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滿額折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療癒你的內在小孩:心理醫師陪你跟自己和解的成長課

定價
:NT$ 380 元
優惠價
9034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8元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 沒有完美的童年,一樣能擁抱美好的人生 ─────
傷口的背後一定都有一個等待被理解的原因

內在小孩 6 種需求 X 6 種情緒釋放 X 5 種自我價值重建 X3 種整合

這是屬於曾經受過傷的你我,應該好好面對自己的成長課,

讓傷口成為座標,為自己啟程,活出強大、自信、內在安穩的自己。

其實沒有不開心,但也沒有快樂的理由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小孩。不管在童年,還是成年後,當內在小孩得不到關心、愛護與療癒時,內在小孩就成了一個有創傷的小孩;他會讓你的情緒容易失控;或在與人交際互動時常受挫,跟世界格格不入;在工作中不受重視,時常被欺負;在感情中作態,沒有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更在人生重要抉擇時刻,做出了「我不好」、「我不配」的決定。

用現在的自己安慰過去的自己,最有力量

小時候的我們,總期待著長大,期望成為自己喜歡的大人,但現在的我們,覺得開心嗎?還是偶爾覺得難過,覺得很受傷;又或者在夜深人靜時,覺得孤單,被世界遺棄了呢?試著回頭跟童年的自己,那個躲在角落的內在小孩說:「你很棒,因為你才有現在的我!」

不要帶著創傷過日子!檢視傷口,學會包紮,等待癒合

心理學家榮格說:「內在小孩是一切光上的光,是治癒的引領者。」療癒內在小孩是一趟向內療癒的旅程,作者心理醫師施琪嘉,在精神分析學的基礎上,提出了許多嶄新的觀點,釐清「內在小孩」的概念外,開啟更多生命的理解,從嬰兒的出生,孩童的教養,以及成年後的社會適應,每個人都可以開始找尋自己的內在小孩,展開自我對話,重新理解與定義自己的人生。

在心理醫師引導下,認識、理解、療癒我們的內在小孩

看見內在小孩的樣貌 ──

 〔出生的創傷 生存恐懼的恐懼大於出生的喜悅

奧托?蘭克( Otto Rank )提出「出生創傷」的概念:孩子從胎兒到嬰兒出生,這過程是非常痛苦的,作者延伸解釋:每個嬰兒最初的感受未必是安全、幸福而充滿期待的,而是充滿驚恐的孩子,直至適應了世界,對於周遭環境產生信任,才會穩定,成為讓人喜歡的嬰兒。

 〔 不害怕寵愛孩子 建立充滿愛與安全感的上帝體驗

正因為嬰兒出生充滿驚恐與害怕,作者反對挫折教育,要給孩子滿滿的愛,不要怕溺愛,滿足孩子「上帝」般的體驗,不要因為失衡的母親環境,造成內在小孩的創傷。

理解內在小孩的六大心理需求 ──

需要被愛〕貪婪、嫉妒與占有慾

缺乏愛的內在小孩是一個非常貪婪的「惡魔」,可能對於很多東西都有強烈的占有慾,就是以嫉妒的、有攻擊性的,甚至是毀滅性的形象出現。

渴望陪伴〕害怕分離的孤獨感 ───

孩子需要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成長。熟悉的環境包括身邊的人和事物,還有當地的文化。文化、環境也是一種陪伴。

缺少讚美〕求誇的自卑感 ───

不是父母親做錯了什麼,而是我長得不夠好,我做得不夠好。這個孩子久而久之就會認為自己不好,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就會處於一個特別自卑的狀態。

失去玩耍的能力〕成年直男的緊張感 ───

直男的邏輯。他在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很少考慮對方的意見,也很少徵求對方的意見。既然是直男,那他就不用掩飾什麼,也不用客氣寒暄,他就直接開始表達了。

欠缺被道歉〕沒有被理解的委屈感 ───

道歉意味著承認自己有弱點和缺點,承認自己做事不夠完美,承認自己會犯錯,承認自己做不到孩子心目中理想父母那樣完美無缺,無所不能。

同理心不足〕缺乏人際的理解 ───

大腦中有一部分神經,會讓人們因為看到別人做了某些事,自己也能體驗做那些事情的感覺,並產生同樣的神經反應。這種現象就是「同理心」。

 

