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再捻佛語妙花:祖古.烏金仁波切的實修直指竅訣
滿額折

再捻佛語妙花:祖古.烏金仁波切的實修直指竅訣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50 元
優惠價
90225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單單聽聞祖古‧烏金仁波切半小時的教授,
比起讀許多冊的書還來得有益處,
這就是「從親身經驗中引領」的效果,
也是仁波切教授的獨特風格。

佛法的核心,即是「如何令迷惑顯為智慧」,認識出已存在於自身內在的覺性。祖古‧烏金仁波切在《再捻佛語妙花》一書中,把證悟成佛的道路展開,漸次將這個覺性揭露出來。透過一個證悟者的慈愛與妙手,用一種清晰、幽默的方式,將靈修道上的重點,在不離日常生活之中勾勒出來。 

佛性不在外邊。它並不是某個「東西」神奇地從天而降,把你轉變成佛。覺醒成佛的基礎乃是去體驗自身內在的佛。一個證悟的佛,功德不在於祂的特質是什麼,而在於祂能令佛性充分的展現。我們都擁有那些潛力,只是被隱藏起來、躺著睡著了。
──秋吉.尼瑪仁波切(Chökyi Nyima Rinpoche)

作者簡介

祖古.烏金仁波切(Tulku Urgyen Rinpoche,1920-1996)

一九二○年藏曆四月初十出生於西藏東部,被第十五世嘉華噶瑪巴卡恰多傑認證為轉世祖古,也是蓮師主要弟子之一的轉世化身。仁波切的主要寺院在東藏囊千的拉恰寺,他主要實修藏傳佛教噶舉派和寧瑪派的教法。

祖古‧烏金仁波切在加德滿都建立了六座寺院和閉關中心。其中最重要的寺院在博達那斯大佛塔附近與蓮師體現大手印持明證位的阿修羅巖穴。

祖古‧烏金仁波切以深遂的禪修了悟聞名,他以簡潔清晰與幽默的風格,傳授佛陀所宣講的八萬四千法門。他的教授方法是「透過個人自身經驗來指導」,用幾句話點出心性的本質,揭示覺醒的本質具有自然簡單的特性,使弟子真正接觸到佛法智慧的核心。

仁波切於一九九六年圓寂,轉世於二○○六年三月被認證,為涅頓‧秋林仁波切之子。

相關著作
《彩虹丹青》

譯者簡介
王淑華

大學外文系畢。高中即皈依三寶,學佛已經三十多年,接觸藏傳佛法也有十年多。曾幾次為朝聖團幫上師作即席開示的口譯。經常翻譯佛法小品文,亦或翻譯佛書章節,也翻譯佛法教授的影片,以及佛法英文教授繕寫。

在佛法的修持中,傳統上有兩種以「聞、思、修」來趨近神聖佛法的方式:一為學者式的分析法,另一為禪修士的簡潔法。

學者式的分析法乃鑽研眾多的細目,並加以謹慎的思維,經由佛陀的教言、證悟上師的論述,以及個人自身的理解能力,來增進自己的領悟。依照此一方式,一個人能建立對於萬事萬物實相本貌的清楚瞭解,此本貌即是諸佛所了證的甚深空性本質。這是一種趨近的方式,也是一種優異的方式。

有些人的性格比較傾向於智識型,他們就會喜歡採用這種方式,尤其當他們內心懷有很多的想法和疑惑時,或者說傾向於比較挑剔、多疑時。一個對事採取懷疑態度的人,很難會去信任一位真實的上師,即使已經遇見他們、也領受了揭示自性的口訣亦然。對於尖銳式提問、分析的深深著迷,阻礙了他們去遵循禪修士的簡潔法,也阻礙了他們去獲得對於甚深空性自性的直接確信︱此自性、這基本的覺性是諸佛的核心。由於這些原因,有些人認為學者式的分析法對他們來說比較有益,經由此法,可以漸漸消除疑惑、不解。

另外有些人,他們比較不傾向於那麼詳細地鑽研佛陀的教言、證悟上師的論述,或透過事實推斷來加以檢視。他們反而希望個人能直接專注於覺醒狀態的核心,即如實察照各個知識面向的覺性,並親自來經驗它。

