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6)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6)
庫存狀況

有庫存 (5)
無庫存 (1)
商品定價

$200~$399 (2)
$400~$599 (4)
出版日期

2024年 (1)
2022~2023 (3)
2020~2021 (2)
裝訂方式

平裝 (6)
作者

李氣虹 (1)
莊嘉穎 (1)
蕭永龍 (1)
郭慧英 (1)
陳奕進 (1)
韓墨松 (1)
出版社/品牌

季風帶 (6)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6筆商品,1/1頁
建國與國際政治:近代中印泰主權國家建構比較史(1893-1952)
滿額折
作者:莊嘉穎  出版社:季風帶  出版日:2020/12/25 裝訂:平裝
●建國與「外國勢力」有何關係?●民族主義論述有關「外國勢力」與建國的部分有何盲點?●於近代,主權國家如何漸成各國間的主流國家形態?近年,香港議題成為國際焦點。中國慣常的外交回應,是「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的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干預,而放眼世界亦無任何國家,允許自己的領土上,有人從事分裂等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 美國近年對台灣的舉動,也總會引來中國外交回應,中國官方經常指控美方「嚴重干
定價:490 元, 優惠價:9 441
庫存:8
香港製造:跨太平洋網絡與全球化新史
滿額折
作者:韓墨松  出版社:季風帶  出版日:2024/02/07 裝訂:平裝
★「跨商策略」如何在近代中國成形?★「跨商策略」如何南漸,在香港開花結果?★「跨商策略」如何利用英屬香港,往外幅射影響力,撮合中美關係,協助美國建立其二戰後的全球資本主義體系? 《香港製造:跨太平洋網絡與全球化新史》以香港為中心,重寫跨太平洋史。本書主要述說兩點: 第一,二戰後香港的社會發展,受美國莫大影響。在二戰之後,香港社會已然透過「美國化」方式,於英殖時代展開「非正式解殖」進程; 第二,對於二戰後的全球政經體系之發展,香港角色亦至為關鍵。美國前沿商業知識之傳播與應用、跨國生產供應鏈之重置,乃至中美關係之建立與穩固,皆得到來自香港之推力。香港此一角色卻多被論者忽略。 香港角色關鍵,源於兩大因素,這兩大因素分別為香港的「跨商策略」,以及美國在冷戰時期的政經需要。 「跨商」之源起,可追溯至十九世紀。當時中國江南富商家族的成員,多入讀於美國在華的傳教士學校,進而旅美留學。四九年中共建政之後,這些中國精英多南遷於香港,在此地重整事業。他們的美國教育背景,使之容易從美國相關渠道得到重整事業時必需的資金、知識、情報乃至銷售網絡。可以說,若不從美國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角度切入,便將無從透徹理解香港工業發展史,乃至香港串連中美關係的經過。基於美國在二戰後的政經需要,同樣南遷至香港的美國在華傳教士,乃至美國企業與商會,聯同在港「跨商」精英移民,對內利用美國資源在港建立學校、居所、社區訓練中心,對外幅射香港影響力,香港由此得到助力,從「第三世界」躍升至「第一世界」,甚至進而導引中國融入世界體系。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影響力亦為此散播,以美國為中心的新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由此得到助力成形。 《香港製造:跨太平洋網絡與全球化新史》是結合本土政經發展與國際關係、難得一見的研究力作,是以跨域視野回望地方故事的典範。
定價:590 元, 優惠價:9 531
庫存 > 10
旅行與「現代」:近代中國文人之歐遊心影錄(1920-1935)
滿額折
作者:陳奕進  出版社:季風帶  出版日:2022/04/22 裝訂:平裝
