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189)
簡體書 (4600)
港版書 (56)
電子書 (1)
雜誌 (2)
文具禮品 (2)
政府出版品 (181)
紅利兌換 (57)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5051)
無法訂購商品 (797)
庫存狀況

有庫存 (394)
無庫存 (5454)
商品定價

$199以下 (1090)
$200~$399 (2191)
$400~$599 (1186)
$600~$799 (310)
$800以上 (1071)
出版日期

2024年 (65)
2022~2023 (661)
2020~2021 (648)
2018~2019 (804)
2016~2017 (643)
2016年以前 (2723)
裝訂方式

平裝 (3925)
精裝 (1284)
線裝 (26)
軟精 (27)
盒裝 (34)
袋裝 (2)
適讀年齡

小學低年級 (1)
小學中年級 (1)
小學 (5)
國中 (2)
作者

魯迅 (86)
上海書畫出版社 編著 (69)
老舍 (42)
蔡東藩 (31)
曹炳章 (26)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刋編輯委員會編輯 (25)
高陽 (22)
馮驥才 (18)
(清)黎庶昌 (16)
梁啟超 (16)
班志銘 (15)
侯宜傑 (13)
劉鶚 (13)
吳友如 (13)
楊照―策劃.主編 (13)
劉明才 (12)
上海書畫出版社 (10)
何孝榮 (10)
劉未鳴 (10)
出版社/品牌

朝華出版社 (193)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64)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43)
中華書局 (135)
商務印書館(大陸) (124)
上海古籍出版社 (96)
上海書畫出版社 (96)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94)
上海人民出版社 (91)
中國文史出版社 (88)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82)
人民出版社 (78)
北京大學出版社 (71)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63)
人民文學出版社 (56)
成文出版社 (56)
三民書局 (53)
鳳凰出版社 (52)
文物出版社 (48)
上海辭書出版社 (45)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5848筆商品,2/293頁
魯男子
滿額折
作者:曾樸; 黃珅 著 校注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06/06/01 裝訂:平裝
《魯男子》是曾樸充滿浪漫色彩的「自敘體的小說」,以魯男子為主人公,以曾樸一生經歷為背景,表現清末至民初的社會變遷。小說中描寫二對年輕男女追求感情和婚戀自由,卻遭受親族反對、小人作梗,終至釀成令人遺憾的悲劇故事。曾樸以生動流利的白話語言,提出對情欲的辯證、對幸福與希望的追求,不只歌頌具反抗精神的新女性,也對當時社會罪惡的一面,對束縛窒息人的禮教,提出了批判。如果說《孽海花》是曾樸的代表作,則「魯男子
定價:170 元, 優惠價:85 145
庫存 > 10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
滿額折
作者:子魚-著; 簡志剛-繪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08/03/01 裝訂:平裝
你可曾留意五十元硬幣上頭是誰的模樣?小小的硬幣每天在眾人手中流通,在上頭看著我們的,就是 國父孫中山先生。孫中山先生小小年紀就崇尚理性,為了破除鄉民的迷信,還扯下神像的胳膊。長大後學醫想濟世救人,更想拯救清末飽受壓搾的人民,於是他祕密結交志士,創立興中會、同盟會,宣揚革命思想。他憑藉過人的勇氣與智慧,不屈不撓,屢敗屢戰,帶領眾人革命十一次之後,終於破除傳統中國根深柢固的王權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然
