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三民網路書店 中國圖書館分類法 / 醫藥、衛生 / 中國醫學 / 中醫臨床學 / 中醫診斷學

1149筆商品,8/58頁
揉肚子的學問:事半功倍的腹部按摩法(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劉高峰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9/09 裝訂:平裝
《揉肚子的學問--事半功倍的腹部按摩法》介紹的是作者劉高峰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應用腹部按摩效果較好的
定價:210 元,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心病論(簡體書)
作者:何念善; 李凱; 艾爾法提‧艾麥爾編著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9/09 裝訂:平裝
本書名為心病論,圍繞中醫心病展開論述。首先是中醫對心的認識,涉及心的涵義、心為生命之本;其次,百病皆由心生,包括情志性理致病、心身醫學;第三,養生重在養心,包括養心重在調神,並論述養心療法;第四,論述常見心病及其辨治,包括常見心病的學術源流及現代證治、心病的辨證治療、心病常用經方論析;第五,心病的傳變及其辨治,包括心病的五行傳變、心病的臟腑表裡傳變、心病的臟腑別通傳變等;最後論述心病從他髒論治,涉及心病從肺論治、心病從腎論治、心病從肝論治、心病從脾論治。
缺貨無法訂購
望診心悟(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小雲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日:2022/09/06 裝訂:精裝
《黃帝內經》認為:“諸病於內,必形於外”,人的體內有了毛病,一定會在身體表面顯現出來。人體的面部、手部、皮膚等是直接暴露在外的部位,其色澤、形態變化最易於通過望診進行識別。本書結合病案,詳細地闡述了中醫望診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具體包括望診的部位、病變表像、其所對應的體內病灶等,揭示發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重點介紹面診、眼診、鼻診、唇診、耳診、手診、舌診、皮膚診以及神態等,通過“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測知所病矣”的方法,來提高中醫臨床醫務人員防病診病治病的能力。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脈學研究十講(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任應秋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9/03 裝訂:平裝
中醫的脈學,有其合乎科學的部分,也有其不合乎科學的部分,我們要根據辯證唯物論的原則對中醫脈學進行研究、認識、改造、實踐,即研究中醫脈學要掌握正確的思想方法,揭開其玄學的外衣,接受其合理的內核,既不是沾沾自喜於一得之功與一孔之見,也不能逐一逐二地按照科學理論機械地去作對照,因為中醫學理論並不全都是科學的。事實上,新中國建國二三年來,中醫師在人民政府英明的號召之下都積極地要求
定價:210 元,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零基礎學面診手診脈診(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武建設  出版社: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2022/09/01 裝訂:平裝
面診、手診、脈診是中醫神奇的瑰寶,本書本著普及中醫知識的原則,首先科學、系統地介紹了面診、手診、脈診的基礎知識,然後詳細講解了41種常見病的面診、手診和脈診方法,另外還針對每種疾病的治療,給出了藥膳療法、穴位療法和日常保養方法。內容豐富、圖文結合、語言通俗易懂,讓零基礎的中醫愛好者也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是一本實用的中醫自診自療科普全書。
定價:239 元,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舌鑒辨正(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清)梁玉瑜; 陶保廉  出版社:中醫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2/09/01 裝訂:平裝
《舌鑒辨正》上卷論白舌三十二條、黃舌二十五條、黑舌二十三條;下卷論灰舌十七條、紅舌四十一條、霉醬舌三條、妊娠傷寒舌六條、藍舌二條,合論一百四十九條。每舌作總論,述其辨證大綱。每條均繪圖,并敘其形象及具體辨證方法。全書圖文并茂、條分縷析、言簡意明、有證有方,無論在臨證治療或是舌診研究方面,都不失為有重要價值的參考書。現據中醫科學院圖書館所藏蘭州固本堂書局刊本影印。梁玉瑜,字特巖,清代廣東茂名人,官至太守,亦精于岐黃,以醫名于幕僚之間。醫學上,以舌診見長。陶保廉為當時著名文人,以著書立傳見長。
定價:156 元, 優惠價:87 136
庫存:1
望舌診療全書(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周幸來  出版社: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2022/09/01 裝訂:平裝
本書由特色診療專家編撰,是一部以觀察舌的各種不同變化來進行辨證病症的學術水平較高的專著。全書共分3章,第一章望舌診病基礎知識,以簡潔的文字概述舌的形態、結構,舌診原理,臨床意義和運用方法。第二章望舌診病圖解,分舌質、舌苔、舌脈、舌紋、舌覺5個方面來進行敘述。第三章望舌診病與治療各論,為本書的重點內容,按人體系統分節,以具體西醫病名為題名,每病必先簡述其概念,其後詳細介紹舌診辨證內容與中醫療法。全書內容精華擷取,簡明扼要,文字精煉,流暢適讀,且內容翔實,圖文並茂,可讀性、適讀性極強,可作為廣大中醫學愛好者,醫學院校學生的學習資料,又可供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的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者參考。
