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佛性辨正
滿額折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佛性辨正

商品資訊

定價
:NT$ 400 元
優惠價
9036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0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佛教可稱為眾生欲學習佛法而後成佛的宗教。
然而,究竟要學習什麼佛法才能成佛?學習佛法後大家都能成佛嗎?
這些關鍵問題的解答,也許得從佛性之辨正略窺一二。

佛性思想可謂萌芽於印度,卻開花结果於中國。
中國佛教的許多重要宗派如華嚴宗、天台宗、禪宗、三論宗等宗的建構可謂是均以佛性思想為奠基。
然佛性思想在發展過程中,卻衍生了很多爭論性的問題。即使同一涅槃經中亦見前後論調不一,諸如:
佛性本有始有?
一闡提有無佛性?
佛性是我或非我?
佛性是因是果?
佛性是定有或定無?
草木非情有否佛性?
佛性可見不可見?
……等諸多爭議問題,亟待研究解決。
作者有鑑於佛性思想如斯的重要性,故於本書中對佛性作深入而廣泛性的了解及探討。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056776.pdf

作者簡介

藍傳盛,一九五四年生,台灣高雄市人。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高雄醫學院內科學講師。
現任藍傳盛診所院長、高雄市政府市政顧問、中華民國高雄醫學大學全球校友總會輔導理事長。
曾任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高雄市高醫校友醫師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監事、台灣家庭醫學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公餘之暇,獵涉佛學凡二十年,對佛學研究興趣盎然,每每佛書一卷在手,終日啃讀。對佛教各宗均有獵涉,然獨鍾於佛性之研究。本書即對佛性作深入及廣泛之鑽研及探討。

