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店:20幾歲女生的夢想小鋪
滿額折

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店:20幾歲女生的夢想小鋪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優惠價
9027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總是憧憬能擁有一間可愛的小小店鋪?
喜歡親身面對人群,直接傳達自己的溫暖心意?
15位懷抱夢想、築夢踏實的年輕女老闆,
與妳分享她們酸甜滋味的創業人生!

咖啡館、生活雜貨屋、花店、服飾店、蛋糕店、料理教室……
15則關於20幾歲年輕女性們開店創業的溫暖故事,
開展出一幅幅斑斕多采的圓夢人生畫作。

其中有人是從一開始就矢志當個女老闆,
但也有人是稍微多繞了點路才走向開店人生的。
然而,不論何者,妳都能從她們身上看到,
為了某個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努力堅持至今的熱情!
上班族的人生總讓妳覺得自己格格不入?喜歡認真對待每一位顧客的感覺?
循著她們的腳步,去打造一間專屬於妳自己的溫馨小店吧!

作者簡介

田川美由

曾在編輯製作公司與出版社工作,現為自由編輯與作家。編著作品還包括《用自己的節奏過生活:15位女設計師與手創家的築夢故事》、《開一間屬於自己的店:30幾歲女生的幸福店鋪》(以上皆為野人出版)、「TOKYO CAFÉ」系列書籍《TOKYO CAFÉ-遊走東京50間精選咖啡館》、《TOKYO CAFÉ-讓人想去拜訪的咖啡館推薦》(以上皆為enterbrain出版)等。

譯者簡介

邱喜麗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主修日文、副修法文系畢。對觀察日本文化、生活現象、美學及日本娛樂、音樂欣賞抱持極濃厚興趣。曾任女性流行雜誌與圖文書編輯,離開編輯一職後轉為SOHO工作者,主要從事翻譯,及其他審書、編輯、採訪、文案撰寫等不同形式的文字工作。

名人/編輯推薦

作者以輕鬆的筆調訴說了15個夢想的實現!看著書中女孩們的創業歷程,發現自己與她們的共同點: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衝勁與傻勁!這本書對於創業者或即將創業者都將產生很大的鼓舞力量!
台灣原創銀飾洋裝 GEORGIA TSAO

書中每個女孩的小鋪打造過程,都像是回頭看見自己所經歷過的。非常感動原來大家都是這樣走過來的!而我們都實現了「總有一天」的願望,相信看了這本書的每個女生,都能下定決心實現自己的夢想!
小春日和 店長Becky

同時身為印花設計師和雜貨鋪老闆,在這書裡我簡直像看到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書中的老闆們都是20幾歲就開店,並且現在都已到達我尚未經歷的階段;所以一邊看著書,一邊心中既會有「沒錯,果然是這樣!」的想法,也會在某些段落生出「所以我也會做到這樣嗎?」的想像……非常真實而甘苦交織的開店歷程都呈現在這裡,是一本翻開就能閱讀到勇氣、夢想與精采人生的好書!
印花樂藝術設計工作室

「還在猶豫不決嗎?該不該冒然辭去工作?放棄上班族的生活,得離開舒適的環境還是有些令人不安啊!」「正在籌備開店,但是到底要賣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是迎合大眾市場卻失去店的『精神』呢?」「店雖然已經開張,結果生意有高低起伏,沒有人上門時該怎麼調適心情,要如何克服呢?」
看完書稿後,發現書中的每位店主人都經歷過這三種開店過程,我也不例外,但相信從這本書中,可以找到妳要的答案!
另外,我也發現書中有一套很棒的開店思考流程:

(1)如何設定開店的時間點?
(2)先去相關的地方學習經驗,或是寄賣作品、試試水溫也是一種方法。
(3)到底要存多少錢才夠?
(4)開店了,我要以什麼風格來呈現?

