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402)
原文書 (4)
簡體書 (661)
雜誌 (1)
政府出版品 (2)
影音商品 (1)
紅利兌換 (3)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810)
無法訂購商品 (258)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27)
無庫存 (941)
商品定價

$199以下 (248)
$200~$399 (512)
$400~$599 (207)
$600~$799 (44)
$800以上 (57)
出版日期

2024年 (18)
2022~2023 (125)
2020~2021 (103)
2018~2019 (104)
2016~2017 (80)
2016年以前 (605)
裝訂方式

平裝 (790)
精裝 (139)
軟精 (5)
盒裝 (2)
適讀年齡

小學低年級 (2)
小學中年級 (5)
小學高年級 (2)
小學 (13)
作者

何馬 (22)
王志強 (16)
(美)時代生活叢書編輯部 (13)
手塚治虫 (11)
英戰爭圖志 (10)
宇野比呂士 (8)
威廉.夏伊勒 (7)
李鄉狀 (6)
(挪威)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5)
二戰經典戰役編委會 編著 (5)
小林源文 (5)
朱世巍 (5)
真鍋讓治 (5)
陳玉建 (5)
(德)君特‧格拉斯 (4)
董旻傑 (4)
陳星波 (4)
(美)科尼利厄斯‧瑞恩 (3)
(美)約翰‧托蘭 (3)
出版社/品牌

外文出版社 (25)
重慶出版社 (25)
麥田 (25)
中信出版社 (22)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2)
左岸文化 (21)
譯林出版社 (21)
星光 (20)
風格司藝術創作坊 (19)
中國市場出版社 (18)
時報文化 (18)
海南出版社 (17)
上海譯文出版社 (15)
人民文學出版社 (14)
北京三聯 (13)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13)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13)
臺灣東販 (13)
金城出版社 (13)
北京聯合出版有限責任公司 (12)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068筆商品,6/54頁
錫安長老會紀要:由世界政府來征服世界
滿額折
作者:喀瓦 譯校  出版社:新加坡南洋出版社  出版日:2019/01/01 裝訂:精裝
該書是過去一百多年來陰謀論的鼻祖,最早將共濟會與猶太人聯繫到一起。是希特勒、斯大林、亨利‧福特為代表的歐美反猶主義勢力的理論基礎。不管該書真偽,都是瞭解近現代歐美歷史的重要一環。而過去一百多年來人類社會的發展軌跡與該書內容的部分吻合,又令人詫異和關注。華、猶兩個偉大民族的千年友誼值得珍惜,更要提防少數野心家與國際霸權主義合謀的陰暗操作。該書是根據1922年俄文版譯校(帶關鍵詞,其它與 1905年初
定價:560 元, 優惠價:9 504
庫存:1
光之年代【二十世紀最傳奇的女性戰地攝影家黎.米勒的摯愛人生】
滿額折
作者:惠特尼.夏勒  出版社:馬可孛羅文化  出版日:2023/06/06 裝訂:平裝
二十世紀最傳奇的女性戰地攝影家 黎・米勒的狂烈人生從男人的繆思到當代傳奇戰地攝影師她為曼・雷在暗房沖洗相片她是尚・考克多的御用演員畢卡索曾畫下她迷人的微笑二十世紀超現實主義女攝影家最熾烈的愛情直擊烽火大地的傳奇女子「我渴望拍照,勝過待在照片裡。」——黎・米勒 ★Amazon網路書店編輯選書★《歐普拉雜誌》《時代雜誌》《華盛頓郵報》《出版者週刊》《波士頓環球報》各大國際 媒體、暢銷作家佳評如潮★英美同步上市排行榜雙冠軍,版權售出十餘國★由好萊塢女星凱特・溫斯蕾主演的傳記電影《Lee》即將於2023年上映「我不需要學徒。」曼・雷說。「你必須收下我。」她回他。一九二九年,年輕美麗的時尚模特兒黎・米勒,懷抱熱情來巴黎學畫。她不甘於當時由男性主宰了藝術沙龍與話語權,決心追求屬於自己的夢想。這時她邂逅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創作伴侶,超現實主義攝影家曼・雷,她向他學習攝影,並且成為他的情人和繆思。「光,是我們永恆的工具。」曼總是這麼對黎說。隨著黎在攝影事業上逐漸嶄露驚人的才華,兩人的愛情卻也籠罩上陰影。之後她離開巴黎,回到紐約設立工作室,勇敢追尋自己的光線,更積極爭取前往飽受砲火摧殘、傾頹成瓦礫的歐洲戰場拍攝。她透過鏡頭,記錄下西線閃電戰、諾曼第登陸、集中營解放等慘烈場景,她甚至做出驚人之舉:裸著身子在希特勒的浴缸裡拍攝。/一如每次發作時,她的視野邊緣變暗,回到記憶中的處所,這次是聖馬洛,她穿著汗溼的襯衫蜷伏在地窖裡,大腿肌肉緊繃,等待炸彈的餘音消散。/有時她舉起相機,只是為了讓自己閉上雙眼。有時她寧願在看不見的情況下拍照。她一度感覺自己愛上了那套橄欖綠軍服,還有那些剪去長髮揹起長步槍、或在大後方支援的堅韌女性。可是二戰落幕後,戰場上一幕幕地獄般的景象揮之不去,經過多年,戰爭的記憶仍像彈片一樣緊緊嵌在她的腦海裡。於是她開始酗酒,將相機和底片塵封閣樓。但儘管她試圖閉上雙眼,那道鏡頭前的光依然停佇在她眼前——本書改編自當代傳奇戰地攝影師黎・米勒的真實人生,描寫一對在動盪年代邂逅的超現實主義伴侶,他們一同走過巴黎的黃金年代,親身經歷殘酷的蕭條與大戰。他們曾擁有世界上最令人欽羨的愛情,儘管未能相守一生,這段始於光線的愛,終在影像中成為永恆。★Amazon網路書店編輯選書★「二十世紀最傳奇的女性戰地攝影家黎・米勒與超現實主義攝影家曼・雷的相遇,讓她發掘出自身才華;與曼・雷的熱戀與分離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庫存:3