接納有創傷的內在小孩的情緒壓力 ──

充滿恐懼〕動不動就焦慮的危機意識

早年有強烈恐懼感的人,內在有一個特別恐懼、感覺要死了的內在小孩,那麼他長大以後做的很多事情的根本和基礎都是要讓自己活下來。

羞恥感過多〕總覺得自己很丟臉

這種有著充滿羞恥感的內在小孩的孩子,如果得不到鼓勵、得不到愛,當孩子覺得自己活著毫無意義的時候,最極端的表現就是「我不要活了」

容易有被拋棄的焦慮〕害怕型的依戀關係

如果一個人的內在小孩有被拋棄的感覺,他在現實中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種焦慮矛盾型的依戀關係。發展親密關係時,他經常呈現出一種拋棄和被拋棄的關係。

空虛感超標〕缺乏生活體驗

如果一個人什麼癖好都沒有,大致就可以推斷這個人的內在是空洞的。一個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的人,覺得周圍的事物和人都是可有可無的,對任何事物和人都是不會用深情的。

安全感的需求〕高敏的感受力

這一類人就是我們所說的高敏感型的人,他對外面的聲光氣味等資訊的感覺精準度、處理速度、感受深度、感知範圍,都遠超乎一般人。

容易情緒化〕缺乏複雜情感的建立

缺乏複雜情感、情緒細分顆粒度粗的人,在簡單的情緒之外,體會不到太多其他的情感,所以他們的理解和表達都是直來直往的,不大會顧忌別人的感受,而且也經常情緒失控。

重建自我價值治癒內在小孩的創傷 ──

〔否定自己,自我價值低落〕
一個覺得自己不行的孩子,往往就是在這種嚴苛、貶低、不誇獎的教育之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小時候,父母給孩子很多鼓勵、支持和誇獎不叫溺愛,這就是孩子真實的需求。
〔常常認為「我不配」,只能選擇不好〕
形成了「我不配」的內在小孩,就是由於小時候父母對他的態度,所以在遇到事情和選擇的時候,他們很自然地就會認為「我不配擁有最好的東西」。
〔認為「我不好」,自動過濾掉稱讚與誇獎〕
「我不好」的孩子,自我價值感特別低,存在感特別低,他覺得自己體驗不到生命,而自殘自傷的意義就在於感到了痛、看到了血,就證明自己還活著。
〔學會自我釋放,不再壓抑自己〕
真正做到自我釋放的人,會由於自己在人群中、在生活中特別舒適,所以變得特別真實。
〔要自我認同,不再懷疑自己〕
男性身上被壓抑的女性氣質、女性身上被壓抑的男性氣質開始突顯出來,最後他們的自我認同感就得到了整合,這是心理的自我認同和社會的自我認同的統一。

內在小孩對於人生不同階段的影響 ──

生育 母親的內在小孩對於生育與教養都會產生創傷的代際傳承。

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內在會有劇烈的轉變,要學習跟內在小孩和平相處。

性別 男孩的內在小孩意象:哈姆雷特、孫悟空女孩的內在小孩意象:灰姑娘

夫妻 夫妻關係中,反映父母親如何對待小孩,好的父母就會有有好的關係的延續。

老年 會產生擁有疾病、孤獨感、對死亡產生恐懼、希望有尊嚴活著等的內在小孩。

職場 同事會有父母或是手足關係的投射,內在小孩也會影響職場人際關係的互動。

自我整合開發潛能 用現在的自己安慰過去的自己,才最有力量

〔 自我覺知 〕 全面了解自己、開啟內在對話

〔 自我療癒 〕 看見內在小孩、告別負面感受

〔 有價值感 〕 擁有良好自尊、確定人生意義

〔 自我接納 〕 全面認可自己、有能力愛自己

〔 潛能發展 〕 開發未知優勢、連結內在靈性

名人/編輯推薦

【擁抱推薦】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鐘穎 諮商心理師.心理學作家

【作者序】擁抱內在小孩, 就是擁抱最真實的自己

你好,我叫施琪嘉,是具有醫療背景的心理治療師、大學教授。我受過神經科學和神經內科的訓練,做過神經科醫生,也當過精神科醫生。後來因為對心理學感興趣,所以轉向心理治療和精神醫學。

