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614)
政府出版品 (614)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507)
無法訂購商品 (107)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56)
無庫存 (458)
商品定價

$199以下 (204)
$200~$399 (228)
$400~$599 (67)
$600~$799 (15)
$800以上 (100)
出版日期

2024年 (3)
2022~2023 (41)
2020~2021 (55)
2018~2019 (19)
2016~2017 (46)
2016年以前 (394)
裝訂方式

平裝 (531)
精裝 (41)
軟精 (4)
盒裝 (26)
作者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36)
翁誌聰-主編 (14)
鄒求強 (13)
主編:鄒求強 (12)
鄒求強-主編 (11)
張瓊慧 (1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 (9)
國立傳統藝術 (6)
江韶瑩 (6)
呂錘寬 (5)
陳濟民-發行;翁誌聰-製作 (5)
吳榮順 (4)
方芷絮 (4)
陳悅宜-監製;周雅菁、鄒求強、賴銘仁-副監製;翁誌聰-製作 (4)
吳榮順-發行;翁誌聰-製作 (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國光劇團 (3)
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 (3)
徐亞湘 (3)
徐麗紗 (3)
出版社/品牌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607)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 (7)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614筆商品,8/31頁
台灣傳統茶藝文化
滿額折
作者:張宏庸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1999/09/01 裝訂:平裝
茶是東方文化的精髓,飲茶文化是東方生活藝術的整合,是東方藝術的綜合表現。它不但結合諸多藝術,也落實在日用生活裡,它是最平淡的,也是最絢爛的。本書以時代為經,茶人茶藝生活為緯,勾勒出精簡扼要的茶史,同時也說明了該時代茶文化的特質與風尚。
定價:180 元, 優惠價:85 153
庫存:3
立言傳曲:莊永明口述影音紀實暨文稿紀念專輯
滿額折
作者:莊永明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2021/08/01 裝訂:精裝
本書說明:《立言傳曲——莊永明口述影音紀實暨文稿紀念專輯》為臺灣文史專家莊永明先生以口述的方式,透過七個主題:〈以音樂回首臺灣文協 100 年〉、〈從「呂泉生的奮鬥人生」到「呂泉生的音樂世界」〉、〈從「四月望雨」到「四月望春雨」〉、〈收藏的歌仔冊與歌本〉、〈經典台語歌曲為何唱錯與歌謠翻唱問題〉、〈尋根正本立言傳曲——對臺灣歌謠的觀點〉、〈我聽我唱我寫——對臺灣歌謠的投入與著作〉,紀錄他對臺灣歌謠研究的個人觀點。本書整理及潤飾自莊永明先生口述影音逐字稿,觀看影片之外亦可獨立閱讀,經由文字認識莊永明先生所暢談的臺灣歌謠小故事。 《大我歌聲 小我歌曲——日本時代的臺灣歌謠》書寫於2018年間,莊永明先生以精簡的兩萬餘字梳理出1920、1930 年代臺灣歌謠的創作,並以歌曲折射出那個年代的時代性及政治、文化、社會背景,是莊永明先生對日本時代臺灣歌謠的個人看法整理,部分內容於口述中亦有陳述解析,比如本書第一集「以音樂回首臺灣文協100 年」等,可視為本書的延伸閱讀,亦是其生前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撰寫的文稿,特別收錄於此紀念。
定價:1600 元, 優惠價:85 1360
庫存:2
傳藝季刊 No.145(夏季號)