德蘇戰爭四部曲:庫斯克會戰
滿額折
作者:小林源文  出版社:蒼璧出版  出版日:2024/02/02 裝訂:平裝
1943年3月,哈爾科夫戰役結束後,曼斯坦認為現在蘇軍的防禦還很薄弱,提案要求夾擊庫斯克突出部。但是中央集團軍群司令莫德爾反對這項計畫,他認為「在冬季戰役期間,中央集團軍群已經非常疲憊,需要休息」,因此將計畫延後,等泥濘期過了再說。而希特勒,對這場夾擊作戰則是非常感興趣,為了等待開發中的新武器能夠投入實戰,指示將作戰計畫延後為夏季攻勢,命名為「衛城作戰」。但是,蘇軍作戰指揮部察覺了德軍發動夏季攻勢的意圖,於是強化縱深陣地,集結預備兵力嚴陣以待。於是德軍失去了奇襲的優勢……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460 元, 優惠價:9 414
庫存:3
自由:民主的盟友或敵人?思考現代社會的形成與危機
75折
作者:安娜琳‧德黛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22/06/01 裝訂:平裝
2021美國出版者協會PROSE哲學獎得主 全球學者.各大外媒一致好評「精雕細琢引人入勝」「充滿雄心壯志」「大膽顛覆標準敘事」「迫切而深具說服力」疫情時代政府強制戴口罩、實名制,侵犯自由的質疑聲不斷;社會貧富差距與日俱增,追求自由似乎必然伴隨著犧牲平等?從希臘城邦、法國大革命到極端政治的現代。自由與民主業已分崩離析,究竟如何解決這個困境?唯有追尋自由歷史的系譜,才能獲得解答! 在當代社會,自由被視為與生俱來,不可剝奪的權利,每個人都應有不可侵犯的個人領域,行使自身的意志,不被國家政府所拘束。可是,自由的定義並非始終如一,甚至我們現在熟悉的自由,是十九、二十世紀才重新發明的產物。從古代希臘城邦開始,自由一直都代表著人民自我治理的權利,能夠建立屬於自己的政府,換言之是一種「民主式」的自由。到了近代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革命的支持者,都一再強調要由人民組織政府、參與政府的決策。美國政治家派屈克・亨利就曾發表一句名言:「不自由,毋寧死」,表達支持民主自由的強烈決心。可是,反對革命的分子卻認為,民主並沒有帶來所有人的自由,而是帶來多數人的暴政,才會造成後來法國大革命的無政府狀態、恐怖統治,因此他們提出嶄新的自由概念,認為應該限縮政府的權力,讓人們享有個人自主生活、生命財產的領域。這不僅是我們現代所熟悉的自由定義的誕生,更是自由與民主分道揚鑣的開始。此後,「自由」成為眾人爭論不休的話題,左派、右派、民主、專制的支持者都宣稱他們是自由的捍衛者,至今都是眾人爭論不休的焦點。二十世紀初的共產主義者認為,為了獲得真正的自由,讓人民擺脫被資本家奴役的困境,必須進一步解放經濟上的不平等。但諷刺的是,這樣的理解最終卻導致法西斯主義的崛起,後來墨索里尼、希特勒納粹政權的誕生。因此,「在一個社會中,或者是作為一個社會,人如何獲得自由?」,正是本書要解答的課題,將審視兩千多年以來,在一般所稱的西方,如何去思考與討論政治上的自由。這段故事一路上會探究諸如柏拉圖、西塞羅、馬基維利、洛克與盧梭,以及當代的弗雷德里希・海耶克、以撒・柏林及漢娜・鄂蘭等大名鼎鼎人物的思想,也觸及到那些政治思想上相對不為人知的人物,像是十九世紀編寫韋伯字典的諾亞・韋伯斯特,他就是第一個用美式英語來定義出「自由」(liberty)的人。在這段探索自由的漫長歷史中,我們尤其應該記住,對我們現代民主制度的締造者而言,自由、民主及平等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690 元, 優惠價:75 517
庫存:3
【東歐百年史‧冊2】共同體的神話:極權暴政的席捲與野蠻歐陸的誕生
75折
作者:約翰.康納利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23/08/01 裝訂:平裝
