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圖書分類法 / 社會科學類 / 社會學各論 / 文化人類學

281筆商品,1/15頁
憂鬱的熱帶(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
滿額折
作者:克勞德‧李維史陀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4/06/01 裝訂:精裝
#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為紀念聯經出版成立 50 週年,精選過往出版品,推出經典書衣限定版。經典書衣以行書「文、史、思」為設計元素,聯經出版設計團隊,分別以熱情亮紅、內斂青藍、典雅深黑,賦予文學、歷史、思想經典全新意象。2024年5月隆重推出,限量發行。#同時推出Podcast 「經典聯聯看」節目,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告訴你在這個紛亂的時代,該如何、又為何要重讀這些經典。內容簡介原著問世六十週年,全新中文修訂本結構主義人類學宗師李維史陀一生最重要的著作登上馬托格羅索高原、深入馬查拉河叢林沿著龍東電報線摸索前進、探查人類學的責任與定位揭露文明與野蠻之間,其實連一線之隔都不存在。《憂鬱的熱帶》是結構人類學宗師──克勞德‧李維史陀一生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作品。李維史陀在求學時代曾經醉心於左翼政治活動,熟讀馬克思作品,同時也受到佛洛伊德潛意識學說和地質學理論之啟發,因此關注於「底層結構」與「表面現象」之間的關聯、斷裂與互動形式。青年李維史陀於1930年代前往巴西協助建立聖保羅大學,並執教社會學課程。他利用課餘休假期間多次探查印地安人社群,兩度執行大型調查計畫,在叢莽深處的原始部落裡看見人類社會的原初型態,由此展開廣泛深入的思考歷程。李維史陀採取全新的研究取徑,將這些原始部落放進全球人類發展的脈絡之中,交互參照南亞印度、美洲新世界、歐洲舊大陸等地區的文明發展型態,提出引人入勝的比較印證,兼具開放視野與細膩觀察,反思整部人類學發展史的弔詭荒謬之處,以及人類學家的自我定位難題,使這部作品超越了科學研究的範疇,成為一部融合人類學、歷史學、文學與哲學的不世傑作。《憂鬱的熱帶》全書長達33萬字,從李維史陀如何成為人類學家談起,兼論當代法國思潮之演變,分析異文明接觸時的衝擊和意義,並詳細描述他先後探訪觀察到的五個南美洲印地安社群,以及人類學家探險歸來之後的反思。全書思想密度之高、批判反省之深刻、行文筆觸之優美,嚴肅之中不失幽默,可說是前所未見,六十年來亦無人能及。延伸閱讀楊照,《世界就像一隻小風車:李維史陀與憂鬱的熱帶》克勞德‧李維史陀,《野性的思維》夏曼‧藍波安,《黑色的翅膀》夏曼‧藍波安,《八代灣的神話》夏曼‧藍波安,《天空的眼睛》夏曼‧藍波安,《大海浮夢》王嵩山,《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胡台麗,《排灣文化的詮釋》胡台麗,《文化展演與台灣原住民》陳奇祿,《台灣土著文化研究》
新書特惠
定價:680 元, 優惠價:79 537
庫存:9
沙漠裡的鯨魚:防彈阿米的飯圈觀察筆記
79折
作者:FTBN-K桂竹君  出版社:三悅文化  出版日:2024/05/27 裝訂:平裝
沙漠裡怎麼會有鯨魚?恰如普羅大眾與追星族群是壁壘分明,難以溝通——一個說:我在追愛、追光、追夢想;另一個說:你不務正業,浪費時間浪費錢。唯有了解粉絲文化,才有助於緩解飯圈症候的焦慮。 第一本以防彈阿米的身分,解析粉絲文化和各種粉絲心態與行為的書,不是介紹防彈,卻與防彈息息相關,也與在飯圈內或外的你我相關! #珍貴彩照+雙面精美書籤#飯圈劫後餘生的回憶錄 ♫本書的內容主要在講什麼呢?資深阿米FTBN-K致力於將粉絲文化進行「社會融入」,以其10年披荊斬棘的追星經歷,真誠分享「飯圈」各種封閉式的獨特現象;解析在外界看來難以理解的五花八門應援活動;破譯圈外人聽不懂的專門術語;引導正確的追星心態與行為……期待此一亞文化能被更多人理解,發揮積極的影響力,彰顯其正向的存在價值。 ♫書名《沙漠裡的鯨魚》是什麼意思呢?隨著網路世代的來臨,「粉絲文化」茁壯為不容忽視的亞文化,形成具有龐大影響力的粉絲經濟,但有時也會造成與主流價值的衝突。「沙漠」與「鯨魚」原是不相干的兩件事物,作者藉此隱喻粉絲文化與主流文化的壁壘分明,互不理解,無法平等溝通。作者在多年追星歷程裡碰撞,酸甜苦辣之外還有很多更深一層的體會,希望能用一樁樁自己真實經歷並體會的追星事件,來呈現和解鎖讓許多人感覺霧裡看花的「粉絲世界」,期待能讓社會大眾改變刻板印象,理智客觀、實事求是地看待追星的正面意義。 ♫作者FTBN-K是什麼人呢?作者本身曾經是電視台媒體人、當過編導等等,專長是行銷公關,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家長。2013年因為工作的關係開始關注防彈少年團,並感受到防彈在人格與舞台兩方面的雙重魅力,遂成為忠誠的粉絲——ARMY。 從一個人孤獨的追星,漸漸的演變,加入追星族群和觀察追星的方式,一開始像是一隻誤闖叢林的兔子,也踩過許多地雷,一路上的各種大事件紀錄,突顯出粉絲與粉絲間因身分與角度位 置不同,而產生的衝突、矛盾、利害關係、立場、認知、文化等等多面向的差異。 作者以一個多元的身分來追星,所看到的角度也更不一樣。除了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驗之外,也希望能夠對社會和粉絲提供有助益價值的內容。 ♫本書跟防彈少年團有什麼關係呢?這不是一本講述防彈的書,而是一個以防彈阿米的身分,解析粉絲文化和各種粉絲心態與行為而衍生的世界。書中所引用的例子,一件
