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16)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206)
無法訂購商品 (10)
庫存狀況

有庫存 (64)
無庫存 (152)
商品定價

$199以下 (4)
$200~$399 (115)
$400~$599 (78)
$600~$799 (15)
$800以上 (4)
出版日期

2024年 (5)
2022~2023 (10)
2020~2021 (12)
2018~2019 (12)
2016~2017 (16)
2016年以前 (159)
裝訂方式

平裝 (214)
精裝 (2)
作者

葉啟政 (6)
吉見俊哉 (4)
大衛.哈維 (3)
孫中興 (3)
布魯諾.拉圖 (3)
張君玫 (3)
臺灣社會學編輯委員會 (3)
Erik Olin Wright (2)
亞莉.霍希爾德 (2)
傅大為 (2)
吳嘉苓 (2)
愛里亞斯 (2)
朱道凱 譯 (2)
游勝冠 (2)
米歇爾.賽荷 (2)
謝世宗 (2)
謝國雄 (2)
陳俊宏、陳瑤華 主編 (2)
雪倫.朱津 (2)
出版社/品牌

群學 (216)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216筆商品,3/11頁
社會學動動腦
滿額折
作者:ZYGMUNT BAUMAN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02/08/01 裝訂:平裝
念社會學最大的困擾是不知從何入門。翻開社會學教科書,裡面充斥的都是既抽象又陌生的概念與理論,要不然就是頗有異國情調的事例,因此一個個跳躍的概念就像抓不住的魚,很難放進魚簍(腦袋)裡,一個不小心還會念成「不知我是誰的人。對於教社會學的老師,最大的困擾則是:考完試學生就忘光光,把社會學還給老師了。修過社會學和沒修過也看不出什麼不同。別理會那些生硬的教科書了,社會學的真實面目其實不是這樣,社會學事實上是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 225
庫存:2
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
滿額折
作者:王甫昌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03/12/01 裝訂:平裝
在今天台灣社會中,對於社會科學研究者或是一般人來說,「族群」是一個耳熟能詳、也似乎對社會生活有重大影響的事物。雖然一般人對於「族群」所指涉的意義並沒有共識,也對於自己被歸類到那一個特定族群或甚至台灣到底有沒有族群,有哪些族群,可能都沒有一致的看法。但是,不可否認的,每隔一段時間,特別是在選舉期間,由於不斷的討論與爭議,族群似乎又會對於一般人的生活、甚至對於人們之間彼此的觀感,產生重大影響。除了選舉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 225
庫存:1
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
滿額折
作者:黃應貴-主編; 黃應貴; 王甫昌; 林開世; 夏曉鵑; 陳怡君; 陳文德-著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18/10/09 裝訂:平裝
擺脫舊的學術實作與思考慣習 以細緻的個案研究作為建構新知識 以及為臺灣社會尋找出路的堅實出發點 族群作為國家治理的手段,然而治理方式會因國家性質的不同而異。藉由仔細檢視前現代民族國家或傳統帝國、現代民族國家與當代新自由主義國家的統治意圖及治理技術,本書揭示:歷史更迭下的政體,在治理台灣社會的過程中,依序形塑出了人群、族群、族群性等現象,彰顯了國家治理的時代特性。事實上,這關乎不同學科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1
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
滿額折