一步步照著走,夢想就更接近了!
老實說,這本書不只適合20幾歲的女性閱讀,我想不管哪個年齡層,想要開間風格小店的人都很適合讀哦!
黑兔兔的散步生活屋 黑兔兔

目次

1 「Sublo」村上幸 文具店
2 「Heidi」藤永妙子 雜貨鋪
3 「pashat-pashat antiques」吉田友香 古著店
4 「百音」荻原東美 藝廊咖啡館
5 「奈央屋」梅村奈央 尼泊爾咖哩餐廳
6 「Les liens」吉澤美智子 咖啡廳&輕食吧
7 「vanilla chair」前尾幸子 雜貨鋪
8 「La petite fleur」今村奈美子 花店&咖啡廳
9 「Matilda洋果子」町田洋子 西點蛋糕店
10 「EVA」宮崎聖子 經典古董服飾店
11 「彈珠汽水之家」青木惠 雜貨鋪
12 「RED BOOK」井上愛 咖啡館
13 「EHE」田所幾江 服飾店
14 「雞蛋工坊」富永喜子 藝廊
15 「Organic Base」奧津典子 料理教室

書摘/試閱

1
sublo
村上幸

彷彿你我童年時,
小學附近都會有的
一家文具店。
在這個小小空間裡並存著
日本和歐洲的精巧文具,
任何人來到此
都會感到懷念卻又覺新奇。

只要來到這裡,每個人都彷彿回到自己的童年時光

一間間如同房間大小的個性小店,遍布吉祥寺的各個角落。其中,熱鬧的一隅有間文具專賣店「Sublo」。老闆村上幸的老家在京都也是經營文具店,但其實比起文具,她原本的興趣在於與室內裝潢相關的生活用品。「小時候就非常喜歡更動房間的布置,一天到晚就在那搬動家具位置啦,自己動手做些裝飾品來擺設等等的。對於未來的路不曾多加思考,只覺得如果能做相關的工作也不錯。」雖然在短期大學裡攻讀的是室內設計,但進入職場就業卻是做電腦技術指導的工作。儘管如此,經過了四年上班族生活的日子,卻從未澆熄她對生活雜貨相關工作的熱情,於是一個念頭而起便決定到東京一圓夢想。

「那個時候只想著總有一天要擁有一家自己的店,於是我先在市區的生活雜貨鋪裡工作累積經驗。店裡的營運型態基本上以賣咖啡為主,雜貨販售區只是陪襯點綴,我覺得實在有點可惜就自己主動提議增加商品並實際推行。」從進些植物盆栽、生活雜貨到陳列布置、販售等業務全都自己來。在這些經驗當中自己也學到了生活用品的企畫、採購到販售等運作流程。然而為了存足開店的資金,有一度我離開雜貨業界去做約聘性質的工作。「做約聘職的二年期間,從事的是老本行電腦技術性工作,比起來薪資較高,但為了不讓自己安逸於這份收入較好的工作而刻意選擇短期合約。然而由於各方面條件優渥,還是就這麼拖拖拉拉地持續做了二年。

大約在一年前決定獨資開店,以販賣日本古早文具為主。偶爾和在東京的文具店裡工作的友人一起逛生活雜貨鋪的時候,我們總是很喜歡一些復古設計的文具,其實那些都是老家文具店裡有的東西,小時候司空見慣覺得沒什麼了不起,卻發現那在別人眼裡是很新奇特別的玩意兒。

「朋友因為從事文具販售業,對最新的文具產品資訊當然十分了解,但我意外發現自己原來也對日本的古早文具略知一二。」這幾年雖然歐美進口的文具很受歡迎,但是日本製的文具長年來仍受到許多人的愛用,擁護者也不少。好的東西是經得起考驗的,我想讓被埋沒的好文具再度發光發亮,想讓人們知道它們的好,這樣的想法也就奠定了我創業的理念。

做約聘工作時,一有時間就四處尋找理想的開店地點,就在那時遇見了現在的店面,其實是很難得釋出的人氣物件。「看到的第一眼就覺得完全是理想中的地方!但是突然說開店就開店怎麼說還是有點心生卻步,這樣放手一搏真的好嗎?真的可行嗎?當下著實猶豫煩惱了一陣子……」於是索性先回老家好好沉澱思考。在京都待了兩個月之後,心裡便想著「如果回去之後店面還是空著就是和它有緣,就下定決心租下它吧!」

