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簡體書)
滿額折

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6 元
定價
:NT$ 156 元
優惠價
87136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成功的潛能和潛質,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一個天才,其關鍵就在於父母給予孩子怎樣的教育,給予孩子怎樣的心靈滋養,怎樣去理解,關係,鍛煉及引導孩子。

作者簡介

劉杰,女,1978年生,漢族,現居北京。從事多年的圖書編輯工作,現為自由撰稿人。由于經常與文字、與讀者打交道,作者對文字的把握十分敏銳;對把握讀者的心理變化也十分到位。因此,她創作出許多深受讀者喜愛的書籍。她的文字精妙老練,內容深刻,字里行間就給人以啟迪、給人以方向。

名人/編輯推薦

《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編輯推薦:傳統教育思想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但在家庭教育實踐中,這種粗暴的教育方法顯示出種種弊端,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長,還會破壞親子關系。《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基于科學的教育思想,內容來自大量親子教育的一手資料積累,針對親子教育中的各種問題,解答家長遇到的各種困惑,指出家庭教育存在的誤區,為不同孩子提供了可參考的教養策略。
《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內容以案例形式呈現,內容豐富、鮮活、發人深省,從一個個情景引入,旨在傳達正確、健康、適合國情的教育理念。多重視角的呈現,能引起家長、老師的共鳴,但又能站在第三方立場進行剖析和指導,是家長和老師可以共讀的寶貴資料。

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成功的潛能和潛質,每一個孩子都能夠成長為一個天才,其關鍵就在于父母給予孩子怎樣的教育,給予孩子怎樣的心靈滋養,怎樣去理解、關心、保護和鍛煉及引導孩子。如果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沒有深入細致的了解,對孩子的心理沒有一個準確的把握,那么就很難給予孩子成長中所需要的成長“營養”。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懂得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學會做孩子的心理輔導師。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孩子的人生才能有一個光明燦爛的未來。
孩子在成長初期,心理發育尚未成熟,對事物缺乏全面認識。因此.正確、科學的心理引導將使孩子受益終身,良好的心態將極大地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以后的事業成功、家庭和睦。但是,很多父母僅僅是在用簡單的物質條件來滿足孩子的需求,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成長和發展需求。慢慢地,隔閡、代溝使父母無法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不知不覺中疏遠了與子女間的距離,與子女之間產生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和麻煩.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心理輔導師,讓孩子在成長的每一步都有正確的心理引導和幫助,這是作為父母最重要的任務和責任。也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大的愛與呵護。更何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引導對孩子今后的發展無疑具有最大、最直接的影響。決定孩子將來能否以健康的心態去對待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另外,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為孩子今后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是每一個父母的心愿。但很多時候。孩子的成長卻和父母的期許背道而馳,成為父母的一塊心病。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對孩子物質條件上的滿足.更是精神和心理上的一種蘊藉和引導,父母一定要學會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洞悉孩子的心理變化和動向.摸準孩子心理世界的脈搏。
瑞典教育家巴哈特曾說:“一個好父母勝過一百個好校長。”家庭教育是一門心理學問.更是一門心理藝術。父母只有掌握這門學問,通曉這門藝術.才能真正把孩子培養成人、塑造成才、推向成功,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在父母的愛護下健康成長、盡情綻放。
一言以蔽之,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深入孩子的生活細節,傾聽孩子的心理聲音,才能為孩子營造最佳的成長環境,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的根基。
另外,求醫不如求己。與其咨詢心理醫生解決孩子成長中的心理問題.不如自己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時時刻刻做好孩子的心理輔導師。
本書立足于孩子心理的成長和發展.從孩子最為明顯和令父母深為苦惱的心理問題入手.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讓父母準確把脈孩子的心理問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翻開本書,讓孩子的心理成長健康順利,讓孩子的人生之路一路坦途!