作者:LINDA MCDOWELL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06/05/01 裝訂:平裝
法國女人創造沙龍,英國男人發明俱樂部。沙龍裡有男人,俱樂部中卻沒有女人? 地理學怎麼會和性別扯上關係?難不成男人和女人生活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如果性別屬性是社會建構的,那麼,女性氣質與男性氣概隨著時空不同又有什麼變化?女男社會關係能有多大的變異範圍?地理學家對這些議題有什麼意見? 這些是作者在本書中處理的核心議題。作者由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1
四位一體的社會學之道: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感
滿額折
作者:謝國雄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平裝
●一本方法的書,是展現在實作的方法。●一本實作的書,是體現理論思辨的實作。●一本理論的書,是在方法與實作中開展的理論。●一本整合方法、實作與理論的社會學專書。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學想像」(sociological imagination)是什麼?如果C. W. Mills還活著,他會如何撰寫出與時俱進的Sociological Imagination?立基在戰後台灣社會學的發展,我們可以發展出自己的社會學想像嗎?如何讓這個立基在台灣社會的社會學想像具有全球的意涵與影響?要如何具體實踐這個新世紀的社會學想像?《四位一體的社會學之道: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感》試圖回應上述的大哉問。本書主張「四位一體」,「四位」指的是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與存在感。技法就是一般理解的、具體的社會學研究操作方法;基本議題指的是社會學成立以來,研究者都會觸及的深層課題,如社會秩序之形成與變遷;認識論指的是報導人與研究者認識世界與社會生活的觀點與立場;存在感則涉及報導人與研究者的價值關懷;「一體」指的則是在探究社會生活時,這四者緊密連結,彼此呼應。本書以精進研究「提問」開始,接著分析「回答」,即體現社會秩序這個基本議題的場域運作邏輯(「田野理路」),同時也探討在基本議題上的原創。在技法上,本書探討了標明特徵、類型化、概念化與重新概念化,以及捕捉意義。在認識論上,本書探討建構研究對象與整體化的嘗試。在存在感上,本書指出各種推動社會研究的價值關懷,如捍衛與體現特定的價值、回饋報導人、促成社會對話,以及豐富社會學家自身等,並探討存在感與學術研究的連結。最後,本書指出四位一體的各種路徑,像是並列、觸發、連鎖、反射與相應,全書各章從而整合成一個全方位的社會學之道。本書同時涵蓋了方法、理論與實質研究成果,處理當代社會議題,並探索未來社會學研究的發展方向。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庫存:2
高教崩壞:市場化、官僚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滿額折
作者:戴伯芬; 林宗弘; 吳燕秋; 陳思仁; 林凱衡; 揮塵子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15/07/20 裝訂:平裝
高等教育崩壞是臺灣社會當前無可迴避的危機,在官僚化、商品化以及少子女化的衝擊下,高等教育即將面臨全面崩解的命運。隨著官僚化治理機制的擴張,假教改之名的高教治理、扭曲的評鑑制度,迫使大學轉向追求學術聲望、排名的官僚體制,教師與學生淪為建制化學術生產線的底層勞工;技職升格、企業大學興起,放任大學展業經營、擴張校地;國家、財團、派系政治以及高等教育機構聯手開發教育地產經濟,危害生態環境、斲傷土地正義、擴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庫存:1
馬內的象徵革命:藝術場域的誕生
滿額折