新書特惠
定價:380 元, 優惠價:79 300
庫存 > 10
故事與另外的世界:台灣ACG研究學會年會論文集I
79折
作者:劉定綱; 李衣雲-主編  出版社:奇異果文創  出版日:2024/05/03 裝訂:平裝
探詢故事與故事之外的世界,在次元間旅行跨越時代、媒材、社群,追求多樣態的美學實踐台灣ACG研究學會,第一場學術研究討論會論文集! 漫畫、動畫、遊戲,從來就不只是「玩玩而已」。漫畫在各國究竟是什麼?動畫如何用肢體和表情設計創作人物與關係?在「二次元」中追求「活出一個角色/一段關係」的粉絲如何自證與實踐?時代與政治處境在漫畫中是如何被表露的?遊戲如何將故事再生?超越二次元媒材的角色,有可能存在嗎? 《故事與另外的世界-台灣ACG研究學會年會論文集1》邀請所有關心ACG文化產業的脈絡與未來的人,一起再探ACG中的故事與另外的世界!
新書特惠
定價:350 元, 優惠價:79 276
庫存:9
2024試題大補帖:文化人類學(97~112年試題)申論題型
滿額折
作者:丁永恩-編著  出版社:大碩  出版日:2024/03/01 裝訂:平裝
【試題大補帖系列熱賣中!】 不容錯過的上榜必備好書在這裡! 精選多年度公職考試歷屆試題,讓你省去到處尋找考古題的煩惱! 試題按照年度排列,迅速掌握出題方向 每道題目提供完整解析,測驗、複習一把罩本書收錄公職考試【文化人類學】97~112年共十六年的申論試題詳解,幫助您一次準備全面應戰、熟悉題型順利上榜。本書收錄科目包含:文化人類學本書收錄考試包含:高考、地方特考本書特色:1.補班名師解題,不用三顧茅廬立即獲得大師精準考題解析。2.多年度試題一次收錄,輕鬆練習歷屆試題。3.一題搭配一詳解,演練有錯立即修正,加深印象。
公職圖書書展
定價:460 元, 優惠價:79 363
庫存:3
Making National Heroes:The Exemplarist Production of Masculinit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滿額折
作者:Jacqueline Zhenru Lin  出版社:香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2023/12/15 裝訂:精裝
Making National Heroes is an ethnography of the making of national heroes in the commemoration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contemporary China. Foregrounding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men and women who participate in commemorative activities, it theorises how masculinity and nationalism entangle in recollecting war memories. Taking the feminist line of inquiry, this anthropological study develops an approach to capture the centrality of making exemplars in the realisation of hegemonic masculinities. It adds a gender perspective to studies on exemplarist moral theory and theorises exemplary men’s cross-cultural significance in defining masculinities.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s of critical masculinity studies, anthropology, feminist methodology, China studies, and memory studies will be interested in this book.
