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滿額折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為什麼不這樣想?:大寶法王給迷惑世代的12堂課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西藏的古老智慧,是當今世界的需要
當轉世900年智慧老靈魂遇上30歲困惑青年--12堂雋永深刻的心靈對話

人生好難?社會好亂?在生活壓力中載浮載沉,如何找到心的力量?

一群來自台灣的青年,抱著台灣社會觀察經驗與自身生命的困惑,
遠赴印度北方達蘭薩拉,拜訪藏傳佛教的傳承持有者--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九百年老靈魂對上困惑青世代,開啟了12場心靈對話直播。
從認識自己開始,雙方暢談工作、家庭、金錢觀等,
種種個人在現代生活中遭遇的疑難雜症;
同時亦深入安樂死、同性婚姻、社群恐慌、流浪動物安置等敏感複雜的社會議題。

在神聖、穩重的宗教領袖身份之外,
噶瑪巴展現了靈活、幽默、平易近人的風采,
以自身經驗及佛法智慧,一一回應了青年們的生活小煩惱及生命大哉問。
他不斷提醒著「相互依存」(interconnection)的精神價值,
更針對華人「慈悲但不夠勇敢」的特質,提出心靈療癒和培養勇氣的心法。
透過日常生活一思一行的練習,讓青年們善用無常,
逐步踏上尋回愛己也愛他、心靈富足的智慧之途。

 

作者簡介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西元1985年誕生於西藏東部遊牧家庭,幼年時即被認證為藏傳佛教主要教派之一的噶瑪噶舉派精神領袖——第十七世噶瑪巴。

已有九百年歷史的噶瑪巴傳承,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轉世傳承。西元2000年,14歲的噶瑪巴從西藏出走前往印度,此震驚世界之舉將他推向國際舞台,成為動人觀瞻的人物。自此,噶瑪巴即以世界級精神領袖的身分,帶領為世界和平而祈願的噶舉大祈願法會,推動環保等社會行動,並致力於保存西藏文化。

2008年起,首度展開西方之旅,先後出訪美國、歐洲等各地。目前噶瑪巴居住於北印度達蘭薩拉附近的上密院,每年有成千上萬來自全球各地的訪客前往覲見。

相關著作:
眾生出版社
《師心我心無分別:法王教你喚醒虔敬心的365則心法》
《慈悲喜捨每一天:讓愛延伸的365項修練》
《吉祥如意每一天:大寶法王口訣日曆》
《妙法抄經本二:普賢行願品》
《妙法抄經本》
《就在當下》
《崇高之心:由內而外改變世界》
《愛的六字真言》
《法王教你做菩薩》
《大寶法王:千年一願》
《報告法王:我做四加行》

 

名人/編輯推薦

推 薦 序 王菲
希望通過智者的這些親身體驗和感悟,
為你解生命中的困惑,
願這盞明燈一直引領你,
不斷向內探索,
直至本具的智慧得以全然體現,
並以這光明繼續溫暖人間。

 

目次

第一堂課、我是誰?
Part 1:我不是你們所想的那個人
Part 2:「認識自己」指的不是去尋覓一個和自己不一樣的人
Part 3:自己和自己打一架:面對內在衝突的實用心法
Part 4:追求自我,不等於推翻傳統
Part 5:孩子的教育不能等,耐心協助孩子開展真實的自己

第二堂課、其實我和家人超不熟?
Part 1:關於孝順這件事
Part 2:走在夢想的路上,父母不是你的絆腳石
Part 3:「改變」家人之前,感動是起手式
Part 4:打造名實相符的健康家庭

第三堂課、上班好累,我為了什麼而工作?
Part 1:世界上真的存在「有意義的工作」嗎?
Part 2:關注內在力量,培養面對困難及挑戰的決心
Part 4:每份工作,都能找到意義

第四堂課、有「神領導」,就沒有「豬隊友」?
Part 1:若一支足球隊裡,每個球員都只想著自己要進球......
Part 2:想要成為神領導,你準備好了嗎?

