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111)
簡體書 (22)
政府出版品 (111)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79)
無法訂購商品 (54)
庫存狀況

有庫存 (5)
無庫存 (128)
商品定價

$199以下 (8)
$200~$399 (39)
$400~$599 (60)
$600~$799 (22)
$800以上 (4)
出版日期

2022~2023 (1)
2020~2021 (1)
2016~2017 (6)
2016年以前 (125)
裝訂方式

平裝 (81)
精裝 (51)
作者

黃俊傑 (21)
高明士 (14)
李明輝 (8)
張崑將 (7)
陳昭瑛 (5)
甘懷真 (4)
徐興慶 (3)
鄭吉雄 (3)
陳立勝 (3)
韓東育 (3)
古偉瀛 (2)
吳展良 (2)
張寶三 (2)
張寶三、楊儒賓 (2)
楊儒賓 (2)
楊祖漢 (2)
江文也 (2)
潘朝陽 (2)
葉國良 (2)
鄭仁在、黃俊傑 (2)
出版社/品牌

臺大出版中心 (111)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2)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133筆商品,4/7頁
臺灣儒學的傳統與現代
滿額折
作者:潘朝陽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08/09/01 裝訂:精裝
臺灣儒學在歷史之每一階段固然顯示不一樣的時代特性,但基本上,如果相對於日本、朝鮮的東北亞儒學而言,臺灣儒學畢竟仍然屬於中國儒學圈中的一個次區域範圍,與大陸其他區域一樣,臺灣儒學仍是中華民族的儒學,並不是異國之人的儒學。因此,在思想觀念的傳承脈絡及詮釋結構上,臺灣儒學自明鄭創始歷經清朝、日據以及現代,其核心的大傳統,本即以中國儒家道德慧命為根柢。然而由於臺灣被納入儒學圈畢竟較晚,且其為邊緣海島的地理
定價:550 元, 優惠價:9 49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儒家的環境空間思想與實踐
滿額折
作者:潘朝陽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11/04/01 裝訂:精裝
本書匯聚七篇論文,是中國儒學與當代世界環境和空間思想的會通而作的經典詮釋。當代全球重要議題之一是環境破壞和空間異化。晚至上個世紀中葉,人類始逐漸察覺因受現代化巨輪之傾軋,做為人類和萬物之家的地球,其環境已甚污染破毀;其空間已嚴重與人心和自然疏離。各大宗教和學派臨此危機遂剋就環境與空間之體用問題而有所闡述其古典思想並且據之會通當代而提出其實踐方策。中國最主要大教之儒家經典,多有往聖先賢對其生活世界之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
滿額折
作者:黃俊傑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05/08/01 裝訂:平裝
本書論文共輯為三部分,第一部份「中國四書學」有4篇,第二部分「日本四書學」有5篇,第三部分「朝鮮四書學」則有2篇,最後附有關於「東亞四書學」概念之內涵與意義探討的座談會內容。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篇
作者:高明士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05/04/01 裝訂:平裝
《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篇》一書,共收十三篇論文,其中直接觸及「東亞」概念的思考有四篇,相關於韓國問題者有二篇,關係到日本問題者有六篇,另一篇為儒學問題。 「儒家」東亞的興起,表明儘管全球趨勢主要在於經濟和地緣政治方面,但文化傳統繼續在現代化過程中起著強而有力的影響,這是引人深思的課題。
缺貨無法訂購
東亞近世耶穌會史論集
滿額折
作者:戚印平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04/11/01 裝訂:平裝
本書主要乃由探討16、17世紀東亞耶穌會史的論文集結而成。 除了對東亞傳教影響至鉅的沙勿略在中國及日本傳教意義探討外,並對過去傳教歷史較少提的幾部份作一研究:如教會中的中國籍傳教士所扮演的角色;持久而複雜的“Deus”譯語之爭,及其對東亞傳教事業的影響;為維持傳教活動的進行,耶穌會士所進行的商業活動、傳教策略、以及對東亞經濟貿易的影響,而耶穌會士的商業活動主要依託由澳門駛往日本的定期商船貿易,所
定價:370 元, 優惠價:9 33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身分、文化與權力:士族研究新探
作者:甘懷真 編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12/02/01 裝訂:平裝
士族是臺灣之中國史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書的論文反映了目前臺灣三十歲世代學者的士族研究傾向。全書的特色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在反省既有士族學說的前提下,從個案出發,希望能發掘更多的史實;二是從社會、學術、文化的樣態上,開發士族研究的新領域;三是從石刻墓誌的新史料再探中古士族的發展。此外,本書也嘗試由地域統治階級的觀點思考士族課題,在跨時代的比較研究下,討論了元代士人文化與清末明初士人文化的轉變。
缺貨無法訂購
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