定價:140 元, 優惠價:85 119
庫存 > 10
國際史概論
滿額折
作者:王曾才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08/01/01 裝訂:平裝
本書是從世界近現代史的發展脈絡,輔以國際法和國際政治的探究,深入淺出地說明國際史的演變。常言道:「外交是國力的延伸」。可是難道弱國真的沒有外交嗎?您知道十九世紀初的戰敗國法國,如何在維也納會議中,透過外交官的智慧,成功地為法國爭取平等與尊嚴。常言道:「清末是三千未有之大變局」,可是您知道當時清廷滿朝文武,對於國際關係與外交的看法又是如何?又常言道:「冷戰後的世界是歷史的終結」,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定價:200 元, 優惠價:85 170
庫存 > 10
康有為(平)
滿額折
作者:汪榮祖  出版社:東大  出版日:1998/07/01 裝訂:平裝
康有為是清末民初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但極具哲人情懷,可稱悲天憫人,高瞻遠矚。他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不是舊時代的殿軍,而是新思潮的先驅。中國經過近百年的不斷革命,終歸宿於改革開放,而改革開於就日康有為堅持的道路,尤是深思。本書作為世界哲學家叢書之一種,著墨於有關思維議題,故敘康氏生平,但求彰顯哲人出處;述思想淵源,給其雛形,一元論精神實貫串始終。康氏改造公羊三世之說,意在致用,以便奠定變法理論基論;及參與變法,理論與現實之間顯有落差,而哲人追求立功之抱負,實甚昭然。戊戌政變之後,康力倡保皇,建立孔教,其意義端在循序漸進,穩定發展。至於演大同之旨,融合中西,實寄烏托邦於未來。暮年大談天遊,神馳太空,未必消沈,視野實更為之開闊。凡此要點,分十章論之。
定價:150 元, 優惠價:9 135
庫存:7
亞當史密斯與嚴復:《國富論》與中國
滿額折
作者:賴建誠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02/08/01 裝訂:平裝
本書的中心命題,是透過嚴復1854-1921譯案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1729-90)的《原富》(或譯為《國富論》,1776年出版),(1)來瞭解西洋經濟學書在中文詞彙與概念尚不足夠的情況下,是用哪種詞語和「思想方式」傳入的?(2)從追求富強的角度來看,這本以提倡「自由放任」、「反重商主義」、「最小政府」為主旨的《國富論》,對清末的世界和積弱的經濟,產生了哪些影響與作用?為何以嚴復和《
定價:200 元, 優惠價:85 170
庫存 > 10
解讀梁啟超(限量精裝毛邊本)(附贈藏書票)
滿額折
作者:楊照-策劃.主編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3/05/31 裝訂:精裝
懷抱著愛與熱情,梁啟超成為啟蒙導師 殷殷叮囑、切切期盼,只望培育新生的中國 ▍齊聲推薦 王汎森/中研院院士 呂芳上/中研院近史所兼任研究員 李隆獻/臺灣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蔡長林/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江仲淵/「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粉專創辦人 廖彥博/《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共同作者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梁啟超是戊戌變法的維新志士,也是清末立憲運動的重要支持者。