這是一個極權吞噬弱小民族的黑暗時代。從納粹到共產,穿越離散人群,踏過染血大地,近代東歐如何從浩劫中重生? 1918年一次世界大戰畫下了句點,散居中東歐的小民族在和約締造者的手上紛紛完成獨立建國,哈布斯堡帝國宣告瓦解,多元價值從中東歐急忙撤退。一次世界大戰後,中東歐新興國家以自由民主建立政權,卻在建國後沒多久紛紛拋棄了自由民主的理念。在經濟殘破的戰間期,收復領土與同胞成為了中東歐共譜的曲調,無法忘懷那些在疆土之外的「同胞」,解救他們成為團結國民的唯一方式。1939年9月1日,希特勒侵略波蘭,開啟中東歐最殘忍的「東方總計畫」。這位人稱「波希米亞下士」的納粹元首,他對斯拉夫人與猶太人的恨意,就萌生自族群衝突不斷的中東歐。這股黑暗仇恨點燃了種族屠殺的戰火,數百萬平民遭難,卻無法將破碎的中東歐重新凝聚,夾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國際情勢,反而讓他們利用戰爭的苦難來奪回土地。當希特勒入侵東歐唯一的民主國家捷克斯洛伐克時,周圍的國家睜大了雙眼,看清與納粹合作可以帶來的領土好處。二戰後,共產鐵幕隔絕了中東歐,史達林主義席捲當地,戰前的民主自由成了極權政體,散落在中東歐的國度紛紛變成迷你版的蘇聯,運行類似的共產主義、五年計畫與監控系統。史達林誓言建立社會主義國度,卻沒想到東歐各地的民族情懷從未散去。從多族群共榮到民族意識的崛起,位處歐陸邊緣、帝國環繞下的東歐,如何對抗遺忘?長年夾在帝國邊陲的中東歐民族,共享了西歐鮮有的歷史經驗,斯洛伐克人、波士尼亞人和無數其他人在其中並肩生活,兩百多年來的自治呼聲常常在相互交織的民族中種下血腥的結果。十八世紀統治者所預想的多元國度從未在東歐真正扎根,反帝國的意識、對被遺忘的恐懼、被煽動的種族意識與排外主義,構成了這塊土地的主要敘事。這種動盪經歷讓東歐人對歷史的不穩定有著敏銳的感受:他們崇敬民族英雄的歷史故事,時時害怕自身民族從土地上消失。從哈布斯堡王朝、鄂圖曼帝國到納粹德國與蘇聯,夾雜在帝國邊陲、被帝國形塑的東歐是如何發展?歷史的進程所帶來的恐懼如何影響至當代?為了解答這個問題,康奈利教授追溯了東歐各國建立後的民族主義浪潮;二次世界大戰造成的種族屠殺源自於何方;鐵幕落下後中東歐人如何在暗流之下保存民族意識;以及中東歐的民族主義如何突破社會主義的枷鎖,重新主導中東歐的歷史敘事。想要了解歐洲,就不能遺忘東歐的歷史;想突破歐洲共同體的神話,就必須從東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650 元, 優惠價:75 487
庫存:4
鳥類創世紀:神話、餐桌到政治,改變世界的關鍵物種
75折
作者:史蒂芬.摩斯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24/02/01 裝訂:平裝
人類的過去,與鳥緊密相依鳥的未來,就是人類的未來倫敦塔渡鴉、飛鴿傳書、感恩節火雞、達爾文雀、納粹黨之鷹……看鳥類如何影響文明進程,甚至改變世界! 2023英國溫萊特自然寫作獎(Wainwright Prize for Nature Writing)決選入圍------------「從來沒有看過一本書,對這些似乎廣為人知的鳥種做這麼仔細的介紹──歷史的,文化的,生物的。令人愛不釋手!」──林思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鳥類創世紀》帶領讀者進入一段引人深思的奇幻旅程,從古代神話傳說延伸至近代社會變遷,為我們揭示了人類與鳥類間糾纏且微妙的互動關係。」──吳宜蓉,歷史科普作家、教育學博士「《鳥類創世紀》是一本探討鳥類與人類深刻聯繫的好書,充滿了借鳥鑑人之意,深入揭示了鳥類在人類的神話、日常生活、社會和歷史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巧妙地展現了人類與鳥類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不僅是鳥類學愛好者的珍貴資源,同時也是對自然與文化交織關係有興趣讀者的必讀之選。」──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Gene思書齋版主------------本書講述一段漫長且扣人心弦的故事,跨越了整個人類歷史,介紹來自世界七大洲的主要鳥類。但為什麼是鳥?為什麼不是哺乳動物或飛蛾、甲蟲或蝴蝶、蜘蛛或蛇?這是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世界上所有的野生動物中,鳥類是跟我們人類有著最密切、最深刻和最複雜關係的一個群體,加上它們無處不在,地球上沒有任何地方——從兩極到赤道——沒有鳥類的蹤跡。無論什麼季節,白天或黑夜,您都可以看到它們——而且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也能聽到它們的聲音。作者對鳥類和野生動物充滿熱情,每一個細節和軼事都印證了他的知識深度。書中列舉了十種鳥,按時序排列,從諾亞方舟放出渡鴉開始,接著馴化生活在人類周圍的鴿子,到提供精神和社會寄託的火雞(至今仍是英國和歐洲聖誕盛宴以及北美感恩節的核心),而度度鳥是歷史上第一個被記錄下來、因人類活動而絕種的生物……達爾文從雀鳥身上看見演化,希特勒從老鷹身上鞏固權力;有的鳥靠糞便養活一個國家,有的鳥甚至能戰勝一個國家。這些鳥與我們人類許多基本事物息息相關,涉及神話、溝通交流、食物和家庭、滅絕、進化、農業、保護、政治和氣候變遷等歷史的核心面向。鳥類與人類之間密切持久的關係,不僅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也將為未來提供更好的發展基礎。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5 375
庫存:4
德國人眼中的史達林格勒戰役:第六集團軍之死(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英)喬納森‧特里格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出版日:2023/09/01 裝訂:平裝