定價:2030 元, 優惠價:79 1604
庫存:2
公職考試享唸【文化人類學】
滿額折
作者:丁永恩  出版社:大碩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平裝
準備公職考試該從何下手? 還在為找參考書而困擾嗎? 大碩教育熱銷好評!公職享唸系列講義書,【文化人類學】改版再回歸! 因為想唸,所以「享唸」 享唸系列,結合考試重點與試題演練的混合型考試用書。 ★「書籍架構」 章節架構層次分明,內文設計簡約,提升閱讀舒適度。 ★「內文重點」 濃縮精華,觀念剖析,完整呈現,加強專業知識能力。 ★「精選試題」 增強重點記憶,掌握考點,即時演練,提高複習效率。 享唸一本在手,學習一點就通,國考上榜不是夢。 本書特色 ◎經典教科書精華的萃取 這本公職考試享唸【文化人類學】,可說是萃取了多本文化人類學經典教科書的精華所編寫完成。一書在手,有如武林秘笈,讓人功力快速大增。 ◎完整的考古題整理 本書每一章節,都列出歷年的相關考古題,涵蓋了民國90年至112年高/特考試申論試題。考生可透過每章相關考題,掌握書本內容與命題形式之間的關連。 ◎兼具理論與實務 對於文化人類學重要理論,本書均有扼要的介紹;搭配民族誌與實際案例,加上每章末頁的考古題整理,可說是一本兼具理論與實務的考試用書。
公職圖書書展
定價:360 元, 優惠價:79 284
庫存:3
文化的困境:20世紀的民族誌、文學與藝術
滿額折
作者:詹姆士・克里弗德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2023/11/29 裝訂:平裝
誰擁有替一個族群發聲的權力?什麼是一個文化的「本真性」?「文化」差異不僅是本質的問題,更關乎權力與修辭。1977年秋天,美國波士頓聯邦法庭,一群住在梅斯皮「鱈魚角的印地安城鎮」的萬帕諾格(Wampanoag)印地安人後裔,為了拾回祖先失去的土地,被要求在法庭上證明他們的族群身分。這群在現代被標記為麻州公民的美國原住民,被要求證明他們的部落自17世紀起便已存在,並持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然而,這群印地安人的生活早已與普利茅斯港上岸的英國清教徒、麻州說著當地方言的居民,甚至其他美國原住民混合,產生極大的改變。20世紀這群站在法庭上的原住民,是否仍是17世紀同樣的印地安人?或者我們該問的是,當涉及權利/力時,究竟該如何表達、或是突顯所謂的族群特徵?法庭上,除了印地安人和共同生活的白人,歷史學家、人類學家以及社會學家,也以專家學者的身分出庭作證。「部落」、「文化」、「身分」、「同化」、「族群」、「政治」以及「社群」等概念都同時被擺上法庭接受審理。++++1930年代,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贊助的「非洲研究」,在當時倫敦政經學院人類學系系主任馬凌諾斯基的主導下,建制了這門學科自身知識體系的實踐方式。自此之後,所有人類學研究者都被要求經過「田野工作」這種儀式般洗禮方能獲得專業上的肯認:人類學家抱持文化相對主義立場「置身田野現場」,從而獲得話語的職權,獲得「在地者觀點」的發言人身分,闡述一個深信未受其他文明汙染的部落本眞性以及後續的「拯救」任務。然而,這種研究方式也同時反映了這門學科始終存在的憂慮:面對科學有效性指標的擔憂,以及殖民主義在倫理道德上的芥蒂。1980年代,美國詮釋人類學將單向的「在地者觀點」推展至在地者與人類學家雙向共塑的「地方知識」,使得這種「追求本眞性」的科學式命題獲得解脫。民族誌書寫不再是單純的記錄謄寫,而成為一項「編寫」(fiction)的文本。「民族誌眞實」僅是部分的眞實,同時彰顯了權力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持續給出的矛盾。什麼才是一個族群或是文化足以識別的「本真性」?(誰又擁有權威對此發言?)在這個既強調多元差異又移居混同的時代,「我們」和「他們」的界線為何?文化工作者憂心所謂「傳統」消失,但什麼是「傳統」呢?人類學者試圖從「在地」推向普世,是可能的嗎?這些討論都涉及文化的詮釋模式、群體的共識、距離的形態,以及歷史發展的不同故事。顯而易見,這不僅是文化議題,而是
