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
簡體書 (9)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5)
無法訂購商品 (5)
庫存狀況

無庫存 (10)
商品定價

$199以下 (2)
$200~$399 (6)
$400~$599 (2)
出版日期

2018~2019 (2)
2016~2017 (2)
2016年以前 (6)
裝訂方式

平裝 (6)
精裝 (2)
作者

趙洪鈞 (2)
劉理想 (1)
張其成 (1)
張志剛 (1)
張效霞 (1)
朱訓生 (1)
潘桂娟、張勝 (1)
胡宜 (1)
鄭曼青-編著 (1)
出版社/品牌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3)
學苑出版社 (3)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1)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1)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
臺灣商務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0筆商品,1/1頁
無知與偏見-中醫存廢百年之爭(簡體書)
作者:張效霞  出版社: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日:2007/09/01 裝訂:平裝
本書采用歷史主義的手法,以“論從史出”的方式,對“廢止中醫”思潮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作了系統的爬梳和科學的分析,資料翔實,以史帶論,史論結合,說理清晰,論斷新穎,出語警策,視野廣闊,眼光獨到,持論公允,行文流暢,重點突出,深入淺出,一氣貫通,發聾振聵,圖文并茂,頗具學習和收藏價值。
絕版無法訂購
中醫存之爭(簡體書)
作者:劉理想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07/04/01 裝訂:平裝
當前,中醫存廢的話題已不僅僅是一個醫學問題,而且也是一個社會問題,從深層次來說更是一個哲學問題、文化問題。 一百多年前,列強的堅船利炮使國門轟然打開,國人對傳統文化的信心隨之統進行不遺余力的地批判,甚至要全盤西化的地步。作為傳統文化一部分的中醫學自然也難逃此厄運,廢止中醫的現象亦在此列。那麼,現在是誰在取消中醫呢?本書對中醫的存廢之爭進行了探討,供讀者閱讀參考。
絕版無法訂購
中醫模糊方法導論(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朱訓生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08/07/01 裝訂:精裝
本書嘗試將我國傳統的中醫文化較系統、較全面地與模糊理論接軌,提出中醫模糊方法,作探索中醫藥現代化的探路石,并應對“廢止中醫論”。本書以中醫學實例貫穿全書,力圖使讀者喜愛、愛而有所獲、獲而能至用。本書以中醫實例為背景,不作深奧的數學推理,材料由淺入深,附有啟發性思考題,力圖使廣大中醫工作者閱后能將處理模糊事件的能力進一步自覺化、系統化。 本書第1章到第3章闡述中醫學領域存在的大量模糊事物及基本處置
定價:288 元,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近代中西醫論爭史(簡體書)
作者:趙洪鈞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出版日:2012/10/01 裝訂:平裝
《近代中西醫論爭史》主要內容包括:中西醫論爭的歷史背景、清末醫學界的變遷、辛亥後中西醫論爭大事本末、論爭中的中醫教育、論爭中的名家和學術問題、廢止中醫思想研究。.
絕版無法訂購
傷寒踐行錄(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張志剛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出版日:2016/11/01 裝訂:平裝
《"傷寒"踐行錄》以中醫當立足傳統,學通經典,夯實基礎,紮實繼承。堅持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自身特色優勢,抓好臨床看好病,則發展、提升以及“振興”會自在其中。要知道,臨床療效才是中醫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堅實基礎。建國前,國民政府曾兩次下令廢止中醫,今天仍不時有人以現代科學的名義呼籲“告別中醫藥”,如果不是傳統中醫治病的療效支撐,恐怕中醫早就被以“現代科學”的名義給“合情合理”地扼殺了。
定價:288 元, 優惠價:87 25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中華醫藥學史
作者:鄭曼青-編著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00/05/01 裝訂:平裝
本書敘述中華醫藥的演進,不依一般史書的朝代劃分,而中醫藥的實質演變分別論述。書中對內經、傷寒論及本草三書的演變,均有專章詳述;對于中醫的陰陽五行及所受道家思想的影響,亦有公正論述,可供醫學界參考。 自西醫傳入後,中醫深受影響,在民國二十年前,中國醫學界竟有兩次提出廢止中醫之主張,中醫的衰落,已達極點。近五十年間,雖經少數人士倡導維護,並經立法保障,但對于中醫藥教育問題,始終未得合理解決。
絕版無法訂購
送醫下鄉:現代中國的疾病政治(簡體書)
作者:胡宜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11/09/01 裝訂:平裝