所幸回到東京時店面還是空著,忐忑不安地送出租賃的申請,沒想到同時間也有其他人屬意這間店面,事情一度陷入膠著,好在運氣不錯的村上最後有驚無險地獲得了承租的機會。當時村上28歲,總算邁出創業的第一步。「由於家人和親戚自己開店做生意的例子很多,甚至比我年輕的晚輩也有人獨立創業,所以家人對於我要開店的事似乎都未持反對意見。」大家反而對我說:「如果決意走這條路不如就早一點開始,努力過了如果不成功也是沒辦法的事。」家人完全不帶憂慮的給我鼓勵打氣,讓我在這樣的支持和後盾之下,心裡彷彿也更堅定踏實了。

開店創業的後盾除了家人的支持之外,還有一顆很重要的定心丸。
「有一次偶然與一位文具店的社長聊天時,和他分享『自己其實很想開一家販賣日本古早文具的店,只是礙於資金不足,而且似乎又找不到能夠和別家店區隔的特色……』他告訴我:『聽起來是個很有趣的想法,既然有想做的念頭就應該付諸行動,生意一定會跟著上門的!』這句話也大大激勵了我。」

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閒聊,那位社長或許不記得與村上的這番談話和鼓勵或甚至已不記得村上這個人。「但對我來說這句話卻是促使我下定決心開店最重要的契機,不真的試試怎麼知道結果呢?讓我對抱持已久的想法有了些信心和動力。」雖說創業之前都必須經過審慎的深思熟慮,但是無論如何絞盡腦汁想破頭籌畫、想像,結果也不見得會如設想的一樣。「雖然有點晚(笑)……但我終於領悟到空有想法而不付諸實踐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店開張後不久即有雜誌刊登介紹,上門的顧客人數比我預想的還多。店鋪大概是三至四人進來便會有點擁擠的狹小空間,遇到週末假日,客人更是絡繹不絕,擠滿整間店讓人幾乎無法移動半步。「只是,雖然登門造訪的客人很多,但剛開始一至二個月的業績卻未與來店人潮成正比。最初比較讓我有成就感的是獲得住在附近的一些作家、漫畫家或是像美術大學學生這類顧客的青睞。慢慢地,回客率增加,也拓展了商品品項數,差不多到了秋天的時候,生意才漸漸步上軌道。

對於開店,村上付出最多心力的莫過於「尋找有趣的商品」這件事了。不僅時常到古董市集裡探訪,聯絡製造較稀有珍貴文具的公司郵寄型錄,當然也會不定期逛些較有規模的文具店參考它們進的貨。有次看到客人帶來類似皮夾造型的書套,還驚喜的直追問他「哪裡買的?自己手作的嗎?拜託讓我放在店裡賣!」

直接就與客人談起生意來了呢。畢竟經營時必須不斷引進新的商品,以免能讓客人有逛膩了的感覺,但又不能破壞店裡整體風格,所以如何篩選進貨是件很難的事。又譬如設計獨特但高價的商品很多,然而不能都進一般消費者負擔不起的東西,所以時時都得思考如何兼顧兩種訴求。有時候心裡清楚什麼樣的商品一定會帶來業績,但是擺在店裡無論如何就是調性不同,於是最終還是放棄。

「我不希望喜歡這家店的人看到某些商品會說,『啥?這裡怎麼會賣這樣的商品……』自己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只要一次例外便會形成小破綻,而從那漸漸導致整家店的崩壞。時常聽到為了眼前的利益而流失顧客的例子不是嗎?為了避免步上那樣的失敗模式,一直以來我都非常細心謹慎地篩選採購商品。

