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愛,從懂孩子開始(簡體書)
滿額折

愛,從懂孩子開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領券後再享91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無論我們生活在地球的哪一個角落,對孩子都擁有同樣的愛。然而,因為不懂孩子,很多父母往往在用一種錯誤的方式表達著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體能、智能和心理應平衡發展,即三維平衡。而其中對心理能力的培養更是重中之重,但卻又常常被廣大父母忽略。本書著 力于幫助父母建構孩子安全感、意志力和目標感這三方面的心理能力。在此過程中,父母還可以從書中學習愛的技巧、接受愛的訓練,真正找到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因為只有如此才能與孩子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溝通!
通過“懂”,讓孩子們更快樂、更幸福地成長,正是早期教育的意義所在!

作者簡介

羅靜,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兒童發展心理學博士、博士后;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優生科學協會理事。
《積木寶貝闖世界》電視欄目特邀嘉賓,中央電視臺、天津衛視、河南衛視、山西衛視特邀嘉賓。
《我和寶貝》雜志特邀專家,《北京晨報》教育專欄作家,《營養與優生》雜志專欄作家,《心理與早教》雜志專欄作家。積木寶貝國際早教副總裁兼首席教育官。

名人/編輯推薦

《愛,從懂孩子開始》是三維平衡早教理論創始人羅靜博士的首本力作。書中全面解析0~6歲孩子的心理成長問題,近300個真實案例,深度解讀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愛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著名影星陶虹重磅推薦,認為這是一本透析早期教育本質的好書!羅靜博士的300場全國巡回早教講座,場場爆滿,座無虛席。愛奇藝網站《靜觀育兒》視頻專欄同步在線,點擊量超過百萬!

一本書和它背后的故事
我是一個女人,是一個妻子,是一位媽媽,是我父母的女兒。在所有這些角色之后,我才是一位早期教育工作者。
自從有了開心,我就變成了一個極容易流淚的女人。上天賜予我的這個小姑娘是個快樂的天使,小小的腦袋上“站”著根根直立的頭發,頭頂頭發稀少,腦前方的頭發茂密且直挺,黑眼珠大大的,一笑眼睛就變成了月牙兒。
我同意育兒名博博主王人平先生在描述自己的育兒心路時,用的“自我救贖”這句話。養育孩子,對父母而言,更像是一次重生。對女人而言,尤其如此。
我小的時候,父親一直在外地學習。直到我上小學,他好像才正式成為家庭的一員。記憶里,他對我的要求很嚴。我曾經認為,我是怎么長大的他可能都不知道。他一直稱呼我“兒子”,我認為這是他不接納我的原因。
客觀來講,我對父親有一種崇拜感。他的醫術很好,中醫功底深,為家鄉人醫治過很多疑難雜癥,讓我覺得神奇,但除此無他。我和我父親一直不親,并且一直對他想要把衣缽傳承給我的意愿表示反感。
有人說學習心理學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天生好奇心特別重,另一種是自己心理上有著某種問題或欠缺。而我就屬于后者。
這么多年來,媽媽一直陪著我成長,除此之外也一直有長者為我引路。我認為自己很幸運。只是在我生命的早期,父親的長時間缺席造成了我生命的缺失。很長的時間里,我不知道該如何和他人,尤其是和異性建立良好的親密關系。為此,我一直苦苦尋找心理的平衡與自我的完整。
這不是一條容易的路。因為我們人生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階段是與父母一起度過的,所以無論你走到哪里、走多遠,你身上都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
從2007年起,父親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隔三差五要住院。因為我孕期反應特別嚴重,媽媽當時專門在北京照顧我。在我懷孕5個月的時候,父親突然打過來一個電話,說自己不舒服,已經住院了。我媽對我說:“那我回去吧,你就別跑了。” 我內心有些賭氣,當時還想,父親肯定又不聽話,累倒了,我肯定不回去。但后來,我每天都給媽媽打電話、發短信,告訴她不要擔心我,好好照顧父親。僅僅半個月后,媽媽就從老家回到了北京。后來我才知道,其實父親那時候已經因為腎衰竭離開了人世。
因為我懷孕,所以我是最后一個知道的;因為我懷孕,所以沒有見到父親最后一眼;因為我懷孕,所以我不能太過傷痛;因為我懷孕,所以要忍著!
父親就那樣走了。在我不能悲傷、不能憤怒的時候,他就那樣走了!當我出了月子,我會看著開心熟睡的樣子靜靜地流眼淚,靜靜地想念他。那時候,我差點兒得產后抑郁癥。
事實上,直到今天我才有勇氣寫出這些文字。寫出這些,不為別的,只想讓更多的父母,以及即將為人父母的人,在愛的路上,少走像我這般的彎路。或者,至少不要讓我們的孩子,再復制上一代的人生。
在孩子看來,如果你離開我,就是你不愛我。正如我當年對父親的成見——他不在我身邊,所以他不愛我。以至于“父親”二字,成為我生命里永遠的遺憾。
如今,即使工作再忙,我和老公也會確保和女兒在一起的時間。假如因為工作要離開一小段時間,我們也會提前做足功課,并且堅決不把工作帶回家去。我出差的時候,無論出發前還是回家后,開心都表現得很淡定,只是抱著我仔細看看,然后緊緊摟著我的脖子,再給我一個又大又甜的笑臉。
其實,父母和孩子生活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里。作為父母,很多時候都會和孩子對峙,明明為孩子著想,最終卻鬧個沖突收場。這就是你不懂孩子,不懂怎么愛孩子。
所以,守望愛,是我寫《愛,從懂孩子開始》的初衷。
醞釀了很久,也在實踐中和很多媽媽有過大量的溝通。“愛,要從懂孩子開始”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實在是看見太多、聽到太多,也經歷了太多,最終有感而發。所以,這不是一本我關起門來謅出的書,而是廣大父母共同創作的書。
我的導師曾經告訴我,人生中很多東西都會讓你留有遺憾,而你必須要帶著這些遺憾繼續趕路,因為生活必須向前。沿途中會遇到焦慮、擔憂等各種負面情緒,所有這些都沒有關系,千萬不要捂著它,要讓它見光。所有問題,一定都是有辦法解決的,不管是什么樣的辦法。
誰都有懵懂、沖動的時候,生命也因此而變得豐富多彩。但是,每一階段的人生都需要總結,自己要給自己成長的機會。很多時候,不是別人不給我們機會,而是自己不給。
所以,我給自己這一次機會。
希望你們也是。
羅靜
2013年 9月