最廣為人知的,是他為後世留下主題廣泛、文體各異的千言萬字,例如流亡日本期間於《時務報》連載的《新民說》,從政治、經濟、道德等角度提出如何提升人民素質;《戊戌政變記》則以參與者的視角記錄、解釋戊戌變法,是珍貴的一手史料,也成為歷史撰述的最佳示範。中國現代思想的形成,無論政治、經濟、科學、文學各領域,無一不受梁啟超的影響與啟發。 什麼樣的人民,成就什麼樣的國家。當時局還在為君主立憲或共和體制爭執不休時,梁啟超早已跳脫國體的框架,將眼界放在如何教育、形塑國家的根本――人民。其思想與寫作的終極關懷,始終是啟迪人民心智,使國家擺脫貧弱,走向康莊富強。 今日讀梁啟超,不只因為其論述是歷史中的轟鳴巨響,更重要的是這些觀念對我們而言,依然深具閱讀與思索的價值。本書以「啟迪民智」為核心,選錄四十餘篇梁啟超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文章,依主題分類為學術思想、社會文化觀點與人生觀等,並由主編楊照老師撰寫導讀與提要,引領讀者體會梁啟超寫作的初衷,及字裡行間對國家、對人民進步前行的殷切期盼。 ▍「展讀民國人文」系列叢書 「民國」無論是1949年在中國大陸時期,或是1949年搬遷來臺之後,都是變化與動盪的。混亂的時局打破了所有既定的秩序與答案,逼使人們沒有後路,只能往前去尋找、創造自己的道路,因此造就民國成為一個出人物的時代,尤其是出人文思想人物的時代。 在時代劇變的千錘百鍊下,民國學者們在極端高壓的環境中冶煉出各式思想觀點,期望為人民、為國家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而這些思想觀點,至今仍存續於臺灣的文化脈絡中,「展讀民國人文」系列便是希望重新發掘民國學思的精粹與價值,照亮現代社會蒙昧不明的暗處。 ▍系列特色 ★兼具民國學術的深度與廣度 精選十位民初重量級學者梁啟超、章太炎、陳垣、呂思勉、王國維、歐陽竟無、蔣夢麟、
定價:700 元, 優惠價:85 595
庫存 > 10
近代中國人物漫譚(平)
滿額折
作者:王覺源  出版社:東大  出版日:1989/10/01 裝訂:平裝
王覺源先生、儒林耆宿,是一個哲學兼史學家。閱歷多方、胸羅萬卷。於近代中國宦海掌故、儒林消息、朝野外史、社會風習,無不關心。 他這本新著以生動流利的筆法、獨特的風格、描繪出清末民初的人物掌故,政海波瀾、儒林風韻、社會奇聞。有內容、有實境。史野揉和、文質俱勝、夾敘夾議、亦莊亦諧。以人物為中心,而不落入一般傳記窠臼、也不流於傳奇小說。雋永風趣,可讀性極高。
定價:444 元, 優惠價:9 400
庫存:4
儒學傳統與文化創新(平)
滿額折
作者:黃俊傑  出版社:東大  出版日:1986/08/01 裝訂:平裝
本書蒐集作者近年所撰論文九篇﹐各篇論文討論主題均環繞儒家學術傳統及中國文化創新之問題。清末以來﹐國勢蜩螗﹐道術多變﹐在中西思潮交互激盪之下﹐傳統之延續與文化之創新乃為國人關懷之問題。作者認為﹐中國歷史 傳統寓有強烈之延續性﹐故一切人文學術之研究必先能守舊而後才能開新。作者本於此一信念﹐在全書各篇文字中﹐分別檢討儒學傳統中道德政治觀念之形成發展、朱子思想中舊學與新知的融會﹐以及東亞新世儒學思潮的轉向
定價:167 元, 優惠價:9 150
庫存:3
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燾與道咸同光時代(平)
滿額折
作者:汪榮祖  出版社:東大  出版日:1993/10/28 裝訂:平裝
郭嵩燾是清末第一任駐英法公使,身後留下大量日記。作者根據這份可貴的原始史料,配合郭氏文集、奏稿,重現出這位十九世紀走在時代前面的人物。本書述及他的起居、旅行、交友、應試、見聞以及籌辦洋務時,出使國外 接觸到西方文明後的感受。他是一個識見遠遠超過儕輩的士人.早就洞悉中國不能再繼續關閉自守,而應走向世界。然而這種認識卻受到舉國人士的譏嘲和辱罵。他一生中不公的遭遇反映了當時中國因不能順應國際形勢的挫折。
定價:311 元, 優惠價:9 280
庫存:4
臺灣史綱
滿額折
作者:黃大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1982/10/01 裝訂:平裝
臺灣位居東亞海域,自古即在人種、血統和文化上與中國大陸的發展息息相關,但臺灣在清末甲午戰爭失敗後割讓給日本,開啟往後五十年的被殖民時代。及至對日抗戰八年獲得勝利,臺灣才真正擺脫殖民地枷鎖。本書論述範圍上自上古,下至近代臺灣,希望讀者能夠透過本書的追根溯源,真正了解臺灣數百年來的歷史發展脈絡。
