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38)
簡體書 (41)
政府出版品 (2)
紅利兌換 (1)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59)
無法訂購商品 (20)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7)
無庫存 (62)
商品定價

$199以下 (8)
$200~$399 (36)
$400~$599 (25)
$600~$799 (7)
$800以上 (3)
出版日期

2024年 (4)
2022~2023 (19)
2020~2021 (7)
2018~2019 (5)
2016~2017 (10)
2016年以前 (32)
裝訂方式

平裝 (64)
精裝 (10)
適讀年齡

小學 (3)
作者

維吉爾.希利爾 (3)
(英)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2)
宋燕鵬 (2)
戴晨志 (2)
白偉權 (2)
衛斯理(倪匡) (2)
(印尼)普臘班札 (1)
(印尼)普臘班紮、劉志強、徐明月 (1)
(日)有栖川有栖 (1)
(法)費琅 (1)
(澳大利亞)戴維‧馬洛夫 (1)
(烏干達)馬哈茂德‧馬姆達尼 (1)
(英)埃里克‧洛馬克斯 (1)
(馬來)黃錦樹 (1)
ANGELA MILLIGAN (1)
BOB (1)
何平 (1)
劉慶 (1)
劉稚 (1)
出版社/品牌

文物出版社 (5)
小樹文化 (4)
時報文化 (4)
郭良蕙新事業 (3)
(馬)大將出版 (2)
一八四一 (2)
上海譯文出版社 (2)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
商務印書館(大陸) (2)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
浙江文藝出版社 (2)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
聯經 (2)
釀出版 (2)
麥田 (2)
(馬)三三出版 (1)
(馬)有人出版 (1)
三民書局 (1)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
世界圖書(北京)出版公司 (1)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79筆商品,1/4頁
紅唇與黑齒:縱觀檳榔文化史
滿額折
作者:林富士-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3/10/18 裝訂:平裝
«古代的檳榔,其實是南洋舶來品? «近代佛教禁戒檳榔,古代僧人卻是檳榔文化主要推手? «檳榔從藥品、宗教聖品、餽贈禮物到致癌毒品,為何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轉變? 過去檳榔時可見於人們日常生活中,更被應用於宗教祭祀或多項中醫藥方等面向。然而,隨著時代進展,檳榔逐漸從藥品貴重物轉變為毒品致癌物,最終更被定調為健康殺手、敗壞風俗及影響水土保持的罪魁禍首。為何檳榔的地位會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轉變? 【從語言學、生物學、考古學驗證到歷史文獻記載,全面探索檳榔的前世今生】 本書從歷史語言學、生物地理學、考古學等角度重新探究檳榔文化的原鄉,分析檳榔在東亞地域的年代分布,藉此推論出檳榔文化的擴散及傳布方向。作者以豐富的文獻資料,全面且不失嚴謹的學術考證,從多元角度深刻探究檳榔在數千年人類嚼食的變遷過程。 【了解檳榔的功能及特性,理解古人嚼食原由】 人類嚼食檳榔的習俗已逾千年之久,中國南方住民及臺灣原住民皆有此習俗,不只是日常生活中的零食,也能作為社交、婚宴餽贈禮物或是進行宗教祭祀的祭品用具、廟會活動的僧佛供養品;而古代中國則注意到它的醫療功效,如驅蟲、壯陽、防疫等。作者以中國的檳榔文化為主體,從歷史角度探討檳榔文化意涵與發展,進一步的釐清檳榔的古今之變,帶領讀者重新審視檳榔的價值所在。 |專文推薦| 杜正勝 中央研究院院士 蘇奕彰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 |彙 編| 陳元朋 東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陳藝勻 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人員 |好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王汎森 中央研究院院士 皮國立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李貞德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張 珣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兼所長 曾齡儀 臺北醫學大學校史室主任 黃進興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雷祥麟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員兼所長 謝國興 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研究員 【楊照談書】20240105 林富士《紅唇與黑齒:縱觀檳榔文化史》第1集https://youtu.be/WCnCBScLEn4?si=3Rq2-ttVbdyCcswz【楊照談書】20240108 林富士《紅唇與黑齒:縱觀檳榔文化史》第2集https://youtu.be/Ld928t0Dnic?si=e3uPaphX1iWmZYQt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430 元, 優惠價:79 339
庫存 > 10
拜別唐山:在馬來半島異域重生
滿額折
作者:白偉權  出版社:一八四一  出版日:2024/01/24 裝訂:平裝
誰的歷史?誰能想像?誰可書寫?地廣人稀、物產豐富,爭相移居之地為我們揭開海外華人在南洋的真實面目歐洲人稱之為東印度,中國人稱之為 「南洋」,當地南島民族稱之為Nusantara無論是南洋、東印度,都是站在他者的角度命名,充滿他者的想像以及主導意識二戰之前的歷史長河,這塊區域的名字都非憑空產生,而是反映某種歷史現實南洋是中國人出洋的最大目的地,是一片處處充滿通商機會的大型貿易場旅居於此的西方殖民者、傳教士,阿拉伯、印度、歐美等地的商人和移民族群雜處,眾聲喧嘩,為冒險者提供了無限的可能相對原鄉中國單一的社會,南洋則如同一個縮小版的世界同一條街上有觀音廟、象頭神神龕、甲必丹吉靈回教堂、聖公會教堂「南洋華人」在日常生活中吸納其他文化,而有別於「原鄉華人」《拜別唐山:在馬來半島異域重生》,呈現南洋的華人生活回到歷史現場,聚焦於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的拿律以該時空拿律的人、事、物為核心往外延伸,開展引人入勝的小故事體現了華人族群之間、其他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經濟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他們都是拜別唐山離鄉背井在馬來半島這片異域上重生的華人
暑期閱讀書展-單79雙75
定價:420 元, 優惠價:79 331
庫存:5
臆造南洋:馬來半島的神鬼人獸
滿額折
作者:莫家浩  出版社:一八四一  出版日:2024/01/24 裝訂:平裝
華人從漂洋過海移居南洋到開拓永久的家園在中華與本土歷史的夾縫,捕捉神話的餘燼看見與書寫人鬼神獸,超越現實與歷史的呈現重重迷霧深鎖的「南洋」,模糊又曖昧的地理名詞「東南亞」之名,雖打破「東印度」、「印度支那」殖民性卻無可避免地掉入了二戰結束後,民族建國後形成的政治國界網格原本多元又流動的文化、信仰與身份認同被迫割裂、對立與碎片化多元族群、文化與信仰既是國家的寶藏,又是分歧之根源從馬來半島到努山塔拉,華人總在其中扮演過形形色色的身份使節商賈、求法高僧、落難旅人、革命志士,文人史官更多的是,一批批南離尋找活路、最終落地生根的普通人在國家、族群及地方敘事的建構過程,歷史與傳説之間非但存在相互印證的可能,也會出現兩相矛盾的情境多元交織的土壤上,論述傳説與歷史用以宗教、人種、地方才能拓寬視野,從而看見其多元性所帶來的跨域本質《臆造南洋:馬來半島的神鬼人獸》,思辨馬來半島的特色宏觀的歷史論述,只有到了微觀的個案身上,才能充分顯現多樣性以邊佳蘭及新山的歷史,談論人群關係、傳說記憶、符號儀式等從「中心――邊緣」,探討「神、鬼、人、獸」的身份流動揭示不同角度臆造的南洋,以及馬來西亞文明的另一面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庫存:4
赤道線的南洋密碼:台灣@馬來半島的跨域文化田野踏查誌
滿額折
作者:白偉權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22/04/30 裝訂:平裝