作者:皮耶.布迪厄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2/10/06 裝訂:平裝
社會理論大師布迪厄繼《區分》、《藝術的法則》之後最重要的「文化社會學」、「作品研究」經典★書中附有42張馬內及同時期重要畫家的畫作彩圖,使讀者在鑑賞布迪厄的作品分析時,能夠圖文對照「藝術是沒有理論的純粹實作。」──涂爾幹十九世紀下半葉,法國藝術圈正湧現一場寧靜革命。官方支持的學院派繪畫遭受各路新興派別挑戰,包括最具代表性的印象派在內。其中,馬內(Édouard Manet)在「落選者沙龍」展出〈草地上的午餐〉,更為這場藝術運動吹響了號角。自此,人們不再期望藝術要承載宗教或歷史等宏大敘事,而是能更追求技巧與形式。自此,世人對於「何謂繪畫」的觀念起了徹底的轉變。本書作者、知名社會學家布迪厄,將這種認知及實作上的變革,稱為「象徵革命」。然而,象徵革命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眾多條件才能達成。本書首先從「場域」的概念切入,探究革命發生的條件。當時,教育擴張導致學位過剩,連帶改變了創作者的人口結構,讓馬內為首的「異端」能吸納更多支持者。於是,原先被官方壟斷的審美標準,開始弱化並鬆動。另一方面,馬內出身上流社會所養成的「慣習」,以及他日後在沙龍、咖啡廳、畫室累積的社會「資本」,也都是他得以擔綱革命先知的條件。而這恰恰展現出象徵革命的弔詭:革命者往往是擁有優勢的人。以此,透過分析畫作風格、評論家的論述、行動者的階級屬性,布迪厄從法國繪畫的案例,見證現代藝術如何誕生。本書由未完成手稿與課程講稿集結而成,課堂上不時穿插對聽眾來函的回應。因此,即便看似是一部未竟之作,本書反倒更能讓我們窺見這名思想家鍛造概念的過程。本書特色◆布迪厄為提出文化資本與場域等聞名概念的學者,其代表作《區分》被國際社會學協會票選為20世紀前六大社會學重要著作。布迪厄發展的概念體系流傳甚廣,在社會學界、人類學界、哲學界、傳播學界、視覺文化研究等領域,都具有高度影響力。◆此書堪稱藝術史的翻案之作,不再將馬內歸類於印象派,而是從馬內的出身、人際網絡、畫作風格、與過往時期各畫家的關係等,將馬內定位成自成一格的象徵革命者。◆有別於既有的「作品研究」觀點,布迪厄並非單純從外部(如階級位置)定位馬內,也不只從內部(畫作內容)分析,而是融合兩種視角,轉而以場域的概念,主張藝術具有相對自主性,同時剖析馬內離經叛道的慣習,又是如何促成這個新興的場域站穩腳跟。◆對藝術場域的研究可作為對其他場域的研究之示範,因而有助於讀者瞭解在分化複雜
定價:850 元, 優惠價:9 765
庫存:2
第二輪班:那些性別革命尚未完成的事
滿額折
作者:亞莉.霍希爾德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17/09/07 裝訂:平裝
打臉仇女自助餐,告別感情豬隊友! 臥底客廳的社會學家Arlie Hochschild 從個案家庭的生命故事解析「愛情剝削」 讓人看見性別革命究竟哪裡受了挫 一本男、女、同、異的伴侶都需要的平權之書 ★紐約時報書評年度社科好書 「只要結婚就可以不用付我薪水,能免費使用我,所以很務實。你這樣是剝削我對你的喜歡。」──《月薪嬌妻》 &nb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庫存:1
著陸何處:全球化、不平等與生態鉅變下,政治該何去何從?
滿額折
作者:布魯諾‧拉圖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0/10/07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當代歐陸最重要的思想家、社會理論家拉圖,濃縮畢生論著精華於此書,透過閱讀這本最新的作品,對拉圖數十年來發展的概念架構便能有初步掌握。◆筆法平易近人,針對近幾年歐美的重大社會事件,進行深入淺出之分析。◆作者本身也是2020台北雙年展的策展人,展題與此書主題緊密相扣,同時閱讀此書與欣賞展覽,能夠以不同媒介(文字與圖像)更深刻認識「人類世」的議題。◆書中涵蓋豐富圖解,標定隱而未顯的政治立場及其
定價:320 元, 優惠價:9 288
庫存:2
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