作者:吳展良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07/07/01 裝訂:平裝
「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是認識東亞文化的一個關鍵課題,對此課題深入的研究,將是解開傳統思想與文化之特性的一把鑰匙。世界觀指涉人們對於宇宙人生最根本也最整體性的預設及看法,這些預設及看法大致界定了其世界之基本性質,從而對其人生的各方面有極深遠的影響。 十九世紀後期以降,西方的唯物、機械、演化、元素與普遍律則觀輸入,逐漸取代了東亞傳統以氣化、陰陽、五行、道、太極、天命、心、性、聖人、鬼神、感應等為中
缺貨無法訂購
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
滿額折
作者:黃俊傑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07/10/01 裝訂:平裝
本書收錄著者近年所撰十六篇論文,第一篇係全書之導論,其餘論文分為三個部份:(一)東亞儒學的視野,(二)《論語》的詮釋,(三)《孟子》的詮釋。著者主張:「東亞儒學」在東亞各國儒者的思想互動之中應時而變、與時俱進,而不是一個抽離於各國儒學傳統之上的一套僵硬不變的意識形態。本書除探討「東亞儒學經典詮釋」、「東亞遺民儒學」、「東亞儒家身心關係論」等課題之外,也聚焦於東亞儒者對《論語》與《孟子》的解釋之分析
定價:700 元, 優惠價:9 63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東亞《詩經》學論集
滿額折
作者:張寶三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09/07/01 裝訂:平裝
本書為作者多年來有關《詩經》研究之部分成果,共收入十篇論文,內容涉及中、日、韓三地之《詩經》研究,略依性質區分為「注疏篇」、「個論篇」、「日韓篇」等三部分。「注疏篇」包括〈《毛詩注疏》之《詩經》詮釋及其得失〉、〈論標點本《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中的幾個問題〉、〈《毛詩.關雎》篇《序》、《傳》、《箋》、《疏》之詮釋及其解經性格〉等文。「個論篇」包括〈《上博一‧孔子詩論》對〈關雎〉之詮釋論考〉、〈束皙
定價:550 元, 優惠價:9 49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東亞文化交流:空間.疆界.遷移
滿額折
作者:徐興慶; 陳明姿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08/04/01 裝訂:精裝
本書收錄的論文,在不同程度上與不同範圍內,皆涉及東亞文化交流圈中的「空間」、「疆界」與「遷移」等問題,特別聚焦在東亞的港口作為跨界的「接觸空間」,探討不同文化的接觸與涵融,或「中心」(如帝國)與「邊陲」(如殖民地)的疆界與越界問題,或作為不同疆界之間的「媒介人物」如王韜或有吉佐和子等對「異己」的觀察。東亞文化交流史的新視野,對於廿一世紀全球化時代的新課題,如認同問題、外勞問題、族群問題、移民問題、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研究
作者:林月惠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05/09/01 裝訂:平裝
本書的研究,以江右王門的聶雙江(豹,1487-1563)與羅念菴(洪先,1504-1564)思想為主,將他們的思想置於「王學分化」的歷史視域下來考察,試圖呈現他們思想的原貌與獨特之處。並且詳細深入探討他們與陽明親炙弟子的學術論辯,釐清雙方立言的義理分際,也進一步比較聶、羅二人思想與陽明的異同。藉由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的研究,凸顯王學分化時,在學術思想上的轉向。
缺貨無法訂購
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的基本特性論集
滿額折
作者:吳展良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10/08/01 裝訂:精裝
中國的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關係到中國與東亞文明的許多基本特性及認識世界的基本方式。隨著現象學、詮釋學與後現代及解構思潮的興起,東方傳統思維與語言的重要性,受到世界人文學界的高度重現。因此,將中國傳統與現代西方的思維與語言加以比較研究,對東亞學界自身的運作而言,實具深遠的意義。
定價:200 元, 優惠價:9 18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
滿額折
作者:李明輝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05/12/01 裝訂:精裝
傳統儒家以「內聖外王」為理想,原本就包含一套政治思想。但儒家傳統自十九世紀中葉開始現代化以來,經歷了艱辛的自我轉化之歷程,面臨不同問題(尤其是政治轉型的問題)之挑戰。無論成敗,這些經驗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與現實意義。 作者長期研究儒學與西方哲學(尤其是康?哲學),特別致力於探討儒家傳統的現代意義。在本書所收的十一篇論文中,作者試圖從儒家的基本價值觀出發,思索儒家傳統在現代政治中可能的重新定位,思考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易圖象與易詮釋
滿額折