《送醫下鄉:現代中國的疾病政治》從疾病的隱喻出發,圍繞現代民族國家建設的核心,通過對“廢止中醫”、“愛國衛生運動”及“合作醫療”等事件的敘述與解讀,對疾病如何被政治化并納入國家管理序列、衛生的雙重規訓、合法性建構、再造國民、國家公共性擴展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力圖從國-民關系格局的變遷中,闡釋疾病政治發展的基本邏輯。疾病是一種最為日常的經驗,也是一種與人類生活高度關聯的基本事件。當疾病在近代中國積弱中
絕版無法訂購
近代中西醫論爭史(修訂版)(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趙洪鈞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出版日:2019/10/31 裝訂:精裝
本書為叢書《趙洪鈞醫書十一種》分冊之一,從中西醫論爭的歷史背景、清末醫學界的變遷、辛亥後中西醫論爭大事本末、論爭中的中醫教育、論爭中的名家和學術問題、廢止中醫思想研究等方面梳理了這一歷史,是第一本全面探討這一題目的專著。書中收錄了大量難於見到的資料,讀者盡可從中得出自己的看法。全書共六章:第一章,中西醫論爭的歷史背景。第二章,清末醫學界的變遷。第三章,辛亥後中西醫論爭大事本末。第四章,論爭中的中醫
定價:528 元,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中醫五行新探(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張其成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19/12/23 裝訂:平裝
天佑中華,賜我中醫。三皇肇始,五帝開基。千年傳承,護佑蒼生;世代堅守,保民健康。大醫國風,乾坤浩蕩!醫魂仁心,山高水長! 中醫藥學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也是中華文化偉大復興的先行者! 當今時代,中醫遇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時機,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生死存亡的危機。如果我們還不能把握機遇,還不能贏得挑戰、戰勝危機,那麼中醫很可能將不復存在!我們這一代人將愧對歷史,愧對未來! 如何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中醫藥?如何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推進中醫藥現代化,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如何在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新的篇章?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也是未來對我們的期盼,需要中醫藥行業內外各界人士一起努力、聯合攻關、協同創新。 當然,首先要解決的是中醫藥學思想文化基礎問題,要理清本源,搞清楚中醫的世界觀、生命觀、價值觀,搞清楚中醫的思維方式,搞清楚中醫和中國傳統文化(包括人文與科技)的關係。因為就中醫的命運而言,從根本上說中醫的興衰是中華傳統文化興衰的縮影,中醫的危機是中國傳統文化危機的縮影,是否廢止中醫是“中西文化之爭”社會思潮的重要環節……如何發展中醫已經不僅僅是中醫界本身的事,而是整個思想界、文化界的事,是炎黃子孫及有識之士的使命和擔當。 本叢書立足於整個思想文化大背景,對中醫生命哲學、中醫象數思維、中醫精神文化、中醫陰陽五行等內涵問題,中醫與易學、中醫與儒釋道、中醫與古代科技、中醫醫事文化等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有的是歷時二十余年的論文匯編,有的是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的結題成果,希望能為厘清中醫思想文化源流、揭開中醫文化神秘面紗、展現中醫文化神奇魅力貢獻一份力量!
定價:276 元, 優惠價:87 24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惲鐵樵(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潘桂娟; 張勝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出版日:2017/09/26 裝訂:平裝
惲鐵樵,名樹玨,鐵樵為其字,別號冷風、焦木、黃山民;生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卒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江蘇武進人,近代著名中醫。著有《藥庵醫學叢書》和多部中醫函授學校講義。在學術思想方面,對《內經》、《傷寒論》及溫病學多有闡釋和發揮;在臨床經驗方面,內外婦兒各科兼通,尤在兒科病證方面頗有心得;創辦函授學校,培養後學。惲鐵樵一生自強不息,堅持與民族虛無主義和廢止中醫派鬥爭,強調發展中醫必須堅持以中醫為主,注重中醫思維,捍衛中醫旗幟,開拓創新,為近代中醫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本書內容,主要包括惲鐵樵的生平概況、著作簡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後世影響等。
定價:270 元,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