滿額折
作者:亞倫.強森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08/03/01 裝訂:平裝
繼《見樹又見林之後》,亞倫.強森再創佳作。 我們每一個人都住在違建的父權房子中,身上被千千萬萬纏雜不清的性別絲縷牽引著、束縛著。換言之,我們活在打結的性別關係中,看不清自己的處境,也不知從何解套。我們或許意識到自己深受社會制度與無所不在的文化承傳的限制,卻只能嘆息人微言輕、無力改變。若你對這種處境感到似曾相識、心有戚戚焉,那麼,你就非得好好翻翻這本書不可。 作者亞倫.強森(Allan Johnso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3
民粹的理性
滿額折
作者:厄尼斯特.拉克勞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3/08/22 裝訂:平裝
為何近年各國的重大政治變革,都能看見民粹運動的影子?看似空洞、激情的民粹口號背後,背後竟有社會理性的邏輯在運作?繼《霸權與社會主義策略》,後馬克思主義奠基者Laclau的政治哲學再創高峰!從普遍/特殊、認同/差異、敵/友等基本區分探索「何謂政治」、「民主何為」、「如何代表人民」等大哉問「智識工作存在著一項倫理使命,達文西稱之為『頑固的嚴謹』。實務上來說,這意味著個人在探討政治議題時,尤其是探討會極度引發情緒的議題時,必須要抗拒若干誘惑。……當譴責取代了解釋,會讓這類異常現象的發生原因,被當成沒有任何理性可循。只有當我們將法西斯主義視為當代社會固有的可能性之一,而非超出任何理性解釋的事物時,我們才能開始理解它。」英國脫歐、川普旋風,乃至於台灣近年的若干政治熱潮,都曾被貼上「民粹主義」的標籤。然而,到底什麼才是民粹?許多論者把民粹連結到保守右翼,然而,從昔日的美國人民黨(Populist)、阿根廷的裴隆(Perón),到當今西班牙的我們能(Podemos),都讓人見證了左翼民粹政黨的活躍。由此可知,我們很難從左/右或統/獨等政治立場的「內容」來界定所謂的民粹;民粹,毋寧是一種政治邏輯,而每種政治形態多少都含有民粹主義的成分。本書指出,當民粹發生時,社會將被一分為二:一方是「人民」,而其敵對陣營則是統治集團。然而,現代社會高度複雜,每個群體都有各自的訴求,要統合它們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唯有從中確立彼此的「最大公約數」,讓各方團體願意求同存異,並指認共同敵人,「人民」才能被建構起來,進而演變成支配階級不得不正視的力量。如果說常規政治意味著權力集團盼望以差異化邏輯,滿足主張各不相同的人群;那麼民粹政治,就是抵禦權貴的「各個擊破」,並企圖以等同性(equivalence)接合眾多殊異訴求的結盟嘗試。這正是民粹理性之所在。一旦代議政治失靈,民粹確實有機會挽救民主。本書架接了豐富的歷史案例與理論取徑,展現出左翼民粹實踐的可能性,因此有助於公民團體思索,如何讓自身訴求銜接到更異質的群眾?【本書特色】◎涵蓋豐富的經驗案例,從大革命前後的法國、民粹初試啼聲的美國與俄國農民運動,到「敵人」(南美的地方侍從、東歐的外來政權、歐美的自由派、土耳其的伊斯蘭主義)面貌各不相同的晚近民粹變體;在乍看離散的異質案例之間,本書為有意義的比較賦予了宏觀的框架,遂有助於讀者深入理解政治浪潮興衰的動力。◎扭
定價:560 元, 優惠價:9 504
庫存:2
後殖民的人類世:生命的展演政治
滿額折
作者:張君玫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3/01/01 裝訂:平裝
「後殖民系列」第三部以界線問題和分子轉向為核心命題探討跨領域的生態纏繞和展演能動力 身處全球疫情時代,我們進入了什麼樣的新紀元? 到了這個世紀,或許我們正面對一個「病毒的行星」 某種意義上,現處的時代可以說是人類世和病毒世的後殖民內爆 大氣化學家克魯岑(Paul J. Crutzen)和生物學家斯托默(Eugene F. Stoermer)在本世紀開端指出,人類在地表上的活動已造成深遠影響,我們已進入「人類世」。「人類世」一詞的騷動是跨學科的,從地質學力量的重構到批判理論的重新想像未來,呈現出多尺度的分子地景。我們必須轉向跨物類的共同演化場域,重新反思人文和自然的對立關係。 