定價:480 元, 優惠價:87 41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寫給小學生的神奇中醫藥文化:小學1-3年級(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謝宇; 高楠楠  出版社:中醫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2/09/01 裝訂:平裝
從我國開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算起,自夏朝到如今,我國的醫藥學說已經有將近四千年的歷史。如果加上遠古傳說,那就是五千年的歷史了,它積累的浩瀚文獻,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繼往開來的強大武器。在這淵源不斷的歷史長河中,無數卓有成就的醫學家,在創立祖國醫學繼承開拓創新道路上,用他們的心血和毅力,高尚的情操,純潔的醫德,在與疾病作鬥爭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醫藥知識和臨床經驗,形成了獨特的中醫診斷、藥物學和系統的中醫理論,對人類的繁衍昌盛、疾病的防治,做出極大貢獻。今有感于唐容川先生《醫學一見能》將最常見之症狀條目,按人體部位從頭到足由表及裡分別臚列編排,用於臨床論病,確有按圖索驥之效。故整理收集臨床症狀條目七百多種,症狀證型二千多種,悉按人體部位從頭到足排列整理成冊,茲定名為《中醫百病症治大全》。計分,頭面兩耳症治、眼目症治、鼻唇口齒症治、舌本症治、咽喉症治、頸項肩背症治、胸腋症治、腹脅症治、二陰症治、四肢手足症治、婦科症治、兒科症治、全身症治共13類。在每個證型中又以主證、辨證、治法、方藥、用法、食忌、方論、脈診、舌診分別論述,充分體現中醫博大精深辨證施治的整體觀。此書內容豐富,通俗易懂。以症辨病,治病祛症。適合各級中西醫醫務人員臨床參考
定價:179 元,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專病通治方與病證合參臨證應用(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陶曉華  出版社:中醫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2/09/01 裝訂:平裝
本書主要論述專病通治方和辨病論治、辨證論治理論之間的關係及臨床應用。辦病論治是專病通治方組方的理論基礎,辨證論治則是臨床正確運用專病通治方的前提。本書通過對古今文獻中內科專病通治方的收集、歸納、整理,勾勒出專病通治方的發展脈絡,對運用專病通治方的理論基礎--中醫辨病論治思想以及與之相關的辨證論治體系之間的關係進行探析。
定價:216 元, 優惠價:87 18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醫宗金鑒四診心法要訣白話解及醫案助讀(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飛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31 裝訂:平裝
《醫宗金鑒》系清代吳謙等人所編,是清代學習中醫的教科書,也是現代學習中醫的一部重要讀物,特別是其中各科的心法要訣,簡明扼要,提綱挈領,朗朗上口,便於記誦,深受廣大讀者歡迎。《四診心法要訣》是其中的一部分,主要介紹了中醫的望、聞、問、切四種診斷方法。內容簡明,實用性強。本次白話解主要是對原文進行逐句語譯,對其中比較難解的名詞術語,作適當注釋,並姑每條歌訣進行醫理闡述和臨床應用的探討。《醫宗金鑒四
定價:186 元, 優惠價:87 16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舌診十講(第二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張堅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27 裝訂:平裝
舌診為中醫的特色診法,臨床價值巨大。舌診主要看舌質和舌苔,舌質就是舌頭的肉質,舌苔就是肉質表面覆蓋的一層苔蘚樣物質。舌質和舌苔均有重要的意義,兩者缺一不可。看舌是醫生平時診病過程中,採集病史資料的一個重要環節。甚至很多時候,在患者對自己的症狀特點描述不清的情況下,舌脈成了醫生處方用藥的主要依據。筆者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同時擅長中醫科普,個人自媒體影響力巨大,自媒體舌診系列深受廣大中醫愛好者喜愛。本書特色:不僅對中醫專業從業人員臨床有所幫助,亦能為普通中醫愛好者所看懂。受眾面廣泛。
定價:354 元, 優惠價:87 3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胡希恕經方醫學:六經入門講記(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馬家駒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26 裝訂:平裝
胡希恕經方醫學,讓我們能夠系統、完整地學**希恕“六經、八綱、方證”經方醫學體系,還能夠有所感悟:如果放眼歷代醫家研究經方的累累碩果,我們會發現,胡希恕先生研究經方的成果,只是經方醫學發展過程中的一小部分。對《傷寒雜病論》乃至“經方醫學”的深度化研究,須要下大力氣進行繼承和弘揚。“經方醫學”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亟待研究、探討和突破,須要一代又一代醫家進行理論思考和臨床實踐,既須要歷史的循證,亦須要集體
定價:288 元,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脈經(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晉)王叔和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5 裝訂:平裝
