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縮小範圍


商品類型

繁體書 (235)
簡體書 (10)
商品狀況

可訂購商品 (200)
無法訂購商品 (45)
庫存狀況

有庫存 (120)
無庫存 (125)
商品定價

$199以下 (4)
$200~$399 (108)
$400~$599 (93)
$600~$799 (22)
$800以上 (18)
出版日期

2024年 (7)
2022~2023 (47)
2020~2021 (33)
2018~2019 (31)
2016~2017 (29)
2016年以前 (91)
裝訂方式

平裝 (225)
精裝 (4)
盒裝 (4)
作者

史景遷 (16)
楊中美 (9)
岳南 (8)
白先勇、廖彥博 (7)
傑克.魏澤福 (5)
施明德 (5)
歐陽泰 (4)
竹中信子 (4)
閻崇年 (4)
黃仁宇 (4)
黃煌雄 (4)
林雪 (3)
胡煒權 (3)
黃光國 (3)
黃清龍 (3)
劉曉波 (2)
史明智 (2)
布琮任 (2)
林博文 (2)
皮國立 (2)
出版社/品牌

時報文化 (235)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0)

三民網路書店 / 搜尋結果

245筆商品,4/13頁
炭空:追尋記憶深處的煤鄉
滿額折
作者:朱健炫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04/21 裝訂:平裝
在坑裡不是人,出了坑才是人!那一段黑暗與繁華交織的歲月如果不回頭去尋覓我們不會知道自己遺忘了什麼吳念真/導演,作家,礦工子弟陳方中/輔仁大學文學院院長戴伯芬/輔仁大學社會系教授,礦工子女王新衡/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系副教授──專文推薦曾經有一群人,承受現代人無以想像的勞苦,在地底下搏命只為求生存。在濕熱暗黑的狹窄坑道中,埋伏著重重危險,有時生死就在一瞬間被決定,而死亡對他們之中的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只要有一個找不到,就用聞的,哪邊最臭,就挖那個磐石,就在裡面!」然而,即便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他們依然堅忍度日,無分性別,撐持著自己寶貴的家,盼望更好的明天,更幸福的下一代。「當年懷孕到快生了還是在篩仔腳輸送帶邊撿石頭,那時肚子很大不能彎腰,工作時要側著身子,越到孕期末越痛苦,一直做到陣痛的那一天。」大家都是為了謀求生路來到礦場,在這裡結合成緊密的社群,形成一個產業的文化。異鄉變成了他們歸屬的家園,也成了他們孩子的故鄉。「整個礦場就是他們的大遊樂園──無論是在坑木場追逐跑跳、推著空台車攀上爬下、趁大人不在跑到礦場浴室玩水,或嫌浴池太小就到洗煤水塘玩個夠……那是孩子們一方自在的天地。」如今,曾經繁盛的礦業已成過往雲煙。那段堅苦卓絕的年代,那一種生活的樣態,跟著煤田一起荒廢。礦工們曾在地底下奮鬥,而他們的生命史現在彷彿也澱積於地底,等待被發掘。作者朱健炫為昔日臺灣煤業的風華拍攝了許多珍貴照片。他以這些影像為線索,尋找當年碰巧入鏡的礦區工人與居民,遊走於過去與現在,在因緣際會下串起煤礦歲月的情感與記憶。這些受訪者之中有當年的礦工、女礦工、原住民移工、周邊工作者及礦區的孩童,還有礦災受難者的遺屬。他們的回憶讓礦區的歷史甦醒過來,讓我們認識煤業環境下特有的生活與工作文化,也省思時代留下的傷痛與不公。透過時間的距離回望,煤礦文化史更顯珍貴。各界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王又男/台灣礦業經濟文化促進會理事長朱天心/作家周朝南/猴硐礦工文史館創辦人林曉薇/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翁庭華/資深攝影家徐添福/台灣攝影學會名譽理事長張偉郎/臺北大學經濟系助理教授陳次雄/攝影家陳碧岩/攝影家陳慶隆/新北攝影學會名譽理事長陳識仁/前輔大歷史系主任劉興欽/漫畫家鄭怡雯/北科大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蕭道中/輔大歷史系主任賴克富/前海山煤礦礦業所副所長簡永彬/攝影家顏麗華/台北攝影學會副理事長龔俊逸/新平溪煤礦
