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母親節暖心加碼,點我領取「限時加碼券」
城市經濟的空間結構:居住、就業及其衍生問題(簡體書)
滿額折

城市經濟的空間結構:居住、就業及其衍生問題(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價
:NT$ 348 元
優惠價
87303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城市經濟的空間結構:居住、就業及其衍生問題》以“居住一就業”空間關系為主線,應用城市內部微觀空間數據和微觀計量經濟學方法,對中國城市經濟的空間結構進行了深入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按照“外在表現-內在機制-衍生問題”的內在邏輯,全書由三篇組成,涉及城市空間里的人口、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房價和地價的空間分布及其規律;居住與就業空間互動機理與內生空間模型;土地利用與交通互動、勞動力市場空間失配、住房可支付性與居住分割、城市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衍生問題。同時,《城市經濟的空間結構:居住、就業及其衍生問題》的研究還特別強調在快速城市化和經濟轉型過程中,中國城市在空間擴張和重構方面的制度與市場環境特點,提出了若干理論和實證分析方法,這不但擴展了當前國際上的同類研究,而且豐富了中國城市經濟學的研究體系,也為城市空間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一些政策性建議。《城市經濟的空間結構:居住、就業及其衍生問題》適合區域與城市經濟學、房地產與住房經濟學、城市規劃、城市地理、土地管理、城市和住房政策等領域的教師、學者、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鄭思齊,女,博士,清華大學建設管理系副系主任,清華大學恒隆房地產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鄭思齊博士在Europe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Real Estate Economics,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等SSCI國際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篇,在《經濟研究》、《經濟地理》、《世界經濟文匯》、《地理學報》、《清華大學學報》及其他中文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70余篇等。

名人/編輯推薦

《城市經濟的空間結構:居住、就業及其衍生問題》是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目次

第一篇 居住與就業空間關系的外在表現
第1章 城市與城市空間結構:從經濟學角度的考察
1.1 城市:經濟增長的引擎
1.1.1 城市的經濟含義與基礎經濟理論
1.1.2 城市化與經濟增長
1.1.3 城市增長中的兩種外部性:集聚經濟與擁擠成本的權衡
1.2 城市空間結構:概念、度量和演變
1.2.1 城市空間結構的概念和度量
1.2.2 城市經濟活動與土地利用模式
1.2.3 城市空間結構的類型與兩個核心要素
1.2.4 城市空間結構的演變
1.3 居住和就業的空間關系:度量與討論
1.3.1 居住與就業空間關系的直觀反映:通勤時間、距離和方式
1.3.2 度量居住與就業平衡程度和匹配程度的指標

第2章 單中心城市模型及其現實意義
2.1 租金與競租函數
2.1.1 地租與房租
2.1.2 競租函數的概念
2.2 單中心城市模型及其推論
2.2.1 單中心城市模型的假設
2.2.2 單中心城市模型的推導及分析
2.2.3 單中心城市模型的主要推論
2.2.4 單中心城市模型的推廣
2.3 單中心城市模型的現實意義——房價、地價和建筑密度的空間分布
2.3.1 住房價格及消費量的空間分布特點
2.3.2 土地價格與建筑密度的空間分布特點
2.4 單中心城市模型的現實意義——人口空間分布

第3章 多中心城市的崛起:機制與識別
3.1 企業競租函數
3.1.1 企業競租函數的基本原理
3.1.2 不同類型企業的競租函數
3.1.3 基于競租函數的城市空間結構分析
3.2 從單中心城市到多中心城市:理論解釋
3.3 就業崗位的空間分布:以北京市為例
3.4 就業中心的識別
3.4.1 就業中心識別方法
3.4.2 北京市就業中心的識別

第4章 城市空間中宜居性特征的資本化效應
4.1 特征價格方法和模型
4.1.1 特征價格方法的理論基礎
4.1.2 特征價格模型的函數形式
4.2 宜居性特征在房價和地價中資本化效應的實證研究
4.2.1 宜居性特征在住房價格中的資本化效應:北京市的實證研究
4.2.2 宜居性特征在住房價格中的資本化效應:成都市的實證研究
4.2.3 房價與地價中資本化效應的比較與政策含義

