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394)
簡體書 (1535)
港版書 (21)
政府出版品 (39)
影音商品 (1)
紅利兌換 (42)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1704)
無法訂購商品 (247)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38)
無庫存 (1813)
商品定價

$199以下 (565)
$200~$399 (836)
$400~$599 (301)
$600~$799 (81)
$800以上 (168)
出版日期

2024年 (23)
2022~2023 (187)
2020~2021 (151)
2018~2019 (256)
2016~2017 (252)
2016年以前 (981)
裝訂方式

平裝 (1327)
精裝 (364)
線裝 (3)
軟精 (13)
盒裝 (10)
袋裝 (1)
作者

梁啟超 (423)
楊照―策劃.主編 (26)
唐浩明 (16)
吳其昌 (15)
梁啓超 (15)
夏曉虹 (12)
金雅 (12)
王國維 (9)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刋編輯委員會編輯 (8)
岳南 (8)
徐志摩 (8)
胡適 (8)
(中國)梁啟超 (7)
梁啟超、胡適 (7)
張朋園 (6)
梁啟超著 (6)
錢基博 (6)
吳荔明 (5)
左鵬軍 (5)
出版社/品牌

中華書局 (66)
商務印書館(大陸) (52)
上海古籍出版社 (43)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2)
三民書局 (38)
人民東方出版社(東方社) (35)
臺灣中華 (35)
人民出版社 (30)
北京大學出版社 (28)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5)
上海人民出版社 (24)
江蘇人民出版社 (24)
新世界出版社 (23)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2)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22)
岳麓書社 (22)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2)
五南圖書出版 (18)
廣東人民出版社 (18)
聯經 (17)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951筆商品,6/98頁
李鴻章傳:滅太平天國、開洋務運動、創北洋水師……挽救崩潰王朝的「中興名臣」!
滿額折
作者:梁啟超  出版社:複刻文化事業公司  出版日:2023/11/15 裝訂:平裝
時勢巨變,山雨欲來! 工業革命後,科技迅速發展, 東方的巨龍卻仍然沉睡不醒! 且看李鴻章如何在那個動盪不安的晚清, 頂著舉國的內憂外患, 成為內悅昏君,外御列強的國之棟梁! ▍背景與崛起 首章的〈緒論〉為整個故事鋪墊了基礎,接著第二章〈李鴻章之位置〉從中國歷史和本朝歷史的角度探討了他的重要地位,為後續章節的描述提供了背景。 ▍軍事才能與政治手段 第三章〈李鴻章未發達以前及其時中國之形勢〉進一步深入探討了他的家世、歐力東漸的勢力,以及中國內亂等局勢。第四、五章以〈兵家之李鴻章〉為主題,詳細描述了他的軍事才能,淮軍的崛起,對抗李秀成和平定捻亂等歷史事件,凸顯了他在軍事和政治方面的才智。 ▍洋務政策與外交成就 第六章〈洋務時代之李鴻〉探討了他在洋務運動中的角色和治績,以及北洋海陸兵力的發展。接著,第七、八、九章深入探討他的外交家身份,描述了他在法越之役、中日天津條約、議和日本等事件中的成就,展現了他的外交智慧和談判技巧。 ▍末路與結論 最後幾章著重描述了他的末路和結局。第十一章深入探討了他在義和團事件、聯軍和約、中俄滿洲條約等方面的角色,呈現了他在困境中的處境。最後透過比較、軼事和人物等角度,總結了整本傳記,提供了對他一生的深刻見解。 ▍時代的洪流下,救不了的國 本書以深入詳實的描述,生動地呈現了這位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透過書中的內容,讀者得以深入了解李鴻章的家世、軍事成就、洋務政策和外交智慧等多個層面。這本傳記不僅為我們呈現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也描繪了李鴻章作為一位政治家和外交家的光輝人生,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深刻的中國歷史觀察角度。 本書特色: 本書為讀者展現了中國歷史重要政治家李鴻章的多重面向。透過詳實描寫,書中呈現了他的家世、軍事才能、洋務政策、外交談判等多個層面,深刻呈現了他在中國現代史上的重要地位。這本傳記不僅專注於他的政治智慧和領導能力,也反映了他在動盪時代的傑出表現,呈現了一位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的多面形象。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 225
庫存:1
中國歷史研究法(含補編)
滿額折
作者:梁啟超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19/04/15 裝訂:平裝
五四運動百週年紀念版 史界革命運動的發起人―梁啟超, 引領中國傳統史學邁向現代史學的轉型代表之作, 賦予歷史新的形象與任務, 為傳統史學開啟面向世界的大門。 「如果說梁啟超先生發表於1902年的《新史學》吹響了『史學革新』的號角,那麼《中國歷史研究法》則是這一革新的成果。」 梁啟超明確了史學的目的在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借鏡, 「史學的讀者應為社會一般民眾,而非權力階級」。 他的史學思想是中西合璧的典
定價:420 元, 優惠價:79 332
庫存:2
道安大師:彌天聖人
滿額折
作者:釋慧謹-編撰  出版社:經典雜誌  出版日:2022/12/05 裝訂:軟精裝
道安大師在戰亂頻仍的魏晉南北朝仍精勤修道、救度眾生: 講經說法不輟;一統出家眾為「釋」姓;制定僧尼規範; 一改「格義」解經;主持佛典譯場;推動重要佛教儀軌…… 諸多功業及貢獻,奠定漢傳佛教之大基與發展方向。 無怪乎「七佛譯經師」鳩摩羅什推崇他為「東方聖人」! 道安被譽為中國佛教制度的開創者;亦因有道安大師對中國佛教之改革與弘傳,方能令中國成為佛教蓬勃發展之大國。 民初國學大師梁啟超便讚歎道安法師對於中國佛教的貢獻:「使我佛教而失一道安,能否蔚為大國,吾蓋不敢言。」又說:「佛教之有安,殆如歷朝創業期,得一名相,然後開國規模具也。」 【學界推薦】 本書敘事精彩,章章有趣,令人回味反思道安之偉大事蹟和不屈不撓的弘法歷程。頗能讓讀者領會道安法師的智慧與悲願,以及「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之度化眾生的悲心。 ──陳淑芬(國立清華大學跨院碩博士班學位學程教授、中文系合聘教授)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2
遊歐心影錄節錄
滿額折
作者:梁啟超  出版社:臺灣中華  出版日:2019/11/01 裝訂:平裝
本書講述了1918-1919年間,啓超先生赴歐洲考察時錄。書中闡述了對西方文明的深刻認識與看法及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感想。遊美與歐遊是梁啓超一生中最重要的兩次遊歷,記載前者而有《新大陸遊記》,記載後者而有《歐遊心影錄》。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庫存:2
桃花扇註(共二冊)
滿額折
作者:梁啟超  出版社:臺灣中華  出版日:2019/07/01 裝訂:平裝
《桃花扇》是著名傳奇劇本,清初作家孔尚任所著。故事背景在明末,藉由男女主角侯方域、李香君的愛情故事,體現一朝滅亡的歷史劇。啟超先生註本,不但可以帶領讀者更深入文本,也能同時窺見啟超先生的歷史觀與政治思想。