印度佛法約於西元世紀前後傳入中國,但確切傳入時間仍眾說紛紜。佛教顧名思義乃欲學習佛法而後成佛的宗教。然究竟要學習什麼佛法才能成佛,或學習佛法後大家都能成佛嗎?我想這是學佛者最迫切關切而且亟想知曉答案的重要問題。因此佛性論便應運而生,解答了上述第二個問題。
佛性的定義當然各宗各派或有不同,但依佛性最通俗的一般解釋為成佛的因性或成佛的可能性。
佛性論隸屬印度佛教中觀、唯識、如來藏三大大乘佛教思想系中之自性清淨心如來藏系。考之佛性論的起源甚早,早在阿含經的「增支部」就有述及心性本淨說,但為客塵煩惱所染耳。
如來藏說大約興於西元三世紀,而盛弘於四、五世紀中葉。
從原始佛教的「自淨其意」,到部派佛教大眾部的「自性清淨心」,到初期大乘佛學的「心性本淨」,到華嚴經如來性起品的「含蓄如來藏說」,到如來藏經的「如來藏」。
在部派佛教中有心性本淨及心性本不淨二派別,前者有大眾部及分別說部,後者有說一切有部及成實論。
心性本淨說即發展為日後的佛性說。
中國於魏晉時代即有清談玄學、禪學及般若性空學,南北朝加上涅槃佛性論後,三者常互相結合,尤其禪學以般若性空結合涅槃佛性而發展為日後的禪宗。其中天台宗的一念無明法性心及性具思想;華嚴宗的圓覺自性清淨心及性起思想;禪宗的當下現實之心及即心即佛;三論宗的中道佛性及八不緣起等,均與佛性思想締有相當密切之關係。
同時小乘的大般涅槃經的漢譯本相當於漢譯「長阿含」的「遊行經」,也於西晉時期出現,由白法祖所譯。東晉時也有譯本,但已失佚。法顯譯本則收入大正藏阿含部。另有「方等涅槃經」:西晉竺法護所譯,即四童子三味經。
大乘類的涅槃經如法顯的六卷大般泥洹經;曇無讖的四十卷大般涅槃經,即北本或大本;慧觀等改治北本而成的三十六卷大槃涅槃經即南本;若那跋陀羅的大般涅槃經後分等譯本相繼出現後,於南北朝時期佛性思想遂蔚為風尚,興盛一時。
除涅槃經盛談佛性外,其他如來藏系經論如三經一論及其他經論,包括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勝鬘經、大法鼓經、無上依經、寶性論、大乘莊嚴經論及真諦三藏的佛性論等均深入探討佛性思想。
佛性思想可謂萌芽於印度,卻開花结果於中國。
況且中國佛教的許多重要宗派如華嚴宗、天台宗、禪宗、三論宗等宗的建構可謂是均以佛性思想為奠基。
然佛性思想在發展過程中,卻衍生了很多爭論性的問題。即使同一涅槃經中亦見前後論調不一,諸如佛性本有始有?一闡提有無佛性?佛性是我或非我?佛性是因是果?佛性是定有或定無?草木非情有否佛性?佛性可見不可見?等諸多爭議問題,亟待研究解決。
作者有鑑於佛性思想如斯的重要性,才決定出此「佛性辨正」一書,對佛性作深入而廣泛性的了解及探討。
全書分十一章,第一章解释佛性的意義,各種佛性異名同義詞,佛性的種類及佛性本身的體相用之意涵。
第二章探討天台智顗大師首創的三因佛性之分類及其與其他諸多佛教觀點之比對會通。
第三章探討佛性的偏局問題及草木有否佛性;佛性與無明的關係及相互作用;及佛性到底可見不可見,並兼論禪宗的明心見性。
第四章了解各宗依佛性的修行位階。
第五章起探討各大宗派的佛性思想及心性論,包括第五章之禪宗、第六章之天台宗、第七章之華嚴宗、第八章之三論宗及第九章之唯識宗。
第十章探討南北朝時期六大佛教宗派的佛性思想及心性論,包括地論宗、攝論宗、成實宗、俱舍宗、毘曇宗、涅槃宗。
第十一章探討中國歷代各時期各大師的佛性思想。內容包括:一、佛性思想的淵源流變。
二、佛性思想的相關經論。
三、中國各時期歷代各大師的佛性思想。
本書經耗費多時,終於底成。然作者才疏學淺,理念或有不周,見解或有不圓,疏漏難免,尚祈十方賢達大德不吝匡正,誠至所感禱為荷。