目次

上篇安全感,給孩子一座最堅實的靠山
引言:安全感是什么
Part1你的愛,孩子安全感的源泉
黏媽媽的孩子,安全感不足
孩子在探索,父母要守護
愛的撫觸:皮膚上的安全感
Part2海綿一樣的孩子,吸收并反映你的情緒
壞情緒的小孩都是父母一手培養的
別讓孩子成為親密關系困難戶
Part3家庭是愛的容器
做個構建孩子安全感的智慧媽媽
做個積極介入孩子成長的智慧爸爸
別讓隔代教養消費孩子的安全感
中篇意志力,讓孩子成長為完整的自己
引言:意志力是什么
Part4請尊重“地心說”期孩子放大的意志
“對付”叛逆期的孩子,小意思
有了“我”,孩子才有了“心機”
父母們,是時候扔掉你們的分離焦慮了
Part25讓孩子做自己
放手孩子自己成長
與自我意識萌發期孩子溝通的法則
沖突:孩子自我成長的黃金機會
Part6讓孩子學會Hold住
父母要引導孩子的自我控制
有需求,要恰當地表達出來
面對危險,讓孩子保護自己的身體
下篇目標感,黑夜中指明方向的北極星
引言:目標感是什么
Part7告訴孩子,“你可以”
別讓孩子在通往膽怯的路上越走越遠
向因不自信導致的拖拉說“不”
幫孩子建立規則意識
Part8讓孩子知道,“我很好”
別讓畸形的自尊心傷害孩子
比出來的自尊毫無意義
勿因孩子撒謊兒誤傷他的自尊
恰當的愛,成就孩子的自尊心
Part9培養同理心,加強目標感
懂愛的孩子才有同理心
要自我,不要自私
附錄:要為上幼兒園做的心理準備
后記:我們都是愛的守望者

書摘/試閱



上篇安全感,給孩子一座最堅實的靠山
那甜蜜的搖籃和床鋪,父母的心和夜晚的燈,
以及每一次智慧的回應,都為孩子驅散襁褓中的暗影。
待孩子羽翼豐滿,便能展翅即飛,沒有絲毫猶疑,
因為他早已知道,
父母的愛,不多不少,一直在原地。
PART1你的愛,孩子安全感的源泉
本章主題:父母的愛,是指向分離的
父母對孩子們的誤解,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了。在襁褓中,孩子就開始了與外界建立初始的信任與安全依戀的旅程。父母的愛,是孩子順利踏上這一旅程的力量之源,是孩子智慧與勇氣得以成長和滋養的前提。
我們都宣稱愛孩子,可是,不是每個父母都會愛的。不是不愛,是不懂愛。父母的愛,應該是指向分離的。父母必須在孩子一出生就明白這一點。正因
為孩子有一天會離開我們,我們才更要在孩子離開之前,給他們準備好行囊。行囊的功能是什么?當面對困難的時候,孩子會知道,父母的愛是穩定的,永遠不會真正走遠;
當面對陌生世界的時候,孩子會知道,因為有愛的緣故,自己完全可以勇敢邁開探索的第一步;當被他人指責、遭到反對的時候,孩子仍然會知道,任何人的任何評價都不至于讓他失去自我、否定自我。因為豐盈的早期的愛,早已確鑿地告訴過他,自己一定是值得愛的、是有價值的。
行囊里裝的就是父母在孩子生命早期所給予的完整、智慧的愛。這種愛,不會把孩子的脆弱當作煩惱,不會把孩子的好奇當作麻煩。
黏媽媽的孩子,安全感不足
我不止一次聽媽媽們跟我抱怨:“我家孩子怎么那么黏人!”不知道為何,這種話我聽起來總覺得像是在炫耀呢。對于那個光溜溜來到這個世上的小人兒而言,你就是孩子的天。面對著這個陌生而充滿兇險的世界,無助的孩子不黏著你,還能怎么辦?如漫畫里的孩子對于媽媽離開的反應:
媽媽要出一趟遠門,行李都收拾好了。似乎鑒于之前的經驗,媽媽不打算告訴孩子,趁著孩子正在專心地搭積木,媽媽跟奶奶小聲交代了一番就偷偷溜走了。孩子玩累了,喊媽媽,發現沒有回應,著急地在屋里轉圈找媽媽,找了幾圈沒找到,于是開始大哭。當天晚上,孩子就得了蕁麻疹。
孩子的“存在哲學”
孩子因為跟媽媽分開而得了蕁麻疹,其實這種現象在小小孩中,尤其在1歲以前的寶寶身上比較普遍。從中醫的角度看,憂傷肺,而肺主皮毛。很多時候孩子心里的焦慮說不出來,就會有一些身體上的反應,比如患上濕疹、蕁麻疹等。這也被稱為心因性疾病,通俗些說,就是心病。
孩子也會有“心病”?要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我們還要先了解孩子們的“哲學”。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