定價:650 元, 優惠價:9 585
庫存:2
佛學研究十八篇
滿額折
作者:梁啟超  出版社:臺灣中華  出版日:2019/07/01 裝訂:平裝
啟超先生晚年潛心專研佛學與佛經,並發表多篇佛學論文,內容包括中國佛教興衰沿革、佛經翻譯和傳播,以及佛學理論等,共計有十八篇,後收錄一書,名《佛學研究十八篇》,於1936年初出版。此書可視為中國佛教史,且書中所論述佛教相關疑義之考證與辨偽,及其獨到見解與精闢論述,皆極具探索與研究價值。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2
梁漱溟往來書信集(全二冊) (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梁培寬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2017/11/01 裝訂:平裝
《梁漱溟往來書信集》輯錄了梁漱溟先生往來書信七百余封,時間跨度從1916年到1988年梁漱溟先生去世,歷七十余年。涉及人物眾多,既有政壇名流,又有布衣白丁,即有飽學鴻儒,又有莘莘學子。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梁啟超、張申府、馮友蘭、胡適、熊十力、馬一浮、胡蘭成……這是迄今至為全面的一次梁漱溟書信整理,其中許多書信是初次公開發表。 通過一封封書信,梁先生指證師友得失、點撥獎掖后學、用心子孫教
定價:768 元, 優惠價:87 668
庫存:1
南渡北歸:南渡‧第一部(全新校對增訂、珍貴史料圖片版)
滿額折
作者:岳南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1/12/01 裝訂:平裝
全新增訂版,未刪節最全本,增加十二萬字增訂內容首次披露中央研究院大量珍貴史料、照片補充大量親歷者採訪資料,如曾氏家族後人、劉文典等大師後人親述全新校對增訂、珍貴史料圖片版大師遠去再無大師全景再現20世紀中國大陸最後一批學術大師群體命運的劇烈變遷作者岳南耗費十餘年心血,三下江南與西南邊陲實地採訪與考察,遠赴台灣國立清華大學,更兼2015年重走抗戰中大師內遷路,搜閱整理近千萬字珍貴史料及親歷者口述資料,第一次全面描述了20世紀最後一批學術大師群體命運的劇烈變遷。南渡北歸,分為《南渡》、《北歸》、《離別》三部,岳南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大批知識分子冒著抗戰的炮火由中原遷往西南之地,爾後再回歸中原的故事,再現國難當頭大師的風骨典範。整部作品的時間跨度近一個世紀,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紀人文科學領域的大部分大師級人物,如蔡元培、王國維、梁啟超、梅貽琦、陳寅恪、錢鍾書等。本書三部曲對這些知識分子群體命運做了細緻的探查與披露,對各種因緣際會和埋藏於歷史深處的人事糾葛、愛恨情仇進行了有理有據的釋解,讀來令人心胸豁然開朗的同時,又不勝唏噓,扼腕浩歎。《南渡北歸‧南渡》(全新校對增訂、珍貴史料圖片版)是《南渡北歸》第一部,描述了抗戰爆發前後,中國知識分子和民族菁英的生活,以及從敵占區流亡西南的故事。時間從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始,繼之平津淪陷,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南渡西遷,先長沙後昆明、蒙自辦學的歲月,同時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同濟大學、中國營造學社在抗戰烽火中艱難跋涉的歷程,突出地描寫了蔡元培、胡適、陳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濟、林徽因、金岳霖、梅貽琦、馮友蘭等知識分子的生活、學術、精神與情操,搜羅集富,規模宏大,意旨宏遠,堪稱中國知識分子抗戰時期的群雕。
定價:700 元, 優惠價:9 630
庫存:2
正史的誤導:烽火戲諸侯、焚書坑儒、項羽自刎於烏江……看完這些翻案證據,你會驚呼,歷史課本誰編的?