 

後來的十幾年,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精神分析以及重度人格障礙的治療。根據多年對人格障礙病人進行治療的經驗,我發現很多人的「消極自我」來自童年,我們稱這種「消極自我」為「有創傷的內在小孩」。內在小孩是每個人內心中的孩子。我們每個人內心中都有一個「孩子」的狀態,這個內在的孩子不會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而消失。他會永遠像個孩子躲藏在我們內心的角落。

 

◎內在小孩的各種形象

如果你的運氣夠好,你的父母能善待你,那麼在你成長的過程中,這個內在小孩就會健康快樂地活著。可是,如果你很不幸地生長在一個環境特別惡劣、得不到父母善待和珍惜的家庭裡,那麼你的內在小孩就會變成一個有創傷的內在小孩。

 

當你在工作、學習、生活時,這個有創傷的內在小孩隨時都會跳出來,哭泣、懇求,干擾當下的你。可以說,一個人一生所受的種種困擾大都源自於幼年創傷留下的陰影—他總是帶著一個有創傷的內在小孩生活著。

 

這個內在小孩會以各種形象出現,例如自卑的、哭泣的、無助的、無力的、絕望的,或是對這個世界充滿不信任、懷疑、缺乏安全感,對別人懷著厭惡和憎恨等等。

 

譬如,一個很漂亮的女孩,但她從來都不覺得自己漂亮,這就是因為她的內在小孩總被父母否定而受了傷。她的父母從來不認為他們的孩子是漂亮的,從來不認為他們的孩子是有才能的,從來不認為他們的孩子是應該存在的、是有意義的。

因為有了她,她的母親受到婆婆的虐待;因為有了她,她的母親無法和父親離婚;所以,她的母親十分討厭她,當然也就對她沒有好臉色。

 

這個女孩也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有才華的、值得享受幸福的孩子。在她長大後變得楚楚動人時,在她學業成績很好時,在要去追求未來生活時,她的選擇在外人看來總是特別配不上她。

 

有很多優秀的男性去追求她時,她都覺得自己配不上他們,並且會產生疑問:「他們怎麼會看上我?他們怎麼會說我漂亮?他們怎麼會說我對人很好?他們怎麼會說我很有才能?」她從來不相信自己,所以在人群中總是唯唯諾諾、小心翼翼,而且總是自我貶低。

 

她找的男朋友以及後來結婚的對象都不是什麼好男人。也就是說,她把自己的日子過得很苦、很慘,而且幾乎是找虐。和她在一起的男人很快就能感覺到她需要被貶低,進而在相處中變成「渣男」。

 

在治療過程中,我們會和她討論內在這個有創傷的內在小孩:一個不自信的、不漂亮的、不值得被人愛的內在小孩。

 

當然,這個有創傷的內在小孩要發展成一個自信的、健康的、陽光的、能夠自我認同的內在小孩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因為這個有創傷的內在小孩一直躲在她的內心深處,她已經習慣了這個內在小孩的存在,甚至分不清哪些感受和意願是自己的,哪些是來自這個內在小孩的。

 

重新理解《灰姑娘》

一個很典型的代表就是童話故事裡的灰姑娘。《灰姑娘》這個故事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它講述一個叫仙杜瑞拉的小女孩,在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父親娶了繼母。這個繼母和她帶來的兩個女兒都對仙杜瑞拉很不好,把她當作佣人,讓她在廚房裡幹活,還只給她穿破舊的衣服。日夜勞累和破舊的衣服掩蓋了仙杜瑞拉的美麗,因此大家都叫她「灰姑娘」。

 

有一天,城裡來了一位王子,要舉行盛大的舞會。灰姑娘的繼母帶著她的兩個親生女兒去參加舞會,希望其中一個能被王子看中。她們不許灰姑娘參加舞會,而且還譏笑說她這種人只配待在家裡做雜務。