「從台灣望向南洋,在南洋尋找台灣」[台灣@南洋]書系,與您訴說屬於台灣的南洋故事。透過歷史田野、文化踏查、文學故事的接引,重新捕捉失落的歷史細節,呈現台灣跟南方的文化交織。[台灣@南洋]書系,由台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高嘉謙主編,主要出版跟台灣有連結對話的南洋文化人文書。=書系精神=[台灣@南洋]書系,透過台灣的知識平台建立一個望向南海,探索島嶼、半島、海峽等海洋視野的人文視窗,連結南洋的歷史文化與政經線索,締造一個帶有田野現場,結合廣大歷史視角的跨域視野。台灣從遠古南島民族的跨洋遷徙,大航海時代荷蘭、西班牙的占據,明鄭政權的南海貿易,締造了十七世紀以降台灣在海洋世界跟南洋的連結。爾後金門人落番南洋,日治台灣曾作為日本帝國的南進基地,在南洋作戰、受俘的台籍日本兵和戰犯台灣人,冷戰時代台灣作為第一島鏈往南延伸的反共陣線,這林林總總跟大時代脈動相連的遷徙和移動,使得跨境南方,既是地緣政治議題,也是歷史敘述、地域文化的線索。換言之,台灣其實早已擁有自己的南洋故事。那個帶有家國歷史想像,但也不乏人類學、地理學意義的族群遷徙和文化傳播,帶我們回到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現場。跨足田野,回到歷史線索裡的小故事,我們呈現台灣跟南方的文化交織,擴建一個知識生產的園地。書系的精神標舉「從台灣望向南洋,在南洋尋找台灣」,在兩個地域傳遞聲音,透過文學故事、歷史田野、文化踏查的接引,重新捕捉失落的歷史細節,時代變遷裡形塑的文化元素,人文地理的地方風土。[台灣@南洋]書系,藉此為讀者指引路徑,展開南方旅程,在大歷史與小故事裡建立我們的軌跡,識別自我與他者,讓讀者獲得橫向跨界的知識洞見和靈光。——主編高嘉謙=關於本書=第一本以「跨域」的角度,結合地理學田野誌的踏察方式,扣連文化地景,多元的輻射視角,回望過去、專注現在、眺望未來,深刻書寫馬來半島、台灣及世界華人關係的大歷史▲「誰是馬來西亞的先住民?誰是外來者?」台灣和馬來半島之間,又有什麼密不可分的連結?作者藉由田野踏查,輔以專業知識,敘寫歷史人物事蹟掌故,勾連經貿、政治、物產、文教、風土的交織平台,梳理箇中清晰的歷史、地理脈絡,既有宏觀視野,又不乏微觀細究。作者的知識引導像是說書人娓娓道來,為讀者建立大歷史視野下的小故事,兼顧趣味之餘,也不忘建立讀者的知識門檻。作者嘗試提醒我們,文章內的人物與事件,背後彰顯的局部視點都有其不可略過的勾連脈絡。這是由點及
定價:599 元, 優惠價:9 539
庫存:2
海螺
滿額折
作者:流軍  出版社:釀出版  出版日:2021/11/24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從一個馬來西亞的小鎮故事,道出十九世紀以來,人們如何在各方政權交替下頑強地與命運對抗──新華作家流軍,大時代小說鉅獻序後記二十年前(即二○○二年)北京文聯出版社出版《海螺》,反應熱烈,海內外評論文章數十篇,文聯出版社收集二十二篇出版《海螺評論集》。大陸文友說《海螺》題材層面廣,意境深邃,令人遐想聯翩;同時問我創作靈感打哪兒來。靈感者,玄乎其玄,可遇不可求。劇作家曹禺因「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太陽不是我們的,我要睡了」這句話給他靈感,寫出名劇作《日出》。俄國作家果戈里的好友普希金給他講賭徒冒充巡撫御史的故事而觸發靈感,寫出傳世名著《欽差大臣》。我寫《海螺》的靈感來自故鄉邊佳蘭海邊紅樹林裡的那艘破船。故鄉邊佳蘭位於馬來半島柔佛州極南端,東面南中國海。年底颳東北季候風,海上大浪滔天。潮汐時,浪潮帶來大量泥沙,隔天又把泥沙帶走。《海螺》所描述的「重陽大潮」確實有這麼回事。邊佳蘭屬下有六個海灣,一個海灣一個村。每個村子都有廟,有墳場。廟不大,飛簷瓦頂斑駁陳舊,磚牆長滿青苔,是古廟。墳場裡有些墓穴基座殘缺,墓碑字跡漫漶,清明時節沒人掃墓,那是荒塚。一個叫「蘭如」的村子有十幾座穆斯林古墓,墓碑上刻的是阿拉伯文。據尋寶者考據,那些古廟、荒塚、穆斯林古墓的年代皆為十九世紀中葉,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年。最顯眼、最令人驚歎的是我家前面,海邊紅樹林裡的那艘破船。沒有船殼,不見桅杆,只剩龍骨。龍骨高約五米,長約三十米,長滿青苔和螺殼,疙裡疙瘩,邋邋遢遢。紅樹林密密匝匝,破船如龐然大物,當時是怎麼進入樹林裡的?我問父親,父親說他過番時那艘破船就在那裡了。一個馬來老叟說他出世時那艘破船就在那裡了。另一個年逾九旬的馬來老太爺說他的爺爺的爺爺出世時那艘破船就在那裡了。破船如何進入紅樹林小時候老想不通,長大了卻恍然大悟。其實道理很簡單,破船被風浪沖到那裡時紅樹林還沒長出來。紅樹林枝幹壯碩,氣根粗大,那是原生林,起碼上百年。邊佳蘭鍾靈毓秀,歷史厚重。古廟、古墓、荒塚、紅樹林和那艘破船都是寫小說的好材料。我對那艘破船情有獨鍾,虛構、杜撰、找史料,醞釀了幾十年。材料具備,內容情節已擬定,框架結構已形成,然而找不到突破口,不知從何下手。一次,我回湯坑老家探親,路過泉州,便去展覽館參觀出土的鄭和下西洋的大寶船。唷,說來沒人相信,大寶船的形狀竟然和我故鄉紅樹林裡的破船頗為相似。腦裡「梆」的一聲,茅塞
