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
簡體書 (3)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3)
無法訂購商品 (2)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
無庫存 (4)
商品定價

$199以下 (1)
$200~$399 (1)
$400~$599 (3)
出版日期

2022~2023 (1)
2016~2017 (3)
2016年以前 (1)
裝訂方式

平裝 (5)
作者

(緬甸)帕奧禪師 (2)
(緬甸)帕奧禪師 講解 (1)
帕奧禪師 (1)
阿姜達磨多羅、帕奧禪師、毗瑪拉蘭希法師 (1)
出版社/品牌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
大千 (2)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5筆商品,1/1頁
內觀法要
滿額折
作者:阿姜達磨多羅; 帕奧禪師; 毗瑪拉蘭希法師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22/04/21 裝訂:平裝
本書是包含《內觀禪修手冊》、《觀呼吸與觀世界》及《定慧禪修法》三部份。內觀禪修手冊一.坐時的內觀(坐禪).如果是集體禪坐時,不要坐得太靠近,一排排整齊地坐著,不要使我們的身體互相接觸。.當你坐著的時候,背部和頸項必須伸直,而且在整個時段要維持這種姿勢。在認真或密集的禪修訓練時,一般最好在每個開始時段先以「慈悲觀」作準備。適當修習後,有助於清理禪修的蓋障並且使心進入正面而有助於較深的專注和許多長期的正面效果。 我們先對自己生起慈悲的心理,想著:願我免於敵意,願我免於心苦,願我免於身苦,願我處於快樂。.當自己的心中充滿明顯的慈心後,接著就生起對他人的慈悲心。對初學者而言,為了培養正確的慈心並免於失效,應避免選下列四種人作開始的對象:一、非常親蜜的人, 二、死人, 三、異性, 四、自己不喜歡的人或敵人。最好選一位你所認得的、同性別、受你敬愛的活人。想及那人的善良及對你的好處,如此較易生起慈心。你以慈心和誠意想著:願他免於敵意,願他免於心苦,願他免於身苦,願他處於快樂。 .當你的慈心和專注發展有力後,你才進一步用同樣的方式放射慈心給:一、非常親蜜的朋友, 二、普通的人, 三、你不喜歡的人, 四、敵人。而後,下一步驟是發射慈心給所有的眾生。.慈心的培養還有更進一步的方式,在現在的準備階段,這就夠了。有時可以加上或選用呼吸觀。輕輕閉上眼睛,觀察自己的呼吸。氣息慢慢而自然地吸進來,再慢慢而自然地呼出去,以正念小心地觀察你呼吸的進來和出去。無論你的氣息是長或是短,你都能清清楚楚地覺知。 .像這樣練習一陣子呼吸,使心靜下來。當你念頭止息,就應該開始進行培養「正知」:上下慢慢而間歇地移動你的一隻手(左手或右手皆可),另一隻手則放在大腿或膝蓋上。先將你所要移動的手掌放在膝蓋上,上臂保持靜止不動,以完全的覺知舉起前臂使手掌離開膝蓋並轉成握手狀,停留一下子。當你做此動作時,集中覺知力在這隻手的掌心和手指。也可以略為移動手指,以便於覺知手上此處的感受。整個時段,要集中覺知力在這感受上。而後將手上提一些並同時移動手指,接著短暫地停住。重複這過程,一步一步地提到最靠近你肩膀的地方。然後便開始慢慢地放下,間歇地停頓(同時手指也不停地開合),一直到你的手掌移回到接近你的膝蓋,然後再間歇地向上提。一次次重複上述的動作。.最主要的是當你移動或停住手和手指時,把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庫存:3
智慧之光(簡體書)
作者:(緬甸)帕奧禪師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17/10/18 裝訂:平裝
帕奧禪師注重引經據典、遵循注疏和剖析實修要點,由淺入深,次第分明,指導禪修者修習止觀禪法,引領禪修者得窺“智慧之光”奧妙。本書為普通禪修、禪學研究者解決了從基礎到更深層次的各種問題,通俗易懂,深入淺出。
絕版無法訂購
顯正法藏(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緬甸)帕奧禪師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16/12/01 裝訂:平裝
依據上座部佛法,禪修的法門可概括為兩大類,即止禪和觀禪。止禪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法,觀禪是培育智慧的修行法。初學者先修行止禪,培育深厚的定力,然後修行觀禪,照見諸法實相。本書介紹修行止禪以培育定力。
定價:414 元, 優惠價:87 3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克服禪修障礙
作者:帕奧禪師  出版社:大千  出版日:2007/05/01 裝訂:平裝
本書「克服禪修障礙」收集了帕奧禪師於1999年11月間第一次到馬來西亞所給的開示。其主旨是協助初修禪者對治在禪修時常會遇到的障礙,尤其是五蓋,以及修禪時應當具備的正確態度。相信本書之實用內容對於虔誠向法的佛教徒來說,當可助他們清除某些趣向涅槃的障礙,而得以更順利脫離苦海。
缺貨無法訂購
正念之道(簡體書)
作者:(緬甸)帕奧禪師 講解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16/06/24 裝訂:平裝
本書分成兩部分:上篇是帕奧禪師對佛教經典《大念處經》的講解,作者引經據典、遵循注疏和剖析實修要點,由淺入深,次第分明,引領禪修者得窺佛法奧妙;下篇是問題回答部分,緊跟上篇,進一步除疑解惑,契理契機,義趣分明,引人深思。本書既有一定學術的價值,又為普通禪修、禪學研究者解決了從基礎到更深層次的各種問題,通俗易懂,深入淺出。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