1942年8月開始,德軍以第6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對斯大林格勒發起攻勢。隨著蘇德雙方的增援部隊不斷涌入這座城市,戰鬥的慘烈程度也不斷升級。到11月中旬,德軍以巨大的代價將蘇聯守軍逼退到伏爾加河西岸的狹窄地帶。接著在11月19日,紅軍發起“天王星行動”,目標是受德軍第6集團軍保護的、位於側翼的羅馬尼亞軍隊。當裝備落後的羅馬尼亞軍隊被攻克後,第6集團軍就被切斷和包圍。希特勒決心守住斯大林格勒,禁止第6集團軍突圍,並堅持採用杯水車薪的空投補給方式。直到1943年2月,在沒有食物和彈藥的情況下,大約91000名饑腸轆轆、滿身虱子的德國人投降了。在這場持續五個多月的殘酷的戰鬥中,蘇德雙方的損失都令人瞠目結舌,蘇軍有近50萬人死亡,還有超過65萬名病人或傷員。作者以其*特的風格記敘了戰爭的進程,並通過當時的德國人的話語,揭示了這些數據背後的血腥與痛苦。
定價:719 元, 優惠價:87 626
庫存:2
我的奮鬥(上、下卷合訂完整本)(簡體版)(三版)
滿額折
作者:王誠 譯; 阿道夫希特勒 著  出版社:新加坡南洋出版社  出版日:2023/10/27 裝訂:精裝
這是全球第一本從最完整的德文原著翻譯,沒做任何刪節的《我的奮鬥》中文版。而以往市面上的中文本都是以英文節選本為底本翻譯的。該書是研究二戰史的重要史料,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定價:1170 元, 優惠價:9 1053
庫存 > 10
列寧格勒會戰1941-1944(全二冊)(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美)戴維‧M.格蘭茨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2018/06/30 裝訂:平裝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寧格勒格勒保衛戰堪稱一場史詩般的戰役,在現代戰爭史上空前慘烈悲壯。 列寧格勒是第三帝國“閃電戰”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是俄國革命的發源地,希特勒妄圖通過迅速佔領該地來瓦解蘇聯軍民的抵抗意志,但蘇軍頑強的抵抗使之成為泡影。兩個巨人交戰三年,在惡劣的天氣、地形條件和令人震驚的陣亡數字面前,進攻和反攻如此無情。 本書廣泛記敘了諸多戰鬥的謀劃、實施和結果,包
定價:1139 元, 優惠價:87 991
庫存:1
財富、戰爭與智慧:二戰啟示錄
滿額折
作者:巴頓.畢格斯  出版社:大牌出版  出版日:2023/06/07 裝訂:平裝
台海戰雲密布,聰明的你應該思考的是:「如果黑天鵝終究無法避免,我們又該遵循何種法則才能捍衛財富?」──華爾街教父級分析師巴頓.畢格斯的劃時代力作──第一本以投資者觀點書寫、重建二戰歷史脈絡,解讀愚蠢人性與決策智慧的啟示錄!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僅是史上第一場(但絕非最後一場)全球性戰爭,它更為我們揭露一個「失序時代」的生存智慧!聖經《啟示錄》中所述的四騎士─―瘟疫、戰爭、饑荒和死亡,每個世紀至少會重演一次。如果災難無法避免,歷史告訴我們:「活著,比什麼都重要」,以及「對歷史知道與了解得愈多,就愈能做出更好的長遠決策。」無論是你的性命或財富。《財富、戰爭與智慧》以史家之眼、紀實手法描述二戰的關鍵戰役,你將洞悉國家勝敗的意外真相;分析希特勒、邱吉爾、麥克阿瑟等人的性格命運,同時勘探財富如何流動與累積:▋每逢戰爭轉捩點,股市總有先見之明?▋股市中的「群眾智慧」遠勝於多數市場分析師和政治評論家?▋英國投資人為什麼早已預感美國會參戰?▋戰後的日本如何浴火重生,並打造出更蓬勃富裕的國家?▋希特勒犯下何種致命錯誤,促使德國命運由盛轉衰?▋黃金、債券、藝術品?戰亂中的財富保存之道是什麼?▋一封信,如何掀起紐約證交所拋售潮,使股市暴跌?摩根士丹利首席全球策略分析師──畢格斯,擁有超過半世紀的專業投資經驗,他將以自身對史料的鑽研,帶領讀者從市場投資人的角度切入二戰,延長歷史視野的縱深,針對生命、政治、金融市場、財富,以及最重要的──生存,你都將獲得受用一生的啟示。華爾街沒有新鮮事,即便是面對這場「不必要的戰爭」畢格斯巧妙分析股市與詭譎政治之間的巧妙關係,揭示在二戰的混亂歷史中,股市、投資,以及及群眾智慧在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性,為讀者描摹出與自身相關的劃時代意義──雖然人類懂得迴避戰爭,但新的衝突來源,例如:恐怖攻擊、宗教戰爭,甚至是衍生性金融商品內爆仍不斷出現,人類下一步該如何邁出?本書沒有艱澀的投資知識,而是以清晰分明、深具人文意識的生動筆觸,剖析人類文明的衰頹與進程,揭示戰爭前後人類的財富狀況,檢驗該遵循何種法則才能捍衛及增值財富。
定價:520 元, 優惠價:9 468
庫存:3
她來自馬里烏波爾:沒有影子的媽媽與其歷史謎團,最後一塊戰後文學拼圖
滿額折
作者:娜塔莎 · 沃丁  出版社:菓子  出版日:2023/12/06 裝訂:平裝