無論客人是否體察到這份經營者的辛苦,現在店裡終究吸引了各式各樣的人來,背著書包的小學生、獨來獨往的國高中女生、喜歡雜貨的一群女孩、對文具有瘋狂癖好的男生、甚至有些年長人士等。「說起文具,是每個人都用過也用得到的東西,或許是任何人都有共同使用經驗的唯一一類物品呢。」這樣一想,對小孩們來說,逛文具店總是一大娛樂,每回只要踏進文具店就會興奮不已。

店裡充斥著沒看過的稀有鉛筆、有香味的橡皮擦、各式各樣繽紛的鉛筆盒、筆袋、精緻的信紙信封套等,總是在裡頭流連忘返,可以的話每天都想逛!文具店彷彿有著吸引小孩的魔力。在sublo小小空間裡,乍看到不論性別、年齡、穿著、甚至散發著截然不同氣質的客人都同樣專注認真賞玩著文具的表情,或許會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但是如果回想起童年時在文具店裡度過的時光和記憶,就不覺得有什麼突兀了。「我希望每個人來到這裡,都能有同樣的感動,希望作為一個這樣的空間持續經營下去。」

10
EVA
宮崎聖子

在這間搜羅了
經典古董服飾的店鋪,
有著各個年代的流行、
充滿個性的單品,
可以自由組合搭配出
屬於你自己的時尚。

雖然繞了點遠路,但最終還是想做自己喜歡的事

「現在是普通的上班族,但希望有一天能從事些有趣的工作。」「不想老做些例行公事,真想做些有挑戰性的工作啊!」似乎常常會聽到類似這樣的話。但是否內心真的這麼想還是只是說說而已,或許意外地本人自己也不太清楚吧!很多人將夢想說出口的剎那便獲得滿足,但也同樣有許多為了接近目標而努力、慢慢累積終有一天實現夢想的人。如果無法從現狀踏出改變的第一步,是永遠不會有實現夢想的那一天的,究竟會是成功或是失敗畢竟誰都無法預測。

這間經典古董服飾店「EVA」的老闆宮崎聖子曾經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上班族生活,每日一成不變、做著毫無成就感的工作,而在她二十八歲時領悟到「還是想做自己喜歡的事」於是決定辭職。

她在十幾歲的時候就非常喜歡音樂和時尚,雖然說不上有很廣泛的了解,但對於自己喜歡的音樂類型便很仔細鑽研。由於實在太喜愛音樂,高中時代就開始自己從歐美國家訂購唱片。「因為喜歡的專輯一張動不動都上萬日圓,很納悶為何如此高價時,總會到常去的唱片行先找過,也因此從唱片行老闆那裡知道郵購國外唱片的這個管道。」於是馬上想辦法取得一本型錄,整天埋首研究密密麻麻小字的型錄,只要看到不認識的專輯名稱便非常興奮。「因為當時電腦和網路還不是很普及,我是翻著字典勉強寫了破爛的英文信寄去訂購的。以這個管道訂購,即使加上郵寄費用及手續費,還幾乎只是在日本購買的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的價錢而已,因此喜歡的唱片就可以輕鬆地入手。」

於是她活用知道的進口管道和知識,畢業後就開始自己販售進口唱片,她將自製的型錄刊登在音樂雜誌上,吸引音樂愛好者來訂購,也有許多客人集資委託她採購。除此之外,有時候還兼任DJ和模特兒,一直到二十二歲前都是靠這樣的方式生活。聽起來如果就這麼開店當老闆好像也不會太意外,但宮崎選擇的卻是成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因為父母告誡我如果到東京的話,得找份正式的工作才行,而且我對於只是做著自己有興趣的事情、似乎算不上是社會人士感覺有些心虛,也許是希望獲得在社會上立足、獨當一面的自信吧!」

經歷了二年總機小姐、三年祕書的工作經驗,「每天都做著同樣的事情,對於明天也沒有太大的期待和企圖心。工作內容上沒有太大進展,好像沒有人會讚許你的成果,也沒有人在乎你的意見。雖然一開始就預期是這樣的工作內容,但是總很羨慕那些做著能獲得別人肯定的工作的人。」而我偶然間意識到,原來身邊有很多女性朋友也有和自己一樣的感受。「交友圈漸漸變得只有能聊公事的人或是男朋友的朋友,開始感覺自己是個很無趣的人。如果自己本身就很乏善可陳,人際關係又怎麼可能有所改變呢?」