 

後來,出現會魔法的小精靈將南瓜變成豪華馬車,把灰姑娘裝扮成美麗的公主,還送給她華麗的衣服和水晶鞋,讓她穿著參加舞會。王子一眼就看上了她,一首接一首地邀請她跳舞。

 

但是小精靈的魔法是有時間限制的,時間一到,靠魔法變幻的東西就會變回原形,她必須趕在那個時間之前回到家。舞會結束後,她不能接受王子的挽留而匆匆離開。在慌亂中她掉落了一隻水晶鞋。

 

王子帶著這隻水晶鞋在全城裡尋找她,看誰能穿上這隻鞋。王子最終找到了灰姑娘。結局就是大家所熟悉的:「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個故事中,灰姑娘的內在小孩就是一個失去母親的、被貶低的、缺少父愛的、灰頭土臉的自我形象。水晶鞋代表著契機,讓她從灰姑娘轉變成深得王子歡心的優雅公主。

 

在用「內在小孩」理論解決個人困擾時,尋找「王子」和「施展魔法」的人固然重要,除此之外還要尋找一隻「水晶鞋」,一隻你穿上最合腳的「水晶鞋」。

有了這個契機、一個引爆點,你就可以變得更加自信。所以,我們要問王子在哪裡?我們會施展魔法的小精靈在哪裡?我們的水晶鞋在哪裡?就心理治療的角度而言,在探索且療癒那些內在小孩有創傷的病人時,所需要的技術與治療的過程,就是找尋這些問題解答的過程。

 

◎為自己啟程:開始尋找內在小孩

如果你的生命所擁有的天賦、資源、精神能量、自信是一個寶庫,那麼你的內在小孩就是這個寶庫的看門人。如果他鬧脾氣不肯放行,你就無法調度這些資源和能量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在本書中,我們要介紹如何發現自己的內在小孩,如何看見自己內在小孩的創傷,如何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如何讓自己的內在小孩從一個深受創傷的內在小孩變成一個健康的內在小孩。

 

我希望和大家一起踏上尋找自我、尋找自己內在小孩的旅程。在本書中,我會陪你一起找到你的內在小孩,讓你以成年人的身分,走回童年,幫助有創傷的內在小孩,並把他變成健康的、快樂的內在小孩。

目次

Part One 看見:與我的內在小孩對話

第01堂 關於內在小孩的樣貌

第02堂 理解內在小孩的意義

第03堂 辨別:「上帝」與「惡魔」的內在小孩

第04堂 分類:不同時期內在小孩的表現

 

Part Two 需求:每個內在小孩都需要被理解

第05堂 內在小孩是如何受傷的

第06堂 貪婪、嫉妒與占有慾─需要被愛

第07堂 害怕分離的孤獨感─渴望陪伴

第08堂 求誇的自卑感─缺少讚美

第09堂 成年直男的緊張感─失去玩耍的能力

第10堂 沒有被理解的委屈感─欠缺被道歉

第11堂 缺乏人際的理解─同理心不足

 

第三章 接納:面對自己,你需要給自己一個擁抱

第12堂 動不動就焦慮的危機意識─充滿恐懼

第13堂 總覺得自己很丟臉─羞恥感過多

第14堂 害怕型的依戀關係─容易有被拋棄的焦慮

第15堂 缺乏生活體驗─空虛感超標

第16堂 高敏的感受力─安全感的需求

第17堂 缺乏複雜情感的建立─容易情緒化

 

第四章 療癒:停止否定自己,重建自我價值

第18堂 否定自己,自我價值低落

第19 堂 常常認為「我不配」,只能選擇不好

第20堂 認為「我不好」,自動過濾掉稱讚與誇獎

第21堂 學會自我釋放,不再壓抑自己

第22堂 要自我認同,不再懷疑自己

 

第五章 建立: 用新生的自我,面對人生

第23堂 內在小孩如何影響生育

第24堂 青春期的衝突:學習跟內在小孩和平相處

第25堂 女性和男性的內在小孩大不同

第26堂 夫妻關係中的內在小孩

第27堂 老年人內在小孩的需求

第28堂 職場關係中的內在小孩

 