第五堂課、憤怒、悲傷、厭世……負面情緒錯了嗎?
Part 1:放下,是為了自己
Part 2:社會那麼亂,我該怎麼辦?
Part 3:來玩吧!我和負面情緒有個遊戲

第六堂課、男人、女人、跨性人,可以自己選嗎?
Part 1:沒有撕不掉的性別標籤
Part 2:「弱勢」也可能是一種自黏標籤
Part 3:關於性別的兩個練習題

第七堂課、可愛又可惡的金錢遊戲,買走了我們的一切?
Part 1:Money, Money, Money,小心上癮
Part 2:走出金錢觀念的誤區,翻轉對消費的誤解
Part 3:消費,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

第八堂課、怎麼辦?網路世界似乎成為我的全世界
Part 1:資訊爆量,心慌意亂
Part 2:科技+負面情緒=人人都是網路炸彈客
Part 3:和社群恐慌症玩個遊戲,輸了也沒有關係

第九堂課、全球化洗掉了我的文化,如何保有自我認同?
Part 1:從「家」的空間感來定義文化的立體感
Part 2:去經驗、去碰撞,才是文化保存的品質保證
Part 3:創造心的時間感,品嚐當下的滋味
Part 4:咬一口總匯口味的文化 Pizza

第十堂課、毛小孩和野小孩,我們該愛牠還是愛牠?
Part 1:人和動物哪一個重要?
Part 2:愛心是雙手,智慧是眼睛
Part 3:斷肉吃素就是最好的放生
Part 4:恢復「慈愛之心」的原廠設定

第十一堂課、當地球壞掉,我們還生有可戀嗎?
Part 1:尋回與自然的連結
Part 2:選擇改變,環保不是是非題
Part 3:環保行動者心法:先感動自己再談改變他人

第十二堂課、死亡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Part 1:就算避談死亡,它也照樣會來
Part 2:面對死亡的實戰計畫
Part 3: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章

書摘/試閱

和社群恐慌症玩個遊戲,輸了也沒有關係

也許每個人都有過這種經驗,雖然理智上知道什麼事情是對的,「應該」做出什麼選擇,但是在行為上,卻還是不禁走回舊有的習慣模式。台灣年輕人就告訴了我關於網路成癮困擾,他總是想著:「啊……我要戒掉Facebook。」或是在考試前決心「我不要滑手機,我要好好讀書。」可是因為手機擺在身邊,總會不小心拿起來用,甚至連在上廁所的時候也要滑手機。

以佛法來解釋,很多人也都說不想發脾氣,但每次還是無法克制情緒。為什麼做不到呢?我覺得這是因為我們都太依賴煩惱了,無法和舊有的習慣上切割。通常,我們會知道自己不要想這個、不喜歡那個、不需要這個,但我們卻沒有勇氣對煩惱說:「我不再需要你了。」或是「沒有你,我也活得下去。」我們心中除了煩惱,就沒有其他可依靠了,只能靠著煩惱支撐自己活下去。感到無助的時候,我們的心靈無所支撐、依靠,只能靠發脾氣這種情緒爆發的方法來應對。

年輕人還告訴我,一家網路訂房業者做了一項調查,針對行動裝置旅遊所做的調查指出,在31個國家共9,200名旅客中,有六成的台灣旅客表示,為了不和朋友脫節,在旅行中會頻頻回應朋友在社群網站上的貼文,比例高居全球第一,遠高於全球旅客平均的32%。調查也顯示,台灣人平均花4.2個小時觀光,其中花在滑手機的時間卻高達3小時。更有一成的旅客每天滑手機的時間超過5個小時。太過依賴社群軟體的結果,可能會從上癮進一步發展成「社群恐慌症」(FOMO, fear of missing out,擔心錯過),害怕自己一旦錯過什麼訊息,就落伍、跟不上話題了。不由自主反覆查看網路訊息,於是變成一種恐慌症,沒有手機或沒有網路就受不了。