定價:520 元, 優惠價:9 468
庫存 > 10
政戰風雲路:歷史 傳承 變革
滿額折
作者:復興崗文教基金會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1/05 裝訂:平裝
回顧和前瞻,政戰七十年!史實昭明,國軍需要政治作戰,因為政戰不只是「面對衝突、達致共識」的力源,也是「凝聚向心、攻堅拔銳」的利器。謹以本書獻給曾經在這條風雲路上,歷盡艱辛,百折不撓的每一位復興崗子弟。【本書特色】探討黃埔建軍與政工制度的緣起、工作理念與核心任務,並就過去七十年來的 制度變革與任務轉型,分從國際、兩岸與國內各不同層面和視角,提出翔實考 證與評析。國軍需要政戰,因為它不只是「面對衝突、達致共識」的力源,也是「凝聚向 心、攻堅拔銳」的利器。環顧當前全球重視政治作戰的大趨勢,我們又豈能視 若無睹或掉以輕心?當前美「中」相爭的「新冷戰」格局,是否會變得更冷?瞻望中華民國的未來 前途,居上位思考的「國家政略」,當如何審慎因應,趨吉避凶?國軍政戰又當 如何本諸法定職責,為保國衛民,善盡其力? 「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之難。」本書不以研究政戰制度的變遷,探究 某些重要歷史事件真相為已足,並進一步針對影響官兵思想、近代史觀、憲政 責任與戰鬥心理等因素,提出客觀嚴謹之評述。【專文推薦】許歷農上將(曾任國防部總政戰部主任、行政院退輔會主委) 楊亭雲上將(曾任國防部總政戰部主任、行政院退輔會主委) 丁渝洲上將(曾任國家安全局局長、國安會秘書長) 邱國正部長(現任國防部長) 帥化民委員(曾任立法委員、國防管理學院院長) 李天鐸董事長(曾任國家安全局駐法國代表、復興崗校友總會會長、復興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喬振中(曾任青年日報社、警友總會總編輯、大成報社務顧問)
定價:500 元, 優惠價:9 450
庫存:2
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奮鬥(上下冊不分售)
滿額折
作者:陶涵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10/03/29 裝訂:平裝
一九四九年兩岸分治,此後蔣介石的歷史評價始終擺脫不掉「丟掉中國的人」。其專制性格,加上白色恐怖的印象,也似乎掩蓋了他的複雜功過。然而蔣介石是唯一在中國與臺灣都曾掌權的政治領袖,終其一生不斷參與具世界影響力的政治事件,且其時間長度近代少有人能及,這些都在在凸顯評價蔣介石的迫切性與重要性。 蔣介石的政治生涯,涵蓋現代中國在共和初期後逾五十年的發展。做為國民黨繼孫中山之後第二位政治領袖,蔣介石面臨的是
定價:760 元, 優惠價:9 684
庫存:1
門裡還是門外?從蔣經國日記再探孝嚴身世
70折
作者:黃清龍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9/27 裝訂:平裝
從《蔣經國日記揭密》到《門裡還是門外?》,獨家採訪郭禮伯之子,獲悉關鍵證言,以最新考證,再探蔣家世紀身世之謎!  寫在日記裡的白紙黑字,  是真實心聲的吐露?還是政治考量的包裝?抑或了斷情緣的決心?  日記裡的關鍵頁面為何失蹤?50年代發生什麼事,讓蔣經國從不去看雙胞胎?  隨著郭禮伯全新事證的出現,答案已呼之欲出! 有關「蔣家門外的孩子」──孝嚴、孝慈這對雙胞胎的身世,觸及幾位主要人物,包含上猶縣長王繼春、將軍郭禮伯、蔣經國與章亞若的多重關係,本書將逐條探索深究。☀「一生貧病苦,滿門鰥寡孤」的王繼春 王繼春是蔣經國建設新贛南的患難夥伴與知交,王家境貧寒,身材矮小、又染有肺病,得年僅三十五歲。從出身背景看,時髦年輕、且家族食指浩繁的章亞若,不可能愛上家徒四壁的王繼春,蔣經國卻在王病逝十一年後,於日記中寫下「他(繼春)生時曾與章姓女相識,未婚而生孿子……」,此一證據直指王繼春儼然是雙胞胎的生父,然推敲王繼春死後,追悼會上乃由年過七旬的老父在靈前代為答禮,若非因其無兒無女,豈會如此安排?☀不只是蔣經國情婦的章亞若 章亞若十五歲就嫁給遠房表哥唐英剛,她能歌善舞、能詩能賦,打扮入時、喜歡嘗試新事物,唐英剛則重禮教,觀念上比較保守,性格上的差異使這段婚姻以悲劇告終,在其夫死後,章被唐家人以謀害親夫之嫌扭送拘留所,郭禮伯「英雄救美」對章伸出援手,章感動萬分,此後便開啟兩人長達七年的交往。