定價:250 元, 優惠價:85 213
庫存 > 10
新譯圓覺經
滿額折
作者:商海鋒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1/12/10 裝訂:平裝
《圓覺經》全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透過文殊師利等十二位菩薩與佛陀的問答,宣說如來圓覺妙理,揭櫫一切眾生具足圓覺妙心,是指引如何修行成佛的經典。《圓覺經》廣受唐代天台、華嚴、禪宗、密宗重視,北宋郭印提出佛教四書,清末吳坤修甄選釋氏十三經,它從未缺席,又早早流布高麗與鎌倉時代的朝鮮、日本。該經一卷之薄,允為東亞漢傳佛教「經中之睛」。是次新注新譯,深度利用東亞文獻以校勘、輯佚,紹述唐僧玄奘忠於原典及思想、語言原貌之傳統,從佛學乃至文學角度,予以精當闡釋,化深奧為易懂,內容至簡至要。〈導讀〉一文更明析該經結構、善本、善注、文體,乃至東亞古典時代地位諸議題。研讀佛教經典者,切莫錯過。The Sūtra of Perfect Englightenment 圓覺經, whose full title is The Nītârtha Sūtra on the canon of the great and expansive Perfect Enlightenment (Dà fāngguăng yuánjué xiūduōluó liǎoyì jīng)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uses a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Buddha and twelve Bodhisattvas, led by Mañjuśrī, to promulgate the wondrous doctrine of perfect enlightenment. It discloses that all sentient beings have an innate mind of perfect enlightenment, and guides them on how to train to attain Buddhahood.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Sūtra of Perfect Enlightenment was held in high esteem by the Tiantai, Huayan, Chan, and Vajrayāna (Esoteric) schools. And it was listed in the four Buddhist classics proposed by the Northern Song’s G
特殊書展B
定價:300 元, 優惠價:79 237
庫存 > 10
莊老通辨(限量精裝毛邊本)(附贈藏書票)
滿額折
作者:錢穆-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2/12/28 裝訂:精裝
★限量精裝毛邊本 附贈典雅藏書票★ 一代國學大師、史學權威──錢穆 經典著作全新改版 中國學術思想史懸而未決的疑案!! 究竟老先孔後,還是孔先老後?莊子在前,還是莊子在後? 舊說老子在孔子前,近代學人梁啟超批評胡適《中國哲學史》,乃主《老子》書出孔子後。顧頡剛、馮友蘭兩人從其說,主老子在莊子前。錢穆先生則主《老子》書應尚在莊子後。自民國十二年起,下迄四十九年,前後凡三十八年,先生歷年遞有發明,共撰文十八篇,於是彙合以成此書。 錢穆先生從歷史發展的脈絡著眼,以訓詁之法詳加考據,釐清哲學思想的承襲演進,進而對諸子成書的先後提出新見解,遂使中國思想史之發展,有了另一種學術說法。 【本書特色】 1.本書研究脈絡嚴謹、慎查明辨,是研究中國哲學史必讀論著。 2.有別清儒陳說、考據舊法,別以訓詁新法詳加考據,解決歷史疑案。 3.先秦諸子成書先後為史上著名學術公案,惜台灣書市不易獲得清末民初著名學人(如胡適、梁啟超)等相關論述,故錢穆本書猶為難得。 4.近來莊老多作為養生之書,市面對於莊老哲學闡發與應用已多,本書為少數能兼涉史學、訓詁問題者。 5.當前坊間流行之老莊書,好直接闡發其哲學。但凡治學之人皆明「不辨成書先後將無法貫通思想演進」之道理。而本書不僅作年代先後考證,更由此梳理中國哲學發展脈絡,是先秦思想發微上勝之作。 【全新設計藏書票】 以精緻線條與圖騰拼貼的山河,呈現國學大家錢穆之文人氣質,而其思想之影響源遠流長、綿綿不絕。 「人之生命乃天地大生命中一小生命,如川流中一水滴,故其生命實在孤獨處。」──錢穆 【毛邊本】 三邊書頁不裁切,讓讀者體會自行裁開的閒情逸趣 除了保留書籍最質樸自然的模樣,更為書帶來了手作的溫度與親切感。