第二篇 居住與就業空間關系的內在機制
第5章 居住選址與企業選址:理論與實證
5.1 居住選址的基本理論
5.1.1 單中心模型下的居住選址行為
5.1.2 交通設施對居住選址的影響
5.1.3 宜居性特征對居住選址的影響
5.1.4 宜居性特征內生化的居住選址模型
5.2 基于匹配的“區位偏好一區位選擇”微觀數據的中國五城市居住選址研究
5.2.1 中國城市中居住選址的市場和制度環境
5.2.2 排序區位選擇模型與實證數據
5.2.3 區位偏好模型與區位選擇模型的估計結果與分析
5.3 企業選址的基本理論與相關研究
5.3.1 企業選址的基本理論和研究進展
5.3.2 集聚經濟對企業選址影響的研究綜述

第6章 現代內生城市空間結構理論:居住、就業與空間均衡
6.iwheaton的土地“混合利用”模型
6.1.1 模型的基本假設:就業/人口分布和交通供給/需求
6.1.2 集聚經濟下的最優土地利用模式
6.1.3 城市空間中的工資和租金梯度
6.1.4 城市空間均衡的形成過程
6.2 ogawa和fujita的城市空間均衡模型
6.2.1 居住選址
6.2.2 企業選址
6.2.3 競租結果
6.3 lrh內生城市模型
6.3.1 lrh模型基本理論介紹
6.3.2 企業選址
6.3.3 居住選址
6.3.4 空間均衡
6.3.5 引申討論

第7章 中國城市中居住與就業空間互動的驅動力與作用機理
7.1 集聚經濟與通勤成本的權衡:來自工資補償和工資溢價的證據
7.1.1 實證研究的數據基礎及初步分析
7.1.2 通勤成本在工資中的反映——工資補償
7.1.3 集聚經濟在工資中的反映——工資溢價
7.2 辦公與居住用地開發的空間結構:價格梯度、開發強度與區位
7.2.1 北京市土地市場的發展與城市空間結構的演變
7.2.2 實證研究結果
7.2.3 主要研究結論
7.3 居住與就業空間關系的影響因素:對通勤時間和通勤流的分析
7.3.1 通勤行為決定機制的理論分析框架
7.3.2 通勤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

第三篇 居住與就業空間關系的衍生問題
第8章 土地利用與交通的空間互動:理論與實證研究
8.1 土地利用與交通空間互動的理論研究
8.1.1 空間互動機制與主要理論
8.1.2 土地利用對交通的影響:對傳統交通規劃的概述
8.1.3 交通對土地利用的影響
8.1.4 城市交通出行結構與土地利用形態的相關性
8.2 軌道交通的土地和房地產溢價效應研究
8.2.1 軌道交通溢價效應的機制分析
8.2.2 軌道交通溢價效應相關研究綜述
8.2.3 軌道交通溢價效應的實證研究

第9章 城市空間結構中的住房和就業問題
9.1 住房與交通綜合可支付性指數的設計與分析
9.1.1 將交通成本納入住房可支付性評價中的必要性
9.1.2 住房與交通綜合可支付性的國際研究
9.1.3 住房與交通綜合可支付性指數:以北京市為例的探索性研究
9.2 “空間失配”理論與實證研究
9.2.1 “空間失配”理論的緣起和發展
9.2.2 “空間失配”實證研究的主要發現
9.2.3 中國城市中的“空間失配”現象與分析

第10章 城市空間結構中的居住分割:以“城中村”為例的研究
10.1 居住分割的形成機制及影響
10.1.1 居住分割的形成機制
10.1.2 居住分割對弱勢群體的不利影響
10.2 中國城市中居住分割的現狀及影響:以“城中村”為例
10.2.1 “城中村”中農民工的生活、工作與住房狀況:基于北京市2008年“城中村”調查的分析
10.2.2 居住分割對弱勢群體人力資本積累影響的實證研究:以北京市為例
10.3 農民工住房政策、經濟增長和社會融合:理論模型與政策含義
10.3.1 模型與推論
10.3.2 理論模型的政策含義