定價:540 元, 優惠價:9 486
庫存:2
季風帶(第三期)
滿額折
作者:林韋地-主編  出版社:(馬)三三出版  出版日:2017/01/01 裝訂:平裝
「一衣帶水的馬來半島(西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無論在地理、歷史甚至是華文文學上原本就是一個共同的整體,從1919年至1965年,馬來亞華文文學一直都涵蓋馬來(西)亞華文文學和新加坡華文文學在內。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新華文學』的概念於焉產生。」(新加坡學者張森林)新馬分家後,兩國的華文文學發展從此「各自為政」,鮮少交流。這一期,《季風帶》跨越長堤,來到馬來西亞半島最南端,關注「新華文學」。除了論述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庫存:3
武吉演義
滿額折
作者:陳政欣  出版社:(馬)有人出版  出版日:2023/05/01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陳政欣長篇小說。小說從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開始,至1948年6月18日,英殖民地政府宣佈馬來半島進入“緊急狀態”為止,敘述裡頭的人物與事件 如何一步一腳印地隨著這三年的歲月,在這小鎮(武吉,大山腳)或躊躇或蹉跎或蹣跚走過。陳政欣:我以散文的筆觸出版過《文學的武吉》,以短篇小說的敘述出版過《小說的武吉》。我再以演義的長篇小說方式撰寫這一本《武吉演義》。王潤華長序推薦:陳政欣使用“小敘述”,書寫局部的、部分的、特殊地方的、特殊個人的、多元族群發生的臨時性、偶然性、相對性的事情,有時更能尋找到歷史的真相。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庫存:1
東方直布羅陀爭霸戰:日本如何完勝大英帝國
滿額折
作者:辻政信  出版社:燎原  出版日:2020/03/04 裝訂:平裝
太平洋戰爭的第一槍是在馬來亞打響的一個國力懸殊的亞洲民族如何以少勝多,以劣勝優挑戰稱霸多年的大英帝國而成功了馬來半島最南端,是號稱「東方直布羅陀」的要塞堡壘――新加坡。它是大英帝國在東南亞的明珠,也是白人殖民的象徵性存在。這樣一座堡壘,人們普遍認為是座難以攻克的要塞。德國元帥戈林說:「要攻陷新加坡,需要五個師團的兵力、以及一年半的時間才行。」但是日本沒有這樣的資源與時間。邱吉爾這樣評論馬來亞作戰: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庫存:1
馬來西亞通史(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駱永昆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出版日:2024/03/07 裝訂:平裝
馬來西亞聯邦由“西馬來西亞”(西馬)和“東馬來西亞”(東馬)組成,中間隔著浩瀚的南海。西馬是馬來西亞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於馬來半島的南端,首都吉隆坡就位於西馬的中部。東馬位於加里曼丹島北部,包括沙巴州和沙撈越州。本書從古代馬來西亞、馬六甲王國的建立、馬六甲的陷落、葡萄牙及荷蘭殖民者的統治等寫起,一直寫到英國殖民者的入侵及現當代馬來西亞等。為讀者全面展現了馬來西亞從古至今的歷史、經濟、社會、宗教、文化等各個方面。
定價:528 元, 優惠價:87 459
庫存:1
給中小學生的世界地理(下):美國最會說故事的校長爺爺,帶你用旅行者的眼光發現世界【全美中小學生指定讀物】
滿額折
作者:維吉爾.希利爾  出版社:小樹文化  出版日:2023/03/29 裝訂:平裝
