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8)
簡體書 (1)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9)
庫存狀況

有庫存 (6)
無庫存 (3)
商品定價

$200~$399 (4)
$400~$599 (5)
出版日期

2024年 (4)
2022~2023 (3)
2016~2017 (2)
裝訂方式

平裝 (9)
作者

呂思勉 (7)
周佳榮 (1)
華東師範大學呂思勉研究中心 編著 (1)
出版社/品牌

複刻文化事業公司 (6)
上海古籍出版社 (1)
香港中華書局 (1)
香港商務印書館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9筆商品,1/1頁
呂思勉的秦漢史.政治卷
滿額折
作者:呂思勉  出版社:複刻文化事業公司  出版日:2023/12/06 裝訂:平裝
時勢之動盪,英雄之崛起 ――大江東去,且寄蜉蝣於天地間! 明仇暗鬥的官場政治×陰謀陽謀的生死對抗 就讓我們跟著呂思勉的步伐, 一起看這天下究竟鹿死誰手! ▎儒術盛行,源於「跟風」? 一說到「獨尊儒術」,人們就不免想起漢武帝。但你知道漢武帝其實根本不通儒術,且做了許多與儒家思想相悖的事嗎?那他又是如何成功使儒術盛行呢? 漢武帝之所以推行儒術,全是因為當時的風氣導致。歷代帝王對於禮制方面十分注重,而漢武帝致力於整頓法制、加強中央集權,這些恰好都是儒家所推崇的,再加上漢武帝身邊的大臣也十分推崇儒術,導致漢武帝潛移默化地被影響了。更進一步將儒家思想與教育制度緊密結合,大力支持儒者任用及編纂經典;並著手改革官僚制度,將以儒者為主的官僚階層列為中心,進一步推動了儒術的傳播與影響。 另一方面,漢武帝在外交與征戰方面的成功也強化了儒家思想的影響力。他以儒家的仁愛和節制理念為指導原則,透過外交手段解決紛爭,推崇仁義,傳播了儒家的思想理念。這種成功的政治和軍事戰略使得儒術得以蔓延,為後來的帝王奠定了儒家治國的基礎。因此,漢武帝的時代成為了儒家思想蓬勃發展的契機,一直延續至今。 ▎王莽改革失敗之因? 王莽在篡漢成功後積極改革,上到典章制度,下至吃穿用度,無奈「但崇空語,無施行者」,王莽終究是失敗了。 西漢末年,王莽終於迎來機會推翻了西漢,他所做的這些改制無非就是為了重回當年的盛世榮光。但他卻忘了「可行性」的重要,導致制度處處自相矛盾,朝廷混亂,民間也混亂,最終一敗塗地。 王莽的改革之所以失敗,還在於他未能真正理解並獲得人民的支持。他儘管制定了大量新制度,但在實施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溝通和教育。更重要的是,他過於急功近利,希望一蹴而就,卻忽略了漢朝發展的歷史脈絡和社會實際情況,讓人民難以適應和接受。此外,他過分信奉占卜和神祕主義,不以現實經驗和事實為依歸,使得政策缺乏科學性和實證基礎。總結來說,王莽的改革不僅缺乏實際可行性,也缺乏人心基礎,導致了新朝的崩潰。 〔本書特色〕 本書由「現代四大史學家」之一的呂思勉撰寫而成,共分為十二章,詳細介紹了秦漢興亡的歷史背景及政權制度變遷,可使讀者更加了解當時的朝代更迭。內容包括:秦始皇的治政和征伐事蹟;漢初的黃老思想與武帝的獨尊儒術;新莽政權的得勢與衰落;東漢盛世的外交策略;三國時期的政治格局、戰爭情勢與各方勢力關係等。
定價:599 元, 優惠價:9 539
庫存:1
兩晉南北朝史:宋初至元魏亂亡
滿額折
作者:呂思勉  出版社:複刻文化事業公司  出版日:2024/05/08 裝訂:平裝