85折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2023/06/01 裝訂:平裝
十年一代,代代相傳。傳統藝術的生生不息,源於許多傳藝工作者對表演藝術的精琢。傳統藝術的韻味尤其令人回味,觀眾進入一齣齣戲碼時,除了與跨時空的角色交流,也與現場的表演者面對面的傳遞情感,那是獨一無二的情感流動,那是傳統藝術的魅力所在。 這一切都猶如偌大劇場間的各種流動,每個流動間既各擅勝場也各擁絕技,未深入內裡難以究其竟,本期,這些祕密將被公開,與您分享。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5 128
庫存:4
十八羅漢圖:劇本及創作全紀錄
滿額折
作者:王安祈; 劉建幗-等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2019/01/30 裝訂:平裝
一道彩霞分晝夜 似離而合 筆墨相牽一點心事難藏隱 幽情密意 在筆鋒 《十八羅漢圖》2015年首演於臺北國家戲劇院,是國光劇團創團二十週年的年度代表作,經過王安祈、劉建幗、李小平的編導構思,與所有演員、設計團隊的共同創作,以其藝術成就榮獲2016年度「台新藝術獎」的五大作品。國光劇團隸屬於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近年在歷任團長與藝術總監王安祈的掌舵下,藉由文學化、現代化的方向成功打造臺灣
定價:380 元, 優惠價:85 323
庫存:1
女紅:臺灣民間刺繡
滿額折
作者:王靜苡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2001/01/01 裝訂:平裝
臺灣刺繡主要傳承自大陸閩南一帶,在技藝和圖案上雜揉了西方與原住民的色彩與情調,成為別具風格的刺繡文化。本書從臺灣刺繡的起源與傳承說起,其次介紹刺繡的工具與基本針法,以及臺灣民間刺繡的類型,表現形式、內容與特色,並說明臺灣繡莊業的歷史背景與現況。
定價:180 元, 優惠價:85 153
庫存:1
台灣傳統版印
滿額折
作者:王行恭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1999/09/01 裝訂:平裝
臺灣傳統版印工藝技巧沿襲閩粵,地處海角,綿延不斷,開花結果生根茁壯。本書嘗試以現存的有限材料,簡述臺灣傳統版印之傳承與鄉土特色,提供愛好者基本認識及關心,以求傳承傳統版印技法在臺之不墜。
定價:180 元, 優惠價:85 153
庫存:1
臺灣作曲家樂譜叢輯VIII馬水龍-水龍吟
滿額折
作者:鄒求強-主編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2023/09/01 裝訂:平裝
馬水龍,臺灣當代重要作曲家與音樂教育家。他的音樂以結合西方音樂技法與中華傳統音樂元素為著稱,在多部作品中都可窺見南管、北管、與歌仔戲的精神與語彙。本曲為馬水龍於1979年接受琵琶演奏家王正平委託,為其琵琶獨奏會而作,本樂譜部分段落由黃立騰編訂指法。【水龍吟】原是宋詞詞牌名,樂曲並不取材於【水龍吟】詞牌的形式、格律或曲調,音高材料與構成手法反而近似於琵琶傳統曲目《十面埋伏》,似乎就其旋律、結構、演奏技巧進行引用與發展。
定價:300 元, 優惠價:85 255
庫存:4
漢陽吹虎:北管守護人莊進才的曲藝人生
滿額折
作者:劉秀庭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2024/03/01 裝訂:精裝
《漢陽吹虎—北管守護人莊進才的曲藝人生》一書,書中紀錄臺灣國寶級北管樂師莊進才老師完整的藝術生命歷程,以莊老師於北管戲曲的演藝生平與堅持奉獻為主軸內容,將臺灣北管戲曲早期的繁華勝景至現下的發展情況整理呈現,透過其生命史記錄向讀者傳達北管文化傳承之意義與重要性。
定價:550 元, 優惠價:85 468
庫存:1
孝莊與多爾袞 DVD
滿額折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2017/11/01 裝訂:平裝
魏海敏、唐文華、溫宇航、王耀星、戴立吾、林庭瑜、黃詩雅 主演 順治親政,查證攝政王生前謀反之事,母后玉兒痛苦地陷入回憶……滿蒙聯姻,玉兒被祖父(科爾沁旗族長)許嫁滿州,與前來迎接、年貌相當的多爾袞兩情相悅;然而努爾哈赤大汗病亡,皇太極奪得汗位,強迫多爾袞之母以弓弦自縊殉葬,並強行迎娶玉兒。多爾袞忍辱成長,得兄長皇太極信任,領兩白旗征戰,奪元朝玉璽奉獻皇太極,皇太極因此稱帝,卻命玉兒以美色勸降明朝大