沒有這一張重要臉孔,歷史如何填補深邃空白的──裂縫?對母親的奮力追尋,吹起龐大的歷史珍貴碎片---割開縫隙,照見歷史裂縫的光或者黑暗,竟如此刺眼與驚心――終於掀開灰燼,奇蹟出沒,她不再是沒有任何影子的人。---二戰的百萬東歐勞工立碑之作!最後一塊戰後文學的費力拼圖,就此生成。「我那可憐的、被逼瘋的媽媽!」娜塔莎.沃丁在書寫數十年後的大膽嘗試,摸索近乎空白的家族史,讀者也終能瞥見那被世人遺忘的歷史碎片。這部作品以動人的黑暗之光照見代表數百萬人的命運,它是一個世界的、具歷史性的文學事件。十歲的女孩不知道自己屬於某種人類殘忍拋下的廢物,屬於戰爭遺留下來的一些「人類垃圾」。從小不知為何住在「流離失所者」集中營,更不知母親來自哪裡,經歷了什麼?「如果妳看到了我所看到的」 ,沃丁的母親一遍又一遍地說這句話,但她的意思卻被帶到了她的墳墓裡。作品以動人光芒照見代表數十或數百萬人的命運,一個世界性的文學事件。一段被歷史淹沒、不被照見的摺痕,一出版即震撼國際。更因馬里烏波爾一再遭逢的戰火命運,再次被聚焦。林育立、鄭芳雄/ 專文導讀;房慧真、黃哲翰、鍾文音/重磅力推.席捲歐洲排行榜文學類,一段不被看見的歷史真相。.獲萊比錫書展大獎、阿爾弗雷德.德布林獎(Alfred Döblin Prize)等。.獲歌德學院 New Books in German年度選書。.銷售超過100,000冊以上,售出十餘國版權,近年更被視為重要的歷史資產。.本書被視為歷史資產上一張「重要臉孔」。作者沃丁以追尋她無人知曉的烏克蘭母親,從一點蛛絲馬跡為始,翻出歷史被掩蓋的一頁。她的母親1920年生於港口城市馬里烏波爾,1943年因成為「東方勞工」與其丈夫一起被驅逐遣送到德國。書中講述了關於戰爭大屠殺後,東歐工人強制勞動的生活飽受壓抑的景況,也為歷史下了註腳:第三帝國強迫勞動真相,一段鮮為人知的史實片影。她的母親搭船來德國前就曾目睹其貴族家庭在史達林恐怖主義中毀滅,又於德國歷經希特勒統治的時代,罕見經歷過兩大強權。二次大戰後過幾年,她的母親於三十六歲選擇自殺身亡。隨著事件一一浮出,這位沒有影子的母親幽靈般的存在終於有了相對立體的存在臉孔,彷彿是遲來的奇蹟!出版後讀者感動讚譽,這本書為一張重要的歷史「面孔」,並給予十顆星高度評價。
定價:460 元, 優惠價:9 414
庫存:3
我的世紀(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德)君特‧格拉斯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2/10/01 裝訂:精裝
《我的世紀》是格拉斯代表作。小說體裁獨特,包羅萬象,從1900年到1999年,每年一個故事,不同人物從不同視角敘述百年來德國及其同世界各國間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涉及方方面面。全書穿越不同時空,使現實和歷史互相交織。如1900年德國皇帝派兵出征;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弗蘭登戰役;1933年希特勒上臺;1936年柏林奧運會;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4年德軍潰退;1970年勃蘭特在波蘭猶太人墓前下跪;1991年海灣戰爭;1997年克隆羊多利誕生等,展現了一個世紀的德國全景圖。
定價:594 元, 優惠價:87 517
庫存:2
1918年11月:德國革命(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德)羅伯特‧格瓦特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2023/03/01 裝訂:平裝
本書是一部對1918年11月德國革命進行論述的歷史類圖書,由牛津大學出版社於2020年出版,被收入“現代世界的誕生”叢書。 1918年發生在德國的十一月革命基本已經被人們忘卻了,即使有人記起,大家也都普遍認為它是一場失敗的革命(德國社會民主黨在革命面前的後退、慕尼黑蘇維埃的失敗、德國極左翼領袖的被殺害)。但羅伯特·格瓦特認為以這種方式看待德國十一月革命其實是一種誤讀,是片面的。他聚焦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最後幾個月與1923年希特勒發動慕尼黑政變之間的一系列戲劇性事件,試圖闡釋十一月革命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了德國,進而更加客觀公允地看待十一月革命取得的民主成果。 作者反對僅僅用當下的立場和觀點去評判十一月革命這一歷史事件,而是重視革命親歷者們的感受及其對革命期間諸多事件的態度,因此在寫作中引用了大量出自時人的信件、回憶錄等,例如藝術家凱綏·珂勒惠支、歷史學家弗裡德裡希·梅尼克、慕尼黑革命者費利克斯·費欽巴赫、保守派哲學家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法軍參謀長馬克西姆·魏剛、敗退的德軍士兵德布林、厭惡革命的作家薩洛蒙……這些一手史料的加入,令書稿文字更為生動鮮活,一改政治史給人的枯燥單調的刻板印象;同時,不同身份、對待革命持不同立場的親歷者的表述,也有助於作者盡可能全面、客觀地評價這場革命對德國民主進程乃至歐洲歷史的深遠影響。
定價:516 元, 優惠價:87 449
庫存:3
路德神話:德國如何發明新教改革者?
