊步,不畏威權,啟蒙大眾,是一位堅毅的勇士!本書收錄邱垂亮教授47篇刊載於《民報》的政論文章。有別於一般學者中規中矩,力求「理性」、「客觀」的論述,邱教授的政論裡面有許多他的身影、他的故事,喜怒哀樂,嬉笑怒罵,生動活潑,像是文學的散文,使人讀來津津有味,讓讀者融入他的心境中,充滿春蠶吐絲般對台灣的關愛,亦是對民主維護的最後心聲,值得典藏。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庫存:2
回歸「一國兩制」的初心:「一國兩制」漫談(第二版)
滿額折
作者:蕭平  出版社: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日:2022/09/01 裝訂:平裝
為什麼選擇「一國兩制」而不是「一國一制」?為什麼「一國兩制」要講兩句話?為什麼回歸前的香港不是殖民地?為什麼中央對港有全面管治權?為什麼是「行政主導」而不是「三權分立」? 為什麼可以「一國一制」卻要「一國兩制」?這是「充分照顧到香港的歷史和現實情況」作出的政治決斷。它以實現和維護國家統一為前提,根本出發點就是最大限度保留香港的特色和優勢,令香港在回歸後繼續保持繁榮穩定。
定價:260 元, 優惠價:9 234
庫存:2
結伴而行 共建香港美好家園-經民聯成立
滿額折
作者:劉韋瑋  出版社:香港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2022/06/01 裝訂:精裝
《結伴而行 共建香港美好家園》紀念冊,記錄了經民聯成立以來的風雨歷程,既是經民聯成立10週年的紀念畫冊,也是經民聯為慶祝香港回歸25週年奉獻的節日禮物,亦是全面深入了解經民聯的「小百科」。本書主體分為上下篇兩大部分:上篇部分以圖片為主,是經民聯與特區政府、市民、業界和青年結伴而行的記錄;下篇部分是經民聯近年發表的一些在社會上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研究報告。主題部分之前的《七一宣言》,系統闡述了經民聯新時代的政策主張及背後的理念;後面的大事記,記述了經民聯十年來的主要活動。
定價:1800 元, 優惠價:9 1620
庫存:1
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從殖民統治到強人杜特蒂,群島國追求獨立、發展與民主的艱難路
滿額折
作者:江懷哲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2022/04/27 裝訂:平裝
怎樣的歷史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塑造了現代菲律賓?本書梳理菲律賓政治發展的過去與現在,翻新一般人對菲律賓歷史的刻板印象。「不知如何回首來時路的人,永遠不會抵達目的地。」――「菲律賓國族英雄」荷西.黎剎(José Rizal) 2016年,菲律賓人民選出民粹強人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為他們的總統,震撼了全世界。我們該如何理解杜特蒂所帶來的諸多爭議現象,其起源與發展過程又是如何?究竟是怎樣的歷史與政治、經濟、社會結構,塑造了現代菲律賓,並提供了杜特蒂當選且民調持續居高不下的條件? 以上的提問正是本書寫作的目標。多年來,本書作者對於菲律賓的追蹤熱情轉換成書寫群島國的動力,透過梳理菲律賓政治發展的過去與現在,不但翻新了過去一般人對菲律賓歷史的刻板印象,也鋪陳了我們對理解杜特蒂所必備的脈絡。 本書敘述菲律賓自殖民時期以降的政治發展,從西班牙時期、美國時期談到獨立後的菲律賓共和國,觀察其波折多舛的命運,及民主化後的各樣新舊挑戰,最後總結於杜特蒂時期的尾聲。書以三個部分構成,包含了製造菲律賓(菲律賓之所以是菲律賓的歷史淵源)、打造共和國(菲國歷經威權政治與民主化的糅合與掙扎)、煉成杜特蒂(刻劃強人與後強人時代的菲律賓),深入淺出地呈現菲律賓的前世、今生與來世。 菲律賓從殖民時期開始逐步確立「強地方、弱中央」的政治結構,因其助長治理弊病並妨礙重要的變革,而成為菲律賓民眾時而心向民粹或威權政治的根源。所謂「強地方、弱中央」,是指在不同省份、城市擁有顯赫影響力和財富源頭可能來自土地或實業,而政治權力可能源自殖民者拔擢或亂世戰功的各個豪強菁英家族,他們不但壟斷該地地方政府的重要政治職位,還藉由選舉進入菲律賓國會來影響全國政策走向,而導致無論誰想當總統,都需要適度攏絡他們來確保選票。無論誰成為總統,為維持執政穩固,也不容易推動有損各地豪強菁英利益的政策和法案。 正因為如此,菲律賓選民因厭倦豪強菁英政治人物怠慢於變革、甚至助長社會經濟僵局,而在一個個時代中,陸續擁戴美國殖民時期的國族主義強人奎松(Manuel Quezon)、獨立初期的出身平民、強硬反共麥格賽賽(Ramon Magsaysay)、厲行戒嚴統治的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民主化後著名的民粹政治人物埃斯特拉達(Joseph Estrada),到今日聞名全球的杜特蒂,希望他們坐上大位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庫存:2
游智彬政經論集
滿額折
作者:游智彬  出版社:白象文化  出版日:2022/04/01 裝訂:平裝
◎游智彬比臺灣人瞭解大陸,比大陸人瞭解臺灣,獨特背景鑄就獨特的視野與觀點。◎臺灣成長、大陸發展的新一代臺灣青年,如何扭轉臺灣處境和兩岸局勢?◎大膽批判抗中保台的民粹新威權,用經濟學的邏輯和數據對抗文盲政治學。兩岸關係在2016年以後進入一個新的冷戰模式,對於長期在大陸發展的臺灣人造成不少困擾。我們身上流淌的血脈和基因,既有大陸的也有臺灣的,我們精神瀰漫與信仰的,既有大陸的也有臺灣的――臺灣的、大陸的難以分割,和平與對話才是最大公約數。全球化崩解臺灣靠向何方?深化兩岸金融合作,臺金融業要大步走,正視現實:爭取有尊嚴的臺灣方案,臺青西進北京應有前瞻戰略,從政治與經濟兩個層面討論臺灣面對的困難與解套!◎代理經銷:白象文化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056417.pdf
定價:280 元, 優惠價:9 252
庫存:2
起造台灣政府芻議
滿額折
作者:李界木  出版社:前衛  出版日:2021/11/17 裝訂:平裝
懷抱想望國家的熱情,擘畫革新務實的治理脫離名為「中華民國」的桎梏尋找台灣正名獨立的進化之路本書作者李界木以其地理與環境科學專業,任職於美國聯邦政府機關數十年,亦因投身海外台獨運動被列為黑名單,滯美32年才重回故土。2000年政黨輪替後,因政府治理人才之需,李界木放棄美國籍,投身地方與中央的建設,繼續發揮專才。經歷美國的三權分立與中華民國的五權憲法體制,李界木透過長年的實務經驗與第一線的細膩觀察,比較並揭開當前政府組織結構與管理制度的各種浪費與弊端,提出詳實且可行的改革方案,也為理想的台灣國指出朝向新生現代國家邁進的道路。本書以國際公認的《台灣關係法》為經,以政府體制的除弊改造為緯,互為表裡,形構宏觀且細膩的國家治理藍圖。面對瞬息萬變的全球化局勢與中國侵逼,台灣唯有正名制憲,各方面健全發展,具備獨立自主的國格,起造真正的台灣政府,推動國家正常化,才能以平等的地位加入國際社會,創造和諧共榮的未來。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 1
  • 2
  • 3
  • 4
  • 5
  • 6
  • 7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