《路徑》延伸書展-單79雙75
定價:700 元, 優惠價:79 553
庫存:3
中國憑什麼?:從人類史的演變,看中華文明的時代拐點
滿額折
作者:李乃義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10/24 裝訂:平裝
從宏觀的人類史出發,走過演化之路,聚焦中華文化的過去與未來。作者李乃義為美國物理及核工雙科碩士,對歷史人文亦觀察深刻,以獨特觀點談西論東、說古道今。‧近代西方憑什麼?答案清晰,軟體靠科學、技術、資本主義;美國憑什麼?具體靠美元金融和美軍。‧中華憑什麼?答案也清楚,從前的長期存在,軟體靠人的因素,現在的具體存在,也靠人的因素:即是數量加上經驗。透過宏觀的史觀剖析當代,不只是談論眼前的政治、經濟、社會,更打破迷思,探討意識形態和自由、民主、平等、公義等議題,以人類漫長歷史累積的經驗與智慧,放眼未來科技與種種進化的可能!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4
人類怎麼學:比大數據更重要的事,人類學教你顛覆成見、突破盲點的洞察思考
滿額折
作者:馬修.恩格爾克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2023/10/05 裝訂:平裝
跟人有關的事,不能只看數字!統計數據過度簡化人的複雜性,忽略了人類物種發展的多元性及可能性看What更看Why,大數據無法掌握的事,讓人類學家來告訴你導讀 | 阿潑(媒體工作者)審訂 |林浩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副教授) 「人類學讓你用別人看待你的視角看待自己,因此,它是最能改變世界的領域。」——譚亞.魯爾曼(Tanya Luhrmann),美國心理人類學家最有系統的人類學思想入門人類學——最擅長挑戰概念、質疑「常識」的學科顛覆你慣常的思考模式,當今世代最需要的一門知識人類學是一門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學科,擅長以全貌觀和比較觀點理解當代與過去社會,以在不同空間與時間尺度中移動的多重視角,理解人類社會的複雜面向,對思考現代世界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方法。在《人類怎麼學》中,馬修.恩格爾克透過「文化」、「文明」、「價值」、「血液」、「認同」等文化人類學時常提到的概念做分類,細說人類學家如何思考闡述這些概念,而他們對此概念的田野實例為何、理論如何推進和相互補充、面臨哪些不足,系統地詳述這些概念在文化人類學中怎麼被呈現與論證。了解文化乃至於文化人類學的概念,對於認識人類社會的歧異性十分重要,必須先認知到有差異,才不會帶著文化本位看待他者或異文化,也才能感知人類世界的多樣性。恩格爾克希望讀者帶走的是人類學的敏感性,將人類學觀點帶到自己周遭的世界,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我們了解別人,所以成為更好的人。媒體名人讚譽《人類怎麼學》是這個領域極好的入門著作,文筆優美,講述動人,引人入勝,它抓住了這門學科的基本特徵:人類學是一種觀看和思考的方式。人類學讓你用別人看待你的視角看待自己,因此,它是最能改變世界的領域。——譚亞.魯爾曼(Tanya Luhrmann),美國心理人類學家活潑且敏銳的恩格爾克,邀請讀者了解人類學的迷人歷史及真知灼見。這個優雅的綜合體告訴我們,這個學科如何改變人們對世界的看法。——凱特琳.札魯姆(Caitlin Zaloom),《走出深淵》(Out of the Pits)作者這是一本生動、新穎且全面的人類學導論,它既是一門學科,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既通俗易懂,也極具洞見。它結合了高超的敘事技巧,涵蓋範圍廣泛──從經典著作到作家自己的田野經驗,它也顯示人類學為何應被視為社會科學的核心:這是一門訓練人的大腦深入觀察和同理他人生活的學科。——查爾斯.金(Charles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庫存:4