定價:450 元, 優惠價:85 383
庫存:1
康熙與鰲拜(DVD)
滿額折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2015/12/01 裝訂:平裝
清初,康熙八歲登基,順治遺命由四位大臣輔政。康熙十四歲時輔臣鰲拜卻大權獨攬,任由下屬圈佔民地,引發民眾慌亂,朝廷侍讀熊賜履之侄熊子建與虎爾哈爭執,虎爾哈刺死熊父,熊子建則刺傷虎爾哈左眼後逃逸。 康熙決議禁止圈地,竟遭鰲拜激烈反對,並強行處分另一輔臣蘇克薩哈。康熙心情沮喪,孝莊太皇太后試探康熙,發現康熙並不因受挫而縱情歌舞,大喜,諭康熙忍辱負重,並為康熙安排大婚以便親政。 康熙組織「布庫戲」角鬥力士
定價:300 元, 優惠價:85 255
庫存:1
臺灣原住民族音樂的研究:比較音樂學的考察(共三冊+CD)
滿額折
作者:呂炳川-作; 明立國-主編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2024/03/01 裝訂:精裝
族音樂學最初被稱為比較音樂學,在20世紀中葉開展了以全世界為範圍的民族學田野調查工作。作者呂炳川教授正是在這樣的學術背景中,進行研究並發展其學問。民族音樂學研究相當重視田野工作,呂教授走訪全臺各族部落,透過錄音及攝影等專業技能,採錄大量的原住民歌謠樂曲,建構出扎實豐富的田野調查資料。 本作為呂教授於1966–1972年期間的踏查成果,完整展現出其對臺灣原住民族音樂的觀察與分析。開篇先介紹研究方法並淺談原住民族文化,描繪出其研究及調查對象的輪廓。接著列舉各族具代表性的歌謠,藉此分析各族的音樂文化特徵。第二篇根據Sachs的分類法逐一介紹各種樂器,不僅詳細說明臺灣原住民族由古至今的使用情形,也與世界上其他民族進行比較,體現出彼此之間的關連與特點。在第三篇中細細探討音組織、節奏、旋律等方面系統性地論述臺灣原住民族的音樂特徵。 最後綜合本作論述,以對音樂方面的綜合性觀察,推展出獨特的族群分類,有別於普遍的形質文化、人類學、語言學分類。不僅對原住民族音樂研究而言是一大進展,同時對整體原住民族研究來說,也不失為一嶄新觀點。
定價:1500 元, 優惠價:85 1275
庫存:1
傳藝季刊 No.148(春季號)
85折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2024/04/01 裝訂:平裝
傳藝季刊NO.148(113/4)【主題故事】what is love尋找愛的關鍵詞/兩生之花 雙面河山/從妖性到人性的探索/最深的愛來自最深的火路/愛是真誠/猜忌與試探/探究戀物精神【尬藝】似水如袖/寄情/祭情過後【微祈島】愈高愈幸福/《1624》歌仔音樂劇【飄洋過海大小事】愛是無限 樂有界否
新書特惠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5 127
庫存:5
龍袍DVD
滿額折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  出版日:2020/08/01 裝訂:平裝
龍袍,是人間至貴的象徵制服。穿上龍袍,代表掌握最大權力的統治者,擁有人間最高的社會地位。自有歷史以來,為了這件制服,不知犧牲多少無辜的性命,流淌多少競逐者的鮮血,絕盡無數難以回頭的狠毒心腸!男子,透過戰場的殺伐擁有它,女子,透過子嗣的誕生,間接的擁有它。在華麗斑斕的繡服下,遮掩不住的,是人心的貪婪與惡毒。而崇高的天意,卻從不讓人失望,至尊至貴的龍袍,必須德配其位,方能安穩穿下。大宋後宮,劉李二妃的
定價:300 元, 優惠價:85 255
庫存:3
慈禧與珍妃
滿額折
作者: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  出版日:2021/12/01 裝訂:平裝
張燈結綵,光緒大婚,紫禁城熱鬧迎來皇后-老佛爺慈禧太后的姪女。皇帝選后妃,本該由光緒擇其所愛,震懾於慈禧威儀,皇后之位只能投其所好,並另選鍾意之人為妃,就是日後長相左右的珍妃。光緒與珍妃琴瑟和鳴、相知相惜,在幽閉的皇宮里,追求新潮與開朗奔放的珍妃,無異是光緒壓抑、羸弱的生命所能把握的一顆救命丹,珍妃特立獨行的作風,女扮男裝、喜歡拍照,甚至伴君批閱奏摺、議論國事,不見容於繁文縟節的皇宮,加上奸佞處心積慮挑撥,被慈禧斥為「妖精」逐次降貶。「光緒是我養,皇上是我給的,只有絕對的服從才是孝心,才是真理。」慈禧確信權力的給予是至高無上的象徵,於是獨攬皇權、操縱王道,遂行己意為天意,聽信昏官讒言,把光緒勵精圖治的變法維新,以叛亂治罪,內政不彰又有外侮連連侵逼,亂了方寸的慈禧,顢頇決定了大清帝國的走勢,在陷落前,不忘重重踢了珍妃一腳……。這一切,讓糾結在兩個女人中間的光緒皇帝思緒萬千,不禁悵然失神。