在這樣的狀況下,控制不了自己、擔心錯失消息而感到失落等等情形,帶來很多精神上的痛苦。那些「需要被看見、被關注」、「擔心錯過」的人,應該是源自於他們的心中充滿孤獨,沒有安定感,沒有歸屬感。焦慮恐慌的時候,請告訴自己:「雖然我不確定能不能不依靠煩惱而活,但我要試試看。」這邊還想要跟大家說的是,其實煩惱是很狡猾的,你越嚴肅,煩惱也越嚴肅,你越頑固,煩惱也越頑固。所以有的時候反而要放輕鬆,像是跟煩惱玩遊戲一樣,跟煩惱切磋切磋,反正輸了也沒有關係。

依照這樣的意願而行,久而久之,當你心中有一種穩定的正能量陪伴時,自然就不再需要外在的陪伴,也就不會再需要依賴網路訊息,害怕自己錯過什麼。

設定正念鬧鐘,看看自己「現在怎麼了」

社群媒體提供我們一個機會,讓我們認識到彼此的依存,以及我們希望獲得快樂、不想要痛苦的共同基本渴求。基於這樣的相連性和深刻的平等性,社群媒體確實可以成為一個讓我們更能體驗這些真實的地方。

年輕人問我,網路和資訊科技如此發達,這究竟是一個更好的時代,還是一個更挑戰的時代?我覺得重度網路使用其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但外在看似很多人陪,實際內心是空虛、孤獨,就是內在缺少支持力的警訊了。我們在談金錢那個主題時,有針對上癮做些討論。網路成癮也是一樣的,一開始我們都只是玩一下,嘗試一下,只是想要交朋友或是得知一些資訊,慢慢就變得認真,變得太過沈迷,加上內在本來就缺乏能量,很容易就會忽略初衷。後來為了要贏得關注和人氣,我們會想出很多辦法去抓取,因此就忘了一開始想達到的目標。

這邊想要再提一次,我們的煩惱是非常狡猾的,會替自己找很多合理化的藉口,騙自己「這就是初衷啊。」、「這是我本來想要的。」那是因為我們沒有覺察,慢慢養成不好的習慣後,初衷就變質了。我覺得網路和科技發展的潮流已經難以抵擋。於是心靈的修養跟內心力量的建立就變得更加重要。

要如何不忘初衷,培養支持自己的力量?根據我的經驗,就是要常常警惕、提醒自己保持正念。在做任何事的過程中,必須不斷提醒自己,保持覺察,時時刻刻問自己:我在做什麼?我在想什麼?我感受到什麼?當然,時時刻刻提醒可能太嚴格,很難達成,但是在培養心的力量的時候,應該是要有計畫地進行,按部就班地持續練習,如果我們放任自心不管,你會發現我們的心,就像三歲小孩一樣,很容易迷路,一旦被外在的事物吸引,就跟著跑掉了。所以我們要照顧、監督自己的心,就像父母一樣,照料這個三歲的小孩。

正念覺察並非只用在情緒起伏時,我們必須無時無刻觀察自己的心念。具有正念覺察便是活在當下,我們每天可以試著定出一個「覺察鬧鐘」,早上、中午、晚上各一次,或是每兩、三個小時設定一次鬧鈴來提醒。重點是騰出觀察自己的時段,不論手上正在做什麼事情, 我們要善用正念的方法,回到當下檢視自己的行為與心態,是否與初衷所勾勒出的樣子相對應。

在生活中,要常常去看「現在怎麼樣了?」我們常常忙了一整天,根本不知道自己忙了什麼,就算有人問你,你也可能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是因為現在的人很容易散亂,都沒有品嚐到當下的感覺。具有正念覺察的特徵即是處於當下,能夠品嘗、體驗到當下的所作所為

但所謂的正念不是說要捨棄現在關注的事情,把過去的關注點再拉回來,不是這樣的。正念要找回的是那一種你生來就有的可貴特質,是你本來就不想忘的那個初衷。而進一步養成正念的習慣後,慢慢能長出支持自己的力量,也就不再那麼依賴外在的關注了——因為我們就是自己的靠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