★ 榮獲台灣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論類首獎(原名《域外行旅與文學實踐——以旅歐詩人徐志摩、王獨清和王統照為例》)★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趙家琦專文推薦!旅歐詩人——徐志摩、王獨清、王統照在中國之外的時代家國省思!晚清以降,旅外先驅者如斌椿、志剛、郭嵩燾、張德彝、薛福成和王韜等人,他們的跨疆域流動不只開拓了時人嶄新的時空觀念,無形中也改變了近代中國的思想、知識與文化結構,中外各層面的交流因而頻繁起來。進入民國以後,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與交通運輸的迅速發展,旅行者不再侷限於官僚、商人或教徒等擁有特殊身分的人士,秉持著各種原因和目的前去歐洲的人不勝枚舉,特別以留學生為主體,甚至建構了中國的新文學場域。當時的文人看待域外的「歐洲」或「歐羅巴」,基本上與「世界」等同,走向歐洲即走向世界,反之亦然。民國的詩人群中也有不少人遠赴歐洲異域,不管是遊山玩水、留學考察、流浪放逐還是避難旅居,一再地挑戰我們對「旅歐」的認知,因而他們在旅程中所產生的文學思考與啟發更引人好奇。本書聚焦於三位同代詩人:徐志摩、王獨清和王統照特殊的旅外模式,考察他們旅歐期間的生平事跡與文學實踐,並且發掘域外行旅對他們個人與文學生命的文化意義。從他們與行旅相關的文學活動和表現,本書進而探究詩人們如何通過詩以及各種文學體裁和書寫樣式,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中面向世界、安頓生命和自我表述。他們的旅歐經驗每每指向的不止於中國詩的革新與創造,也觀照中國文化、文學和文體的發展。
定價:390 元, 優惠價:9 351
庫存:9
帝國之間、民國之外:英屬香港與新加坡華人的經濟策略與「中國」想像(1914-1941)
滿額折
作者:郭慧英  出版社:季風帶  出版日:2021/02/10 裝訂:平裝
• 「中華民族」屬近代所建構的概念,於近世之中,海外華人與中國大陸對此一概念的理解有何差異?• 閩、粵、潮、客等移居海外的華南地方族群,對「中國」之想像有何不同? 為何如此?• 在二十世紀初,中國大陸國民政府乃至英治下的香港與新加坡,對「國貨運動」的理解與盤算有何不同? 「中華民族」並非自古以來自有永有之概念。在二十世紀初,中國大陸之政情﹑新加坡與香港的英殖管治﹑日本作為後起帝國在南洋的勢力擴張﹑
定價:590 元, 優惠價:9 531
庫存 > 10
南洋書話:香港、南洋、民國舊書刊記述
滿額折
作者:蕭永龍  出版社:季風帶  出版日:2023/11/15 裝訂:平裝
★ 翻開泛黃書頁,回顧昔日香港、南洋兩地以及民國時期的文化點滴……★ 香港資深傳媒人、藏書家、前《蘋果日報》總編輯鄭明仁專文推薦,台灣資深編輯人、書話作家傅月庵真摯推薦 作者蕭永龍生於馬來西亞,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因一部舊版金庸而開啟藏書之旅。學術背景使然,其書話以理性考證見長,一字一句鑄出「學術式書話」。 本書分作三輯,圍繞香港、南洋兩地及民國時期舊書刊開展。同時,因類別限制,附錄另收西洋《愛麗絲夢遊仙境》繪本及清末《繡像康梁演義》討論兩篇。 作者把四年來刊登於香港與馬來西亞不同平台的書話集結成書,並將文字增補潤色,予以新生。同時,每篇文章附有珍貴書照,讓讀者有機會欣賞如今難以覓得的舊書刊倩影。 閱讀對象1、文學研究者2、藏書愛好者3. 一般讀者
定價:390 元, 優惠價:9 351
庫存:3
從「中國人」到「臺灣人」:台灣人政治認同的轉變(1995-2008)
作者:李氣虹  出版社:季風帶  出版日:2022/12/28 裝訂:平裝
★新加坡《聯合早報》中國新聞組副主任李氣虹以跨域視野剖析一九九五年至二〇〇八年台灣人政治認同的轉變之作★王信賢(國立政治大學特聘教授 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講座教授 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專文推薦 作者李氣虹生於馬來西亞、成長於新加坡,曾經擔任新加坡聯合早報派駐台北、香港和廣州三地的首席特派員,現任該報中國新聞組副主任。由於曾在台北留學和工作生活,擅長研究台灣相關的各種議題,為此提供了跨地域視野和思考。 作者透過第三視角,研究台灣人政治認同從「中國人」到「臺灣人」的轉變和緣由,為全球華人瞭解台灣的歷史背景和台海兩岸政治提供參考。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