【宋初至北魏末年的複雜政治與軍事局勢】 精彩論述宋、齊、梁、北魏的政治變動與家族繼承問題, 緊張關係、內部矛盾、拓跋氏興起,直至南北朝的各種內亂…… 呂思勉以其獨到歷史視角及豐富史料解析歷史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 ▎拓跋氏坐大 晉之末葉,北方諸國,相次衰頹,拓跋氏興於代北,氣力較完,諸國遂悉為所並,說已見前。是時拓跋氏初興,雖有食牛之氣,未成封豕之形;且其內釁甚多,可乘之隙實不少。惜乎中國亦多故;且自東渡已來,未嘗以恢復為務,在北方之實力大薄,遂無以乘之,而聽其坐大也。 ▎齊武文惠猜忌殺戮 梁武篡齊,固與報父仇無涉,然其助明帝以傾武帝之嗣,則不能謂非復仇一念使然也。爭奪相殺之禍,推波助瀾,至於如此,可驚,亦可哀矣。 ▎突厥崛起先聲 蓋時北方更無強部,故其開拓之易如此。西域諸國,文化較高,柔然之能立法整軍,實由於此,非必學自中國也。然非吞併高車諸部,其眾驟增,亦斷不能及此。故柔然與魏為敵,不翄高車與魏為敵,實突厥興起之先聲也。 ▎宋齊之敗 凡置君如弈棋之世,往往君臣上下,彼此相猜。因相猜而相圖,則君位之不固彌甚。而其相猜亦彌甚。迭相為因,而爭奪相殺之禍,不絕於時矣。劉宋之所以敗,正坐此也。 ▎元魏崛起北方 以是時中原之地,喪亂方剡,代北僻處一隅,與於戰爭之事較少,民力較完,抑且風氣較質樸,便於戰鬥故也。元魏南遷以來,此等情形,迄未嘗變,故及其衰敝,而爾朱、高、宇文諸氏,又起自代北,紛紛南下焉,而六鎮則其先驅也。魏之所以興,正其所以亡也。 ▎元魏亂亡 案肅宗在位十二年,而胡靈后之見幽者凡六年,以魏事敗壞,悉蔽其罪於后,實非平情之論。魏之敗壞,乃其政權始終在親貴及代北舊人手中所致,自文明太后以來,非一朝一夕之故矣。觀元魏之亂亡,而知《春秋》之譏世卿,為有由也。 ▎東西魏爭戰 東魏兵數既多,無論屯聚或分道而進,其勢皆不易遏止也。長安若陷,所徵之兵能集與否?集而能整與否?俱不可知;即曰能之,東魏遂不能久據關中,復收眾而返,而西魏之受創已深矣。故曰:此役為西魏一大危機也。然東魏遂一蹶不振者,實失之恃眾而寡慮。 本書特色:本書由「現代四大史學家」之一呂思勉所著。在第二部中,作者詳論從宋初南北情勢到拓拔氏坐大、宋治盛衰、齊高篡宋、齊武文惠猜忌殺戮,以至孝文遷洛、東西魏爭戰的朝代變遷局勢。先論南朝,後論北朝,細論這段干戈四起的時代的治亂嬗替,對峙中的融合。
新書特惠
定價:399 元, 優惠價:79 315
庫存:3
兩晉南北朝史:晉初至東晉末葉形勢
滿額折
作者:呂思勉  出版社:複刻文化事業公司  出版日:2024/04/24 裝訂:平裝
從西晉初年到東晉末期的政治動盪與社會變遷 以豐富史料細膩地描繪帝王將相興亡、政治爭鬥、重大戰役 史學家呂思勉精心撰寫,研究魏晉南北朝時期不可或缺的史學巨著 ▎西晉政俗之弊 言晉初之事者,多以其行封建為致亂之原,其實非也。晉初封建之制,行之未必能召亂;而其制亦未嘗行。其所以召亂者,實由其任宗室諸王太重,承州郡積重之後,而使之出專方任耳。 ▎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初因楊、賈之爭而起,僅在中央,繼因趙王篡立,齊、成都、河間三王起兵討之,遂至覃及四國。晉初亂原,雖云深遠,《晉書》謂扇其風,速其禍者,咎在八王,則不誣也。 ▎東晉元帝東渡 惠末大亂,懷、愍崎嶇北方,卒無所就,而元帝立國江東,遂獲更衍百年之祚,此蓋自初平以來,久經喪亂,民力凋敝,朝廷紀綱,亦極頹敗,其力不復能戡定北方,而僅足退守南方以自保,大勢所趨,非一人一事之咎也。 ▎桓溫北伐 冉閔之盛強,既如曇花一見;氐苻僅粗定關中,慕容氏亦未能占有河北,晉於是時,縱未能廓清舊境,河南之可全有,則無足疑也,河南定而關中、河北,亦可徐圖矣。秦、燕兵力,實無足稱,觀桓溫兩次北伐,皆所向克捷可知。當時司、冀淪陷,寖及徐、豫,且擾及荊州北鄙者,實緣晉之大軍不出,所與周旋者皆偏師,力薄而無後援耳。 ▎肥水之戰 要之伐晉而勝,風塵之變,自可無虞,一敗,則其後患亦有不可勝言者。堅知晉之終為秦患,命將出師之不足以傾晉,而未知躬自入犯之更招大禍,仍是失之於疏;而其疏,亦仍是失之於驕耳。 ▎桓玄篡逆 晉室自東渡以後,上下流即成相持之局,而上流之勢恆強,朝廷政令之不行,恢復大計之受阻,所關匪細,至桓玄敗而事勢一變矣。然中原喪亂既久,國內反側又多,卒非一時所克收拾,此則宋武之雄才,所以亦僅成偏安之業也,亦可嘆矣。而蜀中乘此擾攘,又成割據之局者數年,尚其至微末者也。 ▎宋武平南燕 東晉國力,本不弱於僭偽諸國;而北方可乘之隙亦多;所以經略中原,迄無所就者,實以王敦、桓溫等,別有用心,公忠之臣,如庾亮、殷浩等,又所值或非其時,所處或非其地,未獲有所展布之故。當五胡初起之時,中原喪亂未久,物力尚較豐盈;石虎、苻堅,又全據中原之地;圖之庸或較難,至肥水戰後,後燕、後秦諸國,則更非其倫矣。 本書特色本書由「現代四大史學家」之一呂思勉所著。魏晉之際為中國盛衰強弱的重要分界點,從五胡之亂開始,中國逐漸走向南北分立的局面,直到隋朝最後兼併南方,南北合一。在第一部中,作
新書特惠
定價:480 元, 優惠價:79 379
庫存:4
階梯之階梯:呂思勉著作導讀
滿額折
作者:周佳榮  出版社:香港中華書局  出版日:2023/03/15 裝訂:平裝
被譽為「現代四大史學家」之一呂思勉,把「二十四史」由頭到尾讀完,並將正史材料的精華熔鑄成為專書;著作等身,計有兩部通史、四部斷代史、五部專史、八部近代史著作以及文學、文字學、通俗讀物等,總數超過一千萬字。時移世易,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即使學術信息如何發達,檢索工具怎樣便捷,中國史研究者要全盤掌握和運用歷代正史材料,以一人之力,幾乎是不可能的。藉著呂思勉的著作吸收傳統史學的精粹,肯定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有鑑於此,本書系統整理呂思勉著作,綜合學界人士的見解和研究述評,就呂氏各種書籍作簡明扼要的介紹,並選收九篇呂思勉關於如何入門中國歷史的文章,使年輕一代的學子以及對中國歷代正史有興趣的讀者對其生平和學術有全面的了解,進而摸索出一條入門門徑——此正謂讀中國歷史階梯之階梯。
定價:490 元, 優惠價:9 441
庫存:6
先秦史:古史年代至民族疆域
滿額折
作者:呂思勉  出版社:複刻文化事業公司  出版日:2024/03/20 裝訂:平裝
【中國古代歷史的深度剖析,呂思勉的經典之作】歷史事件、文化背景、政治變革、民族疆域詳細分析和論述不同的歷史階段與時代變遷呂思勉以其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嚴謹的學術態度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面且細緻的先秦時代畫卷▎古史材料呂思勉探討了用於研究先秦歷史的主要材料和資源。這包括各種古代文獻、考古發現以及民間傳說等,這些材料對於理解和重建那個時代的社會與文化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民族原始和古史年代分別著重於中國古代民族的起源和發展,以及先秦時期重要歷史事件的年代學問題。深入分析了各民族如何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和發展,以及如何透過考古和文獻記載來確定這些事件的具體時間。▎開闢傳說至五帝事蹟呂思勉分別介紹了中國古代的創世神話、三皇五帝的事蹟,以及這些神話與歷史人物對於中國古代社會和文化的影響。這部分特別強調了傳說與歷史之間的關係,以及傳統文化中對這些人物的崇拜和記憶。▎夏殷西周事蹟夏、殷、周三個王朝的興衰歷程被細緻地剖析,從各個王朝的創立到它們的最終滅亡,呂思勉透過豐富的歷史材料,揭示了這些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變遷。