在我們的時代,傳播、感染和免疫成為三大關鍵詞。透過全球資本主義,從病毒、基因、分子、資訊、能量、人類、非人類等個體和集體,都在不斷加速移動,參與行星尺度的跨界組構。恰如病毒跨越物種屏障的能力,我們的生存所體現和見證的乃是多尺度的界線動態及政治,以及複雜歷史意識的動態化成。在此,病毒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在各種意義相同或差異的生命類屬,橫跨時空物質的動態界線,進行多重意義的傳遞,同時展演著共生和鬥爭的生死活動。 本書呈顯出從分子轉向延伸到跨物種化成的旅程,通往更多異質的探索。每一章的勾畫都是這趟旅途的路線。第一章從新冠疫情切入,彰顯後殖民分子塗鴉的方法,畫出全書的概念地景。第二章思考我們做為生態化成的意義,追索社會新陳代謝的路徑。第三章探討「殖」的多重時空意義,描繪跨物種共構的政治圖像。第四章探問蓋婭的情動政治,刻畫反饋迴圈的行星情動圈。第五章在病毒世中重新想像生命,勾畫無所不在的延伸介面和物質記號動態。 讀者不妨把本書各章視為書寫者/實踐者仍在旅行中,分子繪製的航圖,彼此分立但又相連,在島嶼上,在島嶼之間,穿梭在可見與不可見的世界裡。 持續推擠著邊界,在碎裂中重新組織異質的複合體,是島嶼生存的基本實踐。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庫存:2
令我討厭的涂爾幹的社會分工論
滿額折
作者:孫中興著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08/10/01 裝訂:平裝
一位社會學教授為何會討厭涂爾幹?涂爾幹的《社會分工論》到底有什麼問題,使得作者不吐不快? 作者以幽默詼諧的口吻細數《社會分工論》各種譯本與原文的落差,目的是希望未來的讀者不要再「誤讀」《社會分工論》。同時還提出前人閱讀這本經典不曾注意的地方,幫助讀者解開涂爾幹的密碼。
定價:150 元, 優惠價:9 135
庫存:1
瘋狂解析:從社會認知一次搞懂,憂鬱、躁鬱、思覺失調症等現代精神疾病的致病因子
滿額折
作者:理查.班托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2/12/01 裝訂:平裝
挽救失控的生物精神醫學,臨床心理學的劃時代之作剖析致病的多重成因,破解社會對精神病的迷思與污名 ★2004年英國心理學會年度好書 「幻覺就像1950年代的同性戀者,它們需要被解放,而非治癒。」──馬呂斯.羅姆(林堡大學社會精神病學教授) 「瘋狂並不非得被認為是一種疾病,何不把它當作一種近乎突然的性格轉變?」──維根斯坦 精神病的原因是什麼? 其病因是否只有特定幾種? 這問題困擾了學界許久,隨著腦科學的演進,眾人似乎總算找到了答案。例如,思覺失調症被認為與多巴胺過量有關,而抗精神病藥藉由阻斷多巴胺的接收,則有助於緩解症狀。 然而,這種生物醫學式的研究/診療,除了遇到部分患者用藥無效的問題之外,腦內化學物質的濃度變化究竟是原因還是結果,學界始終沒能取得共識。 更重要的是,我們看待精神疾病的方式,是否真的只能把它與大腦損傷劃上等號,進而認定病患的行為「無法理解」、「缺乏意義」,其行為只是神經或基因缺陷的產物? 本書作者Bentall從臨床經驗出發,提出一套結合生物學、心理學與社會科學的精神病理論。由於大腦會根據接受的刺激來適應環境,腦內異常很可能是反映出患者的負面經驗,而未必是先天病變。事實上,童年的家庭關係、環境壓力及創傷,都是導致個人認知及情緒功能失調的社會心理因素。本書進而以社會腦假說(social brain hypothesis)指出:憂鬱、躁鬱,以及思覺失調症的幻覺、妄想,都與社交上的困擾有關。透過介紹「檢測不同心理功能」的實驗,讀者能夠很容易瞭解各種病症的風險因子。 近年,重大司法案件的精神鑑定及判決結果,往往導致輿論兩極化。而本書強調瘋狂從來就不只與生理因素有關,而是有心理及文化上的面向,這點恰恰能讓我們反思:社會應當如何對待精神病患?倘若藥物並非精神病的唯一解方,是否能從談話、認知、行為著手?正常與瘋狂的界線,又是否如此涇渭分明?《瘋狂解析》期盼邀請讀者一起思索這些問題。 【小辭典】 .精神病(psychosis):或譯為重度精神病,與精神官能症(neurosis)有所區別,兩者合稱為精神疾病(psychiatric disorder)。精神官能症,包括強迫症、焦慮症、恐慌症等等,相較之下較為輕微,而患者則仍能保有現實感;反之,精神病如思覺失調症、妄想症、重鬱症或躁鬱症,在發作時會讓引發幻覺或妄想,亦即喪失辨識現實的能力。本書的討