目次

第一章點亮心燈———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
走進孩子:心理的教育是成長的關鍵3
深入孩子的心理世界3
做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6
健康的心理是培育孩子性格的沃土9
讓孩子真正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的人12
正真認識和看待孩子的懈怠15
幫助孩子克服懈怠的心理17
小結:照亮孩子的心19
第二章點亮心燈———走進孩子的心理世界叛逆:為什么孩子總要對著干23
不要簡單地看待孩子的逆反心理23
讓孩子做出自己的選擇26
不要用“權威”迫使孩子聽話29
正確引導孩子的叛逆行為32
精心呵護孩子的獨立意識34
小結:照亮孩子的心37
怯懦:為什么孩子總是畏首畏尾39
怯懦是鎖住自己的鐐銬39
讓孩子學會交往是非常重要的43
要成功,就一定要克服困難45
苦難和挫折是孩子人生的墊腳石48
小結:照亮孩子的心50
依賴:為什么孩子沒有獨立性52
依賴是阻止成功的絆腳石52
敢于把自己的孩子“放出去”55
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58
最堅強的人,是靠自己站立的人60
小結:照亮孩子的心64
自卑:為什么孩子老覺不如人66
自卑的人會失去平衡66
自卑心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69
自信是戰勝自卑的武器71
自卑是難以自拔的沼澤地73
正確認識和看待孩子的自卑心理77
成績單不能決定孩子的人生79
重新樹立起孩子生活的斗志82
小結:照亮孩子的心85
自負:為什么孩子總盛氣凌人87
自負是一種盲目自大87
自負是一種膨脹的優越感89
正確認識孩子的自負心理91
認清自己,走出自負的陷阱94
做人要謙虛,做事要謹慎97
小結:照亮孩子的心99
第三章保駕護航———用愛指引孩子的學習貪玩:為什么孩子玩心不盡103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103
不要把玩耍當成中孩子的“損友”106
愛玩的孩子是充滿智慧的109
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111
小結:照亮孩子的心113
馬虎:為什么孩子總是丟三落四115
孩子的粗心是要不得的115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舉足輕重的118
缺乏責任感的孩子滋生馬虎心理120
讓孩子從小養成細心的習慣122
小結:照亮孩子的心124
厭學:為什么孩子成績總是平平125
厭學正在侵蝕著孩子的心靈125
不要給予孩子過大的壓力128
不要讓孩子變成學習的機器130
興趣是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133
讓孩子在快樂的感受中體驗學習136
全面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138
心理因素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140
小結:照亮孩子的心143
懼考:為什么孩子一考就怕144
考試焦慮是非常可怕的144
考試壓力是懼考心理的根源147
不要太看重孩子的考試分數150
幫助孩子驅除“懼考”的心魔154
小結:照亮孩子的心156
早戀:為什么孩子易被異性吸引157
孩子早戀的背后157
孩子早戀并不邪惡161
給予孩子最恰當的愛情觀教育164
多加關注孩子的情感生活166
小結:照亮孩子的心168
第四章修身立性———成就孩子一生的基石
執拗:為什么孩子固執己見171
正確認識孩子的執拗問題171
執拗是孩子心靈上的弱點173
執拗的心態常讓人的思維囿于一角175
執拗的孩子看不清人生的方向178
幫助孩子矯正執拗的性格180
小結:照亮孩子的心183
忌妒:為什么孩子容不得他人強184
忌妒是一種負面情緒184
忌妒是一種低劣的情感187
忌妒的心理害人害己189
忌妒是孩子心理上的蛀蟲192
忌妒的心理的背后1946
幫助孩子擺脫忌妒心理的牢籠196
小結:照亮孩子的心198
自私:為什么孩子總以自我為中心199
自私是孩子后天養成的199
自私的心靈會飽嘗痛苦的201
溺愛是孩子滋生自私的溫床203
培養孩子與人分享的習慣206
小結:照亮孩子的心209
消極:為什么孩子總會悲觀消極210
消極的態度放大困境210
樂觀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213
多給孩子一些鼓勵216
讓消極的孩子擁有自信人生218
小結:照亮孩子的心220
懈怠:為什么孩子沒有上進心221
賞識教育激起孩子上進心221
幫助孩子養成勤奮的習慣225
小結:照亮孩子的心228