79折
作者:趙運濤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2022/07/04 裝訂:平裝
◎項羽在烏江自刎?如果細看他的逃亡路線圖,你會懷疑課本搞錯了。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褒姒一笑。其實,烽火是戰國以後才有的! ◎秦始皇焚書坑儒?焚書可能是真的。但坑儒?他坑殺的,其實是江湖騙子。 本書作者趙運濤,為北京師範大學古典文獻學博士, 他在研讀的過程中發現,碎片化的知識很可能讓我們對歷史產生誤解。 因此他透過各種文獻資料, 如《竹書紀年》、二里頭遺址及漢墓出土器物與書簡等, 找出隱藏在正史背後的真相。 閱讀過程你會不斷驚呼 : 課本可能寫錯了,原來真相是這樣。 ◎從古人的想像中,挖掘真相 .堯、舜、禹帝位的傳承,《史記》作者司馬遷說,這是最好的禪讓, 但根據更早版本《竹書記年》記載,其實是暴力奪權。 舜不僅囚禁了堯,最後還流放他。但大禹再以武力奪權於舜,也為爸爸報仇。 .周幽王可能不是用「烽火」戲諸侯,而是擊鼓。 史學家錢穆認為,烽火其實是西漢為防禦匈奴才出現。 至於寵信褒姒,導致周滅亡?也是來自「女色禍國論」,讓女人背黑鍋。 ◎紙上得來終覺假,絕知此事要躬行 .項羽真的是在烏江自刎嗎? 仔細看項羽的行軍路線,他在自己的家鄉東城被圍困, 身邊只剩28人,還能跑到130公里以外的烏江岸嗎? (駿馬平均時速25公里,一天跑100公里已經是極限了,何況打了整晚仗!) .一飯之恩都不忘,韓信真的想造反? 《史記》中其實沒有交代韓信是怎麼被殺死的, 但後人認為,韓信自知沒有能力當王,但他功高震主才被劉邦陷害; 劉邦還為了不弄髒自己的手,透過呂后和蕭何一起殺他。 ◎歷史碰上鄉野奇談,故事流傳後世 .北宋滅亡,跟王安石變法有關? 為改善北宋百年積弱局面,王安石變法讓國家富有,人民卻越來越窮; 此外,他用人不看德行,只看是不是自己人,導致小人上位。 根本就是北宋滅亡的禍首,直到清末梁啟超為他翻案。 .鄭和下西洋,其實是在找人? 明成祖朱棣發起靖難之役造反後,為了能名正言順的稱帝, 只好對外宣稱前皇帝建文帝已被燒死在宮中, 但他其實私下派人到處尋找,鄭和就是其中之一。 還有,項羽為何是「西楚霸王」,而不是「楚王」? 漢朝最大外患匈奴,後來去哪了? 和珅以「貪官」之名為人熟知,但他被處死的罪名其實不是貪汙? 本書將打破碎片化學習歷史的誤解與偏見, 讓你知道課本背後,往往有另一個真相。
大是文化全書系-單79雙75
定價:460 元, 優惠價:79 363
庫存:3
思想史10:近代政治思想與行動專號
滿額折
作者:思想史編委會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1/11/15 裝訂:平裝
《思想史10》收錄論文12篇,本期的專號是「近代政治思想與行動」,有7篇論文:王汎森的〈宋明理學與近代中國的政治行動〉、黃克武的〈詞彙、戰爭與東亞的國族邊界:「中國本部」概念的起源與變遷〉、吳啟訥的〈「多元一體」和「中華民族」的殊途與同歸〉、詹宜穎的〈自我的革命:「虛無黨」在中國知識圈的形象轉譯〉、韓承樺的〈《先秦政治思想史》與梁啟超晚年的思想主張〉、翁稷安的〈生活在主義裡:國民黨三民主義生活化的推動(1928-1934)〉、陳正國的〈蘇格蘭啟蒙思想中的盧梭問題:市民社會與政治社會的辯證〉另有近代中國核心文本專欄3篇,以及書評論文和新書資訊各一篇。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庫存:1
傳統哲學中的人道與德性(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李大華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大陸)  出版日:2023/09/01 裝訂:平裝