但郭禮伯是有家室的人,章亞若雖希望郭家能承認她的地位,卻遭元配趙氏反對,未能如願……☀蔣經國的「大哥」郭禮伯 郭禮伯是黃埔一期畢業,蔣介石的嫡系門生,在老蔣的指示之下,郭禮伯給予蔣經國許多教導,亦師亦友,蔣經國對郭則一直以「兄」相稱,因兩家人來往密切,自然知道郭禮伯和章亞若的關係,也幫郭保密,這段期間,蔣經國均以「大哥的女人」的態度對待章亞若。日後,章亞若輾轉進入行政公署,與蔣經國往來互動頻密,感情迅速升溫,直到一九四二年三月六日,蔣經國在日記寫道:「接電報知亞若生二男,心中喜極。」……一九四九年遷台以後,蔣經國在每年的六月十六日南下出席陸軍官校校慶時,均會順道探訪郭禮伯,與郭把酒暢談。是否郭、蔣二人酒酣耳熱之際,提起過章亞若的兩個孩子身世,否則一直以來對章家的接濟,在五○年中期怎會突然中止? 蔣經國與章亞若的私生子之謎,至今仍是許多人茶餘飯後的話題,透過蔣經國日記挖掘出的一條
特殊書展B1
定價:360 元, 優惠價:7 252
庫存:3
黑潮:從關鍵的一九七九年,剖析中東文化、宗教、集體記憶的四十年難解對立
滿額折
作者:金姆‧葛塔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5/18 裝訂:平裝
入圍2020年坎迪爾歷史獎(Cundill History Prize)入選《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020年關注書籍入選《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2020年最佳非小說類書籍入選《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2020年最佳政治類書籍葛塔藉由本書給予了讀者許多精彩的故事,可看到西亞地區發生許多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事件。……一九七九年之後的西亞與國際局勢,伊朗的革命確實在其中產生重要影響。在這時代若以伊朗作為觀察西亞局勢發展的中心,並不會過於誇張。葛塔以一九七九年之後的伊朗作為本書的主要角色,可見她了解若要觀察今日西亞局勢,必須把伊朗放在最核心的位置。——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專文導讀當代中東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極端主義、恐怖分子為何成了中東世界的代名詞?1979年為什麼是中東歷史重要的關鍵時間點?1979年,伊朗革命、麥加禁寺圍困事件與蘇聯入侵阿富汗相繼發生。金姆.葛塔在《黑潮》中,透過廣泛而細膩的調查,詳盡剖析這三件關鍵大事的前因後果,以及對西亞地區往後的歷史、文化、宗教與地緣政治形勢造成的深遠影響。《黑潮》描述了遜尼派的沙烏地阿拉伯和什葉派的伊朗走向反目的歷程,並揭示兩國如何在競爭中對宗教加以利用和扭曲。這場爭奪文化統治力的戰爭從中東蔓延到埃及與巴基斯坦,產生了數不清的衝突、謀殺與迫害,不僅刺激宗教極端主義的孳生,更導致911恐怖襲擊和ISIS的崛起。金姆.葛塔向我們介紹了四十年來被地緣政治劇情顛覆了生活的人們:從反抗本國獨裁者的巴基斯坦電視主播、因不雅文字而入獄的埃及小說家,一直到2018年在沙烏地駐伊斯坦堡領事館遇害的記者哈紹吉。這是一本全面而有力的巨作,將會大大地改變人們對中東的認知。名家推薦中東糾葛的現代火藥庫,就是一環繼承著一環、舊恨不斷觸發新仇的記憶拼圖——從1979的革命狂潮到伊斯坦堡領事館的駭人慘案——任何當代的政經解析都躲不了過去的歷史傷痕,也唯仔細剖析每一個關鍵人物的遭遇與決策,才有辦法理解如今中東仍不斷更新的「下一場現代危機」。——張鎮宏(《報導者》國際新聞主編)在當代,要思索自己身處的世界,到底是怎麼搞成這樣的?我們究竟出了什麼問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在關照每一個切身事件的同時,避免情緒與主觀的遮蔽,嘗試以更宏大的視野,整理出看似不相干事件之間的脈絡。做為傑出記者的作者,正
特殊書展B1
定價:680 元, 優惠價:75 510
庫存:2
敦克爾克大撤退
滿額折
作者:華特•勞德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17/08/16 裝訂:平裝