書摘/試閱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許多家長都非常關心的問題,但是家長往往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孩子的身體健康方面,卻忽視了孩子成長最為重要的心理健康問題。其實,心理的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只有心理健康,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理性地對待和處理生活中的各個問題,才能讓孩子更加積極地面對生活。那么,如何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呢?有句話說得好:“成人比成功重要,對話比對抗重要,激勵比指責重要。”走進孩子的內心,做孩子最好的知心朋友,鼓勵他、支持他、信任他,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積極、樂觀地心,讓他們笑著面對生活、充滿希望地奔向未來,讓他們真正的成為一個身體和心理都健康的人。
深入孩子的心理世界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內心世界會越來越豐富,當孩子長到一定年齡的時候,在他們的心靈深處,便有了屬于自己的秘密,如果孩子不愿意向家長透露自己的想法,家長也千萬不要操之過急,而應該耐心地等待。如果父母流露出不滿的表情或者是“不問出來不罷休”的架勢,只會把事情弄糟,使得孩子關閉他的心扉。
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孩子的心理,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保證。做孩子的心理醫師,做孩子的一面鏡子,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大的愛與呵護。所以,父母應該學會從心理醫師的角度,來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引導孩子走出心理的誤區,為孩子的成長做好心理指引和疏導。否則,孩子的人生將會危機四伏,充滿坎坷和波折。孩子不愿對父母說心里話,很可能是因為他在成長發育過程中,為了擺脫父母對他的干擾才這樣做的。因此,當孩子發生上述情況時,父母應當首先檢查一下自身的管教方法是否得當,然后及時調整自己的做法。現今,很多父母常有不知如何與孩子溝通的困擾,與孩子之間的心理距離也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日益加深。其實只要稍稍改變一下與孩子溝通的方式,要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也并非難事。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母既是孩子的老師,又是孩子的朋友。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我們在與孩子溝通時,總是在說“你該如何如何”、“你該怎樣怎樣”……例如:晚上九點多,孩子尚未入睡,也沒有要上床的跡象,我們卻催促著孩子快快上床。孩子口頭上答應了,轉身卻在咕噥著:“你們自己不睡,卻要我去睡,我又睡不著!”這時,我們往往采取高壓政策:“睡不著也要去睡!”孩子只好乖乖地上了床。又譬如,孩子不聽話時,我們家長要么嚴厲地批評一通,要么就用“板子”教訓一頓,從來都是我們大人說了算,孩子從沒有辯解的機會。以至于孩子總是天真地說:“做大人真好,大人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是對的,希望我快快長大,早點做個大人。”其實孩子有這種想法很正常,而這份不公平也是存在的。在孩子眼中,大人也是有缺點的,只是他們不敢說出來。我們不得不承認:大人的問題,大人的矛盾,遠比孩子來得多。做父母的首先要學會好好去傾聽。但在傾聽之前,我們要先忘掉自己的身份,站在一個平等的角度去交流。而且,我們要學著先去聽聽孩子的想法,跟孩子溝通時不再用命令、要求的口吻,允許孩子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然后共同討論、解決問題。幫助孩子分析哪些事是能做的,哪些事是不能做的,還可以通過家庭會議來達成共識。只有這樣做,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才能提高他對家庭的歸屬感。遇上孩子做對了事,我們要多給他一些贊美,對于孩子的缺點,我們要把它提出來,然后讓孩子自己分析問題的癥結在哪里,該如何改進,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和批評。傾聽的實質是一種對孩子內心和權力的尊重,在傾聽的同時,父母的尊重這一美好信息已經傳遞給了孩子。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