定價:650 元, 優惠價:85 553
庫存 > 10
梁啟超
滿額折
作者:范銘如-主編; 廖卓成-編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06/05/01 裝訂:平裝
你‧知道‧「他」……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與文學家。曾追隨其師康有為提倡變法,推行新政,史稱戊戌維新。更曾辦過多份報紙雜誌,介紹西學,並以自創之「新民體」風靡一時,時人稱之為「輿論界之驕子」。國家救亡圖存之際有他的身影,引領時代思潮的青年更不容忽視他。很多大學者(如胡適)都坦承曾受他的影響。他是梁啟超。無論是政論文、學術概論、演講稿抑或是小品文,其字裡行間所閃耀的灼見,和鼓動人心的感染力,以及救亡圖存的胸襟懷抱,皆令人動容。
定價:180 元, 優惠價:85 153
庫存 > 10
新譯曾文正公家書(二版)
滿額折
作者:湯孝純-注譯; 李振興-校閱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10/06/01 裝訂:平裝
中國哲人一向重視門風家教,因此家書中常可見其思想之所在。而向來備受推崇的清末名臣曾國藩,其所寫的家書篇幅之豐、內容之廣、啟人之深、影響之鉅,自古至今可說無人能出其右。收錄於《曾國藩全集》中的家書,內容極為廣泛,本書為切合更多讀者的需求,精選其中有關治學、修身、齊家三個部分的篇章加以注譯評析: 【治學】──在曾國藩看來,「學」乃是立身行事之本。他認為讀書之道貴在有志、有識、有恆,且必須「多讀書
定價:360 元, 優惠價:85 306
庫存 > 10
莊老通辨(二版)
滿額折
作者:錢穆-著  出版社:東大  出版日:2022/12/28 裝訂:平裝
一代國學大師、史學權威──錢穆 經典著作全新改版 中國學術思想史懸而未決的疑案!! 究竟老先孔後,還是孔先老後?莊子在前,還是莊子在後? 舊說老子在孔子前,近代學人梁啟超批評胡適《中國哲學史》,乃主《老子》書出孔子後。顧頡剛、馮友蘭兩人從其說,主老子在莊子前。錢穆先生則主《老子》書應尚在莊子後。自民國十二年起,下迄四十九年,前後凡三十八年,先生歷年遞有發明,共撰文十八篇,於是彙合以成此書。 錢穆先生從歷史發展的脈絡著眼,以訓詁之法詳加考據,釐清哲學思想的承襲演進,進而對諸子成書的先後提出新見解,遂使中國思想史之發展,有了另一種學術說法。 【本書特色】 1.本書研究脈絡嚴謹、慎查明辨,是研究中國哲學史必讀論著。 2.有別清儒陳說、考據舊法,別以訓詁新法詳加考據,解決歷史疑案。 3.先秦諸子成書先後為史上著名學術公案,惜台灣書市不易獲得清末民初著名學人(如胡適、梁啟超)等相關論述,故錢穆本書猶為難得。 4.近來莊老多作為養生之書,市面對於莊老哲學闡發與應用已多,本書為少數能兼涉史學、訓詁問題者。 5.當前坊間流行之老莊書,好直接闡發其哲學。但凡治學之人皆明「不辨成書先後將無法貫通思想演進」之道理。而本書不僅作年代先後考證,更由此梳理中國哲學發展脈絡,是先秦思想發微上勝之作。
定價:520 元, 優惠價:9 468
庫存 > 10
我生一抹(三版)─三民叢刊286
滿額折
作者:姜超嶽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04/07/01 裝訂:平裝
允稱近代之信史,豈僅一抹而已哉! 本書為曾任總統府首席參事的姜超嶽先生追憶平生之文,其文章典雅簡鍊,真切質直,向為士林所重。作者自謙:「浮沈人海數十年,實芸芸中之一抹而已,因以名篇。」超嶽先生一生經歷國民革命、北伐、剿匪、抗戰、內戰,以至寶島偏安,誠如陳立夫先生在序中所言:「凡所記述,無一無物,亦無物不可徵信。」讀本書,不僅可欣賞其文章之美,人格之真,對於清末以降百年滄桑國事,亦當別有一番深