少女之愛:台灣ACG界百合迷文化發展史(2023增修版)
滿額折
作者:楊若暉(楊双子)  出版社:蓋亞文化  出版日:2023/09/27 裝訂:平裝
「百合是什麼?」 「百合迷為什麼會喜歡百合?」 「BL迷大多是女生,那百合迷都是男生嗎?」 「女生喜歡百合會不會很奇怪?」...... 在ACG成為重要產業的同時,BL作品屢屢躍上台灣的書店暢銷排行榜,可以見到不少文章與專著在探討研究ACG文化中的耽美類型文化與迷讀者(腐女),但卻鮮少人專門研究另一個ACG領域――百合與百合迷群。 「百合」,是女女情誼的代稱詞,描述女女情誼的作品也被稱作百合,以前這樣的作品是小眾中的小眾,迷群也都藏身在角落。近年來台灣ACG動漫的同好圈不斷擴大,ACG之下的次文化都有大幅度成長,百合文化也逐漸發展壯大。 如今百合創作和迷群不斷增加,相關研究開始被重視。這本《少女之愛》正是第一本台灣百合迷文化的研究專論,以學術的角度,從入門的名詞解釋到百合迷群文化在台灣的發展,深入探討「百合迷」這群人。 本書舊版即被譽為百合研究必讀,已絕版數年,此次除重新修訂所有文章,並收錄四篇新的附錄,完整串連起台灣近二十年來的百合發展,補足舊版發表後至今的空白。 《少女之愛》是第一本全方位研究台灣百合文化與其迷群的專書,這樣的主題與深度,甚至在ACG文化的起源國日本都還未有,在百合發展史上可以說是一個劃世代的里程碑。 【關鍵字】 文化研究、ACG、動漫、百合、GL、Girls' love、次文化、文化傳播、同人 第一本全方位研究台灣百合文化與其迷群的專書! 2023增修版―― *修訂經典全文 *增加四篇全新附錄 *補足近二十年來台灣百合文化發展概況! 推薦序―― 洪凌|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作家 陳國偉| 橋本恭子|日本社會事業大學約聘講師 台灣文學╱比較文學研究者 ----- 王佩迪|資深動漫文化研究者 李衣雲|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台灣ACG研究學會理事長 金儒農|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 簡莉穎|劇作家 誠摯推薦!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庫存:3
文化人類學申論題庫暨歷屆試題解題
滿額折
作者:黃雋  出版社:志光出版社  出版日:2023/09/01 裝訂:平裝
☆三大密技part1提供答題技巧、part2考題分析與準備方向、part3歴屆考古題綜合分析☆高分突破歸納30項常考重點,考前衝刺拿高分☆十大主題分類十大主題,各主題嚴選重要考題並附上關鍵解析,有效提升解題實力讀本+題庫,提升實力好Easy!讀本搭配具體實例,厚植應考質力;題庫技巧解題,彙整重要考點。交互應用學習,高分最佳拍檔!編者的話一、本書是針對國家公職考試(地方三等、高考三級)「文化人類學」考科來規劃。但也可適用於插大、研究所入學考試之用。二、本書編寫內容有:(1)精選試題及解析;(2)高考三級試題及解析;(3)地方三等試題及解析;(4)重要參考書目等。三、彙整十大主題近百題型完全針對國家公職考試「文化人類學」命題大綱來命題,也參酌採用原住民特考、插大、研究所入學考題等,舉凡文化人類學重要知識與概念,皆視為命題規劃,可以讓讀者了解重點,充實應考所需的知識、概念與理論。四、本書編有「考試準備要領分析大集合」三大密技,Part1建議答題技巧、Part2考題分析與準備方向、Part3歷屆考古題綜合分析;將歷年考試概念、名詞、議題等完整呈現,以增加對以往命題的掌握且獲得高分。五、特別加值單元:「高分突破~常考重點歸納整理」,幫助考生疏理常考重點,有利觀念的釐清建置,且把握考試重點。六、考古題與重要試題(包括解釋名詞),採用申論題學術規範方式來作答。答題方式與技巧,可以作為範例,提供讀者應考所需的知識與答題技巧的觀念。試題中不少有舉例說明或論證的實例,讀者可參考,但切勿在考試作答時完全引用相同之例子。七、文化人類學是相當專業的學科,專有名詞、學術用語等,經常出現。因此,在行文論述中務求簡易、淺顯、通俗,並釐清難以理解、易於混淆的概念與觀點。八、書末附有參考書目,提供讀者深入研究所需的資料與訊息。