定價:150 元, 優惠價:85 128
庫存:2
新編歷史豫劇《慈禧與珍妃》DVD
滿額折
作者:彭宏志-製作人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  出版日:2023/05/01 裝訂:盒裝
張燈結綵,光緒大婚,紫禁城熱鬧迎來皇后-老佛爺慈禧太后的姪女。皇帝選后妃,本該由光緒擇其所愛,震懾於慈禧威儀,皇后之位只能投其所好,並另選鍾意之人為妃,就是日後長相左右的珍妃。 光緒與珍妃琴瑟和鳴、相知相惜,在幽閉的皇宮裡,追求新潮與開朗奔放的珍妃,無異是光緒壓抑、羸弱的生命所能把握的一顆救命丹,珍妃特立獨行的作風,女扮男裝、喜歡拍照,甚至伴君批閱奏摺、議論國事,不見容於繁文縟節的皇宮,加上奸佞處心積慮挑撥,被慈禧斥為「妖精」逐次降貶。 「光緒是我養的,皇上是我給的,只有絕對的服從才是孝心,才是真理。」慈禧確信權力的給予是至高無上的象徵,於是獨攬皇權、操縱王道,遂行己意為天意,聽信昏官讒言,把光緒勵精圖治的變法維新,以叛亂治罪,內政不彰又有外侮連連侵逼,亂了方寸的慈禧,顢頇決定了大清帝國的走勢,在陷落前,不忘重重踢了珍妃一腳……。這一切,讓糾結在兩個女人中間的光緒皇帝思緒萬千,不禁悵然失神。
定價:300 元, 優惠價:85 255
庫存:2
梆聲傳唱:臺灣豫劇70年
滿額折
作者:施德玉-主編; 臺灣豫劇團-著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豫劇團  出版日:2023/11/10 裝訂:平裝
定價:300 元, 優惠價:9 270
庫存:9
傳統藝術在台灣
作者:王怡芳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2002/06/01 裝訂:平裝
絕版無法訂購
86年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民間技藝鄉土教學
滿額折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1997/06/01 裝訂:平裝
本書為傳藝中心籌備處於民國八十六年四月二十六、二十七日舉行的傳統藝術研討會紀錄。收錄多篇論文,涵蓋鄉土藝術教育、傳統戲曲、傳統音樂、傳統建築彩繪、服飾及韓國傳統工藝維護措施等,內容豐富
定價:450 元, 優惠價:85 38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傳藝第100期雙月刊專輯:文化部時代的傳統藝術願景(101/06)
滿額折
作者: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2012/06/01 裝訂:平裝
定價:150 元, 優惠價:1 15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工藝傳家系列特展《壹》(中英對照)
作者: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社: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出版日:2013/04/01 裝訂:平裝
此次傳藝中心「工藝傳家系列特展」承蒙策展顧問莊芳榮先生大力擎畫,以「家族承傳」為題,刻劃臺灣的工藝世家既是師徒又是親人的親密聯結,與世代綿延的親情與榮譽感,為傳統工藝的延續努力留下一條血脈。 如第一檔展出自第一代演師張壯肇始,歷張旺、張川、張叫、張德成與張榑國、張智絢七代人的承續,儼然就是一部臺灣皮影戲發展縮影的東華皮影戲團; 在鹿港古鎮世代戮力於木雕技藝的李松林、李秉圭父子; 已家傳四代的瑞興錫
缺貨無法訂購
  • 1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3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