歷史敘事名家 華特•勞德,暢銷三十年不墜的經典之作!訪談上百名軍官、士兵、百姓,蒐羅官方與民間第一手資訊,重現最著名的二戰撤退戰役──「敦克爾克」一詞,將被人們以崇敬之心永遠傳頌! 一九四○年五月,一場史上最大的撤退行動扭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未來。英法盟軍在比利時投降、戰線已崩潰到法國海岸線,在最艱難之時,「發電機行動」啟動了。面臨德軍的炮擊與轟炸,九天之內,英法軍艦與民船一同將四十萬的軍隊帶過英
特殊書展B1
定價:380 元, 優惠價:75 285
庫存:1
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下):台灣歲月
滿額折
作者:白先勇; 廖彥博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0/09/09 裝訂:平裝
【中華民國輸到只剩台灣,是因為蔣白失和造成?】【蔣白失和是因為戰略不同造成?】【按兵不動與電報逼宮是怎麼回事?以史料證據和謠言抹黑直球對決!】錯綜複雜的民國史,透過作者的生花之筆,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眼前。這是一部理解中華民國近代歷史的重量級佳作。──林孝庭(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東亞部主任)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日,陸軍一級上將白崇禧在台北松江路自宅溘然長逝。七天後,蔣介石總統親臨致祭,面容哀肅,然而
特殊書展B1
定價:380 元, 優惠價:75 285
庫存:3
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上):北伐.抗戰
滿額折
作者:白先勇; 廖彥博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0/09/09 裝訂:平裝
【中華民國輸到只剩台灣,是因為蔣白失和造成?】【蔣白失和是因為戰略不同造成?】【按兵不動與電報逼宮是怎麼回事?以史料證據和謠言抹黑直球對決!】錯綜複雜的民國史,透過作者的生花之筆,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眼前。這是一部理解中華民國近代歷史的重量級佳作。──林孝庭(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東亞部主任)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日,陸軍一級上將白崇禧在台北松江路自宅溘然長逝。七天後,蔣介石總統親臨致祭,面容哀肅,然而
特殊書展B1
定價:520 元, 優惠價:75 390
庫存:2
悲歡離合四十年-白崇禧與蔣介石(中):國共內戰
滿額折
作者:白先勇; 廖彥博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0/09/09 裝訂:平裝
【中華民國輸到只剩台灣,是因為蔣白失和造成?】【蔣白失和是因為戰略不同造成?】【按兵不動與電報逼宮是怎麼回事?以史料證據和謠言抹黑直球對決!】錯綜複雜的民國史,透過作者的生花之筆,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眼前。這是一部理解中華民國近代歷史的重量級佳作。──林孝庭(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東亞部主任)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日,陸軍一級上將白崇禧在台北松江路自宅溘然長逝。七天後,蔣介石總統親臨致祭,面容哀肅,然而
特殊書展B1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5 337
庫存:2
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段抗疫歷史與中西醫學的奮鬥
70折
作者:皮國立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2/23 裝訂:平裝