美國最會說故事的校長爺爺以孩子的視角、旅行者的眼光講述世界地理, 抽象的知識瞬間變成可愛有趣的故事了!\全美中小學生指定讀物,西方家庭必備經典書/50位教育人士、讀者一致推薦,國中小學生必讀「跨領域」、「知識性」讀物★文化部「中小學生讀物選介」獲選書籍★香港誠品童書類排行榜TOP10★美國外交部鼎力推薦,美國中小學生的最佳讀物★入選「影響中國孩子一生的十大圖書」★連續兩年入選中國教育部推薦「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全球超過10,000,000人讀過的世界地理,遍及美國、韓國、日本、中國◎獲選美國中小學最佳讀物◎1924年首印後,不斷再版,至今仍然是美國卡爾維特學校的明星課程世界這麼大,地球上有好多個國家,要記住這麼多知識,是不是覺得很難呢?Q1:泰國旁邊的馬來半島,看起來就像一隻大象伸出來的鼻子?Q2:世界上真的有《聖經》中提到的「伊甸園」?Q3:愛斯基摩人和印地安人,其實都是中國人的後裔?Q4:如果地球是玻璃做的,美國人一低頭就可以看到印度了?跟著校長爺爺一起旅行五大洲、七大洋,學習地理就像旅行,輕鬆、愉快、豐富、完整!【閱讀關鍵與特色】✏適讀年齡:無注音,適合9歲以上閱讀。✏閱讀關鍵字:世界地理、世界歷史、美國中小學指定閱讀。✏教育議題:多元文化、閱讀素養、國際教育。✏學習領域:語文、社會、綜合活動。✏核心素養: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庫存:3
南洋讀本:文學、海洋、島嶼
滿額折
作者:王德威; 高嘉謙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22/09/03 裝訂:平裝
走近南洋「風土」、「人文」最重要的文學讀本藉過去百年記錄、想像南洋經驗;觀察華人與自然風土、地緣政治和歷史文化的互動生成,建立認識華文文學的新框架王德威(哈佛大學講座教授)、高嘉謙(台大中文系副教授)主編=本書特色=★以海洋—海峽、島嶼—半島為觀照,取文學作為航道,文字貼近風土為構想,透過不同地理意義下的路徑、視角,深度閱讀近現代東南亞迥異的人文地理、歷史文化脈動。★選文具代表性,跨越文類、國別及語言限制:本書的編選,以華文寫作為主,兼及馬來文、印尼文、英文、淡米爾文翻譯的文本,文類不拘,文言白話兼具;同時不以國別/國籍作為選文分野,含括東南亞在地寫作,中國—香港—南洋的南來北歸書寫,台灣、歐美的熱帶文學與離散文本。除了選文的代表性,亦是對常見讀本的文類、語言限制的跨越,期待透過更開闊的南洋文本,帶來迥異又貼近風土的南洋世界觀。★名家引導,熟悉文本脈絡:每篇文末撰述簡要題解、作者簡介,引導和方便讀者進入文本的情境脈絡。=叩問南洋=★南洋在哪裡?——起自明末,泛指中國南方沿海區域,以及南海區域的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群島還有無數島嶼——即今日的東南亞。★下南洋謀求生路——明代人口膨脹迅速,因此東南沿海的許多人只能持續往南、往西謀求新的耕地與住處。他們搭船到中南半島沿海、菲律賓群島、印尼群島等地經商、做工,甚至與當地人通婚、定居。★往昔東西殖民競逐所在,今日國際政經必爭之地——直到二十一世紀,「南洋」這個區域,依然是中國與世界交鋒的核心場域,南沙海權、一帶一路、新南向等操作此起彼落。=關於本書=南洋曾是華人移民海外的首選,東西殖民勢力競逐的所在,海上絲路通往印歐的必經之地,革命起點或流亡的終點,華洋種族、文化交錯的舞台。《南洋讀本》共分四輯:半島——唐山加南洋,異國裡的中國情調中南半島的深山、叢林與河流承載著動人心魄的歷史故事,抗戰時期華人機工、森林裡的戰士枯骨、金三角反共救國軍基地,還有馬來膠林深處的左翼勢力。半島各處分布大大小小的華族聚落,泰國南部的最後一批馬共有家難歸。州府吉隆坡五方雜處,演繹一代移民悲歡離合……海峽——商家、兵家的必爭之地南洋海域航道縱橫,馬六甲海峽兩側的港口城市皆因地利之便興起,亦為華裔聚集重鎮。晚清民國人士經此流亡,都曾留下詩文。三〇到五〇年代,馬來和印尼殖民地華裔青年如王嘯平、黑嬰、韓萌經新加坡回到祖國參加革命,不同世代文人選擇在此安身立命,
定價:799 元, 優惠價:9 719
庫存:2
懶惰土著的迷思:16至20世紀馬來人、菲律賓人和爪哇人的形象及其於殖民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中的功能
滿額折
作者:賽胡先・阿拉塔斯  出版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2/02/09 裝訂:平裝
不賣命工作,就是懶惰?懶惰的究竟是不屈服於殖民資本主義的土著,還是一旁坐享其成的西方殖民侵略者? 《懶惰土著的迷思》是已故馬來西亞社會學家及思想家賽胡先・阿拉塔斯討論去殖民東南亞研究和亞際研究的經典社會科學著作。該書探討16世紀至20世紀間,西方殖民者將殖民地土著視為懶惰民族的意識形態建構。在卡爾・曼海姆和知識社會學的基礎上,阿拉塔斯分析西方殖民者如何構建殖民地土著形象,以及這些迷思的塑造如何加強殖民意識形態和資本主義的運作邏輯。 這部發表於1977年的經典之作,旨在解構這個「懶惰土著的迷思(神話)」,並替這個形象除魅,是系統性批判殖民主義/歐洲中心主義知識的早期典範。