▎春秋戰國事蹟重點分析東周時期,包括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興衰、地域政治的變化,以及這一時期重要歷史人物的事蹟。呂思勉不僅闡述了這一時期的政治和軍事歷史,還深入分析了對當時的思想、文化和社會結構。▎民族疆域關於先秦時期的民族與地理分布,呂思勉針對中國古代的疆域界限及其變遷進行了詳細的探討。這不僅涵蓋了漢族的發展,還包括了其他諸多民族的歷史與互動。本書特色:本書為「現代四大史學家」之一呂思勉所寫的先秦史,共分十章,運用大量古史材料,析論中國民族原始,劃分古史年代,述說開闢傳說、三皇五帝、大禹治水、堯舜禪讓傳說的實相,以至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秦滅六國等事蹟。書中詳細考據帝王世系嬗變、社會經濟和文化學術的發展,讓讀者能建立認識先秦歷史的框架。
新書特惠
定價:375 元, 優惠價:79 296
庫存:4
先秦史:社會組織至宗教學術
滿額折
作者:呂思勉  出版社:複刻文化事業公司  出版日:2024/03/27 裝訂:平裝
【中國古代歷史的深度剖析,呂思勉的經典之作】 農工商業、衣食住行、政治制度、學術發展 從飲食到交通方式,先秦人民的日常生活面貌 詳細分析和論述不同的歷史階段與時代變遷 豐富多彩的先秦史畫卷,研究歷史不可多得的學術資源 呂思勉對中國古代社會結構與文化變遷的獨到見解── ▎婚姻制度 「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書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取判妻入子者皆書之。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周官》 ▎農業 農業惡乎始?曰:始於女子。社會學家言:邃古生事,大率男子田獵,女子蒐集。蒐集所得,本多植物。又女子多有定居,棄種於地,閱時復生,反覆見之,稍悟種植之理,試之獲效,而農業遂以發明焉。......閱時既久,耕作益精,始舍鉏而用犁;又或能用牛馬;或伐木以闢地;則用力益多,農事乃以男子為主。 ▎衣服 《淮南.氾論》曰:「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履,手經指掛,其成猶網羅。後世為之機杼勝復,以領其用,而民得以掩形禦寒。」黃帝、堯、舜為古文明昌盛之世,其時有絲麻布帛所作衣裳,蓋可信。謂治其麻絲,即在是時,則未必然矣。 ▎封建 「天子立三公:曰大師、大傅、大保。無官屬,與王同職。故曰:坐而論道,謂之三公。又立三少以為之副,曰少師、少傅、少保。是為三孤。塚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是為六卿。」──《周禮》 ▎先秦諸子 農家之所願望者,為神農以前之世。道家之所稱誦者,為黃帝時之說。墨家所欲行者為夏道。儒家與陰陽家,則欲合西周以前之法,斟酌而損益之。切於東周事勢者,實唯法家。秦人之兼併六國,原因雖不一端,法家之功,要不可沒也。 本書特色:本書由「現代四大史學家」之一呂思勉所著,繼政治社會史後,介紹先秦時期社會經濟文化史,從婚姻制度、家族制度等社會組織到農工商業及貨幣制度,以及飲食、衣服、宮室、交通等食衣住行各方面,最後論及封建、官制、選舉等政治制度和先秦諸子等宗教學術發展。分門別類的敘述,使讀者更能深入了解先秦社會之發展與社會情狀。
新書特惠
定價:320 元, 優惠價:79 252
庫存:3
呂思勉的秦漢史.文明卷
滿額折
作者:呂思勉  出版社:複刻文化事業公司  出版日:2023/12/06 裝訂:平裝