本書為論文集形式,分為四個模塊共21篇文章。第一部分中作者圍繞“公平與人道”,先用三篇文章論述了先秦中國社會的公平觀念,又以《略論初唐政治哲學中的寬容精神》《法律與人道》兩篇文章介紹了貞觀年間唐太宗治理下寬容的政治精神、以人為本的法律及其帶來的廣泛的社會影響。第二部分則聚焦道家哲學思想以及儒釋道的比較融合。如《道家哲學的性質問題》通過分析道家思想中自然與人文的成分,得出了道家思想中自然主義與人文精神並存的結論。《自然主義與道德主義》《論憨山德清的莊子學》則分別通過唐末作家羅隱和明末名僧憨山德清的思想,窺探儒道合同、莊佛融合的過程與特點。第三部分關注傳統哲學中的道德思想以及現實生活中的道德實踐。如《論中國道德生活的可能性選擇》列出了儒、墨、道不同的道德選擇,從存在依據、道德實行及哲學反思三方面進行了探討。《商人倫理與宗教倫理》一文則以香港商人的慈善結社為例,分析了商業環境下的道教倫理,探討了宗教世俗化的問題。第四部分則講述了章太炎、梁啟超和三位代表人物,其思想在時代劇變下產生的變化與融合。
定價:390 元, 優惠價:87 339
庫存:1
嚴復書信集(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馬勇; 徐超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2022/04/01 裝訂:平裝
本書全面收集整理目前所能知見的所有嚴複信劄,共541通。這些信劄,包括嚴複致當時政治文化圈名人陳寶琛、汪康年、梁啟超、吳汝綸、張元濟、章太炎、夏曾佑、莫理循、盛宣懷、楊度等,及與親人的信件。通過此集,可以借窺嚴複本人的社會政治思想,及與當時諸多社會政治文化名流之間的交際往來、關係情形等;同時也可圍觀思想翻譯大家的平素交遊與日常生活、兒女情思等,是一部有關思想大家私人史料的系統整理之作。全書按信函時間編序,以受信人為單元,分上下兩卷,上卷為工作及師友信函,下卷為親人家書。
定價:588 元, 優惠價:87 512
庫存:2
南渡北歸:北歸‧第二部(全新校對增訂、珍貴史料圖片版)
滿額折
作者:岳南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1/12/01 裝訂:平裝
全新增訂版,未刪節最全本,增加二十多萬字增訂內容首次披露中央研究院大量珍貴史料、照片補充大量親歷者採訪資料,如曾氏家族後人、劉文典等大師後人親述全新校對增訂、珍貴史料圖片版大師遠去再無大師全景再現20世紀中國大陸最後一批學術大師群體命運的劇烈變遷作者岳南耗費十餘年心血,三下江南與西南邊陲實地採訪與考察,遠赴台灣國立清華大學,更兼2015年重走抗戰中大師內遷路,搜閱整理近千萬字珍貴史料及親歷者口述資料,第一次全面描述了20世紀最後一批學術大師群體命運的劇烈變遷。南渡北歸,分為《南渡》、《北歸》、《離別》三部,岳南講述的是上個世紀大批知識分子冒著抗戰的炮火由中原遷往西南之地,爾後再回歸中原的故事,再現國難當頭大師的風骨典範。整部作品的時間跨度近一個世紀,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紀人文科學領域的大部分大師級人物,如蔡元培、王國維、梁啟超、梅貽琦、陳寅恪、錢鍾書等。本書三部曲對這些知識分子群體命運做了細緻的探查與披露,對各種因緣際會和埋藏於歷史深處的人事糾葛、愛恨情仇進行了有理有據的釋解,讀來令人心胸豁然開朗的同時,又不勝唏噓,扼腕浩歎。《南渡北歸‧北歸》(全新校對增訂、珍貴史料圖片版)是《南渡北歸》第二部,著重描述了抗戰勝利前後,流亡西南的知識分子的學術追求、思想變化與不同的人生遭際,時間跨度約為抗戰中後期至1948年末,國民政府搶運國寶與「搶救學人」計畫,連同選舉首屆中央研究院院士為止。突出地再現了董作賓、李約瑟、童第周、陶孟和、沈性仁、梁思永、蔣夢麟、聞一多、劉文典、羅庸、鄭天挺、吳晗等中外知識分子,在民族危亡的艱難歲月裡,顛沛流離,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從不同的角度還原了西南聯大學潮與聞一多被刺案真相,對自由知識分子群體於時代大潮中的分化與演變,做了深入細緻的探究,被蓄意掩蓋的歷史隱祕得到了充分揭示。
定價:800 元, 優惠價:9 720
庫存:3
中國歷史研究法:〈研究文化史的幾個重要問題〉〈新史學〉合刊
滿額折
作者:梁啟超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  出版日:2022/06/28 裝訂:平裝