全球第一本中國大流感史專書揭露近代中國流感疫情之全貌,探索疾病歷史上的「失語」,重拾中醫於東亞醫療知識網絡內的發言權。1918-1920年的全球大流感被稱為「所有大流行病之母」,粗估全球至少五億人受到感染,死亡人數更上看五千萬,是人類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流行病。相對於眾聲嘈雜的西方,東亞世界對於這場奪去千萬人性命的瘟疫史研究,卻異常安靜。2019年底開始肆虐世界各地的新冠肺炎(COVID-19),與全球大流感有許多相似之處,引起人們再度關注這段幾乎要被遺忘的疾病史。今日的科學研究已經證實,1918年爆發的全球性流行瘟疫,其源頭正是H1N1型流感。這波疫情當時也衝擊到中國本土、日本、臺灣、東南亞等地。在許多既有的西方研究中,都未曾對中國的疫情做出全面的介紹與評估,反而多帶有偏見地認為,大流感造成中國難以估計的人口死亡與損害,而且該病的散播源頭正是中國,一如新冠肺炎爆發後那樣。過往史家在研究中,或多或少的指出1918年大流感的影響,但多偏重世界疫情的論述,對中國疫情則僅有片段之著墨,缺乏基礎、深入的研究,難窺疫情全貌。 日本學者飯島涉曾坦言:「我們對中國當時流感擴散的狀況並不太清楚。」 是以我們目前需要一個對當時疫情全面考察的研究。皮國立的這本《全球大流感在近代中國的真相:一段抗疫歷史與中西醫學的奮鬥》,在新冠肺炎仍肆虐不止的此刻,不僅「躬逢其盛」,得以和許多談論西方全球大流感歷史的名著對話,提供了極為重要的中國與臺灣之歷史經驗,更為歷來僅從西醫角度討論或分析的書寫主流,另外開啟一扇中國醫學的視野,剪影這場流感大戲中許多過去未曾深究的細節,頗能讓人耳目一新,並體現了「疫病的危機其實就是轉機」,值得讀者省思。本書中,作者交錯運用歷史文獻與取自民間日常生活的個案或報刊記載的實例,從而突顯了上層社會與基層大眾所構成的文化現象、歷史記憶,其中「對疾病文化的多元解讀與認識」尤其值得今日的我們給予關注與反思。【專文推薦】余新忠|現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暨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兼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劉士永|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美國匹茲堡大學Global Professor【誠摯推薦】皮國立教授的這本新作首次揭露了上個世紀初「大流感」狂潮下,中國醫師與人群被遺忘的抗疫故事。當時不受主流重視的傳統醫學,現在也提出成績,參與了國際抗疫的行列。目睹這些最近發展的我們,更能從這本書所娓娓道來的
特殊書展B1
定價:580 元, 優惠價:7 406
庫存:2
南北韓:東亞和平的新樞紐
滿額折
作者:金鍊鐵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19/06/26 裝訂:平裝
兩韓統一的結果?一起發大財,或是一方經濟被拖垮?北韓有可能撤除核武,創造亞洲新和平嗎?市面上唯一由部長級官員撰寫的兩韓關係史,親北部長在文在寅的期待下,對兩韓、對美中,對整體東北亞局勢,將帶來何種影響?一九五○年韓戰開打後,南北韓已分裂對立將近七十年,位於北緯三十八度線的板門店可說是冷戰最後的活遺跡。南韓過去依靠著美方支持而強大,而北韓過去的主要支持者蘇聯已經退場,中國取而代之。因此南韓的每任總統
特殊書展B1
定價:400 元, 優惠價:75 300
庫存:2
新視界:全球化下東西藝術交流史
70折
作者:張省卿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11/22 裝訂:精裝
慧眼獨具的「深歷史」擺脫傳統沈溺於美感論述的藝術研究,開展新視界全書收錄超過兩百幅圖片,從建築設計圖、繪畫、古書,到雕塑和日常器物,透過這些圖像,建構出近代中西文明的交流互動,翻轉西方文明中心論,重現「東力西漸」的年代。一本很棒的書!一本必備的書!這是一本關於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與歐洲的相遇。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這個議題仍是全球面對的巨大挑戰之一。——雷德侯 (Lothar Ledderose) |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教授本書以藝術為起點,探討東西文化交流之發展脈絡,行文中同時以圖像、文物與文獻為切入點,提供過去學者研究交流史之不同視角,更展文化交流的深度與內涵。全書論述的中心議題「兩地文化交流之意義」,是以歐洲角度觀察中國圖像視覺文化,也以中國角度觀察歐洲圖像視覺文化,探討歐亞相對互動的關係與影響。