定價:520 元, 優惠價:9 468
庫存:3
高分文化人類學
滿額折
作者:黃雋  出版社:志光出版社  出版日:2023/08/01 裝訂:平裝
◆完美結合文化人類學學科與考試取向,一本輕鬆掌握。◆淺顯易懂課文搭配具體實例,閱讀容易。◆重要試題蒐集近年試題與歸納考試關鍵試題剖析教戰。本書特色◆一本結合文化人類學學科與考試取向的教材。◆文化人類學重點論述、系統分析與歸納整理。◆本書內容淺顯易懂,搭配具體實例,可收閱讀容易之效,並增加對臺灣社會文化的了解。◆收錄近年試題,幫助讀者了解命題方向。
定價:590 元, 優惠價:9 531
庫存:3
極目田野
滿額折
作者:丘延亮  出版社:唐山  出版日:2023/08/01 裝訂:平裝
台灣最早的社會文化人類學田野寫作,本書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丘延亮副研究員於1978年出版的著作。 收錄篇章包括「現階段民歌工作的總報告」,田野筆記「圓環二十三小時」、「一根根或深或淺的樁子」、小說創作「電魚」、詩歌「致高一峯筆下的馬」,田野筆記「樸素的敬禮、樸素的人、分享的壽龜、分享的神」與「匿名的夥伴──牛墟筆記」,回應三毛的「二毛到三毛 從『咱家』到『咱們』!?」與當時的文化論述「『現代』符咒硬憋下的台灣樂壇」、「異樣豐盛的饗宴」及「走出森嚴殿堂,幕天席地的高歌吧!」數篇文字。 其中民歌採集工作報告包括了當年挖掘恆春歌手陳達的第一手紀錄、「牛墟筆記」揭露了牛肉灌水的現象,多年後仍受到傳播媒體引用,對於建成圓環的文字記錄,更是珍貴的歷史資料。全書亦是台灣少見的社會與文化田野寫作。 本書原由牧童出版社出版,本版次包含原版收錄的三毛〈當三毛還是二毛的時候〉一文。
定價:360 元, 優惠價:9 324
庫存:6
異地安身:台灣的東南亞田野故事
滿額折
作者:高雅寧; 許容慈; 徐俊文; 宮相芳; 黃素娥; 譚氏桃; 李盈萱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2023/07/05 裝訂:平裝
他們有人離鄉來台灣念書、與家人團聚,或是在台灣建立新的家庭;有的則是遠赴異地追訪移民的來處。這是一本在台灣寫下的東南亞故事。踏進一間街角常見的家庭理髮店,你有留意過那位手執剪刀的女性來自何處嗎?她們為何選擇家庭理髮作為職業?家庭與工作如何兼顧?她們如何看待自己工作上的情緒勞動?在體貼專業的服務背後,每個女性都有屬於自己、既相似又不同的故事。「跨國銜轉生」是指因為父親或母親的移居,轉學來台灣的孩子。語言上的障礙造成了學習或生活上的適應不良,而此時教他們語言、陪他們聊天的,是同樣離開家鄉來台灣念博士的越南外籍生。大跨國生如何看待小跨國生?大、小跨國生對於異鄉生活的想像、需要克服的困難,一樣也不一樣。信仰是移民的重要慰藉與力量。這份力量不只來自信仰本身,宗教空間塑造出家的環境、信眾互動時如同親人般的關心,讓他們在台灣有了家的感覺。「你是什麼人?」這個問題讓一位研究生遠渡重洋、到越北尋找一支流動遷移的民族「𠊎」,卻也讓他更進一步思考到底什麼是「認同」?「志工是服務、是學習,還是添麻煩?」志工參與是大學生接觸不同人群的重要管道,不過泰北當地人怎麼看這些來「幫助」他們的大學生?他們又如何省視自己?+++++「異地」在這裡意義多重。對台灣人來說,東南亞是異地;對東南亞移民而言則反之;木柵的東南亞移民社區,對台灣人來說又是另一種異地。這本書是一位人類學家帶著一群研究生,進入移民的社群,寫下他們在台灣的故事。這本書也是一本從田野課堂逐漸長成的田野心法,作者們都是初入田野的菜鳥,從如何「開始說話」、如何拿捏與採訪對象的距離,一步步學起;也因為是田野菜鳥,訪談中放了很多「我」進去,他們問出問題,也跟著受訪者一起思考,思考什麼是認同、怎樣算是家人,哪裡才是家。踏出舒適圈、進入田野地(隨之帶來干擾)、感受文化衝擊、建立關係、嘗試理解(或許也嘗試改變)、離開,作者們在不同階段提出各自對田野的困惑;也分別試著從經濟、認同、教育、宗教、志工五個不同角度,理解並思考田野中的故事。這本書記錄了田野中,人的故事,也從人的故事,思考什麼是田野。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庫存:5