第六章 整合:用現在的自己安慰過去的自己,才最有力量

第29堂 內在之光─尋回我的赤子之心

第30堂 如何開發自身未知的優勢

第31堂 如何與更好的自己融為一體

 

書摘/試閱

●貪婪、嫉妒與占有慾

缺乏愛的內在小孩是一個非常貪婪的「惡魔」,可能對於很多東西都有強烈的占有慾。

 

◎貪婪與饑餓

譬如,一家大型企業的老闆已經五十五歲了,但是他的家人對他很不滿意。部分原因是他做的飯菜很不好吃,有三個特色:黑、鹹、黏。

 

以前家裡很窮,在煮飯時,就會做一些鹹的食物,把醬油和飯攪在一起,因為做法不講究,飯菜又黑又鹹又會黏在一起,反正大家能夠吃就好。

 

他傾訴說:「小時候,在我三歲時,我的媽媽就去世了,生活很艱苦。我爸爸很快就給我找了新媽,然後要我自己出去賺錢,那時真的是要出去討飯才能活下來。」

 

這位老闆的孩子對他也有一個描述:「我爸爸雖然是企業的大老闆,在街上走路的時候,雙手是不能空著的。他不拎公事包,但是他手上一定要握著東西,尤其是吃的東西。他喜歡吃肉,一隻手要拿著肉,比如羊肉串,一隻手要拿著漢堡。」這段話就生動地表現出一個饑餓的內在小孩的形象。他的一雙手上要有食物,這是一種要占有的表現。

 

這跟愛有什麼關係?媽媽跟孩子早期的關係,除了養育關係以外,更重要的是愛的關係。親餵母乳,強調的不是乳,其實強調的是母親。

 

因此,在心理學上,我們強調親餵母乳是為了讓孩子體會到母親的愛。「我可以吃到東西」、「我可以嘗到乳汁,我可以吸到乳頭」、「我口中要有東西」。如果口中沒有東西,這個內在小孩缺的不僅是能吃的食物,更主要的是缺乏母親的愛。

 

現實生活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現象。一個男生熱愛製作美食,最後變成了一位著名的廚師,看著別人吃他做的料理,或者誇他做得很好時,他心裡會非常滿足。有人會很奇怪,為什麼一個男生能夠把料理做得這麼好?為什麼他調的味道會這麼好?那是因為在做料理時,他都會親自品嘗,這其實就跟愛的缺乏有關。曾經有一位母親告訴我,她的女兒去美國學習金融經濟,成績非常好。可是,畢業後,在摩根士丹利工作一段時間後,她很快就辭職、消失了。她去了國外的一家米其林餐廳當學徒。

 

在那裡學習了兩年之後,她再次回到紐約,並請媽媽到一家餐廳吃飯。她媽媽終於知道女兒的厲害了。點菜之後,她僅僅通過品嘗這些飯菜,就能清楚地知道這個菜裡面加了什麼東西,用了什麼火候,有怎樣的製作流程,為什麼味道是這樣的,這些味道來自什麼佐料︙︙她把來龍去脈分析得清清楚楚。

 

可以把食物進入口中之前的所有過程細節瞭解得如此清楚的人,在嬰兒時期等待母親餵奶的過程中,她心裡該是有多麼恐懼和期待。果然,這位媽媽承認:「我在女兒早年時,夫妻關係不很好,所以我可能忽略了她。」缺乏愛的孩子有一個表現形式就是貪婪,她是個饑餓的孩子。

 

◎強烈的占有慾

我們還可以將饑餓這個意象延伸為一個人,他想去愛時,就特別貪婪,什麼東西都想占有。按照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孩子在出生後的第一年時處於口腔期。在這個時期,嬰兒的頭號需求就是吃東西,他對所有事物的感覺都是通過嘴巴來感受的。「口中有物,心裡不慌」,就是口腔期的表現。

 

當嘴裡含著媽媽的乳頭,或是安慰奶嘴時,他就感覺自己是安全的,是獲得愛的。所以口中有物的這種感覺就象徵性地演變成他缺乏愛時的占有慾,也就是「我要占有這些東西」;而這種占有慾望還會有多種表現。