滿額折
作者:克莉斯汀•海默  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2022/08/31 裝訂:平裝
還原歷史上真正的路德。瞭解二十世紀出的德國學者如何形塑路德,就更理解從一戰到希特勒崛起,現代的德國和世界。從神學脈絡談德國,以及現代化的世界歐洲最知名人物馬丁路德,如何被推上現代化的神壇?路德並非發起宗教革命的英雄;比起新教路德,他更是天主教的路德。本書探討路德作為宗教改革者的歷史和傳說,與西方的現代性如何產生千絲萬縷的關聯,甚至幾乎所有現代意識或價值都跟馬丁路德脫不了關係。沒有誰的故事比馬丁路德更能說明西方現代性的勝利,然而站在中世紀威權看台前宣布宗教和知識自由的路德,是如何被形塑成宗教改革者?就得要回到這個神話的發源地――19世紀後期的德國,追溯自一次大戰結束到國家社會主義興起的歷程。為什麼德國知識份子――尤其是宗教、文化和神學方面的新教學者――在這個動蕩時期,執著於改革者版本的路德故事,而將路德吹捧成推動現代化德國文化統一的神話人物?在神話的多次反覆敘述的過程中,自威瑪共和國時代起,路德取得了世界性的歷史地位。海默在新教改革者路德的結構中透過中世紀的視角,發現比起說是新教改革者,路德更是天主教的改革者。十九世紀、二十世紀轉換之際,德國學者尋求新的路德研究方法,試圖建構德國獨有的政治和文化精神上。當時軍事行動擴大了德國邊界,德國大學也開始成為歷史和社會科學研究最蓬勃的創新中心。在文化議題上,探討「德國在現代世界中的位置」成為德國日常的關注焦點,路德十六世紀的稱義神學和獨特的宗教經歷,被放入十九世紀後期出現的神學歷史方法中,以致路德成了當中的關鍵人物。然而,塑造路德成為宗教改革的人物後,人們對於他反猶和反天主教的態度,也不加檢視地照單全收。這埋下國家社會主義的興起後希特勒的崛起,以及在現代性擴張的脈絡下,當代我們到的對於民主抵抗的根源。總而言之,本書探討路德與現代西方最重要的思想如何關聯,以及路德如何被歷史形塑成一個宗教改革家,透過還原路德成為天主教改革者,讓我們看到歷史上路德的真正樣貌。【本書特色】★ 以歷史角度看路德各種形象的建構,以及對西方現代的深刻影響,尋找歷史上路德的天主教元素和中世紀元素。★ 本書作者在coursera這個全世界一流大學合開的線上課程擔任「路德與西方」講師,獲得4.6的高分。★ 馬丁路德是歐洲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但在中文世界還沒一本真正好的傳記,本書將補充此空缺。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6
大人們的餐桌:國宴和名人的飲食軼事及領導風格
滿額折
作者:蔡子強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10/03 裝訂:平裝
最精采的餐桌政治學上菜啦!從餐盤裡的食物到36位歷史名人的軼事,從國宴菜色到國家的政治布局,透過飲食見微知著,打開不一樣的歷史文化視野。飲食之事不分古今中外、貧富貴賤,無論是戰功彪炳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二戰期間指點英國未來的首相邱吉爾、首位非裔血統的美國總統歐巴馬,還是反種族隔離的南非人權鬥士曼德拉,歷史上的重量級大人物,絕對都有必須「吃飯」的時刻,無一例外。但吃什麼、和誰吃、在哪吃、怎麼吃……原來皆有大學問! 平民街頭美食熱狗、漢堡、啤酒,原來還能拿來做外交? 殺人如麻的冷血暴君希特勒,竟與倡導非暴力抗爭的聖雄甘地同為素食者? 高檔的香檳和魚子醬,可以為蘇聯宣傳社會主義的美好幻夢? 國宴精挑細選的豐盛佳餚底下,是國與國間波濤洶湧的政治角力?坐下與大人物們好好吃一頓飯,由此窺見大人物不為人知的一面,也可以翻開各國精心準備的國宴菜單,發掘菜色背後的政治隱喻──你會訝異於詹森總統隨意大聲打嗝的吃相、老布希像孩子似的討厭吃花椰菜;你或許會好奇鐵娘子柴契爾夫人低碳高蛋白的減肥菜單、第一夫人蜜雪兒為取代熱狗而發明的健康「胡蘿蔔狗」;早年的英國皇室婚宴菜單,居然會以新郎、新娘的名字來為菜式命名;沒想到只是敲開巧克力甜點外殼,裡頭的裝飾竟有可能觸動領土主權爭議……開動吧!讓人目不暇給、色香味俱全的42則桌邊故事,Let’ s dig in!※本書為《大人們的餐桌:從希特勒到歐巴馬,33位牽動政局的歷史名人飲食軼事》增訂改版書。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2
戰敗者的觀點:軍事戰略大師「李德哈特」必讀經典―尊重戰敗者,洞悉你的競爭對手(全新典藏版)
滿額折
作者:李德哈特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2022/07/06 裝訂:平裝
歷史往往只記錄戰勝者的榮耀,卻忽略戰敗者的觀點要了解真實的二戰史,不能忽略戰敗者的看法以古鑑今――尊重戰敗者,洞悉你的競爭對手!◆國際局勢╳軍事戰史╳二戰真相╳外交布局軍事戰略大師「李德哈特」必讀經典===============================李德哈特是誰?他是軍事史學家,同時也是軍事理論家;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說他「上尉而為將軍之師」,《經濟學人》(Economist)更如此評價:「李德哈特不僅是戰略的倡導者與批評者,更是第一流的偉大史家」。他的戰略觀點與軍史論述更是影響全球軍事政策至今,歷經七十餘年愈發權威。◆從二戰經驗學習戰略外交――給台灣與俄烏戰爭的啟示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它對七十年後的世界格局依然有著重大影響,直到今天,二戰歷史依舊充滿疑團,有各種解釋和看法。然而,歷史往往只記錄戰勝者的榮耀,卻忽略戰敗者的觀點。