用阿拉塔斯自己的話說,這本書的課題便是:「糾正單方面加諸於亞洲土著及其社會的殖民觀點⋯⋯對馬來西亞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則歷史研究習題:殖民時期的馬來人形象迫切需要被糾正,因為這個形象依然在部分有影響力的非馬來人當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也影響了部分馬來知識分子。此形象只要繼續存在,就會損害民族融合的努力。這個形象也導致馬來人在就業上遭受一定程度的歧視:一些雇主避免聘用馬來人,因為他們認為馬來人懶惰。許多人也認為,馬來人天生不具備經商能力。這一切觀念都是源自於殖民時期的馬來人形象。」 本書的討論對象涵蓋馬來半島、菲律賓和印尼,超越現代民族國家界限和藩籬,思考群島(nusantara)共有的豐富多元文化、思想和傳統,以及這些文化如何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後遭到扭曲。在殖民主義依舊魅影幢幢的現在,本書作為一本「去除殖民心靈」的經典,具有深刻的解放意義,歷史地回顧與批判殖民主義的來龍去脈,並檢視殖民統治賴以存在的前因後果。本書特色1. 1970年代吹響批判西方帝國/殖民主義號角的經典之作,為馬來西亞社會學家及思想家賽胡先・阿拉塔斯最重要著作的亞洲首次「無刪改」譯本。2. 特別收錄賽胡先・阿拉塔斯之子賽法立・阿拉塔斯為本書撰寫的中譯版序言。3. 挑戰西方帝國/殖民主義針對馬來世界具有剝削性的殖民資本主義意識形態。4. 對抗殖民主義論述,重建被殖民者自我形象與民族自信,看見被殖民者的真實面貌。共同推薦(依筆劃序)・王智明 /中研院歐美所副研究員・王賡武 /中研院院士、唐獎漢學獎得主・林建國 /陽明交通大學外文系副教授・林開忠 /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系副教授・高嘉謙 /台灣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張錦忠 /中山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庫存:1
緬甸
滿額折
作者:地球の步き方編集室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2019/12/07 裝訂:平裝
緬甸有著與喜馬拉雅相連、地勢險峻的北部山岳地帶,也有自古以來就是各個民族往來不息的中部平原地區,在中東部高原、山岳分布一帶,則是與泰國系出同源民族的居住地,而具有著與南印度相仿景致氛圍,再加上優美海灘的是西部海岸地帶,南部則是一路延伸至馬來半島等等,擁有著豐富而多樣的風土民情。緬甸無論是道路還是鐵道、機場等交通硬體建設,還是社會基礎都還有待繼續發展,同時在邊境地帶等區域還有少數民族問題未解,因此並
墨刻全書系-單79雙75
定價:499 元, 優惠價:79 394
庫存:3
反事實歷史小說:黃錦樹小說論
滿額折
作者:北岡誠司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12/05 裝訂:平裝
當日本的巴赫金專家與黃錦樹相遇,將會擦出什麼火花?從敘事學走入政教與種族政治的馬來半島北岡誠司教授自認「失了魂般的呆住半晌,一腳踩進了這個未知的領域」展開「虛擬史/替代史/反事實史」的黃錦樹小說閱讀本書是日本學術界公認巴赫金與敘事學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學者──北岡誠司(1935~2019),晚年鑽研馬華作家黃錦樹與小黑的重要成果。這批未結集的遺稿,在他生前發表時已受到日本學界矚目。今由學者黃英哲與高嘉謙教授主編策畫,整理翻譯成中文,以饗中文世界的讀者。北岡誠司教授年少在東京外國語大學攻讀俄語,其後在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攻讀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除了理論研究,還精通英語、法語、德語,自身除了巴赫金研究專著,同時也翻譯巴赫金的專著,同時尋找能夠實踐敘事學研究的分析文本。從2012年開始到2019年去世前,他專注於黃錦樹與小黑的小說研究,一共發表二十四篇長短不一的黃錦樹研究論文與一篇小黑研究。北岡誠司教授的黃錦樹作品論,運用敘事學的看家本領,遊走中文、日文和英文版本,對黃錦樹小說敘述方式和若干細節、用典都展開非常細緻的挖掘,每每能進入「背景」的深處,針對單一作品做細緻的分析。這等論述與研究特點,在現當代華文作家裡,僅有魯迅和張愛玲有此待遇。黃錦樹虛實複合的「反事實歷史小說」,為馬華文學、臺灣文學的閱讀和研究,開啟了一扇窗。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庫存:4