定價:230 元, 優惠價:85 196
庫存 > 10
新譯老子想爾注(二版)
滿額折
作者:顧寶田; 張忠利-注譯; 傅武光-校閱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08/08/01 裝訂:平裝
《老子想爾注》全書內容龐雜,不僅吸收《太平經》、《老子河上公注》的思想體系,還融入了神仙方術、養生術、房中術以及先秦諸子、漢代讖緯神學等內容,把陰陽五行、災異瑞應、因果休咎、吐納導引等都包容於對《老子》的解說中。此外,它對道教的哲學、信仰與修行等都曾廣泛論及,提供了其創教的理論基礎。雖然僅存清末遺留之殘本,但透過本書的重新校注、語譯與說明,相信能對中國早期道教的理論基礎及其發展,提供一些研究的方針
定價:290 元, 優惠價:85 247
庫存 > 10
解讀梁啟超
滿額折
作者:楊照-策劃.主編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3/04/26 裝訂:平裝
懷抱著愛與熱情,梁啟超成為啟蒙導師 殷殷叮囑、切切期盼,只望培育新生的中國 ▍齊聲推薦 王汎森/中研院院士 呂芳上/中研院近史所兼任研究員 李隆獻/臺灣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蔡長林/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江仲淵/「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粉專創辦人 廖彥博/《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共同作者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梁啟超是戊戌變法的維新志士,也是清末立憲運動的重要支持者。最廣為人知的,是他為後世留下主題廣泛、文體各異的千言萬字,例如流亡日本期間於《時務報》連載的《新民說》,從政治、經濟、道德等角度提出如何提升人民素質;《戊戌政變記》則以參與者的視角記錄、解釋戊戌變法,是珍貴的一手史料,也成為歷史撰述的最佳示範。中國現代思想的形成,無論政治、經濟、科學、文學各領域,無一不受梁啟超的影響與啟發。 什麼樣的人民,成就什麼樣的國家。當時局還在為君主立憲或共和體制爭執不休時,梁啟超早已跳脫國體的框架,將眼界放在如何教育、形塑國家的根本――人民。其思想與寫作的終極關懷,始終是啟迪人民心智,使國家擺脫貧弱,走向康莊富強。 今日讀梁啟超,不只因為其論述是歷史中的轟鳴巨響,更重要的是這些觀念對我們而言,依然深具閱讀與思索的價值。本書以「啟迪民智」為核心,選錄四十餘篇梁啟超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文章,依主題分類為學術思想、社會文化觀點與人生觀等,並由主編楊照老師撰寫導讀與提要,引領讀者體會梁啟超寫作的初衷,及字裡行間對國家、對人民進步前行的殷切期盼。 ▍「展讀民國人文」系列叢書 「民國」無論是1949年在中國大陸時期,或是1949年搬遷來臺之後,都是變化與動盪的。混亂的時局打破了所有既定的秩序與答案,逼使人們沒有後路,只能往前去尋找、創造自己的道路,因此造就民國成為一個出人物的時代,尤其是出人文思想人物的時代。 在時代劇變的千錘百鍊下,民國學者們在極端高壓的環境中冶煉出各式思想觀點,期望為人民、為國家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而這些思想觀點,至今仍存續於臺灣的文化脈絡中,「展讀民國人文」系列便是希望重新發掘民國學思的精粹與價值,照亮現代社會蒙昧不明的暗處。 ▍系列特色 ★兼具民國學術的深度與廣度 精選十位民初重量級學者梁啟超、章太炎、陳垣、呂思勉、王國維、歐陽竟無、蔣夢麟、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500 元, 優惠價:85 425
庫存 > 10
哲人評中醫:中國近現代學者論中醫(二版)
滿額折
作者:祖述憲-編著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3/03/29 裝訂:平裝