 

一名四十多歲的女性說,她小時候缺乏父愛。缺乏愛不僅指缺乏母愛,缺乏父愛也一樣是缺愛。她出去買東西,一次要買四條以上的褲子,而且一定要買。價格可以不是很高,但東西一定要多,她要能夠抱回去。

 

她還有囤物癖,看到什麼東西,都忍不住要把它帶回去。譬如,在路上撿到一個塑膠袋或者盒子,只有帶回家,她心裡才舒服。她家裡並不需要這些東西,她得偷偷把從外面撿回來的東西放在儲藏室裡,不能讓老公看見。

 

這就是收藏癖、囤物癖的特徵,就是要拼命地去占有,看到一個東西就一定要占有,如果不占有,心裡就像貓抓一樣不能安寧。

 

所以,貪婪不僅表現在吃上,還可能表現在對物質的占有上。

 

大家都知道,有些女性對包包的占有慾也比較強,有的包可以貴到十幾萬元,但即使沒有那麼多錢,她也想要買。其實,這很可能因為她在成長中心理上存在缺失,所以她要用包包這種特定的物質來彌補內心缺失的感覺。

 

得到這個具有心理補償性的物品後,她可能會得到暫時的滿足感,但過一段時間後,這種滿足感就會消失,缺乏感又會回來,周而復始。

 

◎病理性嫉妒

缺愛的內在小孩的另一個典型表現就是病理性的嫉妒。他特別容易嫉妒,因為他所缺乏的愛不僅是母親的缺位。母親缺位的情況不僅限於小時候沒有母親照顧,也包括「情感的忽視」。

 

有一位學員告訴我,她已經五十多歲了。她的父母生了三個女兒。父母在病重去世前,就決定把財產都分給她們。這本來是件好事,可是父親說了一句話,又讓她氣了半天。他說:「你們要知道,我是因為沒有兒子,才把財產分給妳們的,要是有兒子,這些東西跟妳們都沒關係。」父母咽不下沒有兒子的這口氣,所以他們把東西分給孩子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雖然她歲數已經很大了,父母都已行將就木,可是她內心的內在小孩的病理性嫉妒依舊表現強烈。

 

第一,表現在對男性的敵意上。如果父母的愛都給了男生,那女生的表現就是對男性存有敵意,當然首當其衝的是她的兄弟。

 

第二,對有兄弟意象的人抱有敵意。譬如,她在工作中,總是呵斥年輕的男性下屬,覺得他們「總是不好」。在與同事的關係中,她呈現出對他人的敵意,其實是對男性的敵意。

 

如果是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嫉妒除了表現為對男性的敵意,也有可能表現為對任何人的嫉妒。因為嫉妒的表現就是:「我要是得不到,我也絕對不讓你得到,我是絕對不讓你好受的」,所以她會表現得特別具有攻擊性。

 

你可以注意,在公司裡有沒有這樣的同事:所有的事情他都出風頭,他都要搶在前面,所有的好處他全部都要爭先;但是別人得到好處時,他是不認可的,他一定要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這種人就具有類似於病理性的嫉妒心理,見不得別人好。這樣的人,往往也不會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缺乏愛的內在孩子,不是以一個特別貪婪的形象出現,就是以嫉妒的、有攻擊性的,甚至是毀滅性的形象出現。所以,這個世界上如果真的有什麼東西能夠讓人變得比較溫和,變得比較友好、友善,變得單純而沒有心機,那就是小時候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愛。

 

【提問】 賭博成癮也是缺愛的表現嗎?

