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5)
簡體書 (3)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6)
無法訂購商品 (2)
庫存狀況

無庫存 (8)
商品定價

$199以下 (1)
$200~$399 (5)
$400~$599 (2)
出版日期

2024年 (2)
2022~2023 (1)
2016年以前 (3)
裝訂方式

平裝 (8)
作者

王振復 (8)
出版社/品牌

崧燁文化 (2)
上海古籍出版社 (1)
北京大學出版社 (1)
博遠出版社 (1)
地景 (1)
復旦大學出版社 (1)
香港三聯書店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8筆商品,1/1頁
建築美學
作者:王振復  出版社:地景  裝訂:平裝
再版中無法訂購
中華古代文化中的建築美
作者:王振復  出版社:博遠出版社  裝訂:平裝
再版中無法訂購
中國美學史新著(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振復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09/11/27 裝訂:平裝
本書運用文化人類學關於巫學的理念、方法、論證中華原始審美意識起源與原始巫史文化傳統的關係,進而由文化哲學進入,研究自先秦到現代各個時期中國美學史的發展軌跡,文化品格及其影響。所論尤為注重文脈的歷史聯系,富有獨立見解。
定價:234 元,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復旦博學·漢語言文學原典精讀系列.周易精讀(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振復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08/03/01 裝訂:平裝
作為漢語言文學原典精讀系列教材之一,這部《周易精讀》糅合了傳統的象數之學和現代人類文化學的理念與方法,對通行本《周易》一書做了逐字逐句的解讀工作。較之同類著作,本書主要從巫學角度,對《周易》本經的卦爻辭進行了卓有成效的閘釋,同時將經傳分開來,汲取古今名流和時賢的研究成果為之疏解,可謂廣征群言、融貫己意,加以學風謹嚴,作者積數十年之功研習《周易》的努力和成果在本書中得到充分體現。
定價:210 元, 優惠價:87 18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中國巫性美學(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王振復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22/03/01 裝訂:平裝
作為新創的一個學術範疇,“巫性”處於中國式的神性與人性之際。中國巫文化,既拜神又降神,既媚神又瀆神,既畏天又知命,是人的本質的異化和人的本質物件化的同時實現,崇拜與審美的二律背反又合二而一。本書從文化人類學關於巫學的立場,堅持批判與理性分析,揭示出了中國巫性美學複雜而深邃的內在人文機制,並將論析重點放在其文化哲學之上,從氣、象、道角度,探討了中國巫性文化與審美的異質同構關係。
定價:570 元, 優惠價:87 49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周易文化百問
滿額折
作者:王振復  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日:2012/04/01 裝訂:平裝
本書以隨筆漫談的方式,對號稱“六經之首”的傳統典籍《周易》一書給予饒有意趣的現代解讀。針對《周易》文化的諸多命題,如《周易》的巫筮根因、卦爻象數、經傳義理、人際倫理及其審美意象,書中通過問與答,將古往今來人們對於這些議題的探究,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以及現代人對於自身處境的困惑和盤托出,並給出建設性的引導。 作者浸淫易學數十載,以文化人類學的理念與方法,研治易理之學,同時運用批評的利器,剖析和點評當下
定價:440 元, 優惠價:9 39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中國巫文化人類學:巫醫對話:動態三維×類比思維×文化因緣×風水批判,由崇拜到審美,追尋原巫文化的轉嬗
滿額折
作者:王振復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4/01/10 裝訂:平裝