《脈經》為晉•王叔和撰,成書於公元210-259年之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脈學專著。王叔和,名熙,“性度沉靖,尤好著述,博通經方,精意診處,洞識修養之道(宋•林億等進呈劄子語)”,他利用做太醫令時搜求的各種脈學文獻,先取《內經》《難經》以及張仲景、華佗等有關脈學方面的論述,旁征博引,采摭群論,然後根據自己的臨床體驗,按照“百病根源,各以類相從”的方法,若網在綱,依類編排,精心梳理,終於完成了《脈經》這部偉大著作。全書共十卷,九十八篇。卷一論三部九候,寸口脈及二十四脈;卷二、卷三則以脈合臟腑經絡,舉其陰陽之虛實,形證之異同,作為治療依據;卷四診四時、百病死生之分,並論脈法;卷五述仲景、扁鵲脈法;卷六列述諸經病證;卷七至卷九討論脈證治療,其中卷七以傷寒、熱病為主,卷八為雜病,卷九為婦產科、小兒病證;卷十論奇經八脈及右側上下肢諸脈。原有“手檢圖三十一部”,今已亡佚。本次出版以元天歷庚午(1330)葉氏廣勤書堂刻本為底本,進行校勘。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7 13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舌診圖譜:觀舌知健康(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臧俊岐  出版社: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同一疾病,可見數種不同的舌象;同一舌象,又可在多種不同的疾病中出現。本書通過對7種不同人群的體質,到對39種舌象的分析,再到有效的調理體質方法,增強了舌診學習的實效性。
定價:239 元, 優惠價:87 20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中醫診斷學習題集(第五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李燦東; 方朝義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本書是《中醫診斷學》教材的配套教學用書,以習題形式為學生學習提供參考,方便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復習、鞏固、強化,可供高等中醫藥院校本科生、成人教育學生、執業資格考試人員及其他學習中醫藥的人員參考使用。本書參考了以往教材配套教學習題集,出題的範圍與該教材教學大綱保持一致。習題覆蓋了教材內容的全部知識點,對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重點內容以變換題型的方式給予強化。為便於同步復習,習題集與教材的相應章節順序保持一致。各章習題之後均附有答案和部分試題解析,書末附有5份模擬試卷,供學習者自我測試,以及時了解學習掌握情況。
定價:288 元,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四診抉微(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清)林之翰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定價:174 元, 優惠價:87 1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傷寒六經針方知要(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吳永洲原著  出版社:中醫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2/08/01 裝訂:平裝
本書共分為六章,分別為吃出健康、營養素與健康、少食與健康、素食與健康、水果與健康、辟谷與健康,通過問答的形式詳細介紹了各種食品的營養價值、食品的性味平衡、飲食宜忌、膳食調養等等,是一部具有很強的可讀性的營養學健康寶典。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敖氏傷寒金鏡錄》師生讀書筆記(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梁嶸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2022/07/18 裝訂:平裝
該書以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古籍選讀”課程所讀現存第一部舌診專著《敖氏傷寒金鏡錄》的師生讀書筆記為基礎而作成。全書分3個部分。第一部分:對《敖氏傷寒金鏡錄》全書的字詞注釋;第二部分:與清代舌診專著《傷寒舌鑒》(該書以《敖氏傷寒金鏡錄》為基礎寫成)的比較分析;第三部分:中國、日本的《敖氏傷寒金鏡錄》主要傳本的舌圖像比較。通過上述內容,再現教師與學生閱讀此書的過程,為醫學生學習古籍提供閱讀示範,為學
定價:288 元,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腹證奇覽(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日)稻葉克; 和久田寅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22/07/18 裝訂:平裝
稻葉克、和久田寅原著,梁華龍、陳玉琢、陳寶明編譯的《腹證奇覽》為傷寒派腹診的代表作之一,同時融入了難經派腹診的部分內容;圖文並茂,互明腹診之法;理術同論,詳細闡述方證之規;比較客觀而全面地總結了腹證的辨證論治規律,被日本漢方醫家奉為圭臬。本書頗得傷寒大家劉渡舟先生讚賞。
定價:270 元,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診家樞要(簡體書)
作者:俞承烈  出版社: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2022/07/15 裝訂:平裝
《診家樞要》 脈學著作。元•滑壽約撰於1359年,專論脈診,滑氏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專精脈學,他會通了元以前的脈學,結合自己的心得,撰成此書。全書除介紹脈法及其原理以外,凡脈的名稱和形象,類分條析,扼要敘述,語簡義盡。本次重加整理,新增了點評,反映了專家多年研習《難經》的學術體會與臨證實踐,對提高中醫理論水平與臨床療效提供借鑒。本書適合中醫藥醫療、教學、科研人員參閱。
缺貨無法訂購
  • 1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58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