賭博是不是也是缺愛的表現?也是,也不是。成癮行為有兩種,一種叫依賴,另一種叫成癮。依賴常常是心因性的,成癮基本上就是物質性的。

 

有的人喜歡賭博,他這輩子就是一個爛賭徒。他的賭性是天生的,是他的大腦結構決定的,你沒有辦法改變他的大腦,他為了滿足賭博的這種衝動,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這一類人缺不缺愛都會去賭博。

 

有些賭博的人是真的因為缺愛而產生賭博的行為。他會說,如果我依靠一人了,這個人可能無法讓我信任,不能給我愛和安全感,那我一定要找一門技術,這門技術是我可以掌控的。賭博對他而言可能就是一門技術,因為在賭博的過程中, 他可以操縱,可以獲得,當然也有可能失去。

 

在賭博的過程中,他的心理感受跟與人發展關係是一樣的,但是他跟人發展不了關係。所以他將缺乏的關愛變成了對賭博的愛。但是他在與人的關係中,在與賭博的關係中也往往都是輸家。有一部分賭博的確是因為家庭環境缺乏愛所致,但並不是全部。

 

●焦慮矛盾型的依戀關係──容易有被拋棄的焦慮

從內在小孩的角度來說,有被拋棄感的內在小孩並不少見,其中一個典型的群體就是留守兒童。父母離開家鄉外出工作,並不是不要孩子了,但是有的孩子就會感覺自己被拋棄了,並因此形成了有強烈被拋棄感的內在小孩。

 

舉個例子,有一個男孩,他的父母都到北部工作,孩子留守在家鄉。在他五歲那年的春節,他的父母回家過年時帶回來一個小妹妹。小妹妹兩三歲,穿著很漂亮的衣服。男孩覺得父母在外面一定生活得很好。

 

男孩特別渴望爸媽能把自己也帶走,但是爸媽並不打算帶著他。到了爸媽又要離開家外出工作的時候,男孩跟在爸媽身後一路哭著喊著追到巷口,拉著爸媽的衣服,求他們帶自己一起走。

 

他說他記得很清楚,這就是被拋棄的感覺,就是覺得自己不被需要,而且覺得自己被嫌棄。

 

◎內在充滿被拋棄感的創傷表現

如果一個人的內在小孩有被拋棄的感覺,他在現實中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種逃避型的依戀關係。發展親密關係時,他經常呈現出一種拋棄和被拋棄的關係。

 

如上文提到的那位男孩,他每段戀愛的時間都不長,可能兩個月,也可能幾週,最長的半年。我問他:「為什麼這樣呢?」他說:「因為我害怕被拋棄,每當我跟別人發展出親密關係時,就有一個聲音說,這個人要拋棄我了。」

 

因為以前被父母親拋棄的記憶太深,對他來說,一旦形成這種親密關係就意味著可能再次被拋棄。所以他要先發制人,在對方拋棄自己前,先拋棄對方。還有些人特別會作態,好好的關係,他一定要找些千奇百怪的理由破壞掉。這其實是一種害怕型的依戀關係,害怕被拋棄。由於這種害怕,一個人就無法形成長期穩定的依戀關係。每當關係變得親密時,他就開始逃避。

 

◎維持安全距離的銀行家

我再舉一個國外的例子。有一個在銀行工作的高接主管,患有嚴重的憂鬱症,憂鬱到要自殺,於是去尋求心理治療。但是經過心理治療,他的憂鬱症卻更加嚴重了。

 

他曾經結過一次婚,有兩個孩子。後來他又找了個女友,他的女友覺得這個人也不錯,但就是好像總跟他親近不起來。她要約會,他就跑去工作。所以女友經常抱怨,建議他做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師建議他最好和女朋友結婚,要有比較親密的生活、享受生活。可是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他的問題加重了。

 

這位治療師就把他推薦給另外一位經驗特別豐富的治療師。他去新治療師那天是週五,按照常理來說,治療師應該把他留住院。因為讓他在家過週末會有自殺的風險,住院可以預防自殺,他就更加安全。

 

但是,這位經驗很豐富的治療師在瞭解情況後,就對他說:「你現在回家,週一去上班,週三再來找我。」這樣做不是很危險嗎?可是,週三過來時,他的情況好多了。

 