中國歷史研究法(研究文化史的幾個重要問題、新史學合刊)梁啟超是史學近代化倡導者和出色實踐家,他敏銳地輸入吸收西方近代史學理論,綜合了中國傳統史家的理論主張,成功地運用新理論、新方法,為近代學術開創諸多領域。梁氏受西方史學思想啟發,曾於一九0一年寫作中國史敘論,為此篇立論之雛形。至本文發表,正式打出「史界革命」旗號,新史學理論已基本成型,當推為探討中國歷史研究方法的開山著作。
定價:280 元, 優惠價:95 266
庫存:2
蓋世功臣曾國藩最犀利的處世手腕
79折
作者:文天行  出版社:晶冠  出版日:2015/08/25 裝訂:平裝
想跟曾國藩一樣,功成名就、名利雙收,學習他高標處世、低調為人的生活態度,學習他進退自如、大智若愚的為人氣度,學習他淡泊明志的心態,領悟其勇於功成身退的處世境界,想加薪、想突破困境,想實現胸中宏志者,一定要了解曾國藩升官不斷的道理。林語堂、胡適,稱其「典範」;李鴻章、蔣介石,尊為「聖哲」;梁啟超、毛澤東,視為「楷模」;後世稱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
定價:299 元, 優惠價:79 236
庫存:1
兩頭不到岸:二十世紀初年中國的社會、政治和文化
滿額折
作者:楊國強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02/01 裝訂:精裝
本書最大的特點不在於寫「事」,而在於寫「理」;不追求寫「新」,而追求寫「深」。隨事說理,睿見迭出,呈現了一個劇變、多層次而又充滿矛盾、張力的過渡時代。—王汎森(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梁啟超在清末說中國處於一個「過渡時代」,那時似尚樂觀。到他身歷兩次改朝換代,準備在國民黨當政後「為多數人自由與彼輩一拼」時,顯然已感知到這個「兩頭不到岸」的時段還會很長。從廢科舉到新文化運動,中國如本書所說是「百變俱起,一變再變」。作者並未試圖「淨化」其間的駁雜與錯位,而是以雋永的文筆展示出那種前波後波「互起互伏,波波相續」的「過渡相」,述說中國文化的曲折嬗蛻,是一本能見其大的重要著作。—羅志田(四川大學文科傑出教授) 《兩頭不到岸》是近代史家楊國強教授最新力作,以雋永的文筆帶領讀者走入二十世紀初年的歷史場景,重現晚清末期至民國初年這一過渡時代的思想、政治與社會:數千年來的歷史中國在層層分解中走向支離破碎;時人以變應變、各自恢張的新法和西法在現實中國卻一敗塗地。這期間,科舉停置、變法立憲、辛亥鼎革及新文化運動等重大議題次第登場,一方面以前所未有的廣泛程度造就了一種「速成的現代化」,另方面也帶來了近代中國「最亢激的時代、最不安定的時代、最茫無端緒的時代和最趑趄徊徨的時代」。
2023香港新書上市書展
定價:1800 元, 優惠價:79 1422
庫存 > 10
知行合一王陽明(1472-1529)
滿額折
作者:度陰山  出版社:大旗  出版日:2023/04/06 裝訂:平裝
這是一部王陽明的傳記,是唯一一部以「知行合一」的角度詮釋王陽明一生的全傳。在朱熹的理學為當時唯一主流的社會下,王陽明突破重圍,悟道出自己的心學「陽明學」。心學大師縱橫天下之不敗傳說知行合一駕馭人性之經典傳奇華人書市銷售突破120萬冊!近代最具影響力「心學」曾國藩、康有為、孫中山、毛澤東等共同擁躉。「陽明先生,百世之師」「我輩今日求精神教育,舍此更有何物。」--梁啟超「日本人讀懂了知行合一,融合了西方、東方文化,才有了明治維新,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南懷瑾【內容簡介】有一天,心學橫空出世,這戲劇性的悟道被後世稱為「龍場悟道」: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意思是,人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無所不能,能解決一切問題,不需外求,人人都是聖人。要瞭解他的思想,就要先認識他的一生王陽明,被後世稱為明代第一強人,反對朱熹理學追求「理」的方法,強調「心即是理」及「致良知」,一舉創建影響後代深遠的王陽明心學。