特殊書展B1
定價:800 元, 優惠價:7 560
庫存:2
西元一千年:探險家連結世界,全球化於焉展開
滿額折
作者:韓森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2/04/06 裝訂:平裝
震撼登場!大膽挑戰既有歷史脈絡,今日全球化並非肇始於十五世紀末的哥倫布時代,西元一千年——才是真正全球化的濫觴。一部真正名副其實的全球史很多人相信在西元一千年將至的年代,除了少許例外,世上沒什麼重要的文化發展或地緣政治邂逅,相信那時歐洲人還沒去過北美洲、最遠的航海壯舉是維京人侵略不列顛。若是如此,我們要如何解釋出現在墨西哥奇琴伊察馬雅神廟壁畫上的金髮人物呢?維京人是否可能在馬雅的顛峰時期,就找到前往美洲的路呢?得獎史學家韓森主張西元一千年是世上第一個重要文化交流和探索的時間點。援用近三十年的研究,她提出極具說服力的見解:許多截然不同的社會在那時初次相遇,有的引發衝突,有的促成合作,而當時的情況,令人不寒而慄地想起現今局勢。如果你讀過賈德‧戴蒙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和哈拉瑞的《人類大歷史》,本書是部大膽、挑釁的記述,將讓你重新思考你自以為瞭若指掌、關於現代世界如何成形的一切。那也將立起一面鏡子,反射我們今天經歷的希望和恐懼。西元一千年啟動的事件是人類演化上的一大關鍵,效應好壞參半。現在我們仍感覺得到那些效應,所以我們必須了解西元一千年遺留給後世哪些深遠影響。引人入勝,一個遙遠的世界卻彷彿就在眼前韓森教授不但以堅實的證據出色地證明了西元一千年是當今全球化真正的開端,她的生花妙筆帶來迷人的故事,在濃濃的異國風情中,讀著一本史學巨著卻有著環遊世界的經驗與滿足感。專文導讀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專業推薦李毓中|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林美香|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胡芷嫣|故事 StoryStudio 網站主編黃春木|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褚縈瑩|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盧省言|師範大學歷史系專案助理教授 【好評推薦】《西元一千年》一書,帶領讀者一覽「前全球化」時代新、舊大陸人們汲汲探索的樣貌,並揭示了維京人、中國人、印度人及阿拉伯人,比歐洲人早幾百年便開始的物質與文化交流,特別是以往較少被世人投以足夠關注的宋代泉州及廣州。韓森的博覽群書與妙筆生花,將異文化初接觸的美好時代娓娓道來,為已習慣全球化的我們,帶來許多耳目一新、趣味盎然的新見解。—— 李毓中|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韓森以饒富趣味的筆調,透過縱橫五湖四海的人物及商品,向我們展現人類
特殊書展B1
定價:520 元, 優惠價:75 390
庫存:2
中美貿易戰:一場沒有贏家的對決
70折
作者:朱雲鵬; 歐宜佩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19/02/12 裝訂:平裝
川普為何出手?禁止進口一隻iPhone手機,供應鏈上的中國大陸、美國、日本、韓國均將遭受損失,無人倖免!台灣也會受波及,蘋果供應鏈上廠商無一不受威脅!「蘋果手機零組件最大供應源是美國自己,其次是日本,再來就是台灣。而美、日、台生產零組件時,又會用到中國大陸供應的原料和元件。所以各國環環相扣、唇齒相依,要是貿易戰持續擴大,大家都是輸家,沒有贏家。台灣追隨中、美、日之後,也絕對在輸家之列。」== 推薦
特殊書展B1
定價:300 元, 優惠價:7 210
庫存:1
不確定的國家:李光耀與新加坡
70折
作者:謝裕民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05/30 裝訂:平裝