目次

序言
第一章 佛性的意義及種類
第一節 佛性的釋名
一、涅槃經
二、大法鼓經
三、央掘摩羅經
四、無想經
五、寶性論
六、佛性論
七、慧遠的大乘義章
八、智顗之佛性界定
九、其他如來藏系經論
第二節 佛性的異名同義詞
一、名稱不同,意義相同
二、等同於佛性意義內涵之描述語
第三節 佛性種類
(1)華嚴宗
(2)涅槃宗
(3)佛性論
(4)天台宗
(5)瑜伽行派
(6)地論宗
(7)三論宗
(8)禪宗的即心是佛
第四節 佛性的體、相、用
一、佛性的體相用
二、佛性的體
三、佛性的相
四、佛性的用
五、佛性的果
第二章 佛性三因之會通
第一節 緣、了、正三因佛性之會通
一、涅槃經的二組二因佛性的會通
二、智顗之三因佛性
第二節 緣、了、正三因佛性之會通
一、天台宗智顗之三因會通
二、慧遠之佛性觀
三、三論宗吉藏之佛性觀
四、法寶之佛性觀
五、慧沼之佛性觀
六、唯識宗 窺基之佛性觀
七、靈潤、神泰之佛性觀
八、華嚴宗法藏之佛性觀
九、澄觀的佛性看法
十、地論師之佛性觀
十一、三因與修行位階
第三章 佛性的相關問題
第一節 佛性的偏局問題、無情有性
第二節 佛性與無明
第三節 佛性的見與不見,兼論明心見性
第四章 佛性的修行位階
一、華嚴宗
二、唯識法相宗
三、三論宗
四、律宗
五、俱舍宗
六、成實宗
七、禪宗
八、淨土宗
第五章 禪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第一節 禪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一、心性的定義
二、中國各時期的「禪學」思想
三、禪宗的心性佛性論
第六章 天台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第一節 天台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一、天台宗的心性論
第二節 天台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一、天臺宗的止觀
二、天台宗的心性與佛性關係
第七章 華嚴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第一節 華嚴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一、華嚴宗的心性論
二、華嚴宗的心性與佛性
第八章 三論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第一節 三論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一、三論宗的心體與理體
二、三論宗的心性實踐
第九章 唯識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第一節 唯識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一、唯識宗的心體與理體
二、唯識的熏習與種子說
三、唯識宗的心性論與佛性論
四、唯識宗的心性與實踐
第十章 南北朝各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第一節 地論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一、地論宗的心性論
二、地論宗的心性與解脫
三、地論師的佛性思想
第二節 攝論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一、攝論宗的源流
二、攝論宗的心識說
三、攝論宗的佛性思想
第三節 成實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一、成實宗的源流
二、成實宗是大乘或小乘
三、成實宗的心性思想
四、成實宗的佛性思相
第四節 俱舍宗之佛性思想與心性
一、俱舍宗之心性論
二、俱舍宗之佛性論
第五節 毘曇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一、毘曇宗的源流
二、昆曇宗的心性說
三、昆曇宗的解脫論
四、毘曇宗的佛性說
第六節 涅槃宗的佛性思想與心性
一、涅槃宗的源流
二、涅槃宗的心性論
三、涅槃宗的佛性論
第十一章 中國歷代各大師的佛性思想
一、佛性思想的淵源流變
二、佛性思想的相關經論
三、中國歷代各大師的佛性思想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佛性的意義及種類