定價:880 元, 優惠價:9 792
庫存:3
活出語言來:語言人類學導論
滿額折
作者:蘿拉‧阿赫恩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0/02/07 裝訂:平裝
解析語言如何成為社會變革的力量反思語言歧視及語言權議題的集大成之作事實上,人們並未意識到,「現實世界」主要建立在群體的語言習慣之上。世上沒有兩種語言相近到足以再現同一套社會現實。不同社會所經歷的世界截然不同,而不只是對同樣的世界貼上不同標籤而已。──薩皮爾(E. Sapir)語言中的字詞有一半是別人的。──巴赫汀(Mikhail Bakhtin)「語言除了反映不同民族的世界觀,也影響了使用者的思考
定價:680 元, 優惠價:9 612
庫存:1
規劃理論的進階導引
滿額折
作者:羅伯特.波雷加德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3/11/28 裝訂:平裝
規劃=認識×參與×開處方×執行 都市設計、公共行政、組織管理 借鑒不同領域的經驗,以社科及哲學視角反思「理性」! 從都市計畫到參與式民主 公民投身政策規劃的第一本指南我們每天都在規劃(planning)。從處理日常庶務、進修,到安排出國旅遊,生活中的規劃無所不在。然而,若從個人層次上升到組織、企業或政府的層次,情況就截然不同了。規劃是什麼?它有哪些特質?尤其,規劃與政治的關係又是什麼?在規劃一件事情時,我們通常需要充分掌握資訊,才能夠對目標與程序進行安排。國家在規劃政策時看似也是如此。為此,規劃常被當作具有全盤的理性。然而,問題在於,政策的執行總是涉及「人」,這使得價值觀差異與倫理的問題無可迴避。例如,都市更新由於涉及土地徵收,我們不可能讓規劃完全出於政府的一己之意,而輕忽居民的意見。由此可知,在政策規劃的領域中,溝通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的面向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除了政府帶頭、由上而下施行的規劃之外,作為公民社會的一員,每個人其實都能憑藉自身的專業知識,提出更好的計劃方案,以便為弱勢群體倡議乃至於培力。近期台灣的路權運動者,與體制內力量合作的道路改善方案,即為一個明證。總之,規劃可以草根化,融入審議、參與、民主的要素,進而讓我們居住的空間,更朝著「正義城市」邁進一步。佳句摘錄☆規劃管理學▌應該將不確定性當成一項要考慮的條件來做規劃。▌規劃者不應該只是實質規劃領域的專家;他們也應該能創造解決問題的辦法、利用機會、與非規劃者合作以便就該做的事情達成共識。理論家提出,要做到這點,實務工作者需要反思自己是如何做計畫的;這是規劃能變得有效、公正且民主的唯一方式。規劃理論的目標之一,正是指導實作。▌五項與成功的計畫實施高度相關的要素:計畫的品質、規劃機構的能力、專案尺度、開發商與顧問的行動,以及規劃者與開發商互動的品質。▌群眾教育和社會學習是反叛的核心,而且,「在日常基礎上,鬥爭活動圍繞著交談、對話、說服、協商」。[...]一張基進規劃者可以貢獻事物的清單:對現狀的批判、轉型式解決方案的技術改良、策略性倡議的通用智識,以及過去採取類似行動的知識。☆規劃的政治經濟學▌政策制定的世界裡沒有全盤理性模型。相反,政策制定者往往「勉強過關」(muddled through):決策是漸進式而非概要式的。▌在一個理想世界中,規劃者只參與事物的管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2
孤獨的博學者:賽荷,船夫之子,在科學與人文之間漫遊,意外成為人類世思想的領航員:與「網絡理論家」拉圖的五場對談
滿額折
作者:米歇爾.賽荷; 布魯諾.拉圖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4/02/29 裝訂:平裝