當陰陽五行遇上手術刀 醫學改革的號角驟然而起 從近代中國學者的文章評論、日常感悟 為您揭開「中醫」與「西醫」的世紀衝突 ★從清末民初重量級人物的觀點,剖析時代交替之下中醫面臨的危機與轉機 ★匯集近代中國中西醫評論的一手史料,揭開近代中國醫學革命的面貌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西方文化的傳入為中國社會帶來新思想,卻也使有識之士質疑本身文化,而醫療領域也成為評判對象之一。相較於科學化的現代醫學,中醫「陰陽五行」等傳統理論似乎毫無科學根據,又或是中醫們診斷標準不一,導致病患病情加劇。有鑑於此,中國社會興起「舊醫」、「新醫」的新舊論戰,或是「廢醫存藥」等保留中藥、廢除中醫的理論。 本書即以中西醫的衝突為核心,編選自清末民初中國門戶開放後,文史哲學家抑或思想家論述中醫之精華,其中不乏清末重臣曾國藩、李鴻章,也包含胡適、魯迅、梁啟超等民初思想改革的重要人士,為少見以中西醫為題材、選錄「原作」以編冊的書籍。 儘管這些學者非醫界人物,然而從他們評論中西醫學的優劣,與對日常生活的感悟,無論是主張廢除中醫、採用西醫的「廢醫存藥派」,又或是反思中醫、支持中西醫各有長處的「中西醫會通派」,皆能從中窺探西方新知傳入後的當代變革,以及中醫在新知識體系下的變化。這不僅是近代中國醫療史的文本記載,更呈現西學東漸下「傳統」和「現代」的衝突與融合,值得讀者從中考究與省思中西醫於近代中國的發展。 ◤ 精選內容 ◢ ◆李鴻章認為中醫是「憑虛構象」,學理化的西醫才是「北洋各醫院之根本」 李鴻章考察西方軍隊時,發現隨行「醫官」十分重要,但中醫多「挾其平平寡效之方,委蛇從事」,若要聘請洋醫到北洋水師的各個艦隊,總費用又十分可觀。因此,李鴻章奏請開辦西醫學堂,學子未來不僅可任醫官,更是「北洋各醫院之根本」,認為國內醫學要「因時制變」。 ◆鄭觀應批評中醫多「模糊影響之談」,卻也認同中西醫理與醫法各有所長 鄭觀應感嘆中醫時常有「僅熟一二古方,偽說祖傳」的現象;相較之下,西醫「事事徵實」的分科化制度較適合治療各種病症。但鄭觀應也認同中西醫學各有短長,並說「中醫呈其效,西醫貴其功」,故而建議應中西醫結合、建立學堂,解決國內醫師「偽說祖傳」的現象。 ◆梁啟超右腎遭不慎切除,卻呼籲別讓此事變成「中國醫學前途進步之障礙」 梁啟超稱陰陽五行是「二千年來迷信大本營」,並認為診病應嚴密檢查,但卻在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240 元, 優惠價:85 204
庫存 > 10
清代科舉(修訂三版)
滿額折
作者:劉兆璸-著  出版社:東大  出版日:2023/01/31 裝訂:平裝
「十年寒窗無人問」,科舉考試大不易 擠破頭、考到老,只求「一舉成名天下知」! ◆科舉考試有如過關斬將,要一路從地方考試考到皇帝面前 ◆除了讀書人可以參加考試,會武功的人一樣有科舉 ◆有考試就會有人作弊!但是清代科舉作弊,最嚴重竟然要處斬? 中國科舉制度始於隋唐,自此成為歷代統治者擇賢取士的重要管道,也是統治者用來安定政治、攏絡人才的工具,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可謂影響深遠。尤其發展至清一代,科考風氣持續盛行,為了金榜題名鐵飯碗,天下學子花招百出,因此科舉制度在相關規範及防弊措施上都發展的更為嚴謹、周全。只是隨著施行日久,終難避免出現制度僵化、徇私舞弊的情況,最後不敵時代變化,在改革聲浪中黯然退出歷史舞臺。 本書以「清代科舉」為論述中心,內容蒐羅廣袤、徵引有據,期能作為歷代科舉制度的概見,而且作者立意取材精要、用詞淺白,適合當作中國典章制度的入門書籍,幫助讀者認識科舉制度之大要。 針對清代科舉的制度、方法、時程、賞罰等內容全面介紹,可供歷史系師生、研究者參閱引用。 作者出生於清末,曾見證文試、武舉過程,亦曾聽聞前人講述,對科舉考試的描述多了一份特殊的臨場感。 作者自學鑽研清代科舉制度,並參閱故宮資料與相關文獻,故本書富含許多珍貴的資料。
暑期閱讀書展
定價:280 元, 優惠價:9 252
庫存 > 1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29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