第11章 城市空間結構的低碳效果
11.1 低碳城市生活的經濟學理論與實證
11.1.1 城市增長與生活碳排放
11.1.2 城市空間結構與碳排放的實證發現
11.2 中國低碳城市生活的實證研究
11.2.1 中國城市生活碳排放的構成及空間差異性
11.2.2 低碳城市空間結構:從私家車角度的研究

第12章 城市“土地利用一交通一環境”空間一體化模型:理論和應用
12.1 空間一體化研究的理論基礎框架
12.2 空間一體化研究在tdm效果評估中的應用:以北京市為例
12.2.1 模型關注的行為替代關系
12.2.2 模型建立的基本思路
12.2.3 數據及模型標定
12.2.4 政策模擬及效果評價:擁堵費與燃油稅的對比
12.3 城市空間仿真模型的研究與開發進展
12.3.1 國際現有城市空間仿真模型介紹
12.3.2 計算機仿真城市空間模型的機理簡介:以urbansim為例
12.3.3 中國城市空間一體化模型的應用前景與關鍵問題
參考文獻
後記

書摘/試閱

2)中國城市生活碳排放的構成及空間差異——個體數據的估算結果
城市宏觀層面生活碳排放的估算及空間差異性分析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礎,但是這并不能夠充分把握家庭行為特征對碳排放的影響等(2010)利用國家統計局城市司住戶處的2006年“中國城市住戶調查”所提供的中國74個城市(包括35個大中城市)25300個家庭的能源消耗數據,估算得到生活用電、冬季供暖、日常炊事(煤炭、煤氣和液化石油氣)、私家車和出租車使用所產生的碳排放量。至于家庭所使用的公共交通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中國城市統計年鑒》為我們提供了城市層面的數據,比如公交車和地鐵能源消耗數據我們掌握了2006年所有擁有地鐵的10個城市的電力消耗量,并估算得到地鐵使用所產生的戶均碳排放;在公交車的估算上,把燃料消耗轉化成碳排放也是很直接的。
在估算得到城市生活碳排放的基礎上,我們按照下面的思路展開研究。利用這套難得的微觀數據,我們在各個城市層面上建立行為方程,考察各項能源消耗與家庭特征(收入、家庭人口和戶主年齡)的關系。特別要指出的是,我們需要排除人口分布在城市間的系統性差異。例如,北京的收入水平肯定高于廊坊,因此人均碳排放也必然高于廊坊,但這并不是我們最想了解的。我們希望知道,如果一個相同的家庭,從A城市搬遷到了B城市,它的碳排放的變化情況。為此,我們引入了“標準家庭”這一概念。具體來說,家庭三項基本特征分別為收入、人口規模和成員的年齡結構(此處用戶主年齡進行表征)。我們將標準家庭的這三項指標取值為全部樣本的均值水平——年收入為4萬元人民幣(或5714美元)、家庭人數為3人、戶主年齡為45歲。利用各城市各項能源消耗的方程,我們估計該標準家庭在各城市所消耗的各項能源數值,并進行加總。通過標準家庭的概念,我們就能夠剝離出在排除了個體特征和影響後,城市特征對于居民碳排放的“純”影響,這樣的比較結果更能夠體現出城市間差異對生活碳排放的影響。
(1)中國城市生活碳排放的估算結果
圖11-7列出了根據標準家庭碳排放總量得到的中國74個主要城市排序。該表列出了我們估算的74個城市標準家庭碳排放的組成部分,單位為“噸C02/年”。
我們發現中國城市家庭的碳排放水平要比美國小很多。74個城市平均的標準家庭年二氧化碳排放(簡稱“碳排放”)是2.2噸,北京是4.O噸,上海是1.8噸。其中最“棕色”(排放量最多)的城市(大慶)的年碳排放(5.1噸),也不足美國最“綠色”的城市聖地亞哥(26噸)的1/5 (Kahn和Glaeser,2010)。這與工程師們的發現是一致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