我們就問這位治療師,你為什麼冒這麼大的風險這樣做?治療師分析了這名個案的情況,給出了解釋:「這位病人小時候被父母拋棄,被別的家庭領養,領養的家庭又虐待他,對他有暴力虐待,甚至包括性虐待。他曾在三個領養家庭待過。也就是說,他不只一次遭遇了拋棄,生活環境不穩定,又接連遭遇暴力和虐待。從九歲多開始,他變成了街頭混混,參加了幫派。十三歲後,他決定開始努力學習。此後,他順利地進了國中、高中、大學。大學畢業後他開始工作,他的工作能力很強,三十歲時就當上了一家私人銀行的執行長,管理一個八十人的團

隊。」

 

按照治療師的理解,因為這名病人在幼年不斷體驗被拋棄的感覺,所以他不喜歡跟別人太親近。因此,當他的女友和前一位治療師建議他跟人親近時,他就產生了強烈的即將被拋棄的恐懼感,特別是在親密關係中。正是因為這種被拋棄感,他跟第一任妻子離了婚。現在,他的女友又希望和他親近一些,結果越親近他就越恐懼。

 

那麼,當銀行執行長是什麼感覺呢?他經常自己一個人待在辦公室裡,處理日常的事務,平時沒事情就不會被打擾,又可以看到人,與人又不是特別近,而且還有距離,一般人也接近不了,這份工作非常適合他。所以,治療師就覺得工作是他的資源。工作時的人際距離正是他需要的一種安全距離。

 

◎尊重與理解有被拋棄感的內在小孩

一個人如果在幼年被拋棄,就會產生對別人的敏感和不信任、對親密關係的懷疑,這可能會影響他日後的人際關係。在人際關係中,太親近會讓他特別恐懼和不舒服,所以和這種人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期望與他有太親近的關係。

有被拋棄感的內在小孩,常常有一種自己要拋棄別人和自己被別人拋棄的聲音。當然,在人際關係中,我們要理解這一點:有的人並不喜歡人多,有的人喜歡獨處,這有可能是他的性格使然,但是也有可能是他的早年創傷所致。所以,我們要學會尊重別人的一些特質。

 

當然,也不是所有幼年遭遇過拋棄的人都害怕親近關係。事實上,也有些幼年遭遇過拋棄的人,反而總是特別渴望和別人親近,這可能是被拋棄感的反向力使然。總之,如果一個人的心裡住著一個有被拋棄感的內在小孩,他的內心會有一個無處不在的陰影。

 

有些孤兒在找結婚對象時,也想要找同是孤兒背景,也就是結婚的條件是對方也沒有父母,兩個人都是被拋棄的,他們對被拋棄有一種認同。他們還可能決定不要孩子,因為自己的幼年經歷太痛苦,他們發誓不讓自己的孩子重演這個悲劇,那麼絕對能避免這個悲劇的辦法就是不要孩子。

 

當然,更多的情況是孤兒成家後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也很幸福。但是,他們內心的「被拋棄情結」是一直都會存在的。

 

【提問】 小時候經常被調侃不是親生的,總幻想自己的親生父母在另外的地方, 這種感覺也是被拋棄感嗎?怎麼消除這種感覺呢?

一個小孩感覺到自己得到的陪伴不夠、被愛不夠的時候,他就會在內心尋找一個更理想的父母,這個叫作自戀的想像。這跟自大是一回事,只有這樣想像他才有一對父母能夠在他內心中照顧他,所以我們可以說這是孩子的特殊防衛,他必須有這種想像。

 

如果成年後還有這種想像,就屬於一種精神病的症狀了,我們稱為「非血統妄想」,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懷疑自己是被父母撿來的、偷來的,自己另有親生父母存在。這種非血統妄想,源自小時候被父母拋棄或父母陪伴不夠等。這種人有的會去安置機構工作。因為那裡可能有很多孤兒,他去照顧別人的孩子、去陪伴。還有一些對動物特別有愛,收養寵物,對照顧別人特別熱心。所以這種人在社會上是很有正能量的。但是,有時候他們也做得比較過度,在照顧別人的同時也去控制別人。

 

修復被拋棄的感覺,雖然有昇華的途徑,但是我認為,最根本的還是要去建立一些親密關係。一個是建立戀愛關係,不過戀愛關係對他來說可能會一再重複,因為不是他拋棄別人,就是別人拋棄他;另一個就是做心理治療,尋求專業的協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42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