這樣的人們可沒興趣做繁瑣的研究、分析的思索,走那又長、又迂迴、原地打轉的路。他們寧可要立即、直接的了證。對於這一類的人們,則有口訣指引的方式,包括大手印與大圓滿。

有些人懷疑,大手印、大圓滿的這些口訣是否確實為佛陀的教言;假如其為真實,在大藏經的何處可以找到它們呢?像這樣的疑惑來自未能好好研讀三藏的經典,因為假如一個人仔細研讀的話,將會發現,那些大手印、大圓滿的本有覺性在密續裡昭然若揭。對於三藏及其論典(藏文稱為甘珠爾與丹珠爾)只有膚淺的知識,並僅研讀一小撮片段的佛語,而其中並未清楚言及大手印、大圓滿的專有用語,當然就成為疑心、懷疑的溫床。簡言之,疑心的產生來自膚淺的學習。

祖古.烏金仁波切以及其他同樣偉大的上師們,其傳承是專注在禪修士的簡潔法,這是一個充滿直接、精要竅訣的指引方式。以交替提問與忠告來讓學生獲得個人覺受的同時,是一個簡潔、平鋪直述事物本貌的傳承。當弟子被上師重複詰問時,心中的不確定性也漸漸消除,因而最後,覺醒狀態的核心部分得以揭露,赤裸、直接地看見。

除了完全不適合的人之外,否則當面臨如此的指引風格,一個人必定能獲得某些確定性的覺受,一種對覺醒狀態實際如何的立即確認。在那之後,這種洞見的一瞥無論如何必須要繼續,然而它能否重複出現並帶入個人的經驗,完全取決於個人,而不是上師的力量。

上師的職責是指出赤裸的覺醒狀態;一旦認識了這赤裸的狀態之後,禪修的修習便掌握在弟子的手中。本書中所談及的禪修方法是指「保任所識相續」,這完全有賴於我們,即弟子本身。 再者,我們的業力行為、紛擾情緒,以及習性,皆非常頑強有力,因此我們需要淨化我們的覆障,並且累積福德與智慧的資糧。做這樣的修行,也能幫助我們「保任此相續」。

如此一來,佛法所有面向的教法都融合於一。雖然在外相上有很多層次,很多諸如那些幫助我們長壽、健康、更敏銳聰慧等「外皮修法」,但在究竟上,真正的利益是在於如其本貌地認識這能察照各個知識面向的基本覺性。

無論我們在修習道上是否從清淨罪障和積集資糧切入,又或者是否從金剛乘系統的禪修技巧去切入,所有這些不同的修行應該首先要能幫助尚未認識心性的修行者們去認識,或幫助那些已經認識心性的修行者保任此相續。這是所有修行的命要。

祖古.烏金仁波切的教導風格稱作「從親身經驗中作引領」。他多年從事閉關,透過自身經驗來內化吸收佛法。因此,他的授課從內在經驗抒發,表達出他本身的歷程。

這樣的授課方式是獨特的,有時他在指引時的用詞遣字很是驚人。有時他的話語雖不那麼雄辯有力,但總能在聽者的心續上留下強而有益的影響。我發現單單聽聞仁波切半小時的教導,比起閱讀多冊書籍還來得有幫助。這就是「從親身經驗中作引領」的效果,而那是他的風格。

直接教導那已存於任何一位有情眾生內心的證悟本質,以及這個本質如何,令聞者能在自身經驗中認出它來;指出認識它的必要,以及為何要如此做的廣大利益;清楚的指出,為何在那當下,佛、覺醒的狀態,不必於他處尋找,而是已存於心內;而你可以透過體驗那已存於內在者來達成證悟︱這些就是祖古.烏金仁波切所教導的內容,並且記錄在此書中。我相信當你仔細閱讀此書並以你自己的方法來運用時,將會獲得很大的利益。

──秋吉.尼瑪仁波切(Chökyi Nyima Rinpoche)口述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岡波巴四法
第二章 再次證悟
第三章 無常
第四章 最密之皈依
第五章 虔誠心與慈悲心
第六章 金剛薩埵 
第七章 三善法
第八章 障礙
第九章 佛法修持與世俗目標
第十章 中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25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