作者:鄭吉雄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05/06/01 裝訂:平裝
本書收錄鄭吉雄教授五篇論文,分別為〈從經典詮釋傳統論二十世紀《易》詮釋的分期與類型〉、〈《易圖明辨》與儒道之辨〉、〈論儒道《易》圖的類型與變異〉、〈周敦頤《太極圖》及其相關詮釋問題〉、〈高郵王氏父子對《周易》的詮釋〉。這五篇論文各自探討《易》學中圖象、義理與象數的重要地位,並從思想史上與「儒道之辨」做聯結。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
滿額折
作者:楊儒賓; 祝平次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05/09/01 裝訂:平裝
本書為「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論文集,原文經作者修改,並與編者商討後,定稿出版。「氣論」與「工夫論」是中國傳統的哲學語彙,此等語彙具有特殊的中國文化史脈絡下的特殊涵義,很難譯成相對應的西洋語彙。國內外有關理學「工夫論」及「氣論」的討論很不充分,本書當可彌補此一空白。
定價:600 元, 優惠價:9 54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
滿額折
作者:黃俊傑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04/01/01 裝訂:平裝
本書原分成上、下二冊,現合併為一冊。所收錄十九篇論文皆為台灣大學《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研究計劃項下,有關論述中國與日本儒者的《四書》詮釋之研討會發表論文。在東亞近世思想史發展過程中,儒家經典的解釋與再解釋,是帶動思潮形成與轉向的重要動力,《四書》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視。 這部書所收錄的這十九篇論文,是最近三年來在台大所舉辦的研討會中所發表的一部份成果。這部書是關心中日近世儒者對《四書》解
定價:700 元, 優惠價:9 63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文獻及語言知識與經典詮釋的關係
滿額折
作者:葉國良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04/06/01 裝訂:平裝
本書收錄七篇論文,分別由文化大學黃沛榮教授就「文獻整理」、北京大學王博教授就「早期出土文獻」、清華大學梅廣教授就「語言科學」、香港中文大學張光裕教授就「出土古文字材料」、臺灣大學楊秀芳教授就「聲韻學」、臺灣大學張寶三教授就「字義訓詁」及臺灣大學葉國良教授就「名物制度」,探討其與經典詮釋之間的緊密關係。 經典詮釋與經典閱讀相始終,假若對古代文獻及語言缺乏一定的了解,閱讀和詮釋勢必將不可能。 &n
定價:200 元, 優惠價:9 18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基督宗教與東亞儒學的對話:以信仰與道德的分際為中心
滿額折
作者:林鴻信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09/12/01 裝訂:精裝
本書主要採用19世紀基督宗教思想家齊克果強調宗教信仰之優先性的觀點,作為東亞儒學傳統之參照,以釐清信仰與道德之間的關係。儒學宗師孔子在倫理道德「有限性」的踐履中體證了「無限性」的生命意義,而這無限性的生命意義又導引規範了有限者的存在,在此可見一種「從信仰到道德又從道德到信仰的循環」─從宗教性向道德性出發而又從道德性向宗教性回轉。當有限之人面對無限之道時,弘道之人必自居於所弘之道下而不陷入「人大道小
定價:250 元, 優惠價:9 22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東亞傳統與現代哲學中的自我與個人
作者:蔡振豐; 林永強; 張政遠 編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15/12/01 裝訂:精裝
本書論文大多涉及了「跨學科」與「跨文化」的研究,以「個人」(人格)與「自我」的概念作為串貫,當中包括中國思想、德國哲學、英國哲學、京都學派、當代新儒家哲學與台灣日治時期哲學。所論及的中西思想家,主要有老子、孔子、孟子、莊子、王弼、王陽明、康德、海德格、謝勒、格林、西田幾多郎、田邊元、阿部次郎、和辻哲郎與洪耀勳等;主題方面,主要由人格、身心、語言與意識、場所、媒介、人間與實存等議題組成。在個人與自我之概念的研討上,應具有相當程度的參考價值。
絕版無法訂購
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與發展:以兵學與陽明學為中心
滿額折
作者:張崑將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日:2004/06/01 裝訂:平裝
本書共分七章,主要是對中國儒家思想的自然觀與日本德川思想界的氣論、自然觀做比較。作者先以橫向的角度,將中國的老莊、王充、孟子、朱子及王陽明,和日本以氣反理的德川儒者做深入的分析與探討;接著再專就日本儒學思想中「忠」與「孝」的思維典型做耙梳,並以當中的衝突與合一為研究重點,指明陽明學者與兵學者之忠、孝思維的異同。 本書秉持「取道日本,回到中國」的精神,為國內學術圈中仍欠缺對話的日本思想史領域,開啟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30個工作天)
  • 1
  • 2
  • 3
  • 4
  • 5
  • 6
  • 7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