疆土壯闊的兩個朝代,文化的碰撞和延續 ――大風起,雲飛揚,一覽壯闊河山! 本書由「史學四大家」呂思勉大師親自彙整, 用豐富的史料帶你一覽絢麗多彩的秦漢文明! ▼漢代女子不結婚要罰錢? 從前只知道古人早婚,但具體究竟有多早?班昭十四歲出嫁、陸基女兒十三歲出嫁;當時需要當兵打仗加上平均壽命短,女子多在十五歲前就行婚配。 漢書曾記載西漢大臣王吉提出太早結婚的弊病。儘管如此,漢惠帝在位時仍以徵稅的方式要求女子在十五歲前結婚,如若女子在十五歲至三十歲時都未出嫁,就要加倍徵稅,希望以此解決人口問題。 此舉導致嫁娶年齡過低,進而延伸出各種問題,反而導致死亡率攀升,人民卻只能在兩者之中二擇一,無論如何皆是痛苦深淵。 ▼生育福利反而招致殺機? 古代為了鼓勵人民生育,多次提出生育福利,例如生一胎可以免掉幾年的賦稅。這樣的政策確實帶動了生育率,問題卻也接踵而至。 許多窮人家會為了不用繳稅而生小孩,但當年限一過,他們不再有錢養育生下來的孩子,就會將其丟棄或殺掉甚至充軍,因而導致三國時人口數曾大幅降低。 一個社會兩樣情,反觀有錢人家的生育率大幅上升,漢代時因為納妾制度的更改和生育制度的變更,當時的人口數可謂火箭一般的成長。 ▼秦漢時特地立法禁止私下復仇? 「復仇之風」曾在秦漢風靡一時,有人為家人報仇,有人為朋友報仇,甚至有人只是跟風復仇,造成了互相殘殺的局面。 歷朝歷代也曾祭出各種法令禁止「報私仇」的發生,但似乎總是治標不治本。東漢時桓譚表示應該「申明舊令」,就算當事人逃跑了,也應該將復仇的人的親屬遷至邊境,認為此種風氣就會因此消失。 時至今日,我們仍不時看到一些人因「報私仇」而鬧上新聞,這種風氣不知何時會到盡頭。 〔本書特色〕 本書由「現代四大史學家」之一的呂思勉撰寫而成,共分為八章,講述了許多秦漢時期的社會制度和風俗民情,內容多為史料統整,讀者可輕易地從作者的分類中找到欲了解的部分加以閱讀,包括:組織、階級、土地、政治、經商、學術、宗教等,涵蓋範圍相當全面。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觀其會通:呂思勉先生逝世六十週年紀念文集(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華東師範大學呂思勉研究中心 編著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2017/10/01 裝訂:平裝
本書為紀念呂思勉先生逝世六十周年而編的學術論文集,由華東師範大學呂思勉研究中心主編。呂思勉為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治學之博,著作之富,罕有其匹。先生道德文章為後學敬仰,嚴耕望將先生與陳垣、陳寅恪、錢穆推舉為“現代四大史學家”。今年適逢呂思勉先生逝世六十周年,六十年間,學界湧現一批頗有價值的研究論文。本書精選相關論文二十餘篇,匯輯成冊,多角度呈現先生學行,以緬懷先生的學術成就,繼承先生的史學遺產,更好地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呂思勉講中國政治思想史‧文化史
滿額折
作者:呂思勉  出版社:香港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2017/09/15 裝訂:平裝
「現代四大史學家」之首的呂思勉曾說過,理亂興亡是動的歷史,典章經制是靜的歷史,一動一靜,構成歷史最主要部份。本書是呂思勉《中國政治思想史十講》、《中國文化史六講》兩份講義的合刊。“十講”是呂思勉1935在上海光華大學的講義,“六講”是呂思勉1929-1930年在省立常州中學授課的講義,原為“二十講”,僅存其六。“十講”與“六講”大體涵蓋了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如先秦諸子百家等)和社會史(如婚姻、宗族
定價:340 元, 優惠價:9 306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