從殖民地到新馬合併,從被驅逐出聯邦、新馬分家到宣布獨立為什麼政治強人、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會懷疑新加坡從來就不是國家? 亞洲地區向來對新加坡政治強人李光耀各有不同的情結和觀點。這本書恰恰細緻鋪展了李光耀崛起的大背景,糾纏於左翼社會勢力與政治運動,以及周旋於馬來西亞的複雜過程。這是建國史光譜的色調變化,或李光耀強人政治下的暗影。──高嘉謙(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年輕的李光輝在一段意外旅程中意外地建立「新加坡共和國」,90歲時對這個國家存在與否仍說:「我不是很肯定。美國、中國、英國、澳洲,這些國家百年後還會在。但新加坡直到最近,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 新加坡青年藝術家獎、文化獎、東南亞文學獎得主──謝裕民,根據所有文獻史料,從殖民地到新馬合併、從被驅逐出聯邦、新馬分家到新加坡宣布獨立,透過本書,重新認識亞洲巨人李光耀,新加坡歷史和建國過程! 新加坡共和國別稱獅城、星洲,通稱星國、新加坡或星加坡,是位於東南亞的城邦島國和城市國家。從1945年戰後到1965年獨立極為動盪的二十年,李光耀從英國、馬來亞、印尼與馬共的多角競逐中排眾而出,展現其獨特的政治領導家的人格特質。然則,脆弱的新加坡讓李光耀在90歲仍懷疑其確定性。他說:「新加坡直到最近,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 李光耀慣性地直言:「我看著新加坡成為一個更像大都會的國家,卻懷疑最後會是什麼結果。而且,我也不十分肯定,我們為確保生存推行的事物的必要性。」 謝裕民在本書中指出,1965年9月18日,新加坡剛獨立40天,42歲的總理李光耀在農業展覽會開幕禮上說:「新加坡不會對他人晃動指節套環,因為我們謙恭有禮。然而,這個島國決心在未來的一千年在東南亞生存,沒有人能阻擾我們。」 東南亞局勢波詭雲譎,剛獨立的島國極需堅毅的決心與意志,特別是領導人;年輕的總理雄心萬丈,以千年之願鼓舞士氣,也向區域大國展表氣魄。 不過23年後的1988年11月14日,65歲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訪問澳洲,脫稿感歎:「一百年後重訪澳洲,澳洲依舊風吹草低見牛羊,人們舒適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但是,我無法肯定,這個稱為新加坡的人為國家,是否會依然存在。」他慣性地直言:「我看著新加坡成為一個更像大都會的國家,卻懷疑最後會是什麼結果。而且,我也不十分肯定,我們為確保生存推行的事物的必要性。」 本書將揭露,新加坡獨立23年與獨立40天不能相提並論,
特殊書展B1
定價:580 元, 優惠價:7 406
庫存:2
朝鮮半島事件簿:南北韓政治、軍事、外交的前世今生
70折
作者:羅添宏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03/17 裝訂:平裝
你認識這樣的韓國嗎?近年來韓國文化強勢輸出,韓國影劇、歌曲及美食等,不僅風靡了亞洲,甚至遠在歐美、非洲都有許多愛好者。在臺灣,學習韓文、到韓國旅遊的人數屢創新高,但是關於朝鮮半島的歷史,你瞭解多少?你可知道: 第一場中日戰爭發生於何時何地?與韓國有什麼關係? 旅遊勝地濟州島在韓戰爆發前,曾有幾萬人慘遭殺戮? 韓戰開打雙方付出巨大代價,然而戰爭的結果如何呢? 韓國人的仇日情緒何以至今仍如此強烈?透過濟州四三事件、青瓦臺事件、光州事件、八五八號班機爆炸事件……等重大歷史節點的串連,作者羅添宏大使以專業的視角、簡明扼要的方式,敘述朝鮮半島兩千年來的政治、外交、戰爭與軍事行動,透過外族對這塊土地的覬覦與入侵,以及韓戰的經過和其後的對峙衝突,使讀者可以對朝鮮半島(南韓與北韓)的前世今生更加瞭解。本書除了豐富的歷史事件外,亦有諸多不為人知的精彩小故事,是作者透過親自走訪現場觀察、考證並撰寫,搭配珍貴的第一手攝影照片,格外引人入勝!★名人好評「我很欽佩問他(羅大使)在釜山任所有多久,他說不到兩年,但是對於轄區一事一物都認真考證,同時也開了一個部落格介紹韓國南部各景點的歷史、文化,深受國人甚至韓國友人的讚許。我告訴他這是外交官的良好典範。」──錢復(前外交部部長、前監察院院長)
特殊書展B1