第一節 佛性的釋名
一、涅槃經
涅槃經大量採用「佛性」一詞,較少使用「如來藏」譯語。
依據屈大成「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148頁統計,北本之「佛性」譯語出現次數有21次;「如來藏」有4次;「如來秘藏」有4次。
法顯本泥洹經出現「佛性」有4次,「如來之性」有16次,「如來藏」有6次。可見以佛性出現之次數為多。
何謂佛性?佛性的最一般理解是指眾生覺悟之因,眾生成佛的可能性。
由於涅槃經只有零碎的梵文斷簡存在,只得依漢譯本及藏譯本之對照協助來了解佛性一詞的梵文原語。
佛性是佛與性的結合。佛的梵文是Buddha,如來的梵文是Tathagata。
「性」有三種可能梵文:dhatu(界)、garbha(胎)、gotra(種族、家族)。
dhatu是「界」之義。「界」依瑜伽師地論釋界義:「因義,……本性義,……是界義」[ 大正30、610]
依「阿毗達摩俱舍論」:「法種族義,是界義」、「界聲表種族義」[ 大正29、5]
依「大昆婆沙論」說界有種族義、分齊義、種種因義。
可見界是因義、種種因義、本性義、種族義。但「界」發展至華嚴宗之「法界」之「界」,其義已演變為代表「本體」之義了。
日本學者水谷幸正以北本與法顯本比對發現,當藏語翻為梵文tathagata-garbha,法顯本多譯為「如來性」;北本多譯為「佛性」及「如來藏」。當藏語翻為梵文tathagata-dhatu時,法顯本及北本多同譯作「佛性」,因此推測涅槃經「佛性」一詞,乃梵文tathagata-garbha及tathagata-dhatu之翻譯。
但另一學者高崎直道經考察得出結論是:漢譯涅槃經以「佛性」譯為buddha-dhatu的次數較多。
二、大法鼓經
漢譯本,藏語Khama 即梵語dhatu。故Buddha-dhatu翻成佛性。
或tathagata-garbha翻成「如來性」。
三、央掘摩羅經
藏語Khama,相對應梵語Buddha-dhatu,即佛性。
藏語dhyins同Khams對應「佛性」
四、無想經
藏語de bshin gsegs pahi 即梵語tathagata如來。藏語rigs Dan rayed即梵語gotra,意為佛的質素、性質。
五、寶性論
有梵文本。佛性為Buddha(佛)或tathagata(如來)與dhatu、gotra、garbha之組合。當中以Buddha-dhatu
之組合出現次數最多。可見「佛性」的梵文原語應為buddha-dhatu。
故佛性即指佛的領域、佛的成分、佛的因等。
六、佛性論
佛性論以體及相來探討佛性。體即佛性因,其十相其實有包括體及用。
體如下:三因、三性、如來藏。
十相:自體相、因相、果相、事能相、總攝相、分別相、階位相、遍滿相、無變異相、無差別相。
十相中,自體相及因相可歸為「體」;分別相、階位相、遍滿相、無變異相、無差別相等可歸於「相」;事能相、總攝相可歸於「用」;
七、慧遠的大乘義章
A. 佛性之佛是「覺」之義。「性」有四義:種子因本、體、不改、性別。
a.如來藏即是佛的種子因;體有四種:因自體即真識心;果自體即法身;覺性自體通因果;法性自體。前三者是能知性;後者法自體性是所知性。
b.不改是不改變。因自體會隨緣,但本身不會改變。其他果自體、覺性自體、法性自體均不改變。
c.性別指因自體、果自體互不相同;因及果自體之體性不同於木石等無情之物;萬有之如來藏體與萬有之世間妄相不同。
八、智顗之佛性界定
「佛者,覺智也,性者,理極也,能以覺智照其理極,境智相稱,合而言之,名為佛性」[ 金光明經玄義卷下,大正39、8中]
九、其他如來藏系經論
(1)勝鬘經:只談如來藏,未說及佛性一詞。
勝鬘經之「不空如來藏」是無上佛法,是如來無為身(即法身)。
而依據涅槃經,如來藏就是我,就是佛性。所以不空如來藏既是佛性(佛因)也是法身(佛果)。
而且勝鬘經也說,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
可見如來藏不但是佛性(佛因,指不空如來藏或空如來藏),如來藏也是如來法身(佛果,指不空如來藏)。
-勝鬘經:「不空如來藏,謂無上佛法,
不相捨離相,不增減一法。
如來無為身,自性本來淨,
客塵虛妄染,本來自性空。」
-涅槃經:「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 大正12、407中]
-勝鬘經:「世尊。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成就說如來法身。世尊,如是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
(2)楞伽經
楞加經主要是談「如來藏」,並未使用「佛性」之詞。不過依據涅槃經,如來藏即是佛性之義。而且楞伽經本身也提到如來藏是如(真如)之異名同義詞。
而依據佛性論,佛性是二空所顯之真如。可見佛性即是真如。
依據吉藏所言,佛性及真如並是佛性異名。
由上知,如來藏即是真如也是佛性。
而且如來藏(佛性)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
可見如來藏不但是佛性,而且也是萬法之本體。
-涅槃經:「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 大正12、407中]
-楞伽經:「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
-吉藏、大乘玄論:「經中有明佛性、法性、真如、實際等。並是佛性之異名。……」[ 大正45、42下]
-楞伽經:「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徧興造一切趣生,……」
(3)大乘起信論:以眾生心來顯示摩訶衍義,而摩訶衍的體即是心真如,摩訶衍的自體相用即是心生滅因緣相。摩訶衍之體是心真如,而真如即是佛性,所以摩訶衍即是真如佛性體所展現的世間及出世間的萬法。
印度佛教很少以「體相用」來描述佛性,大多以「非一非異」來描述。體相用是同一法,所以是非異。但同一法的體相用又各自不同,所以是非一。起信論之體相用說法,可以說是中國佛教的一種特色說法。
體相用三大: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
以上內容節錄自《佛性辨正》藍傳盛◎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056776.pdf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6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