妖怪、變婆與婚姻:中國西南的巫術指控(電子書)
75折
  • 電子書
作者:顏芳姿  出版社:弘雅三民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07/01 裝訂:電子書
定價:270 元, 優惠價:75 203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家屋、貿易與歷史:臺灣與砂勞越人類學研究論文集
滿額折
作者:蔣斌  出版社:蔚藍文化  出版日:2023/04/22 裝訂:平裝
早在啟動新南向政策以前,東南亞就是臺灣長久以來的近鄰。臺東大學教授蔣斌長年關注臺灣與東南亞地區各民族,本書析論深入,是從文化、貿易、經濟等層面理解東南亞民族最佳叩門磚。《家屋、貿易與歷史》收錄人類學者蔣斌過去十餘年間對臺灣及東南亞的人類學研究。臺灣原住民、島嶼東南亞及大洋洲多數族群同屬南島語族(the Austronesian linguistic family),在語言學與考古學的研究上,咸認臺灣為南島語族最古老的分布地之一,甚至可能是原鄉。東南亞是臺灣的近鄰,對多數國人而言卻相對陌生,本書6篇文章析論精闢入裡,只要翻開閱讀就能進一步了解臺灣原住民和他們文化上的親戚:島嶼東南亞。「臺灣當代的社會大眾與知識階層,整體來說對於我們的近鄰東南亞,其實相當陌生,即便是多數媒體琅琅上口的『南向政策』或者『臺灣原住民是南島民族的源頭』等等論述,甚囂塵上。但是要說到真正對於東南亞,特別是島嶼東南亞的社會文化,在細節上仍然認識有限。希望這本小書當中的文章,能在這個方面引起大家的興趣,進一步花時間了解我們臺灣原住民,以及他們在區域上的文化親戚:島嶼東南亞,所擁有的豐富而且多采多姿的文化樣貌。」――作者前言「作者採用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的『屋社會』理論,意圖探討台灣階層化排灣族社會以及島嶼東南亞族群的家與家屋、人群和屋社會以及環境的背後深層結構關係,不但延續二戰後中央研究院學者對排灣族研究的基礎,範圍更擴及於印尼砂勞越、加里曼丹等地區的田野工作,提供華語文地區人類學關於達雅克(Dayak)族群的Iban、Kayan、Kenyah、Kelabit等社會文化中農業、生計、身分威望等社會實踐之重要民族學讀本,更進一步論述上述田野對象與國家、與當地華人之間的政治經濟互動模式,從個體、家庭、社會三者之間的關係建構東南亞族群互動關係理解,帶領我們一起探索『東南亞』這個看似熟悉卻又陌生的南島世界。」――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 王長華
定價:430 元, 優惠價:9 387
庫存:3
文化傳播實證與應用
滿額折
作者:陳建安  出版社:元華文創  出版日:2023/04/06 裝訂:平裝
文化傳播不是單一理論,或者純粹學理基礎,而是一門跨領域、跨行業的善用傳播媒介與技巧的實用學問。不過,在實際運用過程,卻也不能忽略傳播效果所需的主要核心:內容為王。因為文化本身就是內容,就是生活,換言之,如何善用內容去影響每一個人的想法與做法,其實不是很容易。雖然目前屬於以傳播形定的資訊社會中,主流文化仍主導著大部分閱聽人的想法,但若要真能夠潛移默化,讓大部分閱聽人可以受到媒體所影響,仍然必須透過一定的傳播技巧與方法,才容易與閱聽人達成共同性,進而成功的在毫不知情情況下,達成共識,造成影響,這才是文化傳播。 在目前以傳播形定的資訊社會中,主流文化仍主導著大部分閱聽人的想法, 但如何在潛移默化中,讓大部分閱聽人可以受到媒體所影響, 此須透過一定的傳播技巧與方法,這才是文化傳播。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動漫遊戲研究的新時代與發展性:ACG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巴哈姆特論文獎十週年紀念論文集
滿額折
作者:梁世佑-編著  出版社:Ainosco Press  出版日:2023/02/28 裝訂:平裝