因此,李德哈特認為只有聆聽戰敗者的聲音,才能對戰爭有更全面的認知。本書是李德哈特親訪戰敗德軍將領的二戰史經典之作,在他筆下,我們能跳脫「勝著為王、敗者為寇」的刻板印象,不以負面與反派形象加諸其身,能客觀理解那些軍官如何驍勇善戰、如何運籌帷幄,古德林、隆美爾、曼斯坦、倫德斯特、布勞齊區……這些德軍將領在他眼中,甚至還比盟軍將領更有軍人氣度;然而,他們的命運卻被希特勒強行綑綁,帶領德國走向敗戰一途。放眼如今的國際局勢,俄烏戰爭成為西方國家逃避不掉的歷史共業,台灣也須正面迎接中國文攻武嚇的挑戰,閱讀李德哈特的戰略經典有其必要。透過本書,德軍「功虧一簣」的二戰經驗已然成為全球戰略布局的參考,即使戰後已過七十餘年,李德哈特的論述仍是軍事政策、戰略思考的研究重點。◆戰敗者的另一種觀點――德軍將領眼中的希特勒與二戰謎團本書主軸分為開戰前跟開戰後,以時間序列串起每一場戰役,得出大戰時期德國真正的國策與戰略想法,以及成敗的真正關鍵,藉此追溯德國在一戰後的建軍、軍事力量的再崛起,以及如何走向戰爭、最終失敗的過程。史料彙整與訪談記錄豐富詳實,內容極富啟發性。◎德國在一戰投降後,何以能在短短二十年間重新建軍、茁壯強大,並再次發動戰爭?◎希特勒原本只是一介下士,但他擅長權術與蠱惑人心,德國將領如何評價希特勒?◎「沙漠之狐」隆美爾本是希特勒欽點的「戰爭英雄」,為什麼卻被希特勒神秘處死?◎盟國主張德國「無條件
定價:560 元, 優惠價:9 504
庫存:3
激盪時代:二十世紀歐洲百年史(卷二)1950-2017
滿額折
作者:伊恩.克蕭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2023/08/02 裝訂:平裝
走過地獄之後,故事尚未完結從1950年到2017年的近七十年間歐洲人將經歷一段時而高峰、時而低谷宛如雲霄飛車般的激盪之旅******霍布斯邦《極端的年代》、東尼.賈德《戰後歐洲六十年》之後這個世代不可錯過的歐洲史經典作品英國歷史學家、希特勒研究權威伊恩.克蕭20世紀史詩二部曲《地獄之行》、《激盪時代》一個鐵幕壟罩、核戰陰影、經濟起伏與移民危機的時代。1950年,歐洲正從歷史上最慘烈的黑暗年代甦醒過來。戰爭雖然結束了,但仍處處可見戰爭留下的痕跡。城鎮可以很快重建,經濟活動可以恢復,人們可以重拾過去的生活,但精神與道德上的創傷卻久久無法癒合。此外,歐洲的戰火硝煙雖已散去,但核子戰爭的威脅仍近在眼前,美蘇兩強一觸即發的態勢不僅威脅到歐洲,甚至威脅整個人類文明的存續。二十世紀後半除了是冷戰的年代,也是人類文明快速發展的年代,在這五十年我們的經濟高度成長,科技一日千里。戰後嬰兒潮的孩子們誕生在新時代,他們親眼見證人類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各領域快速的變化,且隨著全球化的腳步遍及地球每個角落。從1950年到2017年這近七十年的歐洲,宛如沿著蜿蜒曲折的道路從一個不安全時代,走入另一個不安全時代,這段期間有高峰,也有低谷,有進步與希望,也有挫折與幻滅。本書作者克蕭認為歐洲人像是坐上一台激盪起伏的雲霄飛車,而且未來遠還沒有終結,驚險的旅程也還沒有結束。一切未完待續。【歐洲戰後的歷史發展,給予台灣讀者的四點反思】一、了解這段歷史,才能理解歐洲對中國的綏靖態度。二、國家是討論的根本,唯先有「國家」,才能談「超國家」組織。三、民主體制要靠決心與實力守護,沒有民主,就沒有自由。四、唯有落實轉型正義,是個「正常國家」,再來思索走向「福利國家」。【推薦導讀】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蕭育和(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國際書評】克蕭創作了一本易於理解的學術綜合著作,範圍廣泛,判斷明確……《激盪時代》是一本厚重但優雅的書籍。──《華爾街日報》根據本書所描繪和解釋的,過去七十年來歐洲的歷史,應該至少讓人們相信事情並不像是看起來的那麼糟糕。──《紐約時報書評》克蕭運用他卓越的才能,深入研究了諸如柏林圍牆倒塌、德國統一,以及新形勢下脆弱的歐洲的「接觸全球」……這是一位值得信賴的歷史學家所做的精采總結,還提供了廣泛的參考書目供進一步閱讀。──《科克斯書評》撰寫一本有著四十多個國家、長達六十七
定價:880 元, 優惠價:9 792
庫存:2
格林童話:故事大師普曼獻給大人與孩子的53篇雋永童話【新裝版】
滿額折
作者:菲力普‧普曼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2023/12/06 裝訂:平裝
「我的初衷,是將這些故事以最好,最有趣的方式呈現給讀者,並在書寫過程中,清除所有阻擋故事自然發展的屏障。」──菲力普•普曼(當代兒童文學大師,最偉大的50位當代英國作家)「這是屬於我們這個時代最完美的格林童話。――《紐約時報》「樸素的敘事、浪漫的語調、偉大的重述。」――哈洛德•布魯姆(哈佛大學文學教授)★英美熱銷10萬冊,榮登英國衛報書店平裝書排行榜第一名,《經濟學人》2012年度選書。★兒童文學翻譯、創作、評論、研究者幸佳慧專文導讀★中文版搭配12幀剪紙創作呼應故事意象方素珍(兒童文學作家)、王文華(兒童文學創作者)、宋珮(童書評論家)、林文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柯倩華(童書評論家)、張子樟(青少年文學推廣者)、游珮芸(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劉鳳芯(國立中興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強力推薦兩百年來,格林童話被翻譯成無數種語言,是西方童話故事的來源與開端。