凡是知識與科學不能到達的地方, 那裡就大有巫術的用武之地── 巫術,確實是知識、科學的史前替代, 或者說是對於人類的一種有趣而出於無知的懲罰。 ▎中國巫文化的文化哲學 中國原巫文化的氣、道、象問題,可以稱之為巫之氣、巫之道與巫之象,且三者相互蘊含。其一,這裡所說的「氣―道―象」這一動態三維結構,三位一體又各自具有自己的場域;其二,這一人文結構的文化內涵關係到美,卻不是一個美不美的問題,首先是巫與巫學的問題;其三,中國巫性的「氣―道―象」的文化哲學,自始至終打上了巫與巫性的文化烙印,它實際是「巫氣―巫道―巫象」蘊含於一體,又各自具有文化哲學的品格,換言之,它是以巫、巫性之相繫的範疇為主體與主題的。 ▎中國巫文化的人文思維方式 思維方法或曰思維方式問題之所以顯得如此重要而且相當煩雜,是因為思維方法(方式),是人類文化或者一個時代、民族文化思想的思考方式與致思過程,而且它直接就是思想存在本身。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思維方式及其邏輯、推理與判斷等,決定了思想的品質與品格、結構與功能。思想與思維是不同層次的兩個問題,相對於思想而言,思維是更具有深度的、隱在的,也顯得更為重要。而中國巫文化的思維方式,主要是類比。 ▎巫、醫的人文親緣與「對話」 人類各氏族、各民族,都大致經歷過以巫測病、治病,而巫、醫不分的漫長歲月,也才有可能將真正能夠治病的知識、科學「喚上前來」,使得醫療知識、技術,從此代替了長期硬充為治病「偽主角」的巫術的地位。可是,醫療知識與科學理性的成長,並不意味著關於巫術治病的方法從此徹底的退出人類的歷史舞臺。 ▎從巫性崇拜到詩性審美 巫性的靈與靈的巫性走向詩性審美之所以可能,是因為巫性文化的歷史和人文機制,早已孕育與蘊含著原始詩性審美的人文根因。它是由「巫」向「史」轉遞的一個重要構成,象徵著中華民族的群體人性、人格,從必受原始巫文化的種種牽累、強制與不自由,到本在的獲得一定意義的精神的自由和解放。 ▎「風水」的理性批判 風水的又一別稱,叫做「地理」。典出《易傳.繫辭上》。所謂「仰以觀乎天文」,是天文學的原始;「俯以察於地理」,是地理學的原始,但是它們原本都屬於巫文化範疇。風水還有一個別稱,稱為「陰陽」。這一風水別名,較為流行於元代之後,典出於先秦。古人迷信,以陰為凶,以陽為吉。所以陰、陽二字的本義,本與風水有關。難怪後代風水術稱為陰陽術,風水家稱為陰陽家。風水還有其他別名
定價:350 元, 優惠價:79 27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中國巫文化人類學:神靈之間:神話圖騰×神鬼與靈×巫術禁忌×心靈感應,由傳說到考古,追尋原巫文化的現象
滿額折
作者:王振復  出版社:崧燁文化  出版日:2024/01/10 裝訂:平裝
巫文化不是一個簡單的迷信與醜陋之類的問題, 它是人類也是中華文化悠遠而奇異的「怪夢」, 既灰暗又輝煌,既可怕又可愛,既迷茫又清醒, 這個「夢」源遠流長,至今綿綿不絕, 看來似乎永遠不會有徹底消亡的一天。 ▎原始神話、原始圖騰文化的人類學 筆者主「神話」、「圖騰」與「巫術」三維綜合說,認為中國原始文化具有一個「動態三維結構」。從相對成熟的文化形態分析,中國文化的主要原始形態和品類,的確具有以原始神話、原始圖騰和原始巫術為主的系統的三維結構,並且以原巫文化為其基本和主導。在這原始三維文化形態誕生以前,還有漫長而古遠的人類文化,對此我們幾乎是一無所知的。 ▎中國巫文化的人類學特質 談到巫術,也許首先會直接給人一種感覺,以為它僅僅是一種充滿著落後、迷信或者是怪異而可怕的文化現象,它無非是巫婆神漢、裝神弄鬼的那一套,它是「宗教的孑遺」,「灰暗的想像」,作為文化糟粕,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史上最黑暗、最醜陋的一部分。因而,一旦發覺居然有人在研究什麼巫文化,便會投去一瞥困惑、不安和懷疑的目光。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巫術,看到它的種種迷信、無知與虛妄,從而棄其糟粕。它與原始社會的家國大事、科學宗教、哲學道德、文學藝術、醫學養生和堪輿地理等,都具有千絲萬縷的歷史和人文關聯。 ▎巫性:中國文化的原始人文根性之一 筆者以「巫性」這一新創的範疇,試圖概括春秋戰國之前中國文化居於主導地位的人文根性之一,也許會使人感到有些突然。一般看來,所謂巫性,不就是那種不登大雅之堂、屬於「巫風鬼氣」的人文屬性嗎?憑什麼可以稱其是中國文化的原始人文根性,難道中華五千年偉大而燦爛的文化與文明,本在於「巫」? ▎神(鬼)與靈的神祕世界 中國巫文化有兩個基本的人文範疇,便是神(鬼)和靈,其中的所謂神,實際上往往指鬼或者是鬼、神的合一,它和靈、巫與巫性範疇一起,呈現了中國原始文化的底蘊和靈魂。 ▎「巫史文化」的「中國」 人類原始文化,一般都要經歷盛行原始巫術、神話與圖騰的漫長歷史時期,這一原始文化的溫床,是爾後民族與時代文化的孵化器,為後世文化的發展,提供了許多可能。就中國原始文化而言,儘管在其前進的道路上,不是沒有可能由原始「信文化」走向宗教的,可是,中國的歷史偏偏選擇了一條由「巫」向「史」的文化之路,從而把自己與希臘、印度和中東等民族的文化區別開來。 ▎巫術禁忌與心靈感應 所謂巫術禁忌,指巫者,人為的規定和施行的強
定價:350 元, 優惠價:79 27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