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
滿額折
作者:廖文輝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4/02/29 裝訂:平裝
歷史分為兩種,一者隱惡揚善,一者不可告人任何國家的歷史都並非獨立存在,乃是由世界地理、文明、人類、戰爭相互影響交織而成。而我們所信仰的,究竟是真實的歷史,或只是歷史書寫下的真實……?馬來西亞這個國度,種族多元,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原住民、新移民……在此交會。印度教文化、伊斯蘭教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基督教文化、西方殖民文化……在此交融。馬來西亞的歷史,多面向、不單一!震撼的各種聲音和語言!《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全新史觀,一部馬來西亞人寫給世界的馬來西亞史揭開隱晦不明、輕描淡寫的官方歷史!還原被消失的昨日我們活在歷史中,卻渾然不覺;過去像破碎的紙片,風吹四散,無從拼湊全貌。巫裔、華裔、印度裔,甚至在馬六甲王朝前就已存在的住民,在由他人譜寫的故事中,追尋自己究竟是誰?在歷史中,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由廖文輝編著的《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以地理為點,時間為線,延展出涵蓋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的面,記錄馬來半島自史前時代至近代,文化及種族發展的深長歷史。各章看似各自獨立的故事,其實彼此牽連、內外鑲嵌。馬來民族、華族、印度族群、原住民族,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佛教文化及外來西方殖民文化,造就了豐富的大馬歷史;而隱藏在多元民族背後的,卻是暗暗湧動的民族衝突和矛盾。這是一部由馬來西亞華人以中文寫成的馬來西亞史,填補近半世紀來華人社會書寫大馬史的空白,博採華文、巫文及其他外語文獻研究。揭開被覆蓋的昨日,追尋真實的過去,探問未知的未來。沿襲馬來西亞的歷史發展軌跡逐一開展,從遠古石器時代先民的原始活動,到當代馬來西亞二○○八年的國會大選,貫穿古今,兼及東西馬,詳略論述考古新發現、各分期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選題層次清晰,融集現實性和指向性,體系完整、結構縝密,論述穩健、語言樸實,綜述馬來西亞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並且以文化融和、政治角力、經濟動力和民族團結的視角,看待馬來西亞歷史發展的變與常。本書初版於2019年03月出版。專文導讀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馬來西亞的歷史不只是馬來西亞的……而是每一個讀者都可以用來認識世界的切入點,讓你在時間軸上向過往回溯、向未來追問,在地圖版面上向內探索、向外開展。專文推薦阿潑(轉角國際專欄作家):我們現在閱讀的「馬來西亞」其實並不是一個有著具體輪廓與形狀的國家,應該是由這個國家為開始,引領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庫存:4
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Sinophone Malaysian Literature: A History through Literary and Cultural Texts
滿額折
作者:張錦忠; 黃錦樹; 高嘉謙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10/04 裝訂:平裝