定價:480 元, 優惠價:7 336
庫存:4
故宮六百年(下):從太和殿易主到皇權的終結
滿額折
作者:閻崇年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1/01/29 裝訂:平裝
一座紫禁城,半部中國史明清史專家閻崇年,巔峰扛鼎之作完整講述故宮六百年風雲史 ∥明清史專家閻崇年,意猶未盡再寫故宮,繼《大故宮》後最新力作!∥∥全新視角,十易文稿,以時間為縱軸,從歷史長河剔沙淘金,精構而成100講。∥走進巍巍宮牆,六百年明清史近在眼前,帝王將相、后妃女侍、百官眾卿、御史諫臣、文化精英、書畫名家、能工巧匠、太監宮女,悉數登場。 *內附清代《十二
特殊書展B1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5 375
庫存:3
故宮六百年(上):從紫禁城的肇造到明朝衰微
滿額折
作者:閻崇年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1/01/29 裝訂:平裝
一座紫禁城,半部中國史明清史專家閻崇年,巔峰扛鼎之作完整講述故宮六百年風雲史 ∥明清史專家閻崇年,意猶未盡再寫故宮,繼《大故宮》後最新力作!∥∥全新視角,十易文稿,以時間為縱軸,從歷史長河剔沙淘金,精構而成100講。∥走進巍巍宮牆,六百年明清史近在眼前,帝王將相、后妃女侍、百官眾卿、御史諫臣、文化精英、書畫名家、能工巧匠、太監宮女,悉數登場。 *內附明代《朱瞻
特殊書展B1
定價:480 元, 優惠價:75 360
庫存:2
蔣經國日記揭密:全球獨家透視強人內心世界與台灣關鍵命運
70折
作者:黃清龍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0/07/15 裝訂:平裝
在那個風雲詭譎、生死權鬥的年代,台灣命運是與不是的答案,還是要從他的日記中去尋找。尤其關鍵時刻失落的一頁,可能更給後來閱讀日記者太多想像了!──從日記看另一面的蔣經國,解密他的親情、愛情與國情。──透視一代強人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如何影響了台灣民主轉型的關鍵命運。★【全球首發】中國現代史重要人物蔣經國的私人日記。★★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2020年2月向公眾公開日記。★ 作者黃清龍獨家解讀,全球首度
特殊書展B1
定價:380 元, 優惠價:7 266
庫存:1
華人大補史:吃出一段近代東亞補養與科技的歷史
70折
作者:皮國立主編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02/10 裝訂:平裝
第一本全面梳理近代東亞世界補養文化的歷史專書當華人傳統藥食遇上西方醫學,一段從不知其所以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全方位蛻變過程。品嚐歷史中食物的滋味,探究補養文化的衝擊與再生本書的焦點在於探討「補養」的歷史。臺灣街頭巷尾的飲食文化中,充滿著各種「補養」的菜色,從早期的狗肉鍋、燉鱉湯、蛇湯、十全排骨,到一九八○年代,逐漸普及全臺的羊肉爐、薑母鴨;還有青草茶、苦茶等,相信讀者對這些滋味都不陌生。由於傳統文化中藥食如一、藥食同源的發展,這些食物通常加了不少具補養功效的中草藥材於其中,而賦予一道菜色、一碗熱湯、一杯茶飲等具有防治某些疾病的功效,這樣的文化現象與背後的歷史因素值得探索。此外,生活中諸如維他命、雞精、蜆精、提神飲料等具有補養、補精神、提升體力的飲品,即便已被「科學」二字重新包裝,但還是伴隨著傳統補養功效的話語,而成為現代的新補品,可見補養文化影響之廣泛,歷久不衰。食補有沒有真實效用,需要專業醫師來解答,但我們可以從歷史中了解所謂被社會文化所認同之「療效」或某些「效果」,是如何透過各種歷史因素而被建構出來。二十世紀初期以來東亞各地的科學觀和中西醫匯通概念,又如何賦予這些具有補養意義的食物,一些全新的健康概念,並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閱讀本書,可讓讀者在吃下這些食物時,擁有多一份趣味與對其健康功用之省思。
特殊書展B1
定價:560 元, 優惠價:7 392
庫存:4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