「ACG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巴哈姆特論文獎」為目前華文世界關於廣義動畫(anime)、漫畫(comics)、電子遊戲(games)等領域中最重要的研討會。本書收錄台灣、香港、中國、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地投稿者之精選論文,包含日本慶應大學教授專文討論日本高等教育中的御宅族文化,以及關於電玩動漫產業、BL、女僕、獸控、性別等各種重要議題。主辦人更專文導讀如何把ACG研究建構成一門具備可讀性、知識性和商業性的「輕學術」。ACG不僅具備產業價值、是國家文化軟實力之象徵,更是一門全新的知識和研究領域,等著您來開拓。
定價:400 元, 優惠價:9 360
庫存:2
文明的邏輯:人類與風險的博弈
滿額折
作者:陳志武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2023/02/08 裝訂:平裝
「風險」驅動文明發展!一個經濟史,歷史學者長期忽略的敘事視角•以金融學解釋社會進化,用風險與博弈重新理解人類命運!★★★大亂流時代下的必備觀點★★★耶魯金融學終身教授、全球十大華人經濟學家——繼《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之後,耗時十六年研究,深度剖析一萬年人類歷史的全新力作!在《文明的邏輯》中,陳志武教授以「人類與風險的博弈」歷程為線索,使用資料量化分析和文獻研究分析,探討文明演進背後的內在邏輯——風險應對力。\\\從石器時代開始,到現代社會——潛藏於人類內在邏輯中的「治災之道」///人類社會之所以進化至今,一切有跡可循……面對動盪時局、非常狀態,能將風險轉化為機會,才能帶領文明走向更遠。正是為了追求避險,人類才會運用「跨時空價值交換」,進一步創造技術、迷信、家族、宗教、金融、國家等風險應對方式,改變當今社會面貌。\\\我們如何評估人類在進步,還是在走回頭路?///陳志武教授明確指出,在現有文獻中,習慣以「唯生產力」史觀試評估文明變遷,其他指標都不重要。一種創舉再好,如果不能提升生產力、沒有提升每年人均產值,即便能改進人類應對風險的能力、使人活得更安心,那也被看成無用之舉。在「唯生產力」史觀下,出現了許多著名悖論,偏激如認為「人類歷史只有工業革命這一件事值得研究」,因為工業革命帶領人類走出「馬爾薩斯陷阱」;再者如賈德.戴蒙在《槍炮、病菌與鋼鐵》中分析,農耕人雖然勞動時間增多,但幾千年來都沒能走出溫飽挑戰,斷言:「農業是人類史上最嚴重的錯誤。」以上看似當頭棒喝的洞見,都沒有看見「風險應對力」的重要性。本書的目的是要糾正這種傳統史觀和文明觀,除了生產力,我們還要增加一項指標:人類的「風險應對力」,幫助我們更完整地解讀人類文明進程。我們會看到,文明主要是對兩種挑戰的反應,一是生產力低,另一則是風險應對力差,在人類歷史長河中,風險甚至是文明更重要的催化劑。\\\關於人類生存危機的宏觀敘事,建立避險機制克服長期不穩定///本書探討範圍廣泛,從「古代人崇尚暴力」談起,直指人類戰爭的根本原因;再從農耕技術、迷信崇拜、婚姻家庭、教會組織的形成,如何改變人類生活;最後總結到借貸、運輸、國際貿易等經濟活動,乃至於現代國家的確立,其內涵中的「風險應對力」。電影《侏羅紀公園》開場便說:「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又或者如心理學家西摩.艾波思坦曾說:「我們以兩種截然
定價:900 元, 優惠價:9 810
庫存:1
佈點人類學:觸角與廣識
滿額折
作者:謝世忠  出版社:秀威資訊科技  出版日:2022/11/07 裝訂:平裝
「筆者等於是四處佈點,然後觸角盤伸,廣域立足,終成本書的基本材料。佈點人類學是一個標示訊號,它代表筆者學術生涯的一個重要環節,不期望人人欣賞,卻也忠實地道出跨世紀學子的不得不然。」——謝世忠本書包含了數個範疇:臺灣原住民、漢人宗教、客家課題、考古學旨趣以及穿插著的散篇。本書與原住民相關的文章有十二篇之多,涉及的單一族群有阿美、泰雅、太魯閣、雅美、以及賽夏,其餘則多屬綜論或如文學或學術史等專題。十七篇裡有七成屬於原民課題,清楚顯示作者的研究重點對象。
定價:620 元, 優惠價:9 558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