他一生經歷了仕途的不順、下獄待死的恐懼、流放南蠻的絕望,與無人問津的落寞,但逐漸透過悟道獲得平靜,並透過「知行合一」橫掃戰場、擁有信徒萬人,甚至影響了日本的「明治維新」……戰場不在外而在心上:王陽明的攻心術王陽明率領文弱的士卒,擺平了數十年的巨寇;以幾封書信,35天內平定甯王之亂;徹底掃清困擾政府多年的匪患。他的戰爭是心理戰,以虛虛實實的戰術,攻破敵人的心防,讓人的心慌亂,動起來沒有章法,再趁勢而入,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強大內心的終極武器:知行合一面對外境的騷亂、內心的不安與現實的考驗,本書教你藉由「致良知」找到生命的方向、行動的準則,並以「知行合一」的力量,讓自己達到在逆境中仍身心放鬆,不被事物牽動的境界。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3
大清重臣李鴻章(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關河五十州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1/19 裝訂:平裝
《大清重臣李鴻章》是關河五十州最新的歷史人物傳記作品,它從李鴻章早年的落拓寫起,寫到他創辦洋務運動,聲望鼎沸,再寫到甲午之戰中他強國夢的破裂,人生也因此由盛而衰,最後他只能無奈周旋於列強的外交舞臺,直至離去。關河五十州用扎實的史料和動情的文字,描繪了李鴻章悲壯的一生,讀來讓人感慨萬千。梁啟超曾說:“四十年來,中國大事,幾無一不與李鴻章有關係。”從一個人可以看待一個民族的四十年,這樣的人物無論如何都應該被重視和銘記。
定價:474 元, 優惠價:87 412
庫存:1
中國哲學常識(典藏本)(簡體書)
滿額折
作者:胡適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4/04/05 裝訂:平裝
本書由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和北大哲學課講義等編選而成,內容涵蓋從古代到近現代百家哲學思想,以老子、莊子、孔子、孟子、朱子等聖哲為主線,在立足各家哲學經典著作的基礎上,總結概括中國哲學史上各家各派思想的精髓,為讀者提供一種研究中國哲學史的完整門徑。《中國哲學史大綱》是在胡適的博士論文基礎上改寫、上海商務印書館於1919年2月出版,蔡元培作序,稱讚此書有四種特長:證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系統的方法。梁啟超則認為此書:“處處表現出著作人的個性”,對胡適“敏銳的觀察力、緻密的組織力和大膽的創造力”稱讚有加。而曾被胡適譏評、寫出《中國哲學史》的馮友蘭也承認:“在中國哲學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適創始之功,是不可埋沒的。”
定價:414 元, 優惠價:87 3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大乘起信論講義
滿額折
作者:圓瑛法師  出版社: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12/08 裝訂:平裝
《大乘起信論》,略稱《起信論》,是大乘佛教的一部論書,法性宗的提綱挈領之作,相傳為馬鳴菩薩依據《楞伽經》所造,依據真諦三藏之弟子曹毘為其所作傳記,此論為真諦於太清四年(公元550年)譯。篇幅凡一卷,是自隋、唐起對漢傳佛教影響很大的一部論著。自唐代開始,出現質疑,認為此論是在中國所寫作,非由馬鳴所造。學者望月信亨、梁啟超、歐陽竟無、呂澂等人皆主張此經是在中國創作。境野黃洋、宇井伯壽、湯用彤等人則主張是由印度傳入,在中國譯出。本論主要闡述了於大乘佛教生起正信的理論,簡明扼要地概述了如來藏唯識學派思想,體現了漢傳佛教部份宗派所推崇的即身成就見性成佛之宗旨。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4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98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