預見人類世與手機世代引進混沌理論、資訊理論與生態論述的跨領域先知賽荷如何掀起人文思想界的革命?最會「說故事」的法蘭西院士Michel Serres與「科技與社會研究」宗師、台北雙年展策展人Bruno Latour將以淺白的口吻,解析「物」與「人」的溝通網絡如何運作並反思人類文明與科學的倫理困境賽荷(Michel Serres),法國思想家。童年時期的二戰經驗,尤其是廣島、長崎的原爆事件,促使他反思科學的樂觀主義,並走向哲學。受過數學訓練的賽荷,是將資訊理論、混沌理論引進人文學科的先驅。不甘囿於專殊領域,尤其是人社/理工之間的僵固壁壘,賽荷的哲學遊走於學科之間,從流體力學、拓樸學、生命科學,談到倫理、宗教與政治。在寫作風格上,他則捨棄學究黑話,喜歡從故事的寓意中提煉出對於物-人關係的分析。然而,跨領域的遊走與詩性的語言,在學科分工明確的戰後初期,並不為當時的同儕所接受,直到其前瞻性的思想,屢屢印證了近年的時代演變。為此,知名學者拉圖(Bruno Latour)便展開五場訪談計畫,試圖以口語的形式,針對科學、文化、時間、關係網絡、暴力、美德、教育等大哉問,請賽荷一一釐清。從希臘神話中掌管訊息的赫美使(Hermès)談起,賽荷對「人類關係」的討論,離不開通訊、噪音、寄生等看似屬於「自然科學」的概念。特別的是,他是從「物」(與人)的關係,界定人類性、社會關係與集體,因而不容於人文學科的主流意見,它們側重主體經驗,並強調自然與社會有著截然不同的邏輯。於是,賽荷就成了學院最後的博學者(savant),正如同他欣賞的柏格森、巴斯卡、萊布尼茲或希臘哲人,這些人在哲學之外,都還具有數學、理科或文學的涉獵。而當今,有別於戰後,早已是個「斜槓」的時代,我們更需要「跨界」的思想家,以探索多變且複雜的現實難題。之所以複雜,是因為它們往往超越狹隘的領域劃分,涉及了跨越多重學科的「整體性」問題。舉凡微生物、生態、數位資料權、人工智慧,都位於「人」與「科技」的介面,也必然觸及「科學-倫理」的關係。在媒介科技扭轉日常生活,氣候變遷亦反撲地球的當下,已經沒有科學可以宣稱自己免於社會的作用,也沒有任何人文議題,能夠無視技術的演進。總算,這名孤獨許久的遨遊者,能成為我們「人類世」與「資訊世代」的知識嚮導。本書特色●兩位大師的多次對談集結成冊,在知識史上難能可見。書中,理論家拉圖以最犀利的角度,對賽荷刨根問
新書特惠
定價:520 元, 優惠價:79 410
庫存:1
超越資本主義的異托邦:知識社會學的探索(下冊):從諸眾的反抗到產消合體
滿額折
作者:葉啟政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4/02/29 裝訂:平裝
掌握資本主義的「概念史」才能找出推翻體制之道!超越左翼思潮的物質性論述從人性角度對資本主義提出真正關鍵的批判葉啟政集數十年思想大成之鉅著本書從西方社會思想史出發,檢視資本主義體制的發展,及相應的各方論述。無論是資本主義的擁戴者或反對者,雙方對這種經濟體制的想像,往往聚焦在物質性的層面,而未能關注其背後的人性底蘊。這正是為什麼某些社會主義思想未能擺脫經濟主義的泥淖,仍擁抱發展至上的信條,甚至走向歧途,演變成史達林主義式的獨裁壓迫。本書主張,在資本主義體制及相關論述的背後,存在著一套關於「人性的心理學」之預設。古典自由主義者霍布斯、洛克、亞當斯密的學說,將人人共享的「動物性」──自我保全的本能、慾望、需求──抬升到存有論上的核心地位,當「自利」的概念得到語意上的洗白,因應而生的「追求私利可成就公益」之論述,則為資產階級的心態打下了基礎,也讓「貪婪」的概念愈來愈得到正當化。馬克思作為最知名的資本主義反對者,其共同體主義(communism,多被翻作「共產主義」)的理念,時常遭到世人誤解,當中最遭受忽略的部分,莫過於他的思想對亞里斯多德的承繼。根據亞里斯多德,共同體的最小單位應是家庭,而非自由主義哲學家所設想的「個人」,而經濟的發展更不應該導向財富無止盡的積累。馬克思延續這名古希臘哲學家的說法,指出政治的目標在於令人們實現潛能,也就是讓人可以成為「全人」,以此發展出公正、消弭剝削的社會關係。事實上,資本主義的剝削,除了存在於資方與勞方、權貴與人民之間,更展現於人類與生態之間,馬克思對於「自然」的看法,便早已預示到了這一點。為此,要超越資本主義,我們就必須超越資本主義誘使眾人信以為真的「動物性」預設,並以「共同體主義」傳統下的「人文性」主張來分庭抗禮。換言之,主導文明演進的驅力,不能再是利己、競爭、擴張等觀念,而是要以友愛、互惠、民主等「生命美學」原則為本,並且應當要鼓勵節制、自制、自足式的在地化生產模式,以便達成人對集體與自然的共感共應。分冊介紹下冊「從諸眾的反抗到產消合體」從左翼史學家艾倫.伍德(Ellen Meiksins Wood)與新「真正」社會主義者(NTS, the new “true” socialism)的辯論切入,接續先前章節對上/下層結構的討論,針對工人地位、社會民主vs.基進主義等議題進行探索。隨後則檢視「正統」馬克思主義相對忽視的「消費」現象,並指出