對希特勒來說,格林童話是德意志民族國家的文化基礎;對佛洛伊德和榮格來說,格林童話是心理分析的故事與角色來源;對迪士尼來說,格林童話則是取之不竭的動畫題材活水。在兒童文學與奇幻大師菲力普‧普曼的眼中,格林童話終歸是說書人與故事精靈打交道的世界。2012年,普曼精心挑選53則最喜愛的格林童話,重新下筆賦予故事新生命。多年採集童話、傳說與類型故事的普曼說,自己最感興趣的,始終是如何讓故事能說得通、又說得漂亮。身為當代的故事大師,普曼不僅讓經典的故事更鮮活生動,貼近當代人的閱讀趣味,他在每則故事最末,一一寫下的有趣短評,更讓讀者明白故事的緣起、背後的意涵,不同版本的差異。除此,普曼簡明地解析了童話在敘事上的獨特之處,點出這些故事能歷久彌新傳頌,值得不同創作者改寫或改編的文學價值。本書不僅可滿足讀者閱讀童話的樂趣,更是文學創作者、兒童文學愛好者一定要收藏與參考的重要著作。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庫存:3
裝甲先鋒:美國戰車兵從突出部、科隆到魯爾的作戰經歷
滿額折
作者:亞當‧馬科斯  出版社:燎原  出版日:2023/08/09 裝訂:平裝
佔據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今日美國暢銷書榜這是一個關於軍人與平民、豹式與潘興,以及五場重大戰役的故事戰鬥場面媲美《泥濘中的老虎》,感情豐富不輸《擲彈兵》是戰車迷不可錯過的好書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作家亞當‧馬科斯的最新力作,揭開掩埋近80年的歷史謎團。故事的源頭是一段由美軍戰地攝影師所拍攝的戰地新聞報導開始的。這段後來被人們稱為「科隆戰車大決鬥」的新聞影片,記錄了美軍新興的潘興戰車,在科隆大教堂前廣場,成功將德國的強大鋼鐵洪流――豹式戰車被美軍打爆的過程。其效果不亞於陸戰隊在硫磺島立起國旗的畫面,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戰場紀錄片段。馬科斯帶你重回歐洲戰場,讓你體會弱勢戰車兵面對強勢德國優勢裝甲的際遇。本書主角克拉倫斯.史墨爾以及他的同車組組員,在二戰期間歐戰尾聲的科隆大教堂前廣場與林蔭大道之間,與德軍戰車交火時,發生了史稱「戰車對決」的史詩對決,從冒險在現場拍攝紀錄的攝影師的鏡頭下,這段短短不到一分鐘的畫面,讓史墨爾以及他的組員,在二戰戰史上留下了永垂的故事。史墨爾是一名來自美國賓州的年輕小伙子,身材高大,但給人溫柔的感覺。在希特勒侵略歐洲之後加入美國陸軍,分配到有「矛尖師」之稱號的美國陸軍第三裝甲師擔任裝填手。他參戰是為了盡身為國民的義務,一點都不想殺人,這個位置正好可以達成自己不想的殺人念頭。然而在一次緊急狀況下,全車只有史墨爾處在可以射擊的位置,意外讓他擊潰了一輛德軍戰車,從而改變了他的作戰經歷。作者從美軍第三裝甲師投入突出部之役的時間點講起,將「老鷹七號」的車組員的個人故事一路講到科隆戰役,乃至盟軍對魯爾工業區的口袋大推進作戰。針對故事的主角克拉倫斯‧史墨爾曾參與的這些作戰行動,馬科斯都做了最詳盡的採訪與寫作。多年之後,在德國記者的協助之下,德軍戰車兵古斯塔夫,最後與當時90歲高齡的克拉倫斯,在命運改變一瞬間的科隆街頭,雙方存活的戰車組員第一次見到了對方,並且握手言歡,成為了朋友,並以「戰友」互稱彼此。他們的友誼最後是通過網路的方式持續下去,直到四年後古斯塔夫罹癌過世為止。史墨爾則在2022年10月過世,享年99歲,跟其他戰友一起到另一個世界再相聚。作者流暢的文筆,完整展現出美軍戰車兵在二戰期間每一天所面對的張力、死亡,以及所展現的勇氣。這段關於勇氣和同袍情誼的動人故事,讓馬科斯一躍成為書寫戰爭歷史的暢銷作家。
定價:750 元, 優惠價:9 675
庫存:4
音樂之戰:奪回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
滿額折
作者:約翰.莫切里  出版社:黑體  出版日:2023/11/22 裝訂:平裝
「為什麼過了半個世紀,我們還不演奏希特勒以前禁演的音樂?」莫切里以本書回答這個問題,引導讀者以全新的方式聆聽古典音樂。 知名指揮家約翰.莫切里大幅重新審視二十世紀的古典音樂,以本書探討二十世紀三大戰爭期間,美學標準如何掩飾各國的政治目的。莫切里認為,這一時期的音樂史是由三場大戰形塑而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他爬梳為何自一九三〇年以來成為經典的作品少之又少,也考察偉大作曲家的生命軌跡,他們在一戰後的創作看似更加簡單,實則為獨特而多變的聲音。莫切里指出,二戰期間作曲家的命運與其隸屬之政府的政治目的密不可分,接續導致了德國、義大利和俄羅斯的實驗音樂遭到噤聲、作曲家移居美國,以及實驗音樂(莫切里稱之為「機構前衛派」)突然回歸,成為冷戰期間西方古典音樂的通用語。 約翰.莫切里以這本《音樂之戰》,不但總結了這兩種觀點,而且更激進地重新思考與定位,當代音樂在多重性當中的各種相對立場。能夠如此直指本心,和他身為指揮對音樂的「體感」有關,這讓他的音樂學絕不枯燥。在這樣的基礎上,莫切里啟程回到二十世紀歷史的風向中去尋找解答──音樂不只是藝術的問題,藝術是在反映世界的動向。如果藝術出了問題,極可能是世界出了問題,或更根本地說,是世界被權力操控的方式出了問題。他打破一些音樂史的迷障,從真實文獻中證明華格納和布拉姆斯這兩大「門派」的掌門人,其實如何彼此尊重並達成了和解;指出「前衛」和「當代音樂」的排他性之狹隘;並為電影和百老匯音樂據理力爭。 本書文筆優雅,極具啟發性,適合愛樂人、入門者,以及所有期待在心中燃起音樂之愛的讀者。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54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