以歷史縱貫,以課題橫跨,秉持文學、文獻、文化「三文主義」精神編撰閱讀、認識馬華文學與文化的最佳導引走入新馬華人社會的必讀之書王德威:華語世界體例最為宏闊、內容最為豐富的讀本。最龐大的跨國作者群66位學者、作家、116篇專文新詮釋、新觀點、新視野重探19世紀至21世紀新馬華人文學、文化發展脈動展示馬華文學文化獨有魅力王德威序文導讀 梅家玲 陳國球 鄭毓瑜共同推薦《馬華文學與文化讀本》由學者作家張錦忠、黃錦樹、高嘉謙主編,是一本以論述為主的介紹性讀本,其出版旨在為中學、大專院校的學子,或是對馬華文學、文化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一本學習和入門的讀本。讀本規畫的內容,不僅涵蓋馬來西亞(含馬來亞時期)華人社會的歷史與文化脈絡,同時對重要的文學思潮、事件與作家做出整理敘述,藉此引導讀者認識和掌握馬華文學的發展脈絡。此書採單元形式編纂,力求透過史觀、事件、思潮、議題等不同組合,集眾人之力完成。本書包含十二個單元,即一、南中國海的波浪;二、赤道線上的烽火;三、冷戰時代的地緣政治與南洋文學版圖;四、寫實主義與社會現實主義;五、冷戰現代主義與馬華文學新浪潮;六、風土,鄉土與地方感;七、犀鳥飛越神山:婆羅洲書寫;八、歷史,家國與認同;九、在馬哈迪時代抒情;十、在臺:寫在家國之外;十一、多語,多元與華馬文學;以及十二、視與聽:電影、劇場、歌謠、書法,分別從馬華歷史譜系、政治遭遇、風土人情、語言文學等方面,呈現一百五十年來華人在馬來半島和周邊地區的行旅、移民、墾殖以及落地生根的經驗。撰寫者根據選題提供扼要文字,彼此串聯,形成有如星座圖般的敘述網絡,既有時間多維向度,也有重層地理、社會、人文的積累。馬華文學處於多族、多語、多元文化、生物多樣性環境,歷史、社會、政治、環境、日常生活、性別、情意、慾望、氣候劇變、護生等議題,在「後現代」、「後殖民」、「後認同」、「後人類」或「人類紀」的視野裡,有不同的文學或文化詮釋,本書在新紀元、新媒體時代編成,反映這些喧譁眾聲的關注。另一方面,文學形式、文類、呈現平臺、傳播載體、閱讀受眾早已有別於上個世紀的樣貌,閱讀文學的同時,其他文化、文類(如通俗類型)往往也在讀者或評論者的視閾之內,或為文化研究的對象,或為閱讀與論述之外的視聽向度,或為文學文本的指涉互文,本書也納入若干篇相關文字。歷史、事件、議題、人物在本書縱橫交叉貫穿,在在涉及文學、文獻、文化,除了在「多語、
定價:680 元, 優惠價:9 612
庫存:1
苦澀年華(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張陸遊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13/07/15 裝訂:平裝
本書以20世紀新加坡、馬來西亞華文書法為研究對象,試圖在有效地整理馬來半島地區華人書法史料的基礎上,從教育和組織活動等角度加以考察,並通過對各
定價:216 元, 優惠價:87 188
庫存:1
英屬馬來半島
作者:朱鏡宙  出版社:文海出版社  裝訂:精裝
本書作者朱鏡宙先生,生於一八八九年,民國七年,至新加坡任「國民日報」總編輯不久,即對各校做普遍深入的調查;後因主張華僑大結合,受英政府壓迫,脫離報社,並作馬來全島之遊,以搜集各地民情、風俗、氣候、地理、物產、交通、貿易、教育等資料。回國後,寫成「南洋群島」一書,九年十月由商務印刷,泰東代售。是書資料之翔實,為當時有關南洋著作中首屈一指者,極受徐世昌、李石曾諸氏重視。廿一年,作者又將該書重新編訂,增
缺貨無法訂購
列國志:馬來西亞(簡體書)
作者:黃振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日:2011/01/01 裝訂:平裝
《馬來西亞》簡介:馬來西亞聯邦由“西馬來西亞”(西馬)和“東馬來西亞”(東馬)組成,中間隔著浩瀚的南海。西馬是馬來西亞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馬來半島的南端,首都吉隆坡就位于西馬的中部。東馬位于加里曼丹島北部,包括沙巴州和沙撈越州。 馬來西亞屬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在東盟國家中位于前列,1997年金融危機前曾被譽為“亞洲第五小龍”。馬來西亞奉行獨立自主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是東盟
絕版無法訂購
南海指南(簡體書)
出版社:廣東省地圖出版社  出版日:2012/01/01 裝訂:平裝
南海位於我國大陸的南方。南海北邊是我國廣東、海南、廣西、福建和臺灣四省一區,東南邊至菲律賓群島,西南邊至越南和馬來半島,最南邊的曾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島。浩溯的南海,通過巴士海峽、蘇祿海和馬六甲海峽等,與太平洋和印度洋相連。它的面積最廣,約有35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6個廣東省那麼大。我國最南邊的曾母暗沙距大陸達2000公里以上,這要比廣州到北京的路程還遠。南海也是鄰接我國最深的海區,平均水深約12
絕版無法訂購
  • 1
  • 2
  • 3
  • 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