母親節書展
定價:520 元, 優惠價:79 410
庫存:2
超越資本主義的異托邦:知識社會學的探索(上冊):從政經聯合體到共同體主義
滿額折
作者:葉啟政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24/02/29 裝訂:平裝
掌握資本主義的「概念史」才能找出推翻體制之道!超越左翼思潮的物質性論述從人性角度對資本主義提出真正關鍵的批判葉啟政集數十年思想大成之鉅著本書從西方社會思想史出發,檢視資本主義體制的發展,及相應的各方論述。無論是資本主義的擁戴者或反對者,雙方對這種經濟體制的想像,往往聚焦在物質性的層面,而未能關注其背後的人性底蘊。這正是為什麼某些社會主義思想未能擺脫經濟主義的泥淖,仍擁抱發展至上的信條,甚至走向歧途,演變成史達林主義式的獨裁壓迫。本書主張,在資本主義體制及相關論述的背後,存在著一套關於「人性的心理學」之預設。古典自由主義者霍布斯、洛克、亞當斯密的學說,將人人共享的「動物性」──自我保全的本能、慾望、需求──抬升到存有論上的核心地位,當「自利」的概念得到語意上的洗白,因應而生的「追求私利可成就公益」之論述,則為資產階級的心態打下了基礎,也讓「貪婪」的概念愈來愈得到正當化。馬克思作為最知名的資本主義反對者,其共同體主義(communism,多被翻作「共產主義」)的理念,時常遭到世人誤解,當中最遭受忽略的部分,莫過於他的思想對亞里斯多德的承繼。根據亞里斯多德,共同體的最小單位應是家庭,而非自由主義哲學家所設想的「個人」,而經濟的發展更不應該導向財富無止盡的積累。馬克思延續這名古希臘哲學家的說法,指出政治的目標在於令人們實現潛能,也就是讓人可以成為「全人」,以此發展出公正、消弭剝削的社會關係。事實上,資本主義的剝削,除了存在於資方與勞方、權貴與人民之間,更展現於人類與生態之間,馬克思對於「自然」的看法,便早已預示到了這一點。為此,要超越資本主義,我們就必須超越資本主義誘使眾人信以為真的「動物性」預設,並以「共同體主義」傳統下的「人文性」主張來分庭抗禮。換言之,主導文明演進的驅力,不能再是利己、競爭、擴張等觀念,而是要以友愛、互惠、民主等「生命美學」原則為本,並且應當要鼓勵節制、自制、自足式的在地化生產模式,以便達成人對集體與自然的共感共應。分冊介紹上冊「從政經聯合體到共同體主義」首先從社會史著手,指出資本主義不只是經濟體制,而是打從誕生之初,就與政治力量有著共生關係。其次,本書分別爬梳以霍布斯為首的「持具個人主義」(possessive individualism)以及馬克思的共同體主義思想,最終則指出社會主義的初衷在遭受史達林式政權的扭曲下,如何激發西方馬克思主義者(Wes
母親節書展
定價:480 元, 優惠價:79 379
庫存:2
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
滿額折
作者:ROBERT R. ALFORD  出版社:群學  出版日:2011/09/01 裝訂:平裝
如何提出值得探究的好問題? 許多研究者都同意:「好研究來自好問題」,只要問對問題,研究就成功一半;許多知識領域的突破,往往也不是因為有了什麼新發現,而是有了新的提問方式。社會學迷人之處,也在於提出眾多耐人尋味的問題。然而,「如何提出好問題」卻很少受到討論。在茫茫問題大海之中,你要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研究題目?什麼題目,可以讓你心甘情願為之投入二、三年甚至更久?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之下,你要問得多深、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庫存: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