於是我完全沒考慮眼前任何現實就辭職了。雖然曾經和身邊的朋友討論過我的想法,但似乎大家都對此有些疑慮,也沒有任何人鼓勵我索性辭職。「我到以前當祕書時期常去的一間爵士咖啡館打工,好像邊玩樂邊工作地待到末班電車的時間。老闆是個爵士樂評論家,是個非常有個性又自由自在的人,來到這的客人也都是因為熱愛爵士樂而聚集在此。」和老闆閒聊當中,好像也變得能坦率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想法,更加確定自己終究還是想做喜歡的事情。

而說到自己想做的大概就是經典古董服飾吧。在當上班族的時候自己就有採購古著,多少熟知一些進口管道。「雖然想過利用網路販售,但是我想做能夠親自接觸到客人的工作,而且古董服飾是實際看到、穿起來才能知道其獨特美感的東西,我也希望客人能夠當場感受到衣服的觸感。」

我精心搜羅了很多名牌古董服飾,希望能營造出一間自己滿意的店。只是開店初期有很長一段時間都陷入苦戰。「沒有客人上門,我又不想與誰商量尋求幫忙,每天晚上只能獨自心急落淚。」但沒有想到自己信奉的價值觀帶來了突破的契機。「通常從事進口的人,很多也會因為在國外買比較便宜而在國外消費,但是向外國進貨然後所得又回饋給其他國家,總感覺對日本的經濟似乎全然沒有貢獻。」因此我自己的衣服都是在日本本地、和自己店鋪類似的古著屋買的。透過店員的幫忙,讓我能在他們店裡放置名片宣傳,於是開始有因為看到店家名片的人登門造訪,而這些店家也會特地向客人推薦我的店,才漸漸拓展了知名度。甚至有國外的服飾店員慕名而來,也有世界知名的服裝設計師偷偷來逛呢。

而在這當中,我也遇到了很重要的貴人,有一次有位大企業的女老闆造訪,和她聊過後真的受惠不少。
「她對我說,『妳做的事好像是種修行一樣呢!賺得錢不多卻是很辛苦的工作,而妳卻能如此堅持著,讓我很感佩。』」

因為這位女老闆在現在的宮崎身上看到了以前的自己而惺惺相惜。聽到她對我說「妳和我起初開公司的時候很像,我會支持妳的」時候,眼淚幾乎要掉下來的欣慰感動。有生以來第一次遇到讓我憧憬崇拜的女性偶像,而她說出來的話給了我很大的勇氣。「年營業額到達什麼樣的數字對我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我想成為一個有魅力的人。她讓我了解到同樣是女性,也有如此具風範、有型且有影響力的人。」

從此之後,我開始非常重視每一位上門的客人,即使沒有買東西,只要來到我的店裡就讓我很開心,想和他們多聊聊,了解他們的喜好、生活方式等。「有客人的鼓勵彷彿就有繼續的動力呢,所以要是沒有他們是做不下去的(笑)。如果有天客人都離我而去,我或許會乾脆結束一切,但只要還有人光臨,即便只有一位我都會繼續下去。」

其實在這兩年當中,自己內心有很大的改變。還沒開店以前的我面對許多事都很膽小沒有自信,「因為個人害怕承擔風險,一直以來都採取比較保守的經營方式,但是現在慢慢想轉守為攻,開始有更大的企圖心想更拓廣這個自己的小小世界。能夠藉由自己喜歡的服飾與世界上很多人交流分享,是很棒且幸福的事。我想,開了這間店並與許多人接觸交流是最大的影響吧!

自己像是從少女變成一個成熟的大人,總算脫蛹蛻變的感覺。「總是說著『啊!有一天我想做這樣的事……』的人其實就如同愛作夢的少女一般,以前的我大概也是這樣一個愛編